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

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

一、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杜蕾[1](2019)在《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长县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和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生态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地质灾害频发等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如何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因此,急需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明确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潜力和当前的承载状态,识别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性和限制性资源环境要素,进而服务于延长县国土空间的整体规划,同时为其他地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在充分收集延长县资源、环境、经济等各类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基于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延长县自然资源及其依附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重点从资源系统、环境系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系统出发,利用GIS和神经网络算法等多种技术方法探究了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及影响地区承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完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环境单要素承载力评价分析研究:依据延长县资源、环境现状,针对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依次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地质环境、水土环境几类要素,依据各类要素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分别从承载现状和承载潜力的角度出发进行单要素承载力评价,对GIS可视化处理后的区划结果进行空间尺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要素承载力表现出整体空间差异和局部区域聚集的特点。(2)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研究:在资源、环境系统单要素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现状,基于层次分析法思想构建了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了各评价指标与承载力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对比分析了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位于[0.1962,0.7899]内,利用GIS将评价结果可视化处理并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个等级。(3)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与国土空间规划探索:利用SOM神经网络模型对延长县各地区按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聚类为四类,对比不同类地区的资源环境现状差异,参考单要素和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识别影响各地区发展的优势因素和限制因素。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对延长县国土空间开发方式、产业布局和乡镇职能划分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陆雯婷[2](2016)在《固原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宁夏南部中心城市。近50年以来,为解决城市供水和工农业发展用水问题以及经济建设、国土整治、城市发展及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工作者在自治区范围区内先后进行过不同规模和精度的水文地质勘查以及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质、水工环调查评价等工程勘察工作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并且取得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重大成果,为城市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满足了城市以及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环境保护部门也分析固原市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本查明固原市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采用《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推荐使用的地下水质量与污染层级阶梯评价方法评价地下水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选用无机毒理指标和微量有机指标进行地下水污染分类与分级评价,用DRASTIC模型对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评价,为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保护地下水资源和饮水安全的保障提供依据。本项目的实施对有效的遏制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逐渐严重的趋势,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建立安全供水的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王骑虎[3](2016)在《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红层是具有鲜明工程特性的区域型特殊性岩土,一直是甘肃公路的主要建筑场地。随着甘肃省公路持续向红层地区推进,边坡变形破坏成为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十多年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养护的实践,运用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基本理论,通过地质调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和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以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为目的,进行了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1)为阐明红层在甘肃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通过32个公路项目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总结,分析了甘肃红层的地质特征,发现甘肃红层地区的自然地质灾害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公路工程病害具有复杂性和长期危害性。2)针对甘肃省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通过2000多组岩石试验成果的数理统计,分析了甘肃红层的物理力学和水理特性,发现了甘肃红层的岩石强度在分布区域和岩性类别两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了甘肃红层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红层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推荐指标体系。3)根据典型隧道钻孔波速测试,初步总结了白垩系和第三系岩体波速特性;通过刘家峡大桥大型岩体综合性原位测试,发现甘肃省第三系宁夏组砂质泥岩属于塑-弹性岩体,其岩体抗剪强度大于混凝土与岩体接触面的;对比岩体和岩块的抗剪断试验结果发现,同样是切层抗剪断强度,岩体凝聚力是岩石的66.7%,岩体内摩擦角是岩石的63.46%;对比切层和顺层条件下的抗剪断强度试验成果还发现,宁夏组砂质泥岩在不同剪切方向下的内摩擦系数变化不大,但内聚力差别悬殊,表明其岩体抗剪强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4)从甘肃公路边坡支护的需要出发,将甘肃省红层公路边坡的结构类型划分为覆盖型红层边坡和岩质边坡两种,并将前者细分为黄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红层边坡、粘性土-碎石土-红层边坡、碎石土-红层边坡、砂土-红层边坡等5个类型,将后者分为整体结构和层状结构2个类型,并详细总结了各类边坡的变形模式和破坏机理。5)结合十天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分析了典型覆盖型红层边坡的渐进式破坏过程及其桩板墙失效的变形特征。通过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分析,揭示了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切穿含水层-拉张裂缝充水-静水压力作用-边坡滑移”的渐进式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根据现场拉张裂缝状态快速估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方法。研究了覆盖层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覆盖型红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宜采用残余强度。6)针对红层边坡顺层滑动的危害性,根据静力学基本原理,推导了顺层边坡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坡高、坡度和坡顶卸载平台宽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整体滑移长度的计算公式。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施工过程的典型边坡顺层破坏实例,分析了采用坡顶卸载平台预防顺层滑动的有效性,并指出含软弱夹层边坡顺层滑动时滑面位置位于软弱夹层底面,并得到具体工程实例验证。7)针对影响桥台岸坡稳定性因素的复杂性,依托刘家峡大桥系统研究了红层库岸的岩体特征;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考虑降雨、地震、库水位升降、桥台加载等因素组合的8种工况,采用Geo-slop软件分析了自然状态和开挖建桥后的桥台岸坡的稳定性,发现地震对库岸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库水骤降;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岸坡稳定性随岩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增加而增加、水位下降速度越快岸坡稳定系数越低的基本规律;采用变形理论,通过7个阶段的FLAC模拟计算,发现库水上升过程桥台岸坡竖向位移增大、库水位的升降没有引起岸坡整体孔隙水压力场的大幅度波动,岸坡整体上均处于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计算评价结论与桥台岸坡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冯忠伦[4](2016)在《南水北调输水对梁济运河区地下水情的影响机理及演变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是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一项国家战略工程。东线工程作为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黄淮海平原东部以及胶东地区的供水。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具备全线通水条件,截止到2015年6月已完成4次输水。输水后,由于输水河道长时段高水位输水,必将引起原有的河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改变流经区域的地下水情势及变化动态。本文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作为研究区,选取梁济运河以及柳长河为主要研究对象。本论文首先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输水河道沿岸8眼观测井,通过对比分析输水前后同期相同降水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状态,对于输水如何影响地下水位首先有一个定性的认知。进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将各种影响地下水位的因素进行量化统计,得出各影响因素与地下水位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通过关联度的大小来量化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同时界定了受南水北调输水影响的区域范围。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起研究区的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Kriging插值模型对模型精度进行优化之后,用4次输水的实测资料验证模型,并对历次输水期内的河道渗漏量进行了评价。最后,应用经验证的模型对研究区内未来5年的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预测。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梁济运河输水后,由于增加了输水这一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降水与地下水变幅的关联度由输水前的0.8下降到0.69,输水与地下水变幅的关联度达到0.71,超过了降水对地下水位变幅的影响成为影响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因素。所选4眼主要观测井在输水时间越长的情况下,r输水时间越大;而4眼对比观测井由于距离河道较远,其r输水时间均小于主要观测井的结果。通过对河心距与r输水时间分析发现,输水会对梁济运河两岸6.6km区域内的地下水位产生影响,输水与地下水位变幅的关联度在0.600.8之间。而在6.6 km之外的区域内,地下水位受输水影响较弱。(2)针对该区域,应用Kriging插值模型提出了增设7眼虚拟观测井的优化方案。优化后,标准差大致在0.50.8之间,较优化前有显着提升。优化后的观测站网所建立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在精度上要优于利用原有的观测站网所建立的模型,说明利用Kriging插值模型优化后的站网有助于提高地下水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可提供更为准确的计算结果,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撑。(3)运用建立的模型通过水均衡计算结果分析河道渗漏量发现,在汛期前的输水期内,河道渗漏量较大,约为3040万m3/d;而在汛期后,河道渗漏量较小,为1.5万m3/d;且通过对河道分段分析发现,渗漏量主要集中于邓楼长沟区间。(4)运用经验证的模型对区域地下水位未来5年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发现,到2020年,梁济运河区地下水流场变化趋势较小,总体流向仍由东北、东部向西南方向汇集。但地下水水力坡度变缓,水位得到整体抬升。水位抬升主要集中在邓楼长沟泵站区间内靠近长沟泵站的区域,最大抬升高度达6.0 m,在八里湾邓楼泵站区间内水位抬升约为0.51.5m,长沟泵站以南至湖口区间内水位抬升约为1.52.0m。预测得出2020年区域年内地下水位波动状态仍然是先降后升的趋势,且最低水位仍出现在7月份左右,与2015年较为一致。但2020年地下水的波动状态明显要比2015年趋于稳定,变幅也明显减小。在2015年地下水年变幅在1.52.0 m之间,而在2020年地下水年变幅在0.51.0 m之间。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了南水北调输水对梁济运河区浅层地下水的影响,明晰了输水对地下水系统的补给程度、补给区域以及研究区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趋势。相应研究成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南水北调输水影响区域内的地下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薛馨[5](2014)在《某煤矸石电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下水的开采量与开发利用规模也在日益增大,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地下水水质变差,所以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变得尤为重要,研究和解决地下水环境问题变得刻不容缓。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和搜集相关资料,对整个电厂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概况做了系统的论述。运用加附注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物元分析法三种方法分别对某煤矸石电厂已监测到的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三种方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减轻了工作量,缩短了计算时间。根据对该电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结果,分析了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了三种水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电厂建设后水质影响预测评价提供了合理、可靠的基本理论依据。评价结果表明,该电厂厂址评价区丰水期其他监测点水质较好,但M1监测点水质较差,主要是因为M1监测点附近有一处在丰水期运营的商栓厂排放污水,会影响地下水水质。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总硬度、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超标。枯水期总体水质较好,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指数的超标。灰场评价区丰水期与枯水期M7监测点水质较好,M8、M9监测点水质极差,主要是M8、M9监测点位于灰场露头煤矿坑底。丰水期超标的主要指标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亚硝酸盐、锰、氨氮、铁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枯水期地下水超标的主要指标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亚硝酸盐、锰、挥发性酚、氨氮、铁以及高锰酸盐指数。对比三种水质评价结果,加附注评分法过于考虑最大污染(Fmax)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偏低,;模糊综合评价法着重强调主要因素的影响,突出实测值比较大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的影响的程度,所以导致其结果可能偏高;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白芳芳[6](2014)在《商丘引黄灌区水盐动态与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文中指出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呈刚性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已不能满足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地下水超采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河南省位于黄河下游,引黄灌溉面积达到247.51km2,引黄缓解了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改变了区域内地下水动态和下垫面条件。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泥沙堆积,河道高程逐年抬高,河床高出背河洼地58m。受黄河测渗补给、降水、蒸发等多种因素影响,背河洼地类型区浅层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地下水埋深较浅,存在涝湆和潜在次生盐碱化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商丘引黄灌区自1994年开始引黄灌溉后地下水动态演化规律,分析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确定该地区地下动态影响关键因子;根据现有地下水位观测井网,分析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优化商丘地下水观测网络,提高地下水位观测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地下水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商丘地下水位在不同水平年地下水位变化存在差异,整体趋势是地下水位在26月份地下水位下降,69月份地下水位回升至年内最高,之后911月份地下水位稍有下降,111月份地下水位较为稳定;商丘不同地形区地下水位年际变化不同,其中正常灌区、补源灌区地下水位呈上升趋势;非补源区地下水位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地下水降幅0.06m/a;补源灌区年内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减小,地下水位逐年上升。(2)运用变异函数分析不同时期商丘地下水位的空间结构和变异规律:商丘市1996年的地下水位在空间上表现为中等强度相关,2010年的地下水位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地下水位呈空间几何异性。由于长期补源,地下水位的空间相关尺度增大。商丘市的地下水位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3)灰色关联度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影响因素。降水量、引黄量、地下水开采量均与地下水位具有较高关联度。其中,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相关度最高。(4)分析地下水离子变化和土壤含盐量。土壤表层含盐量在46月份处于上升阶段,69月份处于下降阶段,911月土壤含盐量升高,11月份到次年2月份,土壤含盐量几乎维持不变。商丘各地地下水矿化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各地的离子含量相差很大。地下水中的阴离子主要以CO2--3+HCO3为主,阳离子主要是以Na++K+为主;该区地下水偏碱性。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中各离子具有较高相关度。HCO-3和矿化度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度为0.95。(5)商丘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根据经典统计学原理,确定商丘引黄灌区地下水位观测井数目。结合ArcGIS10.0地统计分析模块,经过验证分析,选用二阶趋势高斯模型分析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和相关性,优化商丘引黄灌区地下水位观测井空间布局。结果表明,商丘引黄灌区共需56眼地下水位观测井。Kriging法是地下水位观测网络空间布局优化的有效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商丘新三义寨引黄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土壤盐分变异特征,对商丘引黄灌区水资源管理和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晶[7](2013)在《北疆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现状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文中提出水库和湖泊是干旱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21世纪中国发展重心向西部倾斜,造成用水量加大,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使得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北疆主要湖泊、水库的2012年水质现状的评价及近10年的趋势分析,揭示湖库水质变化的特征、富营养化状况,对于掌握北疆地区湖泊、水库水质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实现新疆绿洲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的修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北疆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及综合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在评价的12个湖库中,有7个湖库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赛里木湖水质清洁,三个水期水质均为Ⅰ类,可满足其生态功能;天池、夹河子水库水质较清洁,年平均水质为Ⅲ类,可以满足其生态和灌溉功能;总磷是天池、赛里木湖、夹河子水库水质的限制性因子;跃进水库水质较清洁,年平均水质为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乌拉泊水库水质较清洁,年平均水质为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福海水库受到轻污染,年平均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柴窝堡湖水质重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氟化物,其中氟化物、化学需氧量是柴窝堡湖水质的限制性因子;乌伦古湖受到轻污染,吉利湖中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吉力湖总磷也超过Ⅲ类标准,氟化物和化学需氧量是乌伦古湖与吉利湖水质的限制性因子;艾比湖污染较为严重,已达到重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是艾比湖水质的限制性因子;猛进水库、蘑菇湖水库三个水期的水质均为劣Ⅴ类,主要污染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氟化物、氨氮、总磷等。(2)北疆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采用赋分法,结果显示在评价的12个湖库中,有4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总体富营养程度不高。赛里木湖及天池状况最好,营养状态指数最低,处于中营养状态;柴窝堡湖三个水期都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艾比湖年平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猛进水库汛期为轻度富营养,非汛期及年平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蘑菇湖水库三个水期都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余湖库均处于中营养状态。(3)北疆主要湖泊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趋势分析的结果为:2002~2012年,北疆地区除乌伦古湖和福海水库各项检测参数均无明显变化趋势,其他主要湖泊水库的水质呈下降趋势。用以反映水中盐份污染变化的参数,矿化度呈上升趋势的有柴窝堡湖,说明柴窝堡湖的含盐量上升;用以反映面源污染及有机物污染参数中,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的有柴窝堡湖,氨氮呈上升趋势的有吉力湖、赛里木湖、跃进水库;用以反映工业废水造成的有毒污染指标挥发酚,蘑菇湖水库的挥发酚显着下降,其他湖库均无明显趋势,表明北疆大部分湖泊、水库的水质尚未受到明显的工业类有毒污染;用以反映重金属污染指标的镉均无明显趋势,表明受检测的湖泊、水库的水质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朱琳[8](2013)在《西太湖宜兴段近岸水质分析与现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湖滨带是湖泊生态系统中对人类活动响应最敏感的区域,湖滨带的不合理开发及建设都会影响到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健康,其中近岸水域是受影响最严重区域。本文以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为研究对象,在2012年3月以及2012年7月两次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水质调查的基础上,沿湖水域设置43个监测点,测定总氮、总磷、可溶性氮、可溶性磷、亚硝态氮、氨氮、CODMn、磷酸根8项水质指标浓度,通过单因子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相结合分析湖滨带水质现状,结合湖滨带陆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状况分区段研究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生态环境现状,为该湖滨带水质改善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和其他用地五类,遥感图像分类结果显示,林地、耕地、住宅用地是研究区最主要用地类型。湖滨带水生挺水植被呈间断分布,植被类型以芦苇为主,总体分布趋势为北部稀少,南部较茂盛。(2)西太湖宜兴段近岸水质3月份与7月份两次8个指标监测结果显示,总氮、可溶性氮、亚硝态氮、氨氮4个指标3月份监测值比7月份高,总磷、可溶性磷浓度7月份监测值较3月份高,磷酸根、CODMn两次监测结果相当。综合两次监测结果,全部8项水质指标中,除氨氮、CODMn含量部分监测点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全部43个采样监测点其余各项水质指标浓度均超出Ⅲ类标准限值,其中部分监测点超过了Ⅴ类水标准。(3)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亚硝态氮、总磷、总氮是研究区水域最主要污染因子,氮、磷是研究区最主要污染元素。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43个采样点均处于污染状态,各采样点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在3.7~10.5之间,其中5个采样点为中度污染,占全部采样点的12%,33个为重度污染,占全部采样点的76%,5个为严重污染,占全部采样点的12%。(4)研究区不同区段水质差别也较大,大浦港—黄渎段(36~44.6km)、南黄渎—董塘河段(50.8~59.5km)水质较好,小径港—沙塘港(0~11.8km)、沙塘港—新渎(11.8~27.9km)、新渎—大浦港(27.9~36km)、黄渎—南黄渎段(44.6~50.8km)水环境质量较差。综合湖滨带各监测点水质状况,太湖宜兴段湖滨带最南端是研究区内水质最好区域。河口处普遍污染较其他区域严重,五个河口处及其周边区域均处于严重污染或是重度污染状态。各采样区域水环境质量与湖滨带陆域用地类型关系密切,其中陆域植被覆盖面积较大区域其水环境质量较好,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耕地、住宅用地两种用地类型所占比例较大。

刘景兰,张宝华,姚慧敏[9](2010)在《灰色关联在地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七里海湿地为例》文中认为文章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说明了其评价步骤;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七里海湿地地表水环境评价,选择了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构建了评价模型,对8个水质样品进行了评价;并根据关联度计算成果指出了主要污染因子;同时分析了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环境修复建议。

田兴明[10](2009)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项目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隔坡梯田建设、造林整地技术、生态修复和淤地坝系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治理措施作为实践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根治水土流失、抗御干旱、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水土保持设计技术和取得成效进行系统研究。在阐明其在水土保持防治技术和效益的基础上,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防治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用洪用沙体系为滞洪坝、主坝、副坝、分洪埂四级,滞洪坝控制流域面积1.5~2km2,设计洪水重现期50~100年,淤积年限7~10年,总库容10~50万m3,坝高5~10m,由土坝和放水建筑物组成;主坝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淤积年限5年,坝高3~4m,由土坝和非常溢洪道组成;副坝设计洪水重现期10年,淤积年限5年,坝高2~3m,由土坝和非常溢洪道组成;分洪埂设计洪水重现期5年,坝高1~1.5m。集水面积与汇水面积之比控制在1/11~1/14为宜。2、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实施隔坡梯田建设,坡度范围控制在5~15°范围,田面宽度控制在10-25米之间,坡度15°~20°时,产流与承流面积的比例为l:2;坡度20°~25°时,比例为l:1.5~1:2;坡度25°以上时,比例为1:l。田面宽度按照水平梯田建设标准执行。3、造林整地技术主要有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沟整地适宜坡度范围10°~15°,沿等高线布设,开挖沟深0.8m,沟宽0.8m,开挖生土在下沿培0.5m高,0.4m宽拦水埂,熟土回填至田面宽度达2.0米,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统称为“88542”整地技术;反坡梯田整地适宜坡度范围5°~10°,沿等高线布设,田面宽度为2.0m,里低外高,高差0.3m;隔坡带宽度1:1~1:2为宜;鱼鳞坑整地适宜坡度范围15°~25°,沿等高线“品”字型布设,底面半径一般为0.5~1.0m,埂顶宽一般取0.20~0.25m。4、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8 km2,设计标准20、30年,校核洪水标准200、300年;中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1~3 km2,设计标准20年,校核洪水标准50年。布坝密度控制在0.3~0.5座/ km2,建坝顺序从上至下、先支后干,骨干坝与中型淤地坝的比例控制在1:0.3~1:0.5之间。

二、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起源与发展
        1.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水文地质
        2.2.4 地质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2.3 自然资源现状
        2.3.1 土地资源
        2.3.2 水资源
        2.3.3 矿产资源
        2.3.4 生态资源
    2.4 经济社会概况
第三章 研究区资源环境评价分析研究
    3.1 资源现状评价与分析
        3.1.1 土地资源现状评价与分析
        3.1.2 水资源现状评价与分析
        3.1.3 矿产资源现状评价与分析
        3.1.4 生态资源现状评价与分析
    3.2 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3.2.1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3.2.2 水土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4.2 评价指标数据预处理
        4.2.1 指标类型一致化
        4.2.2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4.3 BP神经网络算法基本原理
    4.4 资源环境承载力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4.4.1 模型训练样本生成
        4.4.2 模型拓扑结构建立
        4.4.3 网络模型训练与检验
    4.5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与国土规划探索
    5.1 SOM神经网络算法基本原理
    5.2 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
        5.2.1 SOM网络模型建立
        5.2.2 SOM网络模型训练与聚类
        5.2.3 影响因素分析与识别
    5.3 延长县国土空间规划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及等级划分结果
    延长县按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聚类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固原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污染
        1.2.2 地下水水质评价
        1.2.3 地下水污染评价
        1.2.4 地下水防污性能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发展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2 气象及水文特征
        2.2.1 气象特征
        2.2.2 水文特征
    2.3 社会经济与城市人口发展
    2.4 小结
第三章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1 地质条件
        3.1.1 地质构造
        3.1.2 地层岩性
    3.2 地下水系统结构
    3.3 补径排特征
    3.4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3.5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3.6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污染源分布特征
    4.1 土地利用特征
    4.2 地表水污染现状
    4.3 污染特征和污染源分布
        4.3.1 工矿企业污染源特征和污染源分布
        4.3.2 农业污染特征和污染源分布
        4.3.3 生活污染源
    4.4 小结
第五章 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地下水质量评价指标及限值
    5.3 检出率和超标率统计分析
        5.3.1 现场指标检出及超标现状
        5.3.2 无机常规化学指标检出及超标现状
        5.3.3 无机毒理指标检出现状及超标现状
        5.3.4 微量有机指标检出与超标现状
    5.4 地下水质量评价
    5.5 地下水质量影响指标分析
        5.5.1 现场指标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5.5.2 无机常规化学指标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5.5.3 无机毒理指标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5.5.4 有机微量指标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5.6 地下水质量影响因素及成因分析
        5.6.1 总硬度、硫酸根离子、溶解性总固体、镁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5.6.2 氯离子影响因素及成因分析
        5.6.3 硝酸根离子影响因素及成因分析
        5.6.4 氟离子影响因素及成因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区域地下水污染评价
    6.1 评价方法
        6.1.1 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体系
        6.1.2 评价结果表达
    6.2 指标选取和对照值或背景值确定
    6.3 地下水污染评价
    6.4 区域地下水污染影响指标分析
        6.4.1 无机毒理指标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6.4.2 微量有机指标对地下水污染影响分析
    6.5 地下水污染影响因素及其成因分析
        6.5.1 无机毒理指标影响因素及其成因分析
        6.5.2 有机物污染成因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7.1 防污性能研究的方法
    7.2 DRASTIC指标
        7.2.1 地下水位埋深指标—D
        7.2.2 含水层净补给量指标—R
        7.2.3 含水介质指标—A
        7.2.4 土壤介质指标—S
        7.2.5 地形指标—T
        7.2.6 渗透系数-C
        7.2.7 包气带岩性-I
    7.3 防污性能评价
        7.3.1 防污性能评价结果
        7.3.2 防污性能分区特征
    7.4 小结
第八章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
    8.1 地下水污染防治区的划分
    8.2 重点防治区
        8.2.1 重点防治区分布特征
        8.2.2 重点防治区的防治对策
    8.3 一般防治区
        8.3.1 分布特征
        8.3.2 防治对策
    8.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甘肃公路发展概况
        1.1.2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地质问题
    1.2 国内外红层研究现状
        1.2.1 红层分布概况
        1.2.2 红层与工程
        1.2.3 红层地区自然地质灾害
        1.2.4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
        1.2.5 红层水理特性
        1.2.6 红层地基承载力
        1.2.7 红层岩体工程特性
        1.2.8 国内红层研究成果简评
    1.3 国内外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1.3.1 土质边坡
        1.3.2 岩质边坡
        1.3.3 红层边坡
    1.4 甘肃红层研究进展
        1.4.1 白垩系
        1.4.2 第三系
    1.5 当前研究的不足
        1.5.1 红层研究成果评价
        1.5.2 甘肃红层研究的不足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主要研究目的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4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和灾害特征
    2.1 引言
    2.2 甘肃红层地质特征
        2.2.1 甘肃红层概况
        2.2.2 白垩系
        2.2.3 第三系
        2.2.4 红层地区典型地貌特征
    2.3 甘肃红层自然地质灾害特征
        2.3.1 灾害概况
        2.3.2 灾害类型
        2.3.3 分布规律
    2.4 甘肃红层地区公路工程病害
        2.4.1 路基病害
        2.4.2 路堑边坡病害
        2.4.3 桥梁病害
        2.4.4 隧道病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甘肃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物质组成
        3.2.1 颗粒组成
        3.2.2 矿物组成
        3.2.3 化学成分
        3.2.4 微观结构
    3.3 物理性质
        3.3.1 白垩系
        3.3.2 第三系
        3.3.3 甘肃红层物理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3.4 力学性质
        3.4.1 白垩系
        3.4.2 古近系
        3.4.3 新近系
        3.4.4 甘肃红层力学性质基本规律和推荐指标
    3.5 指标间的相关性
        3.5.1 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
        3.5.2 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
    3.6 水理性质
        3.6.1 软化性
        3.6.2 膨胀性
        3.6.3 崩解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甘肃红层岩体原位测试研究
    4.1 引言
    4.2 红层岩体波速特性
        4.2.1 白垩系
        4.2.2 古近系
        4.2.3 新近系
    4.3 新近系红层大型岩体原位测试
        4.3.1 依托工程及地质概况
        4.3.2 试验现场布置
        4.3.3 岩体变形试验
        4.3.4 砼/岩直剪切试验
        4.3.5 岩/岩直剪试验
        4.3.6 平硐声波测试
        4.3.7 试验成果
    4.4 抗剪断强度对比分析
        4.4.1 岩/岩与砼/岩
        4.4.2 岩体与岩石
    4.5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各向异性
    4.6 岩体抗剪断强度的试验值和计算值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其变形破坏模式
    5.1 引言
    5.2 甘肃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划分方案
    5.3 覆盖型红层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5.3.1 风积黄土-红层边坡
        5.3.2 风积黄土-老黄土-红层边坡
        5.3.3 粘性土-红层边坡
        5.3.4 夹块石粉质粘土-红层边坡
        5.3.5 粘性土-卵砾石-红层边坡
        5.3.6 粘性土-碎石-红层边坡
        5.3.7 粘性土-块石-红层边坡
        5.3.8 块(碎)石-红层边坡
        5.3.9 风积沙-红层边坡
    5.4 红层岩体结构特征
        5.4.1 红层结构面特征
        5.4.2 红层岩体结构类型
    5.5 红层岩质边坡结构类型及变形模式
        5.5.1 整体结构
        5.5.2 层状结构
        5.5.3 含软弱夹层结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甘肃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性变形特征研究
    6.1 引言
    6.2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特征及处治研究
        6.2.1 依托工程概况
        6.2.2 覆盖型红层边坡变形概况
        6.2.3 覆盖型红层边坡渐进式破坏处治研究
        6.2.4 渐进式破坏小结
    6.3 覆盖型红层边坡拉张裂缝计算及其渐进式破坏机理
        6.3.1 边坡地质模型构建
        6.3.2 边坡计算模型
        6.3.3 拉张裂缝与边坡稳定性
        6.3.4 渐进式机理数值模拟
        6.3.5 拉张裂缝小结
    6.4 残余强度在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6.4.1 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6.4.2 抗剪强度特征
        6.4.3 抗剪强度与边坡稳定性
        6.4.4 残余强度小结
    6.5 降水对覆盖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6.5.1 计算模型
        6.5.2 计算方法
        6.5.3 计算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甘肃红层岩质边坡顺层滑动特征研究
    7.1 引言
    7.2 坡顶卸载平台与同向顺层边坡稳定性
        7.2.1 模型构建
        7.2.2 模型求解
    7.3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面位置与整体滑动长度
        7.3.1 计算模型
        7.3.2 模型求解
    7.4 兰永一级公路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
        7.4.1 工程简况
        7.4.2 工程地质条件
        7.4.3 边坡结构特征
        7.4.4 同向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7.4.5 含软弱夹层顺层边坡滑动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红层库岸桥台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8.1 引言
    8.2 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8.2.1 自然地理条件
        8.2.2 工程地质条件
    8.3 桥台库岸岩体特征
        8.3.1 岩石的物理力学属性
        8.3.2 岩体结构特征
        8.3.3 岩体变形及强度特征
    8.4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法的桥台库岸稳定性分析
    8.5 基于强度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8.5.1 基本原理
        8.5.2 自然库岸稳定性评价
        8.5.3 开挖架桥后库岸稳定性评价
        8.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8.6 基于变形理论的桥台库岸稳定性评价
        8.6.1 基本原理
        8.6.2 模型建立
        8.6.3 分析方法
        8.6.4 计算结果分析
    8.7 桥台库岸实际稳定状况
    8.8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南水北调输水对梁济运河区地下水情的影响机理及演变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跨流域调水工程基本情况
        1.3.2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及其影响
        1.3.3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梁济运河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工程地质
        2.1.5 水文地质
    2.2 工程概况
        2.2.1 水利工程
        2.2.2 提水泵站
    2.3 水文站网
    2.4 运行概况
3 影响区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3.1 研究对象
    3.2 未输水期与输水期地下水位对比
    3.3 输水期河道沿岸观测井横向对比
    3.4 输水期沿岸观测井的纵向对比分析
    3.5 输水期地下水影响因素分析
        3.5.1 地下水变幅与埋深关系分析
        3.5.2 地下水变幅与距河道距离关系分析
    3.6 小结
4 输水对影响区地下水位影响分析
    4.1 研究方法分析
    4.2 灰色系统理论
    4.3 灰色关联分析
        4.3.1 数据变换
        4.3.2 关联分析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1 输水前后对比分析
        4.4.2 输水期对比分析
    4.5 小结
5 影响区地下水数值模拟与地下水补给评价
    5.1 研究方法分析
        5.1.1 地下水流的控制方程
        5.1.2 地下水流的数值模型及求解方法
    5.2 地下水流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范围的确定
        5.2.2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5.2.3 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
        5.2.4 数学模型
        5.2.5 网格的剖分
        5.2.6 观测井
        5.2.7 源汇项
    5.3 水文地质参数
        5.3.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5.3.2 渗透系数
        5.3.3 给水度
        5.3.4 灌溉回归系数
        5.3.5 潜水蒸发系数
    5.4 模型建立
    5.5 模型优化
        5.5.1 Kriging插值模型
        5.5.2 变差函数的确定
        5.5.3 观测站网优化
        5.5.4 模型优化结果
    5.6 数值模拟与成果
    5.7 小结
6 影响区地下水位预测
    6.1 预测期源汇项的确定
        6.1.1 降水
        6.1.2 潜水蒸发
        6.1.3 地下水开采量
        6.1.4 河道参数设定
    6.2 地下水水情预测结果
        6.2.1 地下水流场和水位变化
        6.2.2 地下水位年内变化分析
        6.2.3 补给量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某煤矸石电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气候
        2.1.2 交通
        2.1.3 水文
    2.2 地形地貌
        2.2.1 侵蚀构造地形
        2.2.2 构造剥蚀地形
        2.2.3 剥蚀堆积地形
    2.3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3.1 区域地质概况
        2.3.2 水文地质条件
    2.4 煤矿矿区疏排水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4.1 煤矿疏排孔布置
        2.4.2 疏排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3章 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况
    3.1 厂址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况
        3.1.1 地层岩性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地质条件
        3.1.4 地下水动态观测
        3.1.5 地下水动态特征
        3.1.6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 灰场评价区水文地质概况
        3.2.1 地层岩性
        3.2.2 地形地貌
        3.2.3 水文地质条件
        3.2.4 地下水动态观测
        3.2.5 地下水动态特征
        3.2.6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 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3.3.1 地层岩性
        3.3.2 地形地貌
        3.3.3 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3.3.4 厂区包气带分析
    3.4 灰场水文地质条件
        3.4.1 地层岩性
        3.4.2 地形地貌
        3.4.3 灰场水文地质条件
        3.4.4 灰场包气带分析
第4章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前期准备工作
    4.1 确定评价区范围
    4.2 检测点位的布设
    4.3 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检测方法
    4.4 监测时间与频率
    4.5 引用标准与规范
    4.6 地下水水质分类
    4.7 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4.7.1 厂址区裂隙水监测结果
        4.7.2 灰场区裂隙水监测结果
第5章 MATLAB 及水质评价方法的基本介绍
    5.1 MATLAB 的基本介绍
        5.1.1 MATLAB 的发展史
        5.1.2 MATLAB 的特点和优势
    5.2 水质评价方法的基本介绍
        5.2.1 加附注评分法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5.2.3 物元分析法
第6章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及分析
    6.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析
        6.1.1 加附注的评分法的评价结果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
        6.1.3 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
    6.2 评价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商丘引黄灌区水盐动态与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引黄补源环境效应研究
        1.2.2 地下水动态与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
        1.2.3 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研究
        1.2.4 地统计学空间变异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气象
        2.1.4 水文地质
    2.2 研究区引黄灌溉工程
        2.2.1 老三义寨引黄工程
        2.2.2 新三义寨引黄工程
    2.3 商丘引黄灌区水资源利用问题
        2.3.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2.3.2 土壤次生盐渍化
        2.3.3 地下水超采严重
        2.3.4 水污染严重
    2.4 野外取样与数据资料的获取及处理
        2.4.1 野外取样
        2.4.2 实验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2.4.3 实验方法
        2.4.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商丘地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3.1 商丘年内地下水动态特征
        3.1.1 丰水年不同地形区地下水动态
        3.1.2 平水年不同地形区地下水动态
        3.1.3 枯水年不同地形区地下水动态
    3.2 年际地下水动态
    3.3 地下水位时空分布
        3.3.1 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
        3.3.2 不同水平年地下水位空间分布
        3.3.3 不同引黄年限地下水位空间分布
        3.3.4 引黄近 20 年地下水位变幅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3.4.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步骤
        3.4.2 地下水位灰色关联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丘地区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水质分析
    4.1 土壤水分动态与土壤盐分运移
        4.1.1 土壤含盐量垂直变化
        4.1.2 土壤盐分含量季节变化特征
        4.1.3 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
    4.2 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
        4.2.1 区域地下水离子含量
        4.2.2 地下水离子组成
        4.2.3 地下水离子季节变化特征
        4.2.4 地下水离子总量与不同深度土层电导关联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丘地下水位观测网络优化
    5.1 研究方法与原理
        5.1.1 半方差函数分析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
        5.1.2 Kriging 法优化地下水观测网络原理
    5.2 研究区地下水观测井数目优化
    5.3 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分析
        5.3.1 正态分布检验
        5.3.2 样本数据的趋势分析
        5.3.3 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5.4 不同模型估值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北疆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现状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质评价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艾比湖
    2.2 赛里木湖
    2.3 天池
    2.4 柴窝堡湖
    2.5 乌伦古湖
    2.6 吉力湖
    2.7 蘑菇湖水库
    2.8 夹河子水库
    2.9 跃进水库(玛纳斯县)
    2.10 猛进水库
    2.11 乌拉泊水库
    2.12 福海水库
第3章 水质现状评价
    3.1 水化学特征分析
    3.2 水质现状评价方法
    3.3 现状评价结果
    3.4 现状评价结果分析
第4章 富营养化状态评价
    4.1 方法介绍
    4.2 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5章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5.1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5.2 检验结果及分析
第6章 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6.1 污染原因分析
    6.2 污染防治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西太湖宜兴段近岸水质分析与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湖泊水环境现状
        1.2.1 国外湖泊水环境研究现状
        1.2.2 国内湖泊水环境研究现状
    1.3 湖滨带水环境研究现状
        1.3.1 湖滨带概念
        1.3.2 国外湖滨带水环境研究现状
        1.3.3 国内湖滨带水环境研究现状
    1.4 湖滨带水质影响因素
    1.5 水质评价方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太湖概况
    2.2 太湖宜兴段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风浪与湖流
        2.2.3 湖底地形与沉积物
        2.2.4 流域水系
        2.2.5 植物资源
    2.3 研究方法
        2.3.1 湖岸带现状调查方法
        2.3.2 水环境调查方法
        2.3.3 水质分析方法
        2.3.4 水质评价方法
        2.3.5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第三章 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生态环境现状
    3.1 湖滨带土地利用类型
    3.2 湖滨带植被群落
        3.2.1 湖滨带陆域植被类型
        3.2.2 湖滨带不同区段植被分布
第四章 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近岸水质分析与评价
    4.1 水质现状分析
        4.1.1 2012 年 3 月份近岸水质分析
        4.1.2 2012 年 7 月份近岸水质分析
    4.2 底泥营养状态分析
    4.3 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4.4 水质评价
        4.4.1 单因子指数法
        4.4.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4.5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西太湖宜兴段湖滨带分区段研究
    5.1 小径港--沙塘港段(0—11.8km)
    5.2 沙塘港--新渎段(11.8—27.9km)
    5.3 新渎--大浦港段(27.9—36km)
    5.4 大浦港--黄渎段(36—44.6km)
    5.5 黄渎--南黄渎段(44.6—50.2km)
    5.6 南黄渎--董塘河段(50.8—59.5km)
    5.7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3 建议
附表
参考文献

(10)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项目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2 国内研究进展
        1.2.1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1.2.2 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
        1.2.3 小流域治理措施研究
        1.2.4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
        1.2.5 隔坡梯田建设关键技术
        1.2.6 径流造林整地关键技术
        1.2.7 淤地坝系建设关键技术
        1.2.8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1.3 发展趋势
        1.3.1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发展趋势
        1.3.2 隔坡梯田发展趋势
        1.3.3 径流造林整地发展趋势
        1.3.4 淤地坝建设发展趋势
    1.4 本论文的创新
第二章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研究与实践
    2.1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项目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3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理论
    2.4 坝系布局
    2.5 防洪标准
    2.6 用洪规模及水沙平衡
    2.7 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效益
        2.7.1 经济效益
        2.7.2 生态效益
        2.7.3 社会效益
第三章 隔坡梯田研究与实践
    3.1 隔坡梯田建设区的基本概况
    3.2 研究方法
    3.3 隔坡梯田研究与实践
        3.3.1 适用范围及隔坡比例
        3.3.2 田面确定
        3.3.3 隔坡带确定
        3.3.4 隔坡带利用技术
    3.4 隔坡梯田建设效益
        3.4.1 经济效益
        3.4.2 生态效益
        3.4.3 社会效益
第四章 径流造林整地技术研究与实践
    4.1 坡地造林整地设计区基本概况
    4.2 研究方法
    4.3 基本原理
    4.4 整地方式
        4.4.1 反坡梯田
        4.4.2 水平沟(88542 整地模式)
        4.4.3 鱼鳞坑
    4.5 主要技术指标
        4.5.1 植树带宽度的确定
        4.5.2 集流面积
    4.6 径流造林整地技术效益
第五章 淤地坝建设研究与实践
    5.1 淤地坝建设示范地的基本概况
    5.2 淤地坝系水文泥沙分析计算
        5.2.1 设计暴雨
        5.2.2 设计洪水
    5.3 沟道特征
        5.3.1 沟道分级
        5.3.2 绘制沟道组成结构图
        5.3.3 各级沟道特征
        5.3.4 各级沟道建坝资源分析
    5.4 建设规模与布局
        5.4.1 马营河小流域坝系的布局原则及思路
        5.4.2 布局思路
        5.4.3 坝系单元划分
        5.4.4 单元坝系内中小型淤地坝配置
        5.4.5 坝系总体布局与规模确定
    5.5 防洪能力分析
    5.6 拦泥能力分析
    5.7 淤地面积
    5.8 保收能力分析
        5.8.1 坝系保收条件
        5.8.2 坝系保收能力分析思路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延长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杜蕾. 西北大学, 2019(12)
  • [2]固原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D]. 陆雯婷.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6)
  • [3]甘肃红层工程地质特性与边坡稳定性研究[D]. 王骑虎.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4]南水北调输水对梁济运河区地下水情的影响机理及演变趋势研究[D]. 冯忠伦.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8)
  • [5]某煤矸石电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D]. 薛馨. 河北工程大学, 2014(04)
  • [6]商丘引黄灌区水盐动态与地下水观测网络优化[D]. 白芳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北疆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现状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D]. 张晶.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4)
  • [8]西太湖宜兴段近岸水质分析与现状评价[D]. 朱琳.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9]灰色关联在地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七里海湿地为例[J]. 刘景兰,张宝华,姚慧敏. 矿产勘查, 2010(06)
  • [10]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D]. 田兴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分析——以梁宝寺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