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须知

供稿人须知

一、NOTICE FOR CONTRIBUTORS(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珉[1](2021)在《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晏旭秀[2](2020)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女性解放 ——以1934年“妇女国货年”为例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经济发展,于1933年发起了为期5年不同主题的“国货年”运动,其中1934年“妇女国货年”是唯一以性别定位的国货年。本文以此为案例,考察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女性解放,研究资料主要来源1934年民国报刊杂志和相关档案文献。通过阐述该运动的社会背景与展开情况,得出运动缘起于女性消费主体地位的提高,而当时盛行的崇洋风尚作为潜在矛盾,成为后续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运动期间,政府、商界、社会舆论三方力量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女性消费国货,以此塑造现代“女国民”形象,另一方面又提倡女性回归“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表现出传统思想对女性解放的拒斥。对此,女性群体表达出两种反馈声音:其一为正面回应,积极认同国民身份,主动参与到“消费救国”运动中;其二为负面回应,“摩登女性”仍然追求时尚与个体解放,造成入超数额不减反增,同时女性也强烈反对“妇女回家论”的号召,渴望走向社会。近代民族国家实践中的妇女动员,始终置于男权话语体系之下,是女性不断被塑造和建构的过程。但与此同时,也给女性提供了参与公共空间的平台,为女性解放起到了助推作用。以女性视角来说,如何跳出传统性别秩序的制约,以个人公民身份融入民族国家话语中,是实现自身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

牛晨越[3](2019)在《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出版业多元化发展现象已经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出版业多元化的研究,多以当代出版机构作为研究重点和出发点,很少涉及到民国前期的出版多元化发展。论文以此为切入点,对1912-1931年间的出版多元化发展现象进行了研究,本选题属于断代出版史的专题研究。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多元化发展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研究使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正文部分,论文研究了出版机构的主业多元化,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为例,研究了三大书局出主业多元化特征,并对三者的主业多元化发展方式进行了比较。接下来,论文从出版物形态和出版物内容类型入手,研究了三大书局“书——刊”交融的发展模式;又对当时的报馆和杂志社出版图书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除书局外,其他出版机构的出版物多元化现象。论文对出版机构的跨界多元化做了重点的分析。论文发现,商务印书馆不仅拍摄电影,还在教育培训、制造业等领域有嘱目的成就,跨界多元化发展程度最高。中华书局的跨界多元化发展紧紧围绕主业展开,主要拓展教育领域的产业;世界书局的跨界多元化发展与主业的关联程度最低,主要从事信托事业和地产事业。论文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理论方面,论文首先根据媒介生态学理论,对1912年-1931年的出版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借用媒介环境学理论中的补偿媒介理论,对出版业多元化对出版内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史料方面,论文将1912年-1931年的出版业多元化现象进行了划分,将民国前期出版业的多元化现象划分为主业的多元化、出版物形态的多元化以及跨界多元化三种。最后,文章对1912-1931年间出版业多元化发展现象进行了提炼、总结和归纳。

胡小京[4](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胡诗[5](2019)在《《神州女报》与清末民初女性意识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女性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女性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问题的生发与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嬗变具有藕断丝连的关系。清末民初,民族危机深重,救亡主题当前,专注救亡的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女性问题,重视女性力量。女性在战争与革命的现实压迫下被推至历史舞台的中心,开始主体身份和性别意识的认知,也逐渐形成了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由附属走向独立,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不可忽视的特殊力量。女性意识也称为妇女意识,是女性从“人”和“性别”的角度出发,对自身和社会进行观照与理解。由于女性表达渠道缺乏,而社会对女性力量的关注渐长,关于女性问题的讨论竞相涌现在报刊媒体领域,报刊由此成为清末民初女性表达权利诉求、彰显进步、发表评论的重要园地。《神州女报》是清末民初最着名的女性刊物之一,是女性表达自我、记录历史活动的微缩窗口。该报发表了大量伸张女权,倡导平等,导启女界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清末民初女性的生存图景。以《神州女报》为研究对象,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指出:清末民初女性意识的生发是《神州女报》关注的重点。《神州女报》对传统女性的落后意识进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对清末民初“新”女性特有的参政意识、自立意识与责任意识进行宣扬,并就如何树立进步意识提出实现途径。这些思考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神州女报》关切女性争取教育权、参政权和就业权的行动,并对各项权利争取条件、路径和过程进行讨论,体现了该报对近代女性问题的重视;《神州女报》作为近代女性意识建构的舆论场,具有将女性重新带回历史视野的积极意义,但以之为窗口,一窥女性意识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发展状态,亦可发现近代女性意识仍具有发展不充分、转变时间长等特点。《神州女报》存在时间虽不长,存世期刊不多,但其具有的重要价值不容忽视。它在清末民初的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报关于女性意识生发的探讨、女性权利恢复的讨论以及对性别发展的关注,对当今中国女性问题的持续跟进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周洁[6](2018)在《华北沦陷区日伪文化政策与杂志话语因应 ——以《妇女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七七事变”中断了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华北地区的附逆者在日本的扶植下迅速建立了傀儡性质的日伪政权。文化界自由、民主气息一时间散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日伪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亲日愚民理论。在日伪严密统制的文化政策影响下,大肆宣扬“圣战”和“东方固有文化”的报刊铺天盖地而来。但在报刊传播过程中,民众的反应和媒体运营的实际状况,使得日伪政府不得不将直接宣扬军威的文化政策转变为“怀柔”战略。本文以华北沦陷区影响力最大的日伪女性读物《妇女杂志》为例,通过分析杂志对日伪文化政策的迎合与游离,探究日伪文化政策与杂志话语的因应关系,以深化华北沦陷区的文化研究。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的文化政策,包括奴化理论的布道和严苛检阅的实施。涉及到以“大亚洲主义”为核心的奴化理论在日本本土的内涵演变、历届华北日伪政府对日本奴化理论的改造与宣传,以及日伪政府为统制华北文化而陆续出台的《出版法》、检阅标准等。《妇女杂志》的创办机构、作者群和读者群所共筑的论述空间表现出的对日伪文化政策迎合与游离的特征,反映出日伪文化奴役与中国五四运动以来思想启蒙、民众被唤醒这一潜在冲突。《妇女杂志》在既亲日又兼有五四遗风的双重文化背景下诞生,从其创办机构武德报社、华北文化书局,及报社的要职人员、妇女杂志社的编辑来看,其浓郁的日伪气息不言而喻,但也有人在忠/奸之间游动不定。其作者群体既有亲日的社会名流,又有一批以卖文为生的职业作家和普通新晋女青年,读者群集中于知识妇女,但遍及社会各行各业。在话语上,《妇女杂志》对日伪文化政策既有迎合又有游离。迎合表现在杂志大肆宣传亲日思想,将兴亚与战争、仇美与反共等奴化思想渗透到中国妇女之中;大肆宣扬东方旧道德,以“日本妇女”为模范,将中国妇女引导为具有东方封建道德,又略知西方实用知识的“贤妻良母”。游离表现在杂志部分内容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五四”以来的新观念,提倡自由平等的婚恋观和服务社会的职业观;甚至暗讽了日伪当局营造的虚假“升平世”,揭露了妇女苦难的生活、影射强国对弱国的侵略战争以及日伪严苛干涉文艺的行径。而且介绍生活技能的实用性文章的大量存在,客观上压缩了迎合日伪当局的言论空间。《妇女杂志》对伪文化政策的迎合又游离,实际上是日伪奴化统治,民众生存、文化诉求和杂志社运营博弈的必然结果。迎合是因为日伪政府为塑造沦陷区民众的“东亚认同”,必然会通过舆论媒体强力进行奴化宣传,《妇女杂志》及附逆者毫无疑问会积极配合。游离是因为沦陷区民众的生存和文化诉求,推动日伪当局及相关文化人员主动地以“怀柔”手段进行文化宣传,允许媒体发表不涉时局的、无关痛痒的日常言论;杂志社为了持续运营,扩大杂志销量,也不得不刊发适应女性日常生活和精神诉求的文章。由此,纵然当局的主观动机是为了以“和平”方式麻痹国民神经,客观上却给了这批经历了五四洗礼,却又陷入战争旋涡的撰稿人“戴着镣铐跳舞”的机会。于是,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性和科学技术的文章和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的文章被大量刊发,甚至一些暗讽时政的文章也被发表。在这种因应关系中,杂志的话语实现了奴化傀儡性与五四现代性,政治色彩与日常生活的合流。

吴金泽[7](2018)在《胡适的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 ——以《努力周报》为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透析和论证史料,梳理和解读胡适创办《努力周报》进行媒介批评实践经过和理论的形成,力图脉络清晰的呈现出胡适进行媒介批评的时代内涵,解剖胡适的媒介批评实践,构建胡适的媒介批评理论。新文化运动旨在引进新思潮,传播新观念、新思想、新伦理、新道德、新文学、新艺术,胡适还特别强调这种“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1)新思潮的涌现,给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社会文化思潮的思想武器,增强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现代报业和出版业为这种批判提供了媒介平台,同时,知识分子也充分了解和肯定报刊的传播价值和功能,喜欢利用媒介剖析社会问题,发表各人的见解,并全面分析和批判社会现实的不合理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胡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胡适媒介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剖析,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现代媒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除此之外,还能够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思维模式的转变。胡适创办《努力周报》,首次打破“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誓言,以满腔热血和激情全身心投入媒介批评。胡适运用《努力周报》进行媒介批评的对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胡适媒介组织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胡适以媒介为平台,调查研究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在《努力周报》上进行讨论政党与媒介的关系以及“评判”当时的报刊媒介组织的失范行为。胡适在《努力周报》公然提出:要求政府公开“一切”真相,接受媒介批评监督;媒介为保持公平、公正,拒绝接受政党的任何经济资助,从根本上杜绝政党贿赂;媒体人坚持只发表负责任的言论,杜绝故意报道虚假新闻,消除以谣传谣的不良社会现象;媒介坚守精神独立,客观反映社情民意,负责任地公开批评执政党、监督政府。二是胡适媒介内容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胡适结合自身对政治时局的分析,通过刊登自由来稿、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态文字内容,在《努力周报》上向执政党及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将自己的媒介内容主张在报刊上与读者展开讨论,例如提倡报纸要讨论“活的话题”、主张舆论监督政府等。胡适创办《努力周报》的目的是为了号召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利用媒介以“论政”为触发点,在当时政治时局背景下,将自身对媒介组织、媒介内容的批评和主张,以客观、公开的方式展开讨论。

崔良晓[8](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认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浦晗[9](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指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刘古平[10](2017)在《小学教师们的“中国教育研究社”》文中指出2015年6月,《扬州晚报》曾经刊登一篇《民国教育杂志中的省立扬州实小》,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的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作者是从偶藏到的一批民国时期的《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中发现"扬州实小有一个名师团",文章列举了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有个教师们的学术团体"初等教育研究社",这个团体里出了一大批名师:刘百川、吴增芥、朱智贤、阴景曙、朱佐庭、杨骏如等。他们

二、NOTICE FOR CONTRIBUT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TICE FOR CONTRIBUTORS(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女性解放 ——以1934年“妇女国货年”为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民族主义与女性解放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妇女国货年”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34年“妇女国货年”运动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妇女国货年”运动的由来
        一、民族危机严重,国货运动蓬勃发展
        二、官方介入发起国货年运动
        三、“妇女国货年”运动诞生
    第二节 女性的消费主体地位
        一、都市女性消费崛起
        二、女性是家庭消费主体
第二章 1934年“妇女国货年”的展开
    第一节 系列活动安排
    第二节 崇洋风尚成为潜在矛盾
        一、崇洋风尚消费盛行
        二、摩登女性趋之若鹜
    第三节 社会成效及评价
        一、社会成效不佳
        二、评价以“失败”为主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族主义对女性身份的形塑
    第一节 现代女国民:民族主义鼓励女性消费,消费形塑现代国民
        一、政府宣传推动
        二、商界广告捆绑
        三、社会舆论引导
    第二节 重塑贤妻良母:传统思想对女性解放的拒斥
        一、强调传统贤妻良母身份
        二、取缔妇女奇装异服
        三、批判妇女参与社会交际
第四章 摩登与爱国之间——女性解放对民族主义的回应
    第一节 正面回应:女性国民的自我认同
        一、妇女界先进人士广泛支持
        二、女性杂志积极发挥宣传作用
    第二节 负面回应:女权主义意识的反抗
        一、摩登女性追逐时尚与个性
        二、明确反对妇女回家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论文提纲范文)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出版业
        1.1.2 出版业的多元化发展
        1.1.3 研究起止点
    1.2 研究理论
        1.2.1 媒介生态理论
        1.2.2 媒介补偿理论
    1.3 研究现状
        1.3.1 出版多元化相关着作
        1.3.2 出版多元化相关论文
        1.3.3 研究现状小结
    1.4 创新点
        1.4.1 选题创新
        1.4.2 视角创新
        1.4.3 材料创新
    1.5 研究意义
        1.5.1 为建立科学的完备的出版史提供资料
        1.5.2 为今天的出版多元化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案例研究法
        1.6.3 比较研究法
第2章 民国前期的出版产业链多元化
    2.1 出版机构产业链
        2.1.1 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发展
        2.1.2 出版机构产业链多元化的萌芽
    2.2 民国前期三大出版机构的产业链多元化
        2.2.1 三大机构的典型特征
        2.2.2 商务印书馆的产业链多元化
        2.2.3 中华书局的产业链多元化
        2.2.4 世界书局的产业链多元化
        2.2.5 小结
    2.3 三大出版机构的产业链多元化比较
        2.3.1 相同之处
        2.3.2 不同之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国前期出版物的多元化
    3.1 三大机构出版物的转型
        3.1.1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新特点
        3.1.2 中华书局的出版新特点
        3.1.3 世界书局的出版新特点
        3.1.4 小结
    3.2 三大书局的出版多元化
        3.2.1 商务印书馆的杂志出版
        3.2.2 中华书局的杂志出版
        3.2.3 世界书局的杂志出版
    3.3 民国前期三大书局出版物多元化分析
        3.3.1 “书——刊”出版时间交融
        3.3.2 “书——刊”主题交融
    3.4 报馆、杂志社的出版物多元化
        3.4.1 报馆的图书出版
        3.4.2 杂志社的图书出版
        3.4.3 报馆和杂志社出版图书类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出版机构的跨界多元化
    4.1 商务印书馆的电影工作
        4.1.1 购买电影器材
        4.1.2 搭建影棚
        4.1.3 搭建办公楼
        4.1.4 拍摄影片
    4.2 商务印书馆电影工作与出版工作的关联
        4.2.1 图书内容成为电影内容的来源
        4.2.2 电影丰富了图书和杂志的内容
        4.2.3 小结
    4.3 商务印书馆的其他跨界多元化
        4.3.1 制造仪器
        4.3.2 开设教育机构
        4.3.3 开设广告公司
    4.4 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的跨界多元化
        4.4.1 中华书局开办制造厂
        4.4.2 世界书局开展信托工作
        4.4.3 世界书局开展地产工作
    4.5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12-1931年图书出版机构统计表
    附录二:1912年-1931年报馆/杂志社出版图书一览表
    附录三:商务印书馆出品剧情片电影一览表
    附录四:1931年前报刊中以“活动影戏“为标题文章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神州女报》与清末民初女性意识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学术价值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思路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思路
        1.2.3 概念界定
    1.3 学术回顾
        1.3.1 涉及女性意识的研究
        1.3.2 有关《神州女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神州女报》概述
    2.1 《神州女报》的版本说明
    2.2 创办背景
    2.3 创办过程
    2.4 编撰群体和发行情况
        2.4.1 编撰群体
        2.4.2 发行情况
    2.5 读者群及影响
第3章 《神州女报》对传统女性落后意识的批判
    3.1 对“自溺型”意识的批判
    3.2 对“自缚型”意识的批判
    3.3 对“自轻型”意识的批判
第4章 《神州女报》对清末民初女性意识的建构
    4.1 女性参政意识:女子政治参与权的不懈追求
        4.1.1 女性参政意识萌蘖的动因
        4.1.2 女性争取参政权利的途径
    4.2 女性自立意识:积极投身实业浪潮
        4.2.1 女性经济独立观念的宣扬
        4.2.2 女性经济独立途径的寻觅
    4.3 女性责任意识:兼济天下的家国忧思
        4.3.1 救亡强国背景下初露锋芒
        4.3.2 负担时代责任时不让男儿
第5章 对《神州女报》女性意识建构的评价
    5.1 《神州女报》重新把女性带回历史视域
    5.2 《神州女报》舆论场中女性意识形塑的失误
        5.2.1 女性群体内部的隐形“鸿沟”
        5.2.2 对西方女性文化“消化不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华北沦陷区日伪文化政策与杂志话语因应 ——以《妇女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日伪华北政权的文化政策
    第一节 日伪统治的奴化理论
        一、日本的“大亚洲主义”及其衍生品
        二、华北日伪政府对日本奴化理论的改造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的出版与检阅
        一、严苛的出版统制
        二、严苛的检阅审查
第二章 《妇女杂志》的创办及传播
    第一节 文化背景
        一、日伪统治下的傀儡气息
        二、五四运动后的现代遗风
    第二节 创办人
        一、日伪文化机构
        二、日伪文化人员
    第三节 作者群与读者群
        一、作者群构成分类
        二、作者群特征
        三、读者群特征
第三章 《妇女杂志》对日伪文化政策的迎合
    第一节 高唱亲日伪思想
        一、兴亚、战争话语下的妇女形象
        二、仇美、反共形态下的妇女形象
    第二节 宣扬东方旧道德
        一、以“贤妻良母”为模范
        二、以日本妇女为榜样
第四章 《妇女杂志》对日伪文化政策的游离
    第一节 继承五四新观念
        一、自由平等的婚恋观
        二、服务社会的职业观
    第二节 暗讽时局“升平世”
        一、女性生活的苦难
        二、讽刺当局的“升平”
第五章 迎合与游离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奴化统治下的必然性
    第二节 沦陷区民众诉求的必然性
    第三节 杂志社运营的必然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胡适的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 ——以《努力周报》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胡适媒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努力周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努力周报》的创办
    一、胡适创办《努力周报》的背景
        (一)政局不稳,社会动荡
        (二)《新青年》社团决裂
    二、胡适创办《努力周报》的动因
        (一)胡适与同人的重聚
        (二)胡适对舆论界的失望
        (三)胡适对自由论政的渴求
第二章 胡适媒介组织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一、胡适“追求真相”的媒介组织批评
        (一)胡适“追求真相”的理论标准
        (二)胡适批评报刊“猜谜的记载”
    二、胡适批评“新闻贿赂”的媒介组织
        (一)胡适要求政府“公开”一切
        (二)胡适批评报刊受贿
    三、胡适批评“捏造新闻”的媒介组织
        (一)胡适批评报刊凭空“捏造新闻”
        (二)胡适批评报刊“以谣传谣”制造恐慌
第三章 胡适媒介内容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一、胡适“内容定位”的媒介内容批评
        (一)胡适提倡讨论“活的话题”
        (二)胡适主张办报内容多样化
    二、胡适“计划政治”的媒介内容批评
        (一)胡适主张把政治的“计划”养成舆论
        (二)胡适主张舆论督促政治“计划”实施
    三、胡适“监督政党”的媒介内容批评
        (一)胡适主张用媒介舆论“监督政府”
        (二)胡适主张媒介有效监督政府
第四章 胡适媒介批评的价值
    一、提升了受众的媒介素养
        (一)《努力周报》受众群的媒介素养
        (二)媒介互动促进受众媒介认知力
    二、守护了媒介公信力
        (一)《努力周报》的媒介公信力
        (二)胡适的办报原则和底线
    三、诠释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一)胡适媒介批评理念的前瞻性
        (二)“掮木梢”精神的诠释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8)“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前史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三、维护传统中医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一、成医历程
        二、职业生活
        三、日常生活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一、崇尚医籍经典
        二、注重临床实践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一、上海中医学会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四、上海国医公会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附录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四、NOTICE FOR CONTRIBUTORS(论文参考文献)

  • [1]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D]. 李佳珉. 上海大学, 2021
  • [2]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女性解放 ——以1934年“妇女国货年”为例的考察[D]. 晏旭秀. 南京大学, 2020(04)
  • [3]民国前期出版多元化发展研究(1912-1931)[D]. 牛晨越.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4]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5]《神州女报》与清末民初女性意识的建构[D]. 胡诗. 湖南大学, 2019(07)
  • [6]华北沦陷区日伪文化政策与杂志话语因应 ——以《妇女杂志》为中心[D]. 周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胡适的媒介批评理论与实践 ——以《努力周报》为例的研究[D]. 吴金泽. 贵州民族大学, 2018(12)
  • [8]“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10]小学教师们的“中国教育研究社”[J]. 刘古平. 江苏教育, 2017(90)

标签:;  ;  ;  ;  ;  

供稿人须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