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葡萄和葡萄酒引进大陆的新研究

新疆葡萄和葡萄酒引进大陆的新研究

一、葡萄、葡萄酒由新疆传入内地新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勇健,白俊凤[1](2019)在《2018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的吐鲁番学研究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学术专着与文集(含再版、译注)60余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370余篇。兹分概説、历史地理、社会与文化、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考古与文物保护、少数民族历史与语言、古籍、科技、书评与学术动态等十二个专题择要介绍如下。一、概 説本年度概説方面的研究成果涉及丝绸之路、吐鲁番文物及文献的刊布等方面。"一带一路"话题仍是本年度热点,吐鲁番学与丝绸之路研究关系密切,

师艳明[2](2019)在《隋虞弘墓石椁图像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丝绸之路是中国汉代以来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粟特人依靠其地处中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从汉到唐,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西域产品和技术,也为中国带了外域的思想文化,同时也将中国的丝绸和手工业生产技艺传输到欧亚各地。虞弘历仕多朝,早年任茹茹使节。年十三,任茹茹之莫贺弗,出使波斯、吐谷浑,墓志铭文中的“润光安息,辉临月支”即指出使波斯而言;后来转任莫缘,出使北齐。虞弘是来自中亚的袄教徒,虽然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中华文化的包围之中,但在其死后依然坚守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入殓其尸骨的精美汉白玉石椁四壁雕绘的是其人生中最为光彩的各个瞬间,和其他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一起为我们研究北朝时期入华粟特人的宗教信仰、饮酒风俗、音乐审美、服装建筑等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图像中频频出现的人狮搏斗场面以及有头光者等带有浓厚波斯风情的图像题材,在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入华粟特人墓葬中,仅此一例。虞弘墓石椁出土引起了广泛关注,学者们纷纷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自发掘至今,学者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比较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图像学、对音语言学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笔者试图在时贤前彦研究的肩膀上,通过综合各家所长,将虞弘墓墓葬图像各个部分的文化渊源屡清楚。第一章重新考证了虞弘墓志,在各家研究的基础上另立新说。认为虞弘是来自中亚的丁零人,“鱼国”位于粟特地区以北。第二章重点分石椁、底座、随葬品三个部分介绍了虞弘墓葬图像。第三章考察虞弘墓葬图像中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内容,包括酒具、乐器、服饰、建筑等。第四章考察精神层面的文化渊源,主要分为袄教信仰、佛教装饰艺术、中原本土因素以及粟特民族的生活风俗。最后,对虞弘墓葬图像各个部分所反映的文化渊源做一个综合叙述。

范英杰,陈焱[3](2018)在《2017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吐鲁番学及相关研究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学术专着与文集(含再版、译注)80余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500篇。以下将这些成果分爲政治、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考古与文物保护、书评与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述评。囿於学力及篇幅所限,必有疏忽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政 治本年度政治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边疆治理、地方行政

张婧[4](2018)在《椿园《西域闻见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域闻见录》是由清代满族人七十一即椿园撰写的有关新疆的私家方志,是研究清代前期新疆地区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本文运用文献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方志学、地域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该书成书于乾隆年间,是在清政府统一西域并纳入中国版图之时,作者奉命至新疆办事,行走两万里后着成的。此书问世后,因受到众多读者好评而竞相传抄,在传抄及后来刊印过程中产生了多达二十余种同书异名者,其中传播较为广泛的有《西域闻见录》《异域琐谈》等。此书版本存在“闻见录”系统和“琐谈”系统两大类型,前者是对椿园稿本的再整理本,具有校勘学的意义;后者中的周氏刊本刊刻年代比较早,版本较善,尤其是卷首序言为众人了解本书提供了信息帮助。作为一部撰写较为成功的私家方志,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文风朴实、文字简洁,编纂体例得当,图文并重、列表有序,如实记载了西域的多元文化与重大事件、多民族民俗文化事象。众多文化与史实的记载,与官修志书相表里,丰富了清代新疆相关的历史文献内容。全文共分正文四章以及绪论、结语、参考文献七部分,共计4.4万余字。

牛燕军[5](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认为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贺钢,徐瑞瑞[6](2017)在《2016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年度中国大陆吐鲁番学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出版专着、译着及相关论文集37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兹分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法制、宗教、民族、社会文化、艺术、文献古籍、语言文字、考古与文物保护、书评与学术动态等专题概述如下。

高启安[7](2017)在《胡瓶传入和唐人注酒方式的改变》文中认为"胡瓶"是一种特殊的盛容器,因其形制从西亚、中亚传来,所以中原人给它起了一个反映传入地、流行地和使用者民族属性的名字—"胡瓶"。胡瓶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一个明显例证。东西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一个大宗是饮食器的交流。中亚、西亚饮食器的东传,单纯就数量而言,不亚于饮食品的东传。对此,学者多有研究。"胡瓶"的传入是学界有强烈兴趣并一直关注、着力研究的一个

任曜新[8](2012)在《新疆库木吐喇佛塔出土鲍威尔写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鲍威尔写本是1890年2月由觅宝人在新疆库车库木吐喇石窟附近佛塔挖掘出后,于同年3月被在库车逗留的英属印度骑兵团中尉哈密尔顿·鲍威尔购买下的一批古代梵语、婆罗谜文写本的总称。现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鲍威尔写本全部写在桦树皮上,共56张,属印度波提形制。由4个不同抄手写成,主要由7部分组成。前3部分是已知最早的印度古代医方选集之一,第4和5部分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骰子占卜文书,第6和第7部分是《孔雀王咒经》现存最早的梵语文本。鲍威尔写本的年代大约是4—6世纪。鲍威尔写本不仅是纯语言文本,文献文本,还是文化历史文本。鲍威尔写本无论从发现还是从内容上,都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鲍威尔写本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新疆发现的第一批写本。正是由于鲍威尔写本的发现和公布,导致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列强在中亚文物的争夺战,开创了中亚考古学全新的现代化运动。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属于印度阿输吠陀医学体系。其对疾病、时令、食物、看护等规定来源于阿输吠陀基本理论;主张的药物基本理论、药物采集保管、药物分类等属于阿输吠陀药物特色;运用的根本性五业疗法、六大疗法、涂抹法等均是阿输吠陀治疗方法;涉及的饮食养生、季节养生、长年养生和房事养生等内容体现阿输吠陀“疾病与健康、医疗与养生互为一体”的观念。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具有佛教医学色彩。其文本叙事结构、佛教医学专用术语使用、佛教医方的出现都体现着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与佛教关系密切。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强烈映照出以婆罗门为中心的印度古代宗教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药方中记载很多神灵崇拜、宗教禁忌和仪式;生子方背后隐藏印度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治疗人群的选择再现印度古代社会道德倾向;固定出现、强化的医事活动成为古代人们的节日与生活习俗来源。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文书是研究骰子占卜和印度古代社会史的珍贵资料。其为古代骰子占卜使用1个四面体骰子,祈祷神灵后掷3次成1卦的占卜方法提供确切证据;其占卜辞与吐蕃骰子占卜辞有联系亦有差异;其占卜辞再现印度古代社会敌人与仇杀、经商与远行贸易、幸福观等诸多风貌。鲍威尔写本咒经文本弥补了佛教经典文本研究的不足,解决了龟兹密教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其是《孔雀明王经》形成初期最早的文本,为研究《孔雀明王经》文本的起源、形成及扩展提供了难得的关键实证;其为学术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龟兹早期杂密流行问题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

张艺凡[9](2011)在《西域葡萄酒东传》文中指出葡萄酒作为一种兼具味蕾陶冶与视觉享受的独特饮品,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餐饮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葡萄酒文化也成为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但是在古代,葡萄酒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登上平民的餐桌,最初它是作为朝廷贡品从西域东传到内地的,后来经过唐朝和元朝两次东传高潮,葡萄酒才渐渐进入寻常百姓人家,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介绍了西域葡萄酒东传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葡萄酒东传的两次高潮,旨在揭示葡萄酒由贡品文化向家宴文化转变的历史渊源。

王利中[10](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二、葡萄、葡萄酒由新疆传入内地新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葡萄酒由新疆传入内地新考(论文提纲范文)

(1)2018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概 説
二、 历 史 地 理
三、 社 会 与 文 化
四、 宗 教
五、 语 言 文 字
六、 文 学
七、 艺 术
八、 考古与文物保护
九、 少数民族历史与语言
十、 古 籍
十一、 科 技
十二、 书评与学术动态

(2)隋虞弘墓石椁图像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考古报告类型
        (二) 墓志研究
        (三) 舞蹈图案考释
        (四) 图像程序解读以及特别主题考证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虞弘族属及鱼国管窥
    第一节 墓志新解
    第二节 研究史梳理
    第三节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虞弘族属和鱼国所在地研究的主要分歧点
    第五节 “鱼国”和“尉纥(?)城”之我见
第二章 虞弘墓墓葬图像介绍
    第一节 墓志图像
    第二节 石椁图像
        一 椁壁浮雕
        二 椁座浮雕
        三 椁壁墨绘
第三章 物质文化渊源
    第一节 墓葬和葬具形制
    第二节 服饰
        一 波斯服饰
        二 粟特服饰
        三 其他西域国家服饰
    第三节 建筑
    第四节 酒具
        一 胡瓶
        二 来通
        三 叵罗
        四 高足杯
    第四节 乐器
        一 乐器出现情况统计
        二 乐器图像渊源考释
第四章 精神文化的多元内涵
    第一节 袄教信仰
        一 火坛与祭司
        二 人兽搏斗图像
        三 鱼尾马
        四 有翼马
        五 含绶鸟与系带鸟
        六 头光和联珠纹
    第二节 中原墓葬文化和儒家礼制
        一 葬俗之汉化
        二 葬具之汉化
        三 墓葬形制和墓志之汉化
        四 墓主像与空鞍马
    第三节 佛教文化因素
        一 图像程式中的佛教因素
        二 纹饰中的佛教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2017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政 治
二、 历 史 地 理
三、 社 会 文 化
四、 经 济
五、 文 献
六、 民 族
七、 宗 教
八、 法 制
九、 医 学
十、 语言文字与文学
十一、 考古与文物保护
十二、 艺 术
十三、 书评与学术动态

(4)椿园《西域闻见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学术意义
    二、学术史概述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
    五、学术目标
第一章 《西域闻见录》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西域行政沿革概要
        一、“西域”界定
        二、汉唐时期的西域
        三、宋元明时期的西域
    第二节 清代西域及文化概述
        一、准噶尔部统治时期的西域
        二、清朝统一西域
        三、清代西域文化
    第三节 《西域闻见录》的产生
        一、椿园及其生平
        二、《西域闻见录》题解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 《西域闻见录》版本
    第一节 殊异的书名与版本
        一、殊异的书名
        二、殊异的版本
    第二节 “闻见录”系统及版本意义
        一、“闻见录”系统版本
        二、“闻见录”本系统的版本意义
    第三节 “琐谈”系统及其版本意义
        一、“琐谈”系统版本
        二、周氏刻本的《西域总志》版本面貌
        三、《西域总志》的版本意义
第三章 《西域闻见录》的体例与内容
    第一节 《西域闻见录》体例与特点
        一、《西域闻见录》的体例
        二、《西域闻见录》的特点
    第二节 《西域闻见录》的内容与不足
        一、《西域闻见录》的内容
        二、《西域闻见录》的不足
第四章 《西域闻见录》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史志价值
        一、民族迁徙的如实记载
        二、城市发展的见证
        三、民族贸易的兴盛
        四、国家边界意识的萌发
        五、记时与历算的记录
    第二节 文学价值
        一、语言流畅,简洁明了
        二、绘人状貌,生动形象
        三、语句工整,富有韵味
    第三节 民俗文化价值
        一、对物质民俗的描述
        二、对社会民俗的详载
        三、对精神民俗的叙写
    第四节 地域文化价值
        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二、汉文化的植入与扎根
        三、丝路文化交流的繁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西域闻见录》不同版本图照
后记

(5)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基本史料
        (一) 汉文文献
        (二) 外文文献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创新之处
上篇 空间演变篇
    第一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条件
        第二节 人文背景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二、巩宁城的修建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一、城墙的拆建
        二、街道的改扩建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本章小结
中篇 经济发展篇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本章小结
下篇 社会变迁篇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本章小结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2016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
二、历史地理
三、经济
四、法制
五、宗教
六、民族
七、社会文化
八、艺术
九、文献古籍
十、语言文字
十一、考古与文物保护
十二、书评与学术动态

(8)新疆库木吐喇佛塔出土鲍威尔写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上篇 鲍威尔写本文本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史回顾
        三、论文的资料运用与整体结构
    第一章 鲍威尔写本的发现及考古学意义
        第一节 鲍威尔写本描述
        一、鲍威尔写本的发现与流传
        二、鲍威尔写本的形制与年代
        三、鲍威尔写本的语言文字和抄手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的组成及内容
        一、鲍威尔写本组成
        二、鲍威尔写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三节 鲍威尔写本与中亚考古学
        一、鲍威尔写本与库车文书
        二、霍恩勒与鲍威尔写本
        三、鲍威尔写本与中亚现代化考古运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鲍威尔写本中的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特色
        第一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基本理论
        一、有关疾病的基本理论
        二、有关时令的基本理论
        三、有关饮食的基本理论
        四、有关医护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药物
        一、药物的理论基础
        二、药物的采集保管
        三、药物分类
        第三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治疗方法
        一、五业治疗法
        二、六大疗法
        三、涂抹法
        第四节 鲍威尔写本中的阿输吠陀养生保健
        一、饮食养生
        二、季节养生
        三、长年保健
        四、房事养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与印度佛教医学
        第一节 印度佛教医学概论
        一、佛教医学的定义
        二、印度佛教医学的内容和特点
        三、印度佛教医学药物分类特色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与印度佛教医学
        一、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佛教特色
        二、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佛教药物术语
        三、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佛教医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宗教与社会生活
        第一节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宗教
        一、医方中的神灵崇拜
        二、医事中的宗教仪轨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医学文书中的社会生活
        一、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
        二、以婆罗门为中心的社会道德及价值取向
        三、医事活动与节日习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辞与印度古代社会
        第一节 骰子占卜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汉地的骰子占卜
        二、其他地区的骰子占卜
        第二节 骰子占卜方法考
        一、骰子占卜工具
        二、骰子占卜操作方法
        三、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辞与吐蕃骰子占卜辞比较
        第三节 鲍威尔写本骰子占卜辞中的社会生活
        一、骰子占卜辞中的敌人与仇杀
        二、骰子占卜辞中的经商与远行贸易
        三、骰子占卜辞中的幸福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密教发展
        第一节 《孔雀明王经》的文本形成及密教化
        一、《孔雀明王经》现存文本及研究
        二、《孔雀明王经》文本起源及形成
        三、《孔雀明王经》文本密教化
        第二节 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
        一、龟兹密教问题的提出
        二、龟兹密教研究中的证据问题
        三、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
        本章小结
    结语
下篇 鲍威尔写本文本翻译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葡萄、葡萄酒由新疆传入内地新考(论文参考文献)

  • [1]2018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J]. 张勇健,白俊凤.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00)
  • [2]隋虞弘墓石椁图像的多元文化因素分析[D]. 师艳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3]2017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J]. 范英杰,陈焱.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8(00)
  • [4]椿园《西域闻见录》研究[D]. 张婧.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5]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2016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J]. 贺钢,徐瑞瑞.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7(00)
  • [7]胡瓶传入和唐人注酒方式的改变[J]. 高启安.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7(00)
  • [8]新疆库木吐喇佛塔出土鲍威尔写本研究[D]. 任曜新. 兰州大学, 2012(01)
  • [9]西域葡萄酒东传[J]. 张艺凡. 湘潮(下半月), 2011(12)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新疆葡萄和葡萄酒引进大陆的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