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腹泻48例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腹泻48例

一、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泻48例(论文文献综述)

周娇娇[1](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与意义1.1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史,揭示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1.2挖掘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1.3系统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文献,找出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方向。2研究方法2.1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作者、研究机构与期刊杂志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2.2应用共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2.3应用聚类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该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依据其时间线视图,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演化过程。2.4应用突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研究结果3.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李华山教授是该领域最高产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肛肠病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3.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3.2.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作者共现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分别是:李华山团队、韩宝团队、叶玲团队与范学顺团队。3.2.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机构共现分析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与国内十多个研究机构间开展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另外机构共现结合作者共现分析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华山团队对近几年该领域产生的影响最大,即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是目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研究的热点。3.2.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消痔灵注射液是该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药物;该领域最常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疗法联合PPH或者肛门紧缩术是最常研究的联合术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观察性研究。3.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聚类后,共得到9个聚类,进一步分析得出6个基本知识结构:Cluster0的研究主题为祖国医学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传承与发展;Cluster1、Cluster3和Cluster8的研究主题均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联合其他术式的研究;Cluster2、Cluster4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类型研究;Cluster5的研究主题为利用有限元模型客观证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有效的理论研究;Cluster6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注射方式的研究;Cluster7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人群研究。3.4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1977年~2007年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初期,经过长达30年不间断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经验。自2007年开始至今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期:术式方面的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的注射药物以消痔灵注射液和芍倍注射液为主;注射疗法中的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仍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4研究结论4.1对我国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4.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研究热点与前沿:关于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芍倍注射液是研究的前沿;关于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前沿;关于联合术式,注射疗法联合PPH、TST或者RPH等联合术式属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完全性直肠脱垂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直肠粘膜内脱垂是研究的前沿;关于研究的方法,临床观察是研究的前沿。4.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该院的李华山教授,可以成为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首先考虑对象。

李月月[2](2020)在《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次研究运用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六经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为临床使用六经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根据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伤寒论》六经辨证要素,制定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信息采集表,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玉林市中医院住院患者,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的14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病历资料采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资料、肠镜表现、肠粘膜病理表现、用药情况等,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得出每位患者的六经分型。运用Excel、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探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六经分布情况。结果:1.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中,男女发病比率为:1.04:1,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年龄段31-40岁男性发病最多,而年龄段51-60岁女性发病最多。年龄中位数为46岁。BMI平均为21.37±2.98 kg/㎡。2.本研究对象,发病人群城市患者多于农村患者,脑力劳动者发病高于体力劳动者(P<0.05)。3.本研究病例,病程1-5年者多见,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为主,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直肠为主,严重程度以中、轻度为主,活动期明显多于缓解期。4.本研究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以解粘液便(64.43%)、血便(59.06%)、腹痛(53.02%)、腹泻(48.32%)、大便溏烂(32.21%)等为主;肠镜下以充血(50.43%)、糜烂(40.94%)、溃疡(37.58%)、肠道脓性分泌物增加(37.58%)为主。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多见隐窝脓肿(29.53%)、隐窝炎(26.85%)。5.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六经分型发病最多的是阳明病,有50例,占33.56%;其次是太阴病有47例,占31.54%;发病最少的是太阳病,有2例,占1.34%。六经各证型出现频率依次为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病。6.本研究病例六经证型与年龄、性别存在差异(P<0.05)。青年人以阳明病多见,中年人以太阴病多见,老年人以少阴病多见。男性患者以阳明病多见,女性患者以太阴病多见。7.本研究六经证型与病程长短、临床分期存在差异(P<0.05),而病变范围、临床类型、病情程度与六经分型未见相关性(P>0.05)。活动期以阳明病多见,缓解期患者以太阴病常见。六经各证型病程<1年者以阳明病多见;病程1年以上多见太阴病。8.本研究六经分型与肠镜表现及病理表现具有相关性(P<0.05)。结肠镜下充血、水肿、息肉多见于太阴病,糜烂、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多见于阳明病。病理表现为隐窝炎、隐窝脓肿及隐窝结构改变在阳明病所占比例最大,肉芽组织增生在太阴病患者中所占比最大。9.本研究病例内服中药方中补益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化瘀止血药、祛湿药、理气药,单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依次是甘草、白术、茯苓。灌肠外用方中清热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止血药,单味中药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依次是黄连、地榆、白头翁/白术。结论:1.溃疡性结肠炎六经分型男性以阳明病多见,女性以太阴病多见,青年以阳明病多见,中年人以太阴病多见,老年人以少阴病多见。2.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分型以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多见。3.溃疡性结肠炎六经分型与病程长短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4.溃疡性结肠炎六经分型与肠镜象及其病理表现相关,可为六经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5.溃疡性结肠炎内服治疗缓解期以健运太阴脾土为主,活动期以清阳明经湿热为主,外用灌肠以清热为主,重在局部,六经辨证可从阳明、太阴论治。

陈玮[3](2016)在《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Syndrome,以下简称IBS-D)作为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自上个世纪中后期至今,IBS-D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其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与中医药治疗IBS-D方案相关的研究近年来持续增多,关于IBS-D针灸疗法以及腧穴应用规律的研究也较多见。但目前缺乏对这些内容的系统整理分析,尤其尚未见有研究对相关临床观察类文献以一定标准筛选后,再系统地总结分析其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并且将文献研究结果运用到临床治疗上加以验证。目的:IBS-D的主要症状与中医“泄泻”和“腹痛”紧密相关,因此本研究拟对针灸治疗泄泻、腹痛的古代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对针灸治疗IBS-D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后,总结出经常用于该病的针灸治法和穴位应用规律。最后基于古今文献的研究结果,选取三种疗效较好且临床易于操作的针灸疗法,结合所总结出的常用穴位组合,设计临床研究方案;并且通过临床观察结果来检验基于古今文献所得出的治疗方案疗效如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现代研究文献综述,古代中医文献回顾,现代临床研究分析,以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设计的临床研究。现代研究文献综述将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为主要文献来源,对其由IBS-D相关综述分析类文献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出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说明接下来一系列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古代文献的回顾采用计算机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选用与泄泻、腹痛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条文检索。同时结合在线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古代文献研究类文章,回顾泄泻和腹痛的源流与演变,并整理出相关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对现代文献的研究将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和PubMed为主,配合几个常用中英文在线数据库,应用针灸治疗IBS-D相关的中英文主题词,对1985-2015年间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一步筛选。最后对入选文献进行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的总结分析。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症状严重水平作为评分和疗效的主要指标,同时以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为另一主要指标。两组指标相结合,观测比较耳穴贴压、电针和温针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如何。研究结果:现代综述分析类文献中未见有在古代文献分析结果与全面现代临床文献研究结果指导下,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并对文献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的研究。古代文献认为泄泻大多因饮食劳倦、外邪侵犯脾胃、情志不遂等因素使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出现脾胃运化失职,最终引起泄泻。腹痛是由于外感寒暑湿热、饮食不当、情志不遂、阳虚脏寒等因素使腹部脏腑经脉痹阻或失于温养,气血无力运行,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与IBS-D相关的古代文献记载的泄泻兼有腹痛的主要证型包括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气机逆乱和痰浊瘀血。在辨证准确后,从虚、实、湿、痰、气等方面,以脾、胃、肝、肾为重点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有和、汗、吐、下等。大多使用补虚、祛湿和温里药所组成的温寒化湿、温中止泻、抑肝扶脾、涩肠止泻、温肾固肠和健脾益气等类型之方剂。针灸治疗则大多在辨证后使用针刺、艾灸、贴敷、隔物灸等方法,从局部或远端循经取穴,注重配穴法及特定穴的使用。在符合入选标准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有研究基金支持的较少。入选文献主要刊登在专业针灸类期刊上。广东省、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几个地区发表文献所占比例大。入选文献多有明确的诊断或治愈标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涉及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脾胃虚弱和脾虚湿阻等。具体治疗手段丰富,注重特色针灸疗法的运用,例如耳穴贴压、眼针、头针、电针、温针等。另外还有采用综合疗法的临床观察,如针灸联合中西药内服,针灸联合拔罐等。穴位选取范围广。常用穴位包括天枢、足三里、中脘、脾俞、神阙、太冲、上巨虚、关元、大肠俞、三阴交等。取穴特点包括:通过脏腑辨证选穴和循经取穴;同时配合俞募、合募、俞合等配穴方法,其中合募配穴法出现频次最高;偏重特定穴的使用,其中募穴、五输穴、背俞穴、下合穴和原穴最常用。使用频率较高的经脉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厥阴肝经。临床使用耳穴贴压、电针、温针分别对三组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其中电针组和温针组用合募配穴法取穴。三组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疗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IBS-D症状严重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说明其临床疗效较好。三种疗法相比较而言,电针和温针疗效更佳,尤其是温针治疗效果最明显。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针灸治疗IBS-D的疗法较古代更为丰富多样。选穴原则多依据古代经典中的经络脏腑理论辨证后循经取穴,并参考《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治疗原则进行配穴。本文临床研究所选用的三种治法和穴位组合均被证实有效。其中温针治疗效果最好。临床研究结果印证了文献研究的结论。IBS-D作为现代的常见病,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对古代文献做详尽挖掘之外,还应该不断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验证已有的疗法和穴位组合,找到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达到消除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治疗成本的目的。

占新辉,石静,王微,王影,吕冉,符思[4](2015)在《五更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五更泻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黎明前腹部冷痛或胀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时可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诸医家采用中药口服、温针灸、贴敷等方法治疗,取得显着疗效,现对近几年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总结中医治疗五更泻方法及经验。

陈江美丽[5](2012)在《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除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前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属于中医的“带下病”、“阴养”范畴,是妇科的常兄病和多发病,敷据显示,约有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45%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发作。发作时外阴瘙养难忍,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西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克霉唑、硝酸咪康唑等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却有肝臀功能损害及易反复发作等同题,近年来发现加用益生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再次发作。可临床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外阴阴道假蒜酵母菌病的优势,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蒜酵母菌病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理输及临床雨个方面进行如下研究。在理输研究方面,系统总结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参考了现代医家在治疗外除除道假丝酵母菌病方面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脾臀亏虚,脾虚则湿渴内生,臀虚则带脉不固,均是带下生成的重要原因。标实虽有湿熟、血瘀、气滞之不同,但以湿熟蕴毒为主,也是血瘀、气滞形成的原因。据此,本文提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应以扶正解毒为基本大法。扶正重在补脾益臀,解毒着眼祛除湿毒。在临床研究方面,靓察了扶正解毒法在治疗外阴除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作用,通遇本人在台湾新竹江美丽妇产科诊所所收集的30例外阴除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为观察封象,共分属3组,第一组:纯西药治疗组,参舆者10人:第二组:西药+益生菌治疗组参舆者11;第三组:西菜+益生菌+中药治疗组:参舆者9人。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皆以西药Fastin (中文名:克霉唑)阴道外用,一日1次,每次1粒于睡前将本剂置入阴道深处,连续使用5日;第二组患者同时加服益生菌治疗;第三组患者在第二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洗。中药内服外用方均为导师经验方。内服处方:黄柏10g、苍白术各10g、生苡仁10g、川牛膝10g、赤芍10g、车前子15g(包煎)、土茯苓15g、败醤草15g、连翘15g、黄耆10g、生甘草4g,水煎温服,每日一次。外洗处方:蛇床子、土茯苓、苦参、黄柏各30g,丁香20g、黄连6g、薄荷12g、枯凡6g,每日阴道冲洗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疗程结束一周复白带培养阴性者转培其本,服用知柏地黄丸加捕中益氟汤1侗月,间隔1周再服知柏地黄丸及补中益气汤1个月以巩固治疗。疗效标准:以症状消失,培养阴性连续达3个月以上无复发为治愈:培养阴性未达3个月以上属无效。结果,第一粗:参舆者10人,治愈0人,煞效者10人。第二组:西药+益生菌治疗组:参舆者11,治愈11人,无效0人。第三组:西药+益生菌+中药治疗组:参舆者9人,治愈者8人。说明:第三组(西药+益生菌+中药)中有4人是先在第二组(西药+益生菌)治疗,复因治疗无效,本人要求蒋到第三组。加用中药治疗复,结果其中3人治愈,1人燕效。在复发率方面,第一组的复发率为100%;第二组15例治疗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26.7%,而第三组再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洗复,复发率仅为11.1%。研究表明,扶正解毒法配合常规西药加益生菌治疗,可以提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示中药封于治疗该病的应用价值得深入研究。

黎成春[6](2010)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客观评估目前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和总体水平,并对临床科研提供借鉴与启迪;2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采用皮损积分、生存质量和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从而为多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查询维普数据库1989/01-2009/03期间的文献,依据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学的原则和方法,按照《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评价工作手册》的规范,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Cochrane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改良JADAD评分方法,采用Excell建立评价表数据库,使用统计R2.11.0(Rmeta analysis softwave)由(http://www.r-project.org/)软件和Peter方法进行评价。2按照中、西医黄褐斑诊断标准纳入病人,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型和治疗;采用生存质量量表积分、中医症状积分评分;采用前瞻性临床自身配对试验设计的设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比较组内前后差异,进行R2.11.0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结果1维普数据库共检索出文献1538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95篇。发表文献呈逐年增长趋势;并对入选的文献进行改良JADAD质量记分:69篇为1分,20篇为2分,4篇为3分,2篇为4分。文献质量评价提示: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文献在临床科研设计方面已有一定提高,随机和对照的概念,统计学方法已逐步被研究人员所接受。但可能由于既往中医临床科研水平的限制和中医药理论在客观化、标准化方面研究的不足,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仍有待提高,下列几方面应当加以强调:1.重视样本代表性,进行样本含量估算,明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尤其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以及标准的出处和时间;2.分组时注意中医证型的组间均衡;3.重视中医药疗法的标准化及其稳定性;4.正确的随机化原则以及盲法的运用;5.使用客观公认的疗效判定标准;6.重视失访与退出病例的纪录与原因分析;7.监测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测定;8.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通过以上文献研究,我们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是具有循证医学证据,因而开展关于黄褐斑中医药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目前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在科研设计方法学的质量方面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缺乏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诊疗标准化,客观化研究不足,所以这也将是今后研究需进一步努力完善的内容。2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4个月治疗:23.3%(7个人)治愈、70%(21个人)有效,只有6.7%(2个人)无效;对30例患者皮损的面积积分和色素程度积分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疗程(4个月)后分值都明显减少,前后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生存质量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也明显改善。在治疗和观察期间内未见任何因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1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文献可能由于既往临床科研水平的限制和中医药理论在客观化、标准化方面研究的不足,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仍有待提高。2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具有客观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佳[7](2009)在《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综合评价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制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和操作标准,促进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该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对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方法:采用中央随机方法,由国家药品临床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GCP中心)承担分配隐藏、中央随机和数据管理。成都、广州、武汉三个城市共九个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任务。本次试验采用了来自成都、武汉共六个研究中心的部分数据。病例收集时间为为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31日。共纳入167例病例,脱落6例,剔除3例,无中止病例。治疗1组采用铺棉灸疗法(n=61),治疗2组采用叩刺拔罐法(n=5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n=51)。采用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评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结果:基线情况比较:三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综合疗效比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着疗效,总有效率91.7%,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分有显着改善,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指标比较:铺棉灸组结痂时间比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短(P<0.05);止疱时间及脱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标比较:①铺棉灸组治疗前后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铺棉灸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在镇痛即刻效应方面,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铺棉灸组镇痛起效时间随之缩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随之增长。③三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第30、60天随访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第90天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连续动态观察比较:①铺棉灸组第8-11天和第22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强度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三组疼痛缓解程度前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8-11天及第22、30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60、90天随访,三组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综合疗效评分单项指标的连续观测上,“局部痛”在第8-11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铺棉灸组“烧灼感”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数目”在治疗第8、9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在第7、8、10、11天,铺棉灸组疗效不如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单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耐受性指标比较:三组耐受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疗效,不差于叩刺拔罐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口服伐昔洛韦为主)。在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优于叩刺拔罐组和对照组。铺棉灸疗法临床操作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杨照坤[8](2008)在《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泄泻,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多由于外邪入侵、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影响以及饮食内伤等原因,致使清浊不分,水谷混杂,病及大肠而成;临床以湿胜和脾胃功能失调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西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和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腹泻,如胃肠功能紊乱,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过敏,肠道激惹综合征等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随之改变。由于这些变化及相伴随而产生的精神情志的影响,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泄泻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在亚健康人群中,泄泻更是常见和多发。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先秦至今,祖国医学对泄泻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泄泻病证,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辨彰学术,考镜源流,在系统搜集历代有关泄泻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泄泻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泄泻病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泄泻病证的经验也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力图反映现代中医学家诊治该病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整个研究,不仅为临床辨治泄泻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有助于开拓泄泻病证的研究范围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重点介绍了泄泻的定义、病名的发展沿革概况,以及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以窥泄泻病证的整体情况和发展概要。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六章。这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代,以及清代至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泄泻病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分析。在每一阶段中首先综合介绍泄泻病证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医家及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泄泻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多方面内容。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对泄泻病证的研究认识。概要总结了建国以来泄泻病证研究的发展概况,并且列举了近现代一些名老中医对泄泻病证的治疗经验,以及中药、针灸等传统治疗方法在泄泻治疗方面的运用发展情况。

苏本健,张风娥[9](2003)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泻48例》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以四神丸 (改汤剂 )内服及吴茱萸外敷神阙穴治疗五更泻 4 8例 ,总有效率93 75 % ,与未用吴茱萸外敷神阙穴治疗的对照组 (总有效率 70 0 0 % )比较有显着差异 (P <0 0 5 )。

鞠静[10](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二、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泻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泻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1 直肠脱垂的定义与症状
    2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
    3 直肠脱垂的诊断与分型
    4 直肠脱垂的治疗
        4.1 经腹手术
        4.2 经会阴手术
        4.3 手术选择的大概标准
        4.4 注射疗法
    5 小结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定义与症状
    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脉象
    3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4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治疗
        4.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中药治疗
        4.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针灸治疗
    5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预后
    6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防护
    7 小结
文献综述三 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古籍荟萃
    1 明矾的概述
        1.1 明矾的现代研究
        1.2 中医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2 五倍子的概述
        2.1 五倍子的现代研究部分
        2.2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前言
1 研究数据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检索
        1.2.1 CNKI检索
        1.2.2 维普检索
        1.2.3 万方检索
    1.3 数据去重
        1.3.1 数据去重方法
        1.3.2 数据去重结果
    1.4 数据校验
2 CiteSpace分析
    2.1 CiteSpace应用现状
    2.2 Citespace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3.1.1 发文年份统计分析结果
        3.1.2 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结果
        3.1.3 发文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
        3.1.4 发文期刊杂志统计分析结果
    3.2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
        3.2.1 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结果
        3.2.2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3.3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3.4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起源
    4.2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发展
        4.2.1 新型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的诞生
        4.2.2 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的优化
    4.3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主要贡献者
    4.4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5 结论
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A: 古籍中有关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
附录B: 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附录C: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附录D: 同义关键词合并表
附录E: 关键词频次(≥10)统计表
附件

(2)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溃疡性结肠炎的当代研究概况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
        1.3.1 遗传因素
        1.3.2 感染因素
        1.3.3 精神因素
        1.3.4 环境因素
        1.4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1.4.1 免疫功能紊乱
        1.4.2 肠粘膜屏障破坏
        1.4.3 神经-内分泌紊乱
        1.5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手段
        1.5.1 诊断依据
        1.5.2 病情评估方式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1.6.1 氨基水杨酸制剂
        1.6.2 糖皮质激素
        1.6.3 免疫抑制剂
        1.6.4 生物制剂
        1.6.5 调节肠道菌群
        1.6.6 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治疗
        1.6.7 干细胞移植
        1.6.8 手术治疗
    2 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2.1 中医古籍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记载
        2.2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因认识
        2.2.1 感受外邪
        2.2.2 饮食不节
        2.2.3 情志失调
        2.2.4 脏腑亏虚
        2.3 中医对本病病机认识
        2.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
        2.5 中医论治
    3 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
        3.1 《黄帝内经》之六经
        3.2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3.3 六经辨证治疗内科疾病
    4 六经辨证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研究
        4.1 太阳病证
        4.2 阳明病证
        4.3 少阳病证
        4.4 太阴病证
        4.5 少阴病证
        4.6 厥阴病证
    5 经方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六经辨证标准
        2.3 病历纳入标准
        2.4 病历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历资料采集表制定方法和原始资料收集整理
        3.2 观察内容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5.1.1 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5.1.2 BMI分布情况
        5.1.3 病程分布情况
        5.1.4 居住地和职业性质分布情况
        5.1.5 既往史分布情况
        5.2 临床表现分布情况
        5.2.1 主症分布情况
        5.2.2 兼症分布情况
        5.2.3 舌脉象分布
        5.3 临床类型、分期及疾病严重程度情况分布
        5.4 病变范围分布情况
        5.5 肠镜象及病理检查分布情况
        5.6 六经分型
        5.6.1 六经总体分型情况
        5.6.2 六经拆分后分布情况
        5.7 中药使用情况
        5.7.1 中药内服使用情况
        5.7.2 中药灌肠使用情况
        5.8 相关性分析
        5.8.1 六经分型与年龄段的关系
        5.8.2 六经分型与性别的关系
        5.8.3 六经分型与病程的关系
        5.8.4 六经分型与临床类型的关系
        5.8.5 六经分型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5.8.6 六经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5.8.7 六经各证型与病变范围的关系
        5.8.8 六经分型与肠镜象的关系
        5.8.9 六经分与肠镜病理组织活检的关系
    6 讨论
        6.1 六经辨证与溃疡性结肠炎
        6.2 研究结果的分析
        6.2.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6.2.2 六经分型与各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6.2.3 六经分型与用药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溃疡性结肠炎信息采集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西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定义的认识
    第二节 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四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治疗
        一、诊断
        二、治疗
    第五节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发展趋势
第二章 古代文献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第一节 病名
        一、泄泻
        二、腹痛
    第二节 病因病机
        一、泄泻
        二、腹痛
    第三节 辨证分型
        一、肝气郁滞
        二、脾胃虚弱
        三、脾肾阳虚
        四、气机逆乱
        五、痰浊瘀血
    第四节 治法治则
        一、泄泻
        二、腹痛
    第五节 遣方用药规律
        一、用药规律
        二、治疗泄泻和腹痛的常用方
    第六节 针灸疗法和腧穴应用
        一、针灸治则治法
        二、经穴的运用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文献研究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一、文献来源与收集方法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统计方法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一、针灸治疗IBS-D的现代文献信息统计
        二、针灸治疗IBS-D现代文献治疗情况
        三、针灸治疗IBS-D现代文献穴位和经络统计
    第三节 讨论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分析
        二、文献诊断治愈标准分析
        三、分型论治情况分析
        四、针灸疗法分析
        五、针灸穴位使用情况分析
        六、经络使用情况分析
        七、特定穴使用情况分析
        八、配穴规律分析
        九、古今针灸治疗IBS-D文献对比总结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四、剔除和脱落标准
    第二节 临床观察设计
        一、随机分组
        二、盲法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一、3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二、3组治疗前后的IBS症状严重程度(IBS-SSS)积分比较
        三、3组治疗前后腹部症状体征观察
        四、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肝郁脾虚)积分比较
    第四节 讨论与分析
        一、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大优势
        二、针灸疗法讨论
        三、治疗IBS-D的配穴方法及选穴
        四、针灸与耳穴贴压治疗的研究结果探讨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4)五更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内治法
    1. 1温补脾肾法
    1. 2 柔肝理脾法
    1. 3 健脾消食法
    1. 4 化湿活血法
2 外治法
    2. 1 温针灸法
    2. 2 灸法治疗
    2. 3 灌肠治疗
    2. 4 贴敷法
3 内外同治法
4 讨论

(5)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脾虚肝郁,温热蕴带
        2.2 肾虚血瘀,湿瘀结带
        2.3 肝肾阴虚,失约成带
    3 诊断标准
        3.1 临床表现
        3.2 辅助检查
    4 辨证分型
    5 治疗方法
        5.1 中医外治法
        5.2 中药内服外治结合治疗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章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1 发病概况
    2 病原微生物
    3 阴道微生态环境
    4 病原菌的感染与传播
        4.1 内部来源
        4.2 外部来源
    5 致病菌谱的变迁
    6 常见影响因素
        6.1 抗生素的应用
        6.2 雌激素
        6.3 糖尿病
        6.4 阴道冲洗
        6.5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6.6 性传播
        6.7 混合感染
        6.8 其它
    7 发病机制
    8 免疫机制
        8.1 免疫机制的概述
        8.2 全身性的细胞介导免疫(CMI)研究
        8.3 体液免疫学研究
        8.4 阴道局部的抗假丝酵母菌免疫
        8.5 能反映天然免疫机制的HBD、SP-A
    9 诊断标堆
        9.1 临床表现
        9.2 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
    10 治疗方法
        10.1 去除发病的危险因素
        10.2 治疗原则
        10.3 治疗方案
        10.4 改善阴道环境
        10.5 对性伴侣的治疗
        10.6 提高机体免疫力
    11 致病菌的耐药同题
    12 总结
第三章 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研究
    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1.1 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
        1.2 湿热蕴毒为发病之标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基本治法为扶正解毒
        2.1 扶正重在健脾益肾
        2.2 解毒亦须清热祛湿
第四章 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研究
    1. 临床病例的收集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收集标准
    2. 分组情况
    3 治疗方法
    4 用药依据
        4.1 益生菌应用
        4.2 中药应用
    5. 观察内容
        5.1 疗效性观测指标
        5.2 观察时点
    6. 疗效判定标准
    7 治疗结果
    8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黄褐斑中西医研究进展
第二章 Meta系统评价
    1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评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黄褐斑的Meta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临床文献科研设计质量的评价
        3.2 关于Meta分析
        3.3 关于异质性检验
        3.4 关于发表性偏倚
        3.5 结论评价
        3.6 结果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纳入后剔除病例标准
        2.7 退出实验病例标准
        2.8 研究设计
        2.9 治疗方法
        2.10 观察内容和方法
        2.11 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2.12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结果
        3.3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中医组方的讨论
        4.2 疗效分析
        4.3 存在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1 课题来源
2 研究背景
3 关于铺棉灸疗法 临床研究
1 临床试验设计
    1.1 研究设计类型
    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1.3 随机方法
    1.4 盲法设计及实施
    1.5 对照
2 研究人群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及脱落处理
    2.5 研究中止原则
3 试验方法
    3.1 中央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随访
    3.4 合并用药
    3.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3.6 研究人员资质情况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观察项目
    4.2 一般体格检查
    4.3 安全性观察
    4.4 疗效观察指标
    4.5 其他指标
5 试验指标评价
    5.1 可比性评价
    5.2 疗效评价
    5.3 安全性评价
    5.4 其他指标评价
6 统计分析
    6.1 统计分析计划书
    6.2 数据录入与提取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7.1 试验方案的优化
    7.2 研究影响因素的控制
    7.3 实验室指标的质量控制
    7.4 研究培训
    7.5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7.6 质量控制体系
8 伦理学审查
    8.1 伦理审查体系
    8.2 受益与风险
    8.3 知情同意
    8.4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9 临床研究流程图
10 试验结果
    10.1 受试者入选情况
    10.2 可比性分析
    10.3 疗效评价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1 病名来源
    2.2 病因病机
    2.3 辩证论治
3 关于治疗方法的讨论
    3.1 配穴组方的确定
    3.2 配穴分析
4 关于特色疗法—铺棉灸疗法的讨论
    4.1 概述
    4.2 铺棉灸治病机制
    4.3 铺棉灸法的临床应用
    4.4 选择铺棉灸法的意义
    4.5 铺棉灸操作的注意事项
    4.6 关于形成铺棉灸疗法操作标准的讨论
5 关于试验结果的讨论
    5.1 受试者入选情况
    5.2 可比性分析
    5.3 疗效分析
6 关于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讨论
    6.1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试验的指导意义
    6.2 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文献综述
综述一 带状疱疹现代研究进展
    1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因学研究
    
2.2 发病机制
    
2.3 诱发因素
    
2.4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3 治疗
    
3.1 物理疗法
    
3.2 药物治疗
    
3.3 神经节阻滞疗法
    
3.4 中西医结合疗法
    
3.5 其他疗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2.1 毫针针刺
    
2.2 叩刺拔罐
    
2.3 围刺
    
2.4 火针
    
2.5 穴位注射
    
2.6 电针
    
2.7 耳穴
    
2.8 灸法
    
2.9 综合疗法
    
2.10 铺棉灸疗法
    
2.11 特色疗法
    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3.1 毫针针刺
    
3.2 电针
    
3.3 叩刺拔罐
    
3.4 火针
    
3.5 穴位注射
    
3.6 综合疗法
    
3.7 特色疗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铺棉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皮肤疾病
    1.1 带状疱疹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3 神经性皮炎
    1.4 银屑病
    1.5 其他皮肤疾病
2 神经系统疾病
3 其它疾病
4 名家经验介绍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2:临床评价量表
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 附件3: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
典型病例2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泄泻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 泄泻的定义
    1.2 泄泻病名的历史沿革
        1.2.1 先秦两汉时期
        1.2.2 晋隋唐时期
        1.2.3 宋金元时期
        1.2.4 明清时期
    1.3 泄泻病证名义辨析及相关病名认识
        1.3.1 溏、泄、泻辨析
        1.3.2 相关病名认识
        1.3.2.1 飧泄
        1.3.2.2 濡泻
        1.3.2.3 洞泄
        1.3.2.4 鹜溏
2. 先秦两汉时期对泄泻的认识
    2.1 先秦两汉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况
        2.1.1 病名发展
        2.1.2 病因病机
        2.1.3 治则治法
    2.2 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文献对泄泻的论述
        2.2.1 早期非医学文献关于泄泻的记载
        2.2.1.1 《左传》“河鱼腹疾”
        2.2.1.2 《史记》“迥风”论治
        2.2.2 马王堆医书有关泄泻的记载
        2.2.3 《黄帝内经》
        2.2.3.1 对泄泻病因病机认识
        2.2.3.1.1 邪气性质
        2.2.3.1.2 脏腑认识
        2.2.3.1.3 饮食情志影响
        2.2.3.1.4 五运六气变化
        2.2.3.1.5 气机影响
        2.2.3.1.6 从脉象上对泄泻认识
        2.2.3.2 泄泻的治疗、预后、调理
        2.2.3.2.1 治疗原则
        2.2.3.2.2 预后及调理
        2.2.3.3 治疗禁忌与注意
        2.2.4 《神农本草经》
        2.2.5 《难经》
        2.2.5.1 “五泄”的提出
        2.2.5.2 从脉法进一步认识泄泻预后
        2.2.6 张仲景医书
        2.2.6.1 《伤寒论》
        2.2.6.1.1 六经辨证
        2.2.6.1.2 治疗方法
        2.2.6.1.3 失治误治与治疗禁忌
        2.2.6.1.4 预后
        2.2.6.2 《金匮要略》
        2.2.6.2.1 《金匮》泄泻证治概要
        2.2.6.2.2 《金匮》泄泻证治特点
3 晋唐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3.1 晋唐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述
        3.1.1 病名发展
        3.1.2 病因病机
        3.1.3 治则治法
    3.2 晋唐时期相关文献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3.2.1 《脉经》
        3.2.1.1 从寸口脉象上反应脏腑与泄泻的关系
        3.2.1.2 汇总泄泻的预后,并提出治法
        3.2.2 《针灸甲乙经》
        3.2.3 《小品方》
        3.2.3.1 “毒风”致泄的论述
        3.2.3.2 列《治下利诸方》专篇,以乌梅丸通治“二十种下”
        3.2.4 《集验方》
        3.2.4.1 饮食调理与身心摄养
        3.2.4.2 治脾胃虚弱、滑泄不禁用裨脾丸
        3.2.4.3 列妊娠、产后“遗粪”方
        3.2.5 《诸病源候论》
        3.2.5.1 病源认识,尤重肠腑
        3.2.5.2 见于其他病证中
        2.2.5.3 养生导引法在泄泻治疗中的运用
        3.2.6 孙思邈医书
        3.2.6.1 重脏腑辨证论治泄泻
        3.2.6.2 重视饮食调护治泄泻
        3.2.7 《外台秘要》
4. 宋金元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4.1 宋金元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括
        4.1.1 病名发展
        4.1.2 病因病机
        4.1.3 治法方药
        4.1.3.1 方剂发展
        4.1.3.2 医家论治泄泻的发展
    4.2 宋金元时期泄泻主要相关文献及论述
        4.2.1 太平圣惠方
        4.2.1.1 载泄泻之名,列“水泻”之篇
        4.2.1.2 病因病机认识
        4.2.1.3 宗孙思邈食疗之法
        4.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2.1 《局方》治泄药多偏温燥之分析
        4.2.2.2 泄、痢证候始有分论,未言其详
        4.2.3 圣济总录
        4.2.3.1 始发泄痢分治
        4.2.3.2 三焦论治泄泻
        4.2.4 陈言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2.4.1 首立“泄泻”之篇
        4.2.4.2 从“三因”论泄泻病因
        4.2.4.3 治泄分虚寒冷热,重脉象
        4.2.5 刘完素及其着作
        4.2.5.1 亢害承制思想在泄泻认识上的体现
        4.2.5.2 重视脾胃,从湿治泄
        4.2.5.3 总结前人治泄经验,提出泄痢传变
        4.2.6 张子和及其着作
        4.2.6.1 运用吐、汗、下法治疗泄泻
        4.2.6.2 从湿从脾立论,指出湿气相乘为“五变”
        4.2.6.3 反对妄用收涩药治泄
        4.2.6.4 重视食疗,攻邪不忘补养正气
        4.2.6.5 心理疗法的运用
        4.2.6.6 重视小儿奉养
        4.2.7 张元素及其着作
        4.2.7.1 初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
        4.2.7.1.1 制方遣药重脾胃,首推养胃气为本
        4.2.7.1.2 治疗脾胃分虚实,引经用药达病所
        4.2.7.2 开创补土之先河,易水流派成体系
        4.2.7.3 脏腑辨证论治泄泻
        4.2.7.4 详言“暴泄非阴,久泄非阳”
        4.2.8 李东垣及其着作
        4.2.8.1 东垣理论基础
        4.2.8.1.1 脾胃为中心
        4.2.8.1.2 升降浮沉立论
        4.2.8.1.3 阴火理论
        4.2.8.2 具体方剂运用
        4.2.8.2.1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治脾胃之总纲
        4.2.8.2.2 升阳除湿汤之类
        4.2.8.2.3 升阳益胃汤之类
        4.2.8.2.4 补中益气汤之类
        4.2.8.2.5 它病所致泄泻
        4.2.8.3 失治误治
        4.2.8.3.1 误服、过服苦寒之药
        4.2.8.3.2 不明升降浮沉之理
        4.2.8.3.3 区分泄之“伤于风”
        4.2.8.4 顾护脾胃
        4.2.8.4.1 重视饮食对脾胃的影响
        4.2.8.4.2 注意养生,调节生活起居
        4.2.9 严用和与《严氏济生方》
        4.2.9.1 脏腑辨证,重视脾胃冲和
        4.2.9.2 处方用药,偏重温补
        4.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4.2.10.1 丹溪着书中的泄泻认识构架
        4.2.10.1.1 以泄立篇
        4.2.10.1.2 以脉寻证
        4.2.10.2 丹溪杂病思想对泄泻治疗的影响
        4.2.10.2.1 从湿论治
        4.2.10.2.2 从痰论治
        4.2.10.2.3 从气论治
        4.2.10.2.4 专论脾泄
        4.2.10.2.5 湿、痰、气相参
        4.2.10.3 创“治痛泻方”
        4.2.10.4 丹溪治泄思想的传承影响
5. 明代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5.1 明代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括
        5.1.1 病名发展
        5.1.2 对前人治泄理论的总结与发挥
        5.1.3 对前人治泄方法的总结与发挥
    5.2 明代主要文献对泄泻病证的论述
        5.2.1 徐彦纯与《玉机微义》
        5.2.1.1 泄痢分治,并有共通之理
        5.2.1.2 治泄取法前人,师古不泥古
        5.2.1.3 十剂详言泄泻之治
        5.2.2 戴思恭及其着书
        5.2.2.1 校补《钩玄》,羽翼丹溪治泄之理
        5.2.2.1.1 详析病机,指导辨证
        5.2.2.1.2 列专篇,阐发“泄泻从湿论治”
        5.2.2.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的泄泻论治
        5.2.2.2.1 重视“饮食”病因所致之泄:列“伤食泻”专篇
        5.2.2.2.2 列脾肾为泄
        5.2.3 王纶与《名医杂着》
        5.2.3.1 强调药物运用不当会贻误病情、变生它病
        5.2.3.2 对各型泄泻详加论述
        5.2.3.3 重视泄泻中津液运化失衡与受损
        5.2.3.4 根据泄泻的各种兼证及脉证论治
        5.2.4 虞抟与《医学正传》
        5.2.4.1 承前人“泄分寒热”之旨
        5.2.4.2 列祖传方、验方、医案论治泄泻
        5.2.4.3 言“泻属脾而痢属肾”,重视二者的传变
        5.2.5 薛己与《内科摘要》
        5.2.5.1 脾胃肾论治泄泻,立方“四神丸”
        5.2.6 万密斋及其着作
        5.2.6.1 泄泻分五型
        5.2.6.2 治泄分阶段
        5.2.7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5.2.8 龚廷贤及其着作
        5.2.8.1 备失治、误治方
        5.2.8.2 对小儿泄泻有专门论述,重视儿科泄泻认识
        5.2.8.3 用“三白散”通治各种泄泻,尤擅用白术
        5.2.8.4 选方用药灵活,治疗方法多样
        5.2.9 王肯堂与《证治准绳》
        5.2.9.1 泄痢分治统全篇
        5.2.9.2 “五更泻”之论治
        5.2.9.3 “夺食”治泄之论
        5.2.10 赵献可与《医贯》
        5.2.10.1 创言先后天,善补培根本
        5.2.10.2 治泄重视从“肾”论治,详述肾泄
        5.2.11 张景岳与《景岳全书》
        5.2.11.1 治泄当求本
        5.2.11.2 “分利”究虚实
        5.2.11.3 扶正分缓急
        5.2.11.4 “酒泄”辨寒热
        5.2.11.5 “泄痢”言传变
        5.2.12 李中梓及其着作
        5.2.12.1 注解《内经》之意
        5.2.12.2 补《内经》之不逮
        5.2.12.3 制定治泄九法
6. 清代至民国时期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6.1 清代至民国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括
        6.1.1 病名发展
        6.1.2 泄泻治疗的发展
    6.2 清代至民国时期主要文献对泄泻病证的认识
        6.2.1 张璐与《张氏医通》
        6.2.1.1 治泄“审腹”论寒热
        6.2.1.2 “肺肾同治”疗虚损
        6.2.2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6.2.2.1 “下利清水”与“下利清谷”的鉴别
        6.2.3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6.2.3.1 湿胜泄泻
        6.2.3.2 脏腑失调
        6.2.3.2.1 责之肝木
        6.2.3.2.2 责之胃阴
        6.2.3.3 脏腑奇脉虚衰
        6.2.4 陈修园及其着作
        6.2.4.1 阐述病因,遵崇《内经》旨意
        6.2.4.2 辨证治疗,恒法中有变法
        6.2.4.3 方药运用,博采众医经验
        6.2.4.3.1 推崇仲景名方
        6.2.4.3.2 博采众家之长
        6.2.4.3.3 善用民间验方
        6.2.5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6.2.5.1 强调老人诸泄,不宜多用渗泄分利
        6.2.5.2 对泄痢传变的发挥
        6.2.6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6.2.7 雷少逸与《时病论》
        6.2.7.1 飧泄重补益
        6.2.8 唐容川与《血证论》
        6.2.9 张锡纯与《医学衷中参西录》
        6.2.9.1 遣方灵活多有变通
        6.2.9.2 阴阳气血并行不悖
        6.2.9.3 善用山药治泄奇效
        6.2.9.3.1 单味使用
        6.2.9.3.2 配合使用
7. 现代对泄泻病证的研究认识
    7.1 现代对泄泻病证的认识概况
        7.1.1 诊断依据
        7.1.2 鉴别诊断
        7.1.2.1 痢疾
        7.1.2.2 霍乱
        7.1.3 泄泻的病因病机
        7.1.4 泄泻的辨证论治
        7.1.4.1 辨证要点
        7.1.4.2 治疗原则
        7.1.4.3 分型论治
        7.1.4.3.1 暴泻
        7.1.4.3.2 久泻
        7.1.5 转归及预后
    7.2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泄泻的经验与研究
    7.3 泄泻的药物治疗研究
        7.3.1 古方研究
        7.3.1.1 古方的加减运用
        7.3.1.2 古方新用
        7.3.1.3 古方结合治疗
        7.3.2 自拟方研究
        7.3.2.1 常用自拟方
        7.3.2.2 因地制宜立方选药
        7.3.3 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7.4 泄泻的针灸及其他治疗
        7.4.1 针灸治疗
        7.4.1.1 基本治疗
        7.4.1.2 特殊穴位针刺
        7.4.1.3 分型针刺
        7.4.2 推拿治疗
        7.4.3 综合治疗
    7.5 手术后的泄泻治疗
        7.5.1 化疗后泄泻
        7.5.2 胆囊术后泄泻
    7.6 泄泻护理与饮食调养
        7.6.1 常规护理和饮食调养
        7.6.2 辨证施护
        7.6.3 辨证施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1.眩晕的病名沿革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3.1 针刺
        3.2 灸法
        3.3 放血疗法
        3.4 刮痧疗法
        3.5 烙法
        3.6 经鼻疗法
        3.7 中药熏洗法
        3.8 中药外敷法
        3.9 膏摩疗法
        3.10 点药法
        3.11 药枕疗法
        3.12 涂法
        3.13 含漱法
    4.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2.结果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3.讨论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4.1 经络理论
        4.2 脏腑官窍理论
        4.3 全息理论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估
        1.6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3.讨论
        3.1 有效性
        3.2 安全性
        3.3 局限性
        3.4 异质性
        3.5 盲法
        3.6 偏倚
        3.7 声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
    检索策略
    参考书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四、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泻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D]. 周娇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溃疡性结肠炎六经辨证规律探讨[D]. 李月月.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D]. 陈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4]五更泻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占新辉,石静,王微,王影,吕冉,符思.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2)
  • [5]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陈江美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 黎成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7]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 刘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8]泄泻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杨照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9]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泻48例[J]. 苏本健,张风娥. 四川中医, 2003(01)
  • [10]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  ;  ;  ;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五更腹泻4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