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

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

一、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论文文献综述)

韩倩茹[1](2017)在《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变迁分析》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女性从此走上了自由、平等的道路,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婚姻观在我国的最主要的产物,时间过去了近70年,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女性对待婚恋和家庭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婚姻做为组建家庭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时下我国女性的婚姻观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女性思想的开放使得她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了独到的看法。她们的婚姻观变化主要是因为自身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增多,同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影响下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呈现嬗变趋势。具体来说,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就婚姻观念的基本理论、女性婚姻观的背景及目的、国内、西方社会及马克思主义婚姻观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时期研究我国女性婚姻观的变迁过程,并从三个方面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分别从择偶观、忠诚观、生活观、财产观、生育观、性观念分析每个时期的女性婚姻观念嬗变的外在形式及形态。第四部分,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因素对女性婚姻观念发生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引导我国女性在多元文化中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婚姻道德观念,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婚姻文化体制。

陈兴丽,聂波萍[2](2014)在《论我国婚姻家庭和谐的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文中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同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总结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本刊编辑部[3](2015)在《30年·30词 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录》文中提出|策划人小语|亲爱的读者朋友,您面前这本《婚姻与家庭》杂志诞生于1985年,属于"80后"的她,正值三十而立之年。30年来,她记录了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婚姻家庭领域的历史变迁。她知道每一时期的父母在为什么操心,也知道每一时期的伴侣在为什么烦忧;她知道如何让亲情走得更近,也知道如何让爱情走得更远。30年来,透过杂志的一篇篇文章、一个个选题,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

徐安琪[4](2012)在《家庭价值观变迁:去传统化?去集体主义化?》文中研究表明以往文献在对家庭价值观现状和变迁特征做判断时,通常以传统或现代、正确或错误的简单二分法做区分,由此出现褒传统贬现代的消极评估以及只关注家庭价值观的"变"而忽略"不变"的偏颇。本研究将家庭价值观区分为核心价值观和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家庭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本质,具有主导作用和普世意义,是文明社会不同历史、文化阶段的基本准则。本文根据经验资料和地域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和谐团结是家庭幸福的首要因素,敬老爱幼、相互扶助以及终身婚姻观仍为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传统家庭价值全面衰落的揣测未得到支持;而一些在传统社会备受推崇并被定型化的一般价值观,大多随年代的变迁发生分化并趋向多元化,其中的糟粕则日渐被抛弃。

赵孟芳[5](2013)在《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婚恋价值观是价值观中的一个内容和方面,它是人们关于择偶、恋爱、婚姻家庭等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对人们的婚恋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婚恋观的健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是否幸福。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各种思想、价值观在相互的碰撞中发生着激烈的震荡,我国传统的婚恋观念与顺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观念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许多人在这种矛盾和冲突面前无所适从,渐渐迷失了自己。而处于大学校园中的硕士研究生群体由于自身存在的特征,使得他们在这一问题上不仅不能幸免,而且更为复杂。作为高知阶层的他们是未来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因而形成怎样的婚恋观念不仅对他们自身、乃至于对社会、国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婚恋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从整体上来看,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婚恋价值观主流意识是比较健康合理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进而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对策。本文的开头部分为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于婚恋观的研究现状与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等。正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婚恋观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中国传统的婚恋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婚恋思想以及婚恋中的择偶理论。第二部分阐述了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的现状、特点、问题,着重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探讨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帮助硕士研究生群体树立健康合理婚恋价值观的相关对策。

范伟达,范冰,沈岱易[6](2012)在《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十城市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国大陆的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哈尔滨、西安、成都、武汉、长沙、昆明十个城市的所在高校对1200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进行的"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通过对样本的单双变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并且进行性别、年龄、城乡、月生活费等交互分类比较,较全面地考察了当代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恋爱自主、婚前性行为、同性恋以及毕婚、裸婚、婚房购买等热点问题上的意向和态度,并尝试编制了大学生婚恋观开放程度的量表予以测试。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婚恋观总体上是健康和理性的,且呈现开放趋势。其开放程度呈正态分布,正处于从"保守"到"开放"的转型过程中。然而,有些非理性的观念和行为必须引起重视和引导。调查结论验证了研究假设,即具有不同性别、年龄、月生活费、城乡背景和所在不同城市高校的大学生其婚恋观开放程度不同。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婚恋观教育已较前重视和有一定进步,但仍满足不了大学生青年群体的需求,应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和改进,任重而道远。

杨君[7](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婚姻、家庭是作为社会的人与他人产生社会关系最直接最初始的形式。在爱情的基础上缔结婚姻、成立家庭、繁衍后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永恒方式。青年,由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比其他群体对爱情更加敏感,更加投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的婚恋行为和婚恋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推进了我国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婚恋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以个人的内在价值尺度为判断标准对恋爱、婚姻问题的基本看法,是青年对恋爱的本质、择偶标准、择偶方式、美满婚姻的基础、性爱取向以及有关的道德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评价。一个人的婚恋价值观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个人婚恋价值观的形成是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方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婚恋价值观既是个体意识的倾向性反应,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就会具有不同的婚恋价值观,婚恋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本论文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婚恋价值观为研究内容,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青年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回顾了国内外婚恋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轨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的基本轨迹,论述这段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青年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特点分析。以青年对于恋爱、择偶、性、婚姻家庭及生育所持的态度为分析内容,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析青年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西方价值观念及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影响。第五部分,树立正确婚恋价值观的对策建议。结合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引导当代青年树立健康、理性的婚恋价值观。第六部分,结论与思考。归纳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成果,总结本研究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魏勇[8](2011)在《婚姻家庭观变化对法治秩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社会面临诸多挑战。挑战之一就是我国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法治秩序造成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多元文化的碰撞,教育引导的缺失,道德体系的失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青年一代在择偶观念上“逐富”、“傍大款”,在婚姻行为上随意性的“闪婚”、“闪离”、“试婚”,无视家庭伦理的“包二奶”,甘当“小三”等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引发离婚率居高不下,非婚生子女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性开放与性自由导致的卖淫嫖娼、“婚外情”,官员接受“性贿赂”等一系列问题,这给法治秩序带来不小的冲击。面对这些变化与挑战,我们应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道德修养,从思想上重视家庭;构建理性的个人权利,合理地限制个人自由;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坚定正确的主流价值导向,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思想和法律保障。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婚姻家庭观变化特征的归纳,分析并寻找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导致择偶观念上的逐富、傍大款,独身主义,“闪婚”;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导致个人主义膨胀;道德体系失衡,导致人们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下降。本文第二部分从婚姻家庭观变化引发的若干新现象、新问题入手,分析这些行为对我国法治秩序的影响。婚姻自由这一婚姻法原则面临现实中“闪婚”、“闪离”的冲突;婚前性行为引发的财产、子女抚养等法律问题;法律在婚外情方面的苍白无力。这些说明,婚姻家庭观的变化正冲击我国的法治秩序。本文第三部分主要对婚姻家庭观念变化对法治秩序的冲击提些对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构建理性的个人权利与个人自由;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彭朝花[9](2011)在《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家庭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科学解决,才能构建和谐家庭,才能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从爱情、婚姻、家庭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对我国婚姻家庭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中关于婚姻家庭问题为切入点,梳理、概述他们对婚姻家庭的精辟阐述。积极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研究的积极成果。结合时代精神,将我国的婚姻家庭状况置于科学的价值取向下进行解读和分析,积极探索和谐家庭建设的举措。最终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营造“人人爱家,家家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础和保证。

赵玫[10](2010)在《八月末》文中提出一那时的爱情也是碧蓝的伊终于可以不受困扰了。在深秋的海岸。远远地,地平线消失在翻滚的阴云下。仿佛暗灰色的斑翳。模模糊糊的,那迷蒙的混沌。伊裹着白色丝巾。在沙滩上飘荡。难以抵御的太平洋上的海风。

二、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关于婚姻观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婚姻观的内涵
        一、婚姻观的定义
        二、婚姻观的构成
        三、我国传统和现代婚姻观念的比较
    第二节 女性婚姻观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究女性婚姻观的背景
        二、女性婚姻观的研究目的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西方社会研究现状
        三、马克思主义婚姻观
第二章 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的演变历程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念演变的历程
        一、婚姻自主的婚姻观(1950-1966)
        二、政治为主的婚姻观(1966——1978)
        三、个人意识觉醒的婚姻观(1978——2000)
        四、多元化的婚姻观(2000——)
    第二节 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演变的意义
        一、有利于理性选择婚姻
        二、有利于提升婚姻质量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章 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的嬗变主题
    第一节 婚姻自主的婚姻观(1950-1966)
        一、择偶观方面:唯家庭出身论
        二、忠诚观方面:夫妻之间忠诚度高
        三、生活观方面:生活方式以劳动为主
        四、财产观方面:以家庭财产为中心
        五、生育观方面:英雄母亲,建设国家
        六、在性观念方面:单一的生育性目的
    第二节 政治为主婚姻观(1966——1978)
        一、择偶观方面:政治标准至上
        二、忠诚观方面:政治压制下的“忠诚”
        三、生活观方面:生活方式革命化
        四、财产观方面:国家统一分配
        五、生育观方面:计划生育
        六、性观念方面:性行为压抑禁锢
    第三节 个人意识觉醒的婚姻观(1978—2000)
        一、择偶观方面:唯经济至上论
        二、忠诚方面:夫妻忠诚度降低
        三、生活观方面:重视子女教育
        四、财产观方面:夫妻财产共有
        五、生育观方面:独生子女占主导
        六、性观念方面:性行为自由开放
    第四节 多元化婚姻观(2000———)
        一、择偶观方面:择偶观要求综合化
        二、忠诚观方面:彼此信任降低
        三、生活观方面:生活方式多样化
        四、财产观方面:注重个人财产
        五、生育观方面:二孩现象增多
        六、性观念方面:婚前性行为普遍化
第四章 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的演变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因素
        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引导
        二、政治氛围为导向
    第二节 经济因素
        一、社会经济为主导
        二、自身经济地位为基础
    第三节 文化影响因素
        一、传统婚姻文化日渐式微
        二、西方女性文化的冲击
第五章 引导女性树立适用社会发展的正确婚姻观
    第一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一、女性要重视对家庭建设
        二、女性要重视友善待人
        三、女性要重视诚信待人
    第二节 弘扬优秀的传统婚姻观念
        一、“家和万事兴”,构建和谐家庭
        二、“孝道观”,既要“敬老”也要“养老”
        三、“相敬如宾”,携手共进
    第三节 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婚姻观为指导思想
        二、建立和谐现代两性关系
    第四节 健全和完善婚姻法律法规
        一、提升女性自身法律意识
        二、健全妇女联合会的保障作用
    第五节 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观念
        一、女性要树立自尊的观念
        二、女性要树立自信的观念
        三、女性要树立自立的观念
        四、女性要树立自强的观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3)30年·30词 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录(论文提纲范文)

|策划人小语|
01那些专管“家务事”的法律和政策
    No.1《婚姻法》【标签】扞卫婚姻关系的武器
    No.2男女平等【标签】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尊重
    No.3计划生育【标签】独生子女的爱与哀愁
    No.4反家暴法【标签】向“疯狂的拳头”说不
    No.5非法同居【标签】同居不再非法
    No.6取消强制婚检【标签】不强制婚检不等于取消婚检
    No.7婚前财产公证【标签】谈钱别伤感情
    No.8二孩政策【标签】一对夫妇两个孩
02那些引发过争议的现象与趋势
    No.1丁克家庭【标签】没有孩子的婚姻一样完整
    No.2跨国婚姻【标签】爱无国界
    No.3性觉醒【标签】性本无罪
    No.4婚外情【标签】婚姻的主要杀手之一
    No.5啃老族【标签】向父母伸手竟成天经地义
    No.6房奴【标签】贷款买房,累并快乐着
03那些养育道路上的题目和题解
    No.1亲子关系【标签】从居高临下到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No.2性教育【标签】像吃饭睡觉一样和孩子谈性
    No.3早教【标签】“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No.4隔代抚养【标签】孩子的身心健康大于一切
    No.5爸爸去哪儿【标签】父爱不能缺位
04那些仍需聚焦的人群和状况
    No.1单身妈妈【标签】是母亲,更是女人
    No.2全职太太【标签】不做绝望的主妇
    No.3留守儿童【标签】孤独带他们走向何方
    No.4养老焦虑【标签】从家庭责任到社会聚焦
    No.5性别比失调【标签】女婴生命权被剥夺,男人面临无妻可娶
    No.6幸福感【标签】越有钱越幸福?不一定
05那些婚恋生活中的大事和小情
    No.1避孕【标签】男用安全套普及加速女性解放进程
    No.2试管婴儿【标签】一次和不孕不育说再见的机会
    No.3非诚勿扰【标签】相亲,要先听到爱的声音
    No.4暖男【标签】大男子主义的反义词
    No.5国际家庭日【标签】让爱在家里流动
本刊结语:

(4)家庭价值观变迁:去传统化?去集体主义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和学术目标
二家庭价值观变迁的特征描述
    1. 核心价值观仍获得普遍认同
    2. 一般价值观的刻板定式趋向多元化
    3. 传统价值观中的糟粕被日渐抛弃
    4. 家庭集体主义仍为主流价值观
三家庭价值观变迁的原因分析
    1. 市场经济对家庭伦理的负面影响被放大
    2.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积极意义被忽视
    3. 中国特有的家庭制度和文化环境的熏染
    4.“80后”、独生子女的人格缺陷被夸大所致

(5)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 婚恋价值观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一) 相关概念
    (二) 相关理论概述
二、 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现状探析
    (一) 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的现状
    (二) 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的特点
    (三) 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四) 硕士研究生婚恋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 对硕士生开展婚恋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 优化硕士生婚恋价值观教育环境
    (二) 继承创新,开创具有发展特征的新型婚恋价值观
    (三) 建设新时代网络婚恋观教育阵地
    (四) 开展婚恋价值观自我教育
    (五) 创建硕士生婚恋价值观教育的新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相关理论研究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轨迹
    2.1 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的青年婚恋价值观
    2.2 80 年代中后期到 90 年代末的青年婚恋价值观
    2.3 新世纪以来的青年婚恋价值观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特点分析
    3.1 恋爱价值观
    3.2 择偶价值观
    3.3 性价值观
    3.4 婚姻家庭观
    3.5 生育价值观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存在的问题
        4.1.1 恋爱动机盲目,责任意识缺乏
        4.1.2 婚恋观念异质化,婚姻中的功利性因素增长
        4.1.3 性行为大胆而开放,性道德意识缺乏
        4.1.4 婚恋形式多样化,“快餐式”婚恋方式流行
    4.2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青年自身因素
        4.2.2 家庭、学校教育因素
        4.2.3 社会因素
第五章 树立正确婚恋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大众传播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5.2 帮助青年端正婚恋动机,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5.3 加强青年心理卫生和性教育,促进他们健康人格和正确婚恋价值观的形成
    5.4 重塑当代青年的婚恋道德和家庭责任观念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婚姻家庭观变化对法治秩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我国婚姻家庭观的变化
    一、我国传统婚姻家庭观简述
        1、传统观念中婚姻的意义
        2、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基本内容
    二、我国婚姻家庭观现状
        1、婚恋观
        2、家庭观
        3、对性的观念
    三、婚姻家庭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冲击
        2、多元文化的碰撞
        3、教育引导的缺失
        4、道德规范的失衡
第二章 婚姻家庭观变化对法治秩序的影响
    一、婚姻家庭观变化导致的新现象
        1、“剩男”、“剩女”
        2、“试婚”
        3、“闪婚”
        4、“隐婚”
        5、“晚婚不育”
        6、“二奶”、“小三”
        7、“电视相亲”
    二、婚姻家庭观变化对法律秩序的挑战
        1、“闪婚”、“闪离”造成的冲击
        2、婚前性行为引发的问题
        3、婚外情导致法律的尴尬
        4、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问题
        5、婚内权利的享有与处分问题
第三章 应对变化与挑战的对策建议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并举
        1、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
        2、重视孝的道德规范意义
        3、弘扬传统道德中关于和谐夫妻关系的理念
    二、构建理性的个人权利与个性自由
        1、限制个人权利的必要性
        2、构建符合社会正当性的权利与自由
    三、完善婚姻家庭法律体系
        1、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2、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3、加强其他部门法的共同制约机制
    四、坚持主流价值的舆论导向
结语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 文献综述及评析
    三 论文研究内容
    四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着作中家庭观基本内容
        一、"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二、"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
        三、"婚姻是家庭的基础,事物的本质决定婚姻是否已经死亡"
        四、"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家庭"
        五、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成为"培育人的能手"
    第二节 恩格斯着作中家庭观基本内容
        一、现代爱情应"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
        二、"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三、婚姻家庭"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四、"忽视一切家庭义务,……是现代社会制度促成的"
        五、"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妇女的家庭奴隶制之上"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合着中家庭观基本内容
        一、"家庭的存在必然会受它和不以资产阶级社会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方式的联系所制约的"
        二、"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
        三、"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家庭现状及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家庭状况变化及特征
        一、新时期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新时期我国家庭功能的变化
        三、新时期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化
        四、新时期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 新时期制约家庭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家庭文化建设表现不足
        二、家庭暴力成为隐形杀手
        三、家庭教育观念有失偏颇
        四、家庭养老问题矛盾突出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家庭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家庭自身变化是家庭问题存在的内因
        二、经济体制变革是家庭问题存在的关键
        三、社会不良风气是家庭问题存在的温床
        四、社会意识庞杂是家庭问题存在的助力
第三章 关于新时期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启迪
        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二、婚姻应该尊重自由
        三、建立平等人际关系
        四、家庭教育注重德育
    第二节 新时期和谐家庭特征思考
        一、科学的家庭观是和谐家庭的灵魂
        二、夫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核心
        三、家庭成员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实质
        四、家庭成员个体的全面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完美境界
    第三节 建设和谐家庭的对策思考
        一、应树立和谐幸福的正确家庭观
        二、注重家庭文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三、夫妻相互忍让是家庭和谐秘诀
        四、适时友善沟通让家庭充满温馨
        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我国女性婚姻观变迁分析[D]. 韩倩茹. 齐齐哈尔大学, 2017(02)
  • [2]论我国婚姻家庭和谐的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J]. 陈兴丽,聂波萍. 理论经纬, 2014(00)
  • [3]30年·30词 中国婚姻家庭变迁录[J]. 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5(12)
  • [4]家庭价值观变迁:去传统化?去集体主义化?[J]. 徐安琪. 中国研究, 2012(02)
  • [5]硕士研究生婚恋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赵孟芳. 暨南大学, 2013(01)
  • [6]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中国大陆十城市调查报告[A]. 范伟达,范冰,沈岱易.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 2012
  • [7]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研究[D]. 杨君. 天津商业大学, 2012(10)
  • [8]婚姻家庭观变化对法治秩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魏勇.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9]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对和谐家庭建设的启示[D]. 彭朝花. 兰州大学, 2011(10)
  • [10]八月末[J]. 赵玫. 长篇小说选刊, 2010(03)

标签:;  ;  ;  ;  ;  

婚前财产公证不是爱情杀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