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显色指示剂在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中的应用

添加显色指示剂在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中的应用

一、添加色彩凝固指示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21)在《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分子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lasmin-α2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complex,t-PAI.c)的水平,探讨TM、TAT、PIC、t-PAI.c单项及四项联合检测在ACS患者病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因首次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 Graphy,CAG)住院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确诊为ACS的患者为110例,根据临床症状、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变化及CAG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组50例,同时将50例冠脉未见明显异常的纳入对照组。根据CAG结果,进一步将ACS组分为单支组31例、双支组40例、多支组39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ACS组分为轻危组(1-24分)31例、中危组(25-53分)46例、高危组(≥54分)33例。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浆TM、TAT、PIC、t-PAI.c的水平,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在不同分组依据中血浆TM、TAT、PIC、t-PAI.c的表达差异,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血浆TM、TAT、PIC、t-PAI.c与Gensini评分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时的ROC曲线,计算AUC值、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比较TM、TAT、PIC、t-PAI.c单项检测及TM+TAT+PIC+t-PAI.c联合检测的差异,探讨四种分子单项及联合时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MI组、UA组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MI组TAT、PIC、t-PAI.c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01)。2.血浆TM、TAT、PIC、t-PAI.c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8.336、28.276、46.418、38.735,P<0.01)。3.血浆TM、TAT、PIC、t-PAI.c在高危组、中危组较低危组,中危组较低危组均呈逐步降低的趋势(F=55.619、H=47.904、H=51.757、H=28.735,P=0.000)。4.Gensini评分与TM、TAT、PIC、t-PAI.c、c Tn I、Mb、hs-CRP及GLU呈正相关(P<0.01)。5.血浆TM与D-D及FDP呈正相关(P<0.01);血浆TAT与hs-CRP、c Tn I及Mb呈正相关(P<0.01);血浆PIC与hs-CRP、FIB、c Tn I、Mb及GLU呈正相关(P<0.01);血浆t-PAI.c与hs-CRP、c Tn I、Mb、GLU及Cys-C呈正相关(P<0.01)。6.TM、TAT、PIC、t-PAI.c单项诊断时Cut-off值及敏感度、特异度为:10.05TU/ml、46.8%、96.8%;5.950ng/ml、64.6%、80.6%;0.889ug/ml、74.7%、96.8%;8.250ng/ml、86.1%、83.9%;联合诊断时Cut-off值及敏感度、特异度为:0.640、93.7%、93.5%。结果显示TM+TAT+PIC+t-PAI.c四者联合时诊断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1.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的水平升高。2.血浆TM、TAT、PIC、t-PAI.c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3.血浆TM+TAT+PIC+t-PAI.c联合检测对ACS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优于TM、TAT、PIC、t-PAI.c四者单项检测。

蔡遴晟[2](2021)在《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技术的肝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利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质谱定量技术筛选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早期诊断蛋白标志物。通过GO(Gene ontology)和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分析探讨生物标志物与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之间联系,并使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质谱靶向定量技术评估和验证HCC血清早诊标志物效能。方法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联合MARSHuman14抗体柱对320例血清样本混合而成的8个Pool进行高、低丰度蛋白分离,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及无标记定量(Label-free quantification)蛋白质组方法评估高、低丰度蛋白分离效果。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继续细化血清高、低丰度蛋白馏分,并以数据依赖采集(Data dependent acquisition,DDA)模式采集Pool样本质谱数据。320例血清样本制备肽段样品直接利用DIA模式采集质谱数据。整合DDA与DIA数据生成HCC血清蛋白质谱数据库。2.320例血清DIA质谱数据匹配生成的HCC血清蛋白质谱数据库,获得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以P值<0.05,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1.2或≤0.83为阈值筛选HCC血清差异蛋白,并利用时间序列表达模式聚类分析从差异蛋白中挑选符合HCC早诊变化趋势的候选标志物。通过GO和PPI分析探讨候选生物标志物与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之间的相关联系。利用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候选标志物ADGRG6和优化标志物panel的效能。3.通过PRM技术对75例验证队列血清中ADGRG6的浓度进行靶向定量,利用ROC检验ADGRG6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性和特异性,并在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阴性HCC中检验其诊断效能,进一步评估ADGRG6联合AFP诊断HCC的效能。结果1.SDS-PAGE显示经MARS-Human14抗体柱分离出的低丰度蛋白条带颜色加深,Label-free质谱分析显示低丰度蛋白丰度提高,蛋白鉴定数目得到提升;整合生成的血清蛋白质谱数据库包含875个蛋白,质量良好,符合血清蛋白性质与分布,其中有123个未在血浆蛋白数据库(Plasma proteome database,PPD)中被报道。2.320例血清样本共可鉴定血清蛋白450个,HCC中存在差异蛋白34个,其中22个蛋白符合HCC早诊标志物变化趋势。GO和PPI分析显示早诊候选标志物主要同HCC在免疫和代谢调控功能相关。利用ROC进行评估,ADGRG6诊断HCC的AUC为0.8398,灵敏度为0.7975,特异度为0.8344。在AFP阴性样本中诊断HCC的AUC为0.8210,灵敏度为0.8221,特异度为0.8854。在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II,DCP)阴性样本中诊断HCC的AUC为0.8056,灵敏度为0.8000,特异度为0.8880。ADGRG6联合临床AFP和DCP后AUC达到0.9594,灵敏度为0.9877,特异度为0.8153,对HCC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利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机器学习模型可将HCC早诊标志物panel优化至6个蛋白组合,预测AUC为0.990,灵敏度为0.980,特异度为0.957,具有良好的HCC预测效能。标志物panel对AFP阴性和DCP阴性样本也能有效预测。3.经PRM靶向定量验证,ADGRG6在HCC血清中的浓度显着升高,ADGRG6诊断HCC的AUC为0.7606,灵敏度为0.8980,特异性为0.5385,是HCC血清潜在的标志物。ADGRG6联合临床AFP后进行诊断的AUC为0.9030,灵敏度为0.7708,特异度为0.9231,联合诊断可以提升诊断HCC的效能。结论1.MARS-Human14抗体柱联合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离血清蛋白馏分策略能够高效构建血清蛋白质谱数据库。2.构建了HCC血清蛋白质组表达谱,筛选出ADGRG6和6个蛋白组成的panel具有良好的HCC诊断效能。3.ADGRG6在HCC血清中的浓度显着升高,是HCC血清中的潜在早诊生物标志物,联合AFP可以有效提升其诊断效能。

王鑫[3](2021)在《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改善鸡血豆腐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肉鸡产量延续了多年以来的持续增长趋势,鸡血占整鸡体重约6%,产生了近百万吨的鸡血资源。鸡血富含优质蛋白质,但目前鸡血资源的产业化利用程度较低,精加工技术落后,附加值不高。黄羽鸡是对我国地方品种鸡进行培育而产生的优质肉鸡,其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出栏超过45亿,如能利用好这些黄羽鸡副产物鸡血可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黄羽鸡鸡血为原料,采用瓜尔豆阿拉伯复配胶或瓜尔豆魔芋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品质和凝胶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同时开发即食麻辣鸡血豆腐产品,为家禽副产物鸡血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血凝胶在添加4 g/L瓜尔豆与魔芋复配胶(复配比5:5,w/w),凝血12 min,血水比1:2.5(v/v),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3 min,加热温度90℃,加热40 min条件下4℃储藏48 h时的鸡血豆腐出品率对比CK1组提高了 15.91%;硬度、弹性和咀嚼性对比CK1组分别提升了 57.95%、26.43%和97.29%;L*、a*等色泽指标均有显着提升(P<0.05),表明瓜尔豆与魔芋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能明显改善鸡血豆腐的综合品质。研究了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添加瓜尔豆魔芋胶的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后,对比CK1组,鸡血豆腐的凝胶强度由1.48N提升至1.80 N,疏水性显着提高(P<0.05);鸡血豆腐内部结合水占比90%以上,瓜尔豆魔芋胶的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增强了水分子结合性,T21弛豫时间提前了 293.90 ms;鸡血豆腐经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其电位绝对值显着增加(P<0.05),内部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形成的鸡血蛋白凝胶网络更加稳定,同时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显着上升(P<0.05),但相位角δ差异不显着(P>0.05),体外消化率提升至82.93%。分子作用力结果显示鸡血豆腐凝胶形成的作用力包括氢键、疏水作用力和二硫键,且二硫键是最主要的作用力。优化了即食麻辣鸡血豆腐调味配方并研究其品质稳定性。得到即食麻辣鸡血豆腐最佳调味配方:以1kg水为恒量,血豆腐与调味液比1:2(g/mL)时,添加食盐12 g、味精6 g、辣椒20 g、花椒18 g、料酒14 g、砂糖12 g、十三香2 g及茶多酚2 g。即食麻辣鸡血豆腐经高温灭菌及真空包装后在37℃储藏期间,L*下降1.38、硬度上升30.19%、酸度增加4.44,确定其最佳储藏期为28 d以内。

张晓凤[4](2020)在《月季花多糖结构鉴定和抗凝血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月季花为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的花,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胸胁胀痛。关于其化学成分,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其中所含的小分子化学成分,包括黄酮、五环三萜和酚酸类等化合物,但对其中所含的多糖等大分子成分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选取月季花为研究对象,开展其中所含的多糖成分及具有的生物活性研究。首先采用水提醇沉、石油醚脱脂,乙醇除小分子制备月季花粗多糖,粗多糖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rose FF色谱柱和Sephadex G-100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最终得到2个多糖组分:RCJW-IA(分子量为1.2 k Da)和RCJ2-Ib(分子量为3.3 k Da)。通过酸水解,甲基化分析,并利用GC,GC-MS,FT-IR以及NMR等技术手段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RCJ2-Ib为→4)-β-D-Manp-(1→连接的聚甘露糖醛酸;RCJW-IA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果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0.49:0.17:2.51:7.85:4.08:2.07。其次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研究月季花多糖RCJ2-Ib体内抗凝血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月季花多糖RCJ2-Ib主要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凝血共同途径3种途径达到抗凝血作用;RCJ2-Ib能通过减少血清中的TXB2和ET-1的含量,增加e NOS和6-Keto-PGF1α的含量以及维持6-Keto-PGF1α/TXB2的平衡抑制血栓的形成达到体内抗凝血的作用。同时,RCJ2-Ib还可以降低HCT、ESR、WBV、PV,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凝血活性。最后采用Illumina Mi Seq/Nova Seq设计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16S r DNA的V3,V4区进行测序,优化序列经过按照97%的相似度OTU归类后,共得到1927个OTUs,通过α多样性指数和PCo A分析得知,月季花多糖RCJ2-Ib中剂量组(100 mg/kg)能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稳定性和丰富度,在门、属水平上对维持正常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更有利。

王耀光[5](2019)在《基于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分析传感策略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贵金属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因同时具备贵金属和纳米材料的优点,表现出较强的催化性能和较好的导电性能。利用所制备的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构建了多种电化学传感分析策略,制备了多个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以高效、灵敏、快速的检测人组织多肽抗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凝血酶和铅离子等,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临床诊断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具体工作如下:(1)构建了一种通用的电化学免疫传感策略用于灵敏检测人组织多肽抗原(HTPA)。三维有序的多孔金膜(3D-MGM)拥有很好的导电性,将其作为基底用于捕获抗体。双功能的覆盆子状纳米Au/Pt/Au(BiR-NRs)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大的比表面积,用于标记信号抗体(Ab2)以催化H2O2,成功地实现信号放大。所设计的传感器展示出较好的线性范围(0.001-15.0 ng/mL)、低的检出限(0.7 pg/mL)及实际样品分析能力。(2)利用多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物(TB-Au-Fe3O4-rGO)修饰电极实现电化学信号的放大,构建了一种新颖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定量检测甲胎蛋白(AFP)。TB-Au-Fe3O4-rGO集合了石墨烯、Fe3O4、Au纳米颗粒和甲苯胺蓝的优势。由于TB-Au-Fe3O4-rGO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所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AFP的灵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传感器表现出较好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为其它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潜在的应用。(3)首次利用花状Ag/MoS2/rGO纳米复合物作为信号放大平台,构建了基于Ag/MoS2/rGO纳米复合物的高灵敏无标记检测癌胚抗原(CEA)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时间-电流曲线记录电催化过程,所构建的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CEA的超灵敏和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为1.6 fg/mL。(4)基于金纳米颗粒修饰的石墨烯(Au@GS)和钴钯纳米颗粒(CoPd NPs)构建了一种超灵敏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凝血酶。设计了巯基标记的凝血酶捕获探针(Apt1)和生物素标记的凝血酶报告探针(Apt2)实现了夹心型策略。CoPd NPs展示了对H2O2很好的催化性能,电流响应与凝血酶浓度呈线性关系。对凝血酶检测线性范围为0.01-2.00 ng/mL,检测限低至5 pg/mL。(5)基于不同形貌的金修饰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用于铅离子(Pb2+)检测的灵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合成了金修饰的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Au@p-rGO),并将其作为固定Apt1的载体。采用金修饰氧化石墨烯(Au NPs@GO)作为信号探针,与Apt2连接,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实现了其在电极上的固定。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Pb2+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 pmol/L-1μmol/L,检测限为1.67pmol/L。(6)采用金修饰的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Au@MoS2/rGO)纳米复合材料和金钯(AuPd)修饰的MIL-88(Fe)金属有机骨架材料(AuPd@Fe-MOFs)构建了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实现对铅离子Pb2+的灵敏检测。所制备的适配体传感器在5.0pmol/L-2.0μmol/L范围内对Pb2+呈线性响应,检测限为0.07 pmol/L。同时,该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在实际水样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孔昊[6](2019)在《基于适配体和电泳滴定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人体凝血机制以及多种疾病进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数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然而,目前大部分凝血酶检测方法依赖于精密分析仪器,难以用于凝血酶即时、便携的检测。本研究基于电泳滴定与适配体技术,在芯片上构建了一种基于距离读数的凝血酶即时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本研究基于凝血酶与适配体之间特异性结合,构建磁性纳米颗粒-凝血酶-辣根过氧化物酶(MNPs-TM-HRP)复合结构,实现了从样本中富集凝血酶并向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信号的转化。同时,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界面的电泳滴定模型。HRP能够催化无色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蓝色的TMB自由基阳离子(TMB·+)。在电泳滴定过程中,TMB·+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进入滴定通道并被L-抗坏血酸还原生成无色的TMB,形成蓝色的移动反应界面。样品中凝血酶浓度越高,界面迁移速度越快。故可通过读取界面迁移距离,实现对于凝血酶的定量检测。同时,本研究以构建的检测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芯片的便携化检测平台。整个检测平台由滴定芯片、电极、锂电池、导线组成。滴定芯片可进行三通道同时检测,每条检测通道由阳极池、桥接通道、样品池、滴定通道和阴极池组成。实验结果证明,滴定芯片能有效消除电极反应对检测带来的干扰。同时,开发的检测平台具有便携、检测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即时检测以及资源匮乏地区使用。经过实验条件优化,检测过程中的实验现象符合构建的凝血酶检测模型。电泳滴定检测过程中,TMB·+在滴定通道中形成了清晰的氧化还原界面,界面迁移距离与滴定时间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界面迁移距离与溶液中凝血酶浓度之间建立的拟合曲线符合构建的检测模型,检测范围为0.05 n M-0.5 n M,相关系数R2=0.9984。得益于适配体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的纯化、富集作用,检测方法对于样品中高丰度蛋白以及还原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进一步,将本方法用于尿样以及血清样本中外标凝血酶进行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和100.23%。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抗复杂生物样品中各种组分对于检测的干扰。本文中开发的凝血酶检测方法通过联合运用电泳滴定、适配体技术以及纳米材料,具有检测灵敏度较高(检出限0.04 n M)、检测速度快(样本孵育到完成检测共40分钟)、特异性好、检测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不仅在凝血酶现场即时检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亦可进一步开发构建针对多种生物标志物即时检测方法。

王金花[7](2019)在《仿生界面上液滴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文中指出仿生超浸润表面由于其独特的浸润性,具备自清洁、减阻、抗浸润、抗结冰、抗污、抗反射等性能,已被广泛用于现代医学、航天、工业、能源等领域。近年来,基于浸润性的生物传感,如蛋白质,核酸,细胞或小分子等的检测可用于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命毒性分子,生物战剂的即时监测等,展现了巨大的研究及应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该研究背景下,本论文构建了仿猪笼草捕食容器表面结构的仿生滑动界面,通过设计被排斥液滴的核酸序列,利用滚环等温扩增反应(Rolling Circle Amplication,RCA)制备生物靶标分子诱导的RCA液滴实现链增长,调节生物靶标分子诱导的RCA液滴,改变润滑油种类及基底形貌,实现链增长物与油凝胶润滑界面之间的界面作用力。研究靶标诱导RCA液滴在润滑界面上的运动行为的差异,实现基于滑动角(Sliding Angle,SA)的可视化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POCT)。主要工作如下:1.发展了一种液相调控液滴运动行为的手段。运用六种表征界面作用力的手段探索了液滴运动行为调控的机理;运用观察临界滑动角(Critical Sliding Angle,CSA)的方法检测了三种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分子以及癌症病人细胞样本中的标志物。通过控制液相中DNA的链长改变其在以水为介导物的亲疏水基团的暴露程度,从而引起液滴与油膜之间作用力的变化,后测量液滴在油膜上的不同SA。通过界面作用力的六种表征手段首次证明短链DNA片段与油膜之间的作用力大于长链DNA与油膜之间的作用力。通过设计与重大疾病标志物(如助溶剂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s,ATP)、血栓标志物凝血酶以及癌症标志物microRNA)特异性结合的核酸序列,调节生成不同链长DNA。观察不同浓度标志物生成的不同链长RCA液滴的SA,实现对重大疾病标志物以及前列腺癌、乳腺癌临床病人细胞中病毒标志物的体外检测。该研究中的液相调控机理对调节液滴运动液相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设计不同标志物的RCA生物反应,以CSA为信号输出指标的可调控体系对可视化生物传感具有重要意义,对患有色盲或色弱疾病的人群,这种可视化检测意义更为重大。2.发展了一种温度调控的液相生物液滴运动行为调控策略。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改变液相中DNA分子的构象,引起DNA亲疏水基团的暴露程度,实现液滴与油膜之间粘附力的改变,观察到液滴在油膜上呈现不同的SA。这种生物液滴的热响应运动行为调节规则为更高级的防污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为生物芯片和微反应器装置中液体的可操纵性提供一个有前景的系统。3.发展了一种固相基底形貌和液相化学成分同时改变的双相结合的调控液滴滑动行为体系。运用两种理论模型对双调控体系CSA进行拟合,验证Dussan理论对CSA拟合的适用性。通过两种表征界面作用力的手段验证短碱基DNA与油膜具有较大的界面作用力。通过观察CSA,使用双调控体系检测助溶剂ATP、监控癌细胞生长速率和识别5种不同链长DNA。由于双调控体系对生物液滴临界滑动角具有大范围精准调控的特征,同时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因此对需要精确地双向控制液滴运动行为的液体定向运输、液体印刷、分离、微流控设备、生物传感器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晓青[8](2019)在《新型适配体压电传感器的构建及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发生结核病的大流行,时至今日,结核病仍然是全球面临的的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目前,全球每年结核病的新增病例约130万,每15秒出现一例死亡病例。在我国,全国每年结核病新增病例13万,结核病发病人数居全球第三位。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耐药结核病疫情问题日渐突出。我国耐药结核病人数已经居全球第二位,每年新增病例约12万人。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是结核病防治和治疗的重要保障,是控制其传播的关键步骤之一。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体外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单链DNA或RNA,对靶标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识别和结合能力,易于化学合成,易修饰,稳定性好,而且在室温下,以及变性和复性后可重复使用,这些优势使其作为分子器件、亲和分离材料和治疗剂等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器。鉴于此,本课题首先筛选结核分枝杆菌菌株H37Rv的适配体,将其作为分子探针修饰在多通道串联式压电石英晶体(MSPQC)传感器的电极上,结合碳纳米管或金纳米粒子,构建新型传感器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检测,其检测快速、灵敏,无需进行额外的分离和培养。MSPQC传感器能灵敏检测电参数的变化,是一种灵敏、快速、操作简单、低成本的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分析研究中。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系列基于MSPQC系统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这些方法都需要经过培养,而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速度又很缓慢,因此其检测时间无法满足对结核杆菌早期检测的要求。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致力于开发灵敏、快速、准确、造价低廉便于推广的新型MSPQC传感器的研制。拟筛选结核分枝杆菌的适配体,以此作为检测探针,实现无需培养、快速特异性检测的目的。鉴于此,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利用cell-SELEX技术建立结核分枝杆菌适配体的筛选策略。以结核分枝杆菌为筛选靶标,设计全长为78 nt的单链DNA文库,为保证足够的库容量,将随机序列设计在中间,此单链DNA文库的库容量为435。采用对称PCR制备双链DNA,再以此为模板,进行不对称PCR,并用电泳胶进行产物单链DNA的纯化,从而保证亚文库的质量和数量。为提高筛选的效率和质量,从第4轮开始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耻垢结核分枝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作为靶标进行反筛,减少筛选轮次,提高适配体和结核分枝杆菌之间的结合率。同时,为了提高筛选的效果,对亚文库和结核分枝杆菌的投入量进行逐轮递减,并对PCR条件进行了优化,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监测了适配体的富集程度。(2)结核分枝杆菌适配体的克隆、测序及鉴定分析。对第14轮筛选的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通过蓝白斑实验,挑取40个克隆子,其中有效适配体序列有39条,对这些有效序列的一级结构序列的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它们的同源性信息。而这些序列的二级结构则通过软件模拟,利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结构最稳定、自由能最小的4条代表序列与结核分枝杆菌间的结合力,结果显示适配体Apt1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有最高亲和力,Kd值为37?4 nmol/L。并将适配体Apt1进行FITC荧光修饰,对靶标菌进行定量及特异性考察。结果表明,适配体Apt1可以高特异性识别结核分枝杆菌,对基因高度同源、细胞结构相似的耻垢分枝杆菌没有交叉结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02-107 cfu/mL范围内,频移值与结核分枝杆菌浓度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利用频移值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定量测定。(3)基于适配体Apt1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特异性识别,利用导电性能良好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联合高灵敏度的MSPQC构建了一种SWCNT/H37Rv aptamer/Au-IDE MSPQC传感器,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原理为,修饰在电极上的适配体Apt1通过π-π堆积与SWCNT结合被吸附到电极表面,当H37Rv存在时,由于适配体Apt1与H37Rv特异结合,导致SWCNT从电极上脱落,从而引起电信号发生变化,该变化由MSPQC灵敏响应。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100 cfu/mL,检测时间为70 min,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准确性,用该传感器检测45个临床样品中的H37Rv时,检测结果与培养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表明提出的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无需培养分离、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4)构建了DNA-AuNPs/MSPQC传感器,通过将筛选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v适配体作为传感器的检测探针,设计了能与适配体末端互补的DNA序列作为捕获探针,借助AuNPs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特点,实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首先,通过适配体Apt1识别H37Rv,形成H37Rv-适配体复合物,再通过适配体末端与电极上的捕获探针杂交结合,引起电极表面阻抗值发生变化,该变化由MSPQC灵敏响应。利用该传感器,在65 min内完成了对H37Rv的检测,检测下限为100 cfu/mL。其检测灵敏、快速,无需任何培养和标记。(5)构建以H37Rv适配体为识别探针,AuNPs-DNA介导的H37Rv aptamer/AuNPs-DNA/MSPQC传感器。设计了三种AuNPs修饰的寡核苷酸片段AuNPs-DNA。这些寡核苷酸分别含有12、12和13个碱基,与37 nt H37Rv适配体杂交。通过Au-S键将H37Rv适配体固定在Au叉指电极表面。然后通过与三个设计的AuNPs-DNA探针杂交,在电极表面形成一个导电层。当H37Rv存在时,它与适配体特异结合,导致AuNPs-DNA从电极上脱离。因此,导电层被适配体和细菌组成的非导电复合物所取代。这些变化由MSPQC系统监测。构建的传感器在2 h内实现了检测限低至100 cfu/mL的检测。

陈思远[9](2019)在《抗体偶联ICG用于肝癌诊断与治疗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恶性肿瘤己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肝癌一直是患病人数最多、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诊断和筛查肝癌手段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和血清标志物检测,但由于肝癌的基因组不稳定及高度异质性导致其一直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以至于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己经是肝癌晚期。肝癌早期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晚期肿瘤多采取放化疗、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性治疗,近期疗效虽有所提高,但远期疗效仍不理想,因此,寻找治疗肝癌更加有效的新策略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因为具有在肝癌细胞高表达的特异性,展现出作为肝细胞癌(HCC)高度特异性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标的潜力。GPC3由于在肝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因此被作为肝细胞癌(HCC)高度特异性的诊断标志和理想的治疗靶标。靶向GPC3的C端的人源化抗体GC33进入到了临床二期阶段,但其并未显示出临床治疗效果,可见单抗的治疗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肝癌早期诊断方面,吲哚菁绿(ICG)由于具备毒副作用小、半衰期短、信噪比低、不被肝外组织所吸收及光动力杀伤潜力等特点,近年来其近红外成像的能力开始被广泛应用于HCC的诊断中,也有报道尝试利用其光热特性进行HCC杀伤。但是ICG也存在特异性低、穿透力差的缺点而限制了其使用。本研究尝试结合靶标特异性抗体和ICG的优势,构建成抗体偶联药物,以期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肿瘤治疗。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系统表达出GPC3的C端蛋白,免疫Balb/C小鼠,筛选得到6株针对HCC的GPC3靶点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挑选出与抗原GPC3结合能力最强、与GC33具有重叠结合表位的1BB11作为后续实验抗体。鉴定及验证了1B11与Huh7、HepG2等肝癌细胞的体外结合能力及针对GPC3靶点的高度特异性。将1B11与ICG-NHS ester进行偶联构建1B11-ICG,经过Zebatm脱盐离心柱纯化的1B11-ICG在体外实验中展示出与1B11相当的对HCC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在皮下荷瘤小鼠模型中,1B11-ICG能通过1B11抗体介导靶向肿瘤部位并发挥ICG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1B11-ICG综合了二者的优点,使得其能在HCC诊断中提高成像的肿瘤特异性,与此同时还能发挥迅速高效的光热治疗效果。本研究初步探索了1B11-ICG应用于肝癌检测、治疗的可行性,为解决早期HCC诊断困难及为HCC的免疫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手段。

刘鹏飞[10](2018)在《多组学研究大西洋鲑抵御杀鲑气单胞菌的分子机制》文中提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A.salmonicida),作为最主要的一种可以引起鱼体疖疮病的细菌,正影响着全世界范围内的鲑科鱼类的养殖,尤其是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养殖。为了增加我们对这个病原菌的了解,同时从大西洋鲑体内筛选出可以用来抵抗该病菌侵袭的潜在生物指示因子,我们采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磷酸化蛋白质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和筛选。由于该细菌主要发病的器官是鱼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肾脏组织。因此,我们将肾脏作为本实验研究的主体。另外,我们从实验分析的组学数据中筛选出醛脱氢酶家族的7A1蛋白(ALDH7A1),并将其进行蛋白重组表达纯化。发现其在大西洋鲑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早期,有着明显的抗杀鲑气单胞菌的能力并且可以显着降低鱼体的死亡率。所有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所示:1代谢组学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进行分析本部分实验中,我们首次通过1H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法来分析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中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通过NOESYPR1D光谱、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OPLS-DA)两种多元化分析(刘鹏飞,2015),对7天和14天的高浓度感染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实验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进行比较分析。本部分实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筛选出可以抵抗杀鲑气单胞菌感染鱼体的重要代谢物,同时进一步了解该病菌在大西洋鲑体内的致病机理。经分析,我们发现分布在TCA循环、糖酵解/糖异生、色氨酸代谢和尿素循环等四大代谢通路中的延胡索酸盐、丙氨酸、缬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盐、胆碱、磷酸胆碱和甜菜碱等9种差异代谢物,可能是由于杀鲑气单胞菌的刺激和影响,而在鱼体内出现明显增高的表达趋势。2蛋白质组学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进行分析本部分实验通过高通量蛋白质组学(iTRAQ标记法),对在7天和14天两个高、低浓度不同的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实验组中的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进行分析和鉴定。我们通过LC/MS/MS质谱仪分析后共筛选出4009个总蛋白。随后,我们将140个差异极显着的蛋白(差异倍数≥1.5和P<0.01)进行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共筛选出39个蛋白可以作为大西洋鲑抵抗杀鲑气单胞菌侵袭的潜在生物指示因子。然后,我们从中筛选了9个重要的差异蛋白进行实时定量PCR来检验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情况,发现与蛋白水平变化基本相同。本实验是第一次通过iTRAQ技术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进行分析鉴定,最终我们推测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醛脱氢酶家族7A1、醛脱氢酶家族9A1、L-乳氨酸脱氢酶B链、羟烷基-辅酶A脱氢酶、β-血红蛋白亚基、α-4-血红蛋白亚基、T-复合蛋白1-eta亚基、磷酸丙糖异构酶-A和补体因子B等10个蛋白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指示因子进行深入研究。3 ALDH7A1蛋白可以保护大西洋鲑抵抗杀鲑气单胞菌醛脱氢酶家族(ALDHs)是一个具有解毒功能的超级蛋白家族,同时该家族蛋白在维持上皮细胞内稳态,并保护细胞免受醛类毒素的影响和抗药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这些解毒蛋白如何行使功能,我们至今还无从得知。在本部分的研究中,我们表达并纯化了ALDH7A1蛋白来研究其在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时的作用。我们首先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来验证重组表达的ALDH7A1(rALDH7A1)蛋白。该蛋白分子量大概为58.9 kDa,等电点为7.09,且该重组蛋白并无信号肽分子,而氨基酸序列中只有一个低复杂区域(14141 yvegvgevqeyvdv 153)。另外,ELISA的结果表明,rALDH7A1可以与杀鲑气单胞菌结合。且ALDH7A1的基因在鱼的肾脏、肝脏、肠、和血液中表达最高(依次降低),而在鳃和脾中表达最低。随后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后,我们发现注射rALDH7A1蛋白的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实验组中,在感染早期,杀鲑气单胞菌的拷贝数明显低于同浓度的感染实验组。与此同时,我们测定了在肾脏和脾脏组织中,NF-kB、P-38 MAPK、caspase-3和TNF-α等4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主要在72 h的rALDH7A1+高/低浓度感染组的肾脏和肝脏中,这4个基因受到rALDH7A1蛋白的作用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而在脾脏组织中则是在12 h时,在rALDH7A1+高/低浓度感染组中出现与72 h相同的变化趋势。再通过体内中和实验,我们发现rALDH7A1+高/低浓度感染组中的鱼与BSA和PBS对照组相比,鱼的死亡率会降低并出现明显延后致死的情况。4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进行分析本部分实验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对感染细菌时显着差异表达的蛋白的磷酸化位点进行分析。这是首次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进行磷酸化位点的鉴定。经分析,共有3112个蛋白含5635个磷酸化位点被鉴定到,并以1.5倍差异倍数为基础,共鉴定到1502个上调蛋白和77个下调蛋白。再结合之前得到的蛋白质组学的数据以及基序(motif)分析,我们推测5个在免疫过程和细胞通路中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骨架的激酶(VRK3,GAK,HCK,PKCδ和RSK6)可以作为研究大西洋鲑抵抗杀鲑气单胞菌侵袭的潜在生物因子。另外,通过蛋白网络互作图分析,我们发现fga在整个蛋白网络的最中心部位,同样可能在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体内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添加色彩凝固指示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添加色彩凝固指示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实验分组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1.2.2 标本采集及处理
        1.2.3 TM、TAT、PIC、t-PAI.c的检测
        1.2.3.1 检测步骤
        1.2.4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1.3.1 统计分析软件
        1.3.2 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 AMI组、UA组、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AMI组、UA组、对照组实验室主要指标的比较
    2.3 AMI组、UA组、对照组TM、TAT、PIC、t-PAI.c的比较
    2.4 不同病变支数分组中TM、TAT、PIC、t-PAI.c的比较
    2.5 冠脉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TM、TAT、PIC、t-PAI.c 的比较
    2.6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与TM、TAT、PIC、t-PAI.c及相关血液指标的 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2.7 ACS组内TM、TAT、PIC、t-PAI.c与血液指标的双变量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
    2.8 TM、TAT、PIC、t-PAI.c单项及TM+TAT+PIC+t-PAI.c联合检测区分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ROC曲线
第三章 讨论
    3.1 TM与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2 TAT与 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3 PIC与 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3.4 t-PAI.c与 ACS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技术的肝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HCC血清蛋白质谱数据库生成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2部分 HCC血清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3部分 HCC血清早期诊断标志物验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癌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3)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改善鸡血豆腐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家禽血液概述
    1.2 家禽血液的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
    1.3 家禽血液的凝结性质
    1.4 家禽血液的应用
        1.4.1 禽血食用产品
        1.4.2 保健及功能性食品
        1.4.3 调味品及食用添加剂
    1.5 家禽血豆腐的生产现状
        1.5.1 家禽血豆腐概述
        1.5.2 传统家禽血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1.5.3 工艺要点
    1.6 家禽血豆腐凝胶形成机制
    1.7 家禽血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因素
        1.7.1 物理因素
        1.7.2 酶
        1.7.3 糖基化反应
    1.8 研究意义与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2章 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优化鸡血豆腐制备工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鸡血豆腐的制备
        2.2.2 鸡血豆腐制备工艺优化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鸡血豆腐成分分析
        2.3.2 不同处理因素对鸡血豆腐出品率的影响
        2.3.3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质构特性的影响
        2.3.4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保水性的影响
        2.3.5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色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配胶联合超声对鸡血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鸡血豆腐的优化制备
        3.2.2 鸡血豆腐凝胶强度
        3.2.3 鸡血豆腐低场核磁测定
        3.2.4 游离巯基
        3.2.5 表面疏水性
        3.2.6 蛋白分子间作用力
        3.2.7 鸡血蛋白粒径的测定
        3.2.8 鸡血蛋白Zeta电位的测定
        3.2.9 鸡血蛋白红外的测定
        3.2.10 鸡血凝胶流变特性的测定
        3.2.11 鸡血豆腐微观结构的测定
        3.2.12 鸡血豆腐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3.2.1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凝胶强度的影响
        3.3.2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低场核磁共振性质的影响
        3.3.3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游离巯基含量的影响
        3.3.4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蛋白疏水性含量的影响
        3.3.5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蛋白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3.3.6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蛋白粒径的影响
        3.3.7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蛋白Zeta电位的影响
        3.3.8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豆腐红外的影响
        3.3.9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
        3.3.10 鸡血豆腐的微观结构分析
        3.3.11 复配胶联合超声处理对鸡血凝胶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即食麻辣鸡血豆腐加工工艺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血豆腐加工工艺流程
        4.2.2 即食血豆腐加工操作要点
        4.2.3 调味配方优化
        4.2.4 感官评价
        4.2.5 产品品质稳定性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调味配方优化
        4.3.2 产品品质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月季花多糖结构鉴定和抗凝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和药理活性研究
    1.1 多糖概述
    1.2 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
        1.2.1 溶剂提取法
        1.2.2 酶解提取法
        1.2.3 超声波提取法
        1.2.4 微波提取法
        1.2.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2.6 其他方法
    1.3 植物多糖的除杂
    1.4 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
        1.4.1 分级沉淀
        1.4.2 季铵盐沉淀法
        1.4.3 柱色谱法
        1.4.4 膜分离法
    1.5 多糖结构表征
        1.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
        1.5.2 单糖组成测定
        1.5.3 甲基化分析
        1.5.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6 植物多糖的药理活性
        1.6.1 免疫调节作用
        1.6.2 抗凝血作用
        1.6.3 抗病毒作用
        1.6.4 其它作用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月季花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药材来源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
    2.3 月季花多糖的提取、分离
        2.3.1 月季花多糖的提取
        2.3.2 月季花多糖的分离
        2.3.3 月季花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果
    2.4 月季花多糖的结构表征
        2.4.1 月季花多糖的FI-IR光谱
        2.4.2 月季花多糖的紫外全波长扫描
        2.4.3 月季花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测定
        2.4.4 月季花多糖分子量
        2.4.5 月季花多糖的单糖组成
        2.4.6 月季花多糖的甲基化
        2.4.7 月季花多糖的NMR
    2.5 月季花多糖的结构表征结果
        2.5.1 月季花多糖的FI-IR光谱图
        2.5.2 月季花多糖的紫外全波长扫描
        2.5.3 月季花多糖中的糖醛酸
        2.5.4 月季花多糖分子量
        2.5.5 月季花多糖的单糖组成
        2.5.6 月季花多糖的甲基化结果
        2.5.7 月季花多糖的NMR
    2.6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月季花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试验动物
    3.3 试验方法
        3.3.1 体外抗凝血活性
        3.3.2 体内抗凝血活性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体外抗凝血活性
        3.5.2 RCJ2-Ib对大鼠体内凝血因子的影响
        3.5.3 RCJ2-Ib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清TXB2和6-Keto-PGF_(1α)的含量影响
        3.5.4 RCJ2-Ib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浆eNOS和 ET-1 的含量影响
        3.5.5 RCJ2-Ib对血瘀模型大鼠ESR和 HCT的影响
        3.5.6 RCJ2-Ib对血瘀模型大鼠WBV、PV的影响
    3.6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月季花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药材来源
        4.2.2 仪器与试剂
        4.2.3 试验动物
    4.3 试验方法
        4.3.1 动物培养
        4.3.2 样品采集
        4.3.3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测序所得序列的数据统计及OTU聚类结果
        4.4.2 RCJ2-Ib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影响
        4.4.3 门水平上的组间菌群差异性
        4.4.4 属水平上的组间菌群差异性
        4.4.5 RCJ2-Ib灌胃给药组小鼠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分析
    4.5 讨论
    参考文献
    本章小结
论文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
致谢

(5)基于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分析传感策略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
        1.1.1 纳米材料简介
        1.1.2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2 电化学DNA传感器
    1.3 贵金属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分析中的应用
        1.3.1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研究
        1.3.2 基于银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研究
        1.3.3 基于铂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研究
        1.3.4 基于钯纳米粒子的电化学传感分析研究
    1.4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选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多元贵金属复合材料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人组织多肽抗原的灵敏检测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部分
        2.3.1 三维有序多孔金膜的制备
        2.3.2 双功能覆盆子状Au/Pt/Au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2.3.3 BiR-NRs-Ab的制备
        2.3.4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3D-MGM和 BiR-NRs的表征
        2.4.2 免疫传感器的特性表征
        2.4.3 实验条件优化
        2.4.4 免疫传感器性能分析
        2.4.5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2.4.6 实际样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物构建超灵敏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检测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部分
        3.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3.3.2 Fe_3O_4-rGO的合成
        3.3.3 TB-Au-Fe_3O_4-rGO的合成
        3.3.4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表征
        3.4.2 实验条件优化
        3.4.3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3.4.4 免疫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3.4.5 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3.4.6 实际样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花状Ag/MoS_2/rGO纳米复合物构建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超灵敏检测癌胚抗原
    4.1 引言
    4.2 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部分
        4.3.1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4.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4.3.3 Ag/MoS_2/rGO的制备
        4.3.4 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材料表征
        4.4.2 信号放大策略的机理
        4.4.3 实验条件优化
        4.4.4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4.4.5 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4.4.6 实际样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u@GS和 DNA-CoPd纳米复合物构建超灵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凝血酶检测
    5.1 引言
    5.2 仪器与试剂
    5.3 实验部分
        5.3.1 Au@GS的制备
        5.3.2 Pd NPs和 CoPd NPs的制备
        5.3.3 Apt2-CoPd NPs的制备
        5.3.4 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5.3.5 凝血酶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Au@GS和 CoPd NPs的表征
        5.4.2 实验条件优化
        5.4.3 适配体传感器的表征
        5.4.4 适配体传感器性能分析
        5.4.5 适配体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5.4.6 适配传感器的分析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不同形貌的金功能化石墨烯复合物构建超灵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铅离子
    6.1 引言
    6.2 仪器与试剂
    6.3 实验部分
        6.3.1 GO的制备
        6.3.2 Au@p-rGO的制备
        6.3.3 Au NPs@GO纳米复合材料的的制备
        6.3.4 Apt2-Au NPs@GO的制备
        6.3.5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6.3.6 Pb~(2+)的检测
    6.4 结果与讨论
        6.4.1 GO、p-rGO、Au@p-rGO和 Au NPs@GO的表征
        6.4.2 电极界面修饰表征
        6.4.3 实验条件优化
        6.4.4 适配体传感器性能分析
        6.4.5 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6.4.6 适配体传感器的分析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Au@MoS_2/rGO和 AuPd@Fe-MOFs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用于灵敏检测铅离子
    7.1 引言
    7.2 仪器与试剂
    7.3 实验部分
        7.3.1 GO的制备
        7.3.2 MoS_2/rGO和 Au@MoS_2/rGO的合成
        7.3.3 Fe-MOFs、Au@Fe-MOFs、Pd@Fe-MOFs和 AuPd@Fe-MOFs的合成
        7.3.4 Apt2-AuPd@Fe-MOFs的制备
        7.3.5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
        7.3.6 Pb~(2+)的检测
    7.4 结果与讨论
        7.4.1 MoS_2/rGO、Au@MoS_2/rGO和 AuPd@Fe-MOFs的表征
        7.4.2 实验条件优化
        7.4.3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分析
        7.4.4 适配体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7.4.5 环境样品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基于适配体和电泳滴定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生物标志物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1.1.1 生物标志物概念的提出
    1.2 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
        1.2.1 传统的检测方法及其特点
        1.2.2 基于距离读数的检测方法
    1.3 电泳滴定与移动反应界面
        1.3.1 电泳滴定与移动反应界面理论
        1.3.2 电泳滴定在生化检测上的应用
        1.3.3 电泳滴定检测方法发展存在的问题
    1.4 凝血酶与核酸适配体
        1.4.1 人α凝血酶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1.4.2 核酸适配体
        1.4.3 凝血酶与凝血酶核酸适配体结合特征
        1.4.4 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凝血酶检测方法
    1.5 论文选题依据
第二章 凝血酶检测方案的建立
    2.1 引言
    2.2 凝血酶检测流程的设计
    2.3 预修饰流程
        2.3.1 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核酸适配体修饰
        2.3.2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核酸适配体修饰
    2.4 孵育流程
    2.5 催化显色流程
        2.5.1 ,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体系
        2.5.2 隐色结晶紫显色体系
    2.6 电泳滴定流程
        2.6.1 电泳滴定反应体系的设计
        2.6.2 电泳滴定反应数学模型
        2.6.3 电泳滴定检测流程
    2.7 小结
第三章 显色反应体系的选择以及电泳滴定平台的建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溶液配制
        3.2.4 显色反应比较实验流程
        3.2.5 电泳滴定平台检测功能验证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显色反应比较实验
        3.3.2 电泳滴定芯片与检测平台的设计
        3.3.3 电泳滴定平台检测功能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凝血酶孵育条件的优化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3 核酸适配体序列
        4.2.4 溶液配制
        4.2.5 凝血酶检测流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颗粒表面基团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4.3.2 核酸适配体臂长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
        4.3.3 磁性纳米颗粒与TBA1的用量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
        4.3.4 辣根过氧化物酶与TBA2的用量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
        4.3.5 缓冲体系钾离子浓度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
        4.3.6 样品孵育时间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
        4.3.7 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封闭对于检测信号的影响
        4.3.8 滴定电压对于检测的影响
        4.3.9 凝胶中离子强度对于检测的影响
        4.3.10 L-抗坏血酸浓度对于检测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凝血酶检测方法的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3 核酸适配体序列
        5.2.4 溶液配制
        5.2.5 凝血酶检测流程
        5.2.6 凝血酶吸光度检测流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电泳滴定反应数学模型的验证与标准曲线
        5.3.2 检出限
        5.3.3 稳定性与重复性
        5.3.4 回收率
        5.3.5 特异性与抗干扰性
        5.3.6 复杂样本环境中的凝血酶检测
        5.3.7 检测方法的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缩写简写一览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仿生界面上液滴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仿生界面
        1.1.1 生物启发的理念
        1.1.2 仿生界面的定义
        1.1.3 仿生界面的设计思想及制备方法
        1.1.4 理论部分
    1.2 液滴调控的常见方法
        1.2.1 pH
        1.2.2 温度
        1.2.3 光
        1.2.4 电
        1.2.5 动态外应力
        1.2.6 磁
    1.3 液滴调控的应用范围
        1.3.1 微流控
        1.3.2 生物孔道
        1.3.3 印刷行业
        1.3.4 水收集
        1.3.5 定向传输
        1.3.6 生物传感
        1.3.7 生物抗污
第二章 仿生界面上不同链长DNA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步骤及操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油凝胶润滑表面的制备原理及表征
        2.3.2 检测原理
        2.3.3 实验方案的优化及选择
        2.3.4 DNA链长调节液滴滑动速度的机理研究
        2.3.5 液滴的可调控性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2.3.6 油凝胶润滑界面的抗污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度响应下不同链长DNA在仿生界面上 滑动行为的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生物液滴和润滑油灌注的光滑表面的设计
        3.3.2 RCA液滴的热响应粘附力
        3.3.3 影响界面粘附力的机理探究
        3.3.4 液滴可调粘附力的重复性和特异性
    3.4 结论
第四章 各向异性仿生界面不同链长DNA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微槽各向异性SLIPS制备步骤
        4.2.3 生物液滴的制备方法
        4.2.4 细胞培养和细胞裂解质液的制备
        4.2.5 接触角、临界滑动角以及表面张力的测定
        4.2.6 倒置荧光显微镜对界面的表征
        4.2.7 激光共聚焦对界面的表征
        4.2.8 琼脂糖电泳凝胶实验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物液滴在各向异性SLIPS表面的可调滑动行为
        4.3.2 生物液滴与润滑油界面的分子作用力机理
        4.3.3 各向异性SLIPS表面上生物液滴滑动行为的精准调控
        4.3.4 各项异性PDMS SLIPS表面上含有ATP生物液滴的特异性及其摩擦力
        4.3.5 利用两种模型对生物液滴的临界角滑动角的理论计算比较
        4.3.6 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新型适配体压电传感器的构建及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
        1.2.1 病原学检测法
        1.2.2 血清学检测法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1.3 适配体技术
        1.3.1 SELEX技术简介
        1.3.2 适配体筛选技术的改进
        1.3.3 适配体的结构
        1.3.4 适配体传感器的开发
    1.4 压电传感技术
        1.4.1 压电石英晶体(PQC)传感系统的检测原理
        1.4.2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1.5 本文构思
第二章 结核分枝杆菌菌体适配体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菌株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结核分枝杆菌H37Rv适配体的筛选步骤
        2.3.2 反筛
        2.3.3 ss DNA结合率的测定
        2.3.4 适配体文库富集程度的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筛选策略的选择
        2.4.2 结核分枝杆菌H37Rv适配体的筛选
        2.4.3 高亲和力结核分枝杆菌适配体的富集
        2.4.4 流式细胞仪检测适配体的富集
    2.5 小结
第三章 结核分枝杆菌适配体的克隆测序及鉴定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培养基
        3.2.2 克隆引物及试剂
        3.2.3 适配体的克隆、测序
        3.2.4 适配体的序列分析
        3.2.5 适配体亲和力的测定
        3.2.6 适配体的特异性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结核分枝杆菌适配体的克隆测序、二级模拟结构
        3.3.2 适配体与结核分枝杆菌解离常数的测定
        3.3.3 适配体Apt1检测不同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
        3.3.4 特异性实验
    3.4 小结
第四章 SWCNT/H37Rv aptamer/Au-IDE MSPQC传感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菌株和试剂
        4.2.2 仪器
        4.2.3 适配体自组装单分子层在电极上的修饰
        4.2.4 SWCNT在电极上的修饰
        4.2.5 样品的检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传感器的响应原理
        4.3.2 SWCNT/H37Rv aptamer/Au-IDE MSPQC传感器的构建策略
        4.3.3 SWCNT/H37Rv aptamer/Au-IDE MSPQC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表征
        4.3.4 SWCNT的浓度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检测的影响
        4.3.5 其它杂菌的频移响应
        4.3.6 不同浓度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曲线
        4.3.7 传感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检测
        4.3.8 临床样本的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H37Rv适配体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高特异性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菌株和试剂
        5.2.2 仪器
        5.2.3 基于H37Rv Apt1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的制备
        5.2.4 样品的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H37Rv适配体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的响应原理
        5.3.2 基于H37Rv适配体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的构建策略
        5.3.3 基于 H37Rv 适配体的 DNA-Au NPs/MSPQC 传感器电极修饰的电化学表征
        5.3.4 基于H37Rv适配体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的典型响应曲线
        5.3.5 基于H37Rv适配体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5.3.6 捕获探针的浓度对响应信号的影响
        5.3.7 H37Rv浓度对基于H37Rv适配体的DNA-AuNPs/MSPQC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影响
    5.4 结论
第六章 AuNPs-DNA介导的H37Rv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
        6.2.2 仪器
        6.2.3 传感器电极的修饰
        6.2.4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6.2.5 AuNPs-DNA的制备及在电极上的修饰
        6.2.6 凝胶电泳
        6.2.7 样品的检测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AuNPs-DNA/H37Rv aptamer/MSPQC传感器的构建
        6.3.2 AuNPs-DNA与适配体的杂交链与H37Rv的反应
        6.3.3 AuNPs-DNA/H37Rv aptamer/MSPQC传感器电极修饰的电化学表征
        6.3.4 AuNPs-DNA/H37Rv aptamer/MSPQC传感器的典型响应曲线
        6.3.5 H37Rv适配体浓度对响应信号的影响
        6.3.6 AuNPs大小对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影响
        6.3.7 AuNPs-DNA/H37Rv aptamer/MSPQC传感器的选择性
        6.3.8 H37Rv浓度对AuNPs-DNA/H37Rv aptamer/MSPQC传感器响应信号的影响
        6.3.9 临床样本的检测
        6.3.10 AuNPs-DNA/H37Rv aptamer/MSPQC传感器与其它检测方法的比较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9)抗体偶联ICG用于肝癌诊断与治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肝癌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1.2 肝癌的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1.3 肝癌的诊断
        1.4 肝癌的治疗
    2 肝癌靶标GPC3的概述
        2.1 GPC3的结构、表达及功能
        2.2 GPC3参与肝癌进展的机制
        2.3 以GPC3为靶点的肝癌诊断
        2.4 以GPC3为靶点的肝癌治疗
    3 光敏剂吲哚菁绿的概述
        3.1 吲哚菁绿的结构与功能
        3.2 吲哚菁绿在HCC中的应用
    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常用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克隆相关操作
        2.2 蛋白分析相关操作
        2.3 细胞实验相关操作
        2.4 单克隆抗体制备相关操作
        2.5 小鼠动物模型及相关实验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GP3特异性鼠单抗筛选
        1.1 人GPC3-C抗原表达和纯化
        1.2 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3 GPC3-C单克隆抗体性质分析
    2 1B11-ICG的制备
    3 1B11-ICG的动物实验结果
        3.1 皮下荷瘤小鼠模型的构建
        3.2 1B11-ICG的肿瘤定位效果
        3.3 1B11-ICG的肿瘤光热治疗效果
        3.4 1B11-ICG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第四章 讨论
    1 1B11-ICG抗体偶联药物在肝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上的意义
    2 1B11-ICG抗体的ADCC效应
    3 1B11-ICG的工程改造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1 小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多组学研究大西洋鲑抵御杀鲑气单胞菌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简介
        1.1.1 大西洋鲑
        1.1.2 杀鲑气单胞菌
    1.2 杀鲑气单胞菌在大西洋鲑中的研究进展
        1.2.1 杀鲑气单胞菌致病机制研究
    1.3 代谢组学相关研究进展
    1.4 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进展
    1.5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
        1.6.1 目的与意义
        1.6.2 科学问题
        1.6.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4 预期成果
        1.6.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H核磁共振(NMR)光谱法分析感染A. salmonocida的大西洋鲑肾脏中差异代谢物的情况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杀鲑气单胞菌的提取
        2.2.2 杀鲑气单胞菌感染大西洋鲑并提取组织
        2.2.3 实时定量PCR(RT-qPCR)定量杀鲑气单胞菌
        2.2.4 ~1H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法分析大西洋鲑的肾脏组织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RT-q PCR检测大西洋鲑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结果
        2.3.2 ~1H核磁共振(NMR)光谱分析法分析肾脏组织
        2.3.3 多元化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过蛋白质组学中的iTRAQ技术分析感染A. salmonocida的大西洋鲑肾脏中差异蛋白的情况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杀鲑气单胞菌的提取
        3.2.2 大西洋鲑感染实验和肾脏组织的提取
        3.2.3 RT-qPCR定量杀鲑气单胞菌
        3.2.4 大西洋鲑肾脏组织中总蛋白的提取和胰蛋白酶水解蛋白
        3.2.5 iTRAQ标记样品及蛋白质组学分析
        3.2.6 构建蛋白功能网络互作图
        3.2.7 实时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
    3.3 实验结果
        3.3.1 RT-qPCR检测大西洋鲑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结果
        3.3.2 蛋白的鉴定及功能注释
        3.3.3 蛋白网络互作分析
        3.3.4 RT-qPCR分析基因的转录表达
    3.4 讨论
        3.4.1 对蛋白互作图中筛选的9种蛋白的功能分析及预测
        3.4.2 对蛋白互作图中其他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及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ALDH7A1蛋白在感染A. salmonocida的大西洋鲑肾脏中的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杀鲑气单胞菌的提取
        4.2.2 实验所用大西洋鲑
        4.2.3 序列分析
        4.2.4 原核表达ALDH7A1蛋白
        4.2.5 ELISA分析rALDH7A1与A. salmonicida的相互作用
        4.2.6 定量大西洋鲑不同组织中ALDH7A1的基因表达量
        4.2.7 大西洋鲑体外感染实验
        4.2.8 大西洋鲑体累积死亡率实验分析
    4.3 结果
        4.3.1 ALDH7A1蛋白的序列分析
        4.3.2 rALDH7A1蛋白的验证即其与A salmonicida的结合
        4.3.3 ALDH7A1在大西洋鲑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3.4 检测大西洋鲑中A. salmonicida的感染情况
        4.3.5 NF-kB,P-38 MAPK,Caspase-3和TNF-α在大西洋鲑的肾、肝和脾三个组织中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4.3.6 rALDH7A1蛋白对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的影响(累积死亡率)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过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感染A. salmonocida的大西洋鲑肾脏中差异磷酸化蛋白及磷酸化位点的情况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杀鲑气单胞菌的提取
        5.2.2 大西洋鲑感染实验和肾脏组织的提取
        5.2.3 RT-qPCR定量杀鲑气单胞菌
        5.2.4 蛋白的提取和胰蛋白酶的肽段水解
        5.2.5 TMT标记蛋白并进行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数据分析
        5.2.6 对磷酸化激酶和基序进行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多元化分析磷酸化蛋白质组学
        5.3.2 Motif和蛋白激酶分析
        5.3.3 磷酸化蛋白网络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性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添加色彩凝固指示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CS患者血浆TM、TAT、PIC、t-PAI.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研究[D]. 王哲. 延安大学, 2021(09)
  • [2]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技术的肝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 蔡遴晟.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3]复配食用胶联合超声处理改善鸡血豆腐品质研究[D]. 王鑫. 扬州大学, 2021(08)
  • [4]月季花多糖结构鉴定和抗凝血机制研究[D]. 张晓凤. 河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分析传感策略研究及应用[D]. 王耀光. 济南大学, 2019(01)
  • [6]基于适配体和电泳滴定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D]. 孔昊.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7]仿生界面上液滴滑动行为的调控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D]. 王金花.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新型适配体压电传感器的构建及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应用[D]. 张晓青. 湖南大学, 2019(07)
  • [9]抗体偶联ICG用于肝癌诊断与治疗的初步研究[D]. 陈思远. 厦门大学, 2019(09)
  • [10]多组学研究大西洋鲑抵御杀鲑气单胞菌的分子机制[D]. 刘鹏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1)

标签:;  ;  ;  

添加显色指示剂在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试剂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