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司文超[1](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周炜杰[2](2020)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幸福是人们渴望获得的生命体验,是人们永恒追求的终级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间表和路线图如此清晰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人民幸福更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梦想所在,幸福这个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与实践的历久弥新的人生课题,对于处在人生转折时期的大学生群体,其看待幸福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更是直接关系到青年一代未来的人生走向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使人生活幸福的科学,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进行研究。在对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两者之间的价值共生进行阐释。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幸福观及幸福观教育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效果不理想、课程不系统和实践不突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和学生对幸福观教育的重视不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束缚和相关实践及活动的匮乏。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并提出三个方面对策,一是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内容的丰富;二是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方法的改进;三是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践的加强。本研究结合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实际,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这既是对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思考和反思,也是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方法与实践的创新和突破。

曾易[3](2020)在《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是社会政治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整个素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切实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既是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政治素养是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政治行为能力的有机统一体,政治价值观与政治信仰相互融合形成政治态度。因而,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需通过营造适宜的条件,给予大学生以政治理论、政治态度、政治行为能力的教导和训练,使大学生形成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或解决政治生活中所遇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应当以新的培养理念指导培养活动、明确培养的目标、坚持相应的培养原则,采取适宜的培养方法进行教导和训练、拓展培养的渠道,进而通过环境的优化,管理的规范化和评估的完善,融合推进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工作,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实效性。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紧接着,逐一研究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出现的现实问题,并进行问题归因分析;最后,针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问题,结合其原因分析和相关理论,提出解决的对策。文章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明确本文研究的前提。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该部分以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内涵为出发点,进而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目标及特征,整理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内容结构及现实意义。明晰当代大学政治素养培养的方向与内容,确定本文研究的归旨。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该部分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共历代领导人思想中与政治素养培养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找到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理论来源。然后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确定培养实践中应当坚守的准则。第四部分是现状及原因分析。该部分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第五部分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理念、目标与原则。该部分紧密承接上文内容,将当今时代的育人取向与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结合,从理念、目标、原则三方面进行分析,找准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靶向。第六部分是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对策。该部分从培养方法、渠道、环境、管理、评估五个方面为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提出方案,拟解决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所存在的问题,让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工作能够取得实际成效。

王缓缓[4](2020)在《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一个自发、个别的助人方式发展成为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教育工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高校德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了“十大”育人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导向与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一部分,对心理育人相关概念,以及心理育人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阐释了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从心理育人的德育定位、内容任务、目标方向、原则要求四个层面,剖析了心理育人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心理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论证了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8所高校为例,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结果,从高校心理育人取得的实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探讨。第三部分,对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任务和要求、思路和举措进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对策。

任小琴[5](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6](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詹伟峰[7](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程为民[8](2017)在《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和优秀历史资源,提升文化素养,增加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大学阶段,要求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如此之重要,国家层面又是如此之推广和推崇,这就是使得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认同、认同程度、如何认同等问题显得极为有意义和必要。同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行系统研究,力求通过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和认同机理分析,探索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的提升路径,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参考依据,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作为全文的开篇部分,详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缘起,分析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梳理和总结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辩证的吸收接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与不足,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文献评述。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并对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作了说明。第二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文化认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认同观以及心理学视野下的文化认同理论作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了文化内在的矛盾性是文化认同的动因、人的能动性是文化产生认同的根据,以及实践活动是文化认同得以实现的途径。其次,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确立了研究的理论支点。最后,对西方认同理论中心理学视野下的文化认同理论作了借鉴吸收。第三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机遇,主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与魅力、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四方面。之后从现代性思潮的冲击、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部分当代大学生认知的偏差四方面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本章以现有文献理论为基础,结合对不同层次当代大学生展开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数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着的社会功能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的认同三个方面的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最后采用简单理论模型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认同内容。根据广义文化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内容分为行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集体意识、以立德修身为基石的个人道德三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导性内容。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核心性内容。第六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首先提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机理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系统中各要素的内在协作方式以及其运行规则,它主要包括认同的过程和认同的层次。其次,从认知、感悟、体验、内化、践行五个环节动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过程。最后,从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四个层次叙述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认同层次,有机分析了构成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第七部分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索。通过前文的分析,目前我国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章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当代大学生自身五个层面入手,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等路径,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牢基础。

虞娅娜[9](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张少波[10](2016)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文中认为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体质,促进全面发展。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力求通过发展高中学生社团,来促进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本文通过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完中学校的高中学生进行有关学生社团方面的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当前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为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较为详实的数据依据和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指明方向,力求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能够关注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而推动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和洛江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论文主要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的形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面对洛江区部分中学的高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既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又有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真实有效地反映了洛江区当前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唤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来关注、重视和支持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区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进而为学校的特色办学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一、现实需要
        二、理论诉求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趋势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一、维护正当权益
        二、促进德法兼修
        三、保障全面发展
        四、推动法治建设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调查抽样方案
        三、问卷施测过程
        四、调查样本分布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一、法治课堂教学
        二、法治社会实践
        三、法治文化涵养
        四、法治队伍建设
        五、治理体系建设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一、融入
        二、引领
        三、创新
        四、协调
        五、联动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内容更加完善
        二、标准更加健全
        三、运行更加科学
        四、保障更加有力
        五、成效更加显着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学科教学体系
        二、法律武装体系
        三、日常教育体系
        四、队伍建设体系
        五、治理服务体系
        六、评估督导体系
        七、实施保障体系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一、顶层设计机制
        二、协同推进机制
        三、资源共享机制
        四、合作交流机制
        五、监测评价机制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附录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
        2.1.1 幸福、幸福感及幸福观
        2.1.2 幸福观教育
        2.1.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
    2.2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三大要素
        2.2.1 强调激发积极情绪
        2.2.2 重视培养积极人格
        2.2.3 主张构建积极社会组织系统
    2.3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价值共生
        2.3.1 从问题到优势: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价值补充
        2.3.2 从无助到乐观: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共同目标
第三章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研究设计
        3.1.2 调查研究实施
    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分析
        3.2.1 大学生幸福观取向的主流性
        3.2.2 大学生幸福观内容的选择性
        3.2.3 大学生幸福观形成的可塑性
    3.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现状调查
        3.3.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成效调查
        3.3.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课程调查
        3.3.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环境调查
    3.4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3.4.1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效果不理想
        3.4.2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课程不系统
        3.4.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践不突出
    3.5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3.5.1 高校和学生对幸福观教育的重视不足
        3.5.2 传统的幸福观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束缚
        3.5.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实践及活动的匮乏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策
    4.1 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4.1.1 发掘品格优势与美德
        4.1.2 强调积极的情绪教育
        4.1.3 开展积极的意义教育
    4.2 改进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方法
        4.2.1 注重积极人格培育
        4.2.2 拓宽积极人际关系
        4.2.3 利用量表评价体系
    4.3 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实践
        4.3.1 激发个体的福流沉浸体验
        4.3.2 增加积极复原力实践项目
        4.3.3 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B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3)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相关概述
    2.1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内涵解读
        2.1.1 大学生政治素养
        2.1.2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
    2.2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内容结构
        2.2.1 政治理论知识
        2.2.2 政治价值观
        2.2.3 政治信仰
        2.2.4 政治行为能力
    2.3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意义
        2.3.1 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自觉
        2.3.2 丰富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容,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2.3.3 改善社会风气,构建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新格局
        2.3.4 激发政治主体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3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政治教育及政治自觉性的理论
        3.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青年政治教育重要性的相关论述
        3.1.2 列宁关于青年政治自觉性的有关理论
    3.2 中共历代领导人关于青年政治教育的思想
        3.2.1 毛泽东关于青年政治教育的思想
        3.2.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政治立场的重要论述
        3.2.3 江泽民关于青年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
        3.2.4 胡锦涛关于“四个新一代”的重要论述
        3.2.5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论述
4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取得的成绩
        4.1.1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社会认可度提高
        4.1.2 高校对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的教育引导更加重视
        4.1.3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方式与组织程度得到改善
    4.2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4.2.1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理念亟需更新
        4.2.2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方法有待改善
        4.2.3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环境尚需优化
        4.2.4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管理需要规范
        4.2.5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评估需要完善
    4.3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4.3.2 传统授课理念和授课方式的影响
        4.3.3 非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
        4.3.4 家庭成员政治素养的影响
        4.3.5 网络传媒“把关人”不到位
5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理念、目标与原则
    5.1 更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理念
        5.1.1 培养任务坚持“立德树人”
        5.1.2 培养环节落实“三全育人”
        5.1.3 培养过程贯彻“文化育人”
    5.2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目标
        5.2.1 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
        5.2.2 规范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5.2.3 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2.4 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5.3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原则
        5.3.1 协同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5.3.2 引导性与主动性相统一的原则
        5.3.3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6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对策
    6.1 创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方法
        6.1.1 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6.1.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相结合
        6.1.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6.1.4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6.2 拓宽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渠道
        6.2.1 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6.2.2 政治态度培养:坚持高校日常教育管理
        6.2.3 政治行为能力培养:建立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基地
    6.3 优化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环境
        6.3.1 营造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家庭文化氛围
        6.3.2 加强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
        6.3.3 净化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网络空间
        6.3.4 改善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社会环境
    6.4 规范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管理
        6.4.1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学校、社会平行管理制度
        6.4.2 建立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联动管理的模式
    6.5 完善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评估
        6.5.1 坚持科学的评估原则
        6.5.2 选择权威的评估途径
        6.5.3 确立科学的评估对象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4)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的重点、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一、高校心理育人的内涵与特点
    (一)心理育人的科学内涵
        1.心理育人的含义
        2.心理育人提出的意义
    (二)心理育人的基本特点
        1.心理育人的德育定位
        2.心理育人的内容任务
        3.心理育人的目标方向
        4.心理育人的原则要求
    (三)心理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理论基础
        2.实践依据
二、高校心理育人现状分析和问题探讨
    (一)高校心理育人的现状分析
        1.高校对心理育人的重视程度
        2.高校心理育人的开展情况
        3.心育对象的体验感受
    (二)高校心理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
        1.心育和德育的契合点把握不准确
        2.心育的“三全育人”落实未到位
        3.心育重“矫治”轻“发展”
    (三)原因分析
        1.传统育人思想的影响
        2.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
三、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对策
    (一)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机遇与挑战
        1.恰逢的机遇
        2.面临的挑战
    (二)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任务与要求
        1.完善心育主渠道,加强课程建设
        2.整合心育师资力量,加强队伍建设
        3.优化心育途径,加强载体建设
        4.综合多学科,加强心育的理论支撑
    (三)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思路与举措
        1.明确心育理念,实现“育心”向“育人”的转化
        2.尊重德育和心育的独特性,把握好二者的契合点
        3.尊重规律,提高心理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发展中国特色,做好本土化研究
        5.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中谋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8)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背景
        1. 党和国家的积极倡导与有力推动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冲突
        3. 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诉求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定
        1. 文化
        2. 中国传统文化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认同
    (四)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述评
    (五) 研究方法
        1. 规范分析法
        2. 实证研究方法
        3. 历史分析方法
        4. 比较研究方法
        5. 跨学科研究方法
    (六) 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1. 研究思路
        2. 研究的重难点
        3. 可能的创新点
        4. 研究的不足
二、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文化认同观
        1. 文化内在的矛盾性是文化认同的动因
        2. 人的能动性是文化认同和发展的根据
        3. 实践活动是文化认同得以实现的途径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认同观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
        4.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
    (三) 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化认同理论
        1. 发展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
        2. 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
        3. 跨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
三、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时代境遇
    (一)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机遇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2. 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3. 高等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
        4.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二)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1. 现代性思潮的冲击
        2.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3.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4. 部分大学生认知的偏差
四、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现状调研分析
        1. 调研数据来源
        2.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1)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了解情况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类别调查
        (3) 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调查
        3.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分析
        (1)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调查
        (2)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着的社会功能认同
        (3) 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的认同
    (二)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理论模型
        1. 理论模型构建
        2. 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五、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内容
        1. 物质文化
        (1) 四大发明
        (2) 古迹遗址
        (3) 典藏古籍
        2. 非物质文化
        (1) 口头传统和表述
        (2) 民族民间表演艺术
        (3) 社会风俗节庆
        (4) 传统手工艺技能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导性内容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 以社会责任为支撑的集体意识
        3. 以立德修身为基石的个人品德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核心性内容
        1. 讲仁爱
        2. 重民本
        3. 守诚信
        4. 崇正义
        5. 尚和合
        6. 求大同
六、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
    (一) 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认同的过程
        1. 认知
        2. 感悟
        3. 体验
        4. 内化
        5. 践行
    (二)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层次
        1. 知识认同
        2. 情感认同
        3. 价值认同
        4. 行为认同
七、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索
    (一) 国家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二) 社会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尚
        1. 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2. 运用现代手段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抵制外来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蚀
    (三)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育人体系
        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体系
    (四) 家庭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责任
        1. 注重家教
        2. 培育家训
        3. 传承家风
    (五) 当代大学生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追求
        1. 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 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3. 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4. 肩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一、社团
        二、学生社团
        三、高校学生社团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后记

(10)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高中学生社团概论
    第一节 社团与高中学生社团
    第二节 高中学生社团的特点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的形式
    第四节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章 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基本数据分析
    第二节 调查问卷样本的选择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上对高中学生社团的认可度不高和评价体系不健全
    第二节 学校对高中学生社团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四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各方面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影响
    第二节 学校管理与发展对高中学生社团的影响
    第三节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自身原因
第五章 高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制度
    第三节 转变管理观念
    第四节 增加对高中学生社团活动的投入
    第五节 完善高中学生社团的队伍建设
    第六节 创新高中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结论
附录1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高中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D]. 周炜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研究[D]. 曾易.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研究[D]. 王缓缓.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8)
  • [5]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8]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D]. 程为民.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10]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基于对泉州市洛江区部分中学的调查[D]. 张少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