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话多”,孩子“会输”

父母“话多”,孩子“会输”

一、家长“言多”,孩子“必失”(论文文献综述)

黄雨[1](2021)在《相亲者及亲属交往行为研究 ——基于合肥市杏花公园相亲角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柏晓斐[2](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陈姝羽[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集释》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共分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爲绪论,简要介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爲简文集释,尽量全面地收集2020年4月之前《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做集释的一般方法,对清华八各篇做详尽的集释,相关争议或取舍尽可能以按语形式进行总结说明;第三部分爲相关问题研究,以劄记的形式对《摄命》和《治邦之道》篇中几处文句的断读释义进行探讨。本文撰写主要偏重於资料收集整理,以期爲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辛翀,武立乾,许旭峰[4](2020)在《五行与五德——管窥儒家人文思想之自然观内涵》文中研究表明中医常以目属木,鼻属金,耳为水性而口为土,舌为火性。然《说卦》传则以"离为木,兑为口。"离卦为火性,兑卦属金性,如此则是眼为火,口为金。似与中医相悖,细究其矛盾背后实乃体用之异,眼兼木火,木为体而火为用;口兼金土,土为体而金为用。体用之说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核心所在。以易学自然观综合二者,可为儒家人文学说寻一天地自然之本体依据,以体用关系出发探究五德之自然观内涵,则可管窥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之路向进程。

范晓梨[5](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时代带来全新挑战,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冲击,多元思想的渗透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冲突加剧,各类不稳定因素増加。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总体上虽稳定,但高校突发事件偶有发生,不时给师生敲响安全警钟,同时也给高校的运行秩序及其社会声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突发事件是由自然、人为或社会环境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或者发生在校外但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给学校内部人员带来负面影响,对学校的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一定冲击,甚至波及到社会稳定的,需要高校管理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建设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网络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其性质可分为高校政治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治安安全类、高校管理类、心理健康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等七类事件。其发展演变具有明显的规律,根据规律可将其演变周期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等三周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线,通过它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进一步净化高校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理论等理论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遵循求实原则、主体原则、层次原则的基础上,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发挥其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和总结功能,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解决校园中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上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通过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党委宣传部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保卫处工作者等进行访谈,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缺乏共享,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工作较为薄弱,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高校信息发布及时性有待增强,舆论引导状况欠佳,对普通学生心理情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协同合作的程度有待提高;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集体式的心理调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复效果,缺乏正反面结合的教育,事件后续情况尚未持续跟进,总结反思力度有待增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预警机制,落实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建立四方联动机制;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工作,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张妍[6](2019)在《明清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家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家庭的教子、处世等教育思想。传统家训以血缘为纽带,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社会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家训的内容不断丰富,它是古人治家经验、处世哲学、人生智慧的高度总结,是教子方法的荟萃。明清家训作为传统家训在鼎盛时期的产物,挖掘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汲取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此外,对提高公民道德水平、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谐社会的建成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此,本论文从以下六方面开展研究。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家训、家庭教育、教育价值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章,介绍明清家训的发展历史。论述明清家训的发展基础;介绍明清家训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历程。第二章,对明清家训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从修身、齐家、处世三方面深度解读明清家训。第三章,对明清家训的功能及特点进行概括、总结。第四章,以科举世家诸城刘氏为例,介绍科举世家诸城刘氏的发展历史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诸城刘氏的家训,并进行相关总结。第五章,介绍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社会环境、现代人的心理等角度阐释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的困惑。并挖掘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如蒙养于正、及时早教的家庭启蒙教育;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道德养成教育,合理理财、勤俭持家的治家理财教育;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情感追求教育;自立自强、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教育,以促进家训的传承、家风的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文章虽然以历史为线索进行研究,从明清时期家训展开论述,但是本论文并不仅仅局限历史本身,希冀将历史经验应用到当下。明清家训在教育子孙上运用伦理学、哲学、教育学等多种理论。这些理论有些在现代仍有其价值,挖掘明清家训的精粹,对提升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重塑现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磊[7](2016)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历经改革的重要时期,一切都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精神修养提升,但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培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德责任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方方面面,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工作是否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与时俱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深挖源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培育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及诚信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责任培育中,并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道德责任培育的重点工作。道德责任培育工作必须紧贴时代,建设良好的社会、高校、家庭的道德氛围,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整合社会、学校及家庭的教育优势,正确面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特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道德培育工作的新渠道及新模式,推进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工作良好、有序的开展,进而使大学生道德培育工作逐步取得实效。

王永祥[8](2017)在《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儒家作为传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化派别,把修身齐家作为人生轨迹的基始性工作,特别强调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整体关联。儒家自创始以来就尤为重视家庭血缘亲情,重视对涉及家庭伦理道德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众多理论特质明显、思想脉络清晰的家庭教育理性认识。本研究以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从构成理论研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价值诉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入手,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注重史论结合,以展现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优秀理念。儒家学说诞生于先秦,儒家家庭教育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萌生。“五经四书”奠定了儒家家庭教育的基本格局。孔子已经自觉地开展了家庭教育,并对家庭教育发表了诸多的见解。汉代,儒家学说受到空前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家学说影响力下降,但由儒家倡导的封建家庭理念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着——《颜氏家训》。唐宋时期的家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以丰富和发展,《帝范》的出现展示了帝王之家家庭教育的系统全面。从宋代开始,文人士大夫的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思考异彩纷呈,思想家还有意建构系统完善的家庭教育理论。明清时期是家庭教育的繁盛时期,该时期保存下来的家教文本远超历史上的其它阶段,且家教文本在体例上多有创新。晚清以来,儒家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儒家家庭教育开始解体,朝着近代新式家庭教育转型。天人关系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人生境界、轨迹的最高行事准则就是天道,人道是对天道的遵循和践行。儒家认为人的德性是人具有的天性(天赋)。在儒家那里,天有“神圣之天”、“德性之天”、“自然之天”的分别,因而人具有不同的天性。儒家“天人合德”的理念认为人只有完善自我,才能最终成就天所赋予人的宝贵德性。儒家认为人之施教和受教都要遵从人性,家庭教育之所以必需且紧要,就在于教育本身能促进家庭成员个性的完善。儒家家庭教育首重“明人伦”,即使家人、子弟形成相亲相爱的人伦道德理念。儒家家庭教育在“亲亲”之外,还重视“尊尊”,要求家庭成员养成尊重家庭以外人员的道德意识。儒家注意到家庭成员间的亲爱有可能发展成为溺爱,故强调“知爱与知教”的结合,不能置应有的教育和引导责任于不顾。儒家家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以循礼守制为核心的家风,以累世美德为核心的家风,以传世之学为核心的家风。儒家认为正己才能正家,只有家庭施教主体修养得法,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家风。儒家尤其重视女性(特别是主妇)在家风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儒家尤其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在化民导俗方面的能动作用,认为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两相促进,才能营造出良风美俗。“正家之道”是儒家关于和顺家庭关系的教育。儒家在父子关系上倡导“父慈子孝”,即父辈要关爱教育晚辈,晚辈则要孝敬长辈;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即同辈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协助和睦相处;夫妻间要做到“夫义妻贤”,即夫妻双方在婚姻缔结及存续期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共建美好家庭;儒家强调“长幼有序”,倡导代际之间要尊长爱幼。儒家提倡的家庭美德主要有勤俭、礼让、仁爱、谦虚、忠孝、敦学、和睦等。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的“家国情怀”包含四方面:首先是“齐家”,一是“修身以齐家”,二是“治生以齐家”,三是“制用以齐家”。其次是“亲宗族”,一方面,儒家提倡要“周济族人”,即宗族间要扶危救困患难相恤;另一方面,要“教导族众”,加强对族人的规戒引导和教育。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睦乡邻”,做到“与邻为善”、“礼待乡曲”、“里仁为美”。最后是“爱国家”,教育家庭成员要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惜牺牲自我以维护国家统一。家训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施教者的一系列训诲、示教的总结。这种教育方式促进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家规教育把家庭教育的有关内容,用硬性规定表达出来,要求家庭成员普遍遵守。家礼教育就是通过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使家庭伦理道德具体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素养。私塾也是传统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儒家家庭教育把人际交往看成是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所谓“以友辅仁”说的就是这种理念。儒家家庭教育也提倡游学,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儒家家庭教育还注重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宽严相济、榜样示范、说理教育、启发诱导、内省自觉等都是儒家最为普遍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些方法是儒家家庭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借鉴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现代家庭教育要注重道德涵养,要注重方法得当,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家风。

赵燕[9](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索磊[10](2016)在《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文中指出在哲学实践转向、教育研究实践转向、课程与教学实践转向的历史背景下,本文立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借鉴了该领域关于实践理性的研究成果,尝试用实践理性来解释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的命题。论文遵循着以下研究思路:什么是实践理性?为什么提出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理性关照下教师专业成长应当是怎样的理想境界?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存在怎样的现实阻抗?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有哪些现实选择?论文从对实践理性的界定着手,探讨了实践哲学的两种不同传统。相应于两种实践观,实践理性也有不同的内涵。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德性实践论。总体而言,其所言的实践主要限于政治、伦理之域。康德基本上沿袭了这种实践哲学传统,把实践与道德领域联系起来。基于此种传统的实践理性,其内涵局限于道德、伦理和政治领域。技术实践论则源自培根,这一传统把关注之点从道德哲学转向自然哲学,扩展了实践的内涵,实践不再只是伦理的实践,而且是一种技术的实践,涵盖了科学和生产活动。道德实践论和技术实践论割裂了人类行为的完整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标志着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这种实践转向超越了这两种实践哲学传统,基于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实现了实践的完整性,统一了制作和实践的对立,弥合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的割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应的实践理性不再囿于政治和伦理之域,而体现在对于人类行为全面关注,既关照人类行动之善的价值追求,也关注人类行动的成果与效率。本文依据实践结构包括目的、手段和过程三要素的观点,结合实践过程的内在逻辑(有益性、有效性和正当性),把实践理性归结为三个内在向度:价值论、工具论和交往论。三个向度分别针对的问题是人类行动“何者为善”(有益性goodness),“如何达到善”(有效性effectiveness),“怎样使善的追求合乎规范”(正当性rightness),与此相应实践理性具有三个原则:向善原则、有效性原则和正当性原则。据此,本文建构了以实践理性作为理论工具的分析框架。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是一种特殊的实践,集“成己”与“成人”于一体,是一种自身具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实践理性可以对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展开前提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教师可以据此调整自身专业成长的方向、提升专业品性、追求自我卓越。实践理性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诉求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丰富的意蕴。为了对实践理性关照下的教师成长进行详细阐述,本文运用所建构的分析框架分别从实践理性三个内在向度展开了具体的描绘。价值向度是实践理性的内在向度之一。以价值向度检视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则其目的导人向善。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就是教师价值理念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统整社会期望与自身合理需求、兼顾公共利益和自我生命价值,实现身心和谐发展;教师总是能意识到专业知识技能也承载着价值,不会“只注意赶路却迷失了前行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实践理性价值向度视域下的专业成长强调教师主体性的彰显,教师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成长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内在主动性而不是外在催迫。工具向度(技术向度)是实践理性的另一向度。在实践理性工具向度的视域下,教师专业成长则在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实现成长目标,探求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及其获取与掌握的有效途径;实践理性的工具向度很好地诠释了实践理性的筹划功能。如果把教师专业成长比作一次远行,实践理性的价值向度负责规约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工具向度则负责路线的设计、交通工具的选取以及行程安排。交往是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的本质特性之一,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与他人的交往和教师的自我交往。实践理性交往向度视域下,教师专业成长就是教师提升自己与人沟通的有效性,养成交往伦理和审辨思维能力的过程。要而言之,实践理性作用于教师成长就是探求“何者为教师专业成长之善”(成长的有益性),“如何达到教师专业成长之善”(成长的有效性),“怎样使对教师专业成长之善的追求合乎规范”(成长的正当性)。以实践理性检视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则教师的专业成长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对照实践理性的三个向度,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分别表现为:价值向度上存在价值取向迷失的现象,教师的发展目标过分注重功利取向而忽略教师专业成长的本体价值;发展内容上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遮蔽专业伦理的价值;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主体缺失、主体性消隐;发展方式上则表现为教师交往目的异化、意义失落。实践理性的工具向度上存在问题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专业主义理念下成为“技术型”专家的发展目标,效率至上意识下过分追求发展过程的可控制性和高效率,教师过着一种科层组织底层的单向度生活。就实践理性的交往向度而言,教师的交往现状暴露出交往向度的孱弱,表现在:以差序格局为标志的交往原则人情化;文人相轻导致囿于门户之见;不能真诚面对自我内心造成交往心理失调;民主交往意识欠缺以致唯权唯上。这些都有违于实践理性关于教师专业成中过程的正当性原则。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是教师实践理性的合理化。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反映出教师的实践理性不完善,突出的问题是实践理性内在各向度的失谐。这是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所面临的现实阻抗。本文结合历史文化脉络和我国的具体现实国情进行了多方归因。首先是时代因素,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造成中国既有现代性的问题,同时又受到后现代思想的冲击。现代性带来的工具理性滥觞,在祛魅的同时又造成了工具理性的殖民;变革时代与后现代思想的影响导致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难度;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不利于实践理性的合理化。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层次的变革,提出了教师改变的吁求。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也的确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然而培训却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尚需更新培训理念、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方式和针对性。教师个人经历和个体的人格特征影响着教师实践理性的形成和完善。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选择包括:通过培养教师的价值自觉、批判性反思来促进教师价值判断能力、辨识教师专业成长之善的能力;形成教师专业成长正确的器道观,以提升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手段有效性的考量能力;通过学习型学校建设来营造有助于交往伦理形成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交往伦理规范意识的形成。

二、家长“言多”,孩子“必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长“言多”,孩子“必失”(论文提纲范文)

(2)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意义
    0.2 学术史回顾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0.2.3 已有研究评价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
    0.5 概念界定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2.1 政治形象定位
        2.1.1 党领导的军队
        2.1.2 人民的军队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2.2.1 作风优良
        2.2.2 纪律严明
    2.3 军事形象定位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3.2 加强军队建设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4.1 文字宣传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4.2 语音宣传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4.3 形象宣传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7.1.1 参军
        7.1.2 支前、拥军、劳军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简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研究综述
第二章 集释
    凡例
    摄命
    邦家之政
    邦家处位
    治邦之道
    心是谓中
    天下之道
    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
    虞夏殷周之治
第三章 读简札记三则
引文简称表
参考文献
後记

(4)五行与五德——管窥儒家人文思想之自然观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行气化学说
二、体用一元论
三、儒家五常之自然观内涵
    1.八卦到六畜
    2.六畜到六亲
    3.六亲到五德
四、结语

(5)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不足与趋势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2.1.1 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2.1.3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2.1.4 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
    2.2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2.2 心理学
        2.2.3 危机管理理论
    2.3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2.3.1 求实原则
        2.3.2 主体原则
        2.3.3 层次原则
    2.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各阶段的功能
        2.4.1 潜伏期的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
        2.4.2 爆发期的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
        2.4.3 恢复重建期的调节和总结功能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3.1 关于本研究的访谈与问卷调查
        3.1.1 对高校管理部门的访谈调研
        3.1.2 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3.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3.2.1 潜伏期存在的问题
        3.2.2 爆发期存在的问题
        3.2.3 恢复重建期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4.1 潜伏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1.1 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4.1.2 完善预警机制
        4.1.3 落实预防工作
        4.1.4 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
    4.2 爆发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2.1 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4.2.2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4.2.3 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4.2.4 建立四方联动机制
    4.3 恢复重建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3.1 开展针对性心理调适工作
        4.3.2 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
        4.3.3 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
        4.3.4 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调查
附录 B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访谈题目

(6)明清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训
        (二)家庭教育
        (三)教育价值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家训内容的研究
        (二)关于家训的演变过程研究
        (三)关于传统家训思想通论研究
        (四)针对家训范例或断代研究
        (五)关于家训现代启示及价值研究
        (六)从德育和伦理学的角度研究
        (七)关于女性家训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案例法
        (三)历史研究法
        (四)跨学科研究法
    五、研究特色
第一章 明清家训的发展基础
    一、明清以前家训的演变进程
        (一)先秦—春秋战国时期
        (二)秦汉—三国时期
        (三)魏晋—隋唐时期
        (四)五代—宋元时期
    二、明清家训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一)明清家训产生背景
        (二)明初至清代前期家训的发展历程
        (三)清代后期家训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明清家训的主要内容
    一、修身观
        (一)志向高远,励志勉学
        (二)以德立身,崇尚节操
        (三)自立自强,持之以恒
        (四)慎独内省,人格养成
    二、齐家观
        (一)家庭亲和,父慈子孝
        (二)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三)夫义妻顺,相敬如宾
        (四)勤劳俭朴,力戒骄奢
    三、处世观
        (一)慎择交友,近善远佞
        (二)崇德向善,救难济贫
        (三)谦恭和顺,宽以待人
        (四)勤政爱民,清廉自守
第三章 明清家训的功能及特点
    一、明清家训的功能
        (一)维护家族秩序,促进家庭和谐
        (二)塑造道德品格,养成道德风尚
        (三)培养栋梁之才,推动社会发展
        (四)研读家训经典,传承优秀文化
    二、明清家训的特点
        (一)编入族谱,累世精修
        (二)家书示训,警示子孙
        (三)女训增多,强化贞烈
        (四)戒书增多,端正家风
        (五)择业指导,经世致用
第四章 明清家训个案研究——以科举世家诸城刘氏为例
    一、背景简介
    二、诸城刘氏家训具体内容
        (一)清廉爱民,循良为吏
        (二)积德行善,宅心仁厚
        (三)刻苦向学,科举为重
        (四)虚心抑己,谋事深远
        (五)父严母慈,兄友弟恭
        (六)识才爱才,推贤黜佞
        (七)远离浮华,崇惇尚厚
    三、小结
第五章 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现代家庭教育的困惑
        (一)忽视家庭教育,转嫁教育责任
        (二)过分重视智力,轻视品德教育
        (三)处事过于功利,价值观念偏差
        (四)情感交流匮乏,人际交往缺乏
        (五)父母过于溺爱,子女不善自理
    二、明清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蒙以养正、及时早教的家庭启蒙教育
        (二)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道德养成教育
        (三)合理理财、勤俭持家的治家理财教育
        (四)尊老爱幼、和睦亲邻的情感追求教育
        (五)自立自强、重义轻利的人生价值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获奖成果
附录1
附录2

(7)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道德与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育
    一、道德与道德责任
        (一)道德的含义及其伦理学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
        (三)道德责任及其在民族素质提升中的重要地位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
        (一)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二)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现实要求
        (三)立德树人与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必要性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时代内容
    一、诚信是大学生立德树人之基石
        (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的重要性
        (三)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成人之本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三)中华民族道德传承对大学生道德培育的作用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解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
        (三)大学生要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缺失及成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具体表象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思维表象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心理表象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的行为表象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一)网络负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冲击
        (二)市场经济大潮给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带来的困境
        (三)文化价值观念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责任认知力的弱化
    三、家庭教育失当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负面影响
        (一)家庭教育目标和价值观的偏差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二)家庭关系不和谐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
        (三)家庭教育缺失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
    四、学校德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大学生道德责任的负面影响
        (一)应试教育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薄弱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致使大学生道德责任弱化
        (三)德育方式方法与时代发展要求不适应使大学生道德责任淡薄
    五、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一)道德认知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二)心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三)理想信念缺失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第四章 解决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消除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的影响
        (一)加大对网络负环境的打击和监督
        (二)降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二、注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中的作用
        (一)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加强以道德养成为核心的良好家风教育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延续性对道德教育的承托
    三、完善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体制机制
        (一)切实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三)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手段
    四、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以完善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
        (一)注重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培养
        (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工作
        (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不足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一)家庭
        (二)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
第一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先秦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周公家教:以《康诰》、《大诰》与《酒诰》为中心
        二、孔子家教
        三、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经典:“五经”与“四书”
    第二节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刘邦《手敕太子文》
        二、董仲舒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司马谈的《命子迁》
        四、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
        五、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
    第三节 唐宋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完善
        一、李世民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范仲淹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包拯的《包拯家训》
        四、欧阳修的家庭教育思想
        五、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思想
        六、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
    第四节 明清时期:儒家家庭教育的繁盛及转向
        一、王阳明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古代最着名的《朱子家训》
        三、千古第一家训《曾国藩家训》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近代转向
第二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第一节 儒家天人关系中的人
        一、天人合一与人的属性
        二、天人合德对人的本质规定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一、人性
        二、人性之善恶
        三、人性之善何以可能
第三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明人伦
        一、人伦
        二、亲亲与尊尊
        三、知爱与知教
    第二节 正家风
        一、家风
        二、正己正家
        三、宜其家人
    第三节 美风俗
        一、家风与世风
        二、厚俗与新民
第四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 正家之道
        一、父慈子孝
        二、兄友弟恭
        三、夫义妻贤
        四、长幼有序
    第二节 家庭美德
        一、勤俭
        二、忍让
        三、仁爱
        四、谦虚
        五、忠孝
        六、重学
        七、和睦
    第三节 家国情怀
        一、齐家
        二、亲宗族
        三、睦乡邻
        四、爱国家
第五章 儒家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节 儒家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家训教育
        二、家规教育
        三、家礼教育
        四、私塾
        五、交游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二、循序渐进法
        三、宽严相济法
        四、榜样示范法
        五、说理教育法
        六、启发诱导法
        七、内省自觉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现实困厄
        (三)应有的反思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及辨析
        (二)实践理性与教师专业成长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特色与挑战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的特色
        (三)研究的挑战
第一章 实践理性界说
    一、实践理性溯源
        (一)德性实践论及其实践理性观
        (二)技术实践论及其实践理性观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及其实践理性观
    二、实践理性的内涵与特征
        (一)实践理性的内涵
        (二)实践理性的特征
    三、实践理性的内在向度
        (一)实践的结构:实践理性内在向度的决定因素
        (二)实践理性的三个内在向度
        (三)内在向度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理性的原则
        (一) 向善原则
        (二) 正当性原则
        (三) 有效性原则
    小结:基于实践理性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的立论逻辑
    一、实践转向:理论与实践对立的消弭
        (一)哲学的实践转向
        (二)课程探究的实践转向
        (三)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
    二、本源确证: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的内在依据
        (一)教育专业成长实践本质的认识
        (二)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的结构
        (三)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的内在吁求
    三、课程改革:教师改变的吁求与教师实践理性的合理化
        (一)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课改的成败在教师
        (二)课程改革之于教师的意义:课改要求教师改变
        (三)当前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理性的诉求
    小结:教师专业成长实践活动与实践理性的内在契合性
第三章 实践理性的价值向度:教师专业成长之善的追问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何为教师专业成长之善?
        (一)向善人格:教师专业成长之善的追问
        (二)和谐发展:公共利益脉络中的个人成长
        (三)技以载道:宽厚人文基础上的专业技能
        (四)自我完善:发展过程中主体性的尊重
    二、教师专业成长目的之善的现实困顿
        (一)功利取向:发展目标上价值维度的失谐
        (二)重技轻道:发展内容上专业伦理的遮蔽
        (三)主体缺失:发展过程中教师主体性的消隐
        (四)意义失落:发展方式上交往目的的异化
    小结 存在论意义上的自我完善
第四章 实践理性的工具向度: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性的考量
    一、教师专业成长手段有效性的应然论证
        (一)求真意识:教师专业成长之真的探求
        (二)积基树本:专业知识作为教师成长的基础
        (三)教亦多术:专业技能作为教师成长的保障
        (四)运筹帷幄:教师有效成长的支撑
    二、教师专业成长手段有效性的现实偏差
        (一)专业主义:“技术型”专家的发展目标
        (二)效率至上:可控制、高效率的发展过程
        (三)体制束缚:科层组织底层的单向度生活
    小结 目的论意义上的技能成长
第五章 实践理性的交往向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正当性权衡
    一、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理想境界
        (一)交往实践:教师成长活动的本质特性
        (二)表达之道:教师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声称
        (三)交往伦理:营造教师成长人文环境
        (四)审辩思维:提升教师自我交往的品质
    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正当性的现实冲击
        (一)差序格局:交往原则人情化
        (二)文人相轻:门户之见筑壁垒
        (三)心理失调:不能真诚面对内心
        (四)唯权唯上:民主交往意识欠缺
    小结 交往的有效性声称和交往伦理
第六章 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之重构
    一、重构之前提: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理性的合理化
        (一)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理性合理化的内涵
        (二)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理性合理化的标准
    二、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阻抗
        (一)理性失谐:现代性、转型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因素
        (二)教师培训存在的偏差
        (三)个体因素:个性、人格、个体经历
    三、基于实践理性教师专业成长应然选择
        (一)实践理性价值向度的发展:价值自觉、审辩式思维
        (二)实践理性工具向度的矫正:辩证的知识与技能观
        (三)实践理性交往向度的培育:学习型学校、个人心灵成长
    小结 前提、阻抗和现实选择
结语 实践理性用以解释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限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四、家长“言多”,孩子“必失”(论文参考文献)

  • [1]相亲者及亲属交往行为研究 ——基于合肥市杏花公园相亲角的实证调查[D]. 黄雨. 安徽大学, 2021
  • [2]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集释[D]. 陈姝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五行与五德——管窥儒家人文思想之自然观内涵[J]. 辛翀,武立乾,许旭峰.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20(02)
  • [5]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范晓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6]明清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D]. 张妍.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7]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培育研究[D]. 张磊.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2)
  • [8]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王永祥. 兰州大学, 2017(01)
  • [9]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10]基于实践理性的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 索磊. 西南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父母“话多”,孩子“会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