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焦虑理论述评

精神分析焦虑理论述评

一、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尹雅楠[1](2021)在《论哈罗德·布鲁姆的焦虑意识》文中指出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70年代后期提出了着名的“影响的焦虑”理论,并写出了震动整个文坛的着作——《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布鲁姆出生于犹太移民家族,他在美国主流学界中始终追求一种身份上的认同,这种焦虑的意识伴随着他文学理论的产生。“影响的焦虑”理论既是布鲁姆的批评成果,同时也是他本人在美国社会中的真实写照。同样,他作为一名文学理论家,在面对文学前辈时,如何创作出独属于个人特色的理论作品也是他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在对身份的诉求和“影响的焦虑”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布鲁姆越来越多地暴露了他的焦虑意识。从焦虑意识这一角度出发,有利于理解布鲁姆文学理论的产生。绪论介绍了布鲁姆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以及国内外对他的研究现状。首先对焦虑一词做了辨析,并得出结论,焦虑是布鲁姆创作的内驱力。其次分析了布鲁姆的焦虑意识是如何从自身身份的焦虑过渡到文学理论作品中,具体表现为焦虑意识在他“误读”理论和经典理论上是如何呈现的。最后则是对布鲁姆焦虑意识的思考,分析焦虑意识是否在作家群中有普遍意义以及对布鲁姆焦虑意识的旁证。焦虑意识始终伴随着布鲁姆成长,在他宏大繁杂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处处都能窥见他深受焦虑的影响。布鲁姆具有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他的着作风格也独树一帜。因此探究布鲁姆的焦虑意识有助于梳理布鲁姆复杂的文学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布鲁姆的文学批评本质和文学理论观点。

吴贝儿[2](2021)在《高级水平来华留学生阅读焦虑研究及调适对策 ——以义乌工商学院高级班留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容易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情绪,这些情绪普遍体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研究发现,阅读焦虑会对阅读进程和结果极易会产生严重的前期影响。如何帮助留学生克服这种阅读焦虑,是一个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以义乌工商学院高级水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人背景信息调查、经修改的汉语阅读焦虑调查量表、课堂观察和个人访谈搜集相关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得出义乌工商学院高级水平留学生的阅读焦虑现状,并提出了缓解阅读焦虑的相应对策,以期为汉语高级水平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帮助。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讨论了焦虑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汉语阅读焦虑的理论依据,揭示阅读焦虑的深层特征。第三章依据汉语阅读焦虑问卷,对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阅读焦虑的现状进行分析,从阅读能力、阅读内容、阅读环境、阅读方法、一般性焦虑五个维度,比较三个不同文化圈的留学生汉语阅读焦虑的差异,分析影响高级水平留学生阅读焦虑的因素。第四章从学习者自身和教师角度分析得出造成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阅读焦虑的原因。第五章是针对阅读焦虑的调适建议,从教学和学习者角度给出调适阅读焦虑的对策,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做出调整,学习者则应该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等等。第六章为全文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李晓敏[3](2020)在《房树人测验对评估初中生焦虑情绪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包括了情绪、躯体等多个方面,其中关于个体情绪的调查多数采用心理测验法,运用自陈量表进行调查测验,便于操作和后续的统计分析。但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基本进入了青春期,既开放又闭锁的特点让他们渴望他人的理解但又拒绝外界探知其内心感受。而房树人绘画测验拥有非言语性、测验目的隐蔽性强等特点,因此,本研究将房树人绘画测验与传统的问卷量表结合起来,研究分析房树人绘画测验在评估初中生焦虑情绪的应用情况。为了调查初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初中生的焦虑情绪是否会在房树人绘画测验中有所体现,本研究针对湖北省武汉市某区Y中学全体初中学生,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初二年级共八个班级的学生,共有35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84人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工具运用了房树人绘画测验和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结果显示,参与此次调查的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平均分为2.171分,焦虑因子平均得分2.312分,均处于轻度水平;不同性别的群体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得分要高于男生;不同班级的群体在焦虑因子上的得分不存在差异。参考过往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书籍,本研究选取了31项代表焦虑情绪的绘画特征,经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焦虑情绪在“脖子涂黑”、“腿上涂有阴影”、“房子过小”、“云朵”和“反复描绘地面线”共5项绘画特征中具有显着性。根据研究结果,将房树人绘画测验运用于评估初中生的焦虑情绪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其操作简单,测验目的隐蔽性强,本身亦不受到被试的语言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是能够探知个体情绪的有力测验工具。

路璐[4](2020)在《碎片化阅读视角下的阅读焦虑消解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讨论了这样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能否有规划地进行碎片化阅读(如量化管理),使之成为缓解阅读焦虑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界现有研究中,对碎片化阅读的评价以消极为主,且鲜有提及如何从实操层面对碎片化阅读趋利避害地加以利用,因此难以与阅读焦虑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相关联;本文的回答则是肯定的。如果把“阅读焦虑”这一概念分为“个体阅读焦虑”和“社会性阅读焦虑”两个层面,那么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规范管理的碎片化阅读有助于个体构建健康的阅读实践,进而缓解个体阅读焦虑;而社会性阅读焦虑的消解,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阅读生态。这背后的基本逻辑是:社会性阅读焦虑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症候,建立在众多在阅读领域中感到焦虑的个体之上,因而个体阅读焦虑的消解、个体阅读行为的改善与阅读效益的提升,是社会性阅读焦虑消解的基础。阅读焦虑是将心理学中焦虑这一概念引入阅读领域得到的概念,定义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按阅读主体、表现形式与构成维度等方式可进一步进行细分。其中,个体性阅读焦虑由刺激、自我效能感、阅读者自我、能力四大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也是诱发阅读焦虑的主要变量,影响着阅读主体的阅读实践;社会性阅读焦虑的产生与阅读范式的嬗变息息相关,新媒介带来阅读习惯的变化,是诱发社会性阅读焦虑的客观因素。从影响上看,适当的阅读焦虑会形成一种内驱力,促使阅读主体重视阅读、审视阅读,而过度的阅读焦虑则对个体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承有着负面影响。本文的基本命题是:借助规范管理的碎片化阅读来缓解个体性阅读焦虑,构建和谐的阅读生态以促进社会性阅读焦虑的消解。阅读的碎片化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并非毫无益处。碎片化阅读能够带来阅读量的增加以及时间利用率的提高,这都有利于阅读主体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缓解阅读焦虑。在具体阐述阅读焦虑与碎片化阅读这两个核心概念之后,本文探讨了二者的关系:碎片化阅读是个体阅读焦虑的诱因之一,个体性阅读焦虑也将加剧阅读的碎片化;社会性阅读焦虑也与碎片化阅读有着相互缠绕的关系,如不予以重视两者将陷入恶性循环。正式讨论阅读焦虑的消解策略之前,本文通过非结构性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是探究阅读焦虑问题的普遍性及利用碎片化阅读缓解阅读焦虑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受访者对于利用规范管理的碎片化阅读持有乐观态度。于是本文讨论了个体阅读焦虑的缓解策略,即构建积极健康阅读实践的路径:首先,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正视、重视阅读的价值。其次,通过提升阅读者自身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减弱与外界刺激的接触,为阅读付出更多努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接着介绍了量化管理碎片化阅读的具体方法,如合配比碎片时间与阅读内容、跟踪阅读注意力等等。再次,阅读者还应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强化,积极调整负面情绪。最后,指出互联网是一个深不见底的资源池,建议读者利用社交平台,借鉴他人的阅读经验,取长补短。随后,本文讨论了社会性阅读焦虑的缓解策略。首先简述了政府进行深度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向,如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广而深的阅读推广活动;在整个社会范围之内树立正确阅读价值观的同时,积极组织、扶持图书馆与出版机构,以扎实的内容生产作为全面提升国民阅读质量的坚实基础。其次,提出了出版企业积极尝新的建议,图书市场的健康与繁荣是缓解社会性阅读焦虑的物质基础。具体说来,出版企业可在选题策划方面关注焦虑心境下读者的需求,并在出版物设计方面适当顺应大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同时力求精品出版,开展跨界合作,扩大出版产品的知名度,形成精品出版风气。接着,本文指出教育体系在培养、训练阅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地增加阅读能力的系统训练;高等院校则应注重学生阅读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顺应时代的同时切勿流于浅表化、娱乐化;同时整个教育系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此外,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应主动承担起阅读推广的落实工作,构建多层次阅读推广体系。最后,要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意见领袖、文化名人等充分利用知名度与粉丝效应,为大众树立优质的阅读推广人形象。在结尾,本文总结了阅读焦虑消解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展望了学界与社会各界对于阅读焦虑这一问题研究方向的深入空间。本文与现有文献相比,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观点上:(1)本文提出了借助量化管理后的碎片化阅读来缓解阅读焦虑这一新观点,不仅是消解阅读焦虑的探索路径,也是对碎片化阅读的新的审视。(2)本文试图从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切入,提供合理利用碎片化阅读的方向与目标,这也是本文核心观点由理论变为现实的重要切入点。在方法上:(1)本文以焦虑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是对现有的阅读范式分析框架的一个突破。(2)本文在审视阅读焦虑时,分为个体阅读焦虑与社会性阅读焦虑两个层面进行讨论分析,为理解阅读焦虑与碎片化阅读的关系提供了直白高效的切入视角。

包萌萌[5](2020)在《精神分析视角下《心灵的焦灼》中人物的焦虑心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现代小说家、传记家、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他一生着述颇丰,尤以中短篇小说和传记最为着名。他擅长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以饱蘸同情的笔触描摹了人物百转千回的心曲,体现了他对人类的关怀及广博的胸襟。目前国内学界对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研究丰富,对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研究较少。《心灵的焦灼》以霍夫米勒自述身世来重现发生在二十五年前的一场悲剧,茨威格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富豪开克斯法尔伐、艾迪特小姐和霍夫米勒少尉三位主人公各自的烦恼与焦虑,字里行间控诉着战争才是造成无数悲剧的罪魁祸首。本论文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对《心灵的焦灼》中人物的焦虑心理进行分析,探究致使人物焦虑的原因,分析不同人物所采取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对茨威格的创作动机以及《心灵的焦灼》的美学意义与现实意义进行解读。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茨威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则包括三章:第一章着重分析《心灵的焦灼》中人物焦虑心理显现及原因。开克斯法尔伐因父亲身份和犹太人身份造成的现实性焦虑显现,艾迪特因身体残疾和力比多被压抑造成的神经症焦虑显现,以及霍夫米勒因内在情感的怯弱与外在舆论压力导致的道德性焦虑显现。第二章讨论《心灵的焦灼》中人物对抗焦虑心理的防御措施及意义。开克斯法尔伐面对自身的现实性焦虑采用了逃避机制;艾迪特面对神经症焦虑采取了攻击机制与逃避机制;霍夫米勒应对道德性焦虑时采取了自骗机制与逃避机制。通过探究人物采取的不同防御机制,分析其所造成的不同影响与意义。第三章从文本反观作家,通过对茨威格的创作动机进行分析,解读西方犹太人茨威格反战的和平主义以及作为世界公民的人道主义关怀,探究作者自身的焦虑心理。同时从小说深刻的心理刻画、独特的艺术风格来体味《心灵的焦灼》的美学意义,而茨威格对于人物焦虑心理的关注以及对爱与和平的呼唤,使这部作品历经数十载而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结论部分主要对《心灵的焦灼》中人物的焦虑心理做出总体评价,并对人道主义大师、文学巨匠茨威格在小说中所饱含的同情与关怀进行解读。茨威格对于战争的谴责,对人类焦虑心理的关注以及对爱与和平的呼唤,在当今社会仍值得我们重视。

范小娟[6](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刘芳[7](2019)在《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情绪智力、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是广大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考试焦虑这种情绪问题与学习倦怠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来解决问题。精神分析学派的雅各布森继承发展了弗洛伊德“焦虑的信号理论”,他指出焦虑包含四个因素:刺激、自我、能力和认知评价。从该焦虑理论及精神分析的防御机制理论出发,本研究将探索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山东省某中学的43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以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研究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SPSS23.0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检验,得出以下结果:1、初中生总体上处于中等考试焦虑水平,近七成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在中高水平;2、初中生总体上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初中生总体上情绪智力水平较高;3、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之间,在总分层面上两两相关;4、初中生考试焦虑、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于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5、初中生情绪智力在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6、初中生应对方式在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7、初中生情绪智力、指向问题的应对在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付姗姗[8](2019)在《大专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趋于困难的形式下,大专生群体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由此导致大专生择业焦虑开始出现,并对大专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的角度着手,试图探讨明确大专生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对择业焦虑的影响路径,为改善大专生择业焦虑提供路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在研究一部分,本研究主要基于理论构建和焦虑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选取厦门市三所大专学校的共计615名学生进行施测,编制了《大专生择业焦虑量表》;在研究二部分,利用研究一所编制《大专生择业焦虑量表》结合已有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大专生择业焦虑、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进行了测量,并对大专生择业焦虑现状特征及大专生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对择业焦虑的影响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本研究所编制的包含39个项目,分为状态择业焦虑和特质择业焦虑两个维度在内的《大专生择业焦虑量表》具有十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大专生择业焦虑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其中状态择业焦虑较高;(3)女性大专生状态择业焦虑和择业焦虑总分高于男性大专生,而男性大专生特质择业焦虑高于女性大专生;(4)大三年级大专生的状态择业焦虑和择业焦虑总分高于大二和大一年级大专生;(5)城市大专生状态择业焦虑得分高于农村大专生;(6)大专生自我概念与择业焦虑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性,并且大专生自我概念可以对择业焦虑产生显着预测作用;(7)大专生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显着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显着正相关,道并且大专生应对方式可以对择业焦虑产生显着预测作用;(8)大专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自我概念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显着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显着负相关,并且大专生自我概念可以对应对方式产生显着预测作用;(9)大专生积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概念对择业焦虑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从帮助大专生建立更为良好的自我概念,优化应对方式等角度出发,达到降低大专生择业焦虑的目的。

施旦丹[9](2019)在《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上的信息已经处于爆炸状态。过大的信息量,伴随着信息质量差、有用信息少等问题使人们在信息的获取、筛选、利用等过程中出现障碍,并导致人们出现苦恼、易怒、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情绪被称为信息焦虑。信息焦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尤其对学习任务重、信息需求大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消极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对所需信息、知识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信息焦虑现状和影响因素,试为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认识和缓解信息焦虑问题提供借鉴。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丰富了大学生信息焦虑理论框架。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编制与发放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大学生自尊调查问卷、网络信息资源评价问卷进行信息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结合心理学中诸多理论对研究得到的影响因素作深入讨论,挖掘各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焦虑产生影响的潜在的深层原因。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信息焦虑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与对比各心理学视角下的信息焦虑产生机制,选取认知心理学作为研究视角。在此基础上,得到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两大范畴,分别是信息环境和信息用户,并通过开放式问卷与访谈,得到影响因素14个二级范畴和27个三级范畴;(2)根据开放式问卷与访谈调研结果,编制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大学生信息焦虑5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信息质量与数量、检索工具质量、信息素养、信息需求和信息类别;(3)以认知心理学观点为指导,进行大学生自尊与信息焦虑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自尊与信息焦虑水平呈显着负相关,且自尊可通过影响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认知评价从而影响其信息焦虑水平;(4)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信息焦虑问题。不同性别、学历的大学生信息焦虑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女生信息焦虑程度高于男生,研究生高于本科生;(5)结合心理学理论挖掘各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焦虑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模型。

沈潇[10](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二、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论哈罗德·布鲁姆的焦虑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焦虑的含义及可见性
    (一)焦虑的含义
    (二)焦虑在布鲁姆创作中的可见性
二、焦虑意识在布鲁姆身份诉求上的呈现
    (一)从身份的焦虑到影响的焦虑
    (二)身份的诉求对布鲁姆焦虑理论形成的影响
三、焦虑意识在文学理论上的呈现
    (一)焦虑与误读理论
        1.焦虑是误读发生的内因
        2.误读是影响焦虑的宣泄
    (二)焦虑与经典化理论
        1.焦虑推动经典作品的形成
        2.经典作品证实焦虑的存在
四、布鲁姆焦虑意识的普适性及旁证
    (一)布鲁姆焦虑意识的普适性
    (二)布鲁姆焦虑意识的旁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高级水平来华留学生阅读焦虑研究及调适对策 ——以义乌工商学院高级班留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 阅读与阅读焦虑感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外语阅读焦虑研究
        1.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阅读焦虑研究
第2章 阅读焦虑产生的理论依据
    2.1 焦虑的理论依据
        2.1.1 焦虑的精神分析依据
        2.1.2 焦虑的认知主义依据
    2.2 阅读焦虑的理论依据
        2.2.1 第二语言学习焦虑理论依据
        2.2.2 阅读焦虑的相关依据
第3章 义乌工商学院高级班留学生阅读焦虑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阅读能力焦虑
        3.1.1 词切分能力焦虑
        3.1.2 理解文意能力焦虑
    3.2 阅读内容焦虑
        3.2.1 阅读主题焦虑
        3.2.2 阅读文本特点焦虑
    3.3 阅读环境焦虑
        3.3.1 阅读课堂环境焦虑
        3.3.2 阅读竞争环境焦虑
    3.4 阅读方法焦虑
        3.4.1 阅读模式焦虑
        3.4.2 阅读习惯焦虑
    3.5 一般性焦虑
        3.5.1 评价性焦虑
        3.5.2 记忆性焦虑
第4章 高级水平留学生阅读焦虑成因分析
    4.1 学习者自身因素
        4.1.1 学习者学习动机影响
        4.1.2 汉语词汇心理词典的因素
    4.2 教师对学习者阅读焦虑的影响
        4.2.1 教师授课方式影响
        4.2.2 教师自身素质影响
第5章 针对阅读焦虑的调适对策
    5.1 学习者自身调适对策
        5.1.1 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
        5.1.2 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5.1.3 适当运用阅读技巧
    5.2 教师教学环节调适对策
        5.2.1 重视高级阶段的词汇和汉字教学
        5.2.2 重视对阅读材料的介绍与选择
        5.2.3 重视汉语阅读策略的教学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3)房树人测验对评估初中生焦虑情绪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焦虑情绪的研究综述
        2.1.1 关于焦虑的定义
        2.1.2 关于焦虑机制的理论研究
        2.1.3 焦虑情绪的测量与评估方法
    2.2 房树人绘画测验的研究综述
        2.2.1 绘画测验含义
        2.2.2 绘画测验发展历程
        2.2.3 房树人绘画测验的定义
        2.2.4 房树人绘画测验的原理
        2.2.5 房树人绘画测验的应用现状
        2.2.6 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构想与假设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方法
    3.6 研究工具
        3.6.1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3.6.2 房树人绘画测验(HTP)
    3.7 研究实施与统计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总体状况结果分析
    4.2 初中生焦虑因子结果分析
    4.3 房树人与焦虑因子关系的结果分析
    4.4 绘画特征检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典型个案分析
第5章 讨论与展望
    5.1 房树人测验用于评估青少年焦虑的思考
    5.2 创新点
    5.3 不足
    5.4 研究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4)碎片化阅读视角下的阅读焦虑消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阅读焦虑的研究现状
        1.2.2 碎片化阅读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访谈调查法
2 阅读焦虑
    2.1 阅读焦虑的概念
    2.2 阅读焦虑的细分
        2.2.1 按阅读主体划分
        2.2.2 按表现形式划分
        2.2.3 按构成维度划分
    2.3 阅读焦虑的构成要素
        2.3.1 刺激
        2.3.2 自我效能感
    2.4 阅读焦虑的发生与形成
        2.4.1 个体性阅读焦虑的发生机制
        2.4.2 社会性阅读焦虑的形成原理
    2.5 阅读焦虑的影响
3 碎片化阅读
    3.1 碎片化阅读的含义与特征
        3.1.1 碎片化阅读的含义
        3.1.2 碎片化阅读的特征
    3.2 碎片化阅读与其他阅读范式的比较
        3.2.1 碎片化阅读与浅阅读
        3.2.2 碎片化阅读与微阅读
    3.3 碎片化阅读的潜在优势和局限性
        3.3.1 碎片化阅读的潜在优势
        3.3.2 碎片化阅读的局限性
    3.4 正视碎片化阅读的功能与价值
4 碎片化阅读与阅读焦虑的关系
    4.1 非结构性访谈:碎片化阅读与个体性阅读焦虑
        4.1.1 访谈大纲
        4.1.2 访谈结果与分析
        4.1.3 阅读焦虑对碎片化阅读具有反作用
    4.2 碎片化阅读与社会性阅读焦虑
        4.2.1 碎片化阅读已成为不可逆的阅读趋势
        4.2.2 社会性阅读焦虑的现状与程度
    4.3 利用碎片化阅读缓解阅读焦虑的可行性与优势分析
        4.3.1 缓解阅读焦虑的根本是有秩序的阅读实践
        4.3.2 碎片化阅读便于量化管理,提高自我效能
        4.3.3 碎片化阅读适应时代需求
5 个体性阅读焦虑的缓解:构建健康的阅读实践
    5.1 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5.2 增强信息处理能力,避免外部刺激
    5.3 量化管理碎片化阅读,提高阅读自我效能
        5.3.1 量化管理碎片内容
        5.3.2 合理规划碎片时间
        5.3.3 跟踪阅读注意力
    5.4 强化心理素质与情绪调节能力
    5.5 借鉴他人经验,丰富阅读体验
6 社会性阅读焦虑的缓解:构建和谐的阅读生态
    6.1 政府重视阅读推广,内化阅读价值
    6.2 出版企业积极尝试,创新出版方式
        6.2.1 选题策划立足需求兼具深度
        6.2.2 出版物设计符合阅读习惯
        6.2.3 保障图书品质,力求精品出版
        6.2.4 开展跨界合作,拓宽传播渠道
    6.3 教育系统严肃对待阅读力的培养
    6.4 媒体主动控制碎微化内容输出,保证信息价值
    6.5 图书馆与其他社会组织资源整合,构建书香社会
    6.6 意见领袖积极发挥作用,树立优质阅读推广人形象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精神分析视角下《心灵的焦灼》中人物的焦虑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心灵的焦灼》人物焦虑心理显现及原因探源
    第一节 开克斯法尔伐的现实性焦虑
        一、开克斯法尔伐的现实性焦虑显现
        二、开克斯法尔伐现实性焦虑的原因
    第二节 艾迪特的神经症焦虑
        一、艾迪特的神经症焦虑显现
        二、艾迪特神经症焦虑的原因
    第三节 霍夫米勒的道德性焦虑
        一、霍夫米勒的道德性焦虑显现
        二、霍夫米勒道德性焦虑的原因
第二章 《心灵的焦灼》人物对抗焦虑心理的防御措施及意义
    第一节 开克斯法尔伐的防御措施及其意义
        一、开克斯法尔伐的逃避机制
        二、开克斯法尔伐采取逃避机制的意义
    第二节 艾迪特的防御措施及其意义
        一、艾迪特采取的攻击机制与逃避机制
        二、艾迪特采取攻击机制与逃避机制的意义
    第三节 霍夫米勒的防御措施及其意义
        一、霍夫米勒采取的自骗机制与逃避机制
        二、霍夫米勒采取自骗机制与逃避机制的意义
第三章 《心灵的焦灼》创作动机及意义
    第一节 “西方犹太人”茨威格创作动机探析
        一、“西方犹太人”反战的和平主义
        二、“世界公民”的人道主义关怀
        三、斯蒂芬·茨威格的焦虑心理
    第二节 《心灵的焦灼》的美学意义
        一、深刻的心理刻画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心灵的焦灼》的现实意义
        一、焦虑心理的关注
        二、爱与和平的呼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情绪智力、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考试焦虑
    1.2 学习倦怠
    1.3 情绪智力
    1.4 应对方式
    1.5 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及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
    4.2 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4.3 初中生考试焦虑、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
    4.4 初中生应对方式、情绪智力在考试焦虑和学习倦怠间的中介作用
5 讨论
    5.1 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应对方式的特点
    5.2 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习倦怠、情绪智力、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5.3 建议
    5.4 研究不足
    5.5 研究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8)大专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核心概念界定
        1.2 大专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成果
        1.3 大专生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
        1.4 大专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成果
        1.5 大专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
    2 已有文献述评及假设提出
    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一:大专生择业焦虑量表编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程序
        2.4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初测分析
        3.2 再测量表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研究二:大专生择业焦虑现状特征及其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程序
        2.4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专生择业焦虑现状特征
        3.2 大专生自我概念与择业焦虑的关系
        3.3 大专生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关系
        3.4 大专生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3.5 大专生应对方式在自我概念对择业焦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大专生择业焦虑现状特征
        4.2 大专生自我概念与择业焦虑的关系
        4.3 大专生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关系
        4.4 大专生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5 大专生应对方式在自我概念对择业焦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4.6 教育意义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信息焦虑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涉及概念
        2.1.1 焦虑
        2.1.2 认知评价
        2.1.3 信息焦虑
        2.1.4 自尊
    2.2 焦虑相关理论
        2.2.1 各心理学流派的焦虑理论
        2.2.2 各心理学视角的信息焦虑
    2.3 其他理论
        2.3.1 认知心理学
        2.3.2 认知疗法
        2.3.3 沉浸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信息焦虑调查问卷总体设计
    3.1 信息焦虑影响因素问卷编制
        3.1.1 开放式问卷与访谈
        3.1.2 调查结果分析
        3.1.3 影响因素范畴解释
        3.1.4 问卷项目设计
    3.2 信息焦虑影响因素问卷确定
        3.2.1 采样与试测
        3.2.2 问卷项目分析
        3.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2.4 因子命名与解释
        3.2.5 问卷信度检验
        3.2.6 问卷效度检验
    3.3 自尊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3.3.1 研究假设
        3.3.2 问卷项目设计
        3.3.3 问卷项目分析
        3.3.4 因子分析与解释
        3.3.5 问卷信效度检验
    3.4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问卷的编制与确定
        3.4.1 问卷项目设计
        3.4.2 问卷项目分析
        3.4.3 因子分析与解释
        3.4.4 问卷信效度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生信息焦虑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实施情况
        4.1.1 样本选取
        4.1.2 调查工具
    4.2 信息焦虑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1 信息焦虑水平描述性统计
        4.2.2 信息焦虑水平差异性分析
        4.2.3 信息焦虑各维度上的统计与差异分析
    4.3 自尊、网络信息资源评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1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3.2 自尊、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与信息焦虑的相关分析
        4.3.3 自尊、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信息焦虑的路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讨论
    5.1 环境影响因素
        5.1.1 信息质量与数量
        5.1.2 检索工具质量
        5.1.3 信息类别
    5.2 个体影响因素
        5.2.1 信息素养
        5.2.2 信息需求
        5.2.3 自尊
    5.3 群体影响因素
        5.3.1 性别
        5.3.2 学历
    5.4 影响因素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学生信息焦虑对策建议
    6.1 优化网络信息服务
        6.1.1 优化网络信息质量
        6.1.2 优化检索工具质量
    6.2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6.2.1 差异化教育
        6.2.2 个性化教育
        6.2.3 嵌入式教育
    6.3 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
        6.3.1 高校强化心理干预
        6.3.2 学生情绪自我调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2、先期问题假设
        3、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1、本文思路与架构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小结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第四节 文学空间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小结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小结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哈罗德·布鲁姆的焦虑意识[D]. 尹雅楠.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高级水平来华留学生阅读焦虑研究及调适对策 ——以义乌工商学院高级班留学生为例[D]. 吴贝儿.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3]房树人测验对评估初中生焦虑情绪的作用研究[D]. 李晓敏. 江汉大学, 2020(01)
  • [4]碎片化阅读视角下的阅读焦虑消解策略研究[D]. 路璐. 南京大学, 2020(02)
  • [5]精神分析视角下《心灵的焦灼》中人物的焦虑心理研究[D]. 包萌萌.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7]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情绪智力、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 刘芳. 济南大学, 2019(01)
  • [8]大专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择业焦虑的相关研究[D]. 付姗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大学生信息焦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施旦丹.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精神分析焦虑理论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