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 3D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研究

FTP 3D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研究

一、FTP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基于线性光源的三维测量系统技术与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非规则零件测量和加工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三维测量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机。其中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技术备受青睐,不断有市场化的产品被开发出来。然而现有的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开发使用成本高,体积大。而且在保证时间效率的同时如何提高相位展开精度和量程依然是制约测量系统发展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光源的三维测量系统装置,并深入研究了基于单帧光栅图像的相位提取和相位展开技术,实现了一种低成本、较高精度、大量程、且满足同一视场下多目标测量的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传统基于面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体积庞大成本高昂的问题,本文使用基于线性光源装置代替传统结构光测量系统中的投影仪产生投影光栅,设计了可用于大范围深度测量的低成本、紧凑便携式三维测量装置。2、单帧光栅图像在相位提取过程容易受到不均匀背景分量的干扰,现有投影光栅背景分量去除方法在光栅图像背景分量不均匀时,存在去除效果差,影响重建精度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实验发现复杂环境光下单个投影周期的背景分量变化均值小于1灰度,可作为常数处理;结合两次希尔伯特变换能有效去除信号直流分量且保持相位信息稳定的特性,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分周期条纹背景滤除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投影光栅图进行峰值逐行提取,分割出逐个条纹周期;再对逐条纹周期分别进行两次希尔伯特变换,自动去除该周期内的背景分量,实现条纹背景分量的逐周期自适应去除。该方法能有效克服条纹投影图像背景分量不均匀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傅里叶轮廓术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更好的消除投影光栅图非均匀背景分量的影响,能提高单帧光栅图像的测量精度。3、针对以往基于单帧图像的相位展开方法存在误差传播和测量深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大量程相位展开算法且能满足同一视场下多目标测量。该算法基于标准参考平面相位与被测目标包裹相位的几何约束,并且通过阈值分割和调制强度排序方法实现了不受深度限制的三维测量。实验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解相位算法与现有单帧相位展开算法相比,测量精度更高,能同时测量多个目标。并且测量深度不受几何约束限制,能精确测量有较大高度落差的目标。其模拟测量精度均方误差达到6.7?10-3rad,单帧图像(有效区域750piexl?750piexl)的处理时间为0.1083秒,真实测量误差优于0.15mm。

蔡柏林[2](2020)在《基于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位测量轮廓术作为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一种结构光三维重建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农业、娱乐、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现阶段,研究者们集中于快速相位展开算法和高速动态三维测量的研究,而忽略对系统标定和精确相位展开算法的优化研究。同时向高精度、高速率和多场合等方向发展过程中,仍然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对影响基于条纹投影系统的相位测量技术精度的摄像机标定、投影仪标定、精确相位展开算法和不同场景下三维重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案,保证了相位测量轮廓术的精度。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1.结构光系统中摄像机的标定:现有摄像机标定技术很难对离焦场景中的摄像机进行精确标定。本文基于相移算法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三种适应离焦摄像机的标定方法。这些方法简化了标定工作,能够实现精确的离焦摄像机标定。其中彩色契形圆光栅阵列对彩色摄像机的离焦标定提供了解决方案。实验证明了这三种方法的有效性。2.投影仪的标定:一般投影仪标定是将投影仪视为伪摄像机,通过摄像机像面特征点坐标与投影仪像面相位分布的约束关系,求解出投影仪像面的“特征点”坐标。但是并未考虑设备非线性问题对标定的影响。本文使用希尔伯特变换对标定过程中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提高了投影仪标定精度。3.相位展开算法:时间相位展开算法中,由于环境随机噪声或设备离焦等问题造成的相位误差,导致绝对相位展开失败或较大的相位误差。本文结合截断相位性质,提出了基于半周期校正的灰度编码法和K-means算法优化的相位编码法,这两种方法能够消除相位展开误差。基于数列编码提出了优化的变移相法,测量过程中只需要4幅图像,适用于高速动态的三维重建并提高了条纹频率。4.多场景三维重建:利用伪双目视觉模型,推导绝对相位与空间坐标之间的关系,将图像坐标转换成空间三维坐标,实现了目标物体的三维点云重构。对不同场景中的目标物体进行了三维重建,如投影仪聚焦下的静态和动态目标物体的重建,投影仪离焦下的静态目标物体重建。实验中对比了文中提出的相位展开方法的性能,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张宗瑶[3](2020)在《基于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的水下三维测量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水下三维测量技术将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摄像机、微型投影仪、透明玻璃缸搭建了水下测量系统。投影仪投射标准正弦光栅条纹到达测量场产生相位调制,摄像机采集变形光栅条纹图,结合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和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实现三维测量技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抑制条纹图的干扰噪声,同时去除零频分量扩大测量范围。由于水下测量环境的特殊性,需要解决折射和散射现象以提高测量精度。本文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分析相移法和傅里叶变换法两种常见的相位恢复算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包裹相位求解过程;由于傅里叶变换法具有单次采集即可获取物体三维数据的优势,因此选择更加高效便捷的傅里叶变换法作为本课题的相位恢复算法。其次将改进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应用于水下三维测量技术,通过边界延拓减弱了模态混叠现象;采用形态学估值法取代传统的插值法提升算法效率;加入希尔伯特螺旋函数增强条纹图的质量,使其更适用于正弦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通过改进后的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去除变形条纹图的背景分量,扩大傅里叶变换法的测量范围,同时提高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最后标定水下测量系统,建立水下折射非线性成像模型,完成测量实验。弱散射水体中高度测量误差为1.21%;当水体中存在较多散射粒子时测量误差较大,引入基于混合小波和方向滤波器组的图像增强算法后,强散射水体中圆台的高度测量误差有效降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快速经验模态分解三维测量技术在水下三维测量领域的优势,实验中搭建的水下三维测量系统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测量。

彭子洳[4](2020)在《基于FPGA的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光栅投影轮廓术在机器视觉和光学测量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相位测量轮廓术作为光栅投影轮廓术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具有测量精度髙,速度快,非接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逆向工程,轨道交通安全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传统相位测量轮廓术测量系统中光栅条纹的生成、投影、图像采集和存储依赖于计算机控制,系统体积大,成本高,集成度低,在工程应用中不方便携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光栅生成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存储模块。光栅生成模块能够根据测量对象和环境的不同,由FPGA实时生成频率、相位、样式可调的正弦光栅、罗奇光栅、复合光栅、复合双频光栅和彩色光栅,然后经过VGA视频转换接口连接DLP投影仪将光栅条纹图像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光栅条纹频率、相位、样式等参数的选择输入通过矩阵键盘完成,当前输出光栅条纹的具体参数通过LCD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这种光栅生成模块操作简单,投影速度快,同时也提高了光栅条纹选择输出的灵活性。为了实现测量中图像采集和存储脱离计算机的控制,本文还设计了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存储模块。首先通过FPGA驱动摄像头模块OV5640,对经过物体高度调制的变形光栅条纹图像进行采集并缓存。然后结合SOPC Builder解决方案和Nios II软核处理器,借助Nios II IDE软件平台,将获取的图像数据封装成BMP格式,通过移植的FATFS文件系统存入到SD卡中。最后,搭建了基于FPGA的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的系统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标定和实物测量实验。经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本系统能够灵活的生成频率、相位、样式可调的光栅条纹,且正弦光栅具有良好的正弦性。另一方面利用该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进行三维物体轮廓测量是切实可行的,且该系统将FPGA、投影仪、摄像机集成为一体,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专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从而扩展了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应用场景。

徐泓悦[5](2019)在《基于彩色结构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快速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航空发动机中,叶片是负责气流导向的关键部件,其面型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如何对发动机叶片实现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测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现有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将色相理论与相位测量轮廓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彩色梯形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方法,此方法仅需投影两幅结构光图像即可完成非连续物体的三维信息获取。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了航空业现状与未来发展对三维测量技术的需求,并根据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测量要求对目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三维测量方法进行研究讨论,确定了基于彩色结构光投影的研究方向。2、对光学三维测量中的较为常用的相位分布信息获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包括包裹相位获取方法和相位解包裹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精度和效率进行对比。3、将相位测量轮廓术与色相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梯形编码结构光的包裹相位获取方式,同时为非连续物体表面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色条编码结构光的相位解包裹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4、根据本文的三维测量理论设计搭建了硬件系统,使用QT和MATLAB混合编写了上位机软件,校正了色彩偏差并实现系统标定。5、实现了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和低压涡轮转子叶片的三维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产品级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测量精度同时对其测量效率进行分析。

马颖[6](2019)在《基于径向空间载波相移法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条纹投影三维轮廓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性、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且易于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如今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三维形貌测量技术。随着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体形貌测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在速度和精度方面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投影条纹的相位解调质量直接影响着测量精度,投影及采集的速度决定着三维成像的速度,因此,准确、实时地提取物体的相位分布成为了三维形貌测量研究的关键问题。圆结构条纹相较于直条纹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圆条纹的径向空间载波相移算法。通过将一幅采集到的条纹图像进行数字径向移动,获得在径向上具有像素错位的三幅准相移图像。通过对提取到的三幅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取出+1级信息再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的信息进行简单运算,可以方便重构相位信息。此外,通过仿真和对静态物体的三维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相位恢复的精度。通过对运动物体在不同位置处的三维测量实验,以及在不同速度下动态物体的表面轮廓重构实验,证明了此方法对动态场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针对小型待测物体三维测量需求,本文搭建了一套基于结构光的动态三维显微测量系统。利用三目体式显微镜中两条相互独立且具有一定夹角的内部光路分别作为投影光路和图像采集光路,根据三维测量原理及圆条纹径向空间载波相移算法,实现了对小型待测物体的三维形貌测量。通过静态测量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对小型物体三维测量的可行性;动态物体测量实验选择了带有标记的旋转锥体进行实验,证明了三维显微测量系统对小型动态场景具有良好的三维测量效果。

秦康智[7](2019)在《模态分解方法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ourier Transform Profilometry,FTP)作为一种快速的光学无损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中,但目前其测量精度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复杂的背景光会使条纹频谱中零频和基频产生混叠,不利于基频信息的提取,虽然传统的带通滤波方法能够提取出基频信息,但其提取精度受到窗口形状及窗口大小的制约,且做不到自适应性。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适应更复杂的测量环境,本文着重研究了条纹图像的基频分量提取。基频分量提取一直是FTP的研究热点,在对比了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i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EMD)方法、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 Transform)方法和二维变分模态分解(Two-dimensional Mode Decomposition,2DVMD)方法后,从一维角度出发,应用了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并做了改进,改进后的SVD-EMD模型效果更优。从二维角度考虑,改进了单纯使用2DVMD方法,实验证明改进后的2DVMD-BEMD模型是一种有效地条纹分解方法。对分解后的基频信息经过傅里叶逆变换、解包裹就可以恢复得到物体的相位信息,仿真与实验证明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恢复出被测物体陡变部位信息,且测量精度接近相位测量轮廓术(Phase Measurement Profilometry,PMP)的测量精度。考虑到缺陷方向与条纹方向垂直的情况下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缺陷复原,我们使用正交复合光栅条纹投影方法,基于2DVMD方法分解出横、竖条纹,对两个方向的相位相加融合,这样更有利于恢复出被测物体的表面缺陷信息。通过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发现,基于2DVMD方法的FTP更有利于恢复出物体表面外形轮廓,基于2DVMD方法的正交复合条纹相位提取方法更有利于恢复出物体的表面细节信息,两者都说明2DVMD方法的效果要远优于滤波方法。

赵鹤[8](2018)在《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光纤干涉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结构光投影的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广、非接触、速度快等优点,在制造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业应用中对测量精度、速度和待测物体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在小尺寸物体三维形貌测量的应用背景下,开发出了一套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光纤干涉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系统。本测量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硬件系统包括条纹投影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相位-高度参数标定模块;软件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Hilbert变换相位信息提取模块和三维形貌测量显示模块。由于采用数字投影仪(Digital Light Procession,DLP)方式在极小范围内投影条纹密度不高,在对小尺寸物体进行三维形貌测量时存在一定局限,因此本文搭建了基于马赫泽德(Mach-Zehnder,M-Z)干涉仪结构和杨氏双缝干涉原理的条纹投影系统,在视场范围50mm内实现了余弦性较好的高密度干涉条纹投影。然后利用CMOS相机采集条纹图像输入至软件系统中进行高斯增强和旋滤波处理。随后通过两次Hilbert变换滤除低零频分量,并构造解析信号求得条纹相位信息,避免了因采用FTP方法产生的频谱混叠现象。然后结合相位-高度标定参数实现对待测物三维形貌的测量。利用本测量系统对小尺寸物体进行测量,分别从测量时间和误差两方面与利用FTP方法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测量系统在速度和精度上均有较大提升。此外,通过编写系统上位机软件实现了对小尺寸零件的三维形貌测量,进一步验证了本测量系统应用的可行性。

张渝[9](2017)在《基于FTP的车轮表面陡变部位三维形貌测量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快速、全面测量车轮三维形貌获取车轮外形轮廓和踏面擦伤、剥离等表面缺陷的三维数据,准确全面评估车轮踏面质量状况,本文基于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理论,对车轮三维形貌测量进行了适应性优化研究。文章通过对FTP三维形貌测量的光路结构、条纹投影及失真校正、滤波及相位提取、相位展开、三维标定、三维数据拼接等关键技术环节的理论分析,结合动车组车轮这一外形尺度大、踏面缺陷尺度小、轮缘根部形貌陡变及踏面缺陷部位形貌剧烈变化的特定对象,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研究,结合Matlab平台仿真分析和车轮三维测量实验平台的实验验证,给出了车轮三维测量的优选参数和适应性算法:1、为了获得最佳的三维形貌重构效果,研究了不同周期和不同方向的正弦光栅投影条纹对车轮三维形貌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正弦光栅投影条纹周期在1/16~1/8(条纹/像素)时,可有效复原车轮三维形貌。2、采用正弦光栅投影条纹的梯形校正算法和旋转校正算法,有效减少了条纹畸变对车轮三维形貌重构的影响。3、对比研究了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小波变换分析方法、S变换分析方法对于车轮形貌陡变部位相位获取的适应性。在傅里叶变换分析上优选了正交椭圆滤波窗,在小波变换分析上优选了 cmor0.7-1母小波函数,在S变换分析上优选了平顶高斯滤波窗作为局部频谱滤波窗。通过三种分析方法对实物车轮陡变部位的形貌恢复对比分析验证,得出三种方法均能有效恢复车轮三维形貌的结论。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和S变换分析方法能更好的适应车轮踏面缺陷形貌陡变部位的相位测量,其中小波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相位测量精度和更好的适应性,是踏面陡变部位三维测量的最优方法。4、相位展开方面,对比研究了与路径相关的和与路径无关的相位展开算法,选择了基于区域可靠度引导的相位展开算法,解决了形貌陡变部位相位展开的“拉伸”问题。5、基于“棋盘格”标定板,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实现了摄像机系统的二维平面标定。利用7个已知高度的锥形目标,实现了高度标定,简化了相位-高度标定过程,提高了标定速度,但是高度方向的标定精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6、为了获得车轮360度圆周方向的全周三维形貌,本文还对三维数据点云的拼接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点云随机滤波去噪和均匀网格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稀疏化,然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三维数据初拼接,利用k-d tree算法对三维精拼接进行加速搜索,最后基于25帧连续拍摄的变形条纹图像实现了车轮全周三维数据的拼接。基于以上各关键技术环节的优化研究结果,本文不仅实现了大尺度的车轮360度圆周方向完整三维轮廓的快速准确测量,同时也实现了踏面擦伤、剥离缺陷等局部小尺度目标的三维精细测量。解决了传统测量技术无法一次性获得车轮表面三维数据、更无法快速测量车轮三维形貌的问题。并得出了小波分析方法是适应陡变部位形貌测量的最优方法的结论。

高大鹏[10](2015)在《光栅投影轮廓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光栅投影轮廓术是将光栅投影到物体表面,通过计算投影到物体上变形光栅像的相位,来进行物体表面三维轮廓数据的测量。它具有非接触、高速度、高精度、大数据量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三维测量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工业制造、医疗器械、机器人、文化遗产保护、影视娱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光栅投影轮廓术在各种应用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相位展开、系统标定与优化设计及三维实时测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对光栅投影轮廓术中的相位展开、系统标定、镜头畸变校正、傅里叶变换轮廓术频域滤波的自动化处理等关键技术做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在相位展开方面,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掩模切断二维相位展开方法。该方法采用网络流思想来建立掩模切断生成策略,以便生成细的掩模切断来平衡相位分布中的残差点;在残差点查找过程中,记录每个像素的前辈索引信息,并利用前辈索引信息跟踪从当前残差点到其前面最近一个前辈残差点的路径,将这个路径作为从当前残差点到其父残差点的最佳路径;最后,用最佳路径上的所有像素点组成最终的掩模切断。本文提出的掩模切断生成方法既保留了经典掩模切断方法的稳健性,又可有效阻止无用像素进入掩模切断,从而提高了相位展开的准确性,使相位展开结果更平滑,隔离区域更少。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掩模切断方法相比,本文掩模切断方法所生成的掩模切断更细、更准确。(2)在系统标定方面,本文提出了对散射投影的任意光学系统结构都适用的相位-高度关系。根据摄影测量理论,对参考平面和被测物体表面,推导出了统一的高度与绝对相位关系;然后用被测物体的相位分布减去参考平面的相位分布,推导出测量系统的相位-高度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位-高度关系式中参数的标定方法。该相位-高度关系式在相机镜头和投影仪镜头都存在畸变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将相位值转换为高度值。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既能适应任意光学系统结构,也能有效地减少镜头畸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测量精度方面有明显改进。(3)在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相机镜头畸变模型的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平面标定模板的一幅图像,在径向畸变、偏心畸变和薄棱镜畸变均存在的情况下,通过选定径向畸变和偏心畸变参数,进行迭代求解,估计理想的平面单应性矩阵;然后,利用这个近似的理想平面单应性矩阵,计算出畸变点所对应的理想点;接着,利用这组畸变点和对应的理想点,稳健地计算畸变模型,并对相机镜头畸变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镜头畸变校正方法操作简便,畸变矫正精度高。(4)对于光栅投影轮廓术中的傅立叶变换轮廓术,本文针对系统光学结构和相关参数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傅立叶变换轮廓术中带通滤波器参数的自动选取方法。该方法直接对一幅变形条纹图进行处理,利用数值微分和图像直方图技术分析变形条纹图像的傅立叶频谱,有效获取基频中心位置和扩展范围,实现带通滤波器参数的自动选取,便于频域滤波的自动处理,以适应三维表面测量的系统配置和测试环境。该方法能自动适应傅立叶变换轮廓术系统光学结构和相关参数的变化,使傅立叶变换轮廓术发挥其动态测量的优势,实现现场不问断实时在线测量,在工程应用中有较大实用价值。

二、FTP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TP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性光源的三维测量系统技术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三维测量技术综述
    1.3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应用
    1.4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1.5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关键问题分析
        1.5.1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结构
        1.5.2 光栅图像相位分析
        1.5.3 相位展开
    1.6 论文研究内容概述
2 去除光栅条纹图像背景分量算法研究
    2.1 去除光栅图像背景分量技术
        2.1.1 基于小波变换的背景分量去除方法
        2.1.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2.2 基于周期希尔伯特变换去除光栅图像背景的算法
        2.2.1 逐周期背景常量化分析
        2.2.2 不均匀背景分量自适应去除
        2.2.3 条纹图周期分割
        2.2.4 算法流程设计
        2.2.5 仿真实验
        2.2.6 实验对比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线性光源的三维测量系统的相位展开算法研究
    3.1 传统单帧相位展开算法
        3.1.1 枝切法
        3.1.2 质量图导向法
        3.1.3 最小二乘解相位方法
        3.1.4 基于几何约束的相位展开算法
    3.2 一种大量程高精度相位展开算法
        3.2.1 基于调制强度排序的算法
        3.2.2 模拟仿真实验
    3.3 实际测量实验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三维测量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4.1 三维测量系统模型与设计
    4.2 系统标定
        4.2.1 摄像机标定
        4.2.2 相位空间标定
        4.2.3 参考平面标定
    4.3 软件系统设计
    4.4 测量实验与分析
        4.4.1 面具与熊猫玩具测量实验
        4.4.2 同一视场内多目标三维重建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学三维重建方法
        1.1.1 被动式测量法
        1.1.2 主动式测量法
    1.2 相位测量轮廓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摄像机标定
    2.1 引言
    2.2 摄像机模型
        2.2.1 线性模型
        2.2.2 非线性模型
        2.2.3 离焦图像模糊原理
    2.3 标定算法
        2.3.1 张正友标定法
        2.3.2 相移光栅标定法
    2.4 单一同心圆光栅
        2.4.1 同心圆光栅生成
        2.4.2 圆心检测
        2.4.3 内参数估计
        2.4.4 模拟标定实验
        2.4.5 真实标定实验
    2.5 同心圆光栅阵列
        2.5.1 光栅阵列生成
        2.5.2 圆心阵列获取
        2.5.3 模拟标定实验
        2.5.4 真实标定实验
    2.6 彩色契形圆光栅阵列
        2.6.1 彩色契形光栅阵列生成
        2.6.2 圆心检测
        2.6.3 彩色耦合
        2.6.4 模拟标定实验
        2.6.5 真实标定实验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非线性校正的投影仪标定
    3.1 引言
    3.2 典型的投影仪标定法
        3.2.1 逆向摄像机标定法
        3.2.2 伪摄像机标定法
    3.3 非线性误差补偿
        3.3.1 非线性误差模型
        3.3.2 希尔伯特变换后误差模型
        3.3.3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相位误差补偿
    3.4 亚像素优化
    3.5 标定流程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位展开算法
    4.1 引言
    4.2 基于半周期校正的灰度编码法
        4.2.1 灰度编码法原理
        4.2.2 半周期校正算法
        4.2.3 仿真实验
        4.2.4 物体重建实验
    4.3 基于K-means的相位编码法
        4.3.1 相位编码法原理
        4.3.2 基于K-means校正
        4.3.3 仿真实验
        4.3.4 物体重建实验
    4.4 基于循环数列编码的变移相法
        4.4.1 变移相法原理
        4.4.2 优化的变移相法
        4.4.3 仿真实验
        4.4.4 物体重建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方法的多场景三维重建
    5.1 引言
    5.2 系统原理与标定
        5.2.1 伪双目视觉模型及重建算法
        5.2.2 结构光系统标定
    5.3 点云滤波
    5.4 静态三维测量
        5.4.1 对焦三维重建
        5.4.2 离焦三维重建
    5.5 动态三维测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内容总结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的水下三维测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结构光法
        1.2.2 结构光法
        1.2.3 水下图像增强算法研究现状
        1.2.4 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正弦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理论基础
    2.1 测量系统原理
    2.2 三维测量相位求解算法
        2.2.1 相移法
        2.2.2 傅里叶变换法
    2.3 FTP测量范围分析
    2.4 解包裹相位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快速经验模态分解三维测量技术
    3.1 一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3.1.1 瞬时频率与本征模态函数
        3.1.2 EMD信号分解仿真
        3.1.3 希尔伯特谱分析
    3.2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3.2.1 BEMD基本原理
        3.2.2 BEMD算法步骤
        3.2.3 BEMD存在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3.3 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3.3.1 算法基本原理
        3.3.2 算法性能分析
        3.3.3 希尔伯特螺旋增强条纹质量
    3.4 仿真结果
        3.4.1 仿真被测物体
        3.4.2 条纹图像分析
        3.4.3 误差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下测量系统标定及图像增强
    4.1 搭建水下测量系统
    4.2 水下成像系统建模
        4.2.1 折射对水下测量的影响
        4.2.2 线性成像模型分析
        4.2.3 水下折射非线性成像模型
    4.3 摄像机水下标定
        4.3.1 镜头畸变分析
        4.3.2 改进标定算法
        4.3.3 标定结果分析
    4.4 水下图像增强
        4.4.1 传统的图像增强原理
        4.4.2 基于HWD的图像增强算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下测量实验结果
    5.1 测量结果分析
        5.1.1 弱散射水体测量结果
        5.1.2 强散射水体测量结果
    5.2 实验误差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FPGA的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概述
        1.2.1 被动光学三维测量技术
        1.2.2 主动光学三维测量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光栅条纹的生成
        1.3.2 光栅条纹质量的提升
        1.3.3 FPGA技术在PMP测量中的应用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多样式光栅投影的相位测量轮廓术
    2.1 传统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原理
    2.2 传统相位测量轮廓术仿真分析
    2.3 相位测量轮廓术中的多样式光栅投影
        2.3.1 罗奇光栅投影
        2.3.2 复合光栅投影
        2.3.3 复合双频光栅投影
        2.3.4 彩色光栅投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样式光栅条纹生成的FPGA设计
    3.1 光栅条纹生成的FPGA设计模块划分
    3.2 多样式光栅信号发生模块
        3.2.1 正弦光栅信号模块
        3.2.2 罗奇光栅信号模块
        3.2.3 复合光栅信号模块
        3.2.4 复合双频光栅信号模块
        3.2.5 彩色光栅信号模块
    3.3 光栅条纹参数控制与显示模块
        3.3.1 光栅条纹频率、相位选择模块
        3.3.2 光栅条纹样式选择模块
        3.3.3 键盘控制模块
        3.3.4 光栅条纹参数显示模块
    3.4 VGA显示控制模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的总体FPGA设计
    4.1 测量系统总体架构
    4.2 图像采集与图像存储模块总结构设计
    4.3 图像采集模块
        4.3.1 摄像头模块介绍
        4.3.2 摄像头模块图像传输的实现
    4.4 图像存储模块
        4.4.1 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配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实验与分析
    5.1 测量系统的标定
    5.2 基于FPGA的多样式光栅条纹投影实验
    5.3 光栅条纹的性能分析
    5.4 实际测量实验分析
    5.5 资源分析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基于彩色结构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快速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航空发动机叶片
    1.2 航空发动机叶片三维测量方法
        1.2.1 接触式三维测量法
        1.2.2 光学三维测量方法
    1.3 课题的工作内容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位分布信息获取方法
    2.1 条纹投影系统模型
    2.2 等步长N步相移法
    2.3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2.4 彩色三步相移法
    2.5 相位解包裹
        2.5.1 行列逐点法
        2.5.2 多频外差解相法
        2.5.3 格雷码解包裹法
    2.6 相位解算效果
        2.6.1 包裹相位获取方法对比
        2.6.2 相位解包裹方法对比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HSI模型的快速三维测量方法
    3.1 色彩空间模型
        3.1.1 RGB色彩空间
        3.1.2 HSI色彩坐标系
        3.1.3 RGB至色相的转换
    3.2 彩色梯形结构光
    3.3 基于彩色色条的相位展开方法
        3.3.1 有效区域检测
        3.3.2 解包裹色相和色条编码
        3.3.3 边界划分
        3.3.4 区域划分
        3.3.5 区域条纹级次识别
        3.3.6 条纹级次修补
        3.3.7 包裹色相展开
    3.4 深度-色相映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量系统设计与标定
    4.1 测量系统设计搭建
        4.1.1 硬件系统搭建
        4.1.2 软件系统设计
    4.2 改进色彩插值方法
    4.3 色彩串扰校正
        4.3.1 基于CCM的色彩校正法
        4.3.2 基于LUT的色彩校正
    4.4 基于LUT的解算效率提升
    4.5 测量系统标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航空发动机叶片测量分析
    5.1 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测量
    5.2 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转子叶片测量
    5.3 系统测量效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6)基于径向空间载波相移法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简介
        1.2.1 被动式三维测量
        1.2.2 主动式三维测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条纹投影轮廓术常用技术的发展
        1.3.2 基于条纹投影三维显微测量技术的发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条纹投影轮廓术的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相移条纹的产生
        2.2.1 正弦条纹的产生
        2.2.2 圆条纹的产生
    2.3 多帧条纹投影轮廓术
    2.4 单帧条纹投影轮廓术
        2.4.1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2.4.2 空间载波相移算法
    2.5 相位展开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圆条纹的径向空间载波相移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改进的傅里叶变换法(AFTA)
    3.3 基于圆条纹的径向空间载波相移法
        3.3.1 基于对极几何的圆形条纹投影
        3.3.2 基于圆条纹的径向空间载波相移法
        3.3.3 理论分析与比较
    3.4 仿真
    3.5 实验分析及比较
        3.5.1 静态实验及分析
        3.5.2 动态实验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基于结构光的动态三维显微测量系统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结构光的动态三维显微测量系统
    4.3 基于结构光的动态三维显微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静态物体实验
        4.4.2 动态物体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模态分解方法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2.2 条纹投影轮廓术研究现状
        1.2.3 经验模态分解和变分模态分解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条纹基频分量提取方法研究
    2.1 基于BEMD方法提取基频分量
        2.1.1 BEMD算法原理
        2.1.2仿真与实验
    2.2 Hilbert变换方法抑制零频分量
    2.3 基于奇异值分解方法提取基频分量
    2.4 基于2DVMD方法提取基频分量
        2.4.1 2DVMD算法原理
        2.4.2 仿真与实验
    2.5 融合算法增强提取基频分量能力
        2.5.1 SVD-EMD模型
        2.5.2 2DVMD-BEMD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DVMD在 FTP中的方法研究
    3.1 2DVMD在 FTP应用中的算法原理
    3.2 仿真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2DVMD的正交复合光栅在物体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4.1 基于2DVMD的复合条纹分解技术
    4.2 仿真与实验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光纤干涉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光学三维形貌测量技术概述
    1.3 光纤干涉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光纤干涉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系统概述
    2.1 光纤干涉条纹投影原理概述
        2.1.1 光纤干涉条纹产生原理
        2.1.2 干涉条纹性质分析
    2.2 干涉条纹图像预处理
        2.2.1 干涉条纹边界对比度处理
        2.2.2 干涉条纹图像滤波处理
    2.3 测量系统数学建模
    2.4 本测量系统整体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条纹图像相位提取方法研究
    3.1 常用相位提取方法简介
        3.1.1 相移轮廓术
        3.1.2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3.2 希尔伯特变换法相位提取原理
        3.2.1 希尔伯特变换原理
        3.2.2 构造解析信号提取相位信息
        3.2.3 变形条纹相位信息提取
    3.3 快速相位解包裹技术
    3.4 希尔伯特变换相位提取模拟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量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与搭建
        4.1.1 硬件系统搭建概述
        4.1.2 硬件系统结果演示
    4.2 测量系统相位-高度标定实验
    4.3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与搭建
        4.3.1 软件框架设计与功能分析
        4.3.2 软件系统结果演示
    4.4 测量系统实验
    4.5 测量系统对小尺寸零件三维形貌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基于FTP的车轮表面陡变部位三维形貌测量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轮外形及表面缺陷检测研究现状
        1.2.2 三维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流程和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基本原理
    2.1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机理
    2.2 投影条纹技术
        2.2.1 投影条纹产生方法
        2.2.2 改善三维测量效果的投影条纹技术
    2.3 光路系统校正技术
        2.3.1 光栅畸变的原因分析
        2.3.2 空间对准误差的校正
        2.3.3 非正弦性误差的校正
        2.3.4 强反光处理技术
    2.4 频域滤波及相位提取技术
        2.4.1 常规滤波技术
        2.4.2 窗口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
        2.4.3 小波变换分析方法
        2.4.4 S变换分析方法
        2.4.5 其他相位提取方法
    2.5 相位展开技术
        2.5.1 相位展开基本原理
        2.5.2 相位展开主要算法
    2.6 三维标定技术
        2.6.1 三维标定技术发展
        2.6.2 相位-高度标定基本原理
        2.6.3 X-Y平面标定基本原理
    2.7 三维数据拼接技术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FTP轮廓术的车轮三维形貌测量适应性研究
    3.1 车轮三维形貌特征分析
    3.2 车轮三维形貌测量总体方案
    3.3 光学系统适应性研究
        3.3.1 光路系统适应性优化研究
        3.3.2 光栅条纹参数优化研究
    3.4 光栅畸变校正适应性算法研究
        3.4.1 投影仪梯形失真校正
        3.4.2 投影仪旋转失真校正
        3.4.3 光栅投影校正实验验证
    3.5 滤波及相位提取优化方法研究
        3.5.1 基于傅里叶分析方法的滤波及相位提取研究
        3.5.2 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相位提取优化研究
        3.5.3 基于S变换分析方法的滤波优化研究
    3.6 相位展开算法适应性研究
    3.7 三维标定算法研究
        3.7.1 摄像机平面二维标定
        3.7.2 相位-高度映射关系标定
    3.8 三维拼接算法适应性研究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物车轮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4.1 车轮三维测量实验平台搭建
        4.1.1 实验平台硬件系统组成
        4.1.2 三维测量实验平台软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4.2 不同分析方法对实物车轮的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4.2.1 不同分析方法对比验证方案
        4.2.2 不同分析方法对两处缺陷的三维重构对比
        4.2.3 同一缺陷不同分析方法三维重构对比验证与分析
    4.3 与光截法测量结果的比较
    4.4 实验结论及现场运用可行性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下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发明专利

(10)光栅投影轮廓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应用领域
        1.1.2 光学三维轮廓测量技术概述
    1.2 光栅投影三维轮廓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1.2.1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的光学结构
        1.2.2 高度与相位的关系
        1.2.3 条纹图分析方法
    1.3 光栅投影轮廓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莫尔轮廓术
        1.3.2 相位测量轮廓术(PMP)
        1.3.3 傅立叶变换轮廓术(FTP)
        1.3.4 空间相位检测轮廓术(SPD)
        1.3.5 光栅投影轮廓术的国内外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基于掩模切断优化的二维相位展开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二维相位展开的掩膜切断优化方法
        2.2.1 二维相位展开的基本原理
        2.2.2 相位数据的质量图
        2.2.3 Ghiglia和Pritt掩模切断方法简介
        2.2.4 具有掩模优化的掩模切断新方法
    2.3 实验及结果讨论
        2.3.1 IFSAR数据及两种方法的相位展开结果
        2.3.2 Sardegna ERS-1例子数据及两种方法的相位展开结果
        2.3.3 实验结果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光栅投影轮廓术中任意光学系统结构下的相位与高度关系
    3.1 引言
    3.2 一种新的相位差-高度关系
    3.3 光栅投影轮廓测量系统相位-高度关系的标定
    3.4 计算机仿真和结果讨论
        3.4.1 相机和投影仪都不存在镜头畸变
        3.4.2 相机镜头存在畸变
        3.4.3 投影仪镜头存在畸变
        3.4.4 相机镜头和投影仪镜头都存在畸变
        3.4.5 镜头存在多种畸变类型的情况
        3.4.6 进一步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平面单应性矩阵的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方法
    4.1 引言
    4.2 相机镜头畸变模型
        4.2.1 具有畸变的相机模型
        4.2.2 镜头畸变模型
        4.2.3 镜头畸变模型分析
    4.3 用于畸变参数估计的代价函数
    4.4 基于平面单应性矩阵的畸变校正方法
        4.4.1 基于线性迭代的畸变参数粗估计
        4.4.2 畸变参数的精估计
        4.4.3 相机镜头畸变校正方法的完整过程
    4.5 实验及结果讨论
        4.5.1 仿真数据
        4.5.2 本章镜头畸变校正方法的性能
        4.5.3 实际数据的实验
    4.6 本章小结
5 傅立叶变换轮廓术中带通滤波器参数的自动选取方法
    5.1 引言
    5.2 傅立叶变换轮廓术基本原理
    5.3 基频中心位置和扩展范围的自动选取
        5.3.1 基频中心位置的确定
        5.3.2 基频扩展范围的确定
        5.3.3 基频中心位置和扩展范围的自动选取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摘要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FTP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性光源的三维测量系统技术与研究[D]. 刘洋.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蔡柏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基于快速经验模态分解的水下三维测量技术[D]. 张宗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4]基于FPGA的便携式相位测量轮廓术系统设计与实现[D]. 彭子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基于彩色结构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快速测量方法研究[D]. 徐泓悦.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6]基于径向空间载波相移法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 马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模态分解方法在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的应用研究[D]. 秦康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光纤干涉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系统研究[D]. 赵鹤.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2)
  • [9]基于FTP的车轮表面陡变部位三维形貌测量适应性研究[D]. 张渝.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光栅投影轮廓术关键技术研究[D]. 高大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FTP 3D物体表面轮廓工程测量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