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暖热源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建筑采暖热源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一、建筑供暖热源的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科[1](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陈雪娇[2](2020)在《昆明地区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太阳能采暖被认为是降低采暖能耗有效且环保的方法之一。其中,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来提高室内空气温度的方式因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受到较广泛重视。以昆明为代表的西部温和地区,冬季太阳辐射资源丰富,但昼夜温差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冬季采暖的需求越来越大。寻求兼顾低能耗太阳能采暖与高舒适度的健康居住环境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昆明地区气候条件下,对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的试验房展开实验研究。并将实验数据作为边界条件通过CFD数值模拟对采暖试验房进行优化设计,此外对与昆明地区总太阳辐照量相近的西部寒冷地区乌鲁木齐市就采暖所需集热面积进行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根据传热学理论阐述了采暖试验房的传热原理,介绍预测平均投票PMV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两大室内热舒适度指标。(2)以在昆明市搭建的面积为24m2的采暖试验房为研究对象,布置测点,设计无热源工况与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的五种不同工况实验。利用实验平台实测不同工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室内外温相对湿度、室内外风速、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室内垂直高度温度,并整合实测数据,计算得出各工况下的PMV、PPD值。实验表明: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在昆明地区是可行的,在晴天气候下,可明显改善白天室内的热舒适度。虽无法满足整个夜间舒适度要求,但因为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热容的作用,延长了舒适时间。其中,集热面积为2m2时房间舒适程度最高,绝大部分时间内室内舒适等级为Ⅱ级。为满足整个夜间舒适度需求,加入辅助热源空气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夜间室内空气温度升高,且室内空气温度波动范围较小,夜间室内舒适程度明显得到改善,能够满足昆明地区冬季夜间的采暖舒适需求,且由于白天空气热容的作用,使得热泵使用时间减少,具有节能效果。(3)利用Airpak模拟软件,根据采暖试验房的实际尺寸建立用于数值模拟计算的物理模型,对集热面积为2m2的实验工况进行模拟,测点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吻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水平截面人体静坐高度Y=1.1m温度、速度、PMV及PPD云图。垂直截面选取靠近南墙与进风口中心平行的垂直方向Z=2.63m截面,与靠近北墙的对比截面Z=1.0m分别对温度、速度云图进行分析。(4)使用经过验证的模型模拟不同出风口位置(东墙、南墙、西墙)以及不同送风温度(60℃、65℃)下房间内的热环境。分析截面与模拟实验工况的截面相同。此外,选取房间垂直截面中部Z=2.04m,取靠近西墙X=0.85m,房间中部X=2.85m,以及靠近东墙X=4.85m,形成房间垂直方向交叉截面,导出截面数据分析各方案下室内空气平均温度、PMV、PPD变化趋势。利用暂态模型对在一天中随室外空气温度变化,不同送风温度下(50℃、55℃、60℃、65℃)室内空气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对不同截面微观分析对比以及对房间整体的宏观分析,得出最佳出风口位置位于西墙,最优送风温度为60℃。将最佳模型运用在-10℃的较低室外空气温度下对集热面积(2m2、4m2、6m2)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集热面积为6m2即可基本满足房间内舒适度要求。

江勇[3](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李文莉[4](2020)在《基于关中地区某幼儿园建筑的供暖节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经济水平、节能意识以及监管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村镇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供暖方式相对落后,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考虑到个体村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供暖节能技术在村镇地区的推广应以小型公共建筑为先。基于关中地区村镇幼儿园建筑具有以下特性: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较差;关中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村镇建筑容积率低,对太阳能的集热量有保障;使用阶段性强,在最冷月份以及夜间无需供暖,这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好的匹配度;有过渡季节的供暖需求,延长的供暖时长使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使用有更高的节能效益。本文以关中地区某幼儿园为例,从建筑围护结构以及供暖方式两方面对适宜关中地区村镇幼儿园建筑的供暖节能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对关中地区富平县及周边村镇的9所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到关中县城及周边村镇地区幼儿园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普遍较差,只有部分近5年内的新建建筑作了外墙体与屋顶的保温处理,在无法使用集中热源时其供暖设备多采用燃气壁挂炉或者空调。此外,村镇地区居民对供暖季室内设计温度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可将村镇幼儿园建筑内部分功能房间的供暖设计温度取值相比于《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稍低。随后以关中地区某幼儿园建立模型,分别选取三种围护结构构造及六种供暖模式相组合以比较围护结构性能及不同供暖模式对建筑供暖能耗的影响。当外墙与屋顶的传热系数分别从2.45W/m2·K降至0.61W/m2·K,2.11W/m2·K降至0.9W/m2·K后,在连续供暖与间歇供暖两种模式下,建筑节能率分别为33%和50%;对围护结构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使用间歇供暖比连续供暖时建筑的年供暖能耗可降低2046.3 GJ,节能率达55.1%。最后设定建筑的围护结构为所选三种方案中导热系数最小的构造形式,采取只在正常使用时间内维持室内供暖设计温度的供暖模式的热负荷值进行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经计算得间歇供暖模式下该太阳能供暖系统每年能够节约2.16×106MJ的热量,在寿命期内的总节省费用是24.31万元,回收年限为10.84年。

王述炜[5](2020)在《城镇供热系统的综合评价与热源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持续城镇化所带来的供热需求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面临供热系统的建设或改造规划问题。然而,目前关于城镇供热系统规划的专项研究尚不充足,热源的配置规划也缺乏量化的方法。因此,本文以多热源复合型城镇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包括热负荷统计预测、区域供热能源评估、系统经济性计算与综合评价、热源线性规划分析等内容的城镇供热系统综合规划方法论,并以四川省马尔康市中心城区为背景对该方法的展开了案例实践研究。首先,本文建立了区域内各类型供热资源供应能力的评估方法,并结合城市供热规划中常用的热负荷预测方法,分析了城镇供热系统中的热量供给关系。然后,本文还以城镇供热综合体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常用供热系统评价指标的矢量计算方法,并通过将其划分为集中式热源系统、集中式供热管网和分布式供热系统,构建了基于多热源联合供热情境下各系统经济与排放耦合关系的城镇供热系统综合计算模型。另外,本文还从城镇供热系统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资源供应四个角度出发,建立了由11个二级指标及由其所集成的4个一级指标共同构成的SEER评价指标体系,列出了各个指标数值、无量纲值、一级指标熵值法加权值和累计值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计算结果所反映的系统适用性结论。然后,结合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及单纯形法的求解步骤,本文还以系统整体费用年值最小为初始目标函数,构建了多热源城镇供热系统热源配置规划的初步数学模型,并提出将其约束条件根据强制性分为强制约束和可选约束两种类型的思路。根据马尔康市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信息和各类系统的工程案例数据,本文还对所列供热系统进行了SEER二级评价,并分别基于SEER全目标线性规划对马尔康市中心城区进行了热源的配置规划和分析,提出了马尔康市中心城区供热系统规划的综合意见。

詹岭[6](2020)在《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集中供热往往出现用户端室内温度偏高、热效率偏低、整个供热系统能耗偏高的现象,有的用户室内温度偏高需要开窗降温,导致了能源的浪费,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理念及政策的不断深化,优化并采用合理的供热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不同供热系统进行能耗分析进而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可为优选城市实现集中供热提供理论依据,为供热改革提供科学决策。本文以沈阳某小区市政供热作为对象,分别从燃料消耗、经济性、环境影响角度分析了水源热泵系统和燃气锅炉系统两种改造方案,为进一步优选改造方案,应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从社会评价与技术经济评价等理论进行切入,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运行能耗评价体系与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供热系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源热泵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大于燃气锅炉供热系统,因此可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对该小区进行节能改造。由运行能耗所涉及的评价权值可知,运行能耗受循环水泵效率与热源效率两大因素的影响尤为显着。本文为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采用De ST软件建立能耗分析模型,以沈阳某小区为例,模拟了小区建筑能耗,根据建筑动态能耗模拟结果能够看出,采用稳态传热计算的建筑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较动态模拟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更高,这意味着建筑有节能潜力存在,而且表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动态能耗计算方法计算建筑热负荷。进而通过TRNSYS模拟软件分析了改造之后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集中供热系统中,热源是供热系统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能耗模拟分析所得结论也证明了运行能耗评估与集中供热系统评价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沈阳某小区节能改造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具有节能潜力,同时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中,应注重建筑的综合节能,由于热源是供热系统中节能潜力最大的环节,而循环水泵效率和热源效率是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对热源配置进行优化,以促进热源效率与循环水泵运行效率的切实提升,进而充分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

周位华[7](2020)在《川西藏区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川西藏区属于严寒寒冷地区,有建筑供热需求,但是该地区长期以来未划归建筑供暖区域,缺少可用于指导当地居住建筑供热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方法。受川西藏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横断山区、高山深谷等地形地貌制约,传统集中供暖技术难以适用,导致该地区供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川西藏区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电丰富,适用于采用电动式热泵作为供热热源,结合当地地理、天气、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空气源热泵是解决川西藏区供热问题的可行方式。空气源热泵供暖作为目前农村清洁取暖的主要应用形式,机组能效高、设备容量变化范围广,适用于大、中、小规模的供热系统。但是,空气源热泵单独运行时系统不稳定的情况较为突出。结合川西藏区丰富的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建立以空气源热泵为主、多种可再生能源辅助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效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是解决该地区供热问题的有效方式。由于川西藏区地势复杂且气候多变,当地可用的气象参数少,需要进行区域划分,以支持各地区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的设计。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热源种类的选取、设备容量的搭配以及运行参数的设定,直接决定系统是否经济可行。在现阶段,川西藏区亟需要一套适用于当地的居住建筑供热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对川西藏区建筑供热气候区进行了划分,建立了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能源形式、设备容量及运行参数的优化模型并计算求解,得到了各建筑气候区内的推荐设计指标及系统性能参数。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川西藏区供暖需求,利用天气气象数据文件,计算得到川西藏区及周边共计66个城市的HDD15,以此作为k-means聚类分析方法的分类指标,将川西藏区分为了4个建筑供热气候区,并在ArcGIS平台上得到了川西藏区居住建筑供热气候分区图。其次,在MATLAB平台编写了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的供热模型,以系统生命周期成本(LCC)为目标,在使用年限为15年的情况下利用布谷鸟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建筑供热气候区的4个区域内的典型城市的农村2层建筑、乡镇4层建筑和城市10层建筑的供暖系统的最佳能源形式、设备容量及运行参数,并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各建筑供热气候区内单位空气源热泵额定输入功率推荐设计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农村、乡镇和城市居民建筑,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中各热源匹配性良好,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最后,以传统燃煤锅炉供热方式作为对照,建立了以生命周期成本(LCC)、季节性能系数(SCOP)、运行周期等效CO2排放量(CO2-eq)和供暖季累计耗电量(Wele)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对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的性能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除Ⅰ区内各建筑类型中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的经济性与传统燃煤锅炉供热系统几乎持平外,在经济性、能效性和环保性方面的效益均是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优于传统燃煤锅炉供热系统。系统供暖季累计耗电量方面,农村建筑最大,除Ⅰ区外均高于了30 kWh/(m2·a),其中最高值出现在Ⅳ区,达到了87.53 kWh/(m2·a);城市建筑次之,其中仅有Ⅲ、Ⅳ区内的供暖季累计耗电量均值大于了15 kWh/(m2·a);乡镇建筑最小,Ⅰ、Ⅱ、Ⅲ区的供暖季累计耗电量均小于15 kWh/(m2·a)。在川西藏区使用以空气源热泵为主的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供热稳定性,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系统的经济化设计及运行,可以提高系统供热稳定性、能效性和环保性,同时也能够为川西藏区的居住建筑供热提供一套优化设计及运行方法,为解决当地的供热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李涛[8](2020)在《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热需求及供暖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村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村镇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现有供暖设施陈旧、供暖系统不完善、潜在供暖能耗高等问题,现有城市的连续无差别集中供暖模式难以直接应用。基于西北村镇居民在客厅、主卧、次卧等主要功能房间活动轨迹规律,以及活动和睡眠昼夜差异化状态,可对西北村镇建筑进行分时间分空间供暖,从而降低供暖能耗,因此开展由粗放型到精细化分时分区供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精细化分时分区供暖,采用了现场调查、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热需求、分时分区供暖系统优化设计展开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获得了西北村镇建筑室内分时分区热需求及供暖模式对西北地区村镇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居民活动轨迹及热环境评价等开展了大规模现场测试调研,掌握了西北村镇建筑居民室内活动状态、着装情况、供暖措施、室内热环境和居民不满意率等现状。通过居民室内热感觉主观评价分析,获得了西北五省各地区村镇居民活动和睡眠状态下室温与居民平均热感觉的线性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活动和睡眠状态下室内空气舒适温度范围推荐取值分别为1618°C和1113°C。引入马尔科夫链状态转移模型表征居民冬季室内活动轨迹规律,计算得到了各个房间人员在室概率,进而确定了村镇建筑供暖空间及时间的对应关系。综合形成了包含昼夜双时段、功能房-床房双层级空间的分时分区热需求,提出了适宜于西北村镇建筑的分时分区供暖模式。(2)掌握了组合供暖末端不同运行模式下热环境营造和散热特性规律依据主卧昼夜双时段、床房双区域的复杂热需求特征,提出了一种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形式(炕面和地面),弥补了单一供暖末端难以满足分时分区热需求的缺陷。搭建炕-地组合供暖末端热性能实验分析平台,探究了单独运行、共同运行和交替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营造、末端散热特性和供暖能耗。掌握了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空气温度、地面和炕面温度动态变化规律,重点讨论了不同运行模式组合末端相互作用下室内热环境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组合供暖末端交替运行对于满足分时分区热需求具有明显优势,论证了炕-地组合供暖末端满足主卧复杂热需求特征的可行性。(3)建立了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耦合建筑动态热过程理论分析模型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交替运行模式对于满足主卧室昼夜分时、床房分区热需求具备的优势,建立了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耦合建筑交替运行动态热过程理论分析模型;着重阐明了室内环境和被褥环境双空间舒适温度要求边界条件下炕-地组合供暖末端蓄/放热性能的相互影响关系,为组合供暖末端散热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提出了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优化设计策略通过在西北村镇典型建筑中改变组合末端设计参数(盘管间距和填充层厚度)、运行参数(管道入口温度和流量)及运行策略(启闭时间)三方面影响因素,模拟对比分析了室内空气温度、被褥温度和地面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各因素对于热环境营造的响应速度、温度高低以及吻合程度的影响关系。基于分时分区热需求明确了由设计参数到运行参数再到运行策略的优化顺序,形成了炕-地组合供暖末端优化设计策略。本研究获得的分时分区供暖室内设计参数、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散热特性、优化设计方法及运行策略为西北村镇建筑精细化供暖提供依据,进而达到满足居民冬季室内实际热需求、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削减村镇建筑供暖能耗等目的,对于加快西部建设及推行节能减排等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张兴惠[9](2019)在《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雾霾”已成为关系基本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农村冬季供暖对雾霾的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全国大力推广“煤改气”和“煤改电”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瓶颈,因地制宜为农村供暖成为缓减雾霾的突破口。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供暖技术作为缓解化石燃料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手段,正在快速发展。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软件模拟和实验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进行了研究。(1)通过调查山西省农村地区建筑特点及供暖方式,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可知,农村地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很差,热耗高且室内热环境差,大部分未按建筑节能标准建造。基于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得出外墙和屋顶对能耗的影响因子最高,因此,节能改造应主要加强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性能,提升建筑物的气密性。(2)农村供暖系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农村供暖系统方案从定性角度选择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CE)的评价体系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最好。(3)结合不同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表现,对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进行了农户自身财务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计算了生命周期成本回收期、财务净现值(FNPV)及经济内部收益率,结果表明该供暖系统可产生良好的间接效益,可通过价格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户选择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方式的积极性。(4)对不同供暖方式进行了环境效益评价分析,计算了粉尘、SO2和NOx的排放量,通过定量及定性分析,本研究建议推广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5)建立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利用Energy Plus模拟了农村住宅的冬季热负荷和供暖能耗,打破了通过比较太阳能集热器温度和蓄热水箱设定水温去控制太阳能供暖系统启停的控制模式,自主设计了带温度补偿的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的自控策略,最大限度使用太阳能,实现了热源之间的平稳切换。(6)实验期间室内温度能维持在16~18°C,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舒适、干净、便利的生活环境。经实验测试得,太阳能微通道集热板的集热效率主要集中在60%~70%之间,蓄热水箱的换热系数在0.94~0.98之间。经Energy Plus软件模拟得,农宅的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为46.86 W/m2,100 m2住宅供暖季累计能耗为24.3 GJ。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供暖季提供的总能耗为35.91 GJ,太阳能占比63.31%,生物质炉占比36.69%,供暖季的使用小时数分别为1935 h和1239 h。同时,太阳能/生物质供暖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为67.66%,火用效率为16.17%。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源综合利用的特点,为实现农村的清洁供暖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方案,对于改善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许安琪[10](2019)在《办公建筑冷热源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办公建筑中冷热源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相关的环境影响不容低估。在目前成熟的技术方案中,选择什么样的冷热源能够达到经济、环保及能源安全是国家及设计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能够从“摇篮”到“坟墓”对某个产品或某个过程进行研究,是目前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华北地区办公建筑常用冷热源为例,通过进行清单数据收集,对建筑冷热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LCIA)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寒冷地区办公建筑常用的热源(燃煤/燃油/燃气锅炉、燃煤/燃气热电联产、地源热泵、燃气吸收式制热系统)和冷源(风冷/水冷式空调、地源热泵、燃气吸收式制冷系统)。从能源生产、开采、运输和使用四个阶段进行了能源消耗(煤、石油、天然气,电力)与污染物排放(CO2、SO2、NOx,颗粒物)生命周期清单(life cycle inventory,LCI)研究。其次,利用国际上常用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包括CML2001、EDIP2003、Eco-indicator99、ILCD2011、Re Ci Pe2008和IMPACT2002+)对以上清单进行了环影响评价。再利用LCIA框架,以天津市为例,根据当地的环境政策和能源法规,构建了一种本地化冷热源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分为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光化学烟雾潜值(photochemical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POFP)、富营养化潜值(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酸化潜值(acidizing potential,AP),可吸入无机物(respirable inorganic,RI),(火用)耗竭(energy exhaustion,EE)。将该方法与以上六种LCIA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本地化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同时将本地化LCIA方法编制成VBA程序,方便进行环境影响量化计算。然后,本文将经济性分析考虑在本地化LCIA方法中,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实用性。经济性分析考虑了系统初投资与15年的运行费用。综合评价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环境影响、(火用)耗竭、经济性的权重分别为32.1%,34.2%和33.7%。最后,根据以上方法对不同冷热源及其它们的组合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是最佳选择,其次电制冷空调+燃气热电联产供热、电制冷空调+燃气锅炉也值得推荐。其它组合方案不值得推广,尤其是电制冷空调+燃煤热电联产供热、电制冷空调+燃油锅炉供热综合效益最差。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决策者和设计者可以选择既环保又经济的冷热源,政府部门也可以制定适当的激励政策,鼓励用户选择既适合可持续发展又经济的冷热源。

二、建筑供暖热源的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供暖热源的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2)昆明地区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筑能耗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1.2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背景
        1.1.3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分布
        1.1.4 太阳能采暖方式
        1.1.5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供热采暖研究现状
        1.2.2 室内热环境及舒适度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采暖试验房传热理论及热舒适性理论
    2.1 采暖试验房传热原理
    2.2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加热量
    2.3 围护结构的能量交换
    2.4 热舒适性理论
        2.4.1 影响热舒适的主要因素
        2.4.2 人体热舒适度评价
        2.4.3 热舒适度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采暖试验房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对象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测点布置
    3.3 实验内容
        3.3.1 无热源实验
        3.3.2 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无室内通风管道组合实验
        3.3.3 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室内通风管道组合实验
        3.3.4 南墙立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实验
        3.3.5 南墙立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组合实验(不考虑窗户透光)
        3.3.6 南墙立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组合实验(考虑窗户透光)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集热特性分析
        3.4.2 不同工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对比
        3.4.3 不同工况下室内外相对湿度对比
        3.4.4 不同工况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对比
        3.4.5 不同工况下PMV-PPD对比
        3.4.6 室内空气温度与人体热感觉关系
        3.4.7 不同工况下FTC对比
        3.4.8 不同工况下室内垂直温度对比
        3.4.9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辅助热源共同作用下房间舒适度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CFD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CFD模拟计算的可靠性论述
    4.2 Airpak软件介绍
    4.3 采暖房间物理模型
    4.4 采暖房间数学模型
        4.4.1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4.4.2 湍流模型
        4.4.3 辐射模型
    4.5 热风采暖下CFD模型的建立
        4.5.1 计算域的选取原则和网格划分
        4.5.2 边界条件
        4.5.3 收敛标准和欠松弛因数
        4.5.4 求解器
    4.6 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
    4.7 模拟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CFD技术的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5.1 出风口开口位置的分析
        5.1.1 方案设计
        5.1.2 模拟结果分析
        5.1.3 垂直截面典型位置数据分析
    5.2 送风温度的分析
        5.2.1 方案设计
        5.2.2 模拟结果分析
        5.2.3 垂直截面典型位置数据分析
        5.2.4 不同送风温度下室内空气温度变化
    5.3 较低室外空气温度下集热面积的分析
        5.3.1 方案设计
        5.3.2 模拟结果分析
        5.3.3 垂直截面典型位置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1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2 参与课题与项目
致谢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政策研究
        2.1.1 产业政策内涵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2.1 主要研究视角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2.4 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系统理论
        3.1.1 系统内涵
        3.1.2 系统基本特征
        3.1.3 系统基本规律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外部性理论
        3.3.2 公共产品理论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3.4.3 理论框架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5.1 总体结构
        5.1.1 模型结构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5.2 子系统的构建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5.3.2 模型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6.1.2 政策工具分析
        6.1.3 政策强度分析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6.3.1 美国地热政策
        6.3.2 冰岛地热政策
        6.3.3 日本地热政策
        6.3.4 经验与启示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6.4.1 政策工具设计
        6.4.2 政策强度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4)基于关中地区某幼儿园建筑的供暖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能源使用现状
        1.1.2 村镇教学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1.1.3 村镇教学建筑应用太阳能的适宜性
    1.2 供暖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2.2 间歇供暖模式
        1.2.3 太阳能供暖系统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2 关中地区幼儿园建筑概况分析
    2.1 幼儿园教育建筑特征与建筑布局模式
        2.1.1 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
        2.1.2 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要求
        2.1.3 幼儿园建筑布局模式
    2.2 气候与资源特征
        2.2.1 地域范围
        2.2.2 气候特征
        2.2.3 太阳能资源
    2.3 关中地区幼儿园调研
        2.3.1 调研目的与内容
        2.3.2 调研方式
        2.3.3 调研结果与分析
    2.4 调研现状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间歇供暖模式下建筑供暖能耗的影响因素
    3.1 间歇供暖概述
    3.2 建筑热平衡
        3.2.1 建筑室内热平衡方程
        3.2.2 围护结构表面热过程
        3.2.3 建筑室内空气热过程
    3.3 供暖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1 围护结构
        3.3.2 室内人员行为
        3.3.3 供暖计算参数
    3.4 本章小结
4 富闽友谊幼儿园供暖能耗模拟研究
    4.1 供暖方案的选择
    4.2 模拟软件选取与模型建立
        4.2.1 模拟软件选取
        4.2.2 建筑模型基本信息
        4.2.3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4.3 建筑能耗模型的优化调整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4.4.1 供暖能耗值
        4.4.2 室内热环境
    4.5 不同供暖方案节能率
    4.6 本章小结
5 富闽友谊幼儿园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节能计算
    5.1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
        5.1.1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组成
        5.1.2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参数计算
    5.2 系统的年节能量
    5.3 系统的年节能费用
    5.4 系统的费效比与回收年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城镇供热系统的综合评价与热源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供热资源评估研究现状
        1.2.2 供热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1.2.3 热源规划配置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简析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城镇热负荷与供热能源
    2.1 热负荷规划统计方法
        2.1.1 建筑采暖热负荷
        2.1.2 生活热水热负荷
    2.2 供热能源潜力评估方法
        2.2.1 常规化石能源
        2.2.2 生物质能
        2.2.3 太阳能
        2.2.4 电能
        2.2.5 地热能
        2.2.6 工业余热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供热系统的经济与碳排放模型
    3.1 集中式供热系统
        3.1.1 集中式热源系统
        3.1.2 集中式供热管网
    3.2 分布式供热系统
        3.2.1 分布式供热系统的经济模型
        3.2.2 分布式供热系统的碳排放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供热系统的SEER二级综合评价方法
    4.1 SEER评价指标体系
        4.1.1 社会影响(Society)
        4.1.2 经济效益(Economy)
        4.1.3 环境影响(Environment)
        4.1.4 资源供应(Resource)
    4.2 二级综合评价方法
    4.3 案例研究:马尔康市供热系统的综合评价
        4.3.1 马尔康市供热能源分析
        4.3.2 马尔康市社会经济概况
        4.3.3 各类型系统的SEER二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供热系统的热源规划
    5.1 城镇供热系统热源的线性规划模型
        5.1.1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5.1.2 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
    5.2 案例研究:马尔康市中心城区供热系统热源规划
        5.2.1 中心城区远期规划热负荷
        5.2.2 初始目标下的规划方案与敏感性分析
        5.2.3 SEER全目标规划的配置方案与综合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6)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供热系统综合评价
        1.2.2 供热系统能耗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理论
    2.1 建筑能耗分析
    2.2 热源能耗分析
    2.3 热网能耗分析
    2.4 输配系统能耗分析
    2.5 运行调节分析
        2.5.1 用户运行调节分析
        2.5.2 热网运行调节分析
3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及综合评价
    3.1 集中供热系统评价理论
        3.1.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
        3.1.2 社会评价理论
        3.1.3 层次分析法
    3.2 热源节能改造及综合评价
        3.2.1 热源节能分析
        3.2.2 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3.2.3 集中供热系统环境效益分析
        3.2.4 集中供热系统综合评价
    3.3 运行能耗综合评价
        3.3.1 运行能耗评价指标
        3.3.2 运行能耗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4.1 工程概况
    4.2 建筑能耗模拟
        4.2.1 DeST软件介绍
        4.2.2 DeST建筑模型
        4.2.3 能耗模拟结果
    4.3 供热系统能耗预测
        4.3.1 TRNSYS软件介绍
        4.3.2 水源热泵模型建立
        4.3.3 能耗模拟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川西藏区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川西藏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适宜性分析
    2.1 地理位置与典型气候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2 川西藏区可再生能源分布
        2.2.1 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2.2.2 水电资源分布情况
        2.2.3 生物质资源分布情况
        2.2.4 地热资源分布情况
    2.3 川西藏区空气源热泵适宜性分析
        2.3.1 气候适宜性分析
        2.3.2 技术适宜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川西藏区居住建筑供热气候分区及典型建筑能耗分析
    3.1 川西藏区居住建筑供热气候分区
        3.1.1 k-means聚类分析方法
        3.1.2 气候分区指标的选取
        3.1.3 气候分区结果
    3.2 川西藏区典型建筑选取
        3.2.1 农村典型建筑选取
        3.2.2 乡镇典型建筑选取
        3.2.3 城市典型建筑选取
    3.3 川西藏区建筑能耗分析
        3.3.1 Energy Plus软件介绍
        3.3.2 室外气象参数
        3.3.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
        3.3.4 农村居民建筑能耗分析
        3.3.5 乡镇居民建筑能耗分析
        3.3.6 城市居民建筑能耗分析
    3.4 本章小结
4.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设备及优化建模
    4.1 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基本原理
        4.1.1 系统基本原理
        4.1.2 系统控制方式
    4.2 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的设备建模
        4.2.1 空气源热泵
        4.2.2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4.2.3 生物质锅炉
        4.2.4 电热锅炉
        4.2.5 地源热泵
        4.2.6 蓄热水箱
    4.3 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优化模型
        4.3.1 目标函数
        4.3.2 决策变量
        4.3.3 约束条件
        4.3.4 优化算法
        4.3.5 系统优化输入参数
    4.4 本章小结
5.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结果及效益分析
    5.1 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结果
        5.1.1 农村居住建筑供暖系统优化结果分析
        5.1.2 乡镇居住建筑供暖系统优化结果分析
        5.1.3 城市居住建筑供暖系统优化结果分析
    5.2 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优化结果效益分析
        5.2.1 在传统供热方式下各典型建筑供热设计容量
        5.2.2 系统经济性效益对比分析
        5.2.3 系统能效性效益对比分析
        5.2.4 系统环保性效益对比分析
        5.2.5 系统供暖季累计耗电量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表目录
    附录 B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8)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热需求及供暖系统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时分区供暖技术研究现状
        1.2.2 分时分区热需求研究现状
        1.2.3 村镇建筑供暖形式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热需求及供暖模式研究
    2.1 概述
    2.2 分时分区供暖概念及分类
    2.3 西北村镇建筑居民室内活动轨迹及热需求现场调研
        2.3.1 调研测试目的和内容
        2.3.2 室内活动轨迹和热环境测试调查
        2.3.3 调研测试概况
    2.4 西北村镇建筑现状调查测试结果分析
        2.4.1 居民活动强度和服装热阻结果分析
        2.4.2 室内供暖方式现状
        2.4.3 室内热环境现状
    2.5 居民室内差异化热需求分析
        2.5.1 热环境评价分析
        2.5.2 活动状态下居民热需求分析
        2.5.3 睡眠状态下居民热需求分析
        2.5.4 居民舒适温度范围分析
    2.6 居民室内活动轨迹分析
        2.6.1 人员活动轨迹描述模型
        2.6.2 房间状态初始概率及状态转移概率调研结果
        2.6.3 房间状态概率结果分析
    2.7 分时分区供暖模式确定
        2.7.1 房间是否供暖分析
        2.7.2 室内居民活动状态分析
        2.7.3 分时分区供暖模式讨论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散热性能实验研究
    3.1 概述
    3.2 基于西北村镇建筑室内热需求的供暖形式综述分析
    3.3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热性能实验平台介绍
        3.3.1 实验系统组成
        3.3.2 实验平台设计及搭建过程
        3.3.3 实验测试系统组成
    3.4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热性能实验方案
        3.4.1 实验测点布置
        3.4.2 实验工况设置
        3.4.3 实验流程
        3.4.4 测试期间室外气象参数
    3.5 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营造效果实验结果分析
        3.5.1 各运行模式下室内空气温度实验结果分析
        3.5.2 各运行模式下室内空气温度空间不均匀性实验结果分析
        3.5.3 不同运行模式下室内热环境辐射不均匀性对比分析
    3.6 不同运行模式下组合末端散热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3.6.1 运行模式一:地面供暖末端单独运行
        3.6.2 运行模式二:炕面供暖末端单独运行
        3.6.3 运行模式三: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共同运行
        3.6.4 运行模式四:炕-地组合供暖末端交替运行
    3.7 不同运行模式下组合末端供暖能耗实验结果分析
        3.7.1 各运行模式下供暖能耗分析
        3.7.2 不同运行模式下供暖能耗对比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耦合建筑热过程理论分析
    4.1 概述
    4.2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工作原理及热过程描述
        4.2.1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工作原理
        4.2.2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热过程描述
        4.2.3 模型假设
    4.3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理论分析模型
        4.3.1 供暖盘管内换热分析模型
        4.3.2 供暖末端热过程分析模型
        4.3.3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耦合双边界下热平衡分析
    4.4 室内空气流动和传热理论分析模型
        4.4.1 室内空气流动模型
        4.4.2 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
    4.5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理论分析模型
        4.5.1 围护结构内表面热平衡分析
        4.5.2 围护结构导热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供暖组合末端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5.1 概述
    5.2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热性能数值研究及模型验证
        5.2.1 数值研究
        5.2.2 模型验证
    5.3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散热性能模拟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5.3.1 模拟分析采用的建筑模型
        5.3.2 模拟分析采用的室外气象条件
        5.3.3 对比影响因素分析
    5.4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优化设计分析结果分析
        5.4.1 组合供暖末端设计参数优化分析
        5.4.2 组合供暖末端运行参数优化分析
        5.4.3 组合供暖末端运行策略优化分析
    5.5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多参数优化讨论及节能性分析
        5.5.1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多参数优化讨论
        5.5.2 炕-地组合供暖末端节能效果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
    附录1 西北村镇建筑室内环境热舒适调查问卷
    附录2 模拟验证中管道温度、围护结构边界条件UDF编译程序
    附录3 图表目录

(9)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能源现状分析
        1.1.2 供暖系统现状及政策分析
        1.1.3 农村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建筑节能及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1.2.2 农村建筑围护结构及能耗分析研究现状
        1.2.3 农村供暖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1.2.4 太阳能供暖技术研究现状
        1.2.5 生物质能源研究现状
    1.3 研究大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山西农村住宅建筑调查分析
    2.1 抽样方案设计
        2.1.1 抽样方式
        2.1.2 样本量计算
    2.2 问卷设计
    2.3 数据的预处理
        2.3.1 缺失值和异常数据的处理
        2.3.2 数据的转换处理
        2.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2.4 频数分析
        2.4.1 山西农村建筑基本信息
        2.4.2 山西省农村建筑冬季供暖热源
    2.5 基于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
        2.5.1 聚类分析的数学原理
        2.5.2 分析结果
    2.6 基于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
        2.6.1 多元回归分析数学原理
        2.6.2 分析结果
        2.6.3 对回归方程的检验
    2.7 山西农村供暖模式案例分析
        2.7.1 运城市临猗县土地暖
        2.7.2 临汾市吉县主被动太阳能
        2.7.3 晋中市榆次生物质炉
        2.7.4 运城市临猗县吊炕
        2.7.5 临汾市古县秸秆气化
        2.7.6 运城市闻喜县上镇村沼气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供暖系统方案优选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AHP/FCE方法
    3.2 农村供暖系统评价指标的确定
    3.3 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3.3.1 专家调查法
        3.3.2 专家调查结果
    3.4 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集
        3.4.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3.4.2 构造判断矩阵
        3.4.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3.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5 农村供暖系统方案优选的模糊综合评价
        3.5.1 建立因素集到决断集模糊关系
        3.5.2 模糊合成
        3.5.3 指标层的模糊评判
        3.5.4 综合评价的模糊评判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生命周期经济评价
    4.1 评价目的
    4.2 评价方法概述
    4.3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
        4.3.1 供暖系统方案
        4.3.2 供暖系统设计参数计算
        4.3.3 生命周期经济评价目标及范围
    4.4 清单分析
        4.4.1 投入类数据清单及明细
        4.4.2 产出类数据清单及明细
    4.5 生命周期经济效益评价
        4.5.1 系统生命周期现金流量表
        4.5.2 生命周期成本(LCC)回收期(农户投资回收期)
        4.5.3 农户财务净现值(FNPV)
        4.5.4 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污染物排放量为指标的环境效益评价
    5.1 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2 电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3 燃气锅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4 空气源热泵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5 太阳能/生物质炉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5.6 污染物实测值分析
        5.6.1 燃煤锅炉污染物实测值分析
        5.6.2 生物质锅炉污染物实测值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供暖示范基地节能改造及供暖系统分析
    6.1 典型农宅节能改造方案
    6.2 节能改造与Energy Plus中 K值的设计
        6.2.1 改造前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变化
        6.2.2 节能改造前后室内温度变化
        6.2.3 Energy Plus中 K值的设计
    6.3 农村供暖系统优化设计
        6.3.1 热源系统的选择
        6.3.2 室内供暖末端系统
        6.3.3 农村供暖系统优化方案
        6.3.4 运行策略的设计
        6.3.5 运行策略的先进性
        6.3.6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4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实验
        6.4.1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的建立
        6.4.2 测试仪器及实验数据
    6.5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实验的结果分析
        6.5.1 太阳能集热板的集热效率
        6.5.2 蓄热水箱的换热系数
    6.6 供暖季的系统能耗分析
        6.6.1 供暖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时间
        6.6.2 一次能源利用率和火用效率
    6.7 太阳能/生物质炉供暖系统社会效益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村建筑围护结构和供暖系统问卷调查
附录二 :农村供暖系统指标权重排序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
附录三 :农村供暖系统方案选择评价问卷调查(模糊综合评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办公建筑冷热源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与发展
        1.1.2 环境影响现状与发展
        1.1.3 建筑供热能耗现状
        1.1.4 建筑供冷能耗现状
        1.1.5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LCA理论的建筑能源清单研究
        1.2.2 冷热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1.2.3 总结与评价
    1.3 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2章 建筑能源供应生命周期清单研究
    2.1 研究范围
    2.2 能源上游阶段清单分析
        2.2.1 概述
        2.2.2 清单分析参数
        2.2.3 数据来源与主要假设
        2.2.4 结果分析
    2.3 能源运输阶段清单分析
        2.3.1 计算逻辑
        2.3.2 计算公式
        2.3.3 数据来源与主要假设
        2.3.4 结果分析
    2.4 能源使用阶段清单分析
        2.4.1 计算逻辑
        2.4.2 计算公式
        2.4.3 数据来源与主要假设
    2.5 能源全阶段清单结果
第3章 冷热源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3.1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技术框架
        3.1.1 影响类型、类型参数和特征化模型的选择
        3.1.2 分类
        3.1.3 特征化
        3.1.4 标准化
        3.1.5 分组
        3.1.6 加权
        3.1.7 数据质量分析
    3.2 冷热源常用LCIA及其评价结果
        3.2.1 CML2001 方法
        3.2.2 EDIP2003 方法
        3.2.3 Eco-indicator99 方法
        3.2.4 ILCD2011 方法
        3.2.5 Re Ci Pe2008 方法
        3.2.6 IMPACT2002+方法
第4章 冷热源本地化LCIA
    4.1 本地化LCIA
        4.1.1 分类和特征化
        4.1.2 标准化
        4.1.3 加权
        4.1.4 结果分析
    4.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结果对比及分析
        4.2.1 中间点环境影响比较
        4.2.2 资源耗竭影响比较
        4.2.3 终结点方法的加权结果对比
    4.3 冷热源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软件编制
        4.3.1 软件介绍
        4.3.2 软件操作
        4.3.4 部分VBA编程代码
第5章 本地化LCIA与经济性分析的综合评价
    5.1 冷热源经济性分析
        5.1.1 冷源经济性分析
        5.1.2 热源经济性分析
    5.2 本地化LCIA与经济性分析的综合评价
        5.2.1 环境影响、(火用)耗竭以及经济性权重的确定
        5.2.2 冷源的综合评价
        5.2.3 热源的综合评价
        5.2.4 冷热源组合的综合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建筑供暖热源的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2]昆明地区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D]. 陈雪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基于关中地区某幼儿园建筑的供暖节能技术研究[D]. 李文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5]城镇供热系统的综合评价与热源规划研究[D]. 王述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改造研究[D]. 詹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川西藏区空气源热泵多源互补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研究[D]. 周位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西北村镇建筑分时分区热需求及供暖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 李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9]可再生能源的山西农村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D]. 张兴惠.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
  • [10]办公建筑冷热源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D]. 许安琪.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建筑采暖热源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