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住区更新的初步研究

可持续住区更新的初步研究

一、可持续的聚落更新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婷[1](2021)在《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云丘山塔尔坡古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境生理和心理功能方面的需求加大,传统村落因无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渐渐淡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传统村落的衰败、以及被放弃原真性的保护开发建设都是目前传统村落正面临的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撑和各界研究人员的呼吁,传统建筑被进行了形式上的保护和“圈养”,虽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原真性,但从聚落的角度来看,大部分被保护的传统村落仅仅注重了建筑本身的原真性,却没有注意到景观和整个村落的原真性,使传统村落失去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依然会面临即将消失的命运。本篇论文通过对晋南窑洞民居聚落的范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分布、景观特征,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再选取晋南地区能够体现景观特征以及体现发展进程中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云丘山塔尔坡古村作为研究载体,以此作为晋南传统民居聚落景观的可持续研究实践。第一,对云丘山塔尔坡古村形成背景、聚落概况、现状分析、价值分析,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二,通过对传统村落的可持续研究概述及传统窑洞聚落案例可持续研究,得到适用于塔尔坡古村景观可持续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借鉴启示。第三,对塔尔坡古村景观可持续性原则进行研究,并进行设计思考。第四,对塔尔坡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进行实践,从功能区划、道路和铺装、居住改良、服务设施和景观设施、屋顶再生计划、文化传承与景观创意、还原田园风貌、节能环保与生态,以及村落照明等角度进行具体实践。最后,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对传统窑洞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展望,希望对其他窑洞聚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安昊嘉[2](2021)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何在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乡村的文化内核与建筑基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与晋城市的多个典型乡村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乡村聚落层面与住宅建筑层面对晋东南地区乡村进行历时性研究,以探究该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与演变动因。第二章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体分析。整合地理空间、气候条件和文化交融等演进背景分析晋东南乡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探究晋东南地区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了解其发展的基础,为后续演变路径的探究提供原型。第三章在聚落视角上,探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特征。首先对聚落单元的布局演变特征、发展方向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利用调研实例论证多种不同类型的晋东南乡村的发展路径;其次对晋东南地区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入口空间、道路关系、公共建筑的发展演变路径进行探究,探究聚落层面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在居住建筑视角上进行实例调研。以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为原型,对乡村院落空间进行演变研究,探索院落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特征;对乡村住宅平面形态、功能分布、立面与装饰特征、建造技术与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演变路径逐层探索,解读乡村住宅发展的延续性与差异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关于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与住宅演变趋势,总结出乡村住宅形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政策实施、人口比例、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推动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因。第六章根据目前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村民对于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和住宅营建等方面提出晋东南乡村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策略。只有完善保护政策、革新产业发展模式等乡村外部规划和传承传统文化、适应生活场景等乡村内部需求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晋东南地区乡村的文化特征传承和聚落可持续发展。

曹曦[3](2021)在《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迅速,经济持续增长,广佛地区位于珠三角核心腹地,更是走在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的前端。广佛地区许多具有区位优势的传统村落在改革开放后抓住政策机遇加入了城镇化进程,开始了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转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此类传统村落出现了产业结构欠佳、土地利用粗放、功能布局不合理以及生态体系破碎化等诸多问题,工业化不断瓦解着原有的村落的空间与功能,使传统村落的生存面临威胁。目前,我国提倡转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径,乡村也处于加速转型时期,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在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矛盾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对广佛地区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的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进行研究也显得极为迫切。首先,文章在明确广佛地区此类传统村落价值及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村落空间演化历程、空间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各个传统村落,选定沙湾北村作为本文研究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的典型案例。然后,依据沙湾北村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时间维度将沙湾北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传统农业主导,工业主导,以及旅游转型三个阶段,对各阶段沙湾北村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产业转型下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出沙湾北村的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存在清晰的对应关系。其次,结合广佛地区其余受到工业化影响的传统村落的产业及空间发展历程,分析出广佛地区此类型传统村落的产业转型与发展是村落内部动力与外部变量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通过对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之间的关系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其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存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作用关系,而空间主体“人”则是产业与空间运作系统中的重要要素。最后,通过对目前影响广佛地区此类传统村落产业发展的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分析,得出传统村落向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是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于此类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应该从保护与发展两个方面入手,使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与空间演化形成良好的互动。

赵珍[4](2021)在《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晋南地域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河东文化、尧舜禹华夏文明和晋文化历史传说汇聚于此,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兴盛于此的晋商文化活动,使得该地区形成众多独具特色风貌的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面临乡土文脉断裂、地域风貌缺失、空间活力低下等现实问题,且缺乏有效的地域性乡村风貌指引策略。近些年国家相关文件不断提出要加强对乡村传统风貌的发掘引导,在此契机下以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类型分析方法以及图示化方法揭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乡土地域性特征,并提出地域文脉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重构策略。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从地域层面概括归纳晋南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与地域特征的关联性。归纳晋南传统村落地形地貌及年代特征、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街巷景观风貌在晋南地域背景下的生态、乡土、审美、文化、意象等特性。(2)分别从街巷空间肌理格局和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两大层面深入分析。采用对比归纳、图示化方法总结街巷肌理演变、结构秩序、布局形态、尺度比例、界面以及节点风貌、街巷与院落空间联系等空间特征规律;从乡土自然植物景观、乡土物质文化景观、乡土非物质人文景观三个方面总结提炼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特征和人文精神内核。(3)从街巷空间格局体系风貌和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以城内村为实例探讨研究思路及提升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地域文化和背景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特征和乡土风貌特征,结合场所理论、有机更新及微更新理论,提出晋南地域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2)总结凝练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肌理特征和乡土要素风貌特征,建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体系。(3)基于归纳总结的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特征内涵和现状问题,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以城内村为例进行实践论证研究。

张静雅[5](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黄姝颖[6](2021)在《基于城市触媒语境下艺术家聚落对城市更新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草场地艺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落幕,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如旧工业区、废弃车间、衰败船厂引来了城市中的艺术家们的自发性聚集,短短数年后它们摇身一变为游人如织的创意艺术园区,并且在带动周围城市片区更新促活方面颇具效益。这种由点至群到面缓慢促进城市更新的过程,被称之为城市触媒式更新,如同城市中新鲜的催化剂,不断推进城市发展,将创意产业园逐渐演变为城市的创意文化名片,掀起了文化导向型城市更新的浪潮。而与传统的城市触媒建筑不同的是,交通建筑(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通过组织城市交通游线使得交通站点片区增添新的活力;商业建筑综合体通过不同的休闲娱乐、餐饮游憩等功能吸引人群驻足;而引起城市触媒效应的知名艺术区或在早期多为艺术家自发聚集而成,因其艺术家特定具有的创造性与艺术性而产生了自下而上的设计变革,而在艺术区成名之后,急速上升的房屋租金或土地强拆制度迫使艺术家们再次迁徙,艺术家工作室与画廊等文化艺术机构在加速锐减,艺术区的艺术文化氛围也逐渐减弱。艺术家作为城市的居民,既是普通的城市使用者,更是创造城市的参与者,他们的空间迁移行为与生产创作状态对公共空间以及城市片区带来的影响不可被磨灭,这种看似普通寻常的聚集效应,却意外之中引起了城市片区的一场嬗变。因此,本文将针对于自发式形成的艺术家聚落这一特殊城市片区展开深入研究,并根据艺术家聚落的兴荣与衰退提出创新论点:将艺术家群体作为城市中的非物质触媒点。文章通过总结自发性聚集艺术区的共性,肯定艺术家的价值,论述其作为非物质触媒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再引入荷兰NDSM艺术区、成都蓝顶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分析其背景及发展历史,探讨艺术家如何以触媒因子介入城市更新,论述其对于城市的触发点及影响力,研究讨论艺术聚落的生产机制及其空间形态。最后以草场地艺术区为实验案例,以保护艺术家视角提炼空间需求,并提出相应规划策略实验方案,同时也希望该方案有一定的可复制性与通用性,由此对今后艺术村、艺术区的规划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刘宏伟[7](2021)在《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传统聚落的格局及传统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本文以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对比研究法、系统归纳的研究方法,对两大民族的传统聚落、干栏式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两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更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部分。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梳理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然后通过实际调研测绘,全面了解滇南傣族和桂北壮族的聚落空间形态、干栏式传统民居,最后对两地居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地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异同。其次,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提取滇南傣族五个村以及桂北壮族古壮寨、平安寨的DEM数据(30分辨率),借助Arc Map和Google Map下载遥感卫星影像图,对两地的高程、坡度、坡向、水环境和土地资源等进行分析,得出自然环境对民族聚居外部空间形态的影响规律;其次通过凯文·林奇的空间五要素理论对两地传统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其内部空间形态的差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最后,对两地的干栏式传统民居调研资料进行整理,从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平面形态、结构体系、装饰艺术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揭示导致两地民居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以上的研究对比,得到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民居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相似的内在规律,构建建筑元素集合,为今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规划发展资料。得出结论:影响不同民族聚落形成的因素众多。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不同民族聚落的差异,自然因素在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的形成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聚落内部的空间形态及干栏式传统民居的差异则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只有遵循地域差异性、民族文化差异性,才能使乡村聚落更加具有多元文化色彩,我们才能留住璀璨的民族文化,将它继承与发扬,才能留住“乡愁”和永恒的记忆。

张钧[8](2021)在《基于社区营造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更新研究》文中提出乡村聚落空间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承载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活动,寄托着村民的情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传统农耕文明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已无法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的需要,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推动着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调整与重构,虽然现阶段对乡村聚落的更新研究十分活跃,但同时乡村聚落的发展问题也越发凸显,部分由政府部门主导的乡村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使得乡村建设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本文就探索一条能够在提高乡村生产生活同时延续乡村传统风貌的发展道路展开研究。本文尝试从社区营造的视角,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进行更新研究。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基于社会生活的建设机制,近年来得到广泛的认同。从空间类型上界定,社区与乡村聚落在都是人类群居的基本空间单元,社区营造基于社会生活的空间逻辑的研究方法,“营造”非“建造”,它是以人为核心的空间塑造,在新时期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不仅能够针对乡村聚落物质形态的改造,还能对非物质形态进行更新,例如提取传统乡村特色文化,提升村民自身对乡村的认同感,激发村民建设乡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为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基于此,笔者通过对社区营造的相关背景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总结社区营造的理念与具体的内容,重点分析国内外现有的优秀案例,提炼出案例的核心观点和营造角度,尝试提出社区营造介入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更新的内容和原则,并从四个维度研究社区营造介入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更新策略。

王梦琪[9](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刘琳婕[10](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二、可持续的聚落更新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的聚落更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云丘山塔尔坡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选题缘由
        2.项目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1.国外现状
        2.国内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2.实地考察
        3.案例分析
        4.比较归纳
    (六)文章总体框架
一、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概况及现状
    (一)晋南地区范围
    (二)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形成背景及历史文化脉络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三)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概况
        1.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的分布
        2.晋南传统窑洞民居类型及分布
        3.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的景观特征
    (四)晋南传统窑洞聚落现状研究
        1.弃窑建房
        2.窑洞聚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不完善
        3.保护和改造的带来问题
    (五)本章小结
二、晋南云丘山塔尔坡古村落窑洞民居聚落研究
    (一)塔尔坡古村落窑洞民居形成背景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二)塔尔坡古村窑洞民居聚落概貌及现状分析
        1.聚落概况
        2.聚落现状分析
    (三)塔尔坡古村窑洞民居聚落价值分析
        1.历史价值
        2.文化价值
        3.技术价值
    (四)塔尔坡古村窑洞民居聚落问题分析
        1.村落舞台化失去原真性
        2.村落服务设施不全
        3.村落场地景观过度硬化失去原真性
    (五)本章小结
三、传统村落的可持续研究概述及传统窑洞聚落案例可持续研究
    (一)可持续性的概念和传统村落的可持续研究概述
        1.可持续性概念
        2.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原则研究概述
    (二)传统窑洞聚落及民居可持续性案例分析
        1.日本越后妻有的大地艺术
        2.希腊圣托里尼岛景观及中伊亚度假屋
        3.陕西神木市新华塔村整治规划
        4.陕西佳县古枣园传统窑洞村落驿站设计
    (三)本章小结
四、云丘山塔尔坡古村景观可持续性原则和设计思考
    (一)塔尔坡古村景观的可持续性意义
    (二)塔尔坡古村景观的可持续性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整体保护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4.生态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三)塔尔坡古村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思考
        1.改良民居居住环境
        2.村落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的保护
        3.民居功能调整和置换
        4.增加村落服务设施
        5.增加村落景观设施
        6.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7.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立水循环
    (四)本章小结
五、云丘山塔尔坡古村景观可持续性设计实践
    (一)云丘山塔尔坡古村功能区划
        1.塔尔坡古村功能分区思考
        2.塔尔坡古村的功能分区
    (二)道路和铺装
        1.道路的形态
        2.道路安全
        3.道路景观和铺装
    (三)居住改良设计
        1.村民自住民居改良
        2.民宿设计
    (四)增加配套服务设施和景观设施
        1.配套服务设施部分
        2.景观设施
    (五)屋顶再生计划
        1.“串居”
        2.屋顶景观
    (六)文化传承与景观创意
    (七)还原田园风貌
        1.屋边菜园
        2.植被
    (八)节能、环保与生态(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
        1.空气循环系统
        2.水循环系统
    (九)村落照明
    (十)本章小结
六、对窑洞民居聚落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对传统窑洞民居聚落的保护与传承
    (二)对窑洞民居聚落可持续性发展的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晋南传统窑洞村落(云丘山塔尔坡古村)保护与发展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聚落
        1.3.2 建筑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空间范围界定
        1.4.2 时间范围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乡村研究现状
        1.5.2 晋东南地区乡村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晋东南地区乡村物质与人文环境背景研究
    2.1 自然环境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生存基础
        2.1.1 区位环境特征
        2.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2 历史变迁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发展变革
        2.2.1 交通发展
        2.2.2 产业变革
    2.3 文化传承背景下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2.3.1 多元信仰的杂糅共存
        2.3.2 周密谨慎的文化内聚
        2.3.3 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2.4 本章小结
3 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
    3.1 聚落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1.1 内部更替
        3.1.2 单向延伸
        3.1.3 多向扩张
        3.1.4 离散发展
    3.2 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2.1 村落村口形态演变
        3.2.2 村落街巷空间演变
        3.2.3 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形制特征与演变
    4.1 晋东南乡村院落空间演变特征
        4.1.1 院落用地情况演变特征
        4.1.2 庭院空间比例尺度演变
        4.1.3 庭院空间功能演变特征
        4.1.4 院落轴线秩序演变特征
        4.1.5 院落空间组织结构演变
    4.2 晋东南乡村功能空间演变特征
        4.2.1 厅堂空间
        4.2.2 卧室空间
        4.2.3 厨房空间
        4.2.4 厕所空间
        4.2.5 存储空间及其他空间
    4.3 晋东南乡村立面演变特征
        4.3.1 比例尺度
        4.3.2 门楼形态
        4.3.3 门窗形态
        4.3.4 立面材质与色彩
        4.3.5 细部装饰
    4.4 晋东南乡村结构体系与材料演变
        4.4.1 建造材料
        4.4.2 结构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演变规律及动因研究
    5.1 演变规律
        5.1.1 分异与融合:空间与需求的互动
        5.1.2 内涵与表征:立面装饰的发展
        5.1.3 弃置与延续:建筑形态的更新
        5.1.4 原型与变型:组织形式的转变
    5.2 演变动因
        5.2.1 乡村政策改变
        5.2.2 家庭结构改变
        5.2.3 思想观念改变
    5.3 晋东南乡村聚落与建筑演变评价
        5.3.1 积极演变
        5.3.2 消极演变
    5.4 本章小结
6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策略
    6.1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目标
        6.1.1 实现乡村经济与聚落环境协调发展
        6.1.2 实现乡村建设与建筑保护共同发展
        6.1.3 实现地域文化与住宅营建结合发展
    6.2 晋东南地区乡村保护策略
        6.2.1 健全保护法规体系
        6.2.2 建立多元保护模式
        6.2.3 确定村民主体地位
    6.3 晋东南地区乡村营建策略
        6.3.1 延续传统聚落营造经验
        6.3.2 创造适应发展的新原型
        6.3.3 应用当代技术发展成果
        6.3.4 建立多维乡村营建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乡村建筑信息调研表格
附录B 乡村聚落调研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视
        1.1.2 传统村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1.1.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转型过程复杂,矛盾问题突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实地调研
        1.5.3 跨学科研究
        1.5.4 历史归纳与逻辑演绎相结合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传统村落
        2.1.2 村落产业转型
        2.1.3 村落空间重构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研究
        2.2.2 传统村落产业-空间关联研究
        2.2.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研究
    2.3 相关理论研究
    2.4 分析框架
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基础研究
    3.1 传统村落概况
        3.1.1 广佛地区概况
        3.1.2 传统村落区位分布
        3.1.3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社会文化背景
        3.1.4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及特殊性
    3.2 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概况
        3.2.1 产业发展历程
        3.2.2 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3 传统村落的空间概况
        3.3.1 村落空间演化历程
        3.3.2 村落空间现状及问题
    3.4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3.4.2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3.4.3 沙湾北村概况
    3.5 本章小结
4 沙湾北村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
    4.1 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村落形成至1978年)
        4.1.1 农业主导时期产业发展
        4.1.2 传统农业主导时期村落空间特征
    4.2 工业主导时期(1978年至2012年)
        4.2.1 工业主导时期产业发展
        4.2.2 工业主导时期的村落空间演化
    4.3 旅游转型时期(2012年至今)
        4.3.1 旅游转型时期的产业发展
        4.3.2 旅游业转型下的村落空间演化
    4.4 沙湾北村产业发展与空间演化的互动关系
        4.4.1 沙湾北村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整体历程
        4.4.2 沙湾北村空间演化的整体历程
        4.4.3 沙湾北村产业转型及空间演化的互动
    4.5 本章小结
5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互动机制
    5.1 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5.1.1 产业转型外在因素
        5.1.2 产业转型内在因素
        5.1.3 产业转型内外耦合驱动机制研究
    5.2 产业发展对村落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5.2.1 直接影响
        5.2.2 间接影响
    5.3 村落空间演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5.3.1 直接影响
        5.3.2 间接影响
    5.4 产业转型与空间演化互动机制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趋势及空间重构策略
    6.1 产业转型趋势分析
        6.1.1 产业转型影响要素分析
        6.1.2 未来产业转型趋势
    6.2 产业转型下传统村落空间重构策略
        6.2.1 传统村落的更新与保护
        6.2.2 助推传统村落产业转型与发展的空间重构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状问题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理论
        1.4.1 外部空间理论
        1.4.2 场所理论
        1.4.3 有机更新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5 微更新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2.1 晋南地域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2.1.1 晋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1.2 晋南传统村落年代特征
        2.1.3 晋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构成
        2.2.2 人工景观要素
        2.2.3 人文景观要素
    2.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
        2.3.1 景观生态特征
        2.3.2 地域乡土特征
        2.3.3 景观美学特征
        2.3.4 文化底蕴特征
        2.3.5 景观意象特征
    2.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重要性
        2.4.1 交通联系功能
        2.4.2 商业休闲功能
        2.4.3 文化生活场所
        2.4.4 风貌特色体现
    2.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格局风貌特征
    3.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肌理景观风貌
        3.1.1 街巷格局肌理类型
        3.1.2 街巷结构秩序类型
        3.1.3 街巷布局形态类型
        3.1.4 街巷尺度比例类型
        3.1.5 街巷界面风貌类型
        3.1.6 街巷节点风貌类型
    3.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院落空间景观风貌
        3.2.1 街巷—院落空间联系
        3.2.2 街巷—院落空间层次
    3.3 本章小结
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要素风貌特征
    4.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
    4.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自然植物景观风貌
        4.2.1 街巷—乡土植物种类
        4.2.2 街巷—植物生态特性
        4.2.3 街巷—植物人文意境
        4.2.4 街巷—植物种植方式
        4.2.5 街巷—植物色彩特征
    4.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物质文化景观风貌
        4.3.1 街巷—界面材质风貌
        4.3.2 街巷—乡土景观小品
        4.3.3 街巷—乡土技艺特色
        4.3.4 街巷—乡土文化符号
        4.3.5 街巷—乡土材质色彩
    4.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非物质人文景观风貌
        4.4.1 街巷社会交往类活动
        4.4.2 街巷祭祀仪式类活动
        4.4.3 街巷民俗文化类活动
    4.5 本章小结
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研究
    5.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原则
    5.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体系风貌提升
        5.2.1 延续街巷传统肌理
        5.2.2 打造适宜街巷尺度
        5.2.3 修复街巷空间界面
        5.2.4 建立街巷空间体系
    5.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节点景观风貌提升
        5.3.1 交通性节点空间
        5.3.2 生活休闲节点空间
        5.3.3 礼制文化节点空间
        5.3.4 商业性节点空间
        5.3.5 民居院落节点空间
    5.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升
        5.4.1 乡土植物绿化
        5.4.2 乡土材质运用
        5.4.3 乡土设施完善
    5.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活力品质风貌提升
        5.5.1 提升民俗文化活力
        5.5.2 适应现代生活品质
        5.5.3 创造安全传统街巷
        5.5.4 营建生态街巷空间
    5.6 本章小结
6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6.1 城内村概况
    6.2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6.3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问题
    6.4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6.4.1 城内村街巷—空间体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2 城内村街巷—节点空间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3 城内村街巷—乡土植物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4 城内村街巷—乡土材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5 城内村街巷—活力品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6)基于城市触媒语境下艺术家聚落对城市更新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草场地艺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挖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挖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定义
    1.5 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
        1.5.1 城市文化导向型更新
        1.5.2 城市触媒
        1.5.3 艺术干预
        1.5.4 艺术家聚落
    1.6 研究框架
2 艺术文化语境下的城市触媒因子研究
    2.1 城市触媒理论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2.1.1 城市触媒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城市触媒理论的主要特点
    2.2 城市触媒的类型
        2.2.1 按物质属性形态分类
        2.2.2 按外在表现形式分类
    2.3 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和运用机制
        2.3.1 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
        2.3.2 触媒理论的运作机制
    2.4 艺术文化导向型更新语境下城市触媒点的因子探究
        2.4.1 艺术文化导向型引导城市更新的背景起源
        2.4.2 艺术触媒因子的种类与区别
    2.5 本章小结
3 艺术家作为非物质触媒点的合理性论述
    3.1 艺术家迁移城市灰空间的非偶发性论述
        3.1.1 旧工业遗址等灰色空间地必将成为艺术家们的首选
        3.1.2 个性使然的艺术血缘促使其自发性抱团聚集
    3.2 艺术家与建筑空间改造更新
        3.2.1 自身需求先行,开创LOFT新时代
        3.2.2 艺术家作为使用者的使命必达
        3.2.3 艺术家于建筑空间生产的理论依据
    3.3 艺术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革新
        3.3.1 艺术家聚落内部的公共空间变化
        3.3.2 自由艺术家参与的艺术事件与公共空间更新
    3.4 艺术家对城市所贡献的经济与文化收益
        3.4.1 经济效益
        3.4.2 文化效益
    3.5 艺术家“无家可归”的社会负面影响
        3.5.1 艺术区绅士化现象
        3.5.2 违建拆除与土地使用权问题
    3.6 艺术家作为非物质触媒因子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3.6.1 满足作为触媒因子的要素内涵
        3.6.2 艺术家是不可放弃的点触媒因子
    3.7 本章小结
4 自发式艺术家聚落驱动城市更新的案例研究
    4.1 荷兰NDSM艺术区
        4.1.1 NDSM艺术区的历史背景
        4.1.2 艺术家聚落引起城市空间转型
        4.1.3 艺术家的安置与政府管理
    4.2 成都蓝顶艺术区
        4.2.1 蓝顶艺术区的形成背景
        4.2.2 蓝顶艺术区空间的转型
        4.2.3 蓝顶艺术区空间更新引发的思考
    4.3 北京798 艺术区
        4.3.1 798 艺术区的发展背景
        4.3.2 798 发展历程与空间转型
        4.3.3 “没有艺术家”的“艺术区”之思
    4.4 三个案例触发城市更新的经验总结
        4.4.1 触发城市更新的过程
        4.4.2 触发可持续更新的核心要点
    4.5 本章小结
5 草场地艺术区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
    5.1 草场地艺术区的生成背景
    5.2 草场地的空间更新历程
        5.2.1 早期聚集期(1995-2002 年)
        5.2.2 辐射影响期(2002 年-2005 年)
        5.2.3 艺术实验期(2005 年-2008 年)
        5.2.4 “平静生产期”(2008 年至今)
    5.3 草场地艺术区内的非物质触媒点因子与其空间影响力
        5.3.1 草场地艺术家所创立的建筑空间
        5.3.2 艺术区的街区公共空间风貌
        5.3.3 艺术家从事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5.4 草场地艺术区的现状空间分析
        5.4.1 区位及交通道路分析
        5.4.2 散点分布式的建筑格局
        5.4.3 原生态的艺术区社区模式
    5.5 变迁下的草场地艺术家
    5.6 草场地艺术区现状问题总结
        5.6.1 物质空间上的问题分析
        5.6.2 非物质空间上的问题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草场地艺术区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实验策略
    6.1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
        6.1.1 艺术性实验社区的可能
        6.1.2 关注于艺术家的空间需求
    6.2 政府的宏观策略规划管控
        6.2.1 政策扶持
        6.2.2 完善土地制度
        6.2.3 介入非盈利组织
    6.3 艺术家及企业的自我约束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艺术家聚落的生成与发展带动了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
        7.1.2 “艺术家”是推动艺术文化城市更新的重要触媒因子
        7.1.3 保障艺术家的生活与生产空间需要多方促成参与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HI艺术区与798艺术区创始人(董事长)王彦伶的访谈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导致传统聚落遭受破坏
        1.1.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落保护要留住乡愁
        1.1.3 乡村发展第三产业急需专业人士的指导
        1.1.4 众学者聚焦地域性特色丢失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云南、广西传统聚落概况
        1.2.2 云南、广西传统聚落分类
        1.2.3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干栏式建筑聚落
        1.2.4 目标村落的选取
    1.3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五要素理论
        2.1.2 环境适应性
        2.1.3 传统聚落
        2.1.4 干栏式建筑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关于聚落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
    2.3 国内研究综述
        2.3.1 国内关于传统聚落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干栏式传统民居的研究
第三章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环境因素差异性分析
    3.1 民族聚落概况
        3.1.1 滇南傣族传统聚落概况
        3.1.2 桂北壮族传统聚落概况
    3.2 自然环境差异性分析
        3.2.1 地理位置
        3.2.2 地形地貌
        3.2.3 气候条件
        3.2.4 河流水系
    3.3 人文环境差异性分析
        3.3.1 民族历史渊源
        3.3.2 民族宗教信仰
        3.3.3 民族节日习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差异性分析
    4.1 传统聚落成因对比分析
        4.1.1 滇南傣族聚落成因
        4.1.2 桂北壮族聚落成因
        4.1.3 两地传统聚落成因对比分析
    4.2 传统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4.2.1 传统聚落环境特征
        4.2.2 整体外部空间形态特征
    4.3 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4.3.1 滇南傣族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4.3.2 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特征
        4.3.3 两地传统聚落内部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民居差异性分析
    5.1 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差异性分析
        5.1.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
        5.1.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
        5.1.3 两地传统民居选址及朝向对比分析
    5.2 传统民居结构体系差异性分析
        5.2.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结构体系
        5.2.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结构体系
        5.2.3 两地传统民居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5.3 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差异性分析
        5.3.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
        5.3.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
        5.3.3 两地传统民居类型与平面空间布置对比分析
    5.4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与装饰艺术差异性分析
        5.4.1 滇南傣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5.4.2 桂北壮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
        5.4.3 两地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与装饰艺术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成果及创新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格索引
附录B 插图索引
个人简历
致谢

(8)基于社区营造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和市场驱动下的乡村转型发展
        1.1.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在乡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1.3 乡村社区治理模式的更新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
    2.1 视角:社区营造
        2.1.1 社区营造的起源与发展
        2.1.2 社区营造的内容与目的
        2.1.3 社区营造的特征
        2.1.4 中国乡村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区别
        2.1.5 国内外社区营造相关的案例研究
    2.2 对象: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2.2.1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2.2.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因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转变
    2.3 支撑:相关的基础理论
        2.3.1 “社会—空间”理论
        2.3.2 有机更新理论
        2.3.3 内生性发展理论
3 社区营造介入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可行性
    3.1 社区营造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共同的发展角度
        3.1.1 文化角度—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平衡
        3.1.2 社会角度—社会关系与空间形态相辅相成
        3.1.3 经济角度—共同推动乡村多元化产业模式
    3.2 社区营造介入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更新内容
    3.3 社区营造理念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更新原则
        3.3.1 整体性原则
        3.3.2 村民主导原则
        3.3.3 在地性原则
        3.3.4 空间复合原则
        3.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3.3.6 总结
    3.4 社区营造介入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更新的意义
4 社区营造介入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更新策略
    4.1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在区域层面的营造策略
        4.1.1 以“文”为核心的区域特色定位
        4.1.2 区域内各村落的功能定位
        4.1.3 区域内的动线组织
        4.1.5 保留乡村特有的生态景观格局
    4.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在村域层面的营造策略
        4.2.1 规划村域内各空间尺度
        4.2.2 村域内各类空间组团及组团演进
        4.2.3 营造居住空间、文化空间、产业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
    4.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在建筑空间环境层面的营造策略
        4.3.1 营造具有社区活力的特色街巷空间
        4.3.2 乡村传统建筑风貌的延续
        4.3.3 营造多元的乡村公共空间
    4.4 基于“人”的视角展开
        4.4.1 营造过程中引导村民自建
        4.4.2 完善乡村配套服务设施
        4.4.3 整体梳理道路系统与交通
    4.5 营造策略总结
5 实践研究-涂家垴镇花园村空间形态更新
    5.1 花园村现状
        5.1.1 花园村概况
        5.1.2 花园村的物质空间形态
        5.1.3 花园村的非物质空间形态
    5.2 花园村的项目诉求与营造角度
        5.2.1 基于社区营造的项目诉求
        5.2.2 社区营造下问题分析以及更新内容
        5.2.3 花园村空间形态的营造角度
    5.3 花园村物质空间形态更新策略
        5.3.1 基于社区营造的聚落空间规划
        5.3.2 营造“多组团”的聚落空间格局
        5.3.3 空间功能上满足村民社区活动需求
        5.3.4 以风貌协调为核心的建筑空间营造
        5.3.5 社区化的公共空间营造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3.2.2 实地调研阶段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3.4 本章小节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4.5.1 乡村聚落景观
        4.5.2 城镇工业景观
        4.5.3 山地密林景观
        4.5.4 田园风貌景观
        4.5.5 河滩农田景观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构建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致谢

(10)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可持续的聚落更新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南传统窑洞民居聚落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 ——以云丘山塔尔坡古村为例[D]. 陈亚婷.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2]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D]. 安昊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广佛地区传统村落产业转型及空间重构 ——以沙湾北村为例[D]. 曹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D]. 赵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城市触媒语境下艺术家聚落对城市更新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草场地艺术区为例[D]. 黄姝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滇南傣族、桂北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的对比研究[D]. 刘宏伟.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社区营造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更新研究[D]. 张钧.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9]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可持续住区更新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