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水库灾后工程安全险情及对策

浅谈小型水库灾后工程安全险情及对策

一、浅谈灾后小型水库工程安危状况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贾昊茹[1](2021)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海河平原南部有河北历史上较大的湖群,称作大陆泽,随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湖泊淤积,大陆泽逐渐分离,北部的湖泊因地处宁晋县所以被称为宁晋泊。宁晋泊在明清时期面积逐渐减少,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晋泊不再长期蓄水,而是有着独特的水环境特点。目前,学界对宁晋泊水环境的研究关注较少,宁晋泊主要位于宁晋县东南部,地势最低,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具有“九河下梢宁晋泊”之称。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状况、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将档案资料与地方志相结合,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变迁的基本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受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水利工程,工农业发展。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也影响着社会发展,促使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根治海河运动后,1969年宁晋泊滞洪区正式建立,主要承担在洪水期间的分洪和蓄洪作用,保证工农业的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化的特点具有其独特性,它的变迁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同时宁晋泊作为我国众多湖泊之一,其变迁也反映了我国湖泊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湖泊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以小见大,为保护湖泊资源提出建议。

王宏睿[2](2020)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灾害犹如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反过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也与各种灾害做着顽强不屈的斗争,国内外的各级政府也都在尽其所能去实现有效的灾害应急管理,这其中就包括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本文先对国内外灾害一体化应急管理和基于大数据的灾害应急管理做出综述,然后陈述东乡县的地质状况与地质灾害,分析当前东乡县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况,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大数据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具体讲,建立三个子体系,即: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预防与保障子体系、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抢险与保障子体系、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恢复重建与保障子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以下三点:(1)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灾害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和依托大数据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构建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2)突出一体化应急管理框架建设,在整个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周期均使用1+1+1+N。突出大数据平台在构建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枢纽地位。(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对保持县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业务连续性、增强受灾区域的韧性(即增强政府与民众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的“承灾能力”以及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能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对于整个地质灾害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富禹豪[3](2020)在《韧性城市视角下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的科学技术与日俱增,这让人类开发大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使得本来就已经恶化的全球环境将由于更多的人类活动而充满变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这种变化使得降雨的时空分布受到了巨大影响。极端降雨天气发生频率上升,降水规模和时间的预测难度进一步上升,对于城市防洪建设来说这并非是个好消息。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聚集地,本来就因其人口众多、设施广布等原因而对区域气候、地理和环境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比如城市热岛效应,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气候预测难度增加,城市要面临更多由生态气候所带来的危害,这比以往要更具威胁性。此外,城市系统的复杂度也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加深,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国际区域内的枢纽城市,其城市系统的复杂度也更深。在这种背景下,昆明的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洪涝防控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公共管理领域也随着韧性城市理论的研究不断加深而将该理论作为复杂城市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韧性城市理论及相关概念为昆明市的城市管理提供建议是实现昆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抵御灾害能力和灾后城市恢复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对昆明市2008-2017年的洪灾情况和目前昆明市洪涝防控体系进行了梳理;其次,从韧性城市理论的角度对目前洪涝防控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再其次,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最后,通过对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的总结,结合昆明市目前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对昆明市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在理论上为昆明市韧性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是防洪韧性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拓宽了应用领域,为打造具有韧性理念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

王巍[4](2020)在《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地震分级应急响应机制经过2008年8级汶川地震、2010年7.1级玉树地震、2013年7.0级芦山地震、2017年7.0级九寨沟地震等大地震的实践检验和经验总结得到不断完善。每次地震后对本次应急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能力评价对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都很重要。然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指出应该对地震应急响应哪些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因此,本文立足地震应急响应阶段,提出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评价方法,这对于提升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倒逼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多次国内外地震应急响应事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首个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价模型,探索了可用于它方评价的路径,可以对发生的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应急响应能力评价,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重大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在构建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从响应主体的角度进行一级评价指标的划分,4个一级评价指标为政府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和群众应急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4个二级评价指标和48个三级评价指标。其次,在确定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时,结合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法规、文献、及案例,首先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再确定出各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分析评价指标C1队伍响应能力时,结合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关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地震响应标准工作程序》的标准初稿作为本研究的成果之一。再次,在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权重时,共进行了两次专家问卷调查工作,征求专家意见,第一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499份反馈,根据反馈结果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问卷调查得到276份反馈,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SPSS软件和MATLAB工具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次地震为例,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模型,具体评价了四次地震中的政府应急响应能力。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了继续研究的方向。

杨楠[5](2020)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灾区人民渡过了艰难时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们始终心怀感恩,砥砺奋进。通过对灾区人民感恩精神以及当代价值的研究,弄清楚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实质、特色、形成原因及在当代的价值,有利于弘扬感恩精神,发挥感恩精神在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3名亲历过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区人民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丰厚的一手资料。然后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运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建构出了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实质、特色及形成原因,总结出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发现: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表现为: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二,感恩奋进,力行报恩;三,传承精神,施恩于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具有情感性、凝聚性、激励性以及传承性的特色。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体现。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形成原因是:一,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二,社会各界的同舟共济;三,灾区人民的自立自强。在总结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表征、实质、特色、形成原因的基础之上,探究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当代价值。第一,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是灾区人民拥护党的领导,促进军民关系融洽的精神支撑。第二,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彰显。第三,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是助力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李小庆[6](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庹梦婷[7](2019)在《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福海地方渔场这个“小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做了民族志式的描述。这个“小社会”流淌着渔场职工的记忆,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人们生活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总是与乌伦古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总是不断对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经历了多阶段的持续变迁,其主要动因源自于渔场的体制及其变革,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渔场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策略性行动。本论文以渔场的生命史为主线,以生命周期中人们行为抉择为分析焦点,用民族志的手法去记录、呈现过去几十年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关系的变迁。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从第二章开始以福海地方渔场的历史为主线,对体制、人口规模与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做了较为细致的人类学描述。同时交代了地方渔场社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人口与民族结构以及地方渔场的历史概况。在第三章中主要对渔场人的进入及其早期生活状态进行描述,以此来分析渔场社会发育和生成的过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支边青年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呈现渔场的发展图景。第五章叙述了地方渔场的体制发展历程,以关键性事件为线索呈现国家制度、政策变化等因素对渔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职工生活带来的变化。第六章介绍了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赫勒社区的居民是如何调适自我找寻生存与发展之路。第七章围绕着灾害、湿地建设等关键性事件,描述了赫勒社区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主要运用个案将该社区发展、人群与湖泊生态环境的复杂动态关系呈现出来。论文结论部分对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论文发现,渔场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渔场人的生产生活始终与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相生相伴,彼此影响,相互构建,相互强化。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又始终嵌入于国家与区域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渔场人在变革时代与社会情境中的决策和行为则不断推动关系的变迁。本论文的个案揭示出,地方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故事总是“既在地方之内,又在地方之外”。生态人类学家既应在大社会的纵横脉络中书写特定地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精彩故事,又应通过“地方”来呈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郭广军,贺芳丁[8](2018)在《从台风影响谈对水库加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反思》文中认为2018年台风"摩羯""温比亚"过境山东时,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58座水库严重受损,个别发生溃坝,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结合部分大中型水库调度运行情况和受损工程的调查分析,总结了水库除险加固和工程管理的几点教训和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障水库大坝工程安全和下游公共安全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议,包括水库建设、加固和日常管理中应充分考虑防御超标准洪水,加强水库下游河道管理和清障,及增强应急管理可操作性等。

郭红霄[9](2018)在《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害社会心理研究 ——以邢台专区为例》文中提出1963年的海河水灾,可谓百年不遇。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造成了邢台专区人们的心理变化。这些由灾害的发生而产生的社会心理,既有消极的,如灾民意识和失范心理;也有积极的,如适应心理、亲和心理和道德心理。而不同的心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反映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灾民受消极的灾害心理的影响,在灾后出现人口外流、水利纠纷、干群矛盾等非理性行为,而在积极的灾害心理的引导下,“失序之中见有序”,出现一些有利于消除灾害后果的行为,如自力和互助行为。就灾害心理产生的原因而言,海河水灾的百年不遇性是其基本原因,防灾的水利设施不足以及灾后生存状况的低下也是制约灾害心理的重要因素。此外灾害心理的产生还有不容忽视的主观原因,灾民自身的防灾意识和经验不足、灾害谣传等造成灾害消极心理的滋长。国家和政府作为灾害救助的主要承担者,除了需要在物质上对灾民给予救助外,仍需要进行心理上的救助,即精神救灾。受时代所限,国家和政府在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后的精神救灾上,采取阶级教育、回忆对比、模范带动等方法,具有显而易见的政治性,但同时也是集体化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救灾特色。此后,根治海河运动的开展使邢台专区的人们全身心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冲淡了1963年8月海河水灾所带来的悲痛。

石武英[10](2013)在《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在新旧政权交替,执政党面临执政资源相当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连续发生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居于长江流域腹地的湖北省不仅面临着旧势力的破坏和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1954年,湖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天灾人祸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新生政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说:“防汛抗灾是湖北天大的事。”省政府承担起组织领导防汛救灾的重任。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新建了相关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贯的救灾体制;在这种举国体制下,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大力防灾、抗灾、救灾。他们组织全省民众加固堤坝、兴修水利、实施治理水患的综合举措;进行灾前防汛和灾后生产自救,对灾民进行紧急救助和妥善安置,领导、扶助他们开展农、副业生产,与严重的水灾作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全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调动全省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使得灾区人民和非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协助政府抗灾救灾,加上全国其它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使救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终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政权的巩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救助积累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届政府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天防灾救灾工作所要吸取的教训。本文以建国初期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为研究基点,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动为背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内湖北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湖北省抗洪救灾的实践和经验是在历次大水灾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特别是在经历1954年的特大水灾后基本完善。7年间实际形成了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动员的抗洪救灾局面。本文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注意从抗灾救灾的具体方针、措施和实际效果中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其次,注意从抗灾救灾过程中考察党、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国初期湖北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史实,还原历史原貌,促使当代的灾害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并通过抗灾救灾这一重大事件来看出新生政权在内忧外患,执政资源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灾害、整合社会、获得拥护、巩固政权,并为我国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浅谈灾后小型水库工程安危状况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灾后小型水库工程安危状况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环境史研究与水环境变迁
        (二)水环境专题研究
        (三)河北水利研究
        (四)宁晋泊专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宁晋泊的基本情况
    1.1 宁晋泊的基本概况
    1.2 注入宁晋泊的主要河流
        1.2.1 滹沱河
        1.2.2 滏阳河
        1.2.3 洨河、泜河、槐午河
        1.2.4 碱河
        1.2.5 沙河
        1.2.6 澧河
        1.2.7 漳河
    1.3 新中国建立前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1.3.1 宁晋泊水域面积扩大
        1.3.2 宁晋泊水域面积缩小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2.1.1 “56.8”洪水与宁晋泊
        2.1.2 “63.8”洪水与宁晋泊
        2.1.3 1969 年宁晋泊滞洪区的建立
    2.2 新中国成后宁晋泊水环境特征
        2.2.1 地下水减少
        2.2.2 水质恶化
        2.2.3 宁晋泊水量呈季节性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因素与政府应对
    3.1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地质与地震
        3.1.3 河流因素
        3.1.4 土壤因素
    3.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社会因素
        3.2.1 国家政策
        3.2.2 人口增长
        3.2.3 蓄灌工程迅速发展
        3.2.4 工业用水增加
    3.3 政府在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中的应对
        3.3.1 兴修水利,减少洪涝灾害
        3.3.2 治理盐碱地,改善土壤
        3.3.3 政策扶持,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小结
第四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思考
    4.1 滞洪区建立后的两次特大洪水
        4.1.1 “96.8”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1.2 “7.19”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积极影响
        4.2.1 防洪效益:分洪蓄洪,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4.2.2 工业效益:保证工业稳定运行
        4.2.3 农业效益:保证农作物生长,农民收入增加
        4.2.4 生态效益:改善区域生态条件
    4.3 民众对待环境与面对自然灾害的心态
        4.3.1 民众对待环境的心态转变
        4.3.2 应对自然灾害时民众的不同心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
        1.3.2 研究方法与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以东乡县为例
    2.1 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2 突发地质灾害的特点
    2.3 东乡县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简介
        2.3.1 东乡县地质环境条件简介
        2.3.2 东乡县地质灾害类型
        2.3.2.1 滑坡
        2.3.2.2 崩塌
        2.3.2.3 泥石流
        2.3.2.4 不稳定斜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介绍
    3.1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取得的成就
        3.1.1 县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推进
        3.1.2 地质灾害点排查工作到位
    3.2 东乡县现有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缺点
        3.2.1 县级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危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2.2 应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速度,加强县内各部门的联动
        3.2.3 资金划拨速度有待提高,相关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3.2.4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偏低
        3.2.5 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以东乡县为例
    4.1 地质灾害监测大数据平台简介
        4.1.1 系统组成
        4.1.2 使用大数据平台的案例
    4.2 大数据的概念、优点与功能
    4.3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4.3.1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3.2 一体化的概念
        4.3.3 一体化管理的优点与实现办法
        4.3.4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
        4.3.4.1 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预防与保障子体系
        4.3.4.2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抢险与保障子体系
        4.3.4.3 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恢复重建与保障子体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韧性城市视角下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现有问题分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及相关理论简述
    第一节 基础概念
        一、韧性
        二、韧性城市
        三、韧性社区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昆明市洪灾及防控体系现状
    第一节 昆明市地形气候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气候条件
    第二节 2008-2017年昆明市洪灾损失概况
        一、2008-2017年昆明市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受灾情况
        二、2008-2017年昆明市房屋受灾情况
        三、2008-2017年昆明市主要经济损失情况
        四、2008-2017年昆明市主要经济损失情况
    第三节 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现状
        一、防洪工程规划
        二、防洪管理规划
        三、防洪管理规划
第三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洪涝防控体系问题
    第一节 城市防洪管理韧性不足
        一、城市排洪管网系统管理混乱
        二、城乡间防洪韧性建设不平衡
        三、城区排洪河道冗余度不高
        四、市政各部门间的协调问题
    第二节 预警和预案系统存在不足
        一、水文监测系统不足
        二、灾害预案体系待完善
    第三节 社区韧性不足
        一、各社区间防洪韧性不平衡
        二、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力量未得到有效利用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机制不完善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空间狭窄
    第五节 防灾教育不到位,个体韧性发展受限
        一、社区减灾防灾教育问题
        二、城郊区域减灾防灾教育不充分
第四章 韧性视角下洪涝防控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节 韧性视角下防洪治理问题分析
        一、政府部门治理目标异化
        二、部门职能配置不到位,权力行使错位
        三、行政体制外部主体的参与和协调存在不足
        四、法治化程度不足,社会管理缺乏合力
    第二节 城区排洪韧性问题分析
        一、快速城市化
        二、规划管理不到位
    第三节 昆明市城郊地区防洪韧性问题分析
        一、农村地区防洪建设不到位
        二、城郊地区的防洪规划不够完善
    第四节 多元治理机制问题分析
        一、非政府组织合法地位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二、非政府组织行动成绩评估有难度
        三、社会治理理念落后
        四、协同机制不完善
        五、缺乏资金和人才
    第五节 社区韧性分析
        一、个体韧性不足
        二、政府对社区自治的认识不足
        三、政府对农村社区的支持力度不大
    第六节 防灾减灾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一、防洪教育供给效率低
        二、防洪教育监督制度不完善
        三、行政人员对于防灾教育认识不足
第五章 韧性视角下昆明市防洪能力提升路径
    第一节 国外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践及经验
        一、美国提升城市韧性的探索
        二、英国城市建设策略
        三、日本韧性城市营造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提高政府防,洪韧性管理水平
        一、从“九龙治水”到“攥拳出击”
        二、完善灾后的心理干预和救援工作
        三、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管控
    第三节 提高城郊地区防洪韧性
        一、建立农村防洪基金
        二、完善城郊地区的防洪规划
    第四节 构建韧性社区
        一、重视社区防洪建设,提高社区韧性水平
        二、重视社区的社会主体地位
        三、完善社区防洪设施和物资储备及相应管理制度
        四、提高社区智能化应用水平
        五、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注重防洪知识教育,提高城市居民个体韧性
        一、强化防灾教育的法律地位
        二、明晰监督职责,提高防灾教育服务供给效率
        三、完善社区内防灾教育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震灾害等级
        2.1.2 地震应急响应阶段
        2.1.3 应急响应能力
    2.2 基本决策方法
        2.2.1 头脑风暴法
        2.2.2 德尔菲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3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3.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5 灰色综合评价法
        2.3.6 几种比较新的综合评价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类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3.3.2 体系的初步构建
        3.3.3 体系的修正
    3.4 指标内涵和评价标准
        3.4.1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
        3.4.2 社区应急响应能力
        3.4.3 救援力量应急响应能力
        3.4.4 群众应急响应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1 样本数据的分析检验
        4.1.1 样本数据信度分析
        4.1.2 样本数据效度分析
        4.1.3 专家权威性和样本修正
    4.2 构造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4.3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本文结论与原始数据的对比
        4.4.2 样本筛选与分类对比
        4.4.3 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指标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实例分析
    5.1 灾情回顾
    5.2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情况对比
    5.3 四次地震政府应急响应能力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第一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2 第二次调查问卷内容
    附录3 标准草稿
    附件4 第二次调查问卷结果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简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感恩
        1.3.2 精神
        1.3.3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实施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2章 感恩精神的源流与本质
    2.1 感恩精神的源流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感恩精神的思想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感恩精神的思想
        2.1.3 西方关于感恩精神的思想
    2.2 感恩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2.2.1 感恩精神的内涵
        2.2.2 感恩精神的外延
    2.3 感恩精神的本质
第3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实质与特色
    3.1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
        3.1.1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3.1.2 感恩奋进力行报恩
        3.1.3 传承精神施恩于人
    3.2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实质
        3.2.1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
        3.2.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体现
    3.3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特色
        3.3.1 情感性
        3.3.2 激励性
        3.3.3 凝聚性
        3.3.4 传承性
第4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成因
    4.1 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4.1.1 党和国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4.1.2 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关怀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4.2 社会各界的同舟共济
        4.2.1 团结一致,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
        4.2.2 顽强拼搏,与灾区人民生死相依
        4.2.3 无私奉献,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
    4.3 灾区人民的自立自强
        4.3.1 自救互救,困难面前不低头
        4.3.2 奋发向上,勇敢前行
第5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当代价值
    5.1 灾区人民感恩精神是拥护党的领导、融洽军民关系的精神支撑
        5.1.1 有利于灾区人民拥护党的领导
        5.1.2 有利于促进军民关系融洽
    5.2 灾区人民感恩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彰显
        5.2.1 增强了灾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5.2.2 提升灾区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
    5.3 灾区人民感恩精神是助力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5.3.1 有利于灾区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5.3.2 有利于灾区的经济发展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五 文献系统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小结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余论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小结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一)杂税税额变动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小结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二)荡地的管控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小结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一)运河维护
        (二)驿站负担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小结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结论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附录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相关研究回顾
    四、研究视角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乌伦古湖与地方渔场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
    二、人口与民族结构
    三、地方渔场的概况
第三章 渔场社会的生成
    一、渔场人的进入
    二、渔场人的扎根
    三、社会关系的生成
    四、小结
第四章 地方渔场的辉煌时期
    一、地方渔场的组织结构
    二、渔场的生产体系
    三、职工的社会生活
    四、人口与居住格局的变化
    五、小结
第五章 渔场改制与职工抉择
    一、渔场体制的发展历程
    二、职工的抉择
    三、“变革时期”的家庭与婚姻
    四、小结
第六章 道路、旅游与渔场的新生
    一、“三不管”:无序的“社区”
    二、道路与“渔场”的新生
    三、人们的生活与生计
    四、小结
第七章 灾害、湿地建设与渔场的消失
    一、灾害与下岗职工的发展
    二、湖泊湿地建设与居民的未来
    三、走出渔场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对象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从台风影响谈对水库加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省水库概况
二、“摩羯”“温比亚”台风对山东的影响
三、大中型水库调度运行情况及对弥河防洪问题的反思
    1. 部分大中型水库调度运行情况
    2. 对弥河防洪问题分析
四、两场台风中水库水毁特点
五、对水库加固建设、运行管理与下游河道治理的几点反思
    1. 水库加固和建设仍应考虑应对超标准洪水的工程措施
    2. 水库加固设计中应对坝顶超高预留一定的富余度
    3. 水库加固和管理应充分考虑坝顶、坝面排水等细节的设计、施工和建后维护
    4. 水库加固工程覆土培厚坝坡时应注意新老坝体接合部的施工质量
    5. 在注重信息技术的同时, 水库防汛、通信的传统手段不能丢
    6. 应进一步提高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和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
    7. 在做好水库加固的同时应同步做好下游河道的治理和清障工作
六、结语

(9)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害社会心理研究 ——以邢台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动机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1章 灾害冲击下的消极社会心理及行为
    1.1 灾害冲击下的消极社会心理
        1.1.1 灾民意识
        1.1.2 失范心理
    1.2 灾害消极心理反应的非理性行为选择
        1.2.1 人口外流
        1.2.2 干群矛盾的加剧
        1.2.3 排洪、水利纠纷
第2章 灾害冲击下的积极社会心理及行为
    2.1 灾害冲击下的积极社会心理
        2.1.1 适应心理
        2.1.2 亲和心理
        2.1.3 道德心理
    2.2 灾害积极心理反应的理性行为选择
        2.2.1 自力救济
        2.2.2 互助救济
第3章 灾害社会心理的产生原因
    3.1 灾害社会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
        3.1.1 百年不遇的洪灾
        3.1.2 灾民生存状况低下
        3.1.3 水利设施建设的不足
    3.2 灾害社会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
        3.2.1 灾害意识与经历的不足
        3.2.2 灾害谣传
第4章 灾害社会心理的救助与恢复
    4.1 国家的在场
        4.1.1 党、政府的大力支持
        4.1.2 部队的援助
        4.1.3 跨界协作
    4.2 精神救灾
        4.2.1 阶级教育
        4.2.2 回忆对比
        4.2.3 模范的力量
    4.3 灾害记忆的淡忘——根治海河运动的开展
        4.3.1 除害兴利:根治海河运动开展
        4.3.2 海河新印象:根治海河的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局限及提升空间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和成因
    一、建国初期湖北省政权的建立和行政区划
        (一) 湖北省政府的成立
        (二) 省属地方行政区划概况
        (三) 新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状况
    二、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一) 全国的水灾灾情
        (二) 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三、灾情成因
        (一) 地理因素
        (二) 历史原因
        (三) 战争因素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救灾体制的初步建立
    一、湖北省防汛救灾的方针政策
        (一) 防汛方针
        (二) 救灾方针
    二、防汛救灾机构的新建
        (一) 救灾机构的新建
        (二) 防汛机构的新建
    三、防汛救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一、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
        (一) 修建原因
        (二) 规划述略
        (三) 工程实施
        (四) 工程完成的重大意义
        (五) 工程运用及效益
    二、1949年至195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二) 1950年防汛情况
        (三) 1952年防汛情况
    三、1954年抗洪抢险情况
        (一) 组织动员
        (二) 查堤防汛、加固培修堤防
        (三) 采取紧急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
    四、1955—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55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二) 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救灾工作
    一、抢救与安置灾民
        (一) 抢救灾民
        (二) 转移灾民
    二、实施临灾救济
        (一) 粮款紧急赈济
        (二) 以工代赈,进行修堤
        (三)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一) 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灾民生产自救
        (二) 发放农贷扶助,支援灾区生产
        (三) 通过互助合作运动促进灾民生产救灾
        (四) 大力发展副业和手工业生产,依靠供销合作社收购和推销
第五章 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二、参加抗洪抢险
    三、捐献款物救济灾民
第六章 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对救灾工作的响应和推动
    一、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救灾动员
        (一) 召开各类会议
        (二) 通过报纸媒介等进行舆论宣传
        (三) 组建宣传网,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二、灾区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 积极参加防汛抢险
        (二) 节约渡荒与开展社会互济互助
        (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三、非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一) 人力支援
        (二) 物力支援
        (三) 社会捐助
        (四) 热情接待和安置灾民
    四、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
第七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抗洪救灾的成就与经验
    一、抗洪救灾工作的成就
        (一) 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二) 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 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四)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历史经验
        (一) 党政军一体化的高度集中的举国机制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 充分发动群众与坚决依靠群众是生产救灾成功的内在动力
        (三) 贯彻“有备无患,防重于治”的精神是战胜洪水的前提
    三、防汛救灾中的失误与偏差
        (一)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二) 政府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存在欠缺,对赈灾腐败现象缺乏监管机制
        (三) 救灾的社会化程度过低,政府是救灾的主体,其他力量发挥不够
结语
参引文献
后记

四、浅谈灾后小型水库工程安危状况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D]. 贾昊茹. 河北大学, 2021(02)
  • [2]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县级地质灾害监测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构建[D]. 王宏睿.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韧性城市视角下昆明市洪灾防控体系优化研究[D]. 富禹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我国重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研究[D]. 王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杨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D]. 庹梦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8]从台风影响谈对水库加固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反思[J]. 郭广军,贺芳丁. 中国水利, 2018(20)
  • [9]1963年海河水灾的灾害社会心理研究 ——以邢台专区为例[D]. 郭红霄. 河北大学, 2018(12)
  • [10]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D]. 石武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浅谈小型水库灾后工程安全险情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