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强[1](2020)在《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文中认为矿产资源基地是矿业经济的主要载体,能够统筹矿产资源集中勘查开发、保证矿物原料高效生产利用和促进下游产业集聚,从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然而,我国矿产资源基地只有名称没有边界,导致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时没有充分考虑资源基地的空间位置,这既压缩了矿业活动范围,也不利于矿政管理以及“三区三线”的划定。因此,急需开展矿产资源基地的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明确基地的边界,为将矿产资源基地纳入我国“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双赢。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区位论、矿产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对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界定矿产资源基地的内涵并进行了分类,明确基地划界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建立了划界理论框架。2.从地质资源、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适用于划界的7个指标和适用于综合评价的15个二级指标。3.从基地、重点区和限制区、核心区三个层次构建矿产资源基地划界等级体系,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案。4.以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研究区所在的大兴安岭Sn-Cu-Pb-Zn-Ag-Au-Nb-Ta矿床Ⅲ级成矿带为依据,分析区域断裂构造、成矿规律、矿床分布等信息,初步划定基地边界。在对划界指标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叠置法确定矿产资源密集区,并结合断裂构造、化探异常等要素修正基地的边界。综合考虑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因素,最终确定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基地的边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划定的基地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情况,认为基地边界划定合理。最后,提出管理政策建议,为制定差别化矿政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王华[2](2017)在《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关联机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地质生态环境是由城镇生态环境、城镇地质环境以及城镇社会经济环境复合而成的开放巨系统,为城镇发展提供能量与物质来源,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本文基于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学科基础,运用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较为深入、全面地梳理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价值观与理论发展过程,明确城镇地质生态的内涵、特征、研究层次与内容以及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以此框架为依据,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因子维度以及技术维度四个方面,进一步阐释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机制,再次完善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城镇地质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学科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在详细阐述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背景、内容、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之上,对文中相关概念与进行解释,提出研究对象以及核心问题,深入研究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学科理论;对城市学、地质学、生态学及其交叉融合之后形成的城市地质学、城市生态学、地质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原理及其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综述,探寻城镇地质生态融贯综合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规律与特征以及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为城镇地质生态的下一步研究提供学科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基于学科基础与融贯综合研究方法,按照时间发展轴线,从古至今,从国内至国外,结合实际案例对城镇地质生态的朴素价值观、机械价值观、多维价值观及其代表理论深入分析,并对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的发展规律、演变机制进行总结。同时,针对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内涵与特征、内容与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等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学科基础、价值观、内涵特征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城镇地质生态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关联机制。基于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分别研究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因子维度与技术维度上相应对的演变机制、适应机制、影响机制以及评价机制,并对城镇地质生态的技术支撑与应对策略进行思考与总结,进一步丰富、充实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

刘慧[3](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张润丽[4](2014)在《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的工作,是整个地质工作的基础,事关国家资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生态管护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形势变化的影响,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科学发展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前三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大转折、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高瞻远瞩,顺应国际大趋势,依托高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探索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地球科学难题。为此,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必须由供给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需要不断拓宽。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在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在理论创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战略设计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地质调查需求变化、国内外对比、现状与问题、队伍能力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战略选择,包括业务发展、队伍发展、体制机制等战略重点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论文研究内容概述如下:(一)通过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分析,揭示了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为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1)地质工作需求可以分为常态需求和非常态需求。一般情况下,地质调查需求表现为常态需求。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地质调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永久性基础支撑作用。(2)地质调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含准公共地质产品)和公益服务。公共产品存在市场失灵,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具有高效率,因此地质调查工作是需要国家财政出资的公益性工作,其工作内容由国家需要决定,经费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成果提供全行业、全社会使用。公共地质产品应当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支专门的,一定规模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才能高效率、可持续地提供公共地质产品和服务。地质调查具有常态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建立有稳定国家财政资金保障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提供了理论依据。(3)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地调局的定位应当是集调查、科研、服务于一身。(二)论述地质调查发展现状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矿产勘查逐步分开运行。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7月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批重大专项,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地质调查工作新体系基本形成,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资料信息服务迈出重要步伐,地质调查“走出去”初见成效。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基本建立。面对新形势,地质调查工作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存在八个方面问题:一是基础地质工作薄弱,严重影响了矿产勘查、社会服务、海洋权益的维护和大地质事业的发展;二是集中统一的地质调查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协调运行的机制没有形成;三是地质调查持续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四是地质调查投入的快速增长对现有工作体系提出新挑战,需要创新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五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六是激励约束机制欠缺;七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滞后。队伍规模过小、结构欠合理,队伍能力亟待提高,野外一线地质调查人才急缺;八是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有待进一步建实建强等。(三)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发展趋势。国外地质调查机构经过重组与调整之后,世界地质调查及机构发展的基本态势有如下特点:一是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二是地质工作的技术于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三是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社区服务;四是服务对象日趋广泛,采用个性化服务;五是重视信息机构,强调信息服务质量;六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七是机构实现精简合并。(四)开展了我国地调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的对比,并根据其中的重要指标研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的目标。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外发达国家地调机构存在差距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调查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效果欠佳,服务能力不足:二是人才总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总体水平不高;三是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地质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地质科技创新基地不是很完善,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四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五是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等。(五)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预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地质调查需求重点不同。根据发达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演变历程可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山工业化初期——中、后期——后工业化阶段演变,地质调查工作也由资源型——资源环境型——社会服务型演变。我国地质调查需求发展趋势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能源资源保障问题凸显,多元投入,国内矿产勘查投入将持续保持高水平。矿产地质调查评价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环境地质调查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是基础地质调查需求稳定增长。四是地质调查需求相继出现新领域。五是资源利用方法和技术水平需求提高。六是地质调查社会服务功能发生变化,对服务水平需求明显提高。(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战略思路与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使命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不断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和地学知识,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基础知识和地学信息的需要。主要职责任务是从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战略性矿产勘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地质基础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信息服务。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地球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不断提高地质调查程度,提升地球科学研究和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和公益服务,持续创造社会效益。把地调局建成国家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地学服务中心,争创一流成果、一流服务、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地质调查局。论文具有以下主要创新之处:(1)在研究提出了常态需求论、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形成了一些重要结论。建立了适合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预测模型,对地质调查需求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具体预测需求上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基数结构比例增长法,即以2009年实际投入为基数,确定各结构年度增长比例,再测算到2020年的总需求;二是地质项目概算法,即按照预计需要完成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再把任务进行分解,最后用概算费用标准具体计算出总需求。综合预测结果:2011年到2020年地质调查常态需求平均每年90亿元。并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得出预测结论:如果不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2-1.5万人;如果考虑整合行业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为1.7-2万人。(2)在研究并提出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地质调查机构对比,找出差距,并构建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需求、制度保障体系、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战略规划体系、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地质调查工作效果等6个指标为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形成17个二级指标。通过对地质调查科学发展二级指标的深入分析,比较系统地把握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从而正确认识地质调查科学发展的状况,为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3)研究提出中国地质调查的发展途径与核心业务体系战略选择,围绕业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李虹[5](2013)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之地质工作长周期性、高风险性、强探索性的特点,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地质调查是认识地球、开发利用地球资源,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精建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是地质调查工作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健全完善人才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地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因素。论文“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力求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于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 ERG理论、期望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基于相关数据和实证资料展开系统研究。论文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从人才组织保障、后勤保障、经费保障三要素全面分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 ERG理论、综合激励理论等理论,结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GA)的实证研究剖析了影响我国地质调查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人才队伍的软、硬环境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地质调查人才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取得的创新性包括:(1)全面系统的实证案例分析: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GA)的人才激励体系、机制、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剖析;(2)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对公益性地质人才保障要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许小春[6](2013)在《矿产“三资”统筹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明确分开,有力地促进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进程,矿业和矿产资源勘查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局面。近十多年来,在民营企业和国内外部分资本的积极参与下,我国矿业市场主体发生了改变;在下游及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军矿业的影响下,国内矿业企业经营模式出现重大变化;在金融资本的运作及跨国公司的冲击下,国内矿业投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为我国新时期的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稀缺性、耗竭性等典型的特征作用下,矿产资源的最终用尽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因此,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矿产资源,以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就成为人们探索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大量前人的资料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和亲身体验,围绕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价值形成及其价值模型、价值计量模型并结合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等几方面内容进行重点研究,尝试建立了三资(资源资产资本)关系的系统模型,探讨了如何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保障资源资产和资本高效运行。文中首先系统全面阐述了矿产资源领域相关的概念及其理论,包括矿产资源资本化、矿业权价值(探矿权、开采权)、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理论、矿产资源价值理论、地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物期权理论、最优耗竭理论和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理论。文章认为矿产资源具有其独特价值,由矿产资源自然价值、勘查价值、环境价值及损耗价值等四方面构成。然后探讨了世界上各矿产资源国对矿产资源资产化的定义、矿业政策,以及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历史、现状及问题。研究认为矿产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有探矿权、采矿权的交易和生产出矿产品的交易两条途径:第一种途径通过矿权的取得,再到矿权的评价,最后到矿权的转让三个步骤实现;第二条途径是从计算矿产价值到分期偿还费用,再到中期调整,最后闭矿清算四个步骤实现。然后,基于此总结了矿产资源价值的构成并建立了矿产资源价值的组成理论模型。再次,阐述了矿产资源的生产流程和矿产资源实现其价值的基础,同时进一步讨论实现矿产资源价值的具体路径,并论述了三种不同路径下矿产资源价值实现的步骤。根据对目前中国的矿产资源市场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最适合我国矿产资源计量的方法为历史计量法。最后,结合某矿业集团的矿产资源资本化实例分析,阐述了资本市场和矿产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业投资风险的构成,并根据风险的构成建立了政府、矿业企业和投资资本市场三维统筹管理创新体系,为矿业资本投资风险的分担机制和更好的保障机制。总之,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应以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为主线,积极推动资源、资产、资本在矿产资源产业中三维统筹战略管理,进而全面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我国矿业走向节约、环保、高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7](2011)在《“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前缘性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表现了地质科学的实验性、实践性的特征,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的绘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地质工作的基础内容和基本手段,深刻地反映着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服务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本属性。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中国

郑洪涛[8](2011)在《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地质勘查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服务行业,河南地质勘查业已有50年历史,地质勘查业的主体是四大国有地勘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河南省地勘单位的项目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但困扰地勘单位发展的“三个基本未变”依然存在,即事业单位的性质基本未变;队伍格局基本未变;必须依靠地质事业费和对外创收方能维持队伍生存发展的供养模式基本未变。在新形势下,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战略要求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求将单纯找矿型转变为社会服务型地质调查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需要地质工作的全面支持。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减轻地质环境的压力等,都为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商业化地质工作也因社会对资源的刚性需求而急需加强和规范化,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河南省地勘行业三十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地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论文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河南省地勘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矿产资源勘查、城市发展规划、水工环地质工作、地质遗产保护和“旅游立省”、数字国土工程等六个方面的需求。研究了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深刻总结了河南省地勘行业三十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家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的宏观指导政策和管理措施,结合河南省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区域性分布、产业结构、队伍建设、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地质勘查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改革方案。并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河南省地勘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①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②体制机制创新;③人才战略;④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⑤勘查开发一体化;⑥实施“走出去”战略;⑦地勘文化创新。

王金亮[9](2010)在《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业是豫北安阳-林州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为这一地区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包括河北邯-邢地区在内的周边地区对铁矿石的需求快速增加,铁矿资源的开发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原矿产量目前仅达到安-林地区需求量的5%左右,远不能满足钢铁工业的需求,极易引发资源安全问题;同时,由于近年来地质勘查投入较小,铁矿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因此,开展该区铁矿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战略研究,实施优势矿产资源带动战略;依靠科技进步,用好两种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采用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分析了安-林地区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系统研究了典型矿床特征,对该区铁矿资源勘查、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在确定具有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远景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影响资源储量的各种因素,对该区铁矿资源潜力(包括覆盖区、矿床深部及外围)进行评价,对其成矿区找矿前景进行了评估;确定了铁矿资源预测区并进行了分类,对资源量进行了定量预测;论述了铁矿资源的保证程度。系统分析了铁矿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与现状,分析了铁矿开发活动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现状与发展趋势。以石村铁矿环境治理项目为案例,探讨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关系,探求了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以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给的观点,确定了安-林地区未来一定时期内铁矿资源的总体战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安林地区铁矿资源问题的对策和建议:①科学规划;②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⑤加大对铁矿石的投入和调控。并提出了多层次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建议和多层次国内外人才和技术利用的战略。

贺建委[10](2010)在《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在河南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今后若干年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铁矿石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已造成全球铁矿石供不应求,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对国外铁矿资源依存度越来越大,有2/3要利用国外资源。因此,铁矿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河南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面对铁矿资源的严峻形势,开展铁矿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研究,合理利用铁矿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经济学、资源战略、循环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等,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分析了河南省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对河南省铁矿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类型的典型矿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系统总结了河南省铁矿成矿规律,并对河南省铁矿成矿区带、铁矿成矿系列进行了科学划分,可有效指导河南省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增加资源储量,进而提高资源的保障程度。对河南省铁矿勘查、开发现状、制约因素,以及所处的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对河南省重要铁矿成矿区带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客观地论述了铁矿资源的保证程度。系统分析了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与现状,分析了铁矿开发活动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论文从宏观视角,以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给的观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河南省未来一定时期内铁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统筹规划,进行资源整合,规范矿业权管理;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增加铁矿后备资源供给;集约开发,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开拓海外铁矿资源,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确保河南省钢铁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划理论研究现状
        1.2.2 矿产资源区划研究现状
        1.2.3 保护区与矿产资源基地研究现状
        1.2.4 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2章 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理论框架
    2.1 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2.2.4 矿产资源安全理论
        2.2.5 地域分工理论
        2.2.6 综合评价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划界原则
        2.3.2 划界依据
        2.3.3 划界方法
第3章 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3.1 影响因素
        3.1.1 资源
        3.1.2 技术经济
        3.1.3 环境
    3.2 指标构建原则
    3.3 指标的选取和解释
        3.3.1 划界指标的选取
        3.3.2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3.3.3 指标的解释
    3.4 指标的标椎化
    3.5 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3.5.1 层次分析法(AHP)
        3.5.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第4章 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案
    4.1 基地分类
    4.2 基地划界等级体系构建
    4.3 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案
第5章 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5.1.3 地质资源条件
        5.1.4 生态环境条件
        5.1.5 技术经济条件
    5.2 基地划界
        5.2.1 划界指标权重
        5.2.2 划界指标标准化
        5.2.3 基地划界
    5.3 基地综合评价
        5.3.1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5.3.2 指标数据资料处理
        5.3.3 综合评价
    5.4 勘查开发布局
第6章 矿产资源基地管理政策建议
    6.1 统一管理政策建议
    6.2 差别化管理政策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关联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课题来源及架构
        1.1.2 本研究聚焦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地质生态环境与地质生态变化
        1.3.2 城镇与城镇发展
        1.3.3 城镇地质生态环境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及创新
        1.4.2 研究方法
2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学科基础与融贯综合
    2.1 基础学科研究
        2.1.1 城市学
        2.1.2 地质学
        2.1.3 生态学
        2.1.4 与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相关的其他单学科
    2.2 交叉学科研究
        2.2.1 城市地质学
        2.2.2 城市生态学
        2.2.3 地质生态学
        2.2.4 其他与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相关的交叉学科
    2.3 城镇地质生态融贯的综合研究
        2.3.1 城镇地质生态相关学科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2.3.2 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2.3.3 城镇地质生态融贯的综合研究
    2.4 小结
3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发展过程分析
    3.1 古代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
        3.1.1 古代中国城镇地质生态相关理论研究
        3.1.2 古代西方城镇地质生态相关理论研究
    3.2 近代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
        3.2.1 田园城市理论的地质生态研究
        3.2.2 明日城市理论的地质生态研究
    3.3 现代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
        3.3.1 生态城市理论的地质生态研究
        3.3.2 山地城市理论的地质生态研究
        3.3.3 与城镇地质生态相关的其他理论
    3.4 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的时空观与价值观
        3.4.1 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研究的时空观与价值观
        3.4.2 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梳理
    3.5 小结
4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基础理论与理论框架建构
    4.1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4.1.1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内涵
        4.1.2 城镇地质生态环境特征
    4.2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层次与内容
        4.2.1 宏观:全球与区域层面
        4.2.2 中观:城市与镇层面
        4.2.3 微观:社区与建筑层面
    4.3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
        4.3.1 城镇地质生态的基本原理
        4.3.2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基础理论
    4.4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
        4.4.1 城镇地质生态理论的整体关联研究
        4.4.2 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
    4.5 小结
5 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关联机制研究
    5.1 时间维度: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变机制
        5.1.1 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
        5.1.2 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演变机制
    5.2 空间维度: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
        5.2.1 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适应关系的空间型式演变
        5.2.2 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
    5.3 因子维度: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因子的影响机制
        5.3.1 城镇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
        5.3.2 城镇发展与地质生态因子的影响机制与反馈机制
    5.4 技术维度: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调查的技术路线与评价机制
        5.4.1 城镇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路线
        5.4.2 城镇地质生态环境调查的评价机制
    5.5 小结
6 总结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背景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力求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三、职业期待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第三节 小结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一、弘扬地学文化
        二、专业兴趣培养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附录4 图表目录
致谢

(4)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世界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调查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地质调查常态需求论
        2.1.1 常态需求的特点
        2.1.2 不同类型地质工作对管理的要求
    §2.2 地质调查公共产品论
        2.2.1 基于经济属性划分地质产品类型
        2.2.2 公共地质产品的提供方式
    §2.3 地质调查科研、生产和服务一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历史沿革
    §3.2 地质调查工作发展现状
    §3.3 地质调查队伍发展现状
        3.3.1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3.3.2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3.3.3 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3.4 地质调查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3.4.1 问题树分析法简介
        3.4.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
        3.4.3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问题树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地质调查发展趋势与启示
    §4.1 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4.1.1 21世纪初期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4.1.2 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应用广泛
        4.1.3 地质调查工作驱动机制由供给驱动型变为需求驱动型
        4.1.4 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
    §4.2 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发展情况综述
        4.2.1 美国地调局——“为变化的世界”服务
        4.2.2 印度地调局——服务生产、生活,职能不断扩大
        4.2.3 澳大利业地学局——以研究为主,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机构
    §4.3 经验总结及启示
        4.3.1 调整组织机构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4.3.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4.3.3 提供持续的经费和装备保障
        4.3.4 增强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注重社区服务
        4.3.5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供需分析与发展预测
    §5.1 2013年地质调查投入跟踪分析
        5.1.1 经费投入分析
        5.1.2 队伍投入分析
    §5.2 地质调查需求与发展趋势
        5.2.1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的新需求
        5.2.2 调查问卷显示的我国地质调查需求特点
    §5.3 地质调查需求定量预测
        5.3.1 基数增长法预测
        5.3.2 工作量法预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定位与方向
    §6.1 建设世界一流地调机构的必要性
    §6.2 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评价指标设置及内容
        6.2.2 关键评价指标对比应用分析
    §6.3 对比分析与发展建议
        6.3.1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世界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差距
        6.3.2 中国地质调查局未来发展探索与思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与战略选择
    §7.1 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评价
        7.1.1 构建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体系
        7.1.2 地质调查科学发展指标分析
        7.1.3 研究结论
    §7.2 地质调查业务的战略思路
        7.2.1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战略取向
        7.2.2 地质调查核心业务体系的总体要求
    §7.3 地质调查工作核心业务体系战略新框架
        7.3.1 基础地质调查:认识和描述“关键带”地球作用与过程
        7.3.2 能源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服务经济建设需求
        7.3.3 地质灾害调查预警: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7.3.4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服务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7.3.5 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7.3.6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与公众认知
    §7.4 战略保障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地质工作发展面临新需求
        1.1.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新要求
        1.1.3 地质人才是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5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地质人才
        2.1.2 激励
        2.1.3 战略性人力资源
        2.1.4 弹性福利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激励理论
第3章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现状
    3.1 组织机构
    3.2 人才队伍建设
        3.2.1 人员经费
        3.2.2 人才队伍情况
        3.2.3 后勤装备
第4章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需求分析
    4.1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存在的问题
        4.1.1 人才队伍规模偏小
        4.1.2 制度保障性经费预算不足
        4.1.3 后勤保障装备需要不断提高
    4.2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问题成因分析
        4.2.1 适应地质工作规律特点的管理工作体制需要完善
        4.2.2 人才长效激励机制需要完善
        4.2.3 后勤装备保证标准需要完善
    4.3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需求分析
        4.3.1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求
        4.3.2 地质工作发展规律对人才提出的需求
        4.3.3 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态势对人才提出的需求
第5章 国外地质调查人才保障机制及启示
    5.1 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
        5.1.1 调整组织结构
        5.1.2 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5.1.3 稳定的后勤保障经费
        5.1.4 重视设备管理规划
    5.2 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 GA )
        5.2.1 调整组织结构
        5.2.2 综合性人才管理
        5.2.3 兼职员工数呈上升趋势
    5.3 国外地质调查人才保障启示与借鉴
        5.3.1 调整组织机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5.3.2 战略性的人才队伍软环境建设
        5.3.3 持续性的人才队伍硬环境建设
第6章 我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对策建议
    6.1 加强人才队伍的硬环境建设
        6.1.1 改善工作环境基础设施
        6.1.2 完善野外劳保防护设施
    6.2 加强人才队伍的软环境建设
        6.2.1 提高心理收入
        6.2.2 强化职业发展
    6.3 合理运用强化激励
        6.3.1 制定激励型的人才考评体系
        6.3.2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6.4 运用综合激励
        6.4.1 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
        6.4.2 建立战略薪酬制度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矿产“三资”统筹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2 矿产资源、资产和资本的概念与关系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矿产资源
        2.1.2 矿产资源资产
        2.1.3 矿业资本
        2.1.4 矿产资源矿业权
    2.2 矿产资源、资产和资本之间的关系
    2.3 本章小结
3 矿产资源资产化理论与实现途径
    3.1 矿产资源资产化的定义
    3.2 世界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概述
        3.2.1 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概述
        3.2.2 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3.2.3 世界主要矿产国家的矿业政策
    3.3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历史、现状
        3.3.1 我国矿产资源勘探产业历史沿革
        3.3.2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业的形成
        3.3.3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开发潜力
        3.3.4 矿产资源开发业现状和国家政策
    3.4 本章小结
4 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构成
    4.1 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定义
    4.2 相关理论简介
        4.2.1 价值理论
        4.2.2 矿产资源产权理论
        4.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4.3 矿产资源价值构成
        4.3.1 资源资产价值理论
        4.3.2 资源资产生态价值理论
        4.3.3 资源资产可持续利用理论
        4.3.4 资源资产核算理论
    4.4 本章小结
5 矿产资源价值的实现
    5.1 矿产的生产流程
        5.1.1 地质调查阶段
        5.1.2 矿产勘查阶段
        5.1.3 开采阶段
    5.2 矿产资源价值实现的前提
    5.3 矿产资源价值实现途径
    5.4 矿产资源价值实现步骤
    5.5 本章小结
6 矿产资源价值的计量
    6.1 矿产资源价值计量的目的和意义
    6.2 矿产资源价值计量方法评述
        6.2.1 历史成本计量法
        6.2.2 公允价值计量法
        6.2.3 现行价值计量法
        6.2.4 现值计量法
    6.3 矿产资源价值计量模型
        6.3.1 自然价值成本
        6.3.2 勘查价值成本
        6.3.3 环境价值成本
        6.3.4 资源损耗成本
    6.4 本章小结
7 矿产资源资本化
    7.1 矿产资源资本化含义
    7.2 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
    7.3 矿产资源资本化方式和程序
        7.3.1 矿业资本市场现状
        7.3.2 矿产资源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7.4 矿业资本国际化格局和国际化途径
        7.4.1 全球矿业资本市场格局
        7.4.2 加快矿业资本国际化途径
        7.4.3 实施权利和红利分配金改革
    7.5 本章小结
8 矿产“三资”统筹管理
    8.1 “三位一体”战略管理机制
        8.1.1 “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概述
    8.2 “三资”统筹管理具体措施
        8.2.1 矿业权交易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的完善建立
        8.2.2 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的合理构建
        8.2.3 矿产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8.2.4 大型企业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机制
    8.3 矿产资源资产资本化统筹管理
        8.3.1 矿产资源资产化统筹管理制度
        8.3.2 矿产资源资本化统筹管理制度
    8.4 矿业投资风险与分担机制
        8.4.1 矿业投资风险的类型
        8.4.2 矿业投资风险分担机制
    8.5 优化矿业资源评估与法律制度
        8.5.1 矿业资源评估系统建立
        8.5.2 法律救济制度
        8.5.3 完善矿权交易和矿业资本市场
        8.5.4 继续推进地质勘探和税制机构改革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与展望
        9.1.1 主要结论
        9.1.2 我国矿产资源资产资本发展展望
    9.2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8)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基础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产业集群理论
        1.3.3 科学发展观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与现状
    2.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历史回顾
        2.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地质勘查业
        2.1.2 新中国的地勘行业
    2.2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2.3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典型模式
        2.3.1 内蒙古模式
        2.3.2 广东模式
    2.4 其它改革模式探讨
        2.4.1 云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状况及启示
        2.4.2 湖北省地勘改革实践的启示
        2.4.3 华东有色地勘局改革发展启示
3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3.1 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3.1.1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现状
        3.1.2 矿产勘查工作现状
        3.1.3 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3.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分析
        3.2.1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分析
        3.2.2 矿产资源勘查需求分析
        3.2.3 城市发展规划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分析
        3.2.4 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3.2.5 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立省”的需求
        3.2.6 对数字国土工程的需求分析
4 河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研究
    4.1 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
    4.2 河南省国有地勘行业基本情况
        4.2.1 四大地勘单位队伍组成及资金来源
        4.2.2 四大地勘单位产业情况
        4.2.3 四大地勘单位经营情况
    4.3 地勘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4.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4.3.2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3.3 全球新一轮地质工作的要求
        4.3.4 产业化发展的客观环境要求
    4.4 河南省地勘行业SWOT 分析
        4.4.1 优势
        4.4.2 劣势
        4.4.3 发展机遇
        4.4.4 面临的挑战
        4.4.5 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
        4.4.6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SWOT 分析与发展策略归结
    4.5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方案设想
        4.5.1 基本原则
        4.5.2 改革目标
        4.5.3 基本思路
        4.5.4 具体措施
    4.6 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
    4.7 商业性地质队伍建设
    4.8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河南省地勘集团建设
        4.8.1 地勘业产业集群概念
        4.8.2 河南省地勘业产业集群现状
        4.8.3 河南省地勘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4.8.4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河南省地矿集团构建
5 河南省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5.1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体制创新)
    5.2 机制创新
    5.3 人才战略
    5.4 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5.5 勘查开发一体化
    5.6 “走出去”
        5.6.1 “走出去”的战略形势
        5.6.2 对策建议
    5.7 文化创新
        5.7.1 地勘行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5.7.2 地勘行业文化建设
6 主要成果与结论
    6.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与现状
        6.1.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历史回顾
        6.1.2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6.1.3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几种典型模式
    6.2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6.2.1 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6.2.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分析
    6.3 河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研究
        6.3.1 地勘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6.3.2 河南省地勘行业SWOT 分析
        6.3.3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方案设想
    6.4 河南省地勘单位发展改革对策研究
        6.4.1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
        6.4.2 机制创新
        6.4.3 人才战略
        6.4.4 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6.4.5 勘查开发一体化
        6.4.6 “走出去”
        6.4.7 文化创新
    6.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铁矿勘查研究现状
        1.2.2 资源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2.1 区域地质条件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变质岩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磁场特征
    2.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3.1 区域元素分布特征
        2.3.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 铁矿成矿规律
    3.1 矿田地质
    3.2 矿床分布
    3.3 典型矿床特征
    3.4 安林地区铁矿成矿规律
4 铁矿资源潜力评价
    4.1 铁矿资源勘查现状
    4.2 铁矿资源储量
    4.3 铁矿资源量潜力评价
        4.3.1 预测要素分析
        4.3.2 预测区划分
        4.3.3 资源量估算
5 铁矿产业经济地位分析
    5.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1.1 自然地理
        5.1.2 自然资源
        5.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5.2 安阳市钢铁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5.3 矿业的经济地位作用分析
        5.3.1 安阳市矿业发展回顾
        5.3.2 矿业发展对安阳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5.3.3 矿业发展对今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6 铁矿资源保障程度
    6.1 铁矿资源状况
    6.2 铁矿资源开发状况
    6.3 铁矿资源需求
    6.4 铁矿石资源保障程度分析
7 铁矿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7.1 矿业开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评价
    7.2 矿业活动对环境承载力影响的变化趋势
    7.3 矿山环境影响分区评估
        7.3.1 矿山环境影响分区评估原则
        7.3.2 矿山环境影响分区
    7.4 铁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分析
    7.5 铁矿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重建的典型案例
        7.5.1 矿山现状
        7.5.2 矿山环境地质
        7.5.3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7.5.4 治理工作内容
        7.5.5 项目实施效果
8 铁矿资源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8.1 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8.1.1 科学规划
        8.1.2 地质勘查工作与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8.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1.4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8.1.5 铁矿石调控
    8.2 多层次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建议
    8.3 多层次国内外人才和技术利用的战略
    8.4 国内外资源逐步合作发展战略
9 结论
    9.1 成矿地质条件
    9.2 铁矿成矿规律
    9.3 铁矿资源潜力评价
    9.4 铁矿产业经济地位分析
    9.5 铁矿资源形势分析
    9.6 铁矿资源开发的环境承载力分析
    9.7 铁矿资源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9.7.1 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9.7.2 多层次合作机制发展战略建议
        9.7.3 多层次国内外人才和技术利用的战略
        9.7.4 国内外资源逐步合作发展战略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铁矿勘查与研究进展现状
        1.2.2 资源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2 铁矿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1 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2.1.1 基本省情
        2.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1.3 矿产资源需求分析
    2.2 国际矿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2.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趋势
        2.2.2 规模分布
        2.2.3 产业组织
    2.3 铁矿石资源形势
        2.3.1 铁矿资源储量
        2.3.2 铁矿石供需状况
        2.3.3 铁矿石价格走势
    2.4 中国铁矿石资源形势
        2.4.1 矿产资源消费变化趋势
        2.4.2 铁矿石资源状况
        2.4.3 铁矿石供需状况
3 成矿地质背景
    3.1 地层
    3.2 岩浆岩
    3.3 侵入岩
    3.4 变质岩
    3.5 构造
    3.6 大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3.6.1 构造单元划分
        3.6.2 构造单元特征
4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4.1 区域磁场和磁异常特征
        4.1.1 磁场特征
        4.1.2 磁性特征
    4.2 铁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场和异常特征
        4.2.1 铁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场
        4.2.2 铁元素异常分布
    4.3 铁矿分布的地球化学规律
5 矿床类型划分与典型矿床特征
    5.1 铁矿分布
    5.2 铁矿类型
    5.3 典型矿床特征
6 成矿规律分析
    6.1 成矿规律
        6.1.1 成矿空间分布
        6.1.2 成矿时代特征
    6.2 成矿区带划分
    6.3 成矿区带特征
        6.3.1 鲁山-舞钢-新蔡成矿带
        6.3.2 安林地区成矿带
    6.4 成矿系列划分
7 铁矿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7.1 铁矿资源勘查现状
    7.2 勘查工作存在问题
    7.3 铁矿资源开发现状
    7.4 铁矿资源潜力评价
    7.5 铁矿资源保障能力
8 铁矿资源开发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8.1 区域环境承载力影响分析
        8.1.1 矿产资源及土地的毁损与破坏
        8.1.2 环境地质灾害
        8.1.3 矿产资源开发的“三废”问题
    8.2 矿山生态环境重建典型案例
        8.2.1 地质环境条件
        8.2.2 地质环境问题
        8.2.3 工程防治
        8.2.4 实施效果
9 铁矿资源战略研究
    9.1 宏观调控与矿业权管理
        9.1.1 资源整合
        9.1.2 探矿权管理
    9.2 地质勘查工作
        9.2.1 地质工作体制
        9.2.2 基础性地质调查投入
        9.2.3 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
        9.2.4 整装勘查
        9.2.5 深部找矿
    9.3 集约开发与高效利用
        9.3.1 贫矿利用
        9.3.2 尾矿利用
    9.4 生态维护与协调发展
    9.5 海外资源开拓
        9.5.1 战略形势
        9.5.2 对策建议
10 结论
    10.1 铁矿产业发展形势
    10.2 成矿地质背景
    10.3 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10.4 矿床类型划分与典型矿床特征
    10.5 成矿规律
    10.6 铁矿资源保证程度
    10.7 铁矿资源开发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10.8 铁矿资源战略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D]. 朱晓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城镇地质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关联机制初探[D]. 王华. 重庆大学, 2017(06)
  • [3]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4]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D]. 张润丽.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5]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2)
  • [6]矿产“三资”统筹管理研究[D]. 许小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7]“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史及其经济、社会、文化作用”研究[A]. 陈宝国,蔡克勤,员雪梅.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1
  • [8]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郑洪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9]豫北安林地区铁矿资源战略研究[D]. 王金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10]河南省铁矿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 贺建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标签:;  ;  ;  ;  ;  

地质工作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