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发展无公害鱼药生产

适应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发展无公害鱼药生产

一、适应水产业发展需要 开发无公害鱼药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苏军虎,张艳萍,娄忠玉,焦文龙,杨建宝,魏彦明[1](2012)在《鱼类生长性状改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培育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是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鱼类的生长速度是评价养殖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选育的重要性状之一,然而鱼类育种的基础薄弱,鱼类品种改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一直困扰着鱼类育种工作。本文从内因(遗传等)和外因(食物、温度、溶氧及种内种间关系等)两方面探讨了各因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依此就鱼类生长性状的调控策略进行了述评,并对其做了展望,以期为鱼类生长性状的改良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张磊[2](2010)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文中指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人们日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也必将引起人们对主要日常食品之一的各类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面对这种现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不断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我国是世界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第一大国,在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在当前经济危机全球蔓延的形势下,要确保我国水产品生产的产业优势与竞争优势,必须创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理论,切实保障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理论,在法学基础理论方面,主要从渔业权理论、安全价值理论以及利益和利益机制理论来展开论述;在经济学理论上,主要借鉴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多重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指导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探索以及具体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时,充分借鉴了美国、日本、欧盟和挪威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实借鉴。论文以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为例,通过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典型性,同时借助文献考察,全面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针对性的从完善行政监管、加强社会监管、深化技术监管和建立信息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新探索——系统监管模式,即通过增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力量,强化监管的技术支撑,完善监管的信息指导来提升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绩效,最终实现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化、无缝隙监管。最后,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监管法律制度的设计上提出了对系统监管模式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在制度完善中,树立了和谐发展、社会正义和发展权的基本理念,确立了协调监管、全程监管、行业自律和监管责任的基本原则,最终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体法律制度、标准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责任法律制度和救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以通过法律的指引、规范和保障作用来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陈海明[3](200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资源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拥有捕捞渔船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陆源污染物向海洋的排放等因素,中国沿海渔业资源日渐衰竭,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渔业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需求也不断提升。为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和维持渔业资源,对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当今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的是对渔业资源管理的一种战略,其实质是实现水产资源、水域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本文在国内外渔业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渔业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渔业资源管理的应用。对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早期渔业资源开发的强度已经超越资源的承载极限。并对造成渔业资源衰竭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捕捞过度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主因,渔业资源利用的无主性是导致资源衰竭的内因,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外因,开发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可怕推手。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资源匮乏的现实挑战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性经济人利益与渔业公共资源产权不明晰的冲突制约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势掠夺性开发与弱势执法监管之间的博弈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渔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渔民转产转业困难重重是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排放主体没有支付相应的生态补偿代价是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缺失。通过对欧洲、美国、韩国渔业资源管理的实例分析介绍国外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全面创新地提出了实现我国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对策: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完善准入程序,建立海洋渔业全程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合理伏季休渔制度和网具标准;健全完善资源增殖放流制度和建立渔业生态补偿机制,运用各种增殖手段,恢复渔业资源,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用于增殖渔业资源;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加快人工鱼礁的投放;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和休闲渔业,拓宽渔民转产转业和致富的道路;进一步完善渔业综合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大渔业执法监管力度。

赵宇婧[4](2009)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运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加入WTO等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农民作为单个的生产经营单位,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时具有极大的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自愿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分配的组织,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连接了“小农户”和“大市场”,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议价能力,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规范了农业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了农业朝着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配合国家的农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的步伐,对于增加农村经济增长点、增加当地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第二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基本原则、类型和作用。第三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从地域、行业分布、运行情况、服务功能、利益分配等方面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现状,并指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挑战。第四章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总结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启示。第五章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井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分析四川省井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证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六章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大力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着力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来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第七章结论。总结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吕浩[5](2007)在《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头号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渔业生产总量达5250万吨,比上提高2.3%。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水产品养殖量占世界养殖总量的2/3,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我国也是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国,2006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633.7万吨,进出口总额136.6亿美元,其中出口量301.5万吨,出口额93.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8.7%。水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30.2%,连续7年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入世以来,绿色壁垒不断影响着我国农、畜、水产品出口。水产品出口受阻的原因很多,如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渔业生产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的模式上;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水产环保标准过低,而且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认证意识淡薄,认证能力低下,企业质量控制环节薄弱;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标准化生产差、信息反映迟钝和应对能力弱等。各种原因交叉重叠,使得水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标准的实施难以落实。如何破解“绿色壁垒”,有效地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日本水产品消费极度仰赖进口,且该国水产品进口交易量占全球水产品贸易30%,因此日本市场消费趋势对全球水产品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中日水产品贸易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贸易现状、世界水产品市场现状、我国水产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走势,认为水产品出口表现出较强的增长之势,水产品出口前景仍很广阔。但我国水产品出口还是数量推动型,而不是质量推动型的,更不是品牌领袖型的模式。所以,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发展速度变化极不稳定,非关税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应该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提出应该采取建立水产品预报预警机制、切实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等具体对策。

邹渠[6](2006)在《龙头企业推动四川水产业快速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专家日前在一篇题为《中国渔业产区竞争力分析与未来发展战略》的文章中预言:四川这个地处偏远,远离海洋的西部省份,可望成为能生产海水鱼的“海产品”大省。 看似天方夜谭。但这是基于数据和事实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一座“金矿?

卢江勇[7](2005)在《海南渔业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海南约有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其海洋资源优势明显,渔业发展潜力巨大。促进渔业经济增长是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稳步推进,渔业经济将成为海南省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源,也是同周边国家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客观要求。本文实证分析海南渔业经济发展,试图找出渔业经济中的投入产出要素数量变化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论证海南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影响因子,为海南渔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利用海南渔业经济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渔业经济增长的现状与特征。其次,应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方法,采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借助EXCEL和SAS8.1软件对数据进行模拟估计,从统计检验、经济计量检验和预测检验等方面来比较,优选模型,建立了海南捕捞业生产函数,养殖业生产函数和渔业生产函数。海南捕捞业生产函数为: Y=1.91316E-07X11.140527X21.20921,海南渔业养殖业生产函数为: Y=0.000047 X10.0769X20.6357X31.3571,海南渔业生产函数为: Y=2.04604x10-7(0.0827X10.816735+0.34429X20.816735+0.259519X30.816735+0.31346X40.8167352.970303模型分析发现海南渔业经济,养殖业经济,捕捞业经济均呈规模报酬递增趁势。第三,依据模拟建立的海南渔业生产函数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进步、制度、其它(结构)等因素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影响。第四,根据海南渔业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粗放度91.87%,为高度粗放型。第五,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进行了相应的发展渔业经济的对策讨论。 最后,根据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结合海南渔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渔业经济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陈斌云,陈道印[8](2004)在《鱼药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

胡志鹏,方芳[9](2004)在《水产养殖市场“三道关”》文中研究指明

邴旭文[10](2004)在《中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包涵了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安全,而且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笔者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中国健康养殖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以及中国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适应水产业发展需要 开发无公害鱼药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水产业发展需要 开发无公害鱼药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鱼类生长性状改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改良策略
    1.1 常规育种技术
    1.2 分子育种技术
    1.3 转基因技术
    1.4 性别控制技术
    1.5 多倍体育种技术
2 饲养管理与环境调控策略
    2.1 营养强化调控策略
    2.2 饲养方式及日常管理策略
    2.3 水环境调控策略
3 环境应激和疾病控制策略
    3.1 环境应激及其控制
    3.2 疾病的控制
4 展望

(2)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研究
        1.2.3 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启示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1.3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1.3.4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难点
第二章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理论
    2.1 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学基础理论
        2.1.1 渔业权理论
        2.1.2 安全价值理论
        2.1.3 利益和利益机制理论
    2.2 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第三章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比较借鉴
    3.1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介绍
        3.1.1 美国相对集中的监管体制
        3.1.2 日本多头管理的监管模式
        3.1.3 挪威独立机构的监管形式
        3.1.4 欧盟纵横协调的监控体系
    3.2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总结
        3.2.1 建立有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运作机制
        3.2.2 加强水产品生产加工和产后的全过程监管
        3.2.3 逐步建立完善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3.3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3.3.1 发挥政府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责任
        3.3.2 完善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3.3.3 加强水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
        3.3.4 采取公开与透明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式
        3.3.5 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国际化标准
        3.3.6 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信息交流
第四章 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4.1 湖北省水产品生产概况与发展前景分析
        4.1.1 湖北省水产品生产区域概况
        4.1.2 湖北省水产品产业生产现状
        4.1.3 湖北省水产品发展前景分析
    4.2 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存在问题
    4.3 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问题成因
第五章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模式选择
    5.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分析
        5.1.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式单一
        5.1.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滞后
        5.1.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落后
        5.1.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不畅
    5.2 系统监管: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新探索
        5.2.1 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
        5.2.2 加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管
        5.2.3 深化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监管
        5.2.4 建立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
    5.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监管模式的功能分析
第六章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监管的法律制度完善
    6.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监管法律制度的基础理念
        6.1.1 和谐发展理念
        6.1.2 社会正义理念
        6.1.3 发展权理念
        6.1.4 无缝隙监管理念
    6.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6.2.1 协调监管原则
        6.2.2 全程监管原则
        6.2.3 行业自律原则
        6.2.4 监管责任原则
    6.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6.3.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体法律制度
        6.3.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法律制度
        6.3.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程序法律制度
        6.3.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法律制度
        6.3.5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救济法律制度
    6.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运行机制
        6.4.1 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多元主体的分工与配合
        6.4.2 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系统监管的侧重与衔接
        6.4.3 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机制保障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具体对策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调查问卷
附录2 作者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3 作者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4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附录5 研究生期间的社会工作及奖励
致谢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渔业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2 渔业资源的概念及其特性
        2.2.1 渔业资源的概念
        2.2.2 渔业资源的自然特性
        2.2.3 渔业资源的社会经济特性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渔业资源管理的应用
        2.3.1 渔业资源管理的概念
        2.3.2 可持续理论在渔业资源管理的应用
第三章 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和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原因分析
    3.1 我国渔业资源的现状分析
        3.1.1 我国渔业资源的概况
        3.1.2 我国早期渔业资源开发的强度已经超越资源的承载极限
    3.2 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原因分析
        3.2.1 捕捞过度是造成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主因
        3.2.2 渔业资源利用的无主性是导致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3.2.3 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外因
        3.2.4 开发管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造成管理失效、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怕推手
        3.2.5 渔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渔民转产转业困难重重使渔业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
第四章 国外渔业资源管理的实例分析和启示
    4.1 欧洲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4.1.1 欧盟渔业管理的政策和目标
        4.1.2 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3 近两年欧盟共同渔业政策的新变化
    4.2 美国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4.2.1 美国建立了健全的渔业法规体系
        4.2.2 美国建立了明晰的渔业管理和执法监管体系
        4.2.3 美国采取严厉的惩罚制度确保渔业保护政策的执行
        4.2.4 美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
    4.3 韩国渔业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4.3.1 渔业管理政策
        4.3.2 渔业管理法律
        4.3.3 渔业管理执法机构
        4.3.4 打击三无渔船(lUU)(非法渔船、不报告和非法捕捞)
第五章 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5.1 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完善准入程序
        5.1.1 制定科学的捕捞强度控制制度
        5.1.2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渔业行业准入制度
        5.1.3 建立海洋渔业全程管理模式
    5.2 构建科学合理伏季休渔制度和网具标准
        5.2.1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伏季休渔制度
        5.2.2 进一步规范现有的网具标准和确定资源种类的最小可捕标准
    5.3 完善资源增殖放流制度和建立渔业生态补偿机制
        5.3.1 运用各种增殖手段,恢复渔业资源
        5.3.2 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用于增殖渔业资源
    5.4 建立渔业资源自然保护区,投放人工鱼礁
        5.4.1 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设立
        5.4.2 加快人工鱼礁的投放
    5.5 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渔民转产转业和致富的道路
        5.5.1 发展远洋船队
        5.5.2 发展水产养殖业
        5.5.3 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5.5.4 发展休闲渔业
    5.6 加强执法管理机构建设和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5.6.1 进一步完善渔业综合执法体系
        5.6.2 进一步加大渔业执法监管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1.1 国外理论研究
        2.1.2 国内理论研究
    2.2 概念
    2.3 基本原则
    2.4 类型
    2.5 作用
        2.5.1 对农民的作用
        2.5.2 对其他市场主体的作用
        2.5.3 对政府的作用
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 发展历程
    3.2 现状
        3.2.1 分布情况
        3.2.2 成立情况
        3.2.3 运行情况
        3.2.4 服务功能
        3.2.5 利益分配
    3.3 面临的挑战
        3.3.1 覆盖面较小,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3.3.2 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
4.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
    4.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4.1.1 日本——覆盖全国的农协网络体系
        4.1.2 美国——企业化运作的典型
        4.1.3 加拿大——健全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
        4.1.4 法国——公众性的服务机构
    4.2 国外农民合作社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 实证分析——以井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5.1 合作社发展的现状
        5.1.1 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步扩大
        5.1.2 合作社所在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养兔业和蚕桑业
        5.1.3 绝大多数合作社对成员加入有一定的条件
    5.2 合作社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5.2.1 较为有效地连接了市场和农户
        5.2.2 降低了市场风险
        5.2.3 使农民可以稳定、低价地获得生产资料
        5.2.4 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服务
        5.2.5 部分合作社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农民的再生产能力
    5.3 发展合作社的成功经验
    5.4 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 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
        6.1.1 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主体地位
        6.1.2 处理好龙头企业、生产能手等与合作社的关系
        6.1.3 避免政府对合作社内部管理的过度干预
    6.2 大力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6.3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6.3.1 财政支持
        6.3.2 税收优惠
        6.3.3 金融支持
    6.4 着力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
    6.5 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我国水产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水产品产量现状
    1.2 我国水产品生产(养殖、捕捞)现状
    1.3 我国水产品流通现状
    1.4 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
    1.5 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案例1:罗非鱼生产现状
2 中日水产品贸易情况
    2.1 中日水产品贸易现状
    2.2 中日水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2.3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
    2.4 日本水产业发展目标
    2.5 中日水产品贸易展望
    2.6 案例2:中日鳗鱼贸易纠纷
3 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
    3.1 世界水产品市场状况
    3.2 当前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3.3 我国水产品出口比较优势
    3.4 我国2007年水产品出口情况
    3.5 案例3:关于冷冻鱼片的发展
    3.6 小结
4 发展水产品出口的讨论和建议
    4.1 从源头抓起,建立规范化的无公害养殖基地
    4.2 从组织抓起,组建行业协会
    4.3 从核心抓起,提高水产业的科技含量
    4.4 从长远抓起,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4.6 案例4:泰国水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4.7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海南渔业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前言
    1.2 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局限性
2 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方式综述
    2.1 经济增长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2.2.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2.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5 新经济增长学派的观点
        2.2.6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
    2.3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4 经济增长方式
        2.4.1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2.4.2 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评价方法
    2.5 课题相关研究近况
        2.5.1 经济增长理论与增长方式理论
        2.5.2 渔业经济的研究
3 渔业经济发展情况
    3.1 中国渔业发展情况
        3.1.1 中国渔业发展现状
        3.1.2 中国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2 海南渔业发展情况
        3.2.1 海南海洋渔业资源概况
        3.2.2 海南渔业经济发展简介
4 海南渔业生产函数的建立
    4.1 生产函数模型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4.2.1 投入产出要素的取值及依据
        4.2.2 数据来源
    4.3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4.4 海南渔业生产函数的模拟估计
        4.4.1 海南渔业捕捞业生产函数模型
        4.4.2 海南渔业养殖业生产函数
        4.4.3 海南渔业生产函数
    4.5 海南渔业生产函数的模拟预测
        4.5.1 预测检验
        4.5.2 预测估计
5 海南渔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5.1 资本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2 劳动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3 技术进步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4 自然资源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5 制度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6 其它因素对海南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6 海南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6.1 理论框架
    6.2 测算方法
    6.3 海南渔业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7 主要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渔业效益低,经济增长方式高度粗放,社会化,组织化差
        7.1.2 海南渔业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
        7.1.3 海南捕捞业作业能力低,经济质量不高
        7.1.4 渔业二、三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进程慢
    7.2 讨论
8 发展海南渔业的建议
    8.1 渔业捕捞业的发展建议
        8.1.1 增加投入,实现规模经济
        8.1.2 增加投资,提高捕捞作业能力
        8.1.3 加强培训,提高渔民素质
        8.1.4 改善渔业水域环境,减少鱼类资源的衰退
        8.1.5 加强地区之间以至国外的渔业合作,扩大渔业资源可捕量
    8.2 渔业养殖业的发展建议
        8.2.1 加强海水养殖科技研究,提高集约化水平
        8.2.2 加强科学规划与利用,实现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8.2.3 扩大资金投入,实现规模增长
    8.3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议
        8.3.1 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
        8.3.2 水产品深加工质量认证体系要和国际接轨
        8.3.3 要建立自身品牌,强化精深加工
        8.3.4 要搞好市场营销
        8.3.5 要延长水产品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形成渔业社区
    8.4 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发展海南省渔业经济
        8.4.1 加快渔业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海南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4.2 加强领导,完善服务,推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
    1.1 国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现状
    1.2 中国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现状
    1.3 中国健康养殖与国外的差距
2 中国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健康养殖模式及技术开发
    2.2 高效饲料及饲料投喂技术
    2.3 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2.3.1 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健康管理
        2.3.2 病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2.3.3 无公害鱼药的研制
    2.4 抗病、抗逆养殖品种的培育
    2.5 健康养殖应用基础研究

四、适应水产业发展需要 开发无公害鱼药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鱼类生长性状改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苏军虎,张艳萍,娄忠玉,焦文龙,杨建宝,魏彦明. 四川动物, 2012(01)
  • [2]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D]. 张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资源管理研究[D]. 陈海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4]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运行研究[D]. 赵宇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5]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D]. 吕浩.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6]龙头企业推动四川水产业快速发展[N]. 邹渠. 四川日报, 2006
  • [7]海南渔业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 卢江勇.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06)
  • [8]鱼药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 陈斌云,陈道印. 江西水产科技, 2004(04)
  • [9]水产养殖市场“三道关”[J]. 胡志鹏,方芳. 渔业致富指南, 2004(18)
  • [10]中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邴旭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04(03)

标签:;  ;  ;  ;  ;  

适应水产养殖业发展需要,发展无公害鱼药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