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丧失

林白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丧失

一、从林白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失落(论文文献综述)

孙兴芳[1](2020)在《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要素在林白小说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论文以林白的小说的空间叙事为研究对象,从林白小说的具体文本出发,梳理林白小说中的故事空间和叙事空间,探索林白小说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叙事视角的独特意蕴,最后概括林白小说空间叙事的价值与意义。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细读作家作品,运用叙事学、空间理论等,归纳概括总结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之处,客观评估林白小说空间叙事的价值,为开拓林白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论文分析了林白小说故事空间中存在的三种典型的空间形态:镜像、身体以及房间。叙事空间中存在的三种独特的叙事结构:中国套盒式、橘瓣式以及线条式结构。围绕故事空间与叙事空间展开,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林白凭借对空间的独特感知,进行三种空间塑造时采取了区别于传统的写作方式,另辟蹊径,利用时间来凸显小说的空间感。时间与空间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它们互为矛盾,同时又相互促进,林白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切断小说的叙事线条,淡化情节,带来了时空体的混乱,降低了读者对小说时间的感知,突出了小说的空间感,便利了空间叙事。叙事结构的多样化为小说叙述视角的选择和切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林白作为女性主义作家的代表,从特定的人物视角出发,聚焦于真切的女性体验,始终坚持女性的自我阐述,反映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个人意识,追求建立属于女性自身的新话语。本论文的最后一章从林白小说内部的空间叙事出发分析她的小说的创作价值,再发散至林白的叙事方式给她的创作带来的影响,以此对林白的小说空间叙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综上,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中在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结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叙事视角上都涵盖了巧妙的构思,成为林白小说的叙事特色,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为叙事学以及空间写作都带来了重要启发,也为迷茫中的女性写作带来了机遇。

杨旗[2](2020)在《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文中提出“身体写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学现象,它是世纪之交特定的文化产物,是在整个社会进入转折时期各种潮流冲击形成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到新世纪,学术界对于它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多持批判的态度,其存在的文学价值也慢慢被忽略。“女性主义”在文学史的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其理论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把“身体写作”置于“女性主义”这一大框架之下,结合林白、陈染等女性作家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既摆正了研究方向,也能从理论的高度去挖掘作品中深层次意蕴。笔者认为重新梳理分析90年代“身体写作”这一文学现象,能为身体书写乃至女性主义书写提供坚实的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证。导论部分从前人“身体写作”的研究出发,阐述其研究内容并进行系统分析,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从目前已有的身体写作的研究中确立本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把身体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思考,简单梳理女性主义、身体意识在中国的发展,分析“身体写作”产生之前的文化语境,得出“身体写作”的缘由与反响,为之后的文本分析树立理论基础。第二章从90年代“身体写作”的具体作品出发,重点阐述作品中的同性恋者、自由者、自恋者等女性形象和身体与性爱关系,以得出其所带有的颠覆性,明确文本所存在的文化、文学价值。第三章选取文学审美性这一角度,再度深入作品,主要从叙事形式的先锋性、写作话语的独特性、写作空间的拓展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类理论,力图客观清晰地展示出女性身体书写的独特魅力。第四章则是从辩证的角度分析“身体写作”的局限性并进行反思。

张怡萱[3](2020)在《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涌现出一批新的女性作家,以独具特色的个人化写作和细腻的女性视角,成为九十年代文坛一道亮丽风景线。林白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其创作多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事,描写女性身体、情欲与同性关系,在神秘色彩和热带异域氛围中展现女性所独有的精神与情感体验,在被男权话语遮蔽的文学创作中开辟出另一条女性文学之路。目前对林白小说的研究更多立足于现象研究,将其作为一种女性主义文学现象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其写作内容、写作意象和写作效果,试图分析出这一现象折射出的社会思潮,对其文学技巧、叙事手法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出发,在对林白小说进行叙事学文本分析的前提下,探寻林白小说中个人型叙述权威何以建立的问题,以期发现对林白文本研究的新角度。无论学界有怎样的争议,林白在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参与到中国女性文学的建构历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林白为文本中女性叙述权威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在故事层面,突破以往写作的禁忌,以镜像、身体和另一种性别结构建立起女性在文本中的栖身空间。镜像是自我认知,是女性写作的基础,在镜中认识自我,产生性别自觉;身体是女性写作的途径,女性写作者以血代墨,冲破束缚;对性别结构的重置是作出反抗,是女性写作在文本上的结果,它颠覆了性别话语。在建立了女性可供栖身和发声的镜像之屋之后,林白拥有了叙述的基础,得以在话语层面开始掌控叙述。通过同故事叙述、视角的转换和元叙述,林白在话语层面掌控了叙述节奏和价值判断,建立起写作风格。同故事叙述以时间优势对叙述逻辑进行裁剪与拼贴,人称转换以拉开心理距离的方式加深了叙述者评价的客观性,而元叙述在构建叙述者行为可信性的同时,也解构了文本生产的神圣性,叙述者由此牢牢掌控了叙述,在解构了原有逻辑的同时建立起新的写作风格。从叙述权威构建的角度来看,林白早期的作品建立起了个人型叙述声音,强调女性经验和个人意识,具有较为鲜明的性别立场和开创性,在故事和话语的层面都提供了建构叙述权威的可行策略。虽然这一策略在后续实践中走向困境,林白也尝试进行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毕竟是一种在文本内部取得了成功的尝试,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王琳[4](2019)在《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文中提出20世纪的中国风起云涌,在波折起伏中走完了百年历程。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潮都发生了巨变。本文立足于20世纪80到90年代这20余年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自然意识的觉醒唤醒了女性身体意识的发展和对爱情的重新肯定;女性受社会解放与“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重新站在“人性”觉醒的立场上强调对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实现了女性意识在文化层面的觉醒;女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确认自身价值,提升女性地位,实现了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的觉醒。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在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统一。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意识为主导的女性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发展受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女性意识表达趋向多样化。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开始重视私人情感的表达,并出现了以“身体写作”为典型代表的个人化写作,在张扬女性个性觉醒的同时,也出现了女性意识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倾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文学作品,综合分析女性意识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全面觉醒之后在90年代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原因,并试图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找出女性意识的健康发展路径。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五四”至“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迁。“五四”启蒙运动奠定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这一阶段,女性摆脱封建意识形态下的身心束缚,社会地位日渐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女性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对自我的认同,为女性意识在80、90年代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章归纳了女性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特点,80年代是女性意识发展的辉煌时段,宽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女性意识的全面发展。受主流文化、社会发展以及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几个层面的统一,既为9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找寻女性健康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第三章阐明了在了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芜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部分女性为强调自我过分展示女性私人生活误入歧途。这一章总结了这个阶段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并发现90年代女性意识在个人化表达和多样化表述方面对80年代形成超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开始向市场和大众文化臣服。第四章通过对比80和90年代女性意识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90年代相对80年代女性意识的超越与局限,阐述了由于主流文化控制力减弱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化盛行,“人文精神”逐渐退出社会文化中心地带,大众文化兴起,促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和向自然身体层面的复归。第五章基于对不同阶段的女性意识觉醒状况的了解,结合女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女性问题的认识,试图超越性别的狭隘局限,找寻女性全面发展的最终路径,即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女性自然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王岩[5](2019)在《论1990年代女性私语化小说中的自恋倾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间发生了一种变化。如果说8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还比较接近的话,90年代盛行的女性私语化小说散发着的则是浓浓的自恋气息。作家们常常回避社会和历史,在封闭的空间内自我关注、自我诉说、自我体认、自我肯定。这种自恋倾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也有女性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自恋常常伴随着镜像之恋、同性之恋、自虐等现象出现,但作家们的经验与记忆不同,自恋呈现的内涵也会不同。从审美角度看,以个人记忆和经验为基础的自传体方式是作家自我表现和自我拯救的叙事策略,个人型叙事声音彰显着女性自我的话语权威,而空间化的叙述世界则是人物形象的最佳表征。自恋是“认识你自己”的必经之路,它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纯粹化的世界,因此,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自恋也令女性写作陷入了复杂的困境。所以,作家们在对自我认同进行文化建构时,需要同时托起自省的羽翼。只有在认同与反思的平衡中,女性才能突破自我,走出困境,从而飞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去书写女性的生命本相,实现以个人经验来观照全人类的创作理想。·本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深入文本内容,在总结自恋发生的背景后,首先从生本能——自恋和死本能——自虐两个方面分析自恋在文本中所呈现的共性特征。同时以陈染、林白和徐小斌为例,在共性中发掘自恋的个性特征。第二部分切入审美形式,从自传体叙事方式、个人化叙事声音、空间化叙述世界三个方面分析自恋文本的叙述呈现问题。通过前两部分的论述,从而挖掘出自恋的深度内涵和原本诉求。第三部分进入分析评价,分析自恋创作的意义、自恋创作的困境,并在肯定和反思的基础上,寻找超越困境的路径。

何爽[6](2019)在《论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建构的流变》文中指出作为当代文坛上曾备受争议的“私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作家,林白在前期的创作中注重对女性自身欲望和内心私密体验的描述,这一时期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完全拒斥外部社会和现实生活,渴望从男权社会和主流话语世界中逃离,从而建构出一个仅有女性自己的封闭的私人空间。但随着私人化写作逐渐沦入素材的重复和被商业社会消费的困境,林白作品中的女性也在“逃离”中“落网”。不过林白的写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作品的完成,她小说的气象突然开阔起来,虽仍关注属于女性独特的经验和感受,但已经面向日常生活敞开,并向着底层世界深入探究。之前小说中那些神秘妖娆、自怜自艾的女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群开朗活泼、粗犷自然的农村妇女,她们面对苦难人生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热情地拥抱世界、拥抱生活。在林白新近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和《北去来辞》里,这些女性形象变得更有理性和智性。小说中出现了一群善于回望和反思的女性知识分子,她们已经从幽闭的女性空间走出,并和热情奔放的农村妇女们一起携手迈进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林白创作中的这些转变最鲜明地集中于女性的自我建构上。作为一位关注女性个体的作家,如何塑造女性形象,如何书写自我,如何建构女性等都是林白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林白的小说文本为中心,以作品中女性自我建构的变化为切入点,从话语方式、女性形象和女性自我主体意识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来论证林白小说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独特内涵。论文第一部分从前期作品中“私语”的出现,到转型期“日常话语”的敞开,再到上述两种话语的交汇,来对林白小说话语方式的变化过程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由女主人公主体意识、家庭职业身份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这三方面的转变展开对林白小说中女性形象变化的研究;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八十年代文学背景及社会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作者突破自传式书写的过程以及“超性别”和“私语化”的交融这三个层次对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变化进行深化阐释。

戴哲[7](2018)在《试论林白创作立场的转变》文中研究表明林白是当代文学史上个性鲜明的作家。在进入2000年以后,她的创作显现出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中,最明显的就是她创作立场的转变。纵观林白的创作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创作立场有过两次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2000年左右,以《枕黄记》《万物花开》和《妇女闲聊录》为代表的自个人化写作立场向底层立场的转变。第二次是2007年至今,林白的创作立场由底层转向融合底层视角的个人化写作立场,这一阶段以《致一九七五》和《北去来辞》为代表。本论文以林白四十年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林白的创作立场转变作深入全面的剖析。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章,分别从林白创作立场转变的表现、原因及意义三个逻辑层面探讨。第一章探讨林白创作立场转变的表现,主要从转变前后的文本特征变化来加以说明。包括第一次创作立场转变前后,创作视角由内聚向外观的转化,叙述语言由诗性语言向民间语言的转变及叙事姿态由回望向“游戏化”姿态的调整;第二次创作立场转变后形成的第三种立场,这既有对早期个人化立场的某种回归,又融入了通过底层立场获得的广阔视野,呈现出一种复合状态。第二章是对林白创作立场转变原因的分析。突破自身创作困境的需要和现实生活提供的契机是促使其创作立场转变的内因;而上世纪90年代的时代和文学变化的影响,则是促使她创作立场变化的外因。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深入阐释林白两次创作立场转变的意义,论证这种转变既是对她自身精神的救赎,又是对创作的深化,更是对当代文学创作向度的新拓展。总之,林白作为一位始终以深沉的生命意识关注生活的作家,她的作品并非刻意向任何创作理论或主流话语靠拢,而是遵循内心的感受,深入地展示个人生命经验和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其创作的精神内核始终是生命关怀。因而,她的创作立场转变没有终点,她的文学没有守成之地,始终处于一种变化之中。

吴丹[8](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陈雅丽[9](2018)在《试论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受西方女性主义传播和大陆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出现了一批描写女同性爱情感、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不仅题材大胆、立意新颖,还具有丰富的女性主义内涵。一方面,它们挑战男权和传统的社会秩序,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它们受时代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仍然无法摆脱男权意识的潜在影响。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分析了女性主义与女同小说的内涵和关系,叙述了从古至今中国大陆女同小说的发展。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90年代的大陆女同小说所具有的积极意义:首先,女同小说这个题材本身,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就具有的反抗男权压迫的意义;其次,90年代的大陆女同小说还用高扬的女性意识反击男性对女性的物化,争夺女性话语权,作者在们小说中正视女性欲望,欣赏女性躯体,关注母子关系,并使用“躯体写作”和“独语”这样的女性叙述方式。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主要分析了90年代的大陆女同小说仍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该时期的中国大陆刚改革开放不久,受时代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小说中还残存着男权意识;其次,小说沉浸于私人空间和情绪化的描述,缺少人文精神和历史理性;最后,小说刻意扭曲男性形象,矫枉过正地走向另一个性别对立的极端。第四部分是对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的总结。在结语中,笔者肯定了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所具有的反传统、反男权的意义,但也指出了这些小说的不足。女性在反抗男权压迫时,还应努力消除时代限制和成长环境带给自己的思想偏差和性格缺陷,具有跨性别的人类意识。

刘霞云[10](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从林白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失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林白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失落(论文提纲范文)

(1)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空间叙事的发展
    (三)关于林白小说叙事的研究综述
一、林白小说的主要典型空间形态
    (一)镜像
    (二)身体
    (三)房间
二、林白小说的叙事结构
    (一)中国套盒结构
    (二)橘瓣式结构
    (三)链条式结构
三、林白小说叙事的时间与空间
    (一)非线性时间与时间的碎片化
    (二)场景与空间感
    (三)回忆与空间化
四、林白小说的视角与空间叙事
    (一)人物视角与女性感知
    (二)叙述聚焦与女性意识
    (三)女性话语的追求
五、林白小说空间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一)女性写作与空间叙事的新探索
        1、地域空间与记忆困境
        2、文化空间与生存困境
        3、私密空间与女性述说
    (二)文本创新与空间叙事
        1、当代小说叙述方式的转变
        2、女性写作空间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现状
    二、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第一章:女性主义与身体写作背景
    一、女性主义与身体意识
        (一)19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发展转变
    二、1990 年代身体写作产生的文化语境
        (一)“五四”以来两性关系的发展
        (二)母性谱系的重新书写
        (三)1990 年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三、1990 年代身体写作的出现与论争
        (一)从西方引进的“身体写作”概念及其在中国发展
        (二)“身体写作”的论争
第二章:1990 年代女性主义作品中的身体书写
    一、“身体写作”中的女性形象
        (一)身体建构下的同性恋者
        (二)破解女性神话的自由者
        (三)沉沦孤独自我的自恋者
    二、“身体写作”中身体与性爱的关系
        (一)爱情至上中的肉体之欢
        (二)快感崇拜后的精神空虚
        (三)身体消耗下的生命走向
    三、“身体写作”中的颠覆性
        (一)反抗传统性文化
        (二)颠覆男性性霸权
第三章:“身体写作”的文学审美性
    一、身体写作叙事形式的先锋性
        (一)梦呓式的自传叙事
        (二)虚实结合的镜像叙事
        (三)感性化幻想与回望
    二、身体写作话语的独特性
        (一)被偏爱的写作意象
        (二)瑰丽而有力度的语言
    三、身体写作中空间的拓展性
        (一)身体空间性
        (二)“没有笼子的囚徒”
第四章:“身体写作”的问题及其反思
    一、身体写作存在的局限性
        (一)女性身体书写外延的肆虐
        (二)私人经验与公共空间的对峙
        (三)社会历史的缺失与道德堕落
    二、身体写作的反思
        (一)解构后的建构并重归于“人”
        (二)迈向理想的性别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故事:构建女性空间与女性气质
    第一节 镜像隐喻——女性自我认知
    第二节 身体叙事——女性发出声音
    第三节 性别颠覆——女性作出反抗
第二章 话语:掌控叙述权威
    第一节 同故事叙述——干预与控制
    第二节 人称转换——游离与逃避
    第三节 元叙述——虚构与分离
第三章 文本之外:叙事困境与转型
    第一节 叙事困境与叙事风险
    第二节 叙事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结语
参考文献

(4)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相关概念辨析
    二 选题依据
    三 研究现状
第一章 “五四”至“文革”女性意识的浮沉
    一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女性文学
    二 夹缝中怒放的女性文学之花——以丁玲为例
    三 “十七年”到“文革”——“无性别”的女性
第二章 “新启蒙”意识下的80年代女性文学
    一 作为思想启蒙的女性意识
    二 “社会主义新女性”——追求个人独立
    三 爱情和欲望——女性意识的诺曼底登陆
第三章 众神狂欢下的90年代女性文学
    一 “多元化”的女性写作视角
    二 个人化写作的内外两个向度
    三 “身体写作”与女性意识的异化
第四章 80和90 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比较分析
    一 集体意识与个体主义
    二 启蒙话语与实用取向
    三 理想主义与物欲至上
第五章 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一 “双性同体”和“超性别意识”
    二 女性意识觉醒:理论与现实的交汇
    三 女性解放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1990年代女性私语化小说中的自恋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私语化”创作概况
    (二) 论文选题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四) 相关概念界定和简释
一 自恋的发生及其文本特征
    (一) 自恋发生的文学情境
    (二) 自恋的共性特征
    (三) 自恋的个性特征
二 自恋文本的叙述呈现
    (一) 自传体叙事方式
    (二) 个人化叙事声音
    (三) 空间化叙述世界
三 自恋创作之评价
    (一) 自恋创作的意义
    (二) 自恋创作的困境
    (三) 超越困境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论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建构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林白小说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林白小说话语方式的变化
    (一)“私语”的呈现
    (二)“日常话语”的敞开
    (三)两种话语的“交相汇融”
二、林白小说女性形象的变化
    (一)女主人公主体意识:从“自我”走向“万物”
    (二)家庭、职业身份:由“模糊”变成“清晰”
    (三)与他人的关系:将“对抗”化为“共存”
三、林白小说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变化
    (一)80年代“向内转”影响下的主体言说
    (二)冲破“自怜”式的成长
    (三)“超性别”和“私语化”的“协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试论林白创作立场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林白作品研究综述
    二、“创作立场”转变的界定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创作立场转变的表现
    第一节 由个人化立场向底层立场的转变
        一、林白叙事视角的转化
        二、叙事语言的转变
        三、叙事姿态的调整
    第二节 第三种立场的形成
        一、对个人化立场的回望
        二、对底层视野的融合
第二章 创作立场转变的原因
    第一节 突破困境的需要
        一、两种困境的存在
        二、突破困境的渴望
        三、突破困境的契机
    第二节 时代与文学的影响
        一、时代赋予的现实情怀
        二、个人化写作局限促使的转变
第三章 创作立场转变的意义
    第一节 精神的救赎与写作的深化
        一、精神的救赎
        二、创作的深化
    第二节 写作向度的拓展
        一、底层写作的新向度
        二、个人化写作的有益拓展
        三、单一文学范畴的消解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小结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9)试论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略论女性主义与女同小说
    第一节 女性主义、女同小说简述
        一、女性主义的内涵
        二、女同性恋与女同小说的界定
        三、女性主义与女同小说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大陆女同小说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
        二、“五四”至文革时期
        三、80、90年代
        四、21世纪至今
第二章 女同小说中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第一节 女性情谊的缺失与恢复
    第二节 对男权压迫的反抗
    第三节 对婚恋压迫的反抗
    第四节 书写女同性恋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书写女性欲望
    第二节 欣赏女性躯体
    第三节 关注母女关系
    第四节 使用女性叙述方式
        一、“躯体写作”
        二、“独语”
第四章 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缺失
    第一节 男权意识的滞留
        一、男权压迫的异化
        二、性别身份认同的模糊
    第二节 写作方式的局限
    第三节 男性形象的扭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从林白小说看女性意识的失落(论文参考文献)

  • [1]林白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孙兴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2]1990年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身体写作[D]. 杨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3]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D]. 张怡萱. 南京大学, 2020(04)
  • [4]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D]. 王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论1990年代女性私语化小说中的自恋倾向[D]. 王岩. 云南大学, 2019(03)
  • [6]论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建构的流变[D]. 何爽.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试论林白创作立场的转变[D]. 戴哲. 江南大学, 2018(01)
  • [8]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9]试论90年代大陆女同小说的得失[D]. 陈雅丽. 闽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林白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丧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