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整顿木材市场

贵州整顿木材市场

一、贵州整顿木材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李子祚[1](2021)在《从碑刻看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社会的民间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参与当地社会管理的除了清王朝的官方力量,乡土社会中还存在部分民间力量。通过对清水江下游地区乡规民约碑、功德碑等史料的考察,发现该地区村寨民众对于关系自己生计经营的利益展开商议,并订立禁约以维护地方秩序,展现了民间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动性。存在于乡土社会中的民间管理有效减少不安定的因素,有利于地方秩序的稳定,间接巩固清王朝在乡村地区的统治。

赵春婷[2](2021)在《近十年来乐器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报告(二)》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严格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乐器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极大地促进乐器企业的迅速转型。在环保整治整顿下,所有企业均要参加环境评价,没有参评的企业停产整顿。环保政策的新动向,也使得乐器产业集群转移,地方集群打造乐器文化名片。例如,广东吉他产业集群迁徙至贵州,形成贵州正安吉他产业集群。再如,广东红棉乐器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音乐教育服务联盟(红棉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其依托红棉乐器技术中心、大师工作室、世界乐器博物馆、红小宝艺术中心、音乐教育培训基地等项目,打造一体化音乐教育服务和产品销售平台,亮出乐器文化名片。

常铭[3](2021)在《中国森林资源税的制度构想》文中认为

车昌洋[4](2021)在《社会治理视野下的清代古州厅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宋家永[5](2021)在《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妇女家庭经济生活与权利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文中认为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后,对清水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权不断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生苗”界也不断被纳入到王权的统治之下。民国政府在清水江流域进行了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及推行新县制和保甲制,以促使地方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清水江流域仍然存在有民约自治与官方统治并行的情形。从清代到民国,政府都重视对清水江航道的开辟和治理,促进了当地林业贸易的繁荣,林木买卖成为家庭经济生产的重要内容。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不断进行文化和生产技术交流,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形成了多元的清水江流域文明。妇女是家庭农林业生产的重要劳动力,在清水江流域,苗、侗族妇女参与的经济生活丰富,类型多样。妇女能够独立或共同买卖、典当家庭的林木、田地等资产,另外,妇女还担任栽手的职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突破家庭生产空间的局限;民间借贷也是妇女参与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遭到挫折时,也可以通过借贷这种途径解决经济和生活困难。部分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妇女,会作为放贷者从事民间借贷的金融活动。妇女的经济活动有利于妇女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传统社会中,清水江流域苗、侗族妇女没有直接、平等的家庭财产继承权,妇女继承娘家财产和夫家财产的方式多是通过赠送的方式,但是,在丈夫亡故或失去家业管理的能力时,妇女可以与幼子一起继承管理家业,以及妇女在分家时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体现了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职能。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妇女群体频繁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主要原因是社会法律对女性平等权利的确定、妇女群体在教育资源和政治话语权方面的争取,以及各种妇女团体的成立,都为妇女群体的经济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妇女的经济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的发展,推动妇女追求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清水江流域的妇女拥有独立处置家庭资产的权利,经济上有较大的自由,推动妇女参与经济活动时逐步摆脱宗族势力的束缚。

文雅[6](2021)在《明代嘉靖间营建财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嘉靖年间因天灾人祸和礼制需要,国家启动数次大规模营建工程。经费和物料是营建财政中两大必不可少的部分。营建经费包含前期对施工项目的预期花销估算和实际筹集经费两方面。营建经费预估由皇帝与专业官员总体统筹规划,对将次第开展的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花销的估算,是前期关键性的步骤之一。营建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借支、收取地方库藏和加派三种。以工部内部调用别项银两为开端,走向多渠道多领域筹集银两以济工用之路。借支户、兵、礼部银两,其中户部为借支数量最多部门,户部太仓库贮银、盐课税银、班军折银、崇文门商税银、皇庄草场子粒银、通惠河脚价银等财政收入项均借用。兵部以太仆寺马价银借支为主,辅之以缺官银和薪柴银。礼部借支银两数量最少,为光禄寺厨余银。收取地方库藏是筹集经费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收取地方司府县贮藏银两并且催解欠银,限时收解至京师用以营建。加派也是一种获得额外白银收入的措施,由国家财政指令之下,向下加征额外的税收,使加派成为法定之外的新赋税项目,流向营建工程花费之处。营建物料有木料、砖瓦、琉璃等,其中木料是最大宗需求之项,也是办纳最困难、花费最多的种类。以木料的办纳为例,探讨这一时期的物资流动与运行机制。木料从三个途径派办而来,一为湖广、四川、贵州盛产珍贵大木之地;二为南直隶地区;三是京城铺户办纳。湖广、四川、贵州三地,原产珍贵大木,工部派征任务为实物物料。中央大员亲自到地方组织木料办纳任务。这一区域内,代表国家层面的中央采木官员、地方府州县人员、征发的基层徭役人员、运送物料的解户,在具体财政办纳活动中,互动联通。南直隶、浙江布政司等经济发达之地,向这两处派征出产的中型木材,办纳过程出现从办木到办银的变化。前期派办物料和物料折银分别计算。随着嘉靖十六年、三十六年两次大规模的营建,逐渐从实物和银分别派征,向全面折银,统一加派收银。京城铺户承担的“铺户买办”也是营建宫殿的木料办纳的方式之一。在这一办纳过程中,点应的铺户往往是资产丰厚的殷实大户,买办的行为是一种无形的重役,官府佥派、铺户买办后再交由指定官衙,形成贡赋体制下的市场交易行为。嘉靖间营建的财政问题上呈现出复杂的情况,从经费和物料两个方面展现其财政运行的逻辑和财政水平。

余丽[7](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指出

黄慧核[8](2021)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战略要将落脚点放到党的基层组织上。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系列部署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当地的基层党组织来推进和落实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和团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群众的不可或缺的纽带,是巩固党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的关键一环,可以说基层党建扶贫不仅关乎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还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民族地区要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将党建作为引领精准扶贫的发力点,不断增强处于精准扶贫前线的基层党组织的扶贫能力,探索总结出加强贫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成果。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功不可没,但是脱贫攻坚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不容忽视,仍然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队伍结构参差不齐、工学矛盾、整体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具有了新的使命,在坚持党管农村的总要求下,找准未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加快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大势所趋。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基层党建。本文以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H县的两个乡镇为例,总结该县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的做法与成效,发现存在问题,揭示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问题提出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阐释并对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基层党建的理论基础分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的和梳理,厘清基层党建的理论渊源,再进一步分析了党建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二章则基于调研的基础,以H县为蓝本,对H县基层党建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总结;第三章是揭示出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逐一剖析;第四章是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对策研究,以H县的个案分析为依据,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角度对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扶贫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对基层党建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做出充分肯定,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返贫和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展望。

田野[9](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提出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张学兵[10](2020)在《物资协作: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非正式经济运作形态》文中研究表明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资协作,长期未获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支持,但作为一种事实存在,它不曾中辍,并不断发展。物资协作肇因于物资计划体制的失灵、物资供应的短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地资源禀赋的差异,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际,历经60年代、70年代两个发展期,最终获得合法地位。在具体运作中,物资协作形态不一,包括求援,物资串换,加工改制,物资与技术、劳务协作等。透过物资协作,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中国计划经济的运作实态、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利益分殊以及中国改革初始路径的复杂性。

二、贵州整顿木材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整顿木材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从碑刻看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社会的民间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规民约碑中的地方秩序维护
二、功德碑中所见地方公共事业的兴办
三、余论

(2)近十年来乐器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报告(二)(论文提纲范文)

三、乐器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1.标准体系建设
    2.专利技术的发展
    3.新型材料的引进与试制

(5)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妇女家庭经济生活与权利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社会概况
    (一)政府治理
    (二)经济文化发展
二、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妇女家庭经济活动
    (一)参与土地等买卖活动
    (二)参与民间借贷活动
三、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妇女家庭地位与权利
    (一)拥有有条件的继承权
    (二)拥有家业管理权
四、清至民国苗、侗族流域妇女经济生活变迁
    (一)变迁状况
    (二)地位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明代嘉靖间营建财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一、营建经费预估与物料盘验
    (一)营建经费估算
    (二)贮京物料盘验
二、营建经费筹措
    (一)借取支用多渠道银两
    (二)收取地方司府县库藏银
    (三)加派——增加额外赋税收入
三、营建物料办纳——以木料采办为例
    (一)“皇木采办”之湖广、四川、贵州办纳
    (二)“从木到银”之南直隶木料派办
    (三)“京城之役”之铺户办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A:木料尺寸及价银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基层党建工作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二、中国历届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建设思想
    第二节 党建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一、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二、推动各类扶贫项目的落实
        三、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意义
        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
第二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现状
    第一节 H县党建概况
        一、H县党建总体情况
        二、两个调查乡镇的党建基本情况
    第二节 H县基层党建扶贫模式
        一、首创“大村长”包村制
        二、推行“六联一带”模式
        三、齐抓扶贫扶智扶志
        四、开展试岗锻炼
    第三节 H县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一、阵地建设促进党支部实力提升
        二、产业结构优化彰显党建扶贫模式优势
        三、党建引领脱贫摘帽成效明显
    第四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经验总结
        一、筑强脱贫产业堡垒
        二、推进村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
        三、打造脱贫攻坚骨干队伍
第三章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党组织软弱涣散
        二、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参差不齐
        三、党员干部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四、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够重视
    第二节 精准扶贫视域下H县基层党建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二、工学矛盾难以克服
        三、督查问责不够严格
        四、基层组织缺乏建设资金
第四章 面向乡村振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的建议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党建政治统领作用,谋求主责主业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二、加强执纪监督,压实主体责任
    第二节 加强党建与农村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一、强化党建脱贫意识,整顿软弱涣散组织
        二、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巩固脱贫成果
    第三节 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保障机制
        一、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选拔力度,壮大基层组织力量
        二、提高基层干部的保障水平,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三、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引进人才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XX镇(乡)基层党建状况的访谈提纲

(9)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6.2 对中国的启示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贵州整顿木材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碑刻看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社会的民间管理[J]. 陈李子祚. 凯里学院学报, 2021(05)
  • [2]近十年来乐器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报告(二)[J]. 赵春婷. 乐器, 2021(07)
  • [3]中国森林资源税的制度构想[D]. 常铭.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
  • [4]社会治理视野下的清代古州厅民族关系研究[D]. 车昌洋.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5]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妇女家庭经济生活与权利研究 ——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D]. 宋家永.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6]明代嘉靖间营建财政研究[D]. 文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 [7]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8]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研究 ——基于H县两个乡镇的调查分析[D]. 黄慧核.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9]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10]物资协作: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非正式经济运作形态[J]. 张学兵.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5)

标签:;  ;  ;  ;  ;  

贵州整顿木材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