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教孩子做“大灰狼”

不要教孩子做“大灰狼”

一、别把孩子教成“大灰狼”(论文文献综述)

方红[1](2019)在《关于《鼹鼠妈妈讲故事》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笔者以撰写实践报告书为目的对《鼹鼠妈妈讲故事》进行了汉朝翻译,题目翻译暂定为《(?)》,并结合理论撰写了实践报告书。该作品为儿童文学作品,共分36个小章节,每个章节用一个小故事给儿童讲述一些道理。这些小故事表达了人性教育及关心他人的理念,并通过作品传达了,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应该具备的忠诚,勇敢,坚持,恩惠,幽默,饶恕,信任等优良的品质特点。201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该作品字数为53500字,译文为7万6千余字。目前尚无朝鲜语翻译本出版。笔者在金香花导师的指导下,以对该书翻译出版为目的,对原作进行了翻译,现已全部翻译完毕。本实践报告书共分5个部分。在绪论部分叙述了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想让7-12岁儿童接触更多的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家撰写的作品,这是笔者所期盼的。在第二部分,对原作的作者及作品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译前分析和准备过程。在准备过程中对原文通读后掌握了翻译难点,然后读了很多平行文本和理论书籍。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即本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中,对翻译此文本中作为难点的题目、童谣、成语翻译为重点,举例说明在翻译过程中选词或修饰手法的依据。最后结语部分,写了完成此翻译项目中的难点、不足点及笔者的感受。起初笔者认为童话作品的语言相对简单,易懂,比较容易翻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为了达到作品的翻译要求和质量,为了更贴切原文的角色性格及持有的特色,笔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资料阅读和资料搜索,进一步的在译文中体现儿童文学特有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宋敏[2](2018)在《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文中提出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

孟小果[3](2017)在《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格林童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诞生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格林童话》由德国着名古文化研究者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1859)两兄弟搜集编纂而成。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崇尚自然的特点,所以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德语生态文学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谢林的自然哲学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自然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德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不同的文学体裁往往也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诞生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格林童话》也不例外。《格林童话》今天的研究成果基础主要来源于德国日耳曼学者及叙事研究者海因茨·勒内克(Heinz R?lleke)教授和德国文学家及叙事研究者汉斯·约尔格·乌特(Hans-J?rg Uther)教授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后来的研究者们也从民俗学、童话自身的起源和内容、精神分析学、道德和教育视角以及接受和传播等视角对《格林童话》进行过多样化的阐释。作为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格林童话》已被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从生态批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尝试尚不多见,就国内外而言,生态批评都是研究《格林童话》的一种比较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从生态批评视角挖掘和研究《格林童话》中的生态元素和生态思想。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把生态批评划分为两个阶段: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型生态批评,本文主要把重点集中在第一阶段的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尝试解读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视阈下《格林童话》中的生态元素。生态整体观思想作为生态中心主义的本质和生态批评的核心内涵也是本文要探讨的。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阶段主要凸显自然的中心地位。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格林童话》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童话中对动物的特征和行为描写蕴含着动物解放和权利论思想。森林对于德国人而言是大自然的完美代表,同时也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元素,在《格林童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哺育人类,可以作为人类的避难之地,而且也象征着未知之路,更是主人公们经受考验、走向成熟的必经之地。作为森林情结具体化的树木在《格林童话》中也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它们一般都拥有神奇的力量。《格林童话》中这些有关森林和树木的描写体现了日耳曼民族的森林崇拜,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除了动物形象、森林意象和树木,《格林童话》中蕴含的万物有灵观、图腾崇拜和萨满观、回归自然和科技批判思想其实都体现了生态整体观这一核心思想:童话中真实与虚幻并存的世界和超自然的人物形象,都带有强烈的万物有灵色彩,体现了万物有灵的生态思想;童话中的“他我”(Alter Ego)思想(人与其他生物的生命同步化现象)和“超自然”怀孕现象则体现了图腾崇拜和萨满观;《格林童话》中不仅到处充满了有关大自然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画面的描写,而且有些童话也间接反映了人性异化问题,体现了卢梭“回归自然”(既指回归到外部自然环境,也指回归到人性的自然状态)的思想。除了回归自然,《格林童话》中也暗含着对工业和科技批判的生态思想——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不仅破坏了人类纯朴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危机。无论是《格林童话》中的动物形象、森林意象还是童话本身蕴含的万物有灵观、图腾崇拜和萨满观亦或是它的回归自然和科技批判思想,都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通过从生态批评视角对《格林童话》进行研究,我们不仅仅是要挖掘这一经典作品中的生态元素,更重要的是以此探寻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不应止步于在《格林童话》或其他生态文学作品中寻求精神慰藉和精神寄托,而应立刻行动起来。

宋文盛[4](2015)在《烽火银花》文中指出第一章清晨·山风五月的清晨,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四周不时响起密集的枪炮声。张佳欣的衣裳早就被露水打湿了,头发上也沾着晶莹的露珠。她抹了一把脸,趴在洞口里往外看,山下的村庄里有许多人还在往山上跑,在隔着有十四、五里路远的将军岭上,枪声最为密集,不时升起一股股浓浓的硝烟和隐隐地爆炸声。张佳欣知道那是八路军正在阻击鬼子,掩护机关和主力转移。身后的洞穴里,副总经理兼发行科长郭志明与好几个在北海银行印钞厂工作的同事正在挖坑要掩埋印钞机的

张者[5](2015)在《桃夭》文中研究表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1这一天,师弟离婚了。师弟邓冰闹离婚已经很久了,如今终于成功,不容易。师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开心也不张扬,离婚这种事本属隐私,他居然有勇气公布于众了。师弟通过微信同学圈,向同学们高调宣布,内容如下:"本人邓冰与张媛媛同学已正式离婚,从即日起,本人和张媛媛之间只存在同学关系,没有了夫妻情分,在联系我们时应区别对待。离婚后,大学城的别墅归张媛媛所有,市区的三居室归本人所有,家

欧阳修俊[6](2013)在《论复杂性教学思维》文中指出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极具颠覆性的学科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试图彻底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并在研究“应当如何思维”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复杂性科学可以认为是专门为复杂性诞生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对复杂的社会系统,简单性思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复杂性科学提倡整体的、非还原的和生成的思维方式,呼唤人们在遵循还原论的基础上,超越还原论,突破简单性思维的桎梏,用新的思维方式面对复杂,思考世界,解决问题。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质是教育者的创新,教师作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体,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教育创新的基本内核是教师教学思维的创新。因此,欲变革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需要改革教育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和改革课程等之外,其根本任务在于教学思维变革。借助复杂性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将其与教学思维结合,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思维体系——复杂性教学思维,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标。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教学思维研究现状,联系相关概念的推演,提出了复杂性教学思维的概念。复杂性教学思维是指教师对教学复杂适应系统运行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作出的客观反应。基于此概念,复杂性教学思维应包括:复杂性教学思维是对简单性教学思维的承认与超越;复杂性教学思维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之中:教学系统的复杂性是复杂性教学思维存在的客观条件;教师是复杂性教学思维的主体。值得指出的是复杂性教学思维并不是凭空设想的,它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这些研究基础包括杜威关于教学思维的研究,莫兰和多尔对复杂性思维的研究,黄欣荣对复杂性科学方法的研究。用复杂性教学思维审视当前教学思维现状,呈现出预设性;线性;还原性;封闭性;对象性等简单性特征,统称为简单性教学思维。简单性教学思维所呈现的表征对教学生成、教学设计、教学创生、教学创新、教学共生等造成不利影响。相对于简单性教学思维的复杂性教学思维则呈现出非线性、生成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关系性等优势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应有的结构和运用原则,即复杂性教学思维的主体是教师,对象是整个教学过程,主体和对象发生的相互作用是复杂性教学思维产生的根本动力。同时,这些特征还决定了其在运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理解性原则、循环性原则、全息性原则和两重逻辑性原则。其次,明确复杂性教学思维的本质特征,分析其结构和运用原则,最终是为了阐明如何运用复杂性教学思维。根据教学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分别从教学起点、教学过程、教学突变和教学创新四个方面呈现了复杂性教学思维的具体运用程序。这些教学思维方式的呈现其目的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于复杂性教学思维的具体运用,还存在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最后,本文对复杂性教学思维的运用作了必要的说明。本研究之所以定位为“论复杂性教学思维”而不是“复杂性教学思维方法”或者“复杂性教学思维方式”是因为,复杂性教学思维本身就是以一种“思维方式”存在,然而复杂性教学思维由于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故其不是由若干个具体的教学思维方法组成,而是在借鉴复杂性思维的基础上,综合集成的运用多种复杂性思维方法的结果。复杂性教学思维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思维方法,而仅仅作为众多教学思维中的一种;再则由于其发生在教学活动之中的,具有极强的生成性,因此,其运用机制难以把握。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复杂性教学思维也一样。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思维方式,其运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复杂性教学思维适用于生成的复杂性教学活动之中,在复杂性系统中,复杂性性教学思维才具有运用的价值。

严歌苓[7](2012)在《补玉山居》文中认为周在鹏一共有三个。第一个是个瘦子,是个作家,跟补玉握手时,笑不露齿,因为他认为自己那一口浅黑的牙是不配露给补玉的;第二个是个胖子,是个由作家变成的老板,牙变得煞白,笑呵呵的没一句实话,因为补玉后来发现他来她的山居住宿并不是生意太忙偷空歇歇,而是为了躲债;第三个是个小老头儿,是个除了补玉之外人人都知道的电视剧编剧,见了补玉就往树丛后、墙拐角躲,因为他怕补玉发现他住进别人的现代化度假庄园不住她的山居。

叶广芩[8](2012)在《状元媒》文中研究表明跳加官(代序)《跳加官》是戏曲开场前加演的戏曲舞蹈,以恭维讨好观众为目的。加官角色多以生角扮演,着红袍,叼面具,手执"天官赐福"、"一品当朝"、"加官晋爵"一类条幅,随着闹台锣鼓《将军令》的曲牌,边舞边跳,展示条幅,呈现祥瑞,以博喝彩和赏头。我这大半辈子真是看了不少戏,从传统戏到"革命样板",又到"新编",又回到传统。但是看《跳加官》却只有一次,那次对我来说是没有准备的被

王倩[9](2012)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文学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较之现当代文学领域传媒研究的方兴未艾,儿童文学的传媒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和冷清。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文化权力中心的大众传媒裹挟着商业意识、消费意识、娱乐意识对儿童和儿童文学形成了包围之势。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以其逼真的画面、虚拟的世界和交流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形象性等优势,吸引了儿童关注的目光,以纸质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儿童文学相比之下似乎显得过于“经典”和“精英化”。在看似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背后,是传播的遇冷和遇阻,儿童文学在大众传媒语境中面临重重考验与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儿童文学传播中所遭遇的各种障碍进行调查研究和归因分析,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命题,这应该是传媒与儿童文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先在之点,有利于帮助儿童文学寻找到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发展路径。绪论部分剖析了大众传媒对传统意义上的“儿童”和“儿童文学”的消解,并对研究所涉及的三个重要概念“儿童文学”、“目标受众”和“传播障碍”予以厘清,在分析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研究的进展与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当下的大众传媒语境中儿童文学去向何方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命题。由于儿童文学传播障碍的研究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选题,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能解决仅凭单个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儿童文学置于文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交叉之点上从多学科角度对之进行透视。以归因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作为互相补充的研究手段,全面观照和深入解读儿童文学的传播过程,从积极角度出发对传播障碍进行专门研究并探寻减少障碍的路径就成为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最具创新意义之处。绪论中阐明了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将如何应用并根据理论指引推出了若干研究假设,以期在后面的研究中予以证实或证伪。第一章对儿童文学传播的总体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并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呈现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指出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传播的受阻。本章以儿童文学的典型受众——小学阶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家长和教师三个角度调查分析小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情况,发现儿童文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儿童文学传播过程中障碍存在的部位,并在其后的三章中分别从传播者与传播内容、传播中介与传播过程、受众的接受与反馈等几方面逐层分析儿童文学传播障碍产生的内因与外因。第二章指出,在儿童文学传播的链条中,起点是传播者与传播内容。对传播障碍进行归因研究,首先的一步就是到传播的起点去寻找原因。作为传播起点的作家及其文本创作,是决定着整个传播过程成败得失的第一个关键之点。其中,作家的创作观是文本的灵魂,决定了传播内容的立意、选材和文本建构,决定了传播内容是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文学形象独特性、文本艺术形式,则是作家创作观的具体体现。因此,从作家创作观、文学形象、结构艺术和文学话语等方面对当下儿童文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是真正解决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的重要一环。第三章针对传播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分析,指出市场导向下儿童文学出版的功能发生了位移,已从文化、教育媒介转变为商业机构,文化媒体的“把关”权力日益凸现,对作家创作的制导力量越来越突出。出版资源无序竞争、儿童文学编辑整体素质欠佳、“山寨”现象等出版“大跃进”问题成为儿童文学传播质量提升的阻碍。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不足、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选文的缺失、新课改要求与语文教师现状的矛盾以及作为“意见领袖”的家长的非科学引导等问题也是影响儿童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对于儿童文学传播的接受终端——儿童受众的接受与反馈进行了研究,指出儿童受众的接受是儿童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儿童文学能否实现有效传播的关键之点。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儿童文学传播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循环的,儿童受众的反馈对于传播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其本身已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和经验为依据,对于儿童文学接受和反馈过程中产生障碍的内因与外因进行了逐层解析。第五章针对前文所述儿童文学传播各环节存在的障碍及其根源,从文学生产、媒介组织、意见领袖和儿童接受四个方面探究实现顺畅传播的路径。本章提出了一系列减少障碍的构想:作为文学传播起点的作家关注传媒时代的儿童成长及其内在需求,构建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在叙事方式和话语方式上大胆探索,追求文体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传播中介的出版组织努力改变传统出版观念,建立立体化运作模式,追求更高审美选择,树立图书“品牌效应”,探求图书营销策略和发掘儿童文学自身市场潜力;作为“意见领袖”的教师和家长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发挥积极引导作用;语文教育相关领导机构完善语文教材选文思路,落实和改进新课改要求。同时,为消减儿童文学接受与反馈环节的障碍,应努力为儿童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开发儿童自身阅读能力、畅通儿童反馈路径。只有从以上多个环节着手,才能减少儿童文学传播中的障碍,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在传播中实现自身价值。余论以“传媒时代,儿童文学研究何为”为题,对于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如何拓宽理论视野,更新学术话语,使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重新走上儿童文学发展的前台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期待儿童文学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的“纯学术”范围,而是通过对儿童文化乃至与之相关的整个社会文化语境的思考和参与,实现对儿童文学的现实建设的努力。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应该敢于跳出“儿童文学”这个圈子,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置于当代传媒文化中去观照和审视,梳理与辩析。传媒与儿童文学是一个有着深远历史意义与现实关怀的命题,也是一个有着众多理论难点和言说障碍的艰难话题,这就注定这一话题的开放性和延展性。生长延展的传媒文化和儿童文学要求我们在对现实的密切关注中不断更新理论话语,对这一命题予以持久、延展性地探讨。

须一瓜[10](2010)在《太阳黑子》文中指出第一章女童的三个爸爸1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洁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

二、别把孩子教成“大灰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把孩子教成“大灰狼”(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鼹鼠妈妈讲故事》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2)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定义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特征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功能
第二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剧
    第二节 从“儿童”的发现到新的儿童观确立
    第三节 筚路蓝缕的拓荒者
    第四节 时代特征
第三章 黎锦辉与儿童歌舞剧
    第一节 黎锦晖与他的儿童事业
    第二节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第三节 黎锦晖的贡献
第四章 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运动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
    第一节 新时代主旋律儿童剧的崛起
    第二节 老舍的《宝船》和《青蛙骑手》
    第三节 刘厚明和《小雁齐飞》
    第四节 王镇和《枪》
第六章 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
    第一节 任德耀生平及其创作
    第二节 任德耀剧作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第三节 任德耀的影响
第七章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
    第一节 新时期儿童戏剧发展概述
    第二节 现实生活题材剧的新形象
    第三节 童话剧中的新境界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视角
    第五节 从儿童戏剧到儿童电影
第八章 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一节 香港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二节 澳门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三节 台湾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九章 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
    第一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概述
    第二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略
余论
附录一:1919年—2010年儿童戏剧剧目一览表
附录二:1919 年—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理论专着书目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格林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1.2 论文主旨与构思
2 自然、德国浪漫主义与童话
    2.1 德国浪漫主义与自然
    2.2 德国浪漫主义与童话
3 生态批评述评
    3.1 生态批评的发展阶段
    3.2 生态批评在德国
    3.3 生态批评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
4 生态中心主义视阈下的动物和森林
    4.1《格林童话》中的动物解放和权利论思想
        4.1.1 西方哲学话语中的动物问题——人类中心主义
        4.1.2 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
        4.1.3《格林童话》中的动物解放和权利论思想:《狗和麻雀》、《不莱梅市的乐师》中的动物形象
    4.2《格林童话》中的森林和树木
        4.2.1 森林——浪漫主义的重要概念
        4.2.2《格林童话》中的森林意象
        4.2.3 森林情结的具体化——《格林童话》中的树木
5《格林童话》中的生态整体观思想
    5.1 万物有灵观
    5.2 图腾崇拜和萨满观
        5.2.1《蛤蟆的童话》中的“他我”(Alter Ego)思想
        5.2.2《莴苣姑娘》和《睡美人》中的“超自然”怀孕现象
    5.3 回归自然
        5.3.1 回归大自然
        5.3.2 回归人的自然本性
        5.3.3 科技批判
6 结语
参考文献

(6)论复杂性教学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与路径
一、概念推演
    (一) 复杂性
    (二) 思维
    (三) 复杂性思维
    (四) 教学思维
    (五) 复杂性教学思维
二、复杂性教学思维的研究基础
    (一) 约翰·杜威的观点
        1. 注重思维的关联性
        2. 思维的不确定性
        3. 强调思维的过程性
    (二) 埃德加·莫兰的观点
        1. 复杂性思维的提出
        2. 复杂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3. 复杂性思维的内涵
    (三) 小威廉姆·多尔的观点
        1.话语实践转变:复杂性思维产生的动因
        2. 复杂性:复杂性思维诞生的基础
        3. 关系性:复杂性思维存在的源泉
    (四) 黄欣荣的复杂性科学方法观
        1. 涌现生成方法
        2. 适应维生方法
        3. 遗传进化方法
        4. 临界突变方法
三、简单性教学思维的表征与例析
    (一) 预设性:阻碍了教学生成
    (二) 线性:忠诚于教学设计
    (三) 还原性:消解了教学创生
    (四) 封闭性:不利于教学创新
    (五) 对象性:限制了教学共生
四、复杂性教学思维的结构与特征
    (一) 复杂性教学思维的结构
        1. 教师:复杂性教学思维主体
        2. 教学过程:复杂性教学思维对象
        3. 复杂性教学思维主体与对象的关系
    (二) 复杂性教学思维的特征
        1. 非线性
        2. 生成性
        3. 整体性
        4. 开放性
        5. 关系性
五、复杂性教学思维的原则与运用
    (一) 复杂性教学思维的原则
        1. 理解性
        2. 循环性
        3. 全息性
        4. 两重逻辑性
    (二) 复杂性教学思维的运用
        1. 教学起点:涌现生成解读
        2. 教学过程:维生机理构建
        3. 教学发展:进化过程优化
        4. 教学创新:突变机制形成
结语
    (一) 复杂性教学思维作为方法论
    (二) 复杂性教学思维的可行性
    (三) 复杂性教学思维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儿童文学传播现状与存在的障碍
    第一节 对儿童文学传播现状的总体描述
    第二节 对儿童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以济南市小学生为例
    第三节 儿童文学传播障碍的主要表现
第二章 障碍归因之一:传播者与传播内容
    第一节 儿童文学创作观的困境
    第二节 文学形象独特性的缺失
    第三节 叙事创新不足的制约
    第四节 文学传播语言的障碍
第三章 障碍归因之二:传播中介与“意见领袖”
    第一节 儿童文学出版的“把关人”位移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选文缺失
    第三节 教师与家长的“意见领袖”偏差
第四章 障碍归因之三:接受者及其反馈
    第一节 儿童文学接受障碍的外因分析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障碍的内因分析
    第三节 儿童文学受众的反馈
第五章 儿童文学传播效果提升路径
    第一节 儿童文学生产的创新策略
    第二节 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组织发展策略
    第三节 发挥儿童文学传播的“意见领袖”作用
    第四节 畅通儿童文学接受与反馈路径
余论 传媒时代,儿童文学研究何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附录 2: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太阳黑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女童的三个爸爸
    1
    2
    3
    4
    5
    6
第二章 命运露出狡诈的笑脸
第十一章 大榕树的胡须在飞扬
    1
    2
    3
    4
    5

四、别把孩子教成“大灰狼”(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鼹鼠妈妈讲故事》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方红. 延边大学, 2019(01)
  • [2]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D]. 宋敏. 上海大学, 2018(02)
  • [3]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格林童话》研究[D]. 孟小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4]烽火银花[J]. 宋文盛.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12)
  • [5]桃夭[J]. 张者.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5(06)
  • [6]论复杂性教学思维[D]. 欧阳修俊.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7]补玉山居[J]. 严歌苓.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5)
  • [8]状元媒[J]. 叶广芩.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4)
  • [9]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 王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10]太阳黑子[J]. 须一瓜. 长篇小说选刊, 2010(06)

标签:;  ;  ;  ;  ;  

不要教孩子做“大灰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