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交融的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

回汉交融的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

一、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论文文献综述)

吕凌云[1](2018)在《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古至今,对于生命问题的探索一直是人类思考和关注的焦点,生命意识作为人类基本特性之一,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关键。文学是抒发个人生命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真正的文学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反映生命、感悟生命、超越生命,引导人们正确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对人类生命形态的一种凝练和升华。霍达是一位杰出的回族女作家,从她踏入文坛以来为我们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她的小说以“生命”为视角,内容涵盖广泛,在对生命的观照过程中呈现了对生命存在、生命价值等的独特理解。本文中试图采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多学科整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其小说中蕴涵的浓烈的生命意识。全文总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本文在广泛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梳理并总结了霍达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创新点和不足。其次,将本文中的“生命意识”界定为: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从社会、历史、现实等角度出发关照生命存在,探寻生命个体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心理活动和价值选择,探究其背后的生命意义。主要包括:生命的悲剧意识和生命的关怀意识。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表现进行了阐释。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生命的悲剧意识。在霍达的小说中,主要人物在对生命存在、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追求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个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无法真正实现生命的独立,虽主要人物在面对现实生存困境时往往都能采取主动、积极进取地态度,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进行不屈不挠地抗争,但进步的力量总是因其自身力量的弱小在抗争中呈现出失败的状态,因而总是充满了悲剧性。第二,生命的关怀意识。在霍达小说中主要人物强烈的、美好的生命理想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实现,因而作者希望在对历史、现实地深刻反思中探索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力求将个人与社会、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寻求它的社会根源,重振一种生机勃发、绵延不绝的生命意识,流露出对生命的浓浓关怀。第二章重点对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成因进行了概述。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植根于现实生活,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特殊的民族身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鲜明地创作动机,深厚的民族情感是她内心情绪的真实流露,外部文化环境的宽松为她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西方文化的浸染深化了她生命意识的厚度。可以说,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形成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到了社会环境各个方面的影响。第三章从审美的视角来解读和探讨霍达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主要内容包括:自由平等的生命诉求。霍达的小说具有明显的生命本质、生命立场和固定的价值取向。她以其独有的生命体悟将对生命的深切思考转化为理性的思索,表达着自己独特的生命情绪、情感,意志和欲望,给读者以撼人心魄的心灵冲击,展示了对“平等”“自由”生命理想的自觉追求和向往,传达出一种深邃的人文主义理性精神;幽深圣洁的审美意象。霍达崇尚和讴歌美。她的小说中反复出现“月”意象,本节试图通过探究“月”意象独特的象征义,力图将“月”的永恒和生命轮回意识相呼应,传达一种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生命力。第四章分析了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霍达的小说记录历史和时代事迹,将个人的信仰、意志融入作品中,多方面彰显了人性善恶和民族精神全貌,具有浓郁的诗情。小说中对生命意识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探讨揭露了国民弱点,树立了理想的生命价值观,重建了民族精神,展示了一定的精神深度和深厚的哲理性内涵。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是作者在人生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对霍达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进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必将对回族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地影响。

李晓玲[2](2011)在《《穆斯林的葬礼》篇名、章名、人物名和相关语篇叙事的修辞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篇名、章名、人物名为切入点,对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进行修辞分析。主要围绕篇名、章名、人物名及其相关语篇叙事三个问题展开研究。篇名“穆斯林的葬礼”首当其冲参与语篇叙事,它预设了两条吸引读者的阅读路径,并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情感冲击力,这个篇名构架起整个文本的语篇叙事。章名“玉X”和“月X”的命名体系进一步展示文本的修辞安排,包含了霍达丰富的修辞意图。读者在阅读其修辞命名时,也获取了文本的叙事走向。人物名“月”类、“玉”类将文本的修辞设计渗透到人物命名上,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文本统一起来。本文采取从语词分析看语篇整体修辞设计的写作思路,运用广义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借助叙事学的相关知识,希望为《穆斯林的葬礼》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尽绵薄之力。

张亚莎[3](2011)在《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达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成就卓着并有着广泛影响的重要作家,她以其自身的独特文化经验丰富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霍达的作品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手法多样、风格独特。霍达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透彻感悟,使其作品呈现出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本文试图从生命意识的视角来阐释霍达小说的价值与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特殊的生活氛围和成长经验对其生命的独特认识和感情形成以及对后来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着重以其艺术上的创新为主,通过霍达在历史的反思和探索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探讨其小说中“生命的形式”。第三部分重点探讨霍达通过人物生存状态、人生选择以及价值实现的不同诠释所传达出的对于生命意识的思考。第四部分分析总结霍达的小说悲剧中跳动不息的生命永恒和生命价值的实现,以及对当代人所具有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李锦莉[4](2009)在《新旧交替中的苦与痛——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爱情悲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穆斯林的葬礼》自始至终都萦绕着一种悲戚的气氛,文中的几重爱情悲剧潜藏着故事情节背后的主题——一曲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悲歌,预示着传统中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必将在现代要求个性解放的大潮中被遗弃。

孟庆彩[5](2008)在《破碎的美丽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色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融合,以凝重的笔调展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兴衰的历史,叙述了三代人在婚姻爱情、人生理想及民族信仰方面的追求与抉择,描写了民族宗教习俗下的两代人的爱情悲剧,塑造了韩子奇、梁君璧等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震撼人的心灵,充满悲剧的美感。从中折射出作家对本民族在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下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社会历史的现代化演进大潮中的矛盾与困惑,传达出作家对本民族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注与神圣忧思。本文主要从两代人爱情悲剧的描写、悲剧主角人物形象的塑造、民族宗教背景下的悲剧三个方面论述了作品所展现的悲剧色彩。

卢沛[6](2008)在《霍达悲剧意识探源》文中指出霍达自觉地进行着悲剧性小说的创作。其小说中有三个集中体现其悲剧意识的意象:死亡、月、长河。霍达笔下的自杀、被杀、自然死亡都体现着作者对人悲剧命运的关注。“月”在霍达的作品中既是伊斯兰文化的内在体现,也是一曲女性悲歌。“长河”则体现着深入历史观的悲剧意识。霍达的悲剧意识首先源于作家的女性意识。霍达分裂的女性观使得她既对女性在现实和历史中的悲剧境遇有清醒的认识,又无法摆脱对男权话语的依赖,因此只能以悲剧结局解决矛盾。同时,霍达回族的身份使得她在创作中不自觉的体现着回民族的精神。回族精神与悲剧精神有着天然的认同。霍达处身于文化夹缝中的生活现实加重了这种悲剧意识。霍达对“玉”文化的深刻认识,时代浓厚的悲剧意识以及霍达对精英立场的坚持也使得霍达的悲剧意识具有自觉性。

孙瑞梅[7](2002)在《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回族人民在回汉思想、文化的渗透、融合中的挣扎轨迹入手,揭示社会变迁中民族交汇统一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深化了文本的创作主旨。

二、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论文提纲范文)

(1)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生命意识内涵的界定
第一章 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表现
    第一节 生命的悲剧意识
    第二节 生命的关怀意识
第二章 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生命体验与创作追求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共同熏陶
第三章 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审美解读
    第一节 自由平等的生命诉求
    第二节 幽深圣洁的生命意象
第四章 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审美价值
    第二节 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穆斯林的葬礼》篇名、章名、人物名和相关语篇叙事的修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0.1 《穆斯林的葬礼》研究现状
    0.2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写作思路
第1章 篇名和相关语篇叙事的修辞分析
    1.1 篇名"穆斯林的葬礼"的修辞分析
    1.2 语篇叙事中的"红白"婚葬系统
第2章 章名和相关语篇叙事的修辞分析
    2.1 章名"月X"/"玉X"和语篇叙事
    2.2 从"月梦"到"月魂":序曲和尾声的修辞照应
    2.3 交织着葬礼、婚礼的"月X"/"玉X"修辞设计和主题指向
第3章 人物名和相关语篇叙事的修辞分析
    3.1 主要人物"月"类/"玉"类修辞命名和语篇叙事
    3.2 主人公韩子奇的多重身份符号和语篇叙事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霍达个体生命意识探寻
    第一节 母孕中战争的“胎教”
    第二节 命运转折的重新审视
    第三节 爱情映照人性的纯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亦史亦文构筑生命哲学
    第一节 时空交错中的生命传承
        一、《穆斯林的葬礼》——生命的流动
        二、《未穿的红嫁衣》——生命的浓缩
    第二节 亦史亦文展现人文关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霍达小说中个体生命意识的呈现
    第一节 生存的艰难:守候与坚持
    第二节 追求的尴尬:挣扎与抉择
    第三节 执着的信念:演绎与吟唱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的悲歌
    第一节 用悲剧诠释生命
    第二节 理想的生命形态:大写的“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破碎的美丽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色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引言
一、爱情的悲剧
    (一) “一夫二妻”的悲剧
    (二) “梁祝式”爱情的悲剧
    (三) “包办式”婚姻的悲剧
二、人物的悲剧
    (一) 匠人梁亦清
    (二) 委曲求全的韩子奇
    (三) 忠实的信徒梁君璧
    (四) 新女性梁冰玉
    (五) 隐忍的新月
三、宗教背景下的悲剧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6)霍达悲剧意识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场域与霍达悲剧意识研究
第1章 霍达小说中的悲剧意象
    1.1 死亡——彻底打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思维模式
    1.2 月——自觉书写命运的无常与女性的悲歌
    1.3 长河——生命轮回中彻底放弃救赎
第2章 源于女性意识的悲剧意识
    2.1 "女神"形象的塑造与女性自恋心理
    2.2 "女巫"形象的塑造与女性自审心理
    2.3 女性两难生存状态下的悲剧观照
    2.4 两种模式承载的分裂女性观中的悲剧
第3章 源于民族文化的悲剧意识
    3.1 回族精神与悲剧精神
    3.2 文化夹缝中的反思
第4章 其他影响霍达悲剧意识形成的因素
    4.1 源于玉文化的悲剧意识
    4.2 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夹缝中
    4.3 源于时代影响的悲剧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遗留的创伤
二、叛逆者的冲击
三、扞卫者的悲剧
四、回汉的交融

四、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论文参考文献)

  • [1]霍达小说生命意识的美学研究[D]. 吕凌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2]《穆斯林的葬礼》篇名、章名、人物名和相关语篇叙事的修辞分析[D]. 李晓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3]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D]. 张亚莎.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 [4]新旧交替中的苦与痛——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爱情悲剧[J]. 李锦莉. 青年文学家, 2009(03)
  • [5]破碎的美丽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色彩[D]. 孟庆彩. 吉林大学, 2008(07)
  • [6]霍达悲剧意识探源[D]. 卢沛. 河北大学, 2008(S1)
  • [7]回汉交融中谱写的一曲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J]. 孙瑞梅.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回汉交融的挽歌——解读《穆斯林的葬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