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一、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1](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王欣[2](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崔毅[3](2019)在《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已不同程度的在金融产业中展开混业经营业务,混业经营模式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此国际大环境下,我国金融产业从严格的分业走向混业已经成为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中的必然选择。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因其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使得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市场,降低创新业务开发和推广的成本;可以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导致整个金融行业效率低下和产生多样性风险的问题。但是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被广泛的应用,金融业系统性风险随之增大。2007年由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形成重创,混业经营模式对金融产业系统安全性的正面影响开始被质疑。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其核心内容旨在加强保护消费者利益,防范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并没有提及将金融业回归到分业经营时代的意思。因此无论是投资者、消费者还是监管层都开始清楚的认识到,简单的将金融业划分为混业模式还是分业模式都不是可以避免危机发生和传播的好方法,选择合理的混业经营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和恰当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才是能够发挥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效用、提高金融安全的保证。本文首先选择边际期望损失法对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并对金融控股集团和独立商业银行各自的风控能力与盈利能力进行回归分析比较,发现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时和危机后时期,金融集团的风控能力与盈利能力均优于独立的商业银行;接着,本文就以上以上结果分析对金融安全程度有重要影响的部分因素,采用系统混沌动力学和可靠性动力学方法对它们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关联作用进行金融安全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分析推演,发现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产生正面影响;最后,本文建立了金融安全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对混业经营模式敏感的关键因子,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关键因子得分和评价指数,选取金融危机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在测算数据选取期间,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波动状况与经济发展走势相一致。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推动混业经营良性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在加强法制建设和遵守行业监管规范的基础上,我国宜先建立银行控股公司来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业务,待我国金融体系和国际环境更为成熟的时候,再适时的全面推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确保我国金融产业向完全混业经营模式的安全过渡。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提出在我国现行金融体系下,金融机构应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混业经营模式一—银行控股公司模式。在我国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当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原传统银行业务的意愿和能力增加,迫使银行业也加速主动出击选择适当的创新业务来拓展市场,增加绩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基于此法律要求,对当前金融产业选择以银行业为主导机构,建立符合现行法律框架的银行控股公司的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业向完全的金融控股集团转变的恰当模式。(2)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策略。通过对影响整个金融产业系统安全的变量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金融系统安全模型及优化的基本框架,推导其对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影响机理,认为提高产业布局可靠性、产业结构可靠性、产业组织可靠性等指标性能,是优化金融安全系统可靠性的有效策略。系统动力学强调系统、整体的观点和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究其实质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综合推理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对金融产业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建立反馈机制,筛选出的金融产业系统安全可靠性影响变量更为精准,从而使得该优化策略的性能达到最佳得到了保证。(3)在导入产业安全理论基础上,建立金融安全指数评价体系,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金融安全的关键因子进行计算。基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因此对此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因子选取上,侧重于选择对混业经营模式敏感的因子,并从对这些指标“同等无知”的统计学观点出发,采用算术平均法依次对关键因子和产业指数进行计算。经实证,该方法计算得出的产业安全指数波动情况与数据采集期的金融发展状况一致。该体系的建立为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对当今的决策者而言更加具有参考性。

王京京[4](2016)在《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商业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运行效率和风险抵御能力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稳定又是商业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会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导向向市场经济导向的变革,虽然商业银行体系改革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寡头垄断现象严重、银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监管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一定的冲击。一旦金融稳定受到动摇,处于体系中的商业银行也难以继续健康发展。因此,本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对相关理论的充实和验证,同时也为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有效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从理论入手,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稳定性关联问题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章理论基础部分从理论上对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阐述,并对商业银行体系和金融稳定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梳理了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作为金融系统中资金融通枢纽机构的商业银行,其运行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影响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性和资源配置效率。流动性越高、资源配置越有效,金融系统越稳定。反之,金融系统作为商业银行的宏观生存环境,其稳健性能够保证商业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二章概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及金融稳定状况,从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演变历程和特点,金融稳定的类型与特征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稳定的演进和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以系统论为框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理论推演。第四章是对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的部分,在TVP-VAR模型的框架下,对商业银行脆弱性和金融稳定性进行量化分析,设计了金融市场发展状况、金融脆弱程度、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几个综合性指标,用以考察区域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第五章分别对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六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我国在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业集中度、市场准入、股权结构以及银行监管体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出不同的方向和强度。实证结果也充分诠释了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印度、巴西)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影响关系的区别。第六章基于金融稳定的视角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组织架构、优化商业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深化银行股权结构改革和加强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给出了优化商业银行体系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分析表明,商业银行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理论上的关联性。结合理论推演,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状况与金融系统稳定性相互影响。只有保障金融稳定的商业银行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第二,商业银行风险与金融系统的稳定相互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与金融系统的稳定存在作用与反作用机制。2.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时变的关联性。以往针对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模型参数通常假设为常数。也就是说,假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样本区间内保持不变。但由于金融宏观环境的频发变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情况的复杂性,这种假定通常不会被满足。本研究放松这条假设,创新性地引入TVP-VAR模型,模拟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关联。根据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性,且两者之间相互冲击的方向和程度具有时变的特征。3.中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对金融稳定产生正向冲击且程度逐渐增强,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良性发展对我国金融的稳定性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同时金融稳定对商业银行体系的依赖性逐渐增强。TVP-VAR模型实证结果表示,在样本区间内,中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指标对金融稳定性指标呈现正向冲击。表明商业银行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金融稳定。但由于关联系数随时间逐渐变大,说明我国金融稳定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4.中国金融稳定对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方向和程度变化较为明显,说明我国金融稳定情况对商业银行发展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TVP-VAR模型实证结果表示,在样本区间内,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标对商业银行脆弱性指标仅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呈现正向冲击,在其余时间内均表现为负向冲击,且冲击幅度变化较为显着。表明实际中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呈现反向制约,这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架构和宏观金融环境的变化导致的。5.不同国家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情况不同。同中国的实证结果相比,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与金融稳定之间的相互冲击特征表现差异较大。除了不同国家面临的宏观金融环境和特殊金融事件的因素之外,商业银行体系由内而外的区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差异进行解释。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可以合理借鉴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体系建设经验,以达到缓解乃至消除商业银行发展与金融稳定发展反向制约的情况。只有两者之间呈现正常的关联性,才能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风险控制,稳定金融,再通过金融系统对商业银行的反作用,保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张胜[5](2013)在《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险监管环境是一个全新的题目。这是本文的主要价值之一。从古至今,人们对环境与形势的研判高度重视,往往把它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晏子春秋·杂下之十》记载:“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此句以橘的生长环境为喻,形容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必然发生变化。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其中“审时度势”,就是指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保险监管与监管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紧密关系。这一关系既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适应或者反作用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关系。环境影响保险监管,保险监管可以调适环境。保险监管环境具有非均衡性,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保险监管对环境进行调适的前提与基础,二者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寻找均衡。认识到这一规律对于实现科学的保险监管极为有益。这种非均衡性归结为监管环境本身的运动,并决定于监管环境本身的不确定性,包括动态性、复杂性。由于环境本身的动态性与复杂性使监管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非均衡性,并最终造成保险监管的动态变化与调整。同时,非均衡性决定了监管调适的方向、速度、空间以及方法。就调适的类型来看,可分为适应性调适与控制性调适,就调适的模式来看,有激进式模式与渐变式模式。保险监管与监管环境二者的关系可以从我国过去的保险监管实践中得到实证。从外部环境对保险监管的影响看,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历程,正是我国保险监管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断适应与调整的过程。我国于1992年开始保险市场的试点开放,2001年我国加入WTO又促进了国家的对外开放,保险业作为入世谈判的重点与焦点,处于对外开放的关键位置。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坚持积极稳妥的开放策略,较好地处理了开放与发展、开放与防范风险的关系。通过对外部监管环境变化的积极应对,有效提升了我国保险的竞争力,促进了保险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实现了合作共赢与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国家的对外开放倒逼保险业改革,并促进保险业提升竞争力。尽管开放的积极作用尚待进一步理顺与发挥,但中国保险业着实从改革与调整中得到了实惠。从内部环境对保险监管的影响看,2008年保险会出台的70号文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就是我国保险监管对内部监管环境的主动调整的过程。出台该文规范财险市场的背景是,当时财险市场一片混乱,各种不规范、甚至是违规违法行为充斥于市场,如随意压低价格、套取费用、违规支付高额手续费等,致使市场环境恶劣,一些大型财险公司的高管甚至悲观地认为,中国的财产保险业已没有发展前途与希望了。针对这种环境,保监会果断出手,下重拳规范财险市场秩序,明确了七项措施来规范市场,自2008年9月至12月,短短数月内责令各公司撤换高管21人,停业整顿16家,罚款近600万元。保监会针对财产险市场的一系列整治行动,其实质上就是对当时环境的优化与治理。通过整治,财险市场上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较好治理,环境的大大改善也带来了产险市场的发展春天,各财险公司的盈利环境大大改善,于2009年实现了历史性的扭亏为盈,于2010年实现盈利大规模增长。如今,监管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这其中各种复杂的原因。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加速,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保险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还加剧了风险在全球的传递,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对保险监管产生重大影响。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处的背景来看,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期与变动期,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管理水平较低,这均加大保险监管环境的复杂性。此外,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深,必将使监管环境更加复杂。从我国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阵痛,发展业务与合规经营的矛盾必然较为突出,这也加大了环境的复杂性。本文以构建我国保险监管环境体系为目标,以保险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为基础,以研究监管环境与保险监管的关系为主线,集中论述了监管环境的因子及其影响、监管环境—监管的模型关系、环境因子的影响权重、监管环境的调适及优化对策等,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首次就我国保险监管环境体系进行的系统思考,并得出了许多创新性观点,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目前关于保险监管的研究成果颇多,但都集中在如监管制度、监管效率等方面,涉及到监管环境的成果基本为零。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它通过系统研究保险监管环境,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保险监管环境的模型、因子及环境与保险监管的关系、监管环境的调适以及优化对策,并用我国保险监管实践就环境对监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构建的监管环境体系,有利于监管部门在制订政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的需求,在何时期更关注何种因素,从而使监管政策的制订更有针对性与系统性,并为实现科学监管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而言,其意义有:1.本文提出了监管环境的非均衡特性,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保险监管对环境进行调适的前提与基础。认识到这一规律有利于理解监管的动态调整。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内外部环境之间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了分析后,进一步指出了其作用机理。并指出,正是由于保险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才决定了监管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2.本文系统论述了监管环境各主要因子以及监管环境与保险监管的关系,为实现科学监管提供更加详实的环境依据。通过系统地分析,本文指出在监管环境与监管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简单的决定或作用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反作用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与共同进化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认识与把握环境的客观规律,对于不利的环境进行调适。3.本文提出了内外部环境因子在不同时期对监管影响权重不同的观点,有利于增进监管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本文创造性地选取快速扩张期与科学成长期就环境对监管的影响权重进行分析,得出了在科学成长期外部环境对监管的影响权重更大,而在快速扩张期内部环境对监管的影响更大的结论。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是,在现阶段,应科学、动态协调相关资源在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善上。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系统论与方法论,以构建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系统为目标,以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为基础,以论述监管环境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首先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监管环境的非均衡特性,并将保险监管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内外部环境及共各因子对于保险监管的影响,指出了内外部环境对于保险监管影响的主要路径;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监管环境与保险监管关系,得出在科学成长期,外部环境因子对监管的影响权重更大的结论;紧接着,分析了保险监管对环境的调适,包括监管环境调适的类型,有适应性调适、控制性调适,调适的模式有激进式模式、渐变式模式,并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例说明了调适的利弊;然后,分别从国外监管环境变化对监管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提出了我国保险监管环境的具体优化对策。各章主要内容为: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说明了文献综述,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指出了创新点及不足。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保险监管环境及其相关理论。首先,本章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广义的保险监管环境、狭义的保险监管环境与保险发展环境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监管的现实环境与潜在环境;保险监管与监管环境。构建了监管环境-监管的模型关系,将监管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包括国际环境与国家环境)与内部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并细分了其下各因子。其次,指出了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这是监管动态调整的根本原因。在对均衡与非均衡的定义进行明确的基础上,指出了保险监管环境非均衡性形成的三种原因及其作用机理,并分析了保险监管环境非均衡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最后,分析了环境与组织关系的理论。包括环境决定论、环境适应论、相互影响论与共同进化论。并对这四个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二章,保险监管的外部环境。本章首先一一分析了外部环境中国际环境的各主要因子对于保险监管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外部环境中国家环境的各主要因子对于保险监管的影响。接着,本章分析了外部环境对保险监管产生影响的主要路径,包括政策影响路径、风险传递路径和社会文化变迁路径。最后,以中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为例,实证分析了外部环境对监管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共同进化。第三章,保险监管的内部环境。本章接着上一章就内部环境对保险监管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内部环境中硬环境的各主要因子对于保险监管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软环境的各主要因子对于保险监管的影响。紧接着,分析了内部环境对保险监管产生影响的主要路径,包括消费者路径、保险企业经营路径和行业边界路径。最后,本章以保监会70号文规范财产险市场秩序为例,实证分析了内部环境对监管的影响及二者的共同进化。第四章,各环境因子的影响权重。本章构建了保险监管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并用层次分析法(AHP)就我国保险监管外部、内部环境因子对监管的影响进行测算与评价。创造性地选取保险业的快速扩张期与科学成长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阶段影响保险监管的诸因子排名并对其进行现实解释。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在快速扩张期,内部环境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影响权重更大;而在科学成长期,这一结论则相反。需说明:快速扩张期与科学成长期并没有严格的时间划分,截取这二个阶段主要是为考察监管环境的内部与外部因子在这二个时段对于监管的影响权重。我国保险业处于从快速扩张期向科学成长期转变的阶段。第五章,保险监管环境的调适。本章主要讨论了保险监管环境变化的理论背景、监管环境调适的类型、调适的模式等,并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例,分析了调适的利弊。首先,监管环境变化的背景实际上是在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经济学流派的长期演变中发展的。其中,经济自由主义为宽松的监管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国家干预主义为严格的监管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章分析了保险监管对监管环境调适的类型,包括适应性调适、控制性调适。随后,进一步分析了主要的调适模式,包括激进式模式与渐变式模式,影响监管机构选择调适模式的因素包括监管环境的复杂程度、监管环境的变化速度、监管环境影响及调适的紧迫程度。最后,分析了调适本身就是以外力对环境的干预过程,可能会带来利弊两方面的影响。并以社会管理创新对监管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管理政策建立及劳动者收入提高方面、传统文化及居民消费观念转变、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方面、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效率提高方面,不利方面包括提升保险创新能力、保险监管能力、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以及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方面。第六章,我国保险监管环境的优化。本章提出了保险业需要顶层设计,以适应社会改革与管理需要,适应新时期的监管环境变化需要。本章分别就优化保险监管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别提出具体建议。优化外部环境的建议主要有: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研究、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推进公开信息披露工作等。优化内部环境的建议主要有:加快行业发展方式转型、建立健全保险市场退出机制、重视消费者权益的教育与保护、加快费率市场化步伐等。就研究方法而言,本文采用了宏观分析法和微观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宏观分析法和微观分析法:本文的论题我国保险监管环境属于宏观范畴,从总体上看,本文的研究多运用宏观分析法,但在总体宏观的基础上,也不乏微观角度,如在对我国保险监管环境的影响路径分析中,对具体消费者、保险企业经营的分析,都属于微观范畴。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从当前具体的时间点对保险监管环境的因子进行分析,如研究保险监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中,包括各具体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对监管的影响,又如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对监管的影响路径等,都属于固定时点的静态研究范畴;动态分析法指将保险监管环境置于一段时期内进行分析考察,以总结其规律并找出办法,如在监管环境的调适中,以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为例就调适的利弊进行分析,将我国保险监管环境放在经济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动态环境中进行考察,充分考虑了当前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监管环境变化对监管的影响,有利于做出更加科学的监管决策。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相结合,既能把握当下,又能预见将来,对于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保险监管环境意义重大。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侧重研究保险监管环境与监管关系的基本属性,如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共同进化关系等;定量分析法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保险监管环境进行研究,运用AHP法,将行业发展分成快速扩张期与科学成长期两个不同阶段进行量化比较,使我们更加直观、清晰地看到我国保险监管环境的影响因子对于监管的影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加深对我国保险监管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使研究结果更加详实,深化我们对其的认识。此外,本文还运用了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主要表现在从我国保险监管的实践中选取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与70号文整治财险市场秩序分别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监管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主要指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保险监管环境变化的规律进行比较分析。本文的结论或创新点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选题的创新。不囿于一般保险监管的创新性选题,本文展开的系统阐释和论点,是首次尝试对保险监管环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的系统性论证。目前,我国对保险监管的相关成果,主要包括监管制度、监管效率、监管理论等方面,涉及到保险监管环境的成果近乎空白。而实现保险业的科学监管,需要我们分析影响监管环境的影响因子,从更加宏观的视角,跳出监管看监管,跳出行业看保险。基于此,本文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出发,提供了这样一个研究的可能。第二,本文首次系统地构建保险监管环境体系,集中论述了监管环境与保险监管的关系。首先,以保险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为逻辑起点,对监管环境非均衡性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为正式开始研究奠定基础。并指出,正是由于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才决定了保险监管是一种动态的调整过程。其次,搭建了保险监管-环境的模型关系,将保险监管环境划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就并各影响因子对监管的影响进行一一分析;分析了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对监管的主要影响路径,并从我国保险监管实践经验出发,分别就内外部监管环境对监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监管环境与监管之间确实存在着互相影响与共同进化的关系。最后,本文还就保险监管对于环境的调适的类型、模式及利弊进行了分析。第三,本文首次提出了在不同发展时期,内外部监管环境对于监管的影响权重不同的观点。针对内外部环境不适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并创造性地选取快速扩张期与科学成长期进行对比研究这一思路,得出:在快速扩张期,内部环境对于监管的影响权重更大,而在科学成长期,外部环境对于监管的影响权重更大。其实践意义是,对于当下的保险监管,尤其应将监管重点向外部环境的优化方面倾斜资源,重视外部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此外,本文还从构建监管环境系统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对保险监管有益的建议。如,本文指出,目前我国保险监管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的不适应问题,必须增强内部环境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调整能力并发挥好协调能力:本文还将把保险监管环境置身于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强调因地制宜,借鉴但不能片面照搬西方经验。本文认为,如何提高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监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行业影响力不能完全依靠发展速度,更应依靠与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及其特有的社会管理功能,充分利用好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带给保险监管的机遇。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本文考察的保险监管环境因素仅仅是面临的一些主要影响因子,而影响因子的数量和种类几乎是无限的,任何一种研究都不能奢望考察全部因素。考察监管环境影响因子不能完全排除主观判断,是一个仁者见仁的过程。本文力求从影响监管环境的规律上梳理其脉络,尽量还原其科学与正确的一面。同时,保险业作为开放的系统,与环境处在不断的互动过程中,这一变化可能导致行业的经营、发展以及产出等方面的变化,并最终使影响因子发生变化。第二,由于监管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后续研究中应加大对优化监管环境的研究力度。

张雪娜[6](2012)在《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文中认为在21世纪过去的十年里,“金砖五国”作为新兴市场的典型代表,以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着称,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近年来,“金砖五国”越来越重视拓展和深化经济金融领域的合作,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建立多层次的沟通合作机制,尤其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砖五国”对金融业的系列改革使得经济增长先实现了复苏,金融脆弱性趋于弱化。探索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推动金融改革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以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以下问题:1)五国金融脆弱度的水平;2)五国金融脆弱性对各自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3)五国系统内部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4)中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贡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章参考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运用解释结构方法建立模型,对“金砖国家”金融脆弱性进行了要素相关性分析,从而建立了金融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因受到量化应用的局限性,接续构建了测评指标体系。“金融脆弱性测度模型构建”。提出并设计了一套金融脆弱性的测度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应用于金融脆弱性测度的可能性,最终设计构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金砖国家”金融脆弱性决策理论模型对五国金融脆弱性进行动态测度和分析。“金融脆弱性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本章建立“金砖五国”的面板模型,客观选取金融脆弱性的主要指标,分析五国主要金融脆弱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差异化影响,“五国系统内部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建立“金砖五国”联结模型对五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进行研究。分模块研究了一国内部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并进行了国别间效果比较。利用联结模块分析了二者关系中主要子环节的影响。从联结模型系统角度,利用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两个承载模块,结合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主要联系变量,总结分析了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在“金砖五国”间的三个主要传导途径。“我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的联立方程,全面分析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探明金融脆弱性因素与三大支出需求拉动作用的联系、经济增长与主要金融脆弱因素的相互影响。

傅雪莹[7](2012)在《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界加速步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金融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不同区域的金融体系彼此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共同构成了世界金融体系。世界金融体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并与其他经济社会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金融体系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着和重要。本文在充分运用前人关于区域经济地理、金融学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具体而较为深入地研究了世界金融的地域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金融地理的层级性理论、顶端优势理论和全球金融危机传播的地理层级性理论,构建了金融地理层级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又将该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具体分析了当今中国金融具有明显的地理层级性,并据此提出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措施。这既是对该理论的一个检验,也是对其应用于实践的一个有益尝试。论文除绪论、结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区域经济地理学与金融学相关基础理论。在对相关区域经济地理学和金融学理论与实证成果进行综述基础上,提出笔者对理论的分析和评价。第二章,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通过对上万个数据的筛选,归纳成13类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得出了世界金融具有地理层级性的客观结论,并科学地划分了世界金融地理的四个层级,总结了各层级的特点,分析影响世界金融地理层级形成的因素与机制。第三章,世界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金融优势‖与―顶端优势‖。从历史发展层面概括总结了世界地域分工中的―顶端优势‖现象,指出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中,―金融优势‖已经成为―顶端优势‖,进而阐述了当代―金融优势‖与―顶端优势‖形成原因及具有的实践意义。第四章,金融危机的地理层级性与传播特征。简要回顾了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理论,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金融危机取代了工业危机成为当代经济危机的主要标志;分析金融危机在不同地理层级产生机理与发展过程及其差异性,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传播的地理层级性特征。第五章,中国金融发展与地理层级性研究。中国作为第三层级中的国家,其金融发展历程具有代表性。中国幅员辽阔,金融发展程度内部分异显着,因此在时间维度中,运用金融地理层级性理论,辅之以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一整套金融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在空间维度上,划分中国金融地理层级,并阐述各层级特点,以及层级形成影响因素和机制。第六章,中国金融和经济发展战略。在对中国金融地理层级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包括:提升金融的战略地位,改善金融发展的综合环境,根据层级性制定不同区域发展策略。本文所提出的基本理论与结论:(1)世界金融地理层级的客观存在性,世界金融地域系统存在四个金融地理层级,每个层级有各自的范围与特点。(2)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密切的正相关性。(3)高层级区域在世界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顶端优势‖,世界金融体系中―核心—外围‖格局在未来将得以强化。(4)金融危机在不同金融地域层级的起因、发展路径具有差异性,全球性金融危机传播具有地理层级性特征。(5)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作用。(6)中国金融地域系统存在3个层级。(7)运用金融地理层级性理论,提出中国如何开发顶端优势,以金融为龙头,带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李蕊[8](2012)在《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 ——以量化宽松政策为例》文中认为2008年发轫于美国肆虐于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长时间地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自身经济复苏。其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使得全球面临着流动性泛滥的冲击。发达经济体之外的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颇有微词,认为这是“以邻为壑”的政策工具。然而,仅仅依靠富有情绪性的言辞攻讦并不能从本质上厘清量化宽松政策产生“以邻为壑”效应的渠道和机理,无助于理解货币无序超发背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失灵的逻辑,也不能为各国理性参与国际协调收获集体福祉提供可行的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对量化宽松政策的细致研究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本文在学理上研究了量化宽松政策的对内传导机制和对外溢出机制,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美国和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他国总需求和本国总需求的影响,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具有“双向以邻为壑”效应的结论,即量化宽松政策在实施初期,不仅损害他国利益,同时也损害本国利益。相较于传统的“以邻为壑”效应,“双向以邻为壑”效应的存在,使得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一方具有了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机和需求,因而使得国际之间的协调更容易进行。本文从博弈论和政策帕累托最优的角度阐释了国际协调可以改善双方的福利,可以降低或消除“双向以邻为壑”效应,因而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必要和可行的。协调具体内容应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协调、全球流动性监管协调和宽松政策退出协调,在协调方式上应选择规则性协调和相机性协调相配合的模式。本文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规则性协调的代表,以二十国集团作为相机性协调的代表,具体分析了其协调功能和机理,评估了其协调绩效;指出了国际货币体系协调低效的原因在于规则本身的权责不平衡,二十国集团协调则出现了边际协调收益递减和违约示范效应扩大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之道。最后,本文从中国视角出发,提出中国在体系构建和议程设置上可以采取的措施,以期为中国参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提供可行的政策参考建议。

胡晓[9](2012)在《美国经济失衡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以经常账户持续逆差并不断强化为主要表现的美国经济失衡,是各国政府、学者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虽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的对应策略,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对美国经济失衡的特点和本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虚拟经济的视角对美国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对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解决对策和中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问题,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章重点梳理了关于美国经济失衡的相关文献,对主要的观点和结论进行了归类,同时,对虚拟经济领域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了介绍,本章最后还对文献进行了述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第三章对美国经济失衡的特点和本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美国经济失衡具有规模持续扩大,持续时间长、汇率调节机制几乎失效、制造业贸易逆差是失衡的主要来源以及美国经济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失衡等特点。其次,美国经济失衡本质上是美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和国际资金流动失衡。美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失衡,是投资需求相对消费需求不足和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下降,国际资金流动失衡表现为国际资金持续流入美国;第四章分析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事实并对美国经济虚拟化的理论机制进行了研究,本章根据虚拟经济理论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对美国经济虚拟化进行了测度,相关核算指标体系数据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虚拟经济逐渐成为美国的核心经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机制,研究表明美元虚拟化和世界本位货币地位、促进经济增长、获取全球经济利益、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以及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等因素是美国经济虚拟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原因。第五章从需求结构的角度研究经济虚拟化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机制。本章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经济虚拟化对投资-消费需求的不对称影响导致经济中投资需求相对消费需求不足,由于投资需求是生产性需求,这样会导致经济长期储蓄投资失衡,对外表现为经常账户的持续逆差。利用美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美国经济虚拟化对投资没有影响,对储蓄有负向影响,说明了经济虚拟化对美国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对称性影响的存在,进而导致经常账户持续巨额逆差并不断强化;第六章从生产结构的角度研究经济虚拟化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特别是制造业持续巨额贸易逆差的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的资源转移效应、支出效应和投资效应的综合影响可能导致制造业在经济中比重下降,由于对制造业的需求比较稳定,这样经济虚拟化就会导致制造业持续巨额贸易逆差。利用美国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美国经济虚拟化是制造业比重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七章从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研究经济虚拟化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机制。由于美元世界本位货币地位的存在,美国经济虚拟化改变了世界资产市场的供需结构,加剧了国际资产市场的非均衡发展,导致更多的国际资金持续流入美国,使美国资本账户出现持续顺差,导致了经常账户持续逆差的存在并不断强化。本章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利用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八章研究了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本章对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失衡的调整对策以及美国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中国的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经济会因为美国经济失衡面临较大的风险;美国经济失衡存在持续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美国在经济失衡中能够获取全球经济利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失衡的动力和压力,只会对经济失衡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把失衡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美国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失衡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国在当前美国经济失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需要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美国经济失衡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第九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章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为美国经济失衡提供了一个一致性的研究框架,从虚拟经济的视角为美国经济失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解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拓展,同时,本文从经济结构和国际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研究美国经常账户持续逆差问题,是对现有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和创新。

姜英梅[10](2011)在《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自身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农业和工业部门,中东金融部门发展相对较好。近年来,中东金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与政治、宗教和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中东金融领域也日益关注。本论文是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的尝试之作。论文以中东金融体系演变及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起点,以新制度金融理论为基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概况和总结了地缘政治、石油美元、宗教、商业文化环境和金融全球化,这五大因素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环境、确立中东金融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包括引言和八章内容。引言部分提出了“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由及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对中东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述;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逻辑、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中东金融体系发展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脉络和变迁轨迹,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四个时段阐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1973年前是现代银行的兴起阶段,1973-1980s是中东金融体系雏形建立时期,1990s是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时期,2000年以来中东金融飞速发展时期。重点分析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对新制度经济(金融)学的解释,引伸到中东金融体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因素。因此,对中东金融发展脉络的梳理是探讨影响中东金融发展因素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地缘政治关系,指出世界强国尤其是美国对中东石油财富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论文接着分析了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较量对伊斯兰银行的推动,以及西方“伊斯兰威胁论”对中东伊斯兰金融的诟病。“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金融反恐战对中东金融,尤其是对伊斯兰银行、慈善机构造成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中东地区主要战争及其经济影响的分析,得出只有在和平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论断。第三章,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指出中东国家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是中东经济易于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与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态势有很大关系。论文阐述了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机制。通过分析,指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新石油美元回流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最后着重阐述了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发展的作用,指出石油美元促进阿拉伯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增加银行流动性导致信贷膨胀、催生了金融中心梦想,并实现了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变。第四章,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本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指出伊斯兰金融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论文分析了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东伊斯兰金融发展概况,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与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石油美元息息相关。本章还对伊斯兰金融和传统金融进行比较,指出伊斯兰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形式。最后,论文阐述了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程度与政府有很大关系,政府越支持,发展越顺利。第五章,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该部分分析了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商业文化习俗、科技信息、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对中东金融发展的影响。指出尽管中东国家公布并实施了许多改革计划,但是改革的结果还是有限的、分散的和没有成效的。中东国家商业环境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活力与竞争力。从而导致经济相对封闭、外国投资进入困难、国际融资环境差、普通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信贷融资。因此,未来中东国家应着重加强对政治、法律、市场等制度环境的建设。第六章,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该部分主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实质、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的影响。指出金融全球化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实际上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其核心依然是垄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加大了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频发。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包括货币政策改革、银行业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由于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因此金融风险相对较小。然而,金融全球化不存在任何经济绝缘体。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中东国家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但也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七章,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选择主权财富基金作为论文的案例,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对主权财富基金的高关注度有很大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概况和金融危机后的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其主权特性、跨境投资特点以及不透明的运作方式,使西方国家质疑其政治动机。实际上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在于国际金融主导权。这也是西方国家实施金融保护主义的根源所在。本章还分析了中东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实质上是从石油财富演变而成的金融资产。第八章,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基于前述各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东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变迁以提高金融绩效的过程;中东金融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其表现有所不同,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因素是主要因素,那一种是次要因素。中东金融中介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结构性分离的特点。中东金融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金融变迁应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需求为辅;金融部门应主动开放、适度自由、加强监管和保护;以地区整合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冲击,逐渐从边缘向中心靠拢,在国际新秩序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6.2.1 产业规模维度
        6.2.2 质量效益维度
        6.2.3 产业结构维度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6.3 政策建议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系统科学
        2.1.1 现代系统科学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2.2 经济学
        2.2.1 转轨经济学
        2.2.2 新制度经济学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2.3 企业管理学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本文创新点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金融安全理论
        2.1.2 经济安全观和产业安全观
        2.1.3 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金融混业与经营绩效
        2.2.2 金融混业与金融风险
        2.2.3 金融混业与制度变迁
        2.2.4 金融监管、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2.2.5 文献评述
3 金融混业经营现状分析
    3.1 金融混业的范畴及功能
        3.1.1 金融混业的基本范畴
        3.1.2 金融混业经营的功能
    3.2 主要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现状、比较与启示
        3.2.1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3.2.2 英国银行母公司控股模式
        3.2.3 日本渐进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3.2.4 德国和欧洲国家的全能银行模式
        3.2.5 比较与启示
    3.3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现状
        3.3.1 中国金融业构成
        3.3.2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演进
        3.3.3 中国金融混业发展现状与普惠金融
        3.3.4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特征
        3.3.5 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的意义
    3.4 本章小结
4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安全的关键要素:风险与绩效
    4.1 金融系统性风险测度
        4.1.1 金融系统性风险指标体系
        4.1.2 计量模型
        4.1.3 样本与数据来源
        4.1.4 结果与分析
    4.2 金融系统经营绩效分析
        4.2.1 计量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混业经营优选模式——银行控股公司
        4.3.1 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安全分析
    5.1 金融系统安全概念模型
    5.2 金融系统安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5.3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稳定性理论
        5.3.1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3.2 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混沌动力学分析
        5.3.3 数值模拟与仿真
    5.4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优化策略
        5.4.1 金融系统安全优化对象
        5.4.2 金融系统安全可靠性动力学流图及仿真
        5.4.3 金融安全系统可靠性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安全指数
    6.1 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评价
    6.2 关键因子及评分标准
        6.2.1 经济实力与经济运行
        6.2.2 治理能力与政策有效性
        6.2.3 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
        6.2.4 金融运行与金融发展
        6.2.5 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
    6.3 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法制环境建设方面
        7.2.2 行业综合性监管体制建立方面
    7.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银行体系相关理论
    第二节 商业银行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一、基于垄断竞争理论的商业银行体系研究
        二、基于系统论的商业银行体系研究
        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商业银行体系研究
        四、基于金融稳定视角的商业银行体系研究
    第三节 金融稳定相关研究综述
        一、金融稳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基于商业银行体系视角的金融稳定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演进、构架和特点
        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架
        三、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特征
    第二节 金融稳定形式、特征及现状分析
        一、金融稳定的形式与特征
        二、中国金融稳定基本状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的理论推演
    第一节 系统论框架下的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系统
    第二节 商业银行体系竞争力与金融稳定相互影响机制分析
        一、商业银行体系传统业务竞争力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分析
        二、商业银行体系非传统业务竞争力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分析
    第三节 商业银行体系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相互影响机制分析
        一、商业银行体系风险对金融系统稳定的影响
        二、金融稳定对商业银行体系风险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研究
    第一节 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的指标设计
        一、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指标设计
        二、金融稳定指标设计
    第二节 数据选取及基础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平稳性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三节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一、脉冲响应函数
        二、方差分解
    第四节 基于时变系数TVP-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一、TVP-VAR模型研究
        二、不同时期下时点脉冲响应函数
        三、不同提前期的脉冲响应函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研究
        一、美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检验
        二、德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检验
        三、日本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检验
    第二节 新兴市场国家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研究
        一、俄罗斯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检验
        二、印度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检验
        三、巴西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关联性实证检验
    第三节 国际比较及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同中国的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二、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金融稳定视角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对策
    第一节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组织架构
        一、优化商业银行主体结构
        二、优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第二节 推进优化商业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设
        一、分层次放松准入管制
        二、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
        三、建立市场化退出方式
        四、完善损失分摊机制
    第三节 深化银行股权结构改革
        一、多方式减少国有股占比
        二、建立以法人股东为主体的多方位股权结构
        三、逐步提高"私有性质"股权比重
        四、拓展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渠道
    第四节 强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建设
        一、完善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体系
        二、优化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架构
        三、完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保险监管环境及其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保险监管环境与保险发展环境
        二、监管的现实环境与潜在环境
        三、保险监管与监管环境
    第二节 监管环境的非均衡性
        一、均衡与非均衡
        二、监管环境的三种非均衡
        三、监管环境非均衡的机理
        四、监管环境非均衡的意义
    第三节 环境与组织关系的理论及评述
        一、基本理论
        二、简要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险监管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国际环境
        一、世界经济增长率因子
        二、全球金融市场因子
        三、国际保险监管趋势因子
        四、国际再保险环境因子
    第二节 国家环境
        一、国内政治与法律因子
        二、GDP增长率因子
        三、税收与投资环境因子
        四、利率因子
        五、社会信用与舆论因子
        六、技术与自然环境因子
    第三节 影响路径
        一、政策
        二、风险传递
        三、社会文化变迁
    第四节 实证分析: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险监管的内部环境
    第一节 硬环境
        一、保险发展水平因子
        二、市场结构因子
        三、监管改革因子
        四、行业组织因子
    第二节 软环境
        一、监管制度因子
        二、监管人力与机构设置因子
        三、保险服务因子
        四、保险文化因子
    第三节 影响路径
        一、消费者
        二、保险企业经营
        三、行业边界
    第四节 实证分析:70号文件规范中国财险市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险监管环境因子权重分析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一、基本原理
        二、研究步骤
    第二节 基于AHP的环境因子模型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进行一致性检验
        四、计算综合重要度
    第三节 不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影响权重
        一、测算
        二、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险监管环境的调适
    第一节 环境变化的理论背景
        一、经济自由主义与宽松环境
        二、国家干预主义与严格环境
    第二节 调适的类型
        一、适应性调适
        二、控制性调适
    第三节 调适的模式
        一、激进式模式
        二、渐变式模式
    第四节 调适的利弊: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例
        一、有利方面
        二、不利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的优化
    第一节 保险监管环境的顶层设计
        一、顶层设计的内涵
        二、保险业改革顶层设计的意义
    第二节 外部监管环境的优化
        一、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二、分析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三、创新保险社会管理功能
        四、加大保险信息披露
        五、改进提升行业形象
    第三节 内部监管环境的优化
        一、加快行业发展方式转型
        二、建立健全保险市场退出机制
        三、重视保险消费者的教育与保护
        四、推动费率市场化改革
        五、发挥保险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表:我国保险监管环境影响因子调查问卷(快速扩张期)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6)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概念界定
        0.3.1 “金砖五国”
        0.3.2 金融脆弱性
    0.4 研究目标与内容
        0.4.1 主要研究目标
        0.4.2 主要研究内容
        0.4.3 技术路线
    0.5 论文的创新点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经济增长理论
        1.1.1 古典增长理论
        1.1.2 技术创新理论
        1.1.3 新古典增长模型
        1.1.4 新经济增长理论
    1.2 金融脆弱性生成机制理论
        1.2.1 金融脆弱性假说:企业角度
        1.2.2 “安全边界说”推理:银行角度
        1.2.3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信息不对称角度
    1.3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1.3.1 利率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1.3.2 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自由与金融脆弱性
        1.3.3 机构准入与金融脆弱性
        1.3.4 非国有化与金融脆弱性
        1.3.5 资本自由流动与金融脆弱性
    1.4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1.5 本章小结
2 金融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指标分析
    2.2 金融脆弱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 金融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2.3.1 测度指标体系框架
        2.3.2 主要测度指标释义
    2.4 本章小结
3 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的测度
    3.1 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3.2 综合测度模型构建
    3.3 基于四种方法的测度结果
        3.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测度结果
        3.3.2 基于熵权法的“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测度结果
        3.3.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测度结果
        3.3.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测度结果
    3.4 金融脆弱度综合测度结果
    3.5 金融脆弱性测度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间的时空效应分析
    4.1 指标口径及数据
        4.1.1 经济增长指标选取
        4.1.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金融脆弱性指标选取
        4.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4.2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分析
        4.2.1 单位根检验
        4.2.2 协整关系检验
    4.3 面板模型的估计
    4.4 面板模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效应
    5.1 指标口径及数据
    5.2 联结模型建立
        5.2.1 经济增长模块
        5.2.2 消费模块
        5.2.3 投资模块
        5.2.4 对外贸易模块
        5.2.5 外国直接投资模块
        5.2.6 价格模块
        5.2.7 汇率模块
        5.2.8 资本流动模块
    5.3 联结模型的识别和估计
    5.4 联结模型结果分析
        5.4.1 各模块结果分析
        5.4.2 关联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间的关联效应
    6.1 指标口径及数据
        6.1.1 指标选取
        6.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6.2 联立模型建立
    6.3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分析
        6.3.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6.3.2 协整关系检验
    6.4 联立模型的识别和估计
    6.5 联立模型结果分析
    6.6 政策建议
        6.6.1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金融改革进程
        6.6.2 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6.6.3 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6.6.4 积极参与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论文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地理学与金融学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第一节 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
        一、 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地理学
        二、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三、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空间组织布局
    第二节 金融学、金融系统及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金融学
        二、 金融系统
        三、 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金融的主要相关理论
        一、 金融经济学理论及其演进
        二、 金融系统的稳定与效率理论
        三、 资产证券化理论与金融系统的内部统一性
    第四节 金融地域运动与金融地理层级性的形成
        一、 金融地域运动
        二、 金融地理层级性形成机理理论透析
        三、 金融地域运动使金融地域演进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
第二章 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分析
    第一节 世界金融地理层级划分
        一、 金融地理层级性客观存在的数学分析
        二、 世界金融地理层级的范围与特点研究
    第二节 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一、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 人文发展指数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 信息化水平与金融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金融地理层级性的地理性质透视
        一、 金融地理层级性是区域分异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 金融地理层级性演进的主要规律
        三、 金融地理层级性是区域内外全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 世界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金融优势”与“顶端优势”
    第一节 区域分工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金融优势‖与―顶端优势‖
        一、 东西方分化的起源
        二、 ―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的顶端优势
        三、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期欧洲的―顶端优势‖
        四、 工业化时期美国和西欧的―顶端优势‖
        五、 后工业时期金融大国的―顶端优势‖
    第二节 后工业时代劳动地域分工中产生的世界经济不均衡
        一、 当今世界经济不均衡性
        二、 金融体系效率差异是世界经济不均衡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后工业时代劳动地域分工格局
    第三节 劳动地域分工中―顶端优势‖的形成机理
        一、 在自由市场经济原则下自然发展而成的金融体系
        二、 政府提供与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三、 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
    第四节 当代金融地理层级中―顶端优势‖的功能及演进趋势
        一、 后工业时代中高层级区域由―顶端优势‖获益日趋明显
        二、 世界金融体系的―核心—外围‖特征将得以强化
        三、 非物质部门的重要性在世界劳动地域分工不断加强
第四章 金融危机的地理层级性与传播特征
    第一节 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一、 经济危机理论
        二、 金融危机理论
        三、 金融危机爆发的机理分析
    第二节 金融危机地理层级性特征
        一、 不同金融地理层级诱发金融危机的起因不同
        二、 不同金融地理层级金融危机发展路径不同
        三、 危机的危害程度不同
        四、 危机处理方式不同
    第三节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地理层级性传播特征
        一、 第一层级——金融危机从纽约到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传导
        二、 第二层级——金融危机从金融中心向发达国家传导
        三、 第三层级——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导
        四、 欧债危机是 2007-2008 年金融危机的延续
第五章 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地理层级性
    第一节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
        一、 中国金融深化度与产业结构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二、 中国金融深化度与产业结构数据的协整关系检验
        三、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的因果关系分析
        四、 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短期关系检验
        五、 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平稳性
        二、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三、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四、 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脉冲检验
    第三节 中国金融地理层级性
        一、 中国金融地理层级性度量的指标选取与模型计算
        二、 中国各金融层级性区域特点
        三、 中国金融层级性影响因素
第六章 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探讨
    第一节 深化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
        一、 转变政府在金融系统中的职能,进一步深化金融系统的市场化导向
        二、 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防控系统性风险机制
        三、 加强人才建设
    第二节 金融发展综合环境提升
        一、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业实力
        二、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相关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中国金融发展区域战略与策略
        一、 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充分利用香港高效金融体系带动内地金融经济发展
        二、 集中全国之力,把北京、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
        三、 以市场竞争推动二、三层级地区金融发展
        四、 全国各层级金融中心格局与作用
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主要创新之处
    三、 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 ——以量化宽松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二、 以邻为壑
        三、 国际协调
    第四节 文献述评
        一、 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研究
        二、 关于国际协调的研究
        三、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五节 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七节 创新点
第二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邻为壑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
        二、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
    第三节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内传导机制
        一、 承诺效应机制
        二、 资产负债表扩张效应机制
        三、 改变资产组合效应机制
        四、 量化宽松政策对本国总需求的效应
    第四节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外溢出机制
        一、 收入机制
        二、 利率机制
        三、 相对价格机制
        四、 量化宽松政策对外国总需求的效应
    第五节 量化宽松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
        一、 “以邻为壑”效应的方向性:单向以邻为壑和双向以邻为壑
        二、 “以邻为壑”效应的时效性:长期以邻为壑和短期以邻为壑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邻为壑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方法: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 平稳性检验
        二、 VAR 模型的构建及稳定性检验
        三、 协整检验
        四、 建立 SVAR 模型
        五、 脉冲响应函数
        六、 美国与其他经济体样本组合的分析结果
        七、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检验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向以邻为壑”效应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第一节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一个新动因:“双向以邻为壑”效应
    第二节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效果:消除或降低“双向以邻为壑”效应的影响
        一、 博弈论的角度
        二、 政策帕累托最优效应的角度
    第三节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有效路径
        一、 有效国际协调的路径
        二、 确保有效国际协调的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内容
        一、 货币政策目标协调
        二、 全球流动性监管协调
        三、 宽松政策退出协调
    第五节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方式:规则性协调和相机性协调
        一、 规则性协调和相机性协调的涵义
        二、 规则性协调与相机性协调的特点
        三、 规则性协调与相机性协调的配合——一轴多幅模式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协调功能和绩效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下的货币政策协调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二、 国际货币体系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演变
    第二节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的规则性协调
        一、 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协调功能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职能
    第三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协调的绩效评估
        一、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规则性协调的效果
        二、 协调低效的原因:当前国际货币制度的权责不平衡
        三、 协调低效的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独立性不足
    第四节 更有效国际协调的改进之道
        一、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合理约束与合理激励的相容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增强独立性,发挥他律功能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国集团的协调功能和绩效
    第一节 G20 国际协调的缘起
    第二节 G20 相机性协调的机理
        一、 G20 内部协调的机理
        二、 G20 外部协调的机理
    第三节 当前 G20 协调的绩效评估
        一、 协调的合法性:代表性和决策效率的角度
        二、 协调的效果:边际收益递减的倾向
        三、 协调的实施效力:违约的示范效应
    第四节 G20 协调出路与前景
        一、 切实加强对各项共识和承诺的落实
        二、 在 G20 框架内设计相互评估机制,发挥其“互律”作用
        三、 各成员国共同提高“自律”能力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参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建议
    第一节 参与规则性协调中的体系构建
        一、 积极参与国际制度设计,提升制度设计的能力
        二、 致力于改革现行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
        三、 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节 参与相机性协调中的议程设置
        一、 积极参与协调的议程设置,努力提高在议程设置中的能力
        二、 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建立共识,实现平等对话
        三、 抵制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积极承担在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中的相应责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美国经济失衡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美国经济失衡的涵义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七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美国经济失衡研究综述
        一、 美国经济失衡的原因研究
        二、 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研究
        三、 关于美国经济失衡的风险研究
    第二节 虚拟经济关于经济失衡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
        二、 经济虚拟化研究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美国经济失衡的特点和本质
    第一节 美国经济失衡的主要特点
        一、 失衡的规模持续扩大,持续时间长
        二、 汇率机制对失衡几乎丧失调整功能
        三、 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贸易失衡
        四、 很大程度上是世界经济面临的失衡
    第二节 美国经济失衡的本质
        一、 美国经济失衡本质上是经济内部结构失衡
        二、 美国经济失衡本质上是国际资金流动失衡:国际资金持续流入美国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经济虚拟化:事实与理论
    第一节 美国经济虚拟化的事实
        一、 虚拟经济核算指标
        二、 美国经济虚拟化的基本事实
    第二节 美国经济虚拟化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虚拟化对美国经济失衡的影响:需求结构角度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 理论模型
        二、 模型基本结论
        三、 模型对美国经济失衡的解释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虚拟化对美国经济失衡的影响:生产结构角度
    第一节 理论分析
        一、 理论模型
        二、 模型基本结论
        三、 模型对美国经济失衡的解释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虚拟化对美国经济失衡的影响:国际资金流动角度
    第一节 美国经济虚拟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
        一、 基本模型
        二、 对基本模型的拓展一:假设U 国和 R 国资产的报酬率存在差异
        三、 对基本模型的拓展二:引入杠杆交易
        四、 模型基本结论
    第二节 美国经济虚拟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第一节 美国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 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二、 增加国际经济协调的难度,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
        三、 对美贸易顺差国或地区产业结构低端化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分析
        一、 美国经济失衡的持续性:基于美国对外债务的分析
        二、 美国对经济失衡调整的可能性
        三、 基本结论
    第三节 美国经济失衡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汇率不能解决美国经济失衡问题
        二、 解决美国经济失衡的对策
    第四节 美国经济失衡下中国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一、 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二、 中国的对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东金融体系概述——新制度金融理论的视角
    第一节 中东现代银行的兴起
        一、金融活动产生的原因
        二、现代银行的兴起
        三、商业银行国有化
    第二节 中东金融体系雏形(1973-1980s)
        一、中东金融体系雏形的建立
        二、金融中心的转移
        三、中东银行国际化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1990s)
        一、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
        二、金融部门效率
    第四节 中东金融体系现状(2010s)
        一、中东国家金融机构类型
        二、银行信贷膨胀
        三、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第五节 新制度金融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二、新制度金融理论阐释
第二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
    第一节 石油地缘政治
        一、石油与地缘政治危机
        二、石油争夺战背后的金融货币战
    第二节 中东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
        一、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
        二、伊斯兰教与西方
    第三节 “9·11”事件与金融反恐
        一、“9·11”事件对国际金融格局的影响
        二、金融反恐对中东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影响
    第四节 战争与冲突
        一、黎巴嫩内战与贝鲁特金融中心的衰退
        二、两伊战争对两国及海湾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银行业的影响
        四、海湾战争结束后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五、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祸首?
第三章 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石油与中东经济
        一、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
        二、国际石油市场金融化
    第二节 石油美元
        一、1970s 和 1980s 石油美元回流
        二、石油美元回流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的关系
        三、新石油美元回流与全球不平衡
    第三节 石油美元与中东金融发展
        一、石油美元促进银行机构迅速发展
        二、中东图谋金融权力中心
        三、石油美元、银行流动性与信贷膨胀
        四、石油美元加速中东资本市场发展
        五、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
第四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
    第一节 伊斯兰金融思想
        一、伊斯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伊斯兰金融思想的主要原则
        三、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
        一、伊斯兰金融发展概述
        二、中东国家伊斯兰金融概况
        三、伊斯兰金融规模及发展特点
        四、伊斯兰金融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五、金融全球化与伊斯兰金融发展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伊斯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一、主要伊斯兰金融工具
        二、伊斯兰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第四节 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一、金融与政治
        二、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权合法性
第五章 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
        二、政府治理的低排名
        三、司法体系世俗化
        四、经济发展状况
    第二节 商业文化
        一、传统社会结构
        二、传统商业文化
        三、过度城市化
        四、科技信息
    第三节 市场竞争环境
        一、做生意不容易
        二、竞争环境差
        三、利益集团与低透明度
第六章 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回顾
        二、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实质与影响
        三、金融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第二节 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
        一、金融自由化含义
        二、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
        三、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
        四、海合会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银行业流动性紧张、信贷紧缩
        二、股市下挫,市值缩水
        三、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受损
        四、国际资本流入缓慢回升
        五、迪拜世界债务危机
第七章 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及其特点
        一、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概况
        二、主权财富基金蓬勃发展的原因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
        四、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主权财富基金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之争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影响力
        二、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监管
    第三节 海湾国家 SWFs——从石油财富到金融资产
        一、石油储备的“地下”财富和“地上”财富
        二、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概况
        三、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第八章 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诸因素
        一、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功不可没
        二、伊斯兰教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具有两面性
        三、商业文化环境总体不利于中东金融发展
        四、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深化的显着作用
        五、地缘政治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破坏性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一、有关中东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二、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未来态势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
        二、开放自由与监管保护
        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2]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3]混业经营模式下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 崔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4]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的关联性研究[D]. 王京京.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中国保险监管环境研究[D]. 张胜. 武汉大学, 2013(12)
  • [6]金砖五国金融脆弱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D]. 张雪娜.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7]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究[D]. 傅雪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 ——以量化宽松政策为例[D]. 李蕊.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美国经济失衡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的视角[D]. 胡晓.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D]. 姜英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用系统论原理分析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