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大岭穴治疗胸腰挫伤40例

针刺大岭穴治疗胸腰挫伤40例

一、针刺大陵穴治疗胸胁闪挫伤40例(论文文献综述)

沈汉勇(Hun Yung Sim)[1](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巨刺、缪刺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巨刺与缪刺的适应病证、针刺方法与取穴方法、穴位选择应用规律,对比左右交叉刺法的定义及内容,为以后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学和目录学的方法,采用人工阅读及检索,获取巨刺与缪刺及交叉刺法的古今文献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成果:左右交叉刺法是现代下总结巨刺与缪刺的针刺方法,发展为以痛为参照点,进行对侧的针刺方法。分析后,根据巨刺、缪刺及左右交叉刺法三者的定义,总结古代针刺的巨刺与缪刺方法并不能等同于为左右交叉针刺法。左右交叉刺法的定义与方法范围及适应症均过于狭小,仅限于外在可见可感受的病症。借由推导过程,为“巨刺刺经,缪刺刺络”找到依据、推测“左取右,右取左”的内涵,大胆猜测《缪刺论》中可能同时阐述巨刺与缪刺,非仅描述缪刺一法而已,其中:巨刺治疗的途径仅涵盖本经循行途径及本经其病;缪刺循行涵盖广泛,包括经别、本经的分支、经筋。巨刺刺法深刺,而缪刺有四种针刺方法,分别为左取右,右取左(包括左右上下交叉)、以痛为俞、刺络放血、月生死为痏数。尽管古代的巨刺、缪刺法的刺法描述非常简洁,近现代的文献却针对巨刺、缪刺描绘成多种针刺方法,以左右交叉取穴为主,还包括有以痛为俞,刺络放血、同侧上下交叉、阿是穴对应点、同侧同部的表里对称刺法等等。在现代文献里甚至发现有部分医师对缪刺法重新定义的情况,命名“局部缪刺”两例。古代文献量30本古书籍,当中病证(按古代病名)有32种,收录病次138次,以内科为最多占40.63%、耳鼻喉科21.88%,其余各科均有涉猎,病证范围广泛;现代文献量295篇文章,收集文献以1977年到2018年10月为度,当中病证(现代病名)有38种,收录病次306次,以神经科44.44%与软组织损伤疾病33.99%为最多。在中风治疗中,古代文献以三阳经及督脉为治疗手段,主要是阳明经42.22%,少阳经46,67%;而现代中医以六经、督脉及新穴位为治疗手段,仍然以阳明经42.29%及少阳经21.39%为主。而现代文献中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辅助手法,以针刺过程中运动患侧为主,占34.64%、间中行针占14.05%。所收集的文献中,坚持单侧健侧取穴的有75.16%,双侧取穴有24.84%,其中双侧取穴的案例中,健侧取穴比患侧多对比患侧取穴比健侧多,比例为3.22:1。由于时代变迁,医师对巨刺、缪刺法的使用方法产生变化。在古代文献中,所选择穴位井穴使用率39.38%、五输穴59.84%、普通体穴11.2%、交会穴6.95%;现代文献中,所选择穴位井穴使用率1.36%、五输穴25.29%、普通体穴19.1%、交会穴21.18%。总结大部分医师是以经络左右交叉的特性为核心,导致进行针刺时偏向于选择交会穴及五输穴。结论:分析巨刺、缪刺的理论,对比现代左右交叉针刺法的定义,判断交叉针刺法定义过于狭窄,不能用以涵盖原来巨刺、缪刺的全部针刺手法。在推导过程中发现《缪刺论》可能同时阐述巨刺与缪刺,非缪刺而已。研究得出穴位的规律、针刺手法的总结、临床主治病证的适应症,为针灸临床提供参考。

王晓洁[2](2019)在《内关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希望通过查阅与整理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中关于内关穴应用主治的文献,探索内关穴的主治病症、主治规律以及临床治疗机理,以古代文献为理论基础,挖掘现代临床应用中内关穴的主治范围,并为“心胸内关谋”理论提供文献依据,为现代临床中内关穴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古代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华医典》第五版电子丛书对内关穴主治的相关条文进行检索与摘录,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删选,然后录入Excel表格,将其内容先按单穴与配穴主分为两大类,再根据内关穴的主治将其分类为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进行归类统计。现代文献主要由知网、维普中搜索查询,剔除重复文献后按古代文献的整理方法对现代文献进行分类统计整理。结果:内关穴单穴在古代临床中治疗病种有69种,治疗的病症主要以内科中的心系病症、脾胃系病症为主。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治疗古代临床疾病的病种达106种,病种丰富,涉及科别广泛。内关穴单穴在现代临床中治疗疾病有8种,涉及心血管疾病、脾胃系病症。内关穴配伍在临床中治疗的病种有83种,涉及心血管疾病、胃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等科别。对比古今内关穴应用的文献发现,内关穴在现代的主治应用仍有发展空间。结论:1.内关穴的单穴应用在古代文献中较丰富,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所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且病种多样化。2.内关穴在多个脏腑系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且治疗的疾病以脾胃系和心系为主,故“内关心胸谋”理论来源于临床且具有实践基础。3.经过归纳整理后发现,古代文献中内关穴单穴治疗的优势病种有伤寒、胸痹、心悸、痞满、噎膈、腹痛、积聚、胁痛等。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主治优势病种有胸痹、心悸、腹痛、噎膈、痞满、胃痛、积聚、中风、胁痛、血证、痹症。现代文献中内关穴配伍其他腧穴主治疾病有呃逆、呕吐、失眠、中风后遗症、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妊娠剧吐、抑郁症等。

黄永裕[3](2017)在《大陵穴的古今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大陵穴其位置在手腕掌侧横纹头的中间,揣穴时可以寻找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之间的凹陷处,有清心、安神、抗惊厥、梳理脏腑经络气机、调和胃气之功效。在中国中医史上,许多医学书籍和古代医生在这个穴位上阐述了更多,分散在不同的年份的医学书籍中。本研究通过对大陵穴的古今文献进行研究,分别对中医古籍及现代文献中有关大陵穴的相关临床应用内容进行统计整理,综合归纳大陵穴的作用与运用范围,通过古今大陵穴在临床应用上进行总结、分析、对比,为建立大陵穴针灸适宜病证谱和对今后大陵穴在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借鉴。研究方法:古代文献检索内容为清代以前的中医古籍,现代文献检索内容选取了近20年(1996年—2016年)来国内医学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创建数据库,输入相关资料,确定其常用的使用范围及主治症。研究结果:通过对大陵穴的古今文献整理对比研究,古今医家对于大陵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基本相同,其适应症广。《灵枢经》中的"九针十二原篇"首次出现了大陵穴的描述,后世不断丰富其临床应用,从古代文献来看,该穴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人体各脏腑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和骨性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最近的文献还表明,大陵穴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和疼痛。结论:大陵穴为手厥阴心包经原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能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抵抗心系疾病邪气的侵袭。大陵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现代医学的各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中的神志异常、嗜睡、失眠;心血管系统中的心痛、心闷等;骨性疾病中的各类痛症。通过古今文献资料的对比,整理出了大陵穴的主治症频次,为针灸未来的发展,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做出一定贡献。

闫明[4](2016)在《缪刺针法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缪刺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缪刺适应病症、针刺方法及临床应用规律,为以后针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学和目录学的方法,采用人工阅读及检索,获取缪刺古今文献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理论研究方面:古代针刺方法有4种,分别为左取右,右取左、刺络放血、以痛为腧、月死生为痏数;近现代针刺方法有2种,分别为左右交叉、刺络放血。古代缪刺针法有3种适应病症,近现代缪刺针法主要应用于4大类疾病。临床研究方面:古代文献中采用缪刺法治疗病证25种,其中高频主治病证6种;近现代文献中运用缪刺法治疗病证27种,其中高频主治病证8种。结论:全文分析缪刺的理论及临床主治病证的规律,为当今针灸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良杰(Chen Liang Chieh)[5](2016)在《针刺商丘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劳损性骨伤科病变,手工劳动者,尤以妇女好发本病,比如抱婴者,清洁工等群体,腱鞘炎患病率高且易复发,虽然不会有直接致命的风险,但是却会带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极度痛苦,仍是不可忽视的严重病症。开展本临床试验研究,探索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方法,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临床和试验依据。方法:以本人在所执业新北市新店区易丰中医诊所、与固定支持门诊的基隆市忠生中医诊所,新北市中和区的三大中医诊所、新北市中和区的世安中医诊所,以及桃园市大溪区的安泰中医诊所的门诊病患为本课题病例来源。必须以连续以本病症门诊连续治疗2个疗程,而且每个疗程连续治疗6次为限的患者,方为有效病例样本。把6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病例按照统计学要求分成2个组,每组有30例患者,局部取穴位和远部取穴加以结合,分为2个疗程,选用中国大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02年)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以及王文华、王恒斌等的《运用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级记分标准》等成绩判定标准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休息痛、患侧肿胀、压痛、握拳尺偏试验疼痛等4个项目做判定,并设定、制作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评价表,并且统计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年龄构成比、以及二者患病因素、病情严重分级上根据统计学检测,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疗程结束后,两种治疗方法在对患者症状改善上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实验组30个病例中:治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0例;而对照组30个病例中:治愈0例,显效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治疗前休息痛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4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休息痛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236,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休息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休息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患侧肿胀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6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肿胀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998,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肿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患侧肿胀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压痛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3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压痛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388,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压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压痛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握拳尺偏试验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60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握拳尺偏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不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采用非参数Kolmogorov-Smirnov检验,P=0.586,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握拳尺侧偏压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握拳尺偏试验验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总积分评分组间差异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47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符合方差齐性检验(F检验),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组内差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P<0.05,表明治疗前后总积分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组功能的整体评估,实验组治疗前总积分为279分,治疗后总积分为116分,下降的总积分为163分,总平均由治疗前的9.300,在两个疗程后则降至3.800分,平均总差距是5.500分;对照组治疗前总积分为268分,治疗后总积分为154分,下降的总积分为114分,总平均由治疗前的8.933分,在两个疗程后则降至5.267分,平均总差距是3.666分。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前后的评分差距:在休息痛方面,实验组是<1.600±0.498)分,对照组是(1.100±0.305)分;在患侧肿胀方面,实验组是<1.067±0.254)分,对照组是(0.800±0.484)分;在压痛方面,实验组是(1.500±0.507>分,对照组是(1.067±0.254)分;在握拳尺偏试验方面,实验组是<1.267±0.450>分,对照组是(0.833±0.379)分;而以上四项的总和差距,实验组是<5.433±1.194>分,对照组是(3.800±0.925)分。在疗效方面:实验组样本30例,其中痊愈1例,占3.33%,显效10例,占33.33%,有效19例,占63.3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而组样本30例,其中痊愈0例,0%,显效2例,占6.67%,有效24例,占80%,无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86.67%发现治疗后两组的各项积分和治疗前相比,皆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的积分以及平均分数皆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商丘穴远道取穴针刺法与局部取穴针刺法更能缓解患处腕关节休息痛、患侧肿胀、压痛、握拳尺偏试验疼痛。结论:两种治疗都是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方式,无论在改善患处腕关节休息痛、患侧肿胀、压痛、握拳尺偏试验方面,皆可见到效果,但是实验组的总体疗效更佳,一定程度而言,商丘穴针刺这种远处用穴位比单纯的手腕局部针刺的方法疗效更好。

彭冬青[6](2016)在《金伯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本学生跟师金伯华教授学习三年来,对金老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较系统的学习总结。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渊源、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金伯华教授诊疗经验、金氏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1金伯华教授学术渊源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形成,主要包括(1)参军学医,抗美援朝:华北军政大学白求恩医校学习和朝鲜战场战伤抢救,打下了坚实的西医基础;(2)中医之路,名家熏陶:通过第二中医门诊部和北京中医医院学习工作,吸取内科名家武阴南、方鸣谦、周国璋及金针王乐亭、贺普仁、夏寿人等针灸名家学术精华;(3)精研典籍,风格独特:通过中医经典大专班和四部经典着作研究班学习,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针灸大成》等中医典籍,形成自己风格独特的针、灸、药并用的临床诊疗思路和金氏针法操作技法。(4)中西结合,攻克疑难:主持北京市科委"八五攻关规划——中药研制’追风速’注射液穴位注射及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取得国家专利。项目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及世界传统医学"生命力杯"奖。(5)仁心仁术,桃李天下:传授弟子,谆谆教导,先后培养金氏入门学术弟子30余人,分布于世界各地10余个国家,充当着中医传承、济世救人的骨干力量。2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结合金老《金氏针灸临床精粹》、《金伯华痹症治验集》、《针坛巾帼金伯华》等专着,根据金伯华教授针灸方要理论及临床跟师所得,深化和升华金老学术观点,创新性的总结提出由:"病多气郁、治病求本","诊法独到、观察入微","以调为要、心肾为纲","针药并用、相得益彰","善用单穴、手针治痛","发扬刺法、自成一家","重视瘀血、长于刺络"等七方面要素组成的"金氏针法要论"。2.1在临证治疗中,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临证必谨守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之基本大法,治病必求其本。强调对疑难杂症须追根溯源,认为现代诸病内因七情所伤、外感六淫邪气,但因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气郁致病为当今主要病机。2.2诊断方法独到,注重经络局部诊察,如中风病人,观舌下系带两侧血管变化,初步判断患者属于出血或者梗死;面瘫患者通过翳风穴压痛反应判断疾患轻重转归等。2.3主张凡病要重"调"——调理气机,调脏腑、调阴阳、调气血、调经络,使之达到阴阳平衡,才能治愈疾病。临床辨证重视心肾,"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五脏六腑之大主;"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先天之本。善用内关、膻中、鸠尾调心神,肾俞、命门、太溪调理肾精。2.4重视针灸药结合,崇尚针药并用,孙思邈提出"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故是良医。"指出针灸科医师必须针灸中药协同治疗,临床用药做到理法方药,以六经辨证为主;针灸做到理法方穴,以经络辨证为主,针灸诸法多用。临床治疗胸痹、脱发、顽固性便秘等疗效显着。2.5擅长单穴治病,手针治痛,临床取穴,经验独到。临床常以曲池穴治疗胁痛、胃腹痛;攒竹治疗呃逆、急性腰痛;公孙治疗急性胃痛、脾虚头痛;太溪治疗咽干,肾虚头痛;手针足跟穴治疗跟痛症,及灵活应用下睛明等。2.6精研内经刺法,临床常用齐刺法、扬刺法、围刺法治疗寒湿痹阻病症,并独创了柳刺、齿轮刺、梅花刺等特殊刺法。针刺强调三度,即深度、角度、力度,临床常远端取穴,上病下取或下病上取,使针感趋向于病痛部,改良烧山火法,治疗瘫痪麻痹、寒湿痹痛、四肢厥冷、脘腹寒痛等病证,操作简便。2.7结合古代针法和近代瘀血致病理论,临症擅长刺络放血,广泛应用于各类皮肤疾患,如丹毒、湿疹、痛风,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面瘫、颈椎病等。3金伯华教授诊疗经验本研究将结合收集记录金伯华教授临床临证病案,根据"金氏针法要论"的学术思想,分析金老独特的诊疗方法,通过金老常用针灸处方的组成、功用,分析总结金伯华教授针灸处方用穴的辨证方法及针药并行的学术特点。以金老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面瘫、强直性脊柱炎、抑郁症、肥胖症等疑难杂症的宝贵经验入手,通过金老独特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典型病例分析,全面介绍金老诊疗经验。4金氏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在继承金伯华老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基础上,运用金氏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明确该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患者的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rber试验等,并以脊柱痛VAS评分标准、ASAS20、BASDAI指数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经统计分析总结,疗效显着。通过对华佗夹脊穴古今文献分析及金老临床取穴,重新确立腧穴定位,将华佗夹脊穴定位为脊柱旁开0.5或1寸,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夹脊穴旁开1寸向内斜刺45°深刺法,针至病所,可为深刺夹脊穴治疗截瘫、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疑难杂症,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取穴依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李燕玲[7](2015)在《不同频率电刺激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AHD)的定义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变化(痉挛)引起心肌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引发猝死,或导致室壁瘤、血栓形成、心衰等,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使患者精神焦虑、运动耐量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上升,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发生率的上升趋势堪忧。西医治疗冠心病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无论是胆固醇管理、冠心病一、二级预防,还是精益求精的新药、日新月异的介入技术和冠脉搭桥手术等,都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反复发作的冠心病心绞痛仍然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题,而中医针灸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有着独特的疗效。而相对于传统针灸,穴位电刺激有重复性好、操作性强等优势,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但局限于技术制约和大规模的循证依据,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尚未得到国际认可,从而要求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证据的支持。本研究采用韩式治疗仪,旨在通过比较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寻找电刺激频率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关系,及评价电刺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或心内科门诊就诊的,且符合本研究要求(详见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盲的方法给予病人随机号(A1、A2······A30、B1、B2······B30、C1、 C2······C30)),其中A组为高频率治疗组,B组为低频率治疗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所有的病人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相对应频率的电刺激(双侧内关穴、时间30min,每天1次),观察并记录疗效性指标(根据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候疗效评价量表、硝酸甘油停减率)和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10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2个月,对比评价受试者纳入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依据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将所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得出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的结果差异。结果:(1)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依据中医症候疗效评分表,高频组有效率为93.33%,低频组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6.67%。因此,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与低频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候的组间比较,气短、心悸、头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胸闷、不寐、疲倦乏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胸痛、胸闷、不寐、疲倦乏力组间两两比较,高频组与低频组对比,治疗后胸痛、不寐、疲倦乏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胸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胸痛、胸闷、不寐、疲倦乏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胸痛、胸闷、不寐、疲倦乏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高频组有效率为66.67%,低频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36.67%;因此,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高频组与低频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生存质量方面,依据生存治疗评定表,高频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L、D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F、T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L、D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S、AF、T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PL、DP、AS、 AF、T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L、D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S、AF、T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S、AF、TS进行组间两辆对比,高频组与低频组对比,AS、A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与对照组对比,AS、 AF、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组与对照组对比,AS、AF、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安全性方面,所有三组对比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ALT、AST、Cr、 BUN,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在常规的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运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双侧内关穴,能更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生存质量,且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的服药率。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但高频(100HZ)与低频(2HZ)神经肌肉电刺激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在本研究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周密[8](2013)在《快速针刺三里穴治疗痛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痛证是针灸治病的主要适宜病种之一,临床上针灸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具有疗效确切、快速、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不但为治疗痛证增添了形式多样的治疗手段,且在疼痛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不同针刺法与取穴法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探讨提高针灸疗效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能更好地指导痛证的针灸临床治疗。目的:文献研究: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及落枕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临床研究:观察快速针刺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及落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筛选较佳治疗方案。方法:文献研究:以“针灸”or“针刺”and“急性腰扭伤”与“针灸”or“针刺”and“落枕”为检索策略,检索2013年1月以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群、PubMed、 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临床研究一:将6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快速针刺法针刺手、足三里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法,针刺后两组均嘱患者活动腰部3分钟,3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临床研究二:将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快速针刺法针刺手、足三里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法,针刺后两组均嘱患者活动腰部3分钟,3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文献研究:本文从近四千篇文献中选取符合评价的RCT文献12篇。多数文献水平较低,效果高低不一。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vs芬必得治疗急性腰扭伤在第1d、3d有差别[RR=1.29,95%CI=(1.08,1.53)], P=0.004,[RR=1.26,95%CI=(1.11,1.43)],P=0.0003。针灸vs莫比可治疗急性腰扭伤在第3d、第6d有差别[RR=1.93,95%CI=(1.49,2.50)], P<0.00001、[RR=1.20,95%CI=(1.06,1.36)], P=0.003;针灸vs尼美舒利治疗急性腰扭伤在第7d有差别[RR=1.76,95%CI=(1.18,2.64)], P=0.006;针灸vs西药组治疗急性腰扭伤在第3d有差别[RR=1.17,95%CI=(1.04,1.36)],P=0.008。针灸vs诺福丁治疗落枕在第1d、2d、3d、4d有差别[RD=0.77,95%CI=(0.72,0.82)],P<0.00001;针灸vs芬必得治疗落枕在第1d、2d有差别[RD=0.31,95%CI=(0.11,0.52)],P=0.003、[RD=0.51,95%CI=(0.41,0.62)],P<0.00001。临床研究一:(1)1次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1次治愈率为31.25%,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16.67%,总有效率为53.3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两组1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腰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腰椎活动度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疼痛评级指数评估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研究二:(1)1次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1次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16.67%,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两组1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颈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疼痛评级指数评估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文献研究: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文献较多,但CCT、RCT研究较少,而高质量的RCT更少。在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痛症方面,针灸治疗有明显优势。2临床研究:研究表明快速针刺三里穴法与常规针刺取穴法治疗痛证,两组2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且VAS评分及疼痛评级指数评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快速针刺三里穴法1个疗程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针刺取穴法。与常规针刺取穴法相比,快速针刺三里穴法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易接受等优势。

梁克玮[9](2009)在《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指出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证。其表现呃声或疏或密,间歇时间无定,有几分钟或半小时呃一声,亦有连续呃逆七八声方暂止者。呃逆发病时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它病之兼症,持续时间可连续或间歇性发作。其证有虚实之分;多因寒邪、胃火、气郁、食滞;或中焦虚寒,或下元亏损,或病后虚羸,致使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呃逆的典型表现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众多的中医古籍中相关记载比比皆是,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呃逆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呃逆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深刻揭示了呃逆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呃逆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学诊治该病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临证辨治呃逆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呃逆病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考辨、古代医家论治、现代医家论治和相关问题探讨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将呃逆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呃逆从症状名到病证名的发展脉络,并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别分析。第二、三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呃逆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呃逆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呃逆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之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呃逆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第四部分,就呃逆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尤其是将几种少为今人所用的辨证思路与方药进行论述,以开拓与丰富呃逆的辨证论治思路。

崔韶阳[10](2008)在《针刺六阴经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十二脏腑的代表穴位,与各自的脏腑有密切相关性,即穴位脏腑相关性。无论是古代的文献记载还是近代的临床报道,以及实验室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六阴经原穴与五脏之间具有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它确实反映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以治疗相应五脏疾患。在现代医学中,内皮功能与高血压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运用针刺六阴经原穴的方法,调节五脏的功能,改善内皮功能,起到降压及保护高血压靶器官的作用,从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研究目的本实验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为实验模型,针刺六阴经原穴为处理因素,观察针刺不同原穴对SHR血压值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胸主动脉血管组织内血管紧张Ⅱ(AngⅡ)、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六阴经原穴降压及对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雄性大鼠(SHR)48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模型组、非穴组、太渊组、大陵组、神门组、太白组、太冲组、太溪组,每组6只;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Wistar大鼠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各原穴及非穴组大鼠每日接受针刺治疗,穴位及非穴取双侧,模型组、空白组大鼠同样固定,不予针刺。针刺用1寸30号不锈钢毫针直刺,捻转平补平泻连续刺激5分钟,连续治疗7天。治疗或固定结束后测尾动脉血压值,连续测5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血清NO、NOS、TNF-α含量;应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AngⅡ、ET-1表达情况,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血压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压值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非穴组血压值明显降低(P<0.05),大陵组血压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太溪、太白、太渊、神门组血压值显着降低(P<0.01),其中太冲、太溪组降压最明显(P<0.001)。两两比较:太冲、太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陵、非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太白、太渊、神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效果:太冲、太溪组>太白、太渊、神门组>大陵、非穴组2、血液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含量、NOS活力显着减少,血清TNF-α含量显着增加(P<0.01);太冲、太溪、太白组血清NO含量、NOS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含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太冲、太溪、太白组血清NO含量、NOS活力显着增加(P<0.01),血清TNF-α含量显着减少(P<0.01)。足三阴经原穴间任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ET-1、Ang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太溪组、太冲组、太白组大鼠胸主动脉ET-1、Ang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太溪组、太冲组、太白组大鼠胸主动脉ET-1、Ang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足三阴经原穴间任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六阴经原穴可以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降压疗效以太冲、太溪原穴最优,太白、神门、大陵、太渊原穴次之。针刺非穴有降压效果,但明显低于原穴组。针刺原穴降压有即时效应,大鼠对针刺原穴有适应性。2、针刺足三阴经原穴可以对高血压造成的内皮功能失调产生整体调节作用。3、针刺足三阴经原穴产生降压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机理可能是:(1)激活eNOS的表达;(2)抑制TNF-α的生成;(3)抑制局部主动脉ET-1、AngⅡ蛋白表达。

二、针刺大陵穴治疗胸胁闪挫伤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大陵穴治疗胸胁闪挫伤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二、源文献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的整理及分类
        二、数据库的建立及频次统计
        三、统计结果分析
第二章 研究成果
    第一节 古代文献资料
        一、古代文献针刺法的主治病证
        二、古代文献所使用的穴位
    第二节 现代文献资料
        一、现代文献针刺法的主治病证
        二、现代文献所使用的穴位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
        三、现代文献对于中风的治疗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
        四、现代医家实际操作的内容对比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理论研究
        一、中医理论研究
        二、现代医学研究
第三章 交叉刺法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巨刺与缪刺
        一、“巨”的含义
        二、“缪”的含义
    第二节 大络
        一、大络的性质
        二、大络的位置
        三、大络的本体
        四、尝试论证《缪刺论》中同时描述巨刺与缪刺
        五、小结
    第三节 巨刺与缪刺的区别
        一、发病部位及诊断依据
        二、针刺取穴方法及手法、针具
    第四节 巨刺、缪刺与交叉刺法的区别
    第五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临床应用病证的异同
    第六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穴位选择偏向
    第七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留针时间异同
    第八节 巨刺缪刺的古今辅助手法异同,及双侧取穴的差异
第五章 重新思考现代医家对巨刺与缪刺的定义
    第一节 针法定义模糊
    第二节 认为缪刺刺络等同于病势缓,或不严重
    第三节 构思新颖,重新定义
    第四节 当代对于《缪刺论》的疑惑
第六章 总结
第七章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合格证明

(2)内关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概述
    1.穴位名称
    2.定位
    3.经脉归属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检索源
        2.2 检索策略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数据处理
        2.6 结果分析
研究内容与结果
    1.内关穴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
        1.1 进针深度
        1.2 艾灸治疗量
        1.3 内关穴单穴治疗规律
        1.4 内关穴配伍治疗规律
        1.5 内关穴的配伍规律
    2.内关穴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
        2.1 内关穴相关文献每年发表数量统计
        2.2 内关穴现代临床治疗规律
        2.3 内关穴的配伍规律
        2.4 内关穴的治疗机理研究
讨论
    一.经络-脏腑相关性
    二.经穴治疗具有脏腑特异性
    三.不同经穴配伍对脏腑产生不同治疗效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3)大陵穴的古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介绍
    第一节 大陵穴的背景资料
    第二节 着重研究的针灸文献
    第三节 关于精神神志疾病的认识
        一、传统中医学对精神神志疾病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神志病精神病的认识
    第四节 目前进展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古代文献搜索方法
        二、现代文献搜索方法
第三章 古代文献研究内容
    第一节 源流
    第二节 定位
    第三节 穴性
    第四节 主治
    第五节 刺灸法
    第六节 十三鬼穴"中有关大陵穴的记载
    第七节 两种"鬼心"穴太渊与大陵的对比
        一、《千金要方》中记载之鬼心穴太渊
        二、《针灸大成》中记载之鬼心穴大陵
        三、不同版本"鬼心"穴的对比
第四章 现代文献研究内容
    第一节 大陵穴的临床作用机理
    第二节 《内经》对现代心系疾病的指导作用
        一、宁心安神
        二、调理脾胃
        三、从瘀论治
        四、治未病
    第三节 大陵穴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关于大陵穴临床应用的古代文献研究结果
    第二节 关于大陵穴临床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结果
    第三节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一、经穴别名
        二、症状归类
        三、确定主治症原则
        四、某些条文的重复引用问题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缪刺针法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源文献的选择
        2.2 古代文献的纳入
        2.3 近现代文献的纳入
        2.4 文献资料的整理及分类
        2.5 数据库建立与频次统计
        2.6 统计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
    1 古代缪刺针法主治病证
        1.1 缪刺针法主治中医内科病证
        1.2 缪刺针法主治耳鼻喉科病证
        1.3 缪刺针法主治中医眼科病证
        1.4 缪刺针法主治中医外科病证
        1.5 缪刺针法主治病证腧穴统计
    2 近现代缪刺针法主治病证
        2.1 神经系统疾病
        2.2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2.3 损伤类疾病
        2.4 其它类疾病
讨论
    1“缪”字含义
    2 缪刺的源流
    3 理论基础
        3.1 中医理论研究
        3.2 现代医学研究
    4 缪刺与巨刺的区别
        4.1 发病部位及诊断依据
        4.2 针刺部位及针具的选择
    5 缪刺法与交叉刺法的区别
    6 缪刺古今针刺方法的区别
    7 缪刺法古今临床应用病证的异同
    8 缪刺法古今选穴的异同
    9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5)针刺商丘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西医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研究现状
        1.1.1 西医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研究现状
        1.1.2 中医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研究现状
    1.2 现代医家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与发展现状评述
        1.2.1 针刺疗法
        1.2.2 艾灸治疗
        1.2.3 特殊针具
        1.2.4 针刀疗法
        1.2.5 推拿疗法
        1.2.6 外用药物
        1.2.7 药物注射治疗
        1.2.8 手术疗法
        1.2.9 物理治疗
        1.2.10 护具疗法
        1.2.11 综合治疗
    1.3 治疗穴位的选择依据
        1.3.1 对应针法的对应法则
        1.3.2 实验组方法的选择依据
        1.3.3 对照组方法的选择依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
        2.2.1 诊断与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主要实验用品
    2.4 课题设计
        2.4.1 研究方法
        2.4.2 随机分组方法
        2.4.3 对照方法
        2.4.4 盲法设计:采用单盲法,根据就诊的顺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2.5 治疗方法
        2.5.1 实验组
        2.5.2 对照组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疗效评定
    2.8 安全性评价
    2.9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资料分析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组间评分可比性分析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金伯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1、参军学医,抗美援朝
    2、中医之路,名家熏陶
        2.1 方鸣谦
        2.2 金针王乐亭
        2.3 贺普仁
        2.4 夏寿人
    3、精研典籍,风格独特
    4、中西结合,攻克疑难
    5、仁心仁术,桃李天下
        5.1 仁心仁术
        5.2 桃李天下
二、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1、"病多气郁,治病求本"
    2、"诊法独特,观察入微"
    3、"以调为要,心肾为纲"
    4、"针药并用,相得益彰"
    5、"善用单穴,手针治痛"
    6、"发扬刺法,自成一家"
    7、"强调瘀血,长于刺络"
三、金伯华教授诊疗经验
    1、类风湿性关节炎
    2、中风治疗
    3、面瘫治疗
    4、强直性脊柱炎
    5、抑郁症
    6、肥胖症
    参考文献
四、金氏华佗夹脊督脉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临床研究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1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2 现代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3 现代针灸治疗文献研究
        第二部分:强直性脊柱炎西医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1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
        2 流行病学
        3 病因病机
        4 诊断
        5 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诊疗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剔除标准
        2.6 观察与评价指标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样本例数
        3.3 随机方法
        3.4 盲法
        3.5 治疗方法
        3.6 统计分析方法
        3.7 质量控制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资料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指标比较
    5 结论
        5.1 指标评定
        5.2 研究结论
    6 讨论
        6.1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病位
        6.2 华佗夹脊穴作用机理
        6.3 对华佗夹脊定位的思考
        6.4 针法灸法
        6.5 总结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不同频率电刺激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冠心病的西医研究概况
        1.1.1 冠心病的研究背景
        1.1.2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1.3 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1.2 冠心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2.1 冠心病的病机研究
        1.2.2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1.2.3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2.4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1.3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1.3.1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研究进展
        1.3.2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冠心病及其频率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度、分级诊断标准
        2.1.4 中医辨证与分期诊断标准
        2.1.5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
        2.1.6 病例的脱落、处理及终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方法
        2.2.2 分组设计
        2.2.3 技术路线
        2.2.4 观察指标
        2.2.5 疗效判断标准
        2.2.6 硝酸甘油停减率
        2.2.7 生活质量评分
        2.2.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统计
    3.2 临床疗效比较
        3.2.1 心绞痛疗效比较
        3.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3 硝酸甘油停减率的比较
        3.2.4 生存质量的比较
    3.3 安全性观察
    3.4 不良反应
第四章 讨论
    4.1 纳入病例基线分析
    4.2 临床疗效分析
        4.2.1 心绞痛疗效分析
        4.2.2 中医证候分析
        4.2.3 硝酸甘油停减率分析
        4.2.4 生存质量分析
    4.3 研究创新性
    4.4 研究不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快速针刺三里穴治疗痛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快速针刺疗法
        1.1 快速针刺疗法的概述
        1.2 快速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
    2 手三里穴的研究概况
        2.1 手三里穴治疗痛证
        2.2 手三里穴治疗其他疾病
    3 足三里穴的研究概况
        3.1 足三里穴的现代动物实验研究
        3.2 足三里穴治疗痛证
        3.3 足三里穴治疗其他疾病
    4 痛证的针灸研究概况
        4.1 按西医病名辨病分类治疗
        4.2 按疼痛部位分部治疗
        4.3 按中医痹痛论治
        4.4 针灸治疗痛证的机理
        4.5 影响针灸治疗痛证的主要因素
    5 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6 针灸治疗落枕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1 资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评价
        4. 结果与分析
    二、三里穴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评价
        4. 结果
讨论
    1 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2 落枕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落枕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落枕的认识
    3 立法思想
        3.1 快速针刺法
        3.2 远道交叉取穴法
        3.3 穴位的选择
    4 关于疼痛的测量
    5 结果分析
        5.1 次治愈率及总有效率
        5.2 疗效、VAS评分及疼痛评级指数评估
结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呃逆的病名源流概述
    1.1 呃逆的定义
    1.2 呃逆相关病名历史沿革
        1.2.1 先秦至两汉,病证名为"哕"
        1.2.1.1 非医学文献
        1.2.1.2 医学文献
        1.2.2 两晋至唐,"哕"始兼有呃逆、干呕义
        1.2.3 宋元时期,"哕"指干呕,呃逆多用"呃"及"咳逆"
        1.2.4 明清时期,"呃逆"作为病名得以确立
    1.3 呃逆相关病名名义考辨
        1.3.1 呃逆
        1.3.2 哕
        1.3.2.1 作呃逆义
        1.3.2.2 作干呕义
        1.3.3 噫
        1.3.4 啘
        1.3.5 咳(欬)逆、吃忒、吃逆
        1.3.6 打嗝、打咯忒
        1.3.7(食户乙)逆、(食厄)逆
    1.4 小结
2.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2.1 呃逆病证初步形成
        2.1.1 病位的确立
        2.1.2 呃逆的病因病机
        2.1.3 治法方药的开创
        2.1.4 以呃逆判断疾病预后
    2.2 《黄帝内经》对呃逆的认识
        2.2.1 哕作病名在现存医书首次出现
        2.2.2 呃逆的脉象
        2.2.3 对病位与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首次提出呃逆的治疗方法
        2.2.5 疾病预后判定方式
    2.3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呃逆的认识
        2.3.1 《伤寒论》
        2.3.1.1 阳明胃虚的哕
        2.3.1.2 实证的哕
        2.3.1.3 哕证总结
        2.3.2 《金匮要略》
        2.3.2.1 病位与病因病机
        2.3.2.2 首次提出治法方药
    2.4 王叔和《脉经》
        2.4.1 保留晋以前医书内容
        2.4.1.1 有关《黄帝内经》的内容
        2.4.1.2 有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内容
        2.4.2 提出实证呃逆的脉象
    2.5 葛洪《肘后备急方》
        2.5.1 保留当时使用呃逆病名的特点
        2.5.2 记载当时方药,丰富治疗方法
    2.6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2.6.1 继承晋以前对呃逆的认识
        2.6.2 提供临证治疗的理论及穴位
        2.6.2.1 针灸治脾胀哕证
        2.6.2.2 提出治疗哕证临证取穴
3.隋唐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3.1 收集整理之风盛行,理论创新发展较少
        3.1.1 呃逆病名哕义开始转变
        3.1.2 病因病机保留前人认识并有所扩展
        3.1.3 呃逆治疗方法逐渐丰富
    3.2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3.2.1 哕字逐渐兼有干呕之义
        3.2.2 保留《伤寒论》对哕的认识
        3.2.3 提出多种致哕疾病,首次认识小儿哕证
        3.2.4 提出哕证的脉象
    3.3 孙思邈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3.1 《备急千金要方》
        3.3.1.1 保留古方精神
        3.3.1.2 提出小儿哕证治法
        3.3.1.3 胃中实热及虫积致哕的病因病机
        3.3.1.4 临证用方的广泛搜罗,首次提及痰呃
        3.3.1.5 针灸疗法的灵活运用
        3.3.2 《千金翼方》
        3.3.2.1 首次提及哕证药物使用
        3.3.2.2 创新治法
        3.3.2.3 其它非药物疗法的补充
    3.4 苏敬《新修本草》
    3.5 王焘《外台秘要》
        3.5.1 记载唐代及以前对呃逆的表述
        3.5.2 保留唐代以前治疗呃逆相关病证的医方
        3.5.2.1 保留秦汉至唐的医方
        3.5.2.2 收集当时所见治哕之方
        3.5.2.3 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活用小儿哕证治疗
        3.5.3 针灸选穴多样
4.宋元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4.1 学术争鸣,各有千秋
        4.1.1 哕、咳逆混淆,首次用"呃"描述本病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广泛与创新
        4.1.3 增加趺阳脉诊
        4.1.4 治法多样,方剂大量产生
    4.2 《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及《圣济总录》
        4.2.1 病名使用以哕为主
        4.2.2 散见诸方,各方体现不同病因病机
        4.2.2.1 原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4.2.2.2 继发性呃逆病因病机
        4.2.3 汇集了大量有效验方,方中香燥之品为其特色
        4.2.3.1 对伤寒哕证用方的补充
        4.2.3.2 哕病单列一门提出治方
        4.2.3.3 小儿哕证用方丰富
        4.2.4 针灸穴位选用依循前人观点
        4.2.5 治疗方法多样化
        4.2.5.1 首次出现食治法
        4.2.5.2 灸法的整理
    4.3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3.1 "哕"与"咳逆"同作为病名
        4.3.2 呃逆病因病机与治疗
        4.3.2.1 病因的认识为胃虚及痰水
        4.3.2.2 治疗以温中止呃为主
    4.4 刘完素及其着作
        4.4.1 首次提出哕证趺阳脉诊
        4.4.2 因机证治以热证为主,兼顾虚证呃逆
    4.5 张从正《儒门事亲》
        4.5.1 病名上将"哕"与"咳逆"混用
        4.5.2 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4.6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4.7 李东垣及其着作
        4.7.1 病名及病因病机遵从《灵枢》的认识
        4.7.2 在补土理论的基础上开立治哕用药及方剂
    4.8 朱丹溪及其着作
        4.8.1 首见"呃"作病名与"哕"同用,仍混用咳逆作呃逆
        4.8.2 对呃逆病位、病因病机及脉诊的认识
        4.8.2.1 病位认识在胃
        4.8.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4.8.2.3 呃逆的脉诊
        4.8.3 对呃逆治法方药的综合认识
        4.8.4 《格致余论》治疗呃逆三验案
5.明代对呃逆的认识
    5.1 对呃逆的认识日趋成熟
        5.1.1 病名的确认
        5.1.2 病因病机的充实
        5.1.3 治法方药的多样
        5.1.3.1 呃逆治法方药相对应
        5.1.3.2 呃逆用药的汇整
        5.1.3.3 呃逆其它治法
        5.1.4 明代对呃逆病证的贡献
    5.2 虞抟《医学正传》
        5.2.1 "呃"通假字,"(食户乙)"、"(食厄)"的使用
        5.2.2 强调呃逆病因在胃虚与胃实
        5.2.3 提出呃逆脉法判断治疗难易
        5.2.4 活用古方及灸法治呃逆
        5.2.5 虞氏治疗呃逆病案
    5.3 汪机及其着作
    5.4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5.4.1 保留呃逆多种病名
        5.4.2 丰富的治疗方式
        5.4.2.1 治法强调吐与下
        5.4.2.2 方剂分清凉剂与温热剂
        5.4.2.3 提供简便治法
    5.5 李梴《医学入门》
        5.5.1 论呃逆脉弦急必死
        5.5.2 治法简洁而有特色
    5.6 李时珍《本草纲目》
    5.7 孙一奎《孙文垣医案》
    5.8 王肯堂《证治准绳》
        5.8.1 首次正式使用"呃逆"病名
        5.8.2 诊断据脉诊与症状
        5.8.3 辨证主要先辨虚实
        5.8.4 病因指导下用药
        5.8.4.1 呃逆的治法方药
        5.8.4.2 呃逆灸法及产后呃逆的治疗
        5.8.5 呃逆病案
    5.9 张景岳《景岳全书》
        5.9.1 对呃逆古今病名进行考辨
        5.9.1.1 从《内经》治法将呃逆与哕连贯
        5.9.1.2 辨别哕证与咳逆、干呕、噫
        5.9.2 呃逆的病性与病因病机
        5.9.3 全面阐述呃逆辨证论治的原则
        5.9.3.1 脉证与治疗相结合
        5.9.3.2 方药治疗细致化
        5.9.3.3 其它治法有所发挥
    5.10 李中梓及其着作
        5.10.1 病名认识
        5.10.2 对病因认识广泛
        5.10.3 呃逆的诊断
        5.10.4 详论呃逆治疗
        5.10.4.1 呃逆用方
        5.10.4.2 呃逆用药
        5.10.4.3 呃逆其它治疗
    5.11 秦昌遇《症因脉治》
        5.11.1 首次分外感、内伤详论呃逆
        5.11.1.1 外感呃逆(寒邪、胃实热、胃火、痰火)
        5.11.1.2 内伤呃逆(胃虚寒、虚热、夹痰火、肝胆火、肾虚火)
        5.11.2 总结前人对呃逆论点
6.清至民国时期对呃逆的认识
    6.1 多元发展,遍地开花
        6.1.1 对呃逆病名认识呈现两极性
        6.1.2 对病因病机认识全面
        6.1.3 对呃逆病证辨证详尽
        6.1.4 呃逆的治法
        6.1.5 呃逆治疗方药
        6.1.6 方证对应
        6.1.7 呃逆医案丰富
    6.2 陈士铎及其着作
        6.2.1 详细鉴别呃逆之虚、寒、痰、火
        6.2.1.1 感寒呃逆
        6.2.1.2 痰呃
        6.2.1.3 胃虚火逆
        6.2.1.4 肝郁克土
        6.2.1.5 气虚呃逆
        6.2.2 提出独特治法体系
        6.2.2.1 扬治法
        6.2.2.2 水湿呃逆的治疗
        6.2.3 对药物功效的论述
    6.3 程国彭《医学心悟》
    6.4 李用粹《证治汇补》
        6.4.1 辨证分内因、外候、上下及虚实
        6.4.2 概述呃逆危候及呃逆脉法
        6.4.3 详备治法,用局方温补宜审慎
        6.4.4 治疗方式多样化
        6.4.4.1 药物治疗
        6.4.4.2 外治法
    6.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6.5.1 补充肺气郁及阳虚之呃逆
        6.5.2 医案举例多属胃阳伤而呃逆者
        6.5.3 邹时乘《临证指南医案》"呃逆论"
    6.6 徐大椿及其着作
        6.6.1 阳虚呃逆须防阳脱危证
        6.6.2 呃逆方药
        6.6.3 呃逆病案
    6.7 薛雪《扫叶庄一瓢老人医案》
    6.8 沈璠《沈氏医案》
    6.9 林佩琴《类证治裁》
        6.9.1 对前人观点作总结
        6.9.2 所附医案病证丰富
    6.10 陈修园及其着作
        6.10.1 认为"呃逆"与古"哕"字为二义
        6.10.2 将前人的因机证治做简洁整理
        6.10.2.1 病因病机
        6.10.2.2 治法方药
    6.11 王清任《医林改错》
    6.12 江涵暾《笔花医镜》
    6.13 王士雄《王氏医案》
    6.14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6.15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6.16 章次公《章次公医案》
    6.17 清代至民国时期散见的医论与医案汇整
        6.17.1 张璐《张氏医通》
        6.17.2 郑重光《素圃医案》呃逆重症案
        6.17.3 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6.17.4 吴鞠通《吴鞠通医案》
        6.17.5 王旭高医案
        6.17.6 程文囿《杏轩医案》
        6.17.7 汪逢春《泊庐医案》
7.现代对呃逆的研究
    7.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7.1.1 病因病机
        7.1.1.1 呃逆病因
        7.1.1.2 呃逆病机
        7.1.2 辨证论治
        7.1.2.1 辨证要点
        7.1.2.2 分型论治
        7.1.3 对病因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7.1.3.1 对病因病机的研究与探讨
        7.1.3.2 对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7.1.4 呃逆的方药治法研究
        7.1.4.1 呃逆用方研究
        7.1.4.2 呃逆用药研究
    7.2 单、验方
    7.3 呃逆的针灸治疗
        7.3.1 针灸辨证治疗
        7.3.2 呃逆针灸诊治经验研究
        7.3.2.1 针刺疗法
        7.3.2.2 针药并用
        7.3.2.3 电针疗法
        7.3.2.4 针灸三步递进法
        7.3.2.5 耳针体针结合治疗
        7.3.2.6 穴位注射
        7.3.2.7 综合治疗
        7.3.2.8 单穴治疗呃逆经验
        7.3.3 其它针法
        7.3.3.1 眼针
        7.3.3.2 踝针
        7.3.3.3 埋线治疗
        7.3.3.4 耳针治疗
        7.3.4 灸法治疗
    7.4 按摩与气功治疗
        7.4.1 按摩推拿治疗
        7.4.1.1 穴位按摩推拿
        7.4.1.2 直肠按摩法
        7.4.1.3 口腔按摩法
        7.4.1.4 捏脊法
        7.4.2 气功治疗
    7.5 呃逆的其它疗法
        7.5.1 外治疗法
        7.5.1.1 贴敷
        7.5.1.2 药烟疗法
        7.5.2 触悬疗法、探吐疗法与灌肠疗法
        7.5.2.1 触悬疗法
        7.5.2.2 探吐疗法
        7.5.2.3 灌肠疗法
    7.6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呃逆的特点与经验
        7.6.1 施今墨
        7.6.2 吴佩衡
        7.6.3 张伯臾
        7.6.4 程门雪
        7.6.5 张羹梅
        7.6.6 姜春华
        7.6.7 祝谌予
        7.6.8 刘渡舟
        7.6.9 董建华
        7.6.10 于己百
        7.6.11 臧堃堂
        7.6.12 肖少卿
        7.6.13 李士懋
        7.6.14 董晓初
        7.6.15 张学能
        7.6.16 张琪
        7.6.17 秦亮甫
8.有关呃逆若干问题探讨
    8.1 治疗呃逆运用相畏、相反药的思考
        8.1.1 丁香畏郁金
        8.1.1.1 王旭高丁香、郁金同用案
        8.1.1.2 张聿青丁香、郁金同用案
        8.1.1.3 木香分气丸、十香返魂丹、丁郁四神散、呃畏一二汤
        8.1.1.4 丁香畏郁金的现代认识
        8.1.2 浙贝母反草乌
    8.2 呃逆从五藏及三焦论治探讨
        8.2.1 从肺肾辨治
        8.2.2 从五脏辨治呃逆验案
        8.2.3 呃逆从三焦辨治
        8.2.4 顽固性呃逆从肝论治
    8.3 呃逆从瘀血论治
        8.3.1 呃逆从瘀论治的起源
        8.3.2 从瘀论治的继承与创新
        8.3.3 现代治疗瘀血呃逆经验
        8.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针刺六阴经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原穴研究
        1、原穴理论发展渊源
        2、六阴经原穴古今临床应用
        3、原穴脏腑相关性研究进展
    二、高血压病中医认识及与五脏的关系
    三、内皮功能与高血压病心血管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四、针刺对高血压大鼠降压及靶器官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材料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针刺六阴经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2. 针刺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NOS系统及TNF-α的影响
        3. 针刺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ET-1、Ang II蛋白表达的影响
        4. 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ET-1、Ang II蛋白表达的结果
    三、讨论
        1. 针刺六阴经原穴对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存在特异性
        2. 针刺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保护内皮功能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3. 针刺原穴对早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局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发表论文
致谢

四、针刺大陵穴治疗胸胁闪挫伤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今文献的巨刺、缪刺与现今交叉刺法的处方规律探析[D]. 沈汉勇(Hun Yung Sim).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内关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的文献研究[D]. 王晓洁.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大陵穴的古今文献研究[D]. 黄永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4]缪刺针法的文献研究[D]. 闫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5]针刺商丘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D]. 陈良杰(Chen Liang Chieh).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6]金伯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临床研究[D]. 彭冬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不同频率电刺激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D]. 李燕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8]快速针刺三里穴治疗痛证的研究[D]. 周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9]呃逆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梁克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针刺六阴经原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研究[D]. 崔韶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针刺大岭穴治疗胸腰挫伤4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