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探

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探

一、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东,郭秀梅[1](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偏离份额的合肥市自然资本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分析合肥市自然资本流量和自然资本存量的利用程度,以安徽全省的生态足迹作为参照,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合肥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与各类土地生态足迹的结构性分量和竞争性分量。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合肥市耕地、草地、林地生态足迹呈先升后降趋势;水域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草地、林地面临比安徽省更大的生态压力;而耕地、建设用地有生态盈余,且面临比全省小的生态压力;草地的足迹深度高达100以上,林地的足迹深度在18-636之间。总体上,合肥市在2010年以前存在对自然存量资本的利用,2011年后出现生态盈余,但盈余量逐年递减。

郭鹏程[2](2021)在《耦合MOP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结构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认为土地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物质资源的源泉和依托,也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石。然而,经济高速地增长,城市大范围地扩张,人口爆炸式地增加,都给土地资源尤其是生态用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正紧密筹划中,详尽了解土地利用/覆被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迫在眉睫。因此,作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热点是进行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同步优化,但耦合模型中数量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上过于简单化,且很少有研究关注引起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随着信息时代高性能工作站计算效率的大大提升,使得多学科交叉,多模型的耦合,智能优化算法的改进成为可能,土地利用/覆被优化的研究达到了更深、更广的阶段。本文分析了合肥市2015年到2019年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土地利用/覆被的驱动因子分析,基于智能优化算法和数据挖掘算法,耦合了多目标规划模型与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LUS模型,从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对合肥市2023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覆被进行同步优化。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合肥市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地类转移矩阵,归纳出合肥市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目前土地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驱动因子与土地利用/覆被分布的关系。(2)土地利用/覆被结构的优化。研究了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建立土地利用/覆被结构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辅以Markov chain和单目标优化模型,得到2023年合肥市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覆被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目标遗传智能优化算法能够解决多目标之间的冲突,高效地找到最优的Pareto解集。(3)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基于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的土地扩张驱动因子分析,挖掘出影响各个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的潜在驱动因子;基于改进的CA模型,结合随机种子生成和阈值递减机制,时空动态地模拟合肥市2019年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为0.89,总体精度为0.92,Fom指数为16.75%。基于耦合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和PLUS模型,模拟出不同情景下合肥市2023年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布优化格局。实验结果表明,PLUS模型在模拟精细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具有可行性,并且耦合模型的应用能为决策者如何选择不同发展目标的未来土地利用模式提供实质性指导。

李征[3](2020)在《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分析》文中指出近几年来,党和中央陆续提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方针。从土地管理学上来看,这都属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范畴,但受不同地理、交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道路截然不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差异也较大。安徽省内这种现象较为明显,从皖北的农业基地建设,到合肥地区的省会扶持政策,再到皖南地区的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各个地区宏观上被划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区。本文通过从各市2014年-2018年间的各项经济数据,选取出多个对土地利用效率有较大影响的数据作为投入指标,选取多个能够充分体现土地利用效率水平的经济数据作为产出指标,从投入-产出角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各市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思路为,选取部分经济数据构建原始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产出指标进行处理,提取出产出指标主成分,构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计算出各市的效率值,再将各市效率值进行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和空间上的横向对比,探讨出各市在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对策和建议。通过研究,认为安徽省各市发展重点不同,存在问题也不同,因此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处理。皖北城市作为农业基地,农用地利用效率值较高,同时要采取措施保证经济进一步发展,皖南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高,但要警惕建设用地滥扩现象的发生,既要保证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也要保护好耕地。

王沁[4](2020)在《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提出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中国以“占补平衡”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实际操作中存在“总量动态平衡”的本质目标未实现而导致耕地质量、生态失衡的现象,亟待调整。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为新时代耕地保护指明了方向,而健全耕地补偿机制是其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开展耕地生态补偿和分区研究,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从而促进区际公平、协调发展。本文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出发,先后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理论的概念变迁与研究进展,构建了跨区域耕地生态补偿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靶区,选取41个地级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范式评价研究区耕地生态状况,运用生态盈余/赤字指标来判断区域耕地资源生态状况,并引入足迹深度概念表征人类对耕地存量的占用。基于耕地自然属性,核算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选取恩格尔系数、人均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进行系数调整,从而测度各地级市的耕地生态补偿总量与补偿优先级,从时空维度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长三角为例,开展了生态补偿分区研究,研究发现:(1)生态足迹研究可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的供需差异,为缓解地区间生态利用与发展权利不平衡现象而进行的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反映了各地实际消耗的耕地生态生产力,足迹深度概念将视野由流量拓展到了存量维度;(2)长三角耕地生态整体呈小幅盈余,苏皖优于沪浙,各地级市承载状态分布不均衡,但耕地生态差异趋于缩小,承载状况有一定改善;(3)苏皖为耕地主要“生态受偿区”,沪浙则为“生态补偿区”,安徽省内部异质性显着,区域内受偿与补偿总额均呈增长态势,整体存在生态消费转为生态服务之趋势。最后,根据耕地生态补偿分区提出相应启示:一是要内部调剂,对口合作,缩小地区差距;二是鼓励多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补偿运作机制;三是补偿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四是以一体化区域为推手,多点带动,拼图式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化、多元化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刘运强[5](2020)在《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扩张多情景模拟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探索城市扩张规律,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和预测城市扩张趋势对制定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合肥市主城区为研究区,首先建立了基于最小累积阻力差值的城市土地适宜性分区;随后利用研究区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的城市范围,从扩张规模、扩张形态和扩张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合肥市主城区城市扩张过程;最后设计了3种城市扩张情景,实现了基于SLEUTH模型的2015至2040年多情景城市扩张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分了城市土地适宜性分区。通过选取扩张源地、建立阻力面、计算最小累积阻力差值等过程,得到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适宜性分区。生态适宜区面积1172km2,生态较适宜区面积1443km2,建设适宜区面积1107km2,建设较适宜区面积2675km2。(2)从城市扩张规模、扩张形态和扩张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合肥市主城区的城市扩张过程。4个时间段的扩张速度分别是16 km2/年、37 km2/年、54 km2/年和64 km2/年,合肥市主城区扩张速度呈递增趋势。扩张强度的最高峰值分别出现在距离城市中心7.5km、10km,12.5km和17.5km处,城市边界加速向外延伸。城市趋于向西南方向扩张,西北和东南方向扩张不明显,2015年后东方向的扩张强度增加。2000至2018年,边缘模式一直是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其扩张面积最大。飞地模式、填充模式扩张面积与边缘模式扩张面积的差距逐渐缩小。(3)基于历史发展情景和城市规划发展情景,预测了城市的自由扩张和在规划约束下的扩张状况。历史发展情景的扩张面积最大,主城区“摊大饼”形式的扩张和道路沿线的带状扩张侵占大量优质耕地和生态用地,散乱分布的新增乡镇加重了城市斑块的破碎化。这说明缺少有效约束的SLEUTH模型会产生不合理的预测结果。城市规划发展情景极大限制了城市扩张规模,保护了耕地和生态用地,以政策为导向的预测结果还精确揭示了城市发展热点。(4)基于土地适宜性发展情景实现了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SLEUTH模型的集成,预测了合理的城市扩张空间。相较于历史发展情景和城市规划发展情景,该情景的城市扩张面积和耕地侵占面积都处于中等水平,预测结果充分保护了生态用地和耕地,同时也兼顾了城市发展需求。主城区和周边乡镇出现了明确的扩张方向,并体现出与城市规划发展情景相同的城市发展热点区域。本论文有图41幅,表16个,参考文献181篇。

殷如梦[6](2020)在《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区域发展目标的多元化与土地利用的多宜性,土地不仅能满足人类的生产需求,还提供多种生活和生态产品和服务。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后,对土地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地矛盾尖锐,亟需通过发挥土地利用多功能来缓解;此外泛长三角地区面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功能竞争激烈等现实问题,厘清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协同/权衡关系是合理配置国土空间质量提升的关键。本研究以泛长三角地区为研究案例,以人地关系论、景观生态学、二元经济结构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等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为理念,遵循“要素测度——时空特征分析——关联分析——影响因素——优化对策”的逻辑展开研究,综合运用了标准差椭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岭回归等方法,剖析了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内在关联、影响因素等,并据此提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借鉴前人研究及顾及地区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种数理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刻画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形态、时序演化特征、社会经济梯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生产功能由南向北呈上升趋势,西北方向低值集聚,生活功能分布趋势与生产功能趋同,生态功能区域差异微弱;土地利用功能变化趋势显示2005-2015年泛长三角地区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总体上升,生态功能由于生态压力、生态供给、生态维持水平的变换过程存在时空差异,致使区域生态功能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异明显;研究时段内,四种类型城市的生产功能均不断强化,功能间的比例关系整体上渐趋平衡,但不同区域之间仍有差异,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大致保持着1:1.03:1.20的比例结构,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比例约为1:1.25:1.59;(2)借助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2005-2015泛长三角地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指数大多呈显着的正相关性,即明显的空间协同关系。具体而言:生产与生活功能二者交互作用正向增强,且南部地区的生活功能对生产功能的作用强度高于北部地区;生产与生态功能二者交互作用有负向加剧态势,二者之间负向关联(权衡关系)的区域有所增大;生活与生态功能二者之间交互作用减弱,生活-生态功能负向作用较明显,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的作用关系与社会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密切相关,东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较好,基础服务设施、公共基础服务等城乡差距小,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关系双向促进,而西北部地区生活功能一定程度胁迫生态功能。(3)利用岭回归模型探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选取指标对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具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土地垦殖指数,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会对生产功能产生显着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平均高程,建成区面积比例会对生产功能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农民人均纯收入会对生活功能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不会对生活功能造成显着影响;平均高程会对生态功能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及坡度,土地垦殖指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査业从业人员比例会对生态功能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提升策略。

刘清源[7](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指出自2004年起,乡村建设就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乡村建设是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新要求下的乡村建设既要充分体现不同地域乡村的发展特色,更要明确不同乡村的建设重点,尤其是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探索有待加强。本论文首先采用综合、比较、层次分析等简明实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等概念及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梳理,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其次,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与功能,梳理国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国内不同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指标、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新要求与新转变,总结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的启示;再者,在此基础上,以“循序渐进、分级配置、因地制宜、保护特色、文化自信、生态修复”六大点为目标,从系统性、简明性、前瞻性、地域性及可实施性五个视角切入,通过提升生产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修复生态环境三方面优化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对指标给予权重,并结合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对其赋值;最后,以合肥市随机抽取的50个乡村进行该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并结合验证过程给予一定的应用思考与建设建议,对未来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展望。

张红伟[8](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王维[9](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徐崇森[10](2019)在《农户视角下合肥市小庙镇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资料,对于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与保障农民经济收入方面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耕地的关注更多的集中在耕地面积的保有量与耕地农作物的产量等经济价值功能,对于耕地的生态价值功能却很少关注。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腾飞,城镇化水平也随之迅速提高,城市在建设用地扩建过程中必然要占用大量的近邻郊区耕地,造成人均耕地面积降低、耕地数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我国当前的耕地使用制度上,农户作为耕地使用的主要承担者与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者,由于生态效益的外部性,缺乏得到相应的合理补偿,导致农户对耕地生态保护的意愿性和主动性不足。因此,以农户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农户耕地生态参与积极性,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促进耕地质量的进化,提高耕地农户收入水平,提升社会耕地生态功能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为例。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合肥市小庙镇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研究,获取耕地生态补偿数额,为合肥市耕地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实地入户调查了解农户耕地生态补偿受偿意愿相关因素,以问卷数据为基础,运用条件价值法测算出平均受偿意愿,结合Logistic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并分析农户耕地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并获得如下结论:(1)合肥市小庙镇农户的耕地生态补偿受偿值为每年每亩498.21元。(2)教育程度、收入、支付意愿、有无生态价值、补偿认可度等与WTA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这些因素对农户受偿值影响较大。

二、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足迹偏离份额的合肥市自然资本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研究设计
    1.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2.生态账户设计
    3.偏离份额分析
    4.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三、结果分析
    1.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2.生态足迹偏离份额分析
    3.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4.自然资本利用状况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对策建议
        第一,提倡节约发展,增加循环利用,降低人均生态足迹。
        第二,积极发展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
        第三,加强经济交流,利用自身优势,减轻足迹深度。
        第四,认真对待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生态平衡。

(2)耦合MOP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结构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2.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现状
        1.2.3 耦合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架构
    1.5 本章小节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
        2.2.2 驱动因子数据集
        2.2.3 其他数据集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分析
        3.1.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分析
        3.1.3 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分析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问题
    3.3 土地利用/覆被驱动因子分析
        3.3.1 驱动因子的选取与解释
        3.3.2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驱动因子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多目标优化
    4.1 多目标规划模型与遗传算法
        4.1.1 多目标规划模型
        4.1.2 遗传算法
    4.2 多目标规划模型构建
        4.2.1 目标函数及决策变量
        4.2.2 约束条件
    4.3 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与分析
        4.3.1 模型求解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布局优化
    5.1 PLUS模型原理
        5.1.1 基于土地扩张分析策略的规则挖掘框架
        5.1.2 基于多类型随机斑块种子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5.2 PLUS模型构建及精度验证
        5.2.1 土地利用扩张分析
        5.2.2 模拟参数设置
        5.2.3 模型精度验证
    5.3 2023年不同情景下合肥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状况

(3)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土地利用效率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1.3.1 土地利用效率相关概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2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 主成分分析法
    2.2 数据包络分析法
        2.2.1 CCR模型和BCC模型
        2.2.2 超效率DEA (SE)综述
        2.2.3 数据包络分析法思路
3 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 安徽省土地利用概况
    3.2 各市发展差异分析
    3.3 安徽省土地利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及地区差异分析
    4.1 构建原始评价指标体系
        4.1.1 确定评价指标
        4.1.2 构建原始指标体系
    4.2 提取产出指标主成分
        4.2.1 提取2014年建设用地产出指标主成分
        4.2.2 提取2015-2018年建设用地产出指标主成分
        4.2.3 提取2014-2018年农用地产出指标主成分
    4.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计算分析
    4.5 基于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
    4.6 基于空间维度的横向比较
    4.7 各片区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7.1 片区划分
        4.7.2 各片区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生态补偿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3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补偿测度模型
    3.1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3.1.1 生态足迹与耕地生态足迹
        3.1.2 生态承载力
        3.1.3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3.1.4 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与足迹深度
    3.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3.2.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3.2.2 耕地生态系统经济调整系数
    3.3 基于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补偿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
        3.3.1 以生态足迹为基础的耕地生态补偿逻辑
        3.3.2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
        3.3.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
4 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土地利用情况
    4.2 数据来源
        4.2.1 产量数据
        4.2.2 面积数据
        4.2.3 人口数据
        4.2.4 经济数据
    4.3 耕地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4.3.1 耕地生态足迹分析
        4.3.2 耕地生态承载力分析
        4.3.3 耕地生态足迹广度分析
        4.3.4 耕地生态足迹深度分析
        4.3.5 长三角耕地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
    4.4 耕地生态补偿计算与分析
        4.4.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与分析
        4.4.2 耕地生态补偿总量计算与分析
        4.4.3 耕地生态补偿优先级计算与分析
        4.4.4 长三角耕地生态补偿综合分析
5 长三角地区耕地生态补偿分区与启示
    5.1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
        5.1.1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理念的逻辑
        5.1.2 耕地生态补偿综合优先级分区的原理及程序
        5.1.3 长三角地区耕地生态补偿五区图分析
    5.2 基于耕地生态补偿五区图的耕地生态补偿启示
        5.2.1 内部调剂,对口合作,绿色共保,缩小地区差距
        5.2.2 多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补偿运作机制
        5.2.3 补偿方式多元化,促进一体化区域内要素流动
        5.2.4 以一体化区域为推手,拼图式逐渐覆盖全国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5)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扩张多情景模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3.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3.2 源地的选取
    3.3 阻力面的建立
    3.4 最小累积阻力面的构建
    3.5 城市土地适宜性分区确定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扩张过程分析
    4.1 城市扩张规模分析
    4.2 城市扩张形态分析
    4.3 城市扩张模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扩张多情景模拟预测
    5.1 模拟预测方法
    5.2 输入数据制作
    5.3 城市扩张情景设计
    5.4 模型校准与精度验证
    5.5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多功能
    2.1.2 协同/权衡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经济
    3.1.3 人口规模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4章 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格局
4.1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1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
    4.1.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4.2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2.1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总趋势
    4.2.2 土地利用多功能空间分布形态分析
4.3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序演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序演化的数量特征
    4.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序演化的空间格局
4.4 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梯度差异
    4.4.1 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特征
    4.4.2 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梯度分异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相互作用关系
5.1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关联格局
    5.1.1 土地利用多功能全局空间自相关
    5.1.2 土地利用多功能局部空间自相关
5.2 土地利用多功能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2.1 土地利用多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法
    5.2.2 生产-生活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态势评价
    5.2.3 生产-生态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态势评价
    5.2.4 生活-生态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态势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识别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6.3 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地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新农村建设
        2.1.2 美丽乡村
        2.1.3 乡村振兴战略
        2.1.4 基础设施与乡村基础设施
    2.2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2.2 两型社会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2.3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
        2.2.4 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2.2.5 城乡规划领域相关指标体系
    2.3 总结及借鉴
第三章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相关基础研究
    3.1 乡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与功能
        3.1.1 乡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3.1.2 乡村基础设施的功能
    3.2 国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研究
    3.3 国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研究
        3.3.1 “十一五”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3.3.2 “十二五”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3.3.3 “十三五”时期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
    3.4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及新要求
        3.4.1 政策建议
        3.4.2 新要求
        3.4.3 新转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
    4.1 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路径
    4.2 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框架构建
        4.2.2 指标选取思路
        4.2.3 相关指标体系借鉴与指标搜集
        4.2.4 理想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4.3.1 指标筛选的方法与思路
        4.3.2 指标筛选过程
        4.3.3 指标的最终确定
        4.3.4 指标的权重
        4.3.5 指标的赋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5.1 合肥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5.1.1 建设现状概况
        5.1.2 建设主要问题
    5.2 基于合肥市对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5.2.1 肥东县
        5.2.2 肥西县
        5.2.3 庐江县
        5.2.4 长丰县
        5.2.5 巢湖市
    5.3 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应用思考
    5.4 乡村振兴背景下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策
        5.4.1 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5.4.2 加快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质率
        5.4.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标准研究
        5.4.4 优化乡村基础设施配建技术
        5.4.5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系
        5.4.6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5.4.7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维护管控与运营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6.2.1 本文的不足
        6.2.2 本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
附录2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表
附录3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4 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5 第二轮问卷指标数据汇总表
附录6 第三轮问卷指标数据汇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2.1.2 土地集约利用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生态文明理论
    注释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1 影响机制分析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尺度
        1.5.2 数据来源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
        2.1.1 知识结构图谱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
        2.2.1 知识结构图谱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3.1 基础理论解析
        3.1.2 系统理论
        3.1.3 协调发展理论
    3.2 相关概念界定
        3.2.1 长江经济带
        3.2.2 城市群
        3.2.3 经济系统
        3.2.4 生态系统
        3.2.5 环境系统
        3.2.6 能源系统
        3.2.7 教育系统
        3.2.8 协调发展
        3.2.9 时空格局
    3.3 本章小结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简明性原则
        4.1.3 客观性原则
        4.1.4 可比性原则
        4.1.5 可获得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2.1 总结归纳法
        4.2.2 基尼系数法
        4.2.3 共线性检验
        4.2.4 合理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5.1.4 评价方法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6.1.4 评价方法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7.1.4 评价方法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7.5 本章小结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8.1.4 评价方法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8.6 本章小结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9.1.4 评价方法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9.6 本章小结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6 本章小结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11.1.1 最小二乘法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11.2.1 因子的选择
        11.2.2 因子的处理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11.4 本章小结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12.3 本章小结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13.1 主要结论
    13.2 研究不足
    1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农户视角下合肥市小庙镇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国外研究进展
    2.4 公共物品理论
    2.5 外部性理论
    2.6 机会成本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庙镇耕地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区域选择及概况
    3.2 小庙镇耕地应用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3.2.1 专门的耕地生态补偿管理制度尚未形成
        3.2.2 部分耕地农药与化肥使用超标
        3.2.3 部分耕地存在抛荒现象
        3.2.4 耕地使用积极性不高
        3.2.5 部分流转耕地另作其它用途
        3.2.6 耕地的种植者群体大龄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意愿支付法的合肥市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来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调查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4.3.2 农户耕地生态效益支付意愿分析
        4.3.3 农户耕地生态效益受偿意愿分析
    4.4 意愿支付法下的耕地生态补偿意愿标准测算
        4.4.1 耕地生态补偿的年平均支付意愿
    4.5 变量选择及意义
    4.6 影响农户参与耕地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四、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足迹偏离份额的合肥市自然资本利用研究[J]. 李志东,郭秀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耦合MOP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结构与空间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郭鹏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分析[D]. 李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4]耕地生态补偿测度和分区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王沁. 浙江大学, 2020(01)
  • [5]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城市扩张多情景模拟预测研究[D]. 刘运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泛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D]. 殷如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皖中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刘清源.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农户视角下合肥市小庙镇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 徐崇森.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合肥市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