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死”到“名言警句”

从“暴死”到“名言警句”

一、从“暴卒”说到“名言警句”(论文文献综述)

赵苓岑[1](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曹磊[2](2018)在《津阪孝绰及其《夜航诗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日本江户时代中晚期重要的汉学家、经学家、诗学家津阪孝绰及其《夜航诗话》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文献学、史学、文学、诗学及文献统计的研究,以揭示津阪孝绰的学术特点、《夜航诗话》内容及其学术影响和价值。津阪孝绰(宝历七年—文政八年,1758-1825)以乡野低级武士的身份最终成为日本江户时期德川幕府津藩官学“有造馆”第一代督学,作为日本江户时期浪华(今大阪及其附近地区)儒者的代表人物,以“折中学派”的儒学思想治经与评诗、授徒。津阪孝绰一生经历了三代德川将军,即九代将军德川家重(1745—1760)、十代将军德川家治(1760—1786)、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1786—1837)。这段时期的德川幕府统治刚刚经历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1648-1751)所推行的享保改革,出现所谓的中兴时期。同时在津阪孝绰的一生当中,德川幕府经历的还有天明大饥荒(1782—1788),京都大火(1788)。学术立场上推行强硬的宽政改革,以《异学禁令》(1790)对朱子学之外所有学派一律禁止。同时,儒学上兴起以皆川淇园、龟田鹏斋、太田南亩等人为代表的“折中学派”。诗学观念上,从对唐诗、明诗的鼓吹转向对宋诗的模仿与推崇,并出现了倡导“性灵说”的汉诗诗人群体。在这样一个历史与思想的背景下,津阪孝绰经历少年放医从儒、青年京都苦读游学、中年伊贺穷苦困顿、晚年津藩修学着书,最终确立以“治世”为目标的“折中学派”中的“考据学派”立场,并完成了其儒学代表作《孝经发挥》。同时,津阪孝绰依据“考据学”立场与方法写作《夜航诗话》,展现了其诗学批评上的卓越才华。《夜航诗话》成书于1816年(文化丙子年),由津藩藩主藤堂高兑拨下专款于1836年(天保七年)刊刻,由日本知名儒者、津藩官学“有造馆”第三代督学斋藤拙堂作序,其子津阪达校对。《夜航诗话》全文由汉文写作,行文与国人无异,以“此为学诗小子请问诸论者,就尝所劄记《稽古余笔》,抄其系诗话者别成一书,用代齿牙之劳。”(《夜航诗话》序)为创作目的,以考据字的音、形、意以及名物、探究诗歌本事以及典故、考察版本与文字校勘、溯源诗歌体式、发掘诗句含义之源流为主要方法,表达他鼓吹唐诗,又兼及宋明诗的立场。本文以津阪孝绰其自着墓志铭《寿圹志铭》、津阪孝绰后人所着《诞辰二百五十年津坂东阳的生涯》、《津市文教史要》等日本文献为基础,描述津阪孝绰的人生经历。同时,以日本当代学者二宫俊博对津阪孝绰于京都、江户交游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先哲百家传》《先哲百家传·续》《近世先哲丛谈正编》《近世先哲丛谈后编》,分析津阪孝绰其儒学立场、诗学思想及形成原因。本文注意到津阪孝绰早年于京都虽然秉承“古学”儒学立场,然广泛地与“折中学派”儒者、“朱子学”儒者及推崇宋诗的“混沌社”诗人交游,展现出其开放的学术态度。晚年江户“出府”时期,津阪孝绰与“朱子学”儒者的疏远与“反对异学之禁”儒者的亲近表明其儒学立场上“折中学派”的倾向。考察其生平与“有造馆”建设的行为,本文确立其“追求事功”的人生追求。津阪孝绰的诗学思想通过本文分析为“格调说”的重视诗法为主,兼及部分“性灵说”。此结论与松下忠于《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兼论明清三大诗论及其影响》认定的“神韵说”不同。与以往研究津阪孝绰及域外诗话的诗学思想,往往依据其言论或诗句列举方式不同。本文通过梳理《夜航诗话》中对中国历代诗话征引情况的分析,分别阐释《夜航诗话》对宋、明、清三代诗话征引情况的特点,结合对比中国宋、明、清三代诗话原典、诗学观念,确定并分析津阪孝绰的诗学思想。同时,本文精细地统计、分析《夜航诗话》中对格律、诗礼、文字考辨、典故考证的内容,具体地展示其“考据诗学”的诗学阐释方式。本文较之前人,试图对不受关注的日本汉诗理论家、儒者个体展开研究,首次对日本汉诗理论家、儒者进行“交游考”研究。本文尝试运用诗话征引的视角、内容统计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希以自己的拙笨地努力,为研究域外诗学、诗人及儒家思想的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李学卫[3](2018)在《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理学是一种哲理化的经学,理学家思想体系的构造首先体现在对传统经典的继承性解读和创造性解读矛盾与统一。关学与洛学是理学创立时期的两大重要学派,二者都通过对《周易》经传与“四书”之间的经典汇通,创造性地对易学诸多范畴和命题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不同的是张载在总结天文学宣夜说、《黄帝内经》等阴阳气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造了历史上的太虚说和气说,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深刻命题。并以此命题对易学中太极、三才、三才之道等范畴,以及对“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理尽性至于命”三大经典易学命题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使得汉唐经学失去超越性、主宰性的天,在太虚本体之上再次得到挺立。并在本体论理论高度之上,揭示了佛、道二教或“略知体虚空为性”而“不知本天道为用”,或“知道之自然,未始识自然之为体”之“体用殊绝”的理论实质。张载的易学解释学可谓继承中有创新,而程氏对《周易》经传的解释则是颠覆性的。程氏则借鉴道家四大说言说道体的模式,将儒家文献中天的超越性、主宰性赋予给道,并通过道、理互文,把天的超越性、主宰性和儒家伦理纲常的实在内涵相结合,实现了儒家理本论对道家道本论的成功改造。以理本体论审视三才天地人等可感之物象,把先秦儒家神圣的天替换为理学家神秘的理。程颐批评先秦文献中三才各有其道而阐发天道、地道、人道本一道;批评天地万物各有其理而阐发万理本一理。程氏曾称许老庄言道体之善,而所谓“是心之动”而分出天地之上下与佛教万法唯识说也有类似之处。张载与二程既有亲属关系,又是经常切磋学问的讲友。年轻时候三人就开始了易学讨论。张载对程氏言道体、言穷理尽性等多少有些委婉的批评。在邵雍、张载、程颢、司马光等去世后,程颐成为旧党学术领袖,对诸家学说有过初步的融会贯通。程颐对张载太虚说、穷理尽性说、气聚散循环说等有过过激的批评,而对张载以礼为教、变化气质以及民胞物与、诚明合一等命题大为称许,并加以改造、引用。张载和程颐易学不仅直接促成了关、洛理学体系的产生,而且对后世朱熹理学、王夫之理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研究和文献考证,全面、系统地分析张载和程颐构筑易学体系的过程,分析张载和程颐易学在易学观、释易体例、易学思想方面的异同,从而廓清学术史上关洛学派之间争论和误解,以科学的、实证的学术论证代替历史上,乃至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学派立场之争。张载和程颐同样继承孔子《易传》的释经风格,但是,由于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政治地位乃至性格差异等使得张载和程颐易学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文本形式上看,张载的易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横渠易说》《正蒙》的相关篇目以及部分语录中。其中《横渠易说》是张载写作《正蒙》素材,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系辞传》的注解以及注解过程中闪耀着的思想火花,可谓传道重于传经。《周易程氏传》则是程颐花费毕生精力,为儒家后学留下传经之作。《周易程氏传》成书之后,经程颐反复修改、润色而文字足、义理精,是一本成功的理学经典。二程语录、文集中也有大量涉易言论,也是研究程氏易学思想不可忽视的文献。从释易体例上看,张载和程颐都力图恢复儒家《易传》解易传统,虽然受王弼“扫象”的易学观影响,却以消除儒家经学玄学化为旨归。在具体的释易实践中,张载和程颐都对汉易象数体例有所借鉴。程颐偏重诠释《易传》所阐发的君臣进退之道;张载偏重提升《易传》所阐发的君子之道。张载和程颐易学都承王注、重孔疏。不同的是张载注解古经简略,基本上直承孔疏释易体例。只是在释经实践中,对于具体释易体例的选择差别较大。程颐则刻意对玄学易、象数易的释经体例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张载尤重《系辞传》,而程颐尤重《序卦》。张载以“太虚”为最高范畴,发挥传统阴阳气变学说,纠偏“贵无”,排斥“幻空”,为儒家名教之乐寻找宇宙论根据。程颐把先秦文献中理的概念提升为程氏易学的最高范畴,借助道家四大说言说道体的模式,阐发“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理本论命题,为先秦儒家天道性命学说寻找本体论依据。从内容上看,张载最重乾坤二卦,其他六十二卦的注解详略不一。张载释《文言传》《系辞传》最为详尽,虽然常有大段发挥己意,但是所发义理非常精深。《周易程氏传》释经,首先分割《序卦》至于卦名之下,然后依次讲解卦辞、《彖传》、《大象传》、爻辞及其《小象传》。略解文辞,而说义理极为详尽。《系辞传》内容杂有义理、象数,程颐释经过程中,对《系辞传》讲义理的部分时有引用。又着有《易说·系辞解》讲解部分《系辞传》内容。而《说卦》内容几乎全涉象数,程颐曾经批评过其中内容。就释经风格而言,孔子因《易》有“古之遗言”而主张“观亓德义耳”。张载和程颐治易继承了《易传》的释经风格。张载治易所发义理特重德行修养,以阐发《易传》君子之道为旨归。象儒门学子之师长,叮咛教诲,推心置腹。程颐治易,尊严师道、接引后学,言辞之间不离君臣进退。把古经解释成一部修治平齐的教科书。在易学思想方面,张载以太虚本体论释天道性心等理学概念,融会《论》《孟》《易》《庸》”之心性学说,初步实现了对汉唐儒学不言天道性命偏颇之弊的改造。程颐通过道理互文,使得理取代道成为可感世界的最高主宰。程颐以为理即《系辞传》所谓“密”,从而以“密”代替玄学家言道体之“无”。程氏所言之理不仅是气象万千的可感世界的根本之所在,也是人间尊卑贵贱秩序、人之命运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而阴阳盈虚、动静屈伸、交感变化乃至人间的尊卑上下、一治一乱都是理的具体体现。张载立“太虚即气”之命题,程颐则立“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之命题,分别对三才之天地人和三才之道之阴阳、刚柔、仁义等范畴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并通过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穷理尽性至于命”三个重要易学命题,创造性地阐发了先秦儒家天道性命学说。不同的是,张载以气化言道,以合虚与气言性,以合性与知觉言心,以有形、无形解形上、形下,认为穷理尽性至命为三事不可为一。而程颐则从理一本论出发认为道理性命心神等理学范畴“其实一也”,认为穷理尽性至命可以“三事一时并了”。张载和程颐的易学哲学从形上学的高度构筑的天道性命学说,成功地应对了佛老言道德性命给儒家学说造成的冲击。后世学者被理学天道性命学说所吸引,逐渐远离二教学说,使得宋明之后二教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而趋向衰落。显然,这与理学家成功地理论创新分不开。张载去世比较早,关学弟子后来多师从二程。二程弟子众多,洛学在南宋之后经朱熹融会贯通逐渐成为儒学主流。程朱理学成为主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张载哲学则依附程朱理学基本上得到了保存。而张载思想精深独到,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理论创新,对于今天学术界而言,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依然具有深刻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深入研究二程易学思想之间细微的差异,深入研究张载和程颐易学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都是张载和程颐易学比较研究的题中之义,在文章中未能充分展开,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化、细化研究。

李常生[4](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张玄[5](2017)在《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由于受到西方文学观念和理论方法的影响,笔记体小说被长期忽略,大量作品被排除在小说研究之外。而在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又缺乏对笔记体小说文体、理论方面的探索。在笔记体小说的发展中,学界普遍认为,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成就,前不及唐、宋,后不如清代,是一个“成就不高”、“地位尴尬”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明代笔记体小说不但总结了唐、宋笔记体小说发展成果,还对清代笔记体小说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而在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中,中前期显得较为沉寂,随着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转变,晚明时期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作品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观念、文体、内容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而发达的出版业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代笔记体小说发展的最高成就,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发展阶段,也为我们了解明代笔记体小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编,文体与文献研究并行。下编为《晚明笔记体小说知见传本叙录》,对现存的晚明笔记体小说作品进行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发掘新作品、新材料。《叙录》分为作家、着录、版本、内容四个部分。考证作家生平事迹,介绍作品着录情况。标注版本,尽可能的搜罗每部作品的所有版本,详细着录版本信息,并加以研究。内容方面,辑录作品序跋,前人题识。在较为扎实的文献基础上,展开上编文体理论的研究。首先,明确笔记体小说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梳理并思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客观、合理的研究方法。其次,考索晚明笔记体小说观念,解决什么是笔记体小说以及笔记体小说有何文体特点,进而对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分类、成书、编撰者等基本问题进行归纳研究,揭示其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对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传播中出现的禁毁、评点、插图、增补与摘录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凸显其独特价值。晚明笔记体小说在文体方面,既有继承,也存在一定新变,对于这些新的文体特点,本文将采取宏观分析结合个案研究的方式,力图完整的呈现出其在叙事、语言、体制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总结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价值及其在笔记体小说史中的过渡意义,并客观的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缺陷。本论文在避免“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研究贴近文献,从晚明笔记体小说文献中来探索其发展的内在理路,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探讨。既有从小说史的宏观角度对晚明笔记体小说进行观照,也有从具体作品出发,来做“以小见大”式的研究。籍此,来管窥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演变及其独特价值。

冯雪冬[6](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指出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郑敏虹[7](2014)在《从“新文体”到“杂感文” ——论晚清至“五四”报章论述文体的演变》文中认为近代以来,文章体式的变化与报刊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自晚清至“五四”,伴随着报刊功能的变化,报章论述的潮流发生了从“论说”到“时评”再到“杂感”的演变。“论说”的兴起源于报刊从“清议”到“舆论”的功能改变,梁启超的“新文体”为此中代表,以杂糅各体、纵横捭阖、笔端含情的泛论为特色;“时评”的诞生是时事新闻与报刊结合的产物,陈景韩的“冷血体”尤为创体,以短小精悍、冷隽明利、灵活多变的批评为特点;“杂感”则是时政评说的个人化与文学化,融合了“新文体”的内热与“冷血体”的冷峻,鲁迅的“随感录”开此先风。本文试图重返历史现场,考古式地梳理晚清至“五四”的报章论述文体演变,并探讨这一变动得以实现的内外动因与价值影响。第一章以梁启超的“新文体”为主要对象,从晚清早期报刊的“清议”传统到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舆论”空间,引出报章文体从“着述文”到“新文体”的变化,进而探讨“新文体”从杂糅各体、融通古今的“时务文体”到平易畅达、笔锋含情的“新民体”的形成过程,分析其价值与限度,兼及作为“新文体”变体的“自由书”。第二章以《时报》的“时评”为中心,通过《时报》与梁启超的“合”与“分”揭开报章论说风尚转变的内在原因,由此考察在日益紧张的时局影响与新闻专业的追求动力下,时事新闻与报章论述文体的结合所引发的文体新变,继而与梁启超的“国闻短评”比较,揭示“冷血体”的创体特征,以及“小说”与“时评”的互文笔法。第三章以《新青年》的“随感录”为重点,从“冷血体”的式微引出民初舆论环境的恶化,探讨《新青年》在此背景下的政治策略和“启蒙”姿态,分析“随感录”的栏目的设立与一种个性化的“时评”样式的逐步确立过程,以及在此之后鲁迅个人化与文学化的“杂感”生成及其影响。

熊碧[8](2014)在《唐代奏议的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奏议是中国古代应用广泛的一类上行公文,它的产生源于国家的建立与君主专政的需要。作为经国之枢机,它上关政本,下系民瘼,是古代文书行政体系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首次比较全面地对唐代奏议的发展情况与文学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对其文学史意义进行了阐发。本文共分七部分。绪论交待选题缘由,指出唐代奏议的研究切合中国文学发展实际,可以将公文与私书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我们全面、完整把握文学史,能够为阐释中国文学叙事与抒情两大传统提供一个新的文体范例。接着概述有关奏议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介绍论文的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唐前奏议述略”,简要叙述奏议从先秦到隋代的演变及各时期的文学特色。从形态上说,奏议从口头的奏言逐渐演变为书面的奏章,成为臣民向君主上书进言、议论陈请的专门文书。就风格而言,先秦时期奏议简朴自然,两汉时期奏议严谨深厚,六朝时期奏议铺采摛文。第二章“唐代奏议概况”,介绍唐代奏议文体特征、类别并梳理有关的文集。唐代奏议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损益,自成一体。其特征主要有:上行公文,行文的对象是皇帝;用于臣僚奏事论政;主要用骈体写作,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及用语。唐代奏议主要有表、奏、议、状、疏、策、封事、上书等类别。唐人文集中通常都有奏议作品,在中央政府决策机构任职者,其文集一般都分卷收录奏议或者有奏议专集。第三、四章“奏议名家名作举隅”,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段论述唐代奏议的风格演变进程,并对一些大家名篇进行解读,以展现唐代奏议的独特风采。初唐贞观时期大臣如魏征、马周、岑文本、虞世南等人忠直敢谏,留下很多嘉言谠论。武后时期陈子昂的奏疏气势磅礴,多用散体,间杂骈句,绝去雕饰,“疏朴近古”,在唐代前期文风的转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宗时期张说、苏颋奏议雍容典雅,情文相生,号称“燕许大手笔”,体现出盛世气象。张九龄的奏议则“济时适用”,颇见性情。中唐陆贽的奏议主旨鲜明而论证充分,行文运散入骈,意到笔随,言辞恳切委婉,骈体奏议到了陆贽手里,不但能议论,也可叙述、抒情,实用功能大大提高,他的奏议之影响极其深远。韩愈、柳宗元的奏议惯用破体为文,即用“古文”改造“今文”,既合实用性,又具高度艺术性,是两者的完美融合。元稹、白居易在长庆、元和年间所创作的奏表朴素平易、情感真挚,对于改变朝廷公牍文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晚唐令狐楚的奏章在工整密丽的句式中,传达抑扬婉转之情思,极大保留了骈体公文的艺术生命力。李商隐的奏表把精美的艺术形式与叙事、说理很好地结合起来,既突出了骈文的典雅之美,也兼备应用文的实用功能,其成就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李德裕以文章治理天下,其作品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内政外交的形势与应对策略,成为文学与政治结合的范本,他的奏议以散体行文,不事雕琢,简严深刻,风格与众不同。第五章“唐代奏议的文学史意义”,概括唐代奏议的文学特征,论述其在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的位置,揭示其在古代应用写作史上的典范意义。唐代奏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讲究修饰,富有文采;注重讽谏艺术,辞婉意如,形成一种特定的语调;不论是上书言事,还是议论陈请,都带有深厚的个人感情色彩;行文气势充沛,注重章法结构;善于叙事、说理,思辨性强,剀切透辟。宋代以后的奏议因为逐渐丧失对艺术审美的要求,形式化严重,文学色彩日益淡漠。最后是“结语”,归纳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论文的成绩与不足,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总而言之,唐代奏议继承了前代奏议的优长,叙述简要,论析透辟,情感浓烈,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变,功能与审美并行不悖。它融合了中国文学抒情、叙事两大传统,达到了繁简得当、华实相胜的理想文章境界,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古代应用写作的历史典范。

楼培[9](2013)在《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文中指出宋初文学上承唐末五代衰飒文风,下启熙宁至元佑的文学高峰,属于唐宋之间一个较受冷落的文学史阶段,但又是考察研讨唐宋文学转变和宋代政治、学术、文学走向不能绕开的历史时期。在唐末五代以至宋初的政治文化格局中,这一时期形成了南北两大文学群体,基本涵盖了宋初近百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宋代政治、学术、文学的演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宋代士大夫大多集官僚、学者、文人三种身份于一体,但相对而言,北方士人重道轻文,南方士人尚文重艺,具有不同的人文品格。在北宋大一统政权建设中,南北双方既有矛盾和冲突,也有协作和融合,既体现在政事上,也反映到学术、文学中。北方文学群体有数支队伍形成文人圈子,颇具道统、文统意识,南方文学群体也代代相传,有主盟斯文的意识和人物。本文尝试揭示宋初南北南大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学演进历程,对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作出适当的叙述和评论。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总论,论述唐末五代以来的政治文化格局及其影响下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的构成,在宋初崇文驭武政策下文人士大夫的地位逐渐提高,士风与文风得到改变,北方相继形成以柳开、穆修、石介为首的文学群体,提倡古道,创作古文,入宋南士相继形成以徐铉、杨亿、晏殊、欧阳修为首的文学群体,尚文重艺,推进南文北移,促成南北融合。第二章以丁谓为例,分析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下南方士人逐渐崛起的历史演变,非仅为丁谓翻案,更重在探讨宋初南北士大夫的不同处境和作为,作同情之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政治、文学的发展。第三章论述南文北移在官方取得巨大成功的西昆体,分析西昆体作家群如何形成、昆体文学如何兴起及其与政治之关联、昆体文学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相互关系。第四章探讨宋朝立国后的七、八十年间词坛萧条寥落的原因,指出随着北宋大一统政权深入运行,南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歌妓歌舞佐酒的社会风气日趋盛行,作为南方人擅长的文学的词经过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由南入北,从南方送至北方,取得“南词”北进的重大进展,开创宋词一代新风。第五章论述了北宋洛阳文人集团在北方民间推进南文北移,促进南北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斗争对抗,也有相互砥砺合作。第六章分析了北方文派险怪文风的极端即太学体的产生历程,又揭示了作为新一代文坛领袖的欧阳修之文学理念和创作道路,论述了欧阳修排抑太学体的功绩和意义。

孟洋[10](2012)在《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纳兰词在清代的接受为研究对象,考察纳兰性德之人格精神,纳兰词之文学张力、词史地位、接受维度等在清代接受的整体情况。借助接受的观照视角,进一步全面深入考察纳兰词全貌及其词史地位确立的动态过程。同时,在清代词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具体细致的作家作品个案研究,以期将湮没于清词洪流中的优秀词人适当予以抉幽显晦之表章,有助于考察清代词风播迁嬗变的整体面貌。本文的撰写采用“一维历时结构”的接受史模式,即按照时间顺序综合性地评述纳兰词在后世的接受情况,又根据纳兰词在清代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将考察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纳兰词风在康、雍、乾、嘉四朝的发轫和影响,纳兰词接受在道、咸、同、光四朝的多元与高潮期,以及纳兰词接受在民国时期的成熟与转型期。同时,单独梳理并阐释了晚清女性词人对纳兰词风的接受情况。本文立论建立在大量文献史料基础之上,建构了纳兰词接受史宏观背景下的批评格局,对清词别集、选本予以定量考释和定性分析。研究方法上以批评家言论为考察对象的阐释接受研究和以词人词作为考察对象的创作接受研究为本文的两条历时性主线。相较于清代苏、辛、姜、张词接受研究较为明显的历史背景、社会风气、地缘文化等影响因素,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更倾向于个体心理的认同感,包括生命历程、审美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审美经验和观念发展演变的历程。

二、从“暴卒”说到“名言警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暴卒”说到“名言警句”(论文提纲范文)

(1)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2)津阪孝绰及其《夜航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目的与意义
    二、中日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的成果概览
        (二)研究的主要观点
        (三)《夜航诗话》的新研究角度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津阪孝绰的生平与思想
    第一节 津阪孝绰的人生家世
        一、家族起源与世系
        二、人生的主要经历
    第二节 津阪孝绰的学术思想
        一、古学衰退:宽政学风与折中学派
        二、最终归于折中学派的儒学思想
第三章 津阪孝绰的学行与交游
    第一节 少年学习经历与交游
        一、少年师友:南宫大湫(1728—1778)、太田玩鸥(1745—1804)
        二、早年挚友:平井澹所(1762..1820)
    第二节 青年问学京都与交游
        一、京都游学交往的儒者
        二、京都游学与关西诗坛
        三、京都游学交往的好友
    第三节 晚年江户出府与交游
        一、出仕津藩与旧友再会
        二、折中学派与异学之禁
        三、江湖诗社之江户四家
第四章 《夜航诗话》版本考述
    第一节 日本的和刻单行本
        一、和刻单行本日本保存概况
        二、早稻田大学1836年稽古精舍本
        三、道坂邵广《夜航诗话译注稿》本
    第二节 中日韩辑编丛书本
        一、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诗话丛书》
        二、赵钟业《日本诗话丛书》
        三、蔡镇楚《域外珍本诗话丛书》
        四、马东歌《日本诗话二十种》
    第三节 丛书、和刻单行本辨异
        一、《夜航诗话序》
        二、《夜航诗话》命名、成书、创作目的
第五章 《夜航诗话》征引中国诗话考述
    第一节 《夜航诗话》征引中国诗话概述
        一、征引中国诗话的主要目的
        二、征引中国诗话的三种情况
        三、征引中国诗话数量及篇目
    第二节 《夜航诗话》征引宋代诗话考述
        一、征引宋人诗话汇编情况
        二、《遁斋诗话》《渔隐诗话》
    第三节 《夜航诗话》征引明代诗话考述
        一、明代诗话征引的基本情况
        二、杨慎着作征引及考据诗学
        三、《四溟诗话》《艺苑卮言》
        四、其他明代诗话征引情况
    第四节 《夜航诗话》征引清代诗话考述
        一、《随园诗话》征引基本情况
        二、《随园诗话》多被征引原因
        三、《随园诗话》诗学观选择接受
第六章 《夜航诗话》诗法论辨析
    第一节 汉诗的文字典故
        一、文字的辨析
        二、典故的考释
    第二节 汉诗的格律批评
        一、汉诗的用韵
        二、对偶的问题
        三、平仄的问题
        四、炼字的问题
        五、句法的结构
    第三节 诗家的规范问题
        一、用品的规范
        二、行为的规范
        三、用语的规范
        四、称呼的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 张载学术和张载易学研究现状
        (二) 程颐学术和程氏易学思想研究现状
        (三) 关于张载与二程易学思想比较研究
        (四) 存在问题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张载、程颐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第一节 张载、程颐生活的时代背景
        一、佑文抑武的国策
        二、应对“三冗”的改革思潮
        三、张载、程颐与北宋中后期的改革与党争
        四、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和佛老二教对儒学的挑战
        五、宋初的经学变古
    第二节 张载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一、张载的家世生平——少孤自立,无所不学
        二、张载的着述——仰读覆思,晬盘示儿
        三、张载的学术历程——独辟蹊径,勇于造道
    第三节 程颐的生平、着述以及学术历程
        一、程颐的家世和生平——名门大姓,幼有高识
        二、程颐的着述——治易不辍,精益求精
        三、程颐的学术历程——尊严师道,踽踽独行
    第四节 张载和程颐的生活世界比较
第二章 张载与程颐的易学观比较
    第一节 概述
        一、易学史回顾
        二、《周易》概述
        三、易学观概述
        (一) 《周易》的作者
        (二) 《周易》的性质
        (三) 论易之三义
        (四) 言象意与气数理
        (五) 治《易》之法
        (六) 治《易》宗旨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观
        一、圣人作《易》
        二、《易》为君子谋
        三、易,造化之谓也
        四、象示气之聚散,数示气化之序
        五、观《易》必由《系辞》
        六、《易》乃是性与天道
        (一) 阐发天道性命
        (二) 排拒佛老空无
        (三) 弘扬君子之道
    第三节 程颐的易学观
        一、圣人作《易》,后学乱经
        二、随时变易以从道
        三、易,变易也
        四、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
        五、不明义理,不可治经
        六、易,尽天理而已
        (一) 直承孔孟,阐发时义之大义
        (二) 随时变易以从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三) 推阴阳消长之理,明君臣进退之道
        (四) 排拒佛老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易学观比较
第三章 张载与程颐的释易体例比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载的释易体例
        一、一爻为主的卦主说
        二、三阳三阴卦之泰否卦变说
        三、过中之戒与爻位说
        四、当位说
        五、承乘比应说
    第三节 程颐的释易体例
        一、成卦之义说
        (一) 二体成卦说
        (二) 一爻或二爻成卦说
        (三) 乾坤卦变说
        (四) 以卦形成卦
        二、爻象说
        (一) 爻位说
        (二) 当位说
        (三) 承乘比应说
        (四) 卦才说
        三、阴阳消长说
        四、随时取义说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释易体例比较
第四章 张载与程颐的易学思想比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思想
        一、“一物两体”的太极说
        二、以虚气释三才
        三、以虚气释三才之道
        四、以有形/无形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五、以太和絪缊释“一阴一阳之谓道”
        六、以“有渐”“就约”相结合释“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三节 程颐的易学思想
        一、天地亦物的三才说
        二、三道惟一道的三才之道说
        三、以理本论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四、以“所以阴阳者道也”释“一阴一阳之谓道”
        五、“三事一时并了”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
    第四节 张载与程颐易学思想比较
第五章 张载、程颐的易学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第一节 张载易学的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第二节 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对儒家后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二、已有研究成果之梳理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 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
    第一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文体观念考索
        第一节 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概观及其整理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二节、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为研究对象
        一、官修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文渊阁书目》和《内阁藏书目录》为中心
        二、史志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国史经籍志》为中心
        三、私家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晁氏宝文堂书目》、《百川书志》、《澹生堂藏书目》、《脉望馆书目》为中心
        四、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三节、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出版为研究对象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出版概况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出版特点
        三、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二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分类
        第一节 晚明笔记体小说分类及其特点
        一、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二、中国笔记体小说史中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从分类来看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晚明笔记体小说分类的意义
    第三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成书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方式: 自撰和杂抄
        一、自撰类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二、杂抄类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成书方式: 集腋为裘和集中写作
        一、集腋为裘式成书的概况及其特点
        二、集中写作式成书的概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方式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命名的特点
        三、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与文体意识
        四、晚明笔记体小说命名与成书方式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材料的来源
        一、读书
        二、见闻
        三、藏书
        四、稗贩
    第四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研究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的来源及其特点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的编撰动因
        一、广见闻、资考证、益教化、供谈助
        二、居家无聊时的消遣
        三、补史之不足
        四、文献的保存和流传
        第三节、影响编撰者创作的因素
        一、环境
        二、个人经历
        三、学问、出身
        四、职业
        第四节、藏书家与晚明笔记体小说
        一、藏书家与笔记体小说关系之概述
        二、晚明藏书家的编撰活动
        三、藏书家对笔记体小说发展的贡献
        余论
        第五节、“博学之风”与晚明笔记体小说
        一、明代“博学之风”源流论
        二、“博学之风”影响下的晚明笔记体小说
        三、“博学之风”与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禁毁研究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评点研究
        第三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研究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类型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形式和内容
        三、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特点
        余论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增补与摘录
    第六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体特性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文体的自觉与多元化
        一、文体认知的自觉
        二、理论的自觉
        三、文体的多元化
        第二节、清真隽永: 独树一帜的小品体语言风格
        第三节、叙事的张力: 传承创新的《续耳谈》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体制的新变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丛编与类编
        二、辑稗为史: 《名山藏广记》的纪传体体例
    第七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价值和地位
        第一节、钩沉历史: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献价值
        第二节、考镜源流: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传承开拓: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体价值
        第四节、承前启后: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过渡意义
    结语
下编晚明笔记体小说知见传本叙录
    凡例
    志怪
    杂事
    杂录
    谐谑
    小品
    说丛
    说汇
    存目
附录: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晚明笔记体小说订补
参考文献
樱桃河忆往(代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6)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一、工商业的繁荣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一、人群概貌
        二、物产工艺
        三、衣食住行
        四、婚丧嫁娶
        五、人际信仰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一、方言词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一、佛教专用词汇
        二、道教专用词汇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四、同源成语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一、惯用语考
        二、谚语考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二、文人隐语
        三、民间隐语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父母称
        二、舅姑称
        三、兄姊称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二、头脑和腿脚
        三、臀和肩臂
        四、皮和肚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一、因声求义
        二、求证方言
        三、钩沉古注
        四、认字辨音
        五、追求语词源流
        六、探究理据
        七、古今对比
        八、二重证据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一、不明词义者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一、补《大词典》词条
        二、补《大词典》义项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结语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後记

(7)从“新文体”到“杂感文” ——论晚清至“五四”报章论述文体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报章功能转变与论说文体的变革:从“着述文”到“新文体”
    第一节 “清议”传统影响下的早期报章论说
    第二节 “舆论”的兴起与“新文体”的创生
    第三节 “新文体”的限度与“自由书”的可能
第二章 时事新闻与报章论述的结合:从“论说”到“时评”
    第一节 《时报》的转向与报章论说风尚的转变
    第二节 从“国闻短评”到“时评”
    第三节 “时评化的小说”与“小说化的时评”
第三章 时政评说的个人化与文学化:从“时评”到“杂感”
    第一节 《新青年》与个人立场的“时政批评”
    第二节 “随感录”的设立与“时评”体式
    第三节 鲁迅的“杂感”生成及其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唐代奏议的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奏议的文学研究之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奏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前奏议述略
    第一节 简朴自然的先秦奏议
    第二节 严谨深厚的两汉奏议
    第三节 铺采摛文的六朝奏议
第二章 唐代奏议的概况
    第一节 唐代奏议的文体特征
    第二节 唐代奏议的类别
    第三节 唐代的奏议文献
第三章 初盛唐奏议名家名作举隅
    第一节 初唐的奏议
        一、贞观群臣的嘉言谠论
        二、陈子昂的得风气之先
    第二节 盛唐的奏议
        一、燕许大手笔
        二、张九龄的济时适用
第四章 中晚唐奏议名家名作举隅
    第一节 中唐的奏议
        一、陆贽的笔法垂则
        二、权德舆的导夫先路
        三、韩柳的创新
        四、元白的引领潮流
    第二节 晚唐的奏议
        一、骈体的复归:彭阳章表
        二、章奏之玉律:樊南四六
        三、李德裕的特立独行
第五章 唐代奏议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唐代奏议的文学特色
        一、笔法
        二、语言特色
        三、个人风格
        四、情感的表达
    第二节 唐代奏议在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中的位置
        一、中国文学叙事传统
        二、唐代奏议中的叙事
        三、唐代奏议对叙事传统的贡献
    第三节 唐代奏议在古代应用写作史上意义
        一、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统一
        二、大手笔的示范意义
        三、后世奏议缺乏文采的原因
结语
附录
    唐代奏议篇目
参考文献
后记

(9)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若干技术性说明
目录
绪论
    一 本论文的先行研究述略及辨解
    二 本选题研究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三 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论: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的构成
    第一节 “没有五代,何来宋初”:五代时期的文人与文学
    第二节 宋初北方文学群体的构成
    第三节 宋初南方文学群体的构成
第二章 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中南方士大夫崛起的演进历程——以丁谓为中心
    第一节 丁谓的文才与吏能
    第二节 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下南北士大夫的不同境遇与作为
    第三节 真宗朝“天书”事件与南北党争
    第四节 余论:丁谓成为“奸邪”与北宋南北之争
    附录 丁谓《凤栖梧》词与宋真宗“天书”事件发微
第三章 宋初政治文化格局中的西昆体
    第一节 引言:西昆体兴起前的政治文化格局
    第二节 杨亿与昆体作家群的形成
    第三节 大雅颂声的西昆体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四章 词坛沉寂与“南词”北进——宋初百年词坛考察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
    第三节 宋初词坛兴起的生态环境
    第四节 宋初四大词人崛起的词史意义
第五章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南北文学的冲突和融合
    第一节 南士主导与北人加盟
    第二节 南北文学的汇流与新变
    第三节 南北文学的冲突与整合
第六章 北宋古文运动中的太学体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北方文派险怪文风与太学体
    第三节 庆历新政前后与太学体
    第四节 欧阳修排抑太学体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纳兰词研究现状分析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手段、方法和思路
第2章 清代纳兰词接受总体情况
    2.1 人格精神
    2.2 文学张力
    2.3 词史地位
    2.4 接受维度
第3章 纳兰词风在康、雍、乾、嘉四朝的发轫和影响
    3.1 纳兰“性情”说在清前、中期的影响和意义
        3.1.1 纳兰创作、选政的宗旨和意义
        3.1.2 纳兰词与“阳羡”、“浙西”两派的互渗互透
    3.2 “小山词社”——长调阆苑中的小令奇葩
        3.2.1 王时翔
        3.2.2 王策
    3.3 “随园”一脉——“性灵”在词坛的觉醒与崛起
        3.3.1 袁通·钱枚
        3.3.2 杨芳灿·杨英灿·刘嗣绾·严元照
    3.4 小结
第4章 道、咸、同、光四朝——纳兰词接受的多元与高潮期
    4.1 龚自珍·周之琦·项鸿祚——乱世中的“变徵”之音
        4.1.1 龚自珍
        4.1.2 周之琦
        4.1.3 项鸿祚
    4.2 谢章铤·刘家谋——侠骨柔肠的性情中人
    4.3 谭献——“别有怀抱”的纳兰词再阐释
    4.4 况周颐——“重、拙、大”中的“性灵”升华
        4.4.1 况周颐
        4.4.2 “临桂词派”:龙启瑞·王鹏运·朱祖谋·文廷式
    4.5 周星誉·余一鳌·宋志沂等——晚清词苑的清新流美风韵
        4.5.1 周星誉
        4.5.2 余一鳌·吴兰修·勒方錡
        4.5.3 “吴中词派”:汪元治·汪承庆·宋志沂·潘曾莹等
第5章 民国时期——纳兰词接受的成熟与转型期
    5.1 王国维——“境界”背景下的“人间”意蕴
    5.2 梁启超——政治语境中的词体“情感”审美解读
        5.2.1 梁启超·麦孟华
        5.2.2 曾习经·桂念祖
    5.3 柳亚子·潘飞声——“南社”革命文学中的别调异响
        5.3.1 柳亚子·高旭
        5.3.2 潘飞声
第6章 晚清女性词人纳兰词风之脉承一隅
    6.1 吴藻——工愁善怨、惝恍迷离的《花帘词》
    6.2 顾春——自然朴拙、高华疏朗的《东海渔歌》
    6.3 赵我佩——足继“婉约”雅音的《碧桃仙馆词》
第7章 结论
附录1. 纳兰词入选清代词选情况一览表
附录2. 现当代纳兰风词人及词作举隅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后记

四、从“暴卒”说到“名言警句”(论文参考文献)

  • [1]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2]津阪孝绰及其《夜航诗话》研究[D]. 曹磊. 吉林大学, 2018(04)
  • [3]张载与程颐易学比较研究[D]. 李学卫.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D]. 张玄.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6]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7]从“新文体”到“杂感文” ——论晚清至“五四”报章论述文体的演变[D]. 郑敏虹.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8]唐代奏议的文学研究[D]. 熊碧. 上海大学, 2014(02)
  • [9]宋初南北两大文学群体研究[D]. 楼培. 浙江大学, 2013(04)
  • [10]清代纳兰词接受研究[D]. 孟洋. 吉林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从“暴死”到“名言警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