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力投资铁路整修

英国大力投资铁路整修

一、英国投巨资整修铁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谢大伟[2](2019)在《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量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四十年以来,社会经济水平、国家整体实力收获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同时与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是体现在各类城市建设空间环境质量上的良莠不齐。空间塑造手法单一、建设质量缺乏细节、城市形貌刻板化、功能偏离受众等诸多问题成为高速发展语境下不能规避的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高效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手段,在促进城市建设品质优化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选取了城市景观中的微观层面城市天际线这一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定义标准和分析方法后,以天津市众多传统商业区为例,探讨量化分析和美学认知体系下微观城市天际线的评价方法,最终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对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构建理论与策略有所启示。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理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数理分析法通过构建天际线量化评价体系,经过对天际线图像的若干指标数据分析,找寻天际线图像静态指标特征和动态调整过程中这些数理指标的变化;专家调查法依据总结出的四个用于评价天际线审美意象的美学指标——主从统一、注重层次、凸显韵律和图底和谐,对天际线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调查,以获得主观认知层面对天际线图像的满意程度。最终综合量化分析和专业认知,找寻数据结果之间的耦合性,并探讨有关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构建策略与方法。本文对于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研究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天际线数理评价指标和主观认知指标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两种指标应该互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天际线的构建;二是依据研究对象样本的数据,提出了比较优良的天际线数理指标具体数值,可对其他相同类型天际线的构建做出具有价值的参考;三是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找寻比较可靠的改善天际线形态的具体改造策略,如增加天际线细节、降低建筑密度等;四是将研究结果与控规相结合,以控规指标和导则约束天际线的管控。

刘思铎[3](2015)在《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科学研究的过程总是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经历了对个案的研究、对基础资料的积累、对建筑样式与空间的探讨……将进入到对建筑技术的研究、对城市发展的探索和对近代建筑史编撰的层次与阶段。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从本质上说是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转变为以近代建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过程。因此,对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是抓住建筑近代化的根本,只有充分认识建筑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生、发展的状况,才能看清建筑现代化的走向和途径。近代,沈阳作为东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其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首先,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传统建筑技术底蕴深厚;其次,作为严寒地区的典型代表,地方做法特色鲜明;再者,受奉系军阀、日、俄、欧美等多方位外来影响为其提供了多元渠道与发展的契机;最后,沈阳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典型城市,历经自主近代化、半殖民、殖民地等多个社会形态,具有代表性。从技术角度,近代建筑技术的转型虽然包含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技术的自我演变、发展、更新,但其根源与本质则体现为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传入、融合、提升以及传统建筑技术遇到外力介入后积极应对的过程。所以本文以沈阳的近代建筑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以建筑技术的传播过程为结构主线,通过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背景的内外因分析,找寻现代建筑技术传入沈阳的动力与契机,分析传统建筑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通过对技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的研究,发掘在传播过程中“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对媒介者的背景、受教育情况以及设计立场的分析,总结出建筑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直接导入”和“转移嫁接”的传播方式及渠道;通过传播学中的“以量化取向”同“以质化取向”结合分析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特点,提出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是“建筑技术人”为媒介的以“单向主导型”、“复杂多样性”、“传承与转移”为传播模式的“分板块式”、“非进化式”发展的特点。从文化学角度,关注文化移入与适应现象,通过对近代建筑砖木、砖混、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建筑和重要构造节点的分析,总结出“自上而下”外来建筑技术本土适应性以及“自下而上”本土建筑技术西洋化的发展特点;结合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学计算方法,通过对“三角形木屋架”与“承重墙体的墙厚”计算,提出“以三角形木屋架为先导的力学引入”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关注社会行动网络中的上层团体,从上层建筑中找到对技术发展的助力和制约关系,分别对建筑管理机构以及建筑管理体制与制度从是否促进建筑技术变革的视角对其进行利弊分析,提出建筑技术的科学化与体制法律化是近代建筑技术体系形成与成熟的标志的观点。总之,本文是首次从技术层面展开对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研究,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追溯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的各要素,总结近代建筑技术在沈阳的传播与发展的特点,进而分析沈阳近代建筑的发展特性。

余佳丽[4](2014)在《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文中指出电影放映业近年来成为电影产业研究的热点。大光明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企业,从1928年诞生发展为中国电影院第一品牌,到今天上海的第二条电影院线,它的品牌经营历程见证并跨越了中国电影放映业的诸多关键时期,并还在继续发展。电影院从建筑空间、经济领域及文化传播媒介三个层面被全方位发掘、讨论。品牌成为研究影院经济的重点,也是电影放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光明电影院是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企业中品牌经营最成功的典范。进入21世纪,以大光明电影院为首的大光明院线集团又为中国中小电影院线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照。本文以SWOT法分析了大光明的现代发展,并就影院做国际横向比较,对影院品牌激活也提出建议。本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到第九章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明论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史料的准备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正文部分首先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切入,指出影院建筑是品牌经营的物质空间,也是建设者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城市空间实践的直接物化表现。并引出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将建筑空间与社会、都市文化、历史联结起来,探讨电影院在都市空间中的生产、实践及意义。第四章至第七章,梳理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的三个历史阶段,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归纳为品牌创建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品牌维护提升期。大光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同时代中国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的缩影。第八章从电影院作为文化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它与社会互动,传播品牌文化。半殖民地时期电影院主要是殖民、消费、品牌文化主导的空间,推动现代性文化的建构。政治动荡时期,电影院充当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民族意识的凸显、文化阵地的争夺、意识形态的传播轮番上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影院也在全球化语境下健康发展,消费主义、体验经济成为关键词。第九章结合中美影院发展比较,提出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形成院线品牌是中国电影放映业发展的基础,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动力,另外还需完善的制度保障。

王荣华[5](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敖以深[6](2014)在《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南各省会城市中,贵阳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独具特色,是典型的地处高原山地的“中原式”边城和移民之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筑顺元城,为贵阳城之雏形。明初重修贵阳城,永乐十一年(1413)定为贵州省会,天启二年(1622)拓修外城,进一步扩大了贵阳城市的规模。清末新政时期,贵阳城市早期现代化启动,民国初年,贵阳城市的现代元素有所发展,1927年贵阳环城马路修建规划出台并付诸实施,勾画出现代贵阳城市内部空间的基本结构。从总体上分析,元明清时期,贵阳城作为中央政权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权力的象征,军事政治功能较为突出,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城市腹地对乡村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相对有限,加之长期远离中央统治者的视野,贵阳城市发展起步晚、起点低、进程慢,通道特征明显。抗日战争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的传统轨迹,为贵阳城市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注入了新的活力。西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使贵阳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成为全国抗战的“民族复兴基础”、大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陪都重庆的南方屏障。战时贵阳“不内不边”的地理区位由传统的制约瓶颈演变为提升城市战略地位的区位优势,以贵阳为中心的交通环境的改善,政府机关、工厂企业、学校、金融机构、人口的大量内迁,为贵阳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注入了外在动力。贵州地方政府的应对、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内力。为服务抗战建设的需要,吴鼎昌主黔时期,在稳定贵州局势的前提下,坚持人力物力开发同时并进平衡发展,抢抓抗战机遇贵阳设立市制,组建贵州企业公司,推动了贵阳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受危机刺激回应的影响,外力植入与内生发展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战时推动贵阳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早期现代化加速发展和加快转型是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引入,促进了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贵阳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邮政通信、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的早期现代化演变。城市地域拓展和旧城改造,推进了贵阳城市空间按照现代方式进行重组。南明住宅小区成功修建,成为战时西南地区新住宅区建设的模范。贵阳城市管理中的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加速了城市管理体制的现代性转型。市政会议和市设计委员会的设置以及拆城筑路中的专家建言,为现代城市管理添加了民主因素。现代城市警察制度的确立,为市民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创办《贵阳市政》宣达政令征集民意,为市民知晓市政参与市政搭建了平台,增强了政府行为与民间行为的互动。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市民城市观念形成、综合素养提升和行为的现代化,是贵阳城市早期现代化发展转型的重要体现。贯城河治理、公园构筑、城市绿化以及城市公共空间构建,体现了城市发展对人居环境的关注,重塑了贵阳城市形象。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是服务于战争需要的非常态发展,具有鲜明的战争元素和战时特征。抗日战争促进了贵阳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现代转型,战时贵阳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发生了转型演变,城市金融兴起、城市工业发展、城市商业市场形成以及城乡结构的改变和城乡联系的更加紧密,巩固了贵阳城市多功能综合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提升了贵阳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日军侵黔特别是“二·四”轰炸和“黔南事变”,对贵阳城市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抗战时期贵阳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跃进与畸变并存的特征,1938年至1943年,贵阳城市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1944年后,由于战争形势变化,贵阳城市发展步伐大幅回落,但发展水平仍然高于战前。城市现代化既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也是城市发展的途径。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及其早期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贵阳城市现代化的实现,必须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巧用外力和内力,做大做强城市经济,转变城市功能,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和城市认同感,努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着力推进人的现代化。

乌敦[7](2014)在《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本论文选择绥远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在学科整合、方法整合和对“海量”历史文献资料挖掘与利用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和区域观,采用历史文献方法、GIS与地图学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ArcGIS、SPSS、Excel等技术手段,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兴起与发展、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说明选题依据、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并梳理了主要城镇的兴起、发展过程。纵观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它们是在环境因素、地理基础以及人文社会背景等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兴起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之变迁、清朝对蒙政策的变化是近代绥远地区出现大量城镇的主要社会背景。而内地移民与农耕村落化、地方设治、交通地理优势的突显、宗教商贸活动的频繁以及近代工矿业的开发等,成为城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而在近代绥远地区出现众多厅(县)城、交通要冲城镇或宗教商贸活动中心。第二章分析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从空间分布看,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分布极不平衡,东多西少、偏中南集中,且具有平原盆地指向、交通指向突出和“临水”分布的地理分布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区城镇分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推移,这在城镇经纬向分布及城镇密度、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上均有所体现。另外,分形研究表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以归绥市(归化、绥远二城)和包头市为测算中心计算得出的分维数均满足D<2,这意味着该地区城镇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以归绥市和包头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的,并且城镇体系的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从中心向四周密度衰减的特征,说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属于以“双核”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第三章论述近代绥远地区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该地区城镇职能大体包括综合性城镇、蒙旗政治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交通渡口城镇、商旅食宿地、工矿型城镇、宗教中心城镇等7种基本类型。城镇职能组合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镇、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其中以行政职能为主和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数量较多,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较少。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该地区城镇体系中还存在着由距离相近城镇组成的行政—商业型城镇组合,其中一个城镇对另一个城镇起着“门户”、“开口”作用。第四章以人口和占地规模为指标,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据研究,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均不大,虽然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内地相比远远不及,清末相对人口数量多的归化城、包头、丰镇等城镇,人口也仅有3、4万人,民国时期人数最多的城镇也不过10万人;城池规模也均在22里以下,可见本域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边区特点。但是,区域内部因非均衡发展而己形成了等级规模体系。运用城市金字塔、城市首位度、捷夫(G.K.Zipf)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模型,对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金字塔状分布,城镇规模与城镇数量基本上呈反比,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呈现出以首位城市为主体的下凹式的首位型分布。另外,各城镇的城池规模、街道数量、等级、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镇等级和繁庶程度。近代绥远地区虽未出现全国性高等级中心城镇,但是区域内部己出现归绥、包头等较大的城市,成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第五章论述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交通网络作为城镇空间联结的动脉和近代绥远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其变化深刻影响了城镇空间组织、地域结构及其体系。在近代新式交通出现之前,绥远地区的各大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驿路、民间商路、车驼路以及黄河水路等传统交通道路而实现的。民国年间,近代新式交通、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城镇体系发生变化,尤其是铁路的修通深刻地影响到绥远地区原有城镇区位条件、功能、地位、交通道路格局以及商业网络,使整个城镇空间组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形,随之以铁路为中轴线的城镇体系初见端倪,近代绥远社会经济轴雏形形成,绥远在西北的经济地位显着提高。结语总结全文,并申明作者的观点、启示、建议以及今后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涂光陆[8](2013)在《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运用人类学、历史地理学、城市历史学、建筑学等综合方法研究合肥市在两千多年城市空间营造的演变及推动其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为科学分析和评价合肥现代城市规划实践并寻找解决合肥规划中遇到新问题提供历史启示。全文共分十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广泛调查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本文研究的框架与主要结论。第二部分介绍战国前合肥的自然地理以及相关族群在此地活动的历史。并分析战国以前合肥城市的营造特点。第三部分介绍秦汉到五代十国时期合肥的历史背景及空间营造特征。重点分析了三国新城和金斗城。第四部分为宋代到晚清(185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从体、面、线、点四个尺度分析了宋代斗梁城及嘉庆年间的合肥城。第五部分为1859年至1919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特征。第六部分为1919年至1949年合肥空间营造特征,长期战乱,合肥县城遭到毁坏,民国时期进行的规划也没有得以实施。第七部分论述1949年至1979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特征,城墙被拆除及大量道路被翻修或新造,是合肥城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第八部分详述了1979年到200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主要是论述经济改革后合肥在城市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及新区的开发,使城市进一步扩大与完善。第九部分是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最后一章是在总结两千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空间营造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及空间特征提出预测。

孙鸿金[9](2012)在《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沈阳,作为清王朝陪都、自开商埠城市和满铁附属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形态,其城市的历史变迁颇具典型性、代表性。近代沈阳的历史主要沿着两条基本的脉络发展:一是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社会转化,这种转化是历史的自然过程;另一条则是由一座独立的封建都城变为半殖民地城市,这是外国资本主义强加给这个城市的,是城市政治地位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沈阳的近代城市建设也相应表现出两条主要的脉络: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城市向新兴资本主义开放的、多方位的城市文化形式进化;另一条则是纯粹的外国建设模式的直接输入,这两条脉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进交融。本文以1898——1945的时间跨度为限,以近代沈阳城市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沈阳城市的近代化历程,归纳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和影响沈阳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因素。全文分共七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该论文研究的选题意义和概念的厘清,重点介绍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论文所运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与整体结构等。第一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沈阳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条件及盛京古城的形成,说明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社会背景。即沈阳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早期城市的兴起与传统封建城市的形成;清代盛京古城的建设与发展;沈阳传统城市的近代过渡。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沈阳殖民地化与近代化的同步演进过程。一方面,营口开埠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洋教洋货的冲击、日俄的争夺、日本殖民机构的建立,盛京古城屡遭洗劫,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同时殖民者也将西方物质文明的成果不自觉地带入了近代沈阳,推动了沈阳的近代化;另一方面,日本为把奉天满铁附属地建成日本侵略东北的前沿阵地,殖民者投入大量资金,给沈阳这座古城带来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基础设施、市政管理手段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向和发展,造成了附属地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迅速向近代化演变,率先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较为先进的具有现代意味的城市。第三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清末新政、自开商埠与奉天自主性近代化的启动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奉天三罹兵燹,社会动荡,经济停滞,百业萧条。为恢复城市生机,一方面,赵尔巽在奉天率先启动新政,带动了近代沈阳城市面貌的恢复与更新;另一方面,伴随着奉天开埠,城市功能结构、城市面貌和城市发展动力都有所改变,加快了奉天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逐步发展成为内外贸兼有的商业城市。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自辛亥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奉系军阀统治时期,沈阳城市自主性近代化的推进。面对日本通过经济和军事控制奉天的企图,张作霖一方面与之周旋,另一方面,努力拓展城市空间、建立市政公所、完善市政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经济、教育、交通、卫生事业等,全力进行自主性城市建设,将沈阳城市自主性近代化建设推向了高潮。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伪满时期,沈阳城市建设的畸形发展。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把沈阳变成侵略战争的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建立稳定的侵华后方的需要,建设了铁西工业区,制订并实施了《奉天都邑计划》,推行为殖民统治服务的教育,进行为战争服务的经济建设,这一时期沈阳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对沈阳城市发展没有长远考虑,致使城市格局、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对今天沈阳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结语,这是论文的最后部分。梳理了近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过程,探析了影响近代沈阳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沈阳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并对今天的沈阳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刘春玲[10](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二、英国投巨资整修铁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投巨资整修铁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规划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1.1.2 城市设计成为优化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
        1.1.3 大数据和跨平台为学科研究提供新支持
        1.1.4 社会热点事件聚焦城市天际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1.5 相关概念
        1.5.1 微观城市天际线
        1.5.2 传统商业区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2.1.1 天际线的研究背景演化
        2.1.2 天际线的研究空间层次
        2.1.3 天际线的角色类别分异
        2.1.4 天际线的研究方法类别
        2.1.5 天际线的控制引导手段
    2.2 国内研究动态
        2.2.1 天际线的研究视角分类
        2.2.2 天际线的研究方法演化
        2.2.3 天际线的研究技术手段
        2.2.4 天际线的控制指标研究
        2.2.5 天际线的控制引导探索
    2.3 本章小结
        2.3.1 概念理论层面
        2.3.2 分析评价层面
        2.3.3 控制策略层面
第3章 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美学认知
    3.1 传统商业区的样本选取
        3.1.1 以商业发展脉络为本底
        3.1.2 以商业层级划分为依据
        3.1.3 以天际线研究价值为导向
        3.1.4 确定研究样本
    3.2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2.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2.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2.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历史演变
    3.3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视觉特征
        3.3.1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空间本底
        3.3.2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形态类型
        3.3.3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审美特征
    3.4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美学特征
        3.4.1 富有韵律感的轮廓线
        3.4.2 统领视觉的中心景观
        3.4.3 层次突出的立面形象
        3.4.4 统一和谐的图底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的量化评价
    4.1 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4.1.1 评价体系构建
        4.1.2 数理指标释义
        4.1.3 天际线图像提取
    4.2 层次感分析
        4.2.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层次感分析
        4.2.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层次感分析
        4.2.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层次感分析
        4.2.4 层次感综合分析
    4.3 曲折度分析
        4.3.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曲折度分析
        4.3.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曲折度分析
        4.3.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曲折度分析
        4.3.4 曲折度综合分析
    4.4 紧凑度分析
        4.4.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紧凑度分析
        4.4.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紧凑度分析
        4.4.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紧凑度分析
        4.4.4 紧凑度综合分析
    4.5 形状指数分析
        4.5.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形状指数分析
        4.5.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形状指数分析
        4.5.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形状指数分析
        4.5.4 形状指数综合分析
    4.6 分形维数分析
        4.6.1 锅店街微观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分析
        4.6.2 意风区微观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分析
        4.6.3 五大道微观城市天际线分形维数分析
        4.6.4 分形维数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规划管控策略
    5.1 研究结论的规划管控适用性分析
        5.1.1 与专业认知的耦合性评价
        5.1.2 对研究结论的普适性论证
        5.1.3 在规划管控中的应用领域
    5.2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指标管控
        5.2.1 控规指标管控策略
        5.2.2 层次感管控策略
        5.2.3 曲折度管控策略
        5.2.4 形状指数管控策略
        5.2.5 分形维数管控策略
    5.3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导则指引
        5.3.1 指引原则的确立
        5.3.2 美学观念的引入
        5.3.3 控规导则的指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数据的引入
        6.2.2 研究方法的优化
        6.2.3 研究对象的深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天际线平均高度的计算方法
附录B 天际线分形维数的测量方法
附录C 天际线在matlab中的测算结果
附录D 天际线数理指标的计算过程
附录E 微观城市天际线的指标结果
附录F 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主观视觉分析偏好程度调查
附录G 专业认知调查结果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3)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沈阳近代建筑”研究现状评述
        1.2.2 关于“近代建筑技术”研究现状
        1.2.3 关于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
        1.2.4 既往研究问题综合分析
    1.3 研究范畴和研究框架
        1.3.1 核心概念
        1.3.2 时间与空间界定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创新点
2 内外不同背景下的传播动力与发展过程
    2.1 外来因素的刺激与影响
        2.1.1 营.开埠,对外洞开东北门户
        2.1.2 甲午战争,日俄文化强势入侵
        2.1.3 日俄战争,日本掌控南满支线
        2.1.4 商埠条约,欧美分享殖民利益
        2.1.5 殖民统治,工业城市迅速发展
    2.2 本土内部的变革与推进
        2.2.1 君主立宪,政府变革封建帝制
        2.2.2 军阀混战,奉系谋求实业扩展
    2.3 本章小结
3 以“人”为媒介和工具的传播途径与影响方式
    3.1 直接导入式传播
        3.1.1 西方传教士的“亲传”
        3.1.2 西方设计师的“示范”
    3.2 转译嫁接传播方式
        3.2.1 俄国工程师的“身授”
        3.2.2 日本建筑者的“嫁接”
        3.2.3 本地工匠的“模仿”与“创新”
        3.2.4 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学习”与“探索”
    3.3 本章小结
4 新结构与新构造的引入与适应性技术
    4.1 新型砖(石)木结构体系的出现及普及应用
        4.1.1 沈阳近代砖(石)木结构的分布与发展特性
        4.1.2 三角形木屋架的传入与适应性发展
        4.1.3 承重砖墙的砌筑与特性
        4.1.4 典型建筑分析
    4.2“承前启后”的沈阳近代砖混结构
        4.2.1 沈阳近代砖混结构的发展
        4.2.2 砖混结构对材料的选择和限制
        4.2.3 砖混结构的技术处理和应用
        4.2.4“中体西用”的辽宁公济平市钱号
    4.3 与现代建筑同步发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4.3.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性能
        4.3.2 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沈阳的发展
        4.3.3 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和福茶店
    4.4 本章小结
5 新建筑材料及相关施工工艺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5.1 红砖的引入与推广
        5.1.1.红砖的引入
        5.1.2 青红砖生产工艺的比较
        5.1.3 红砖的自主生产与推广
    5.2 水泥(洋灰)与混凝土的现代应用
        5.2.1 洋灰的由来与传入
        5.2.2 洋灰在沈阳的使用
        5.2.3 伪满时期水泥的生产
    5.3 玻璃在近代建筑中的应用
        5.3.1 玻璃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
        5.3.2 玻璃在近代沈阳的出现与应用
    5.4 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
        5.4.1 瓷砖
        5.4.2 五金件
    5.5 新型建筑材料的引入特点与影响
        5.5.1 开放性引入
        5.5.2 来源多渠道,销售多途径
        5.5.3 选择性、适应性引入
        5.5.4 促进本土材料和技术的优化
        5.5.5 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5.5.6 局限与阻碍
    5.6 本章小结
6 近代建筑设备的引入与应用技术
    6.1 电与电气设备
        6.1.1 沈阳电灯厂的成立
        6.1.2 电在建筑中的应用
    6.2 取暖设施
        6.2.1 沈阳传统的取暖设施
        6.2.2 全新的取暖设施的引入
    6.3 给排水设施
        6.3.1 给水设施
        6.3.2 排水设施与技术发展
    6.4 煤气能源设施
    6.5 本章小结
7 建筑机构与管理体制对技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7.1 沈阳近代建筑管理机构的特殊性
        7.1.1 封建社会背景下“重建设轻管理”的传统模式
        7.1.2“九·一八事变”之前两套管理体系独立运营的模式
        7.1.3“九·一八事变”后殖民地特点的管理模式
    7.2 上层建筑组织对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7.2.1 促进技术的区域性发展
        7.2.2 促进技术的专业化发展
        7.2.3 促进技术的统一提升
    7.3 管理制度对建筑技术发展的促进与影响
        7.3.1 对市街建筑的要求与规定
        7.3.2 对建筑公司与营业者的规定与技术要求
        7.3.3 对建筑技术人考核制度的确立
        7.3.4 对工程招投标制度要求
    7.4 建筑公司内部的管理对技术引入传播的影响
    7.5 建筑行业社团组织对建筑技术的影响
        7.5.1 沈阳近代行业社团发展概况
        7.5.2 行业社团组织对建筑技术发展的意义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8.1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特点
        8.1.1 传播的单向主导性
        8.1.2 传播的多样性与活跃性
        8.1.3 传播过程的特殊性
        8.1.4 技术的传承与转移
    8.2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特征
        8.2.1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规律性特征
        8.2.2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典型性特征
    8.3 启示
        8.3.1 针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启示
        8.3.2 针对当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4)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注释
第二章 上海近代娱乐业产生及社会背景
    第一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明星——电影的萌芽
    第二节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第三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
    第四节1930年代上海娱乐业背景
    小结
    注释
第三章“远东第一电影院”建筑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第一节 电影院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第二节 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空间的演变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大光明品牌创建期
    第一节 资本环境与行业准备
    第二节 卢根的“托拉斯”计划
    第三节 大光明品牌创建及发展
    第四节 大光明品牌经营与管理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光明
    第一节 大光明经受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7)
    第二节 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1958—1965)
    第三节“文革”浩劫殃及大光明(1966—1976)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重塑
    第一节 大光明品牌初入改革轨道(1978—1993)
    第二节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波折(1993—2002)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大光明院线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
    第一节 院线制建立及电影放映业特点
    第二节 大光明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战略
    小结
    注释
第八章 电影院:文化空间——文化传播媒介
    第一节 半殖民地消费文化空间
    第二节 革命与政治话语空间
    第三节 全球化消费与体验空间
    小结
    注释
第九章 他山之石:影院品牌激活策略
    第一节 中美影院发展比较
    第二节 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
    小结
    注释
结论 中国品牌影院发展瞻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三、论文创新之处
    四、本文研究路径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一、西北自然概况
        二、西北资源蕴藏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四、鸦片的毒害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小结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一、开发主张
        二、浩大的声势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一、交通
        二、农田水利
        三、移民垦殖
        四、工业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一、交通
        二、农田水利
        三、移民垦殖
        四、工业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小结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第二节 原因分析
    小结
结语
征引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着作
    三、报刊
    四、文史资料
    五、英文资料
表格索引
后记

(6)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贵阳城市发展在西南区域城市发展中的特殊性
        2、抗日战争是推动贵阳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
        3、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借鉴
    二、学术前史回顾
        1、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概述
        2、贵阳城市发展史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重点和难点
        4、创新之处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 抗战以前贵阳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贵阳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二、顺元城到贵州宣慰司城
        三、贵州省城到省府同城
        四、废府置县后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抗战前夕贵阳城市发展总体特征
        一、高原山地的“中原式”边城
        二、“五方杂处”的“移民之城”
        三、迟缓发展的城市早期现代化
    第三节 制约贵阳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市发展内生动力长期乏力
        二、城市功能对集聚力的制约束缚
        三、“不内不边”状况的多重困境
第二章 战时贵阳城市战略地位提升及发展机遇
    第一节 贵阳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
        一、全国抗战的“民族复兴基础”
        二、西南大后方重要交通枢纽
        三、陪都重庆的南方屏障
    第二节 战时贵阳城市的发展机遇
        一、东部城市沦陷与城市布局西移
        二、金融机构工厂学校的内迁安置
        三、人口流动形成城市人口集聚
    第三节 抗战建设下中央与地方的互动
        一、吴鼎昌主黔及其施政理念
        二、抢抓机遇贵阳设立市制
        三、筹设贵州企业公司
第三章 现代城市规划制定和城市空间重构
    第一节 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引介及运用
        一、贵阳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引介
        二、贵阳城市规划注意事项的讨论
        三、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
    第二节 贵阳现代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一、现代邮政通信建设快速发展
        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三、城市公共事业建设起步发展
    第三节 按照现代方式重构城市空间
        一、城市地域拓展及外部空间演变
        二、旧城改造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三、贵阳南明住宅小区的成功修建
第四章 贵阳城市管理中政府主导与民意征集
    第一节 现代城市管理体制的艰难探索
        一、贵阳市政府的组织系统
        二、现代城市管理的运行机制
        三、贵阳城市的重要武装力量
    第二节 《贵阳市政》宣达政令征集民意
        一、《贵阳市政》的创办及基本情况
        二、“宣达政令”与“训练市民”
        三、“广泛征集市民的批评和建议”
        四、“研究抗建之理论与实际问题”
    第三节 贵阳拆城筑路中的专家建言
        一、贵阳城垣的传统布局及发展演变
        二、专家学者研讨贵阳城市拆城筑路
        三、战时贵阳拆除城垣的方法和步骤
第五章 市民生活变迁及城市形象重塑
    第一节 市民城市社会生活变迁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及其管理
        二、城市市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三、思想观念演变及市民精神培养
    第二节 城市经济繁荣及教育医疗发展
        一、城市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演变
        二、城市教育快速发展
        三、城市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第三节 贵阳环境改善及公共空间构建
        一、贯城河治理及街道清扫
        二、公园构筑和城市绿化
        三、群众体育兴起及公共体育场修建
第六章 贵阳城市发展的战争元素和战时特征
    第一节 抗日战争推动贵阳城市快速发展
        一、外力植入促进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增长
        二、结构功能转型提升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
        三、“不内不边”区位演变为战时发展优势
    第二节 日军侵黔对贵阳城市发展的破坏
        一、“二·四”轰炸影响城市发展
        二、“黔南事变”引起的城市恐慌
    第三节 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的典型特征
        一、服务抗战需要的非常态发展
        二、城市管理由传统向现代演进
        三、贵阳城市发展的畸变和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史料介绍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 基本概念界定
    六.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地理基础和社会背景
        一. 地理基础
        二. 清朝对蒙政策
        三. 移民与村落化
        四. 坐商与城镇
    第二节 归化城与绥远城
        一. 归化城
        二. 绥远城
    第三节 地方设治与城镇
        一. 诸厅与厅城
        二. 诸县与县城
    第四节 交通要冲与城镇
        一. 包头
        二. 集宁
        三. 其它水运码头及市镇
        四. 其它陆路交通与市镇
    第五节 宗教商贸活动与市镇
        一. 百灵庙
        二. 隆盛庄与张皋
        三. 毕克齐与察素齐
        四. 河套平原的市镇
        五. 其它市镇
第二章 近代绥远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近代绥远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 地形地貌
        二. 气候与水文
        三. 土壤与植被
        四. 自然资源
        五. 自然灾害及环境危机
    第二节 城镇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一. 城镇分布密度及其变化
        二. 城镇经纬向分布特征
        三. 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
    第三节 城镇地理分布特征
        一. 平原盆地分布突出
        二. 临水分布特征明显
        三. 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第四节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二. 结果分析
第三章 近代绥远城镇职能组合结构
    第一节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中心体系
        一.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变化
        二. 城镇政治中心体系
    第二节 城镇经济职能及其空间组织
        一. 商贸服务功能
        二. 金融流通情况概述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渡口功能
        五. 城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结构
    第三节 城镇文化职能及其分布
        一. 城镇教育机构及其发展
        二. 城镇其它文教机关
        三. 城镇宗教与民间信仰
    第四节 城镇职能体系及其组合结构特征
        一. 城镇职能类型
        二. 城镇职能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 近代绥远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第一节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
        一. 城镇人口规模变化
        二.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及其结构特征
    第二节 城镇占地规模
        一. 清末城镇占地规模
        二. 民国时期城镇占地规模
第五章 近代绥远交通道路发展与城镇体系变化
    第一节 传统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
        一. 驿站
        二. 民间商路
        三. 黄河水运
    第二节 铁路及其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一. 平绥铁路
        二. 平绥铁路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公路交通和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一. 民国时期公路的发展
        二. 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启示和建议
    三. 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清至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分布重心移动图
附录2 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地理分布图
附录3 清前中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分布图
附录4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体系图
附录5 近代绥远地区各类商品集散中心分布图
附录6 近代绥远地区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图
附录7 20世纪三十年代绥远地区主要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划分图
附录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学术价值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4.1 主要结论
        1.4.2 创新点
        1.5 合肥建城史
第二部分 古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 战国以前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2.1 历史发展背景
        2.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3 庐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3 战国——五代十国时期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3.1 历史发展背景
        3.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3.3.1 体
        3.3.2 面
        3.3.3 线
        3.3.4 点
        3.4 楚文化及吴越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4 宋代——晚清(185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4.1 历史发展背景
        4.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4.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4.3.1 体
        4.3.2 面
        4.3.3 线
        4.3.4 点
        4.4 江淮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第三部分 近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 1859年——191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5.1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 洋务运动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第四部分 现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6 1919年——194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6.1 历史发展背景
        6.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6.3.1 体
        6.3.2 面
        6.3.3 线
        6.3.4 点
        6.4 文化运动带动合肥城市现代转型
    7 1949年——197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7.1 历史发展背景
        7.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7.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7.3.1 体
        7.3.2 面
        7.3.3 线
        7.3.4 点
        7.4 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第五部分 当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 1979年——200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8.1 历史发展背景
        8.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8.3.1 体
        8.3.2 面
        8.3.3 线
        8.3.4 点
        8.4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9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政治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2 文化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3 经济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4 社会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5 生态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9.6 新时期合肥发展新动力
    10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发展
        10.1 2009——203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10.1.1 体
        10.1.2 面
        10.1.3 线
        10.1.4 点
        10.2 多元文化融合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主要参考文献

(9)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 城市的定义
        二、 城市发展与近代化
        三、 社会变迁概念的界定
        四、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与空间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拟解决的问题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拟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论文所运用的理论、研究方法与整体结构
        一、 参考运用的理论与方法
        二、 整体结构
第一章 传统封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
        一、 沈阳的地理位置
        二、 沈阳的地形地貌
        三、 水文与气候
    第二节 传统封建城市的形成
    第三节 清代沈阳古城的建设与发展
        一、 迁都沈阳
        二、 清入关前沈阳的建设城市与发展
        三、 陪都盛京的城市建设与空间拓展
    第四节 沈阳传统城市的近代过渡
        一、 手工业
        二、 商业
        三、 公共卫生事业
        四、 金融、教育、电讯业
第二章 近代沈阳殖民化与近代化的同步演进
    第一节 洋教洋货的传入与城市近代化因素的渗入
        一、 洋教的传入
        二、 洋货的涌入
    第二节 日俄对陪都盛京的争夺
        一、 沙俄对盛京的占领
        二、 日俄战争对城市的破坏
        三、 日军奉天守备队进驻沈阳与殖民机构的相继建立
    第三节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形成与扩大
        一、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二、 奉天满铁附属地的规划建设
        三、 奉天满铁附属地人口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三章 近代沈阳自主性城市近代化的启动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沈阳近代化
        一、 改革官制整合行政机构,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
        二、 发展实业振兴经济,推进城市近代化
        三、 建立现代警察制度,强化社会管理与控制
        四、 发展文化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第二节 通商续约与自开商埠
        一、 奉天自行开商埠的原因
        二、 奉天商埠的划定与开放
        三、 奉天商埠的拍租、规划与建设
        四、 奉天开埠与城市自主性近代化的启动
第四章 奉系统治下沈阳城市自主性近代化的推进
    第一节 奉系统治时期沈阳城市规划与空间拓展
        一、 惠工工业区
        二、 奉海市场
        三、 大东新市区
        四、 东大新区、东大营和北大营
        五、 大帅府
    第二节 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
        一、 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原因
        二、 奉天市政公所的成立
        三、 奉天市政公所与城市近代化的推进
    第三节 奉系军阀统治下沈阳市政建设的近代化
        一、 完善道路系统
        二、 上下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三、 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管理
        四、 公用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奉系军阀统治下沈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 近代工业体系的形成
        二、 繁荣的城市商业经济
        三、 东北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
    第五节 奉系统治下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
        一、 城区交通
        二、 对外交通
    第六节 城市公共卫生的建设与管理
        一、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二、 城市医疗机构的完善
        三、 城市卫生防疫
    第七节 奉系统治下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备
        一、 奉天学制改革
        二、 学校教育日臻完备
        三、 社会教育蓬勃发展
    第八节 东北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
第五章 伪满时期沈阳城市的畸形发展
    第一节 铁西工业区的设立
        一、 九·一八事变前的铁西
        二、 铁西工业区的形成
        三、 日本对铁西区的畸形开发与影响
    第二节 奉天都邑计划与沈阳城市建设
        一、 奉天都邑计划的出台
        二、 奉天都邑计划的内容
        三、 奉天都邑计划的实施
        四、 奉天都邑计划的影响
    第三节 伪满时期沈阳的文化教育
        一、 组建教育管理机构,颁布《学制要纲》
        二、 实施殖民教育,强化教育统制
    第四节 伪满时期沈阳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消费生活的变迁
        二、 休闲娱乐生活的变迁
结语
    一、 近代沈阳城市形态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二、 近代沈阳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 对现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一) 视角新颖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一) 市政府的构建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英国投巨资整修铁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天津市传统商业区微观城市天际线量化研究[D]. 谢大伟. 天津大学, 2019(01)
  • [3]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 刘思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4]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D]. 余佳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5]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6]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研究[D]. 敖以深.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7]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D]. 乌敦. 内蒙古大学, 2014(01)
  • [8]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D]. 涂光陆. 武汉大学, 2013(06)
  • [9]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D]. 孙鸿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英国大力投资铁路整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