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

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

一、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姝[1](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指出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胡贝克[2](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谢静[3](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谷雨[4](2020)在《《全球有机农业史》(第一、二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有机农业已经从农业领域的边缘运动发展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这为企业、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关于食品来源、成本和质量等社会核心问题的持续争论创造了一个亟需的平衡。本文是一篇信息型文本的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内容选自牛津出版社出版的着作《全球有机农业史》。众所周知,撰写任何主题的全球历史都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该书主要讨论有机农业运动的演变,侧重于20世纪初以来的发展。本次翻译项目译者选取了第一、二章节作为翻译文本,其中对有机挑战的起源及有机农业的文化成因做了相应阐述。报告包括五个章节,分别为翻译项目描述、翻译过程、翻译理论框架、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依据出发,以三维视角,即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重点对翻译材料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经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总结了所收获的经验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产出较为理想的翻译作品,译者不仅要提高翻译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还必须要查阅权威资料,尤其针对专业性较强的文本,更需要多增加背景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李娜[5](2020)在《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盛行以及拉丁美洲土着人民生态斗争实践的原因,生态社会主义的杰出人物之一迈克尔·洛威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转而研究生态社会主义。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进步观的解读,洛威系统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资本主义制度“非生态”本质、生态社会主义建构路径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激进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洛威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构想未来社会——生态社会主义文明范式的问题域中展开的。他指出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危机在当代的显现,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而从四个层面论证了资本主义的“非生态性”:基于“开放的辩证法”立场,深入批判了资本主义“破坏性进步”的理性逻辑;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非伦理”性;阐明了广告作为全球生态危机的驱动力,是资本主义宗教化的外在媒介和“虚假需求”的制造者,加重了资本主义对人的控制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性;通过分类梳理资本主义执政精英们及所提出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替代方案,证明了资本主义既定改革方案的无效性。因此,克服生态危机的出路只有走生态社会主义道路。洛威从理论层面上构想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性反思,一种融合性斗争和一种新的文明范式。而把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变成现实,则需在遵循渐进式对抗与激进化革命相结合,以人为本、以地球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调节相关矛盾关系之间动态平衡的原则上,推动民主经济政策的改革,生产系统的民主管理和重组,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以及民众生态意识的觉醒。但历史的结局是开放的,生态社会主义并不是未来发展的唯一方案,只是“理想和可能的革命”。洛威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丰富发展了当代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然而,洛威缺乏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整体把握,用生态危机批判代替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危机的批判,没有看到全球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也忽视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杂糅着浪漫主义元素。洛威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建构是不成熟的,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毛旭翀[6](2020)在《马克思分析法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先后写作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及《法兰西内战》三本研究法国近代历史的专着。马克思对法国近代史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法国史的研究,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运用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研究马克思分析法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意义重大。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法国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政治危机频发。七月王朝覆灭后,法国经历了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国国内各党派相互倾轧、政局动荡、革命不断。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法战争又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公社与临时政府间的冲突进一步激化了法国国内矛盾。马克思在研究1848年至1851年间的政治史时运用阶级斗争理论与阶级分析法分析了这一时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活跃于社会上的各阶级及各政治思想派别;与此同时马克思还在历史研究中运用了历史人物评价理论对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他主要从各阶级的本质以及历史环境出发来评价历史人物;此外马克思还运用历史规律论对历史事件及各阶级进行了深入分析。马克思在研究巴黎公社革命运动时则主要运用了人民主体论对参与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群体的阶级构成及巴黎公社的各项政策进行研究,此外,马克思还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分析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原因、相关政策及历史经验。马克思对法国近代史的研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这体现在其深入了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思想、工农联盟思想及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的研究;不仅如此,马克思的法国近代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深化了国家理论中对旧国家机器理念的理解还进一步阐明了新型国家机器的状况,马克思的法国近代史研究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赵跃[7](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范小娟[8](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安博[9](2019)在《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文艺社会学理论往往以“直线式”的思维模式将文艺活动同某一社会因素联系在一起,来阐释文艺活动的发生问题。其忽略了文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联性。而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则从“文学场”的概念出发,厘清了“文艺—社会”之间的动态结构发展与变化。“文学场”是一个客观上拥有自身运作逻辑与法则,并以生产具有符号象征价值意义的文艺作品为目标的社会小型空间。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观念,“文学场”呼吁从事文艺活动的全体行动者以自律性来确立自身的符号权力。它抵制外部社会背景中经济、政治力量对其的直接干涉。因此,从“文学场”的概念来研究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思想,意味着要对以下问题做出清晰的解答——1.从文艺生产的角度而言,“文学场”的内部结构中“文学生产”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合法的”文艺观念是如何被“作者”创造出来并被场域内的众人所共同认可的。2.从文艺接受的角度而言,“合法的”文艺观念是如何要求在社会中的“读者”以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进行“阅读”的、这种文艺接受的内部原则与条件又是如何在社会空间中将不同读者的身份区分开的。3.从文艺的社会功能角度而言,处于“文化生产场域”空间中的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价值意义的生产与接受活动是如何完成一种符号暴力统治的、而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文艺活动者,又是如何介入社会生活并发挥自身的象征权力的。从对“文学场”概念的结构与特征、文艺生产活动、文艺接受活动,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出发,全文可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总体的角度出发,对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核心概念以及他的文化艺术研究活动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文化艺术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在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研究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且在一定程度而言,对文艺活动的研究,也促成了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大厦建构的完成。作为构成当代社会统治基础的象征性文化实践,正是发生在“文学场”这个独立自主空间之内的。因此这意味着,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是以对“文学场”的分析而展开的。在分析了“文学场”的结构、特征及它作为方法论的作用后,本章还以法国文学场的生成为例,描绘了“文学场”概念对分析“文艺—社会”之间关系的应用性实践。第二章从文艺生产的内部视野出发,考察了作为一种“合法文艺观念”的文学“幻象”,是如何在文学场中被全体行动者所共同塑造的。布尔迪厄的文艺生产理论反对把作者看作是作品唯一负责人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关于作品价值意义的生产是由文学场中作者集体、甚至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共同完成的。而围绕着对“合法文学观”价值意义的界定,作者之间又彼此区分,并处于一种对作品定义权的争夺状态中。正是这种对文学“幻象”既共同认可,又相互争夺的关系结构,促成了文艺生产活动在时空中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章节以艺术史上马奈与杜尚的艺术生产为例,揭示了艺术场内部“合法文艺观”的演变过程。第三章从文艺接受的社会视野出发,考察了一种无关功利与利害的“纯粹目光”所要求的关于读者文艺接受的社会背景条件。“文学场”内对文艺接受活动“纯粹目光”的要求,是以康德美学中“审美判断”为理论依据的。而康德美学所标榜的先验普适性,实则是通过一系列否定式的区分而达成的。“纯粹目光”的鉴赏判断,以述行语的形式,完成了对文学场中“审美趣味”与感官快适的区分。其反过来,也在文艺鉴赏方面,对读者阅读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完成了对具有不同审美趣味的读者社会身份的区分。最后,章节通过分析布尔迪厄对当代法国社会中审美接受与社会阶层身份的调查,揭示了文艺接受活动在社会结构建构上的反作用力。第四章从“文艺—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中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文学艺术,甚至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不仅仅是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消极、被动的反映。事实上,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凭借“文学场”以及“文化生产场域”自身所创造出的“文化资本”,文化艺术活动正在以符号暴力的方式,完成着对社会不平等的象征性再生产。在这其中,与文艺接受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家教育系统,以及与文化、文艺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分子”群体,乃是“文化资本”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主要场所与主要实施者。因此,文化艺术活动要摆脱这种象征符号领域的统治功能,就需要作为知识分子的全体文艺活动参与者团结起来,以维持文学场独立自主的姿态,来对抗政治、经济因素对其的侵蚀。

林瑛[10](2019)在《从现代性反思到审美社会主义 ——威廉·莫里斯的创作与思想》文中指出威廉·莫里斯(1834-1896)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着名的作家、艺术家、社会主义活动家。莫里斯的文学创作起于诗歌,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思想开始发生社会主义转向后,他转而写作小说与散文。本文认为,在莫里斯创作文类流变这条明线之下暗藏着他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现代性危机反思渐次入深而抵达社会主义的思考历程。本论文也以此为主要线索,通过细读莫里斯的诗歌、小说与散文作品,结合这些作品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语境,阐述莫里斯从现代性反思到审美社会主义的思想演进过程。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从“现代性”概念出发,确定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针对“现代性”的讨论需要在历时性中才能确立其合法性。本文所取用的“现代性”,主要指在工业革命与启蒙理性催进之下,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现代”与“过去”的断裂状态。在英国维多利亚晚期的历史语境中,“现代性危机”主要表征为:一个崛起的机器世纪、一个新生的消费时代、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愈渐明显的宗教危机。在社会转型期展开的这一系列现代性图景共同构成了莫里斯反思与批判的目标。第一章围绕莫里斯的诗歌创作,阐释莫里斯寄寓于北欧萨迦叙事中的现代性反思。莫里斯的诗歌创作先后涉及中世纪浪漫传奇题材与北欧萨迦题材。这一过程既体现出了莫里斯对于“中世纪精神”的偏好,又呈现出他在“中世纪精神”内部的探源。莫里斯以诗歌关照、反思现实的求索最终表现为对于北欧文学与文化的寻根。将莫里斯的萨迦代表作《伏尔松家族的西古尔德》与《埃达》中的伏尔松诗篇、《伏尔松萨迦》以及《尼伯龙人之歌》作以比较阅读,细察莫里斯在情节增删与人物塑造中的匠心可以发现:莫里斯在北欧萨迦的书写之中以“人”为中心重构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强调人性、道德在情节发展中的推动力,寄寓了莫里斯对变化中的维多利亚时代信仰缺失的关切与反思。同时,莫里斯的萨迦书写将冰岛萨迦与日耳曼英雄传奇融合,意在贯通文化遗产的血脉,将北欧萨迦的英雄精神融入英国文化传统,为处于历史转型期中的维多利亚人发明传统,重塑时代精神。继而,本章进一步论述了“中世纪精神”自身所内蕴的现代性反思与批判内涵,从而于学理层次反驳了部分学者对莫里斯早期诗歌创作中“逃避主义”倾向的质疑。第二章主要聚焦于莫里斯的小说书写,阐述莫里斯在乌托邦小说叙事中重新绘制的现代生活图景。已有诗人之名的莫里斯在19世纪80年代转而写小说。《乌有乡消息》写作时期,英国社会主义运动方兴未艾,现代出版市场已经形成。莫里斯以开放的文学视野融入“新罗曼司”的文化潮流,以小说文类为载体传达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乌有乡消息》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于贝拉米的畅销小说——《回顾》的还击。本章在两部小说的比较阅读中着力呈现了莫里斯小说书写中的叙事造诣与乌托邦构想的独特性。《乌有乡消息》延续了莫里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关注,然而与诗歌的曲笔不同,莫里斯将现实批判与解决方案清晰地张举了出来。“复兴手工技艺”是莫里斯在《乌有乡消息》中为维多利亚时代现代性危机提出的一种抵抗策略,莫里斯赋予了手工技艺以反思机器世纪、反抗消费时代与挽救宗教危机的现代性批判活力。第三章以莫里斯的散文书写为中心,综论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梳理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巴克斯合着的《社会主义:起源与前景》集中体现了莫里斯的社会主义观念。受维多利亚时代的进步思维与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影响,莫里斯首先把社会主义看作一种具有历史可达性的社会形态。其次,莫里斯的社会主义观念起自对于维多利亚时代“艺术饥荒”、异化劳动等社会病症的批判,以实现人人平等、人尽其才、共同福利为主要诉求。“艺术饥荒”是不平等在艺术领域中的蔓延,“艺术饥荒”又与“奢侈消费”相伴而生,加重异化劳动,激化阶级对立。莫里斯认为“艺术饥荒”与异化劳动带来的后果是——审美之退场。莫里斯因而主张做“令人愉悦的工作”,只有愉悦的工作才能有劳动者感性生命的投注,才能创造出艺术品。在艺术化劳动中,莫里斯格外推崇手工技艺,并认为每一个手工艺人都是艺术家,由此为小型艺术正名。莫里斯认为小型艺术是真正为人民并且属于人民的艺术形式。莫里斯的工作观与艺术观紧密相连,彼此依存,共同助力实现莫里斯的审美社会主义想象。第四章在回顾莫里斯现代性反思的历程后,进一步提炼莫里斯审美社会主义的主要内涵,并对其审美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作以评价。艺术与审美思考是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轫之处,而艺术与审美的实践是莫里斯社会主义思想的落脚之处。回到维多利亚的历史语境可以发现,莫里斯对现代性进行着不懈的反思却也将自己卷入了现代性的复杂漩涡之中,这既再现了历史语境的复杂,也同时是以审美在现代性内部进行反思的必然困境。不同于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自律主张,莫里斯的审美思想受到马克思实践观的影响,强调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强调艺术实践对于日常生活的介入。本文认为正是在“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实践”这一审美主张之中,莫里斯为解决维多利亚现代性危机,消弭阶层不平等提出了一条极具价值的路径。莫里斯对现代性的反思承袭了英国独特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的哲学传统,并深受19世纪中期知识界现代性反思氛围的影响;尽管对于现代文明有着明确的反抗,莫里斯并无意图将历史车轮拉回至中世纪。正是在这些意义上,莫里斯的思想与实践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当代价值。

二、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一、国内研究简介
        二、国外研究简介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一、口述史的方法
        二、历史文献方法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第五节 逻辑框架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缘起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一、他的童年
        二、他的家庭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一、严厉的母亲
        二、友好的父亲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二、向西部拓殖
        三、富饶与浪费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三、士气大增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一、穿越大平原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第二节 幸运之神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结语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二、把根扎进土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3)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一、发达工业社会
        二、苏联社会
        三、纳粹极权主义
        四、肯定性的文化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二、艺术与革命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全球有机农业史》(第一、二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lobal History of Organic Farming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Overview of Eco-translatology
    3.2 Applicability of Eco-translatology in this practice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Adaptive Selection from Linguistic Dimension Aspect
    4.2 Adaptive Selection from Communicative Dimensional Aspect
    4.3 Adaptive Selection from Cultural Dimension Aspect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Tentative Summary
    5.2 Unsolved Problem and Relevant Thinking
    5.3 Inspiration and Prospect for Future Study and Work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5)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迈克尔·洛威其人其说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缘起
    2.1 时代背景
        2.1.1 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
        2.1.2 土着人民的生态斗争运动
    2.2 理论基础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2.2.2 瓦尔特·本雅明的革命哲学理论
        2.2.3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3 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分析
        3.1.1 资本主义“破坏性进步”的理性逻辑
        3.1.2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非伦理”本质
        3.1.3 资本主义的需求悖论——“广告利维坦”
        3.1.4 资本主义既定改良措施的无效性
    3.2 全球生态危机的替代方案:生态社会主义
        3.2.1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批判性反思
        3.2.2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融合性斗争行动
        3.2.3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的文明范式
    3.3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原则
        3.3.1 渐进式对抗与激进化革命相结合
        3.3.2 坚持以人为本、以地球为中心的战略
        3.3.3 调节不同矛盾关系之间的动态平衡
    3.4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
        3.4.1 基于非货币和超经济标准的民主经济政策
        3.4.2 生产系统的民主管理和重组
        3.4.3 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
        3.4.4 民众生态意识的觉醒
4 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析
    4.1 理论贡献
        4.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1.2 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延展和深化
    4.2 理论缺失
        4.2.1 缺乏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整体性理解
        4.2.2 忽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4.2.3 杂糅一定的浪漫主义元素
    4.3 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3.1 参与和引领新型国际生态治理秩序的构建
        4.3.2 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文明培育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马克思分析法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马克思研究法国近代史的背景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的社会状态
    第二节 十九世纪西欧的史学研究情况
    第三节 马克思研究法国近代史的动机
第二章 马克思研究法国1848 年至1851 年间的政治史所运用的史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阶级斗争理论与阶级分析法在马克思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历史人物评价理论在马克思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节 马克思运用历史规律论研究法国1848 年至1851 年间的政治史
第三章 马克思研究巴黎公社革命运动所运用的史学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运用人民主体论分析巴黎公社运动
    第二节 马克思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研究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第四章 马克思研究法国近代史的意义
    第一节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二节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马克思研究法国近代史活动年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性
第一章 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的形成基础及理论核心
    第一节 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缘起
        一、布尔迪厄的学术生涯
        二、布尔迪尔思想的学理渊源
        三、“习性”“场域”和“资本”
    第二节 布尔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及其文艺实践
        一、布尔迪厄的整体性社会实践理论
        二、文艺活动在其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三、布尔迪厄文艺研究活动概述
    第三节 “文学场”: 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的核心
        一、“文学场”的结构特征
        二、“文学场”对内、外部研究方法的超越
        三、以现代法国文学场的诞生为例
第二章 “幻象”: 文艺生产的游戏法则
    第一节 文学场中的文艺生产
        一、从文艺创作到文艺生产
        二、布尔迪厄关于文艺生产的观点
        三、“幻象”——关于文学信念的生产
    第二节 “文学场”中合法文学观的生产
        一、“幻象”与合法文学观
        二、作为集体信仰的合法文学观
        三、合法文学观的再生产与颠覆
    第三节 文艺生产的动态变化结构
        一、共时性中的文艺生产结构
        二、历时性下的合法文学观的演变
        三、以马奈、杜尚为例的文艺生产演变
第三章 “纯粹目光”: 文艺接受的社会维度
    第一节 社会空间中的文艺接受
        一、从文艺鉴赏到文艺接受
        二、布尔迪厄关于文艺接受的看法
        三、文学场的独立与“纯粹目光”的历史生成
    第二节 “纯粹目光”的话语身份述行
        一、“审美判断”的成立前提
        二、纯粹美学的述行语结构
        三、“纯粹目光”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审美趣味与社会区分
        一、“纯粹目光”“审美共同感”与审美趣味
        二、审美区分的当代社会效应
        三、以法国社会趣味区分为例的文艺接受
第四章 “文化资本”: 文艺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活动
        一、文艺社会学史中文艺的社会功能
        二、“文化转向”下的文化研究与文艺研究
        三、“文学场”的社会中介作用
    第二节 “文学场”中的“文化资本”
        一、“资本”与“文化资本”
        二、“文化资本”在“文学场”中的存在形态
        三、文学制度下的文学现代性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功能
        一、教育系统中“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二、“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功能
        三、以知识分子为例的“文化资本”再生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从现代性反思到审美社会主义 ——威廉·莫里斯的创作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莫里斯研究之文献综述
    第二节 莫里斯生活时代的现代性图景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整体结构
第一章 《伏尔松家族的西古尔德》——反思现代性
    第一节 文化寻根——从中世纪浪漫传奇到北欧萨迦
    第二节 重塑传统——《伏尔松家族的西古尔德》对北欧萨迦的继承与改易
    第三节 浪漫主义与怀旧——维多利亚时代中世纪精神复兴的反叛性
第二章 《乌有乡消息》——重写现代生活
    第一节 现代出版市场与浪漫传奇复兴——从诗歌创作到小说书写
    第二节 反思《回顾》——《乌有乡消息》的叙事与主题
    第三节 复兴手工技艺——《乌有乡消息》的乌托邦精神与现代性抵抗策略
第三章 《社会主义:起源与前景》——想象社会主义
    第一节 进步思维与唯物史观——莫里斯对社会主义发生与演进的认识
    第二节 批判“艺术饥荒”与异化劳动——莫里斯社会主义民享观念的源起
    第三节 工作愉悦与小型艺术——莫里斯社会主义民享观念实现的艺术路径
第四章 “地上乐园”——走向审美社会主义
    第一节 应对与受制——莫里斯对维多利亚时代现代性危机的抵抗与困境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实践——莫里斯审美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
    第三节 传统之间——莫里斯审美社会主义思想的观念史渊源与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4]《全球有机农业史》(第一、二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谷雨.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迈克尔·洛威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李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马克思分析法国近代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毛旭翀.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9]布尔迪厄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D]. 安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从现代性反思到审美社会主义 ——威廉·莫里斯的创作与思想[D]. 林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反对廉价的浪漫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