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个特殊学生”只有“一个特殊”?

为什么“两个特殊学生”只有“一个特殊”?

一、“双特生”为何只有“一特”了?(论文文献综述)

麻亚东[1](2016)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认为以普通高考为代表的高校招生制度在推进人才选拔、指导中学教学中的成绩显着。然而,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当前社会背景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过度强调集中统一的招生计划管理体制下的普通高考,不利于高校根据专业教育的特点自主确定多样性的录取标准,从而选拔出大批有一定专业适应性的优秀人才。因此,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自主招生改革)应运而生。这一政策的出现一开始就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聚焦点。倡导在保障更多人可以平等、公正地享有教育权利的政策目标下,实现统一招考与多元化招考模式相结合的高校招生制度,充分体现出高校的相对自主权。自主招生政策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招生政策,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最新出台的招生办法,它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特点,但是当前的改革实践尚不成熟。自主招生政策很有可能是一项逐步从试点到推动的改革政策,对其进行反思和预测,对教育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政策发展历程的三大阶段并深入解析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四川省高校为例,其次探讨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执行情况,找出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公平、录取、诚信及腐败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政策执行的建议。

李海波[2](2014)在《高中“双特班”培养模式及实效性研究 ——以吉林市第四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发展,推进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资质学生的发展需求,探求发现和培养创新学生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要办出特色。1997年,吉林市第四中学开始招收品学特优、生活特困的贫家子女免费就读“双特班”,并积极探索“双特班”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在“双特班”的影响下,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相继出现“双特班”。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时下“双特班”培养模式在招生、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已不能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制约了“双特班”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吉林市四中的“双特班”在招生方式存在着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标准,对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缺乏深入了解,招生模式和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对“双特生”在校期间生活保障措施尚需健全;对“双特班”的管理缺乏特性和针对性,限制了“双特生”的自主发展。在德育模式上根据“双特生”的感恩意识缺乏的特点,并没有实施针对性的德育。对“双特班”实施的“分层教学”的方法还需要规范。本论文借助于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分层教学理论以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通过实践研究,对“双特班”办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别是招生模式—“两荐两考两保障”;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法;德育模式—感恩教育;管理模式—双特生自主管理等,建构了符合实际的“双特班”招生、教学与管理的模式。吉林市四中采取了以上对“双特班”的招生、教学与管理模式,截止2013年已招收9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子女,毕业了800多名,800多名学生全部进入高校学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肯定。

胡靖姗[3](2013)在《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目标达成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才选拔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核心,在高“投入”与低“产出”的现实中,自主招生是否突破了高考选才单一的局限、是否凸显了多元人才选拔不可替代的作用。较之高考的公平、公正,自主招生被质疑不公正、不合理是难免的,但若能弥补高考单一选拔的缺陷,为高校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输送多元、优质的生源,其不完善的地方应当得到理性的包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与高校有关自主招生方案确定人才选拔目标维度。通过比较自主招生入学学生(以下简称“自招学生”)与非自主招生入学学生(以下简称“非自招学生”)两个大学生群体间学习与活动的差异,论证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调研高中生在校的学习与活动,分析自主招生对中学教学的影响程度。自编《大学生学习与活动调查问卷》比较100名自招学生与105名非自招学生在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突出特长、专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自编《高中生学习与活动调查问卷》调研300名高中生对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参加自主招生的意愿、备考自主招生的情况等。研究结果如下:(1)自招学生对所在大学与所读专业满意度显着高于非自招学生。(2)自招学生自评高中、大学学习成绩等方面显着优于非自招学生。(3)自招学生在勤工助学、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方面显着多于非自招学生。(4)自招学生自评创新能力、高中获创新奖等方面显着优于非自招学生。(5)自招学生在文艺等特长方面的表现显着优于非自招学生。(6)自主招生对中学的教学没有显着性影响。自主招生选拔的人才具有学习成绩优秀、实践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较强、有突出特长等特点,但在大学入学的后续培养中,自招学生尚未被“量身定做”的培养方案“优待”,招生是为培养服务,高校应当将自招学生合理“利用”起来、充分凸显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水平。当前自主招生对中学的教学无显着性影响,加强与中学的交流与互动是自主招生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何华[4](2012)在《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文中认为看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祖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有一条黄色的河流穿城而过,那就是甘肃的省会城市,人称"黄河之都"的兰州。兰州,孙中山先生曾誉其为中国的"陆都",是西北军事重镇、丝绸之路要塞、唐蕃古道枢

高建京[5](2012)在《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自2001年正式开始试行,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自主招生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也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近几年在试行和推广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主招生程序的问题而产生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的自主招生程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收集分析已有的相关官方文本和高校有关规定对自主招生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研究中对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等进行了初步的综述,以其为本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从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在法律规范中,我国现有立法对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规定较少。实践方面,自主招生屡遭质疑的案例频见报端,招生程序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拓宽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研究的视野,为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的法律程序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法、文献检索法、问卷法和访谈调查法。本文共分为7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本文主要阐明的是选题的原因和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研究。首先,探讨了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程序等相关概念。其次,明晰了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内涵和外延。第三部分,自主招生相关理论研究,论述了程序正义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权利制约理论是构建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首先,阐述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实施现状。其次,剖析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结合案例和自主招生相关的材料分析,得出自主招生程序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法律层面、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四个方面。第六部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构建。首先,提出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立法建议;其次,论述了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初步设想。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周琳[6](2011)在《关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自主招生是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的一种重要表现。它出台的初衷,除了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外,更为重要的是弥补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缺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显露出来的不成熟,让公众对高校自主招生产生了许多质疑。本文对此做出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谢和平[7](2011)在《四川大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文中指出一个人要有思想和梦想,一个大学更要有思想和梦想。我们川大和历代川大人的共同梦想就是把川大建设成一流大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一流的人才培养,必须把一流的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价值追求和责任使命。第一部分: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提法与措施

赵莹,孔惠楠,魏娜[8](2010)在《2011,问道“自主招生”》文中研究说明自主选拔录取,也就是坊间所谓的"自主招生",从2001年试点以来,就因"不以分数论英雄",广招天下奇才、怪才而倍受社会、考生、家长的关注。现在,不仅自主选拔录取的院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而且招生人数也一年更比一年多。可以说,自主选拔录取为更多

王喜久[9](2010)在《红墙金榜铸辉煌》文中研究表明春风桃李,绿荫护夏,红叶迎秋,冬雪苍松。四平实验中学历经55个春夏秋冬。风雨潇潇过,烛光催日红。校门旁,用喜庆的“中国红元素”和高考录取金榜筑起的“实验红墙”,竖起了“建中华名校、育世纪英才”辉煌的历史丰碑! 揭红墙金榜,阅百米长卷。从香港大学、清?

苏震亚[10](2009)在《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自西北高考状元县乡村学校会宁县第三中学的报告》文中指出以我之见,时至今日,对于甘肃省会宁教育的风姿风采,无论你用什么语言来褒扬她的丰满与成功之处,似乎都不为过。尤其是当你在知其"陇中苦瘠甲天下","天下苦瘠甲会宁"的历史背景之后。

二、“双特生”为何只有“一特”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特生”为何只有“一特”了?(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自主招生
        1.3.2 高等学校
        1.3.3 公共政策执行
        1.3.4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
    1.4 理论基础
        1.4.1 公平与效率理论
        1.4.2 政策执行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发展历程与政策演进
    2.1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背景
    2.2 我国现行招生模式介绍
        2.2.1 以部属院校为代表的自主招生模式
        2.2.2 基于省(市)属的地方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为代表
        2.2.3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预录取”自主招生模式
    2.3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同其他特殊招生政策的比较
        2.3.1 自主招生政策和文体特长生招生比较
        2.3.2 自主招生与保送生政策的比较
    2.4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演进的三阶段
        2.4.1 1999-2002高校自主招生的提出阶段
        2.4.2 2003-2010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阶段
        2.4.3 2010年后高校自主招生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四川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3.1 自主招生政策《指导意见》的基本内容
        3.1.1 明确深化改革试点工作总体要求
        3.1.2 建立健全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
        3.1.3 细化自主选拔录取申请报名条件
        3.1.4 对高校考核规模和招生对象数量的确定
        3.1.5 加强对考生资格审核公示并严格按照录取要求进行
        3.1.6 认真制订年度招生简章
        3.1.7 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
        3.1.8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深入开展
    3.2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在四川省试点实施概况
        3.2.1 试点院校一:四川大学
        3.2.2 试点院校二:电子科技大学
        3.2.3 试点院校三:西南交通大学
        3.2.4 试点院校四:西南财经大学
        3.2.5 试点院校五:四川农业大学
第四章 四川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四川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4.1.1 自主招生的区域公平问题分析
        4.1.2 自主招生的录取率问题分析
        4.1.3 自主招生的诚信问题分析
        4.1.4 自主招生的腐败问题分析
    4.2 四川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政策本身的缺陷
        4.2.2 政策参与者间存在价值冲突
        4.2.3 参与机会存在不公
        4.2.4 执行制度不健全
第五章 改善四川省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建议
    5.1 政策执行应遵循公平公正,兼顾效率的原则
        5.1.1 调整考试内容,改变考试形式
        5.1.2 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倾斜政策
        5.1.3 招考分离,扩大自主权
    5.2 完善选拔评价机制
        5.2.1 吸收借鉴,兼容并蓄
        5.2.2 选拔按不同层次进行,有区别地进行培养人才
    5.3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5.3.1 应该加强诚信教育
        5.3.2 建立参加自主招生考生个人信用档案
        5.3.3 加强问责制度建设
    5.4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
        5.4.1 加快制定高校招生法、考试法等法律法规
        5.4.2 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
第六章 结语及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高中“双特班”培养模式及实效性研究 ——以吉林市第四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双特班”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政策
    2.1 心理学理论
    2.2 课程理论
    2.3 教学理论
    2.4 管理理论
    2.5 相关政策
第三章 “双特班”培养模式的现状
    3.1 “双特班”早期培养模式
    3.2 问题探查与反思
第四章 成因分析
    4.1 “双特班”招生问题
    4.2 “双特班”德育问题
    4.3 “双特班”管理问题
    4.4 “双特班”教学问题
第五章 “双特班”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5.1 “双特班”培养目标
    5.2 “双特班”招生模式
    5.3 “双特班”德育模式
    5.4 “双特班”管理模式
    5.5 “双特班”教学模式
    5.6 “双特班”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双特班”培养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目标达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自主招生的概念及内涵
    (一) 概念
    (二) 自主招生的内涵
    (三) 自主招生的意义
三、自主招生相关理论基础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多元智力理论
    (三) 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
四、高校自主招生模式
    (一) 高校自主招生类型
    (二) 高校自主招生标准
    (三) 高校自主招生程序
五、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目标
    (一) 国家自主招生政策目标
    (二) 试点高校招生政策目标
六、研究设计
    (一) 问卷设计
    (二) 访谈设计
七、研究结果
    (一) 专业与学校满意度
    (二) 学习成绩目标达成度
    (三) 实践能力目标达成度
    (四) 创新能力目标达成度
    (五) 突出特长目标达成度
    (六) 自主招生对高中生学习的影响
八、讨论与分析
    (一) 自主招生的有效性
    (二) 自主招生的必要性
    (三) 自主招生与中学教学的关系
    (四) 自主招生人才选拔完善的对策
九、研究创新、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相关概念概述
    一、公立高校
    二、自主招生
    三、自主招生权
    四、自主招生程序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程序正义理论
    二、教育公平理论
    三、权力制衡理论
第四章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现状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目前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实施现状
    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层面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限制程序—受到我国“重实体、轻程序”观念影响
    二、经济制约程序—自主招生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三、制度影响程序-自主招生程序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
    四、文化影响程序—自主招生受中国传统“人情观”影响
第六章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构建
    一、关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的立法建议
        (一)设立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标准程序的法治化
        (二)自主招生院校审核程序法治化
        (三)完善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相应的法律规范体系
        (四)设立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的法律救济程序
    二、我国公立高校的自主招生程序完善的初步构想
        (一)事前程序设计
        (二)事中程序设计
        (三)事后程序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1:“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 2:“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问题的研究”的访谈提纲
    附录 3:“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程序”访谈记录(内容型记录)
    附录 4: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名单列表
    附录 5:个人简历
    附录 6:在学期间曾参编着作、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四、“双特生”为何只有“一特”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麻亚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2]高中“双特班”培养模式及实效性研究 ——以吉林市第四中学为例[D]. 李海波. 延边大学, 2014(01)
  • [3]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目标达成度研究[D]. 胡靖姗. 西南大学, 2013(12)
  • [4]石化魂——兰州石化人对中国工业的贡献[J]. 何华. 中国作家, 2012(10)
  • [5]我国公立高校自主招生程序研究[D]. 高建京. 沈阳师范大学, 2012(03)
  • [6]关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若干思考[J]. 周琳. 文教资料, 2011(29)
  • [7]四川大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谢和平. 科学中国人, 2011(18)
  • [8]2011,问道“自主招生”[J]. 赵莹,孔惠楠,魏娜. 高校招生, 2010(11)
  • [9]红墙金榜铸辉煌[N]. 王喜久. 四平日报, 2010
  • [10]映日荷花别样红——来自西北高考状元县乡村学校会宁县第三中学的报告[J]. 苏震亚. 飞天, 2009(19)

标签:;  ;  ;  ;  ;  

为什么“两个特殊学生”只有“一个特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