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上皮癌变中 DNA 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口腔上皮癌变中 DNA 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一、口腔上皮癌变过程中的DNA含量测定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琪[1](2021)在《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学生培养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最终发展成为自身的内在素养。高中生物学习中对错题的收集整理、归纳反思、回顾与交流均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强化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反复出错的现象就是对生物错题资源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遗传”这一版块,学生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学习时存在困难,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学生在“遗传”版块中错题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4个班共17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学生开展访谈,再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及教师眼中错题资源的利用现状。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得到高中学生利用生物错题资源的现状:一是学生普遍具有利用生物错题资源有利于自身生物学习的观念,但对待错题的态度、利用错题的策略和行为上表现出自觉性不高、执行力不够的现象。二是男生在对待错题资源的观念及策略维度上稍好于女生,在错题资源利用态度和行为维度无显着性别差异。三是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在错题资源利用的四个维度上存在差异,中等学习水平学生的错题利用态度,行为和策略方面有待提升。四是错题资源利用的观念与态度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策略与行为维度之间呈现强相关关系,即观念可能影响学生的态度,策略与行动呈现相伴随性。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提出以下错题利用策略:学生需要拒绝“无效错题本”、建立有效错题资源、高效利用错题资源,教师则需要加大错题资源监管力度、扩大交流平台、建立教师错题库,以便提升生物错题资源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利用。基于以上策略进行具体实践研究:使用笔者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后,定时检查学生错题本,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请教师协助指导学生管理、利用错题资源。在学期结束时对比相同学习水平班级(2、3班)、相同教师教学不同班级(2、4班)在使用以上策略前后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使用了本文中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的班级(2、4班)在生物学习水平出现明显上升的现象,错题利用策略与原来保持不变的班级(3班)学习水平无明显变化,同时班级优生率增长低于2、4班。在此过程中,基于学校大数据平台——极课云进行班级高频错题资源汇总与分类,最终形成必修二错题资源库的研究成果。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是有效的,学生需要及时建立并利用好生物错题资源,教师做好监督、监管工作,帮助学生利用错题资源更好的学习高中生物。

赖宛仪[2](2021)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化学物质转化及其对尼古丁诱导HOEC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尼古丁即烟碱,是一种有害物质,也是诱使吸烟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虽然随着对传统卷烟危害性认识的日渐深入,许多烟民开始选择使用电子烟等替代品满足自身的尼古丁摄取需求,然而,与传统卷烟不同,这些替代品、尤其是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很高,可达到传统卷烟的10-100倍。这使得研究尼古丁对健康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口腔癌的发生与吸烟有着紧密联系,鉴于其第16大世界最常发恶性肿瘤之一的地位,加强对口腔健康的研究刻不容缓。实验室早期将一芽二叶的紫娟鲜叶加工为红茶,并根据成品茶叶的香气、滋味及总酚含量进行加工工艺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萎凋时间、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分别是14.1h、34.6℃和2.3h。本论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红茶加工过程中的非挥发性成分的衍变,同时评价红茶加工过程提取物对尼古丁诱导人口腔上皮细胞(human oral epithelial cell,HOEC)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进而分析其可能的关键功效成分,为功能型红茶的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红茶加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样品进行分别取样,包括:鲜叶、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和干燥叶共5个样品。利用UHPLC-Q-TOF/MS技术检测茶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98种物质。利用Metaboanalyst对5个过程样品非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两两对比,发现萎凋过程以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为主导,其中又以comp 62(Phe)增加的最多;在揉捻过程中,最优势的反应是茶黄素的生成,此外,comp 87(Thea)的含量在揉捻中减少;在发酵过程中,除4种黄酮糖苷、3种酚酸、2种生物碱外,其余几乎所有多酚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二聚体儿茶素和大部分的黄酮糖苷)及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下降;在干燥过程中,含量上升的有黄酮糖苷类和酚酸类,下降的主要是氨基酸类和二聚体儿茶素类,且comp 87(Thea)进一步减少,生成了comp 88(茶氨酸葡萄糖苷)。(2)构建了尼古丁损伤HOEC模型,并对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进行了检测。发现Nicotine组的增殖率降至73.51%,凋亡率升至11.01%,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5组红茶提取物的加入,使得增殖率最高提升至107.01%,凋亡率降至5.26%,并削弱了对G0/G1期的阻滞,恢复了细胞周期。(3)通过对炎症指标的检测,发现尼古丁将HOEC中IL-6和TNF-α含量提升至11.11 pg/m L和34.44 pg/m L,将IL-10含量降低为139.59 pg/m L;5个样品使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显着降低,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着升高,且以D+Nicotine组为最佳。通过对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发现Nicotine组中,ROS、MDA各升至138.37%和1.39 nmol/mg prot,5组红茶提取物的处理均能显着降低两个指标,并升高抗氧化酶SOD、CAT、GSH的表达,表现出抗氧化的能力。利用RT-PCR检测了m RNA的表达,验证了Nicotine组中IL-6和TNF-α表达上调,IL-10则下调,W/R/F/D+Nicotine组中IL-6表达均下调,FL/W/F/D+Nicotine组中TNF-α表达下调;抗氧化酶方面,W/D+Nicotine组均显着上调Mn-SOD、SOD1和CAT的表达。(4)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与红茶提取物促增殖能力变化趋势呈正相关的有TF-3’-G、TF-3-G、Phe和Pro;呈负相关的有EC-(4β→8)-EGCG、TSB、TSF和高脯氨酸;与抗凋亡能力变化趋势呈正相关的有山柰酚3-香豆素糖苷、槲皮素3-芸香苷和Glu;呈负相关的有异牡荆素、牡荆素、4-香豆酰奎宁酸和山柰酚。

蔡曌[3](2021)在《1、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2、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这一博士学位课题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研究工作构成。第一章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膀胱癌的高复发率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的身体和经济负担。目前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已有多种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对于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和预测还较少有相关标志物的报道。尽管在膀胱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组序列的改变,但目前对于膀胱癌肿瘤预后风险评估还尚未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生物标志物可供临床使用。本项研究旨在膀胱癌组织和尿液中探索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评估其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对65例膀胱癌肿瘤组织DNA进行了基于芯片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实验,发现并通过real-time PCR验证了在膀胱癌组织中高频出现的5个高频拷贝数变异的基因CEP63、FOSL2、GHR、PAQR6、ZFAND3。本项研究对候选的5个拷贝数高频变异的基因在219例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的膀胱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样本和123例初治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中的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为分析候选拷贝数变异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对所有入组患者均开展了术后随访,获得其无瘤生存期。研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风险比例回归、Logestic线性回归分析候选拷贝数变异与患者肿瘤复发风险的关系,并分别对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为提高在尿液中检测拷贝数变异的准确性,研究中采用了高灵敏的3D数字PCR技术,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比较了 real-time PCR 与 3D 数字PCR在尿沉渣脱落细胞中对拷贝数变异基因的检测效能,建立了尿样本中膀胱癌的诊断模型。在5个候选拷贝数变异的基因中,CEP63(p<0.01)、FOSL2(p<0.01)、PAQR6(p<0.01)在219例肿瘤组织中相比于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中的基因拷贝数显着增加。CEP63(p<0.01)和FOSL2(p<0.01)的拷贝数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组织中显着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组织。CEP63(p<0.01)和FOSL2(p=0.047)的拷贝数在高级别肿瘤中显着高于低级别肿瘤。在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肿瘤组织中CEP63的拷贝数显着增加(p<0.01)。研究中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8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所有入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48.3%;10年无瘤生存率为22.7%。基于219例肿瘤组织中CEP63、FOSL2、PAQR6的拷贝数变异,分别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发现CEP63和FOSL2的拷贝数增加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FOSL2和PAQR6的拷贝数增加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CEP63、FOSL2的拷贝数变异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肿瘤复发预测模型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预测模型为PI=1.5095×CEP63+1.47123×FOSL2,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风险是预后指数低的患者的3.434倍(p=0.0003)。基于FOSL2和PAQR6拷贝数变异,构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肿瘤复发预测模型计算预后指数,预测模型为PI=2.0440×FOSL2+2.2079×PAQR6,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发生肿瘤复发的风险是预后指数低的患者的5.443倍(p=0.0001)。对于基于传统危险分层中的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患者无瘤生存期更短(p=0.00056)。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脱落细胞中CEP63(p=0.036)与FOSL2(p<0.01)的拷贝数相比于正常对照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显着增加。应用3D数字PCR检测,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中CEP63(p<0.01)与FOSL2(p=0.046)的拷贝数显着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样本,CEP63的拷贝数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中显着增加(p=0.0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尿沉渣脱落细胞中CEP63的拷贝数增加(p<0.01)或FOSL2的拷贝数增加(p=0.018)预示着更大的肿瘤复发风险。基于尿样本中CEP63、FOSL2的拷贝数变异在训练集(n=41)中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2个月内发生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n=41)中进行验证,预测模型为PIL=-2.679+2.083×CEP63+1.827×FOSL2,结果显示,预后指数高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个月内发生肿瘤复发的风险是预后指数低的患者的6.612倍(p=0.00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D数字PCR检测尿沉渣脱落细胞样本中CEP63和FOSL2拷贝数变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和0.803,灵敏度分别为0.750和0.6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86和0.708。而real-time PCR检测CEP63和FOSL2拷贝数变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1和0.685,灵敏度分别为0.475和0.42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44和0.646。进一步基于3D数字PCR联合尿样本中CEP63与 FOSL2 的拷贝数变异构建膀胱癌患者诊断型:L=-1.817+2.267×CEP63+2.695×FOSL2,该模型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58,灵敏度为85.0%,阴性预测值为83.8%。本项研究发现CEP63、FOSL2、PAQR6在膀胱癌中拷贝数增加,前两者与膀胱癌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显着相关。CEP63、FOSL2的拷贝数变异能够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复发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FOSL2、PAQR6的拷贝数变异可应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在膀胱癌患者尿样本中CEP63、FOSL2的拷贝数显着增加,并与肿瘤分期相关。尿样本中CEP63和FOSL2拷贝数增加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年内发生肿瘤复发风险更高。研究中应用的3D数字PCR相比于real-time PCR检测效能更高,基于3D数字PCR的尿样本诊断模型能够较好的区分膀胱癌与正常人,为未来膀胱癌尿液检测提供了新途径。第二章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疱疹病毒科γ亚科,是双链DNA病毒。EB病毒是人类普遍且长期感染的病毒。在世界人口中大约有95%存在终生的无症状感染。EB病毒参与了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形成,包括Burkitt’s淋巴瘤、鼻咽癌、霍奇金氏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胃癌等。EB病毒的发现距今已有50余年,但病毒的致癌机制目前仍然尚未清楚。miRNA是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重要因子,在多种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进程,例如细胞发育和分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特定miRNA的负调控作用能够引起多种器官的癌变发生。EB病毒是第一个发现的能够编码miRNA的病毒,已有研究发现部分EB病毒编码的miRNA能够调控宿主基因的表达。但对于其他EB病毒编码的miRNA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还尚未完全了解。本项研究旨在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分析,构建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即EB病毒相关胃癌和鼻咽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分析病毒miRNA在宿主细胞中对宿主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进而探索病毒miRNA对宿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在癌变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EB病毒相关胃癌在亚洲胃癌患者中约占6%,需要通过EBER原位杂交检测证实肿瘤组织中存在EB病毒的感染,由于EBER原位杂交尚未作为胃癌患者的常规病理检测项目,受到样本收集难度的限制,以及RNA较容易降解的特性,目前国内还尚未有基于EB病毒相关胃癌新鲜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8例EB病毒相关胃癌新鲜冻存组织、2株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SNU719、YCCEL1和2株EB病毒阴性胃癌细胞系AGS、HGC27进行了miRNA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分析宿主基因、宿主miRNA和EB病毒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联合公共数据库中38例EB病毒相关胃癌的基因表达数据,探索EB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以及宿主基因的关系。为验证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对筛选出的病毒miRNA进行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探索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为了解筛选出的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能够显着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病毒miRNA在另一种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即鼻咽癌中的作用。我们对33例鼻咽癌新鲜冻存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探索候选病毒miRNA在鼻咽癌细胞中对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对miRNA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获得了 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筛选出在肿瘤组织和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均高表达的4个病毒miRNA。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我们发现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高表达的4个病毒miRNA靶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迁移、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信号转导和DNA复制等重要生物学功能上。而对于肿瘤组织和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宿主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水平的分析发现,4个宿主miRNA在肿瘤组织与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与EB病毒miRNA的表达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9。进一步分析这4个宿主miRNA与EB病毒miRNA的序列,发现 EB 病毒 miRNA miR-BARTl-3p 与宿主 miRNA hsa-miR-29a-3p 具有相同的5’端种子区序列;而miR-BART7-3p则与宿主miRNA hsa-miR-154-3p具有相同的5’端种子区序列。由此推测上述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的调控功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进一步探索“EB病毒miRNA-宿主miRNA”关系对中的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是否协同作用共同参与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首先联合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转录组数据和 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表达谱芯片数据,以及本项研究中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共计46例EB病毒相关胃癌中肿瘤与癌旁组织的差异宿主基因,结合在EB病毒相关胃癌相比于EB病毒阴性胃癌细胞中差异的宿主基因,以此对“EB病毒miRNA-宿主miRNA”关系对中的病毒miRNA与宿主miRNA的交集靶基因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在EB病毒相关胃癌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并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宿主靶基因,其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涉及细胞生长、迁移、分化等重要功能的2个信号通路。说明候选的病毒miRNA可能与其相关的宿主miRNA共同参与到对细胞生长、迁移等重要功能的调控中。进一步的体外细胞功能实验也表明了miR-BART1-3p和miR-BART7-3p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细胞的生长起负向调控作用。此外,在另一种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鼻咽癌中,我们也构建了 EB病毒miRNA的表达谱,与EB病毒相关胃癌不同的是,miR-BART1-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较低而miR-BART7-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水平也仅处于中等。但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我们发现miR-BART7-3p在鼻咽癌细胞中,仍具有对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抑制作用。在上述研究中,我们构建了 EB病毒相关胃癌和鼻咽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具有相同种子区序列的病毒和宿主miRNA,两者共同参与了涉及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信号通路调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了病毒miRNA对于胃癌和鼻咽癌细胞在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本项研究对病毒miRNA miR-BART1-3p和miR-BART7-3p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索,发现了miR-BART7-3p在两种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中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从新的视角提供了 EB病毒影响肿瘤进展的可能机制,有助于促进对于上皮性恶性肿瘤中EB病毒感染在癌变中作用的理解。

杨谊琼[4](2021)在《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的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micro RNA-202-5p(miR-202-5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并阐明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测试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系和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HOK中的miR-202-5p水平并对其表达进行干预。通过MTT和集落形成测定检测miR-202-5p对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运用Transwell分析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转染miR-202-5p后对OSCC肿瘤细胞系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使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NFATc3蛋白在转染miR-202-5p组和转染对照miR-NC组的蛋白表达差异。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以鉴定miR-202-5p和NFATc3 m RNA的3’UTR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在转染实验研究补偿过表达NFATc3对OSCC肿瘤细胞发展的影响,利用集落形成实验研究比较单独转染miR-202-5p或共同转染miR-202-5p和NFAT后,OSCC肿瘤细胞系Tca8113和SCC-4的集落形成、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OSCC肿瘤细胞系中,miR-202-5p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口腔上皮角质细胞HOK细胞。在OSCC细胞系中通过转染过表达miR-202-5p,OSCC细胞系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显着受到抑制。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miR-202-5p可抑制OSCC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印迹实验结果表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 3在转染miR-202-5p的OSCC肿瘤细胞系的表达要显着高于转染miR-NC的对照组。蛋白印迹实验结果表明,NFATc3在OSCC肿瘤细胞系中异常高表达。进一步的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表明,miR-202-5p直接靶向调节NFATc3,过表达miR-202-5p抑制NFATc3的表达。通过共同转染miR-202-5p和NFAT到OSCC肿瘤细胞系后,我们发现部分补偿过表达miR-202-5p对NFATc3的抑制,可以改变miR-202-5p对OSCC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共同转染miR-202-5p和c3相比于单独转染miR-202-5p会显着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中表明通过转染NFATc3来补偿过表达miR-202-5p对NFATc3的抑制,可以解除miR-202-5p对OSCC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实验表明共同转染miR-202-5p和NFATc3后,miR-202-5p对OSCC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被解除。结论:NFATc3是miR-202-5p在OSCC肿瘤细胞中的直接作用靶点,miR-202-5p通过抑制NFATc3蛋白的表达,进而调控其肿瘤生物学行为。miR-202-5p通过靶向调控NFATc3表达发挥其抑癌功能,影响OSCC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迁移能力。因此miR-202-5p可能成为OSCC诊断以及治疗中的潜在靶标之一。

高慧[5](2020)在《具核梭杆菌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是一种常见的牙周致病菌,它在诸如牙周炎、牙龈炎和根尖周炎等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F.nucleatum可与口腔中生物膜内各个时期包括初始、早期及晚期定植的细菌发生共聚,是牙菌斑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桥梁”生物。口腔微生物组与全身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证据表明,F nucleatum是人类感染中最常见的菌种之一,在热带皮肤溃疡、腹膜炎、脓毒性关节炎、细菌性脓肿和肝脓肿、宫内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尿路感染、心包炎和心内膜炎以及肺炎和胸膜炎等感染中均能发现F.nucleatum的存在,而且F.nucleatum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甚至转移密切相关。此外牙周疾病和口腔癌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慢性炎症是这两种疾病共同的致病因素。骨是一种可以永久性重塑的钙化组织,这一过程主要受两种细胞的调控,分别是成骨细胞(主导骨基质形成)和破骨细胞(主导骨基质吸收)。同样的,口腔内牙槽骨稳态的维持也与两种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调节密切相关。牙周病和根尖脓肿是口腔中常见的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菌斑是牙周病发生的起始因素,而牙周病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牙槽骨的吸收和破坏。在细菌引起的根尖周炎患者中,细菌感染牙髓腔后会排出根管系统,并侵入到根尖周围的组织内,进而引起根尖周组织的感染以及化脓性炎症,导致根尖周组织的破坏。但是在细菌入侵后,其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成骨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尤其是关于F.nucleatum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尚未见相关报道,此项工作对了解牙周病和根尖炎的发病机理,新药开发靶点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我们推测细菌可直接侵入牙槽骨并导致骨破坏,并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影响其功能,因此我们建立了 长期反复刺激原代大鼠成骨细胞的模型,对受到F.nucleamtu感染后的成骨细胞的一系列生物学活性和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对相关的分子通路进行了初步验证,并用转录组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方法分析了时间序列下被F.nucleamtu感染的成骨细胞内的转录组变化。总之,本课题的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理解病原微生物感染抑制骨形成加速骨破坏的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材料和方法1.F.nucleatum与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鉴定以及F.nucleamtu感染大鼠成骨细胞的体外模型构建F.nucleatum(ATCC 25586)菌株源自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将保存菌株解冻后进行扩增培养,并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鉴定,确定培养菌株无杂菌污染。原代成骨细胞采用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取自出生时间在36h内Wistar大鼠的颅顶骨,细胞经培养传代后,采用成骨相关标志物染色法进行鉴定。然后我们收集了对数生长期的F.nucleatum,分别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10、50、100和200的F.nucleatum感染成骨细胞构建细菌感染细胞的体外模型,并用荧光染色剂观察被F.nucleamtu感染后的细菌和细胞形态。2.F.nucleatum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1)通过细胞计数实验及乙炔基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增殖率检测实验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F nucleatum(MOIs=0、10、50、100和200)刺激成骨细胞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感染复数的F.nucleatum对成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复制周期的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反应(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上述浓度的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后,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的分泌情况。(2)用上述浓度的F.nucleamtu反复长期刺激成骨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试验、细胞内钙含量检测试验以及茜素红染色试验检测F.nucleatum的长期刺激对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和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同时收集受到不同浓度F.nucleatum刺激7d、14d、21d和28d的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s)技术检测成骨细胞内与细胞成骨分化相关的代表性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3)本研究的实验均设计有三组生物学重复,使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或双因素ANOVA对多样本均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Tukey的真实显着差异(HSD)比较检验。通过多重t检验比较两组(对照组和F nucleatum MOI=50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3.时间序列下F.nucleatum刺激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后的RNA-seq分析(1)用MOI=50的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每2d~3d换液时添加相同浓度的F.nucleatum,收集刺激1d、3d、7d、14d、21d和28d的成骨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expressing genes,DEGs),选择标准为|log2(差异倍数 fold change)|>1,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q值<0.05)。利用韦恩图分析在所有时间点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并利用STRING网站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的富集分析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的绘制。(2)通过Metascape网站对所有时间点的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寻找与本实验生物过程相关的差异基因并分析其表达量的变化。利用STEM(短时序表达模式)分析工具对F.nucleatum刺激的不同时间点的成骨细胞内的基因进行表达趋势分析,寻找趋势显着的成骨基因。并利用q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验证,实验重复3次,采用多重t检验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显着性。(3)利用分析软件对转录本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主要进行SNP和可变剪切类型统计。4.F.nucleatum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影响的机制初探(1)对测序分析中每个测序时间点的差异基因分别进行富集分析,观察F.nucleatum刺激的成骨细胞内通路随时间的改变趋势。(2)挑选AKT/MAPK和NF-κB通路,利用Pathview网站绘制6个时间点通路图。(3)用MOI=50的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分别收集刺激0min、5min、15min、30min、60min和120min内的6个时间点的细胞提取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s技术检测参与上述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在细菌刺激后随时间的变化,实验重复3次,采用多重t检验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显着性。研究结果1.F.nucleatum与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的培养鉴定以及F.nucleatum感染大鼠成骨细胞后共培养的体外模型构建经PCR和 16S rRNA鉴定扩增培养的F.nucleamtu为Fusobacterium nucleatum ATCC 25586株。F.nucleamtu细菌悬液在BHI固体培养基上划线,经厌氧培养4d~5d后,在平板上出现散在分布的单菌落,形态较小,有臭鸡蛋气味。其对数生长期为培养后的16h至28h。培养的原代细胞经成骨相关标志染色[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1)染色、ALP染色和von Kossa染色]鉴定后显示细胞具有成骨能力,且纯度较高。采用MOI为0、10、50、100和200的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可以实现长期共培养。细胞骨架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胞质胞浆骨架丰满,细胞形状较规则,呈三角形或多边形。而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后可附着在细胞表面或进入细胞内,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胞质紧缩,形态扁长,细胞之间邻接杂乱。2.F.ntucleaum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1)细胞计数法和EdU检测试验结果显示F.nucleamtu显着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且随F.nucleatum刺激时间的延长和菌浓度的升高而更显着,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在刺激24h内低浓度(MOI=10)的F.nucleatum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不显着,但是随着F.nucleatum浓度升高,正常细胞的比例逐渐降低,但是处在凋亡晚期阶段和所有凋亡时期(包括早期和晚期)阶段的细胞逐渐增多。通过流式分析检测的细胞周期结果表明F.nucleatum主要阻断成骨细胞进入G2/M期,抑制其增殖。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后,培养上清中 Interleukin(IL)-6 和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的分泌量显着增加。qRT-PCR结果显示Caspase-8在细菌刺激后的第6h后显着升高并持续到第48h,而72h时Caspase-8的表达量有了显着降低。相反的,Bcl-2的表达量在48h之前较低,第72h时显着升高;Rankl的表达量从第6h开始升高并持续到72h。(2)不同浓度的F.nucleatum刺激成骨细胞3d、7d和14d均明显抑制了细胞ALP的活性,第21d钙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加菌组钙含量明显减少。第21d和28d的茜素红染色结果表明F.nucleamtu显着抑制矿化结节的形成和钙盐的沉积。在F.nucleatum刺激后的7d、14d、21d和28d,成骨细胞内与成骨功能相关的基因(如Alp1、Runx2、Col-1、Opg、Bsp、Osx 和Ocn)和蛋白(如 ALP、RUNX2、COL-1、OPG、BSP和OSX)的表达明显减少,而RANKL明显增加。3.时间序列下F.nucleatum刺激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后的RNA-seq分析(1)对所有样本及每个时间点样本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照组和被F.nucleatum感染组的样本均明显分开。随着细菌刺激时间的增加,样本间的相关性系数逐渐减少。转录组分析得出分别有1138、1122、1446、1039、1382和1048个差异转录本在第1d、3d、7d、14d、21d和28d差异表达;其中有235个差异基因在所有时间点均差异表达。对这些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TNF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immune system process 和 inflammatory response等炎症和免疫相关的路径。PPI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Il-6、Vcam1、Tlr2、Csflr、Cxcl1、C3、Thbs1和Socs3这些基因与其他基因的作用更密切,可能起着关键调控作用。(2)对F.nucleamtu刺激的实验组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 STEM分析得到趋势显着的基因8042个,将其与成骨相关的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成骨相关趋势显着的差异基因133个,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多条与癌症相关的通路上。根据表达趋势得到表达量呈持续上升/下降的成骨相关核心差异基因8个(Cyp1b1、Mnda、Comp、Phex、Mmp3、Nfkb2、Fbln5和Tnfrsf1b),qRT-PCR 对这些基因的验证结果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3)对转录本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在统计的SNP突变类型中,F.nucleatum的刺激均导致实验组突变频数的增加。TSS和TTS数量在统计的所有可变剪切类型中最多。4.F.nucleatum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影响的机制初探(1)分别对6个时间点的DEGs进行KEGG富集分析,在所有的时间点均被激活的通路包括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和TNF signaling pathway等。此外有多条与感染和炎症相关的通路在F.nucleatum感染的初期被激活,而多条与细胞代谢相关的通路如Phospholipase D signaling pathway、Drug metabolism-cytochrome P450 和 Arginine and proline metabolism等在感染的后期激活。(2)通过对MAPK和NF-κB通路的Pathview通路图分析发现在F.nucleatum感染的不同时间段,多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Western blots蛋白检测结果证明在F.nucleatum刺激后的120min内AKT/P38和JNK以及NF-κB的通路蛋白被激活。研究结论1.本实验构建了F.nucleatmu与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2.F.nucleatum可显着促进成骨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且其主要通过阻断细胞进入G2/M期抑制成骨细胞复制周期。而且F.nucleatum可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并显着抑制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和矿化。3.RNA-seq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共同基因大部分与炎症相关并富集于TNF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相关的通路上;在F.nucleatum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激活了多条与癌症相关的通路。4.在F.nucleamtu感染初期主要激活了与感染和炎症相关的通路,但是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多条与细胞代谢相关的通路被激活。AKT/P38/JNK和NF-κB通路在F.nucleatum感染成骨细胞的初始阶段即被激活。

舒健[6](2020)在《拟糖蛋白与胃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及意义: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死亡率。GC早期症状不明显以及缺少早期诊断标志物导致了大多数GC患者发展至进展期才被确诊,从而导致了GC的高死亡率。因此寻找可靠的GC早期诊断标志物,建立高效的早期GC诊断方法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口腔微生物在维持人体口腔及全身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端器官病变也会分泌细胞因子等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内分泌和淋巴系统影响口腔微环境,进而影响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了GC患者唾液糖蛋白糖型发生了显着的改变,糖型的改变是否会引起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仍不清楚。因此,本课题首先研究了GC患者与健康志愿者(Healthy volunteers,HV)口腔微生物图谱,为GC的筛查、辅助诊断、风险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其次合成GC患者变化的唾液糖蛋白糖型对应的拟糖蛋白,研究拟糖蛋白对GC患者口腔中丰度上调菌群的影响及其潜在影响机制,揭示唾液糖蛋白糖型与GC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丰度变化的关联性,阐明唾液糖蛋白糖链与口腔微生物在人体远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联作用。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1.利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研究GC患者与HV口腔微生物群落分布,分析比较其中的差异,并利用PCR以及q PCR验证结果。2.合成GC患者变化的唾液糖蛋白糖型对应的拟糖蛋白,利用LC-Q-TOF-MS以及地衣酚-硫酸法推算每个BSA分子连接的单糖数量。3.研究拟糖蛋白对惰性凝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segnis,A.segnis)增殖与黏附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凝集素芯片解析A.segnis外膜糖型与全蛋白糖型的变化。4.A.segnis以及岩藻糖拟糖蛋白(Fuc-BSA)处理的A.segnis对口腔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其诱导的先天免疫反应的初步研究与探讨。结果:1.通过对24例唾液微生物样本的研究发现,HV与GC患者口腔微生物的α-多样性没有显着差异,而β-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存在一个科,五个属,七个种的微生物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颗粒链菌属(Granulicatella),伯杰菌属(Bergeyella),TM7[G-6],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salivarius),Oraltaxon870的相对丰度在GC患者中显着下降;而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巨型球菌属(Megasphaera),A.segnis,微核桃样巨型球菌(Megasphaera micronuciformis,M.micronuciformis),Oraltaxon392,Oraltaxon308,Oraltaxon396的相对丰度在GC患者中显着上升。2.LC-Q-TOF-MS结果显示平均每个BSA分子能够分别连接约8.9个甘露糖(Mannose,Man),9.0个半乳糖(Galactose,Gal)和8.5个岩藻糖(Fucose,Fuc),地衣酚-硫酸显色法结果显示每个BSA分子分别连接约14.4个Man,9.4个Gal和8.5个Fuc。3.30μg/m L与100μg/m L浓度的Fuc-BSA显着降低了A.segnis对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系(HOEC)的黏附作用。而同浓度下的甘露糖拟糖蛋白,半乳糖拟糖蛋白,BSA以及三种单糖均不影响A.segnis对CAL-27以及HOEC黏附作用。4.Fuc-BSA环境培养下的A.segnis的外膜糖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三种凝集素(PHA-E,LEL和MAL-I)的NFIs存在显着上调,九种凝集素的NFIs(Jacalin,GSLII,EEL,et al)显着下调;而在A.segnis全蛋白糖型的的检测中发现仅有四种凝集素(PHA-E,PNA,LEL和GSL-I)的NFIs发生了显着的上调。5.Fuc-BSA环境培养下的A.segnis的外膜糖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种糖型的改变主要是由LPS相关糖基转移酶(NCTC1097700605(Rfaq1),NCTC1097700729和NCTC1097700649(Waa A))的下调表达等导致的。6.CCK8实验表明了A.segnis对HOEC和CAL-27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67和9.72 MOI,100μg/m L的Fuc-BSA treated A.segnis对HOEC和CAL-27细胞的IC50分别为16.4和12.3 MOI。而Fuc-BSA本身不会影响HOEC和CAL-27的增殖能力。表明了Fuc-BSA降低了A.segnis的细胞毒性。7.A.segnis能够激活HOEC的炎症反应。Fuc-BSA处理能够减弱这一反应。A.segnis通过TLR4以及其相关的CD14,MD2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NF-κB,P38以及JNK信号通路均可能参与了A.segnis诱导的炎症反应。炎性小体NLRP1,NLRP3和AIM2与接头蛋白ASC可能参与了A.segnis诱导的炎症反应,通过激活了Caspase-1切割IL-1β和IL-18前体,释放成熟的IL-1β和IL-18。结论:1.基于口腔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分析能够对HV与GC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表明了口腔微生物图谱具有区分HV与GC患者的潜能。2.Fuc-BSA能够显着降低A.segnis对口腔细胞HOEC和CAL-27的黏附作用。3.Fuc-BSA通过降低三种LPS相关糖基转移酶的表达水平(NCTC1097700605(Rfaq1),NCTC1097700729和NCTC1097700649(Waa A)),影响LPS上核心寡糖的合成,导致A.segnis外膜糖链发生显着的改变。4.Fuc-BSA显着降低了A.segnis对口腔细胞系HOEC和CAL-27增殖的影响,以及诱导的炎症反应(降低了A.segnis的细胞毒性和致炎能力)。5.在A.segni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TLR4以及其相关的CD14,MD2作为细胞接受胞外A.segnis刺激的主要受体,激活了下游的NF-κB,P38以及JNK通路,导致IL-1β和IL-18的转录,另一方面炎性小体NLRP1,NLRP3和AIM2与接头蛋白ASC参与了A.segnis诱导的炎症反应,激活了Caspase-1,切割IL-1β和IL-18前体,释放出成熟的IL-1β和IL-18。

李小娟[7](2020)在《高中生“细胞生命历程”迷思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科概念是支撑生物学学科的精髓和骨架,实践表明对生物学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而教育部新发布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中也对概念教学做了相应的要求。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对一些知识和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其中错误的部分被称为迷思概念。迷思概念的存在可能会阻碍学生掌握新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概念教学,探查学生头脑中存在的迷思概念,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将迷思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在前人对生物学科迷思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人教版高中生物第六章节内容,对学生头脑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展开了调查和转变研究。首先,在阅读分析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研究方法,理清了研究思路;在对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和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制了“细胞生命历程”二段式诊断性测验问卷,对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进行调查,以探明学生在学习此章节之前头脑中主要存在的迷思概念和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其次,提出了一系列合适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其中,针对《细胞的增殖》这节主要采用5E教学模式对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进行转变的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前后测的方法验证了概念转变的效果。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在《细胞生命历程》章节确实存在着不少迷思概念,而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三点:一是受之前学习的影响、二是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三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访谈得知多数一线教师对学生头脑中存在的迷思概念重视程度不够且应对措施有限。本研究采用的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表明:小组合作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记忆易混淆概念;5E教学策略能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概念理解的误差,从而达到概念转变的效果;概念图策略的使用能有效帮助学生理清众多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有效的记忆概念。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教学实际,为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笔者提出了几条教学建议分别是:教师应充分认识迷思概念的重要性,探查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为教学设计做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多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迷思概念的转变做准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灵活理解牢固记忆所学概念;教师应提高教学的严谨性,从知识传授方面减少学生迷思概念。

郑玲[8](2020)在《加味丹玄口康对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KLF4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通过50μg/ml槟榔碱和低、高剂量加味丹玄口康干预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模拟咀嚼槟榔时唾液中槟榔碱对上皮细胞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干预,检测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中KLF4的表达,并通过观察记录上皮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及相关基因β-catenin的变化,来阐明KLF4在OSF发生发展及癌变中所发挥的功能。方法:1.加味丹玄口康药物血清的制备:成年健康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A:正常组、B:加味丹玄口康低剂量组、C: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以蒸馏水、加味丹玄口康4ml/kg、12ml/kg灌胃,2次/d,连续7d。无菌条件下颈动脉采血,配制成含10%大鼠血清的培养液备用。2.细胞培养传代:培养原代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置于5%CO2、37℃培养箱中孵育,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3.细胞干预分组:A组(NC组):蒸馏水+10%正常大鼠血清+2%上皮细胞完全培养液;B组(ANE组):50μg/ml ANE+10%正常大鼠血清+2%上皮细胞完全培养液;C组(LDM组):50μg/ml ANE+10%低剂量加味丹玄口康药物血清+2%上皮细胞完全培养液;D组(HDM组):50μg/ml ANE+10%高剂量加味丹玄口康药物血清+2%上皮细胞完全培养液。培养24h。4.指标检测:(1)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密度;(2)Q-PCR技术检测KLF4、β-catenin的转录;(3)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LF4、β-catenin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1.镜下观察:经槟榔碱干预后的B、C、D组,相对于正常血清组,细胞活力下降,密度降低,细胞形态改变,而含加味丹玄口康低、高剂量的C、D组,细胞活力、细胞密度较不含加味丹玄口康的B组均有改善,且变化与剂量呈相关性。2.Western blot结果:经槟榔碱干预后的B、C、D组,相对于正常血清组,KLF4表达降低,β-catenin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含加味丹玄口康低、高剂量的C、D组相较不含加味丹玄口康的B组KLF4表达增强,β-catenin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剂量呈相关性。3.Q-PCR结果:经槟榔碱干预后的B、C、D组,相对于正常血清组,KLF4表达降低,β-catenin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含加味丹玄口康低、高剂量的C、D组相较不含加味丹玄口康的B组KLF4表达增强,β-catenin表达降低,高剂量组与槟榔碱诱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50μg/ml槟榔碱作用于大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槟榔碱诱导组与正常血清组相比,槟榔碱诱导组KLF4表达降低;单位面积内细胞活力下降,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间间隙增大,出现异常核分裂象。2.加味丹玄口康能拮抗槟榔碱对于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与槟榔碱诱导组相比,KLF4表达增强,细胞活力,增殖能力,细胞形态都得到改善。3.KLF4可能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癌变相关,KLF4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可能是加味丹玄口康抑制OSF癌变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马泽轩[9](2020)在《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必修1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人文情感教育,还包括方法论的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如同授人以渔,给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知识快速更新的现代社会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今天,习题教学在高中阶段仍然占据大量课时。学习运用一定的策略,在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已经成为当今中学生物教师必不可少教学手段。为了充分发挥中学生物习题教学的作用,有效地渗透科学思维,笔者对此问题展开研究。第一,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前人有关生物习题教学和科学思维的研究成果;第二,介绍了相关的学术概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第三,运用调查法对中学生解答生物习题时思维方式做了调查分析,包括自我评价(主观)和习题测试(客观)两方面。第四,提出了一些在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策略,如换位思考、思维导图、数据分析、任务驱动策略等;第五,将所提出的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选取湛江市B学校高一1班(实验组)、高一2班(对照组);高一7班(实验组)、高一5班(对照组)四个班级作为调查实验对象,分别进行了两组为期半年的对照实验。运用SPSS软件对这四个班级的前测成绩、后测成绩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前测成绩差异性不显着的班级,在经过一段时间习题教学后,应用特殊策略的班级比不应用特殊策略的班级,学生生物考试成绩提升的更快,且差异性显着。实践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策略,可以在生物习题教学中有效地向学生渗透科学思维。而运用这些科学思维,可以更快地、大幅度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使解题思路更清晰,知识掌握更牢固,更加系统、全面,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汤婷婷[10](2018)在《斑马鱼模型评价氯化两面针碱逆转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论文选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及耐药株KB/ADM,采用斑马鱼异位移植瘤模型,研究氯化两面针碱(NC)对KB/ADM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及NC对Topo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C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1)斑马鱼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使用红色荧光染料(CM-Dil)标记人口腔上皮癌细胞,以显微注射的方式移植到受精后2天(2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卵黄囊内,每尾移植约800个细胞,建立斑马鱼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模型;将注射了人口腔上皮癌细胞的斑马鱼放置35℃培养至3dpf,在显微镜下挑选出移植肿瘤一致性较好的斑马鱼,在注射肿瘤细胞后的0天、1天、2天和3天分别观察、拍照并保存图片,观察人口上皮癌细胞是否能在斑马鱼体内存活并增殖。(2)NC对人口上皮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1)确定NC的最大耐受浓度(MTC)、依托泊苷(VP-16)MTC和NC联用VP-16的浓度:随机选取3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180尾于六孔板中,分别水溶给予NC0.1μM、1μM、5μM、10μM和50μM浓度;VP-16C/1000、C/500、C/100、C/50和C/10浓度(C为原液浓度);NC联用VP-16时,NC选择其MTC进行检测,VP-16选择MTC、1/2 MTC和1/4MTC进行检测;每孔(浓度组)斑马鱼尾数为30尾,每孔容量为3 m L,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药物处理期间,每天对死亡的斑马鱼计数并移除死鱼;2天后,观察记录斑马鱼的表型和死亡情况,确定NC和VP-16对斑马鱼的MTC及NC联用VP-16时的浓度。(2)斑马鱼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参见“方法(1)”。(3)分组及给药:按“方法(1)”操作,在显微镜下挑选出移植肿瘤细胞一致性较好的斑马鱼,随机分配至6孔板中,以水溶给药方法分别给予单用VP-16C/100浓度、单用NC1.1μM、3.3μM和10μM浓度、NC1.1μM、3.3μM和10μM浓度分别联用VP-16C/100,阳性对照组为维拉帕米(VRP)联用VP-16,同时设置模型对照组,每实验组均处理30尾模型斑马鱼,给药2d后,用荧光显微镜拍照获取移植瘤的荧光图片,分析各实验组斑马鱼移植瘤荧光强度,评价NC对斑马鱼KB/ADM移植瘤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计算肿瘤多药耐药逆转作用。(3)NC对肿瘤组织中Topo I、TopoⅡα、TopoⅡβ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1)Real time PCR检测NC对Topo I、TopoⅡα和TopoⅡβm RNA表达的影响;(2)Western blot检测NC对Topo I、TopoⅡα和TopoⅡ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在注射肿瘤细胞0天、1天、2天、3天斑马鱼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荧光强度总和(mean±SE)分别为(0.59±0.03)×105、(1.82±0.08)×105、(2.07±0.12)×105、(1.21±0.06)×105像素。(2)(1)NC对斑马鱼的MTC为10μM、VP-16对斑马鱼的MTC为C/100、NC联用VP-16的MTC为NC10μM+VP-16C/100。?模型对照组斑马鱼KB移植瘤荧光强度为4.85×105像素,VP-16C/100浓度组斑马鱼KB移植瘤荧光强度为4.79×105像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移植瘤转移抑制率为14.63%。模型对照组斑马鱼KB/ADM移植瘤荧光强度为4.75×105像素,VP-16C/100浓度组斑马鱼KB/ADM移植瘤荧光强度为4.66×105像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移植瘤转移抑制率为1.87%。单用NC1.1μM、3.3μM和10μM浓度组斑马鱼KB/ADM移植瘤荧光强度分别为3.94×105、3.34×105、2.79×105像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7.06%、29.60%、41.2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单用NC1.1μM浓度组p>0.05,单用NC3.3μM、10μM浓度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p<0.001)。NC1.1μM、3.3μM和10μM浓度分别联用VP-16C/100浓度组斑马鱼KB/ADM移植瘤荧光强度分别为2.80×105、2.42×105、2.13×105像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1.12%、48.99%、55.19%,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01,p<0.001,p<0.001)。阳性对照VRP联用VP-16组斑马鱼KB/ADM移植瘤荧光强度为2.46×105像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肿瘤抑制率为48.30%。NC1.1μM+VP-16C/100、NC3.3μM+VP-16C/100、NC10μM+VP-16C/100、VRP联用VP-16组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率分别为40.00%、48.01%、54.33%、47.3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p<0.001,p<0.001,p<0.001)。(3)?Topo I m RNA相对表达结果,敏感组中Topo I m RNA表达水平上调,无统计学意义,在耐药组中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P<0.05,P<0.05);TopoⅡαm RNA相对表达结果,敏感组中TopoⅡαm RNA表达水平下调,无统计学意义,在耐药组中依次呈下调趋势(P<0.01,P<0.01,P<0.01);TopoⅡβm RNA相对表达结果,敏感组中TopoⅡβm RNA表达水平下调,无统计学意义,在耐药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P<0.05,P<0.05);?Topo I蛋白相对表达结果,敏感组中该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在耐药组中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P<0.01,P<0.01);TopoⅡα蛋白相对表达结果,敏感组中该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在耐药组中依次呈下调趋势(P<0.01,P<0.01,P<0.01);TopoⅡβ蛋白相对表达结果,敏感组中该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在耐药组中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P<0.05,P<0.01)。结论:(1)人口腔上皮癌细胞能够在斑马鱼体内存活并繁殖,说明造模成功,可进行后续实验。(2)NC在体内能够明显抑制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的生长,同时可逆转KB/ADM细胞MDR的作用。(3)NC逆转KB/ADM细胞MDR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opoⅡα、TopoⅡβ实现,对Topo I的作用有待研究。

二、口腔上皮癌变过程中的DNA含量测定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上皮癌变过程中的DNA含量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会学习的学生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1.1.2 错题资源的利用过程适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1.1.3 生物错题资源之于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1.1.4 “遗传”版块的错题资源价值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错题
        2.1.2 错题资源
        2.1.3 错题管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试误学习理论
        2.2.2 记忆理论
        2.2.3 元认知理论
3 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的制定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 研究工具的选取与制定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3.2 学生访谈工具的编制
        3.3.3 教师访谈工具的编制
        3.3.4 实施预测试和信度、效度分析
    3.4 生物错题资源利用情况现状问卷调查
        3.4.1 调查问卷的发放
        3.4.2 调查问卷的回收结果
    3.5 高中生物错题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3.5.1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的整体及各维度水平分析
        3.5.2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上的差异性分析
        3.5.3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的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3.5.4 问卷开放式问题结果及分析
        3.5.5 师生访谈研究结果及分析
4 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策略研究
    4.1 学生层面错题利用策略
        4.1.1 做好形与实,拒绝“无效错题本”
        4.1.2 兼顾里与外,建立有效错题资源
        4.1.3 复习与交流,高效利用错题资源
    4.2 教师层面错题利用策略
        4.2.1 加强对错题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
        4.2.2 扩大错题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
        4.2.3 不断积累构建教师错题资源库
    4.3 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策略实践研究
        4.3.1 实践目的
        4.3.2 实践对象
        4.3.3 实践方案
        4.3.4 实践过程
        4.3.5 实践结果
        4.3.6 实践结论
        4.3.7 实践成果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经验及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高中学生对生物错题资源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错题举一反三
附录5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错题资源库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红茶加工过程中化学物质转化及其对尼古丁诱导HOEC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与缩略语
1.绪论
    1.1.红茶化学成分
        1.1.1.多酚类
        1.1.2.氨基酸类
        1.1.3.生物碱类
        1.1.4.其他
    1.2.红茶加工与品质
        1.2.1.萎凋
        1.2.2.揉捻
        1.2.3.发酵
        1.2.4.干燥
    1.3.尼古丁对健康的危害
        1.3.1.尼古丁的成瘾性
        1.3.2.尼古丁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1.3.3.尼古丁的促肿瘤作用
    1.4.红茶的健康功能
        1.4.1.红茶的抗氧化能力
        1.4.2.红茶的抗炎症能力
        1.4.3.红茶的抗肿瘤能力
        1.4.4.红茶的其他保健功能
    1.5.研究目的及意义
    1.6.技术路线
2.红茶加工及过程中的非挥发性成分变化对比
    2.1.材料与仪器
    2.2.实验方法
        2.2.1.红茶加工
        2.2.2.红茶取样
        2.2.3.红茶提取
        2.2.4.UHPLC-Q-TOF/MS测定非挥发性成分
        2.2.5.UHPLC-Q-TOF/MS数据处理和分析
    2.3.结果分析
        2.3.1.UHPLC-Q-TOF/MS的测定结果
        2.3.2.鲜叶与萎凋叶内含物质变化分析
        2.3.3.萎凋叶与揉捻叶内含物质变化分析
        2.3.4.揉捻叶与发酵叶内含物质变化分析
        2.3.5.发酵叶与干燥叶内含物质变化分析
    2.4.小结
3.红茶提取物对尼古丁诱导HOEC损伤的保护
    3.1.材料与仪器
    3.2.实验方法
        3.2.1.红茶提取及溶液配制
        3.2.2.细胞培养及接种
        3.2.3.尼古丁及红茶提取物的浓度确定
        3.2.4.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
        3.2.5.实验处理
        3.2.6.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测定
        3.2.7.数据处理
    3.3.结果分析
        3.3.1.尼古丁处理浓度的确定
        3.3.2.红茶提取物处理浓度的确定
        3.3.3.红茶提取物对尼古丁诱导的HOEC细胞增殖率降低的缓解作用
        3.3.4.红茶提取物对尼古丁诱导的HOEC细胞周期停滞的缓解作用
        3.3.5.红茶提取物对尼古丁诱导的HOEC细胞凋亡的缓解作用
        3.3.6.红茶提取物非挥发性成分对HO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3.4.小结
4.红茶提取物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
    4.1.材料与仪器
    4.2.实验方法
        4.2.1.细胞破碎
        4.2.2.相关炎症因子、蛋白浓度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检测
        4.2.3.HOEC RNA提取-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4.3.结果分析
        4.3.1.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4.3.2.氧化应激水平变化
        4.3.3.荧光定量PCR(RT-PCR)
    4.4.小结
5.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1、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2、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导论
        1. 膀胱癌概述
        2. 基因拷贝数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3. 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4. 膀胱癌中的基因拷贝数异常
        5. 问题与展望
        6.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基本策略
    结果
        第一节 本研究入组病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1. 膀胱癌肿瘤组织病例
        1.1 膀胱癌肿瘤组织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1.2 膀胱癌肿瘤组织病例随访情况
        2. 膀胱癌尿样本
        2.1 膀胱癌尿样本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2.2 膀胱癌尿样本病例随访情况
        第二节 膀胱癌组织中DNA拷贝数异常改变辅助膀胱癌预后判断
        1. 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1 膀胱癌肿瘤组织中的DNA拷贝数异常
        1.2 膀胱癌肿瘤组织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关系
        2. DNA拷贝数异常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1 DNA拷贝数异常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2.2 DNA拷贝数异常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3. 基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与DNA拷贝数异常的预后预测模型
        3.1 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影响膀胱癌患者无瘤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3.2 基于膀胱癌独立预后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
        3.2.1 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3.2.2 构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3.2.3 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预测
        第三节 基于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膀胱癌术前尿脱落细胞中DNA拷贝数异常改变辅助膀胱癌预后判断
        1. 膀胱癌患者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1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的DNA拷贝数异常改变
        1.2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关系
        2.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1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预后的关系
        2.2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短期肿瘤复发的相关性
        2.3 构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短期肿瘤复发预测模型
        第四节 基于3D数字PCR方法检测膀胱癌术前尿脱落细胞中DNA拷贝数异常改变辅助膀胱癌预后判断
        1.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1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的DNA拷贝数异常改变
        1.2 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的关系
        2. 3D数字PCR与real-time PCR对尿液中拷贝数变异分子的检测效能比较
        2.1 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比较两者检测效能
        2.2 构建基于3D数字PCR的术前尿样本诊断模型
        3. 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1 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3.2 尿样本中DNA拷贝数异常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相关性
    讨论
        1. 膀胱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的策略
        2. 组织中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
        3. 尿液中膀胱癌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
        4. 3D数字PCR在膀胱癌患者尿液检测中的应用
        5. CEP63、FOSL2及PAQR6的异常改变与肿瘤的关系
        6.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病例和实验材料
        1. 膀胱癌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2. 生物样品收集、制备和鉴定所需试剂
        3. 实时荧光定量PCR
        4. 3D数字PCR
        5. 引物序列
        6. 主要仪器和设备
        7. 主要分析软件
        二、实验方法
        1. 尿沉渣DNA提取
        2. 实时荧光定量PCR
        3. 扩增产物质量检测
        4. 引物扩增标准曲线
        5. 3D数字PCR
        6.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
    导论
        1. EB病毒概述
        2. EB病毒相关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3. EB病毒编码基因及其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4. EB病毒编码的小RNA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策略
    结果
        第一节 EB病毒编码的mi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医学生物学意义
        一、研究入组病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二、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及宿主miRNA的表达
        1. 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
        1.1 miRNA芯片质量控制
        1.2 EB病毒相关胃癌肿瘤组织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
        1.3 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病毒miRNA的表达谱
        1.4 EB病毒相关胃癌中高表达的病毒miRNA
        1.5 探索EB病毒相关胃癌中高表达病毒miRN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
        2. EB病毒相关胃癌中宿主miRNA的表达
        2.1 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宿主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2.2 EB病毒相关胃癌细胞系中宿主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2.3 EB病毒相关胃癌中与病毒有关的宿主miRNA
        3. EB病毒编码的miRNA与宿主miRNA的相关性分析
        3.1 探索EB编码的miRNA与宿主细胞miRNA表达的相关性
        3.2 探索与EB病毒miRNA与相关宿主miRNA结构的相关性
        3.3 探索与EB病毒相关的宿主miRN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
        三、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影响
        1. EB病毒相关胃癌中差异表达的宿主基因
        1.1 转录组测序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宿主基因的差异表达
        1.2 公共数据库中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中宿主基因的差异表达
        1.3 EB病毒相关胃癌与EB病毒阴性胃癌中宿主基因的差异表达
        2. 差异表达的宿主基因与病毒miRNA的相关性
        2.1 从差异表达的宿主基因中筛选病毒与宿主miRNA的共同靶基因
        2.2 病毒与宿主miRNA共同靶基因KEGG信号通路富集
        四、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功能研究
        1. 瞬时转染后细胞中miR-BART1-3p和miR-BART7-3p的表达变化
        2. EB病毒miRNA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1 miR-BART1-3p及miR-BART7-3p过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2 miR-BART1-3p及miR-BART7-3p敲降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 EB病毒miRNA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1 miR-BART1-3p及miR-BART7-3p过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2 miR-BART1-3p及miR-BART7-3p敲降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4. EB病毒miRNA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4.1 miR-BART1-3p及miR-BART7-3p过表达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4.2 miR-BART1-3p及miR-BART7-3p敲降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第二节 EB病毒编码的mi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医学生物学意义
        一、研究入组病例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二、鼻咽癌中EB病毒miRNA的表达
        三、鼻咽癌中EB病毒miR-BART7-3p的功能研究
        1. 瞬时转染后细胞中miR-BART7-3p的表达变化
        2. miR-BART7-3p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1 miR-BART7-3p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2 miR-BART7-3p敲降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 miR-BART7-3p对鼻咽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1 miR-BART7-3p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2 miR-BART7-3p敲降对鼻咽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4. miR-BART7-3p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4.1 miR-BART7-3p过表达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4.2 miR-BART7-3p敲降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讨论
        1. 临床相关研究质量控制
        2. EB病毒相关胃癌中病毒miRNA的研究
        3. 本项研究中病毒miRNA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4. 鼻咽癌中病毒miRNA的研究
        5. 本项研究中病毒mi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本章小结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 EB病毒相关胃癌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2. 鼻咽癌相关患者及其生物学样品
        3. 临床样品收集、制备和鉴定所需试剂
        4. 主要试剂盒
        5. 实时定量荧光PCR试剂
        6. 细胞培养和miRNA转染
        7. 常用试剂配制
        8. 细胞培养用主要器皿
        9. 主要仪器
        10. 主要分析软件
        二、实验方法
        1.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2. 芯片数据读取
        3. 芯片数据预处理和标准化
        4. 第二代测序
        5. miRNA实时定量荧光PCR
        6. 总RNA样品的提取、制备及质量鉴定
        7.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致谢

(4)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的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5)具核梭杆菌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F.nucleatum染成骨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F.nucleatum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时间序列下F.nucleatum刺激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后的RNA-seq分析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F.nucleatum对大鼠原代成骨细胞影响的机制初探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拟糖蛋白与胃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唾液概述
        1.1.1 唾液的分泌
        1.1.2 唾液的功能
        1.1.3 唾液中的蛋白家族
        1.1.4 唾液中的癌症标志物
    1.2 胃癌概述
        1.2.1 胃癌的流行病调查
        1.2.2 胃癌的发生发展
        1.2.3 胃癌患者唾液糖蛋白糖型的改变
    1.3 口腔微生物概述
        1.3.1 口腔微生物的种类
        1.3.2 口腔微生态
        1.3.3 口腔微生物与疾病
        1.3.4 惰性凝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segnis)
        1.3.5 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1.4 微生物与糖蛋白糖链的研究
        1.4.1 特异糖链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1.4.2 口腔细菌利用糖蛋白糖链
    1.5 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先天免疫
        1.5.1 细菌脂多糖的结构
        1.5.2 Toll样受体(TLRs)
        1.5.3 LPS诱导的先天免疫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胃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主要仪器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3 实验溶液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临床样本收集和准备
        2.3.2 口腔细菌的DNA提取与纯化
        2.3.3 引物设计并合成
        2.3.4 PCR扩增,产物回收纯化
        2.3.5 测序:illumina Mi Seq PE250
        2.3.6 统计学分析
        2.3.7 差异菌种PCR验证
        2.3.8 差异菌种qPCR验证
        2.3.9 目的菌种分离与测序
    2.4 实验结果
        2.4.1 样本收集
        2.4.2 样本DNA质量检测
        2.4.3 PCR扩增产物检测
        2.4.4 测序数据预处理
        2.4.5 物种分布与多样性分析
        2.4.6 差异菌种的筛选
        2.4.7 差异菌种的验证
        2.4.8 丰度差异菌种的分离
    2.5 小结
第三章 拟糖蛋白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主要仪器
        3.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3.2.3 实验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拟糖蛋白的合成
        3.3.2 蛋白定量
        3.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3.4 拟糖蛋白分子量的测定(LC-Q-TOF-MS)
        3.3.5 地衣酚-硫酸法测定拟糖蛋白的糖链含量
        3.3.6 凝集素芯片
    3.4 实验结果
        3.4.1 拟糖蛋白的合成
        3.4.2 拟糖蛋白含糖量的测定
        3.4.3 利用凝集素芯片检测拟糖蛋白的糖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拟糖蛋白对A.segnis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主要仪器
        4.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4.2.3 实验溶液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口腔鳞癌细胞及正常细胞培养
        4.3.2 细菌培养
        4.3.3 细菌蛋白的提取
        4.3.4 拟糖蛋白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4.3.5 细菌黏附实验
        4.3.6 凝集素芯片实验
        4.3.7 细菌总RNA的提取
        4.3.8 qPCR
    4.4 实验结果
        4.4.1 拟糖蛋白不影响A.segnis的生长增殖
        4.4.2 Fuc-BSA抑制A.segnis的黏附作用
        4.4.3 Fuc-BSA影响A.segnis的糖基化
        4.4.4 Fuc-BSA影响A.segnis糖基转移酶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segnis和 Fuc-BSA环境中培养的A.segnis对口腔细胞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主要仪器
        5.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5.2.3 实验溶液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口腔鳞癌细胞及正常细胞培养
        5.3.2 CCK8实验
        5.3.3 细胞RNA提取
        5.3.4 qPCR筛选差异
        5.3.5 细胞培养上清收集与细胞总蛋白提取
        5.3.6 Western blot验证
    5.4 实验结果
        5.4.1 Fuc-BSA降低了A.segni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5.4.2 A.segnis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高中生“细胞生命历程”迷思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1.1.2 研究学生迷思概念的重要性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迷思概念
        1.2.2 科学概念
        1.2.3 概念转变
        1.2.4 二段式诊断性测验
    1.3 迷思概念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1.3.2 国内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访谈对象
        2.1.2 问卷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证研究法
    2.3 研究内容与思路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思路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生“细胞生命历程”迷思概念的调查
    3.1 教师访谈
        3.1.1 访谈内容
        3.1.2 访谈结果
    3.2 编制调查问卷
        3.2.1 重要概念及其内涵
        3.2.2 “细胞生命历程”概念图
        3.2.3 “细胞生命历程”二段式诊断性问卷的编制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 问卷调查
        3.3.2 调查结果分析
    3.4 “细胞生命历程”迷思概念调查结果汇总
        3.4.1 学生在“细胞生命历程”章节存在的迷思概念
        3.4.2 迷思概念产生原因分析
第4章 “细胞的增殖”迷思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
    4.1 概念转变策略的选择
        4.1.1 概念图策略
        4.1.2 比较教学策略
        4.1.3 小组合作策略
        4.1.4 5E教学模式
    4.2 “细胞的增殖”一节概念转变教学的实证研究
        4.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2 研究实施程序
        4.2.3 “细胞的增殖”一节概念转变教学的设计
        4.2.4 “细胞的增殖”一节概念转变教学的效果检验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细胞生命历程”迷思概念问卷
附录 B 前测、后测试卷
致谢

(8)加味丹玄口康对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KLF4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动物
        1.2 细胞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仪器和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2.1 药物血清及细胞培养基制备
        2.2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培养、传代、分组干预
    3 指标检测
        3.1 Q-PCR技术检测KLF4、β-catenin的转录
        3.2 Western blot检测KLF4、β-catenin的蛋白的表达
    4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及鉴定
        1.1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形态
        1.2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鉴定
    2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细胞增殖能力变化
        2.1 槟榔碱对上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2.2 不同剂量加味丹玄口康作用于槟榔碱诱导后上皮细胞活力
    3 口腔黏膜上皮中KLF4、β-catenin的表达
        3.1 Q-PCR技术在m RNA水平检测KLF4、β-catenin的表达
        3.2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KLF4、β-catenin的表达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及癌变研究现状
        1.1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癌变的机制
        1.2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癌变的中医诊治
    2 KLF4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癌变
    3 不足之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KLF4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9)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一)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二)生物习题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生物习题教学与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 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一)科学思维
        (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生物习题
        (四)生物习题教学
        (五)渗透
        (六)策略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元认知理论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理论
        (五)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高中生在解答生物习题时运用思维方法的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 调查对象的确定
    二 主观方面的调查“解答生物习题时学生思维方法自我评价”调查问卷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的统计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
    三 客观方面的调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测试卷
    四 调查结果的总结
第四章 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策略
    一 换位思考的策略
    二 借鉴“管理学八鱼”的策略
    三 利用表格的策略
    四 利用图形的策略
    五 利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六 利用数据分析的策略
    七 利用任务驱动的策略
    八 注意
第五章 生物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案例与教学结果的检验
    一 案例一:被动运输(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策略
        (五)习题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二 案例二: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
        (一)学情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策略
        (五)习题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三 教学效果的检验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一 总结
    二 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附件

(10)斑马鱼模型评价氯化两面针碱逆转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斑马鱼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NC逆转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细胞耐药性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NC对斑马鱼人口腔上皮癌移植瘤组织中TopoI、Ⅱα、Ⅱ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肿瘤多药耐药模型建立方法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口腔上皮癌变过程中的DNA含量测定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D]. 蒋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红茶加工过程中化学物质转化及其对尼古丁诱导HOEC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赖宛仪. 浙江大学, 2021(01)
  • [3]1、DNA拷贝数异常改变作为膀胱癌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2、EB病毒相关上皮性恶性肿瘤中病毒miRNA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意义[D]. 蔡曌.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4]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的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D]. 杨谊琼.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具核梭杆菌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初探[D]. 高慧. 山东大学, 2020
  • [6]拟糖蛋白与胃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的关联研究[D]. 舒健. 西北大学, 2020(01)
  • [7]高中生“细胞生命历程”迷思概念的诊断与转变策略研究[D]. 李小娟. 河南大学, 2020(02)
  • [8]加味丹玄口康对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KLF4表达的影响[D]. 郑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高中生物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必修1为例[D]. 马泽轩.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斑马鱼模型评价氯化两面针碱逆转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的研究[D]. 汤婷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口腔上皮癌变中 DNA 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