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Packager:Windows 图标更改

IconPackager:Windows 图标更改

一、IconPackager:Windows图标变变变(论文文献综述)

龚依林[1](2021)在《基于IMU辅助更新检测的自适应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卫星导航解决方案,它克服了单一传感器导航系统难以长时间且高频率导航的局限性,提高了导航信息的可信度,并且在降低导航费用的基础上缩短了信息获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航精度。然而,一旦GNSS卫星信号失锁,系统会再次以惯性导航模式工作。这使得当前组合导航系统存在导航精度易迅速发散、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因此,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低成本传感器、鲁棒的自适应组合导航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导航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MU的辅助更新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IMU量测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检测车辆的静止和拐弯行为,然后将它们转化为零速量测和车载约束量测并与经典卡尔曼滤波相结合,以解决传统组合导航系统的局限性。结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该算法的软硬件系统,该系统由嵌入式端和服务器端组成。其中,嵌入式端受到芯片计算能力的限制,只负责数据传输和组合导航算法部分;服务器端则负责数据和模型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系统的项目背景和研究意义,调研了相关技术并介绍了理论原理;然后,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分,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随后将系统划分成多个功能模块并对各个模块进行了概要设计,同时完成了系统的详细设计,并且编码实现了该系统;最后针对整个系统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方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本文成功完成了自适应组合导航系统的构建以及测试工作,并基于真实场景数据实验证明了算法和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导航精度也完全满足了性能需求。

叶涛[2](2020)在《基于人机学的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的方案研究与应用设计》文中认为压力加工机床目前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航天航空业、船舶业以及电器仪表等工业生产中,其研究发展受到了国内诸多制造企业和高校的密切关注,国产压力加工机床的技术水平已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很多压力加工机床由于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的影响,设计的机床控制界面不能满足人的实际操作需求,导致其操作过程复杂繁琐,严重降低了压力加工机床在操作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操作效率。因此,“人”的因素在压力加工机床的控制界面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床的设计和决策人员应当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出发,对现有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善,并对改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压力加工机床的人性化水平。所以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对国内外压力加工机床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再结合某集团公司内部员工的市场调研分析,确定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并且拟定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对压力加工床控制界面包括机床的基本概念、硬件界面、软件界面以及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理论分析。同时从人机学的角度对“人”的因素和“机”的因素展开分析,建立了人与机床的虚拟仿真模型,找出了原控制界面在人机尺寸方面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并分析确定了符合人机工程的设计尺寸。然后,根据设计需求和人机尺寸从硬件界面和软件界面两个方面对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了界面布局、操纵控制键以及显示方式等方面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对控制面板的硬件界面和软件界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并通过模拟实验测试其改善效果。最后,结合前五章的研究和分析结果,以JH21-125型液压保险开式固定台压力加工机床为例,进行以人机学为理论基础的控制界面方案设计,提出了三套改进的控制界面方案。并且将三套设计方案和原始控制界面方案先后进行语义差分法和模糊评价法的分析与评价,得到了符合大部分用户需求的最优控制界面设计方案。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青峰[4](2018)在《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以ArcGIS和GoreIDRAW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各种地图制图软件如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矢量图形软件的普及,不仅专业的制图员,普通用户也能够制作地图。在各个学科的研究由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背景下,专题地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用户利用地图制图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地图制图软件中地图符号,特别是图表类型符号有限,同时地图符号(包括图表符号)支持的视觉变量(如尺寸、色彩等)较少,导致用户难以运用专题符号化方法(如图表符号化、分级符号化等)进行制图。研究学者提出了多种地图符号共享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侧重于地图符号数据的共享,支持专题符号化方法的能力有限,因此,地图符号的可用性(Usability)较低。针对当前地图符号共享方法存在的缺陷,本文将可用性概念引入地图符号共享领域,建立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并依据这些指标构建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目的是通过该方法,拓展地图符号共享深度,提高地图符号的可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设计。针对当前地图符号共享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可用性概念切入,首先定义地图符号的可用性,并将地图符号可用性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地图符号的有效性、地图符号的绘制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然后针对用户专题地图制图的应用需求,研究分析专题符号化方法与视觉变量的关联关系,并依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细化地图符号可用性的内容,建立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的建立为构建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奠定基础。(2)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构建。设计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该模型,将用户选择的地图符号进行共享并实现专题地图制作,从而提高地图符号的可用性。依据提出的地图符号可用性及相应的可用性指标,以基于PostScript成像模型构建的符号数据模型(以下简称PB符号模型)为基础,设计了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模型。针对主流GIS软件中存在的图表符号类型较少问题,通过总结分析现有图表符号构造方法,提出确定图元类型、确定图元排列规则、应用视觉变量、调整图元位置的图表符号构造方法。同时本文将面状符号用于图表符号的图元填充,构建了顾及可用性的图表符号数据模型。(3)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依据地图符号可用性在符号共享中的应用和作用,即对地图符号数据和专题符号化方法的需求,阐述了用户从地图符号选择到通过地图制图软件制作专题地图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利用可用性指标指导用户选择地图符号;基于构建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实现地图符号的数据共享;基于构建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在地图制图软件中设计地图符号绘制模块和专题图层渲染模块,实现用户专题地图制图,进而提高地图符号利用率和可用性。

乔亚琴,马盈仓,陈红,杨小飞[5](2018)在《构造样本k近邻数据的多标签分类算法》文中研究指明在多标签分类问题中,通过k近邻的分类思想,构造测试样本关于近邻样本类别标签的新数据,通过回归模型建立在新数据下的多标签分类算法。计算测试样本在每个标签上考虑距离的k近邻,构造出每个样本关于标签的新数据集。对新数据集采取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给出基于样本k近邻数据的多标签分类算法。为了进一步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考虑每个标签关于原始属性的Markov边界,结合新数据的特征建立新的回归模型,提出考虑Markov边界的多标签分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方法性能优于常用的多标签学习算法。

冯兆安[6](2017)在《珠海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告警信号优化设计》文中指出珠海电网调度监控系统使用东方电子DF8003系统,对地区电网61个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告警信号进行监视。变电站日常的倒闸操作、事故发生、设备异常、遥测量越限等都会以告警信号的形式在DF8003系统的告警窗口上显示,并发出告警音响提示调度监控人员确认处理。目前,调度监控人员在使用DF8003系统过程中长期受干扰信号影响,容易造成漏监信号、故障信号处理不及时等风险。再者,DF8003系统显示的告警信号分类不明显调度监控人员会有误判的风险,影响监控效率。当前的调度监控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正常监控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提出对告警信号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监控效率,提高电压合格率,降低电网风险。论文搜集监控数据,分析了珠海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告警信号存在的问题;针对干扰信号、信号分类和电压合格率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干扰信号过虑功能、告警信号的排序显示、优化告警窗口、提高电压合格率的关注度等调度监控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并结合主变跳闸、220kV母线跳闸、110kV母线跳闸等三种典型故障,分析了该优化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表明,该系统优化后能从大量的原始告警信息中筛选出关键信息,协助调度监控人员快速确定事故范围及事故表象。

张建[7](2017)在《大连三道沟供水泵站自控系统》文中提出大连三道沟泵站为三道沟净水厂出水主要供水泵站,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主要解决科技创新城、机场新区、石门新区、泉水新区的供水问题。对大连三道沟泵站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软件开发,主要采用现阶段较主流的GEPAC 31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来开发,操作站软件采用IFIX软件,主要完成计算机人机界面,趋势记录,报警画面,报表的开发,控制站软件采用Proficy Machine Edition软件,完成读取及处理现场设备模拟量及开关量信息,现场设备的控制、联锁。系统采用以太网、PROFIBUS和MODBUS网络通信,能实时准确读取现场传来的数据并反馈回去。系统的设计取代了常规的仪表显示、人工调节等等,节省了工作人员和工作量,并且能更好的进行生产。

安航[8](2016)在《基于手机游戏的UI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机游戏依托手机硬件和智能操作系统的发展,无论是游戏题材、游戏玩法还是游戏画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而手机游戏UI作为玩家与手机游戏之间交互操作的桥梁,直接影响到玩家对于游戏的体验感受,好的手机游戏UI设计对增加用户留存率至关重要。但是,随着手机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机游戏UI设计上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一些游戏研发者对于手机游戏UI设计的理解比较片面,往往停留在画面的艺术表现上,过于追求视觉装饰,使得游戏界面喧宾夺主,破坏到主要信息的传递,影响交互操作;更严重的是一些手游公司往往忽视掉手机游戏UI设计的重要性,粗制滥造,拼凑出不符合游戏风格,不考虑用户操作习惯的UI作品硬性的植入游戏,使得玩家不易上手,这些都导致了手游产品生命周期较短,行业得不到良性完善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手机游戏行业并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手机游戏UI设计理论来指导实践。虽然近年来对UI设计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数是从大方向入手,缺少针对性。手机游戏UI设计依托智能手机为载体,有其独特的交互模式和视觉特点,同时因其娱乐的趣味性与题材的广泛性,也要求手机游戏UI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术绘制能力和风格把控能力。为使UI设计能更好的与手机游戏相结合,满足玩家游戏交互体验的需求,提高手机游戏UI设计行业的专业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下手机游戏以及手机游戏UI设计的现状,抓住智能手机的交互特点,从实践经验出发,全面的总结分析了手机游戏UI设计的方法和准则,并提出手机游戏UI设计类型化应用。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分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手机游戏UI设计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论文相关基本知识的梳理与分析,首先介绍了手机游戏发展现状,总结出手机游戏的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手机游戏风格,作为手机游戏UI设计前期考虑因素的理论辅助。其次,对大方向下的UI设计进行剖析,UI设计是在哪些方面体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进而引用到手机游戏的UI设计对于提升玩家游戏体验上来,最后总结出UI设计对于手机游戏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分析当下手机游戏UI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结合手机性能和游戏风格,研究UI设计在手机游戏下的特殊性,总结出手机游戏UI设计的指导原则;再次,以实践经验出发,归纳了手机游戏UI设计的主要方面界面和图标,总结其制作方法与流程,结合指导原则,分析一款好的手游界面或者图标应该具备如何的判定准则,借此提升手机游戏UI设计师的专业思维,避免出现同类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实践,以前三部分的理论为基础进行手机游戏UI设计的实践创作,以此来印证上述法则的具体应用,也进一步体现了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蔡永桥[9](2015)在《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研制及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中国海洋石油渤海LD32-2平台有3台燃气发电机组和2台原油发电机组为整个油田供电。目前,在春季、秋季及冬季三个季节期间,燃气发电机组运行良好,但是夏天气温升高,燃气发电机组会出现爆燃现象从而导致停机。针对温度对燃气机的不利影响,研究如何控制燃气进气温度对提高现有发电机组的发电潜力以及节能增效意义深远。本文结合渤海油田燃气发动机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燃气冷却器制冷系统的工艺设计、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了相应产品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了一种半封闭式压缩机燃气冷却装置。在分析现有燃气制冷技术中的直接接触式冷却和间接接触式冷却方式的基本性能基础上,发现直接接触冷却技术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降温效果差;间接接触冷却方式种类繁多,虽然结构相对复杂,但降温效果好。据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的半封闭式压缩机冷却装置。2、设计了一套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集板式蒸发器、风冷冷凝器、半封闭活塞压缩、节流装置、载冷剂水箱、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于一体的整体橇装式燃气制冷设备。3、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并对触摸屏进行了组态,通过PLC和触摸屏结合,丰富了PLC的控制功能,同时也使控制操作变得更加灵活、简单。触摸屏对燃气冷却器现场的实时参数进行显示,包括温度值、压力值、压缩机运行状态、冷凝器运行状态等,使整套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运行更加可视化。4、对研制的整套设备进行现场安装调试,结果证实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及工程要求,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能输出满足燃气发电机燃气温度值的要求。总之,燃气冷却器橇装机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开机速度快,能满足海上油田工程的应用要求。

刘建霞[10](2015)在《32吨矿用自卸车动态换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重型矿用自卸车是一类用于矿山短途运输的非公路车辆,其工作环境恶劣,承载质量大且空、满载交替变换。在重型矿用自卸车上采用自动变速技术可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车辆工作效率。目前在该类车上采用的换挡策略多数都是引用非专用车自动变速理论,并未考虑矿用自卸车特殊的工作环境,由此制定的换挡策略不免出现动力不足或循环换挡等问题。本文针对矿用自卸车使用环境和工作特点,在非专用车辆两参数自动换挡策略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参数——车辆负荷系数来综合表征车辆载荷和道路状况,最终提出了以“车速、油门开度、车辆负荷系数”为控制参数的三参数动态自动换挡策略。本文以32吨矿用自卸车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包括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等部分的车辆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情况,求解了二者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然后,通过解析法和图解法对最佳换档车速进行了求解,并最终得到了动力性动态换挡策略的换挡曲线。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整个车辆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针对本文制定的换挡策略进行了多工况复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制定的换挡策略可适应车辆运行的恶劣环境和多种复杂工况,能保证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动力性,并可减少车辆自动挡位模式的设置。在某工厂提供的设备环境下搭建了试验平台并进行了试验,提出了针对本文自动换挡试验的试验台改进方案,并设计了试验控制软件和自动换挡的程序。

二、IconPackager:Windows图标变变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conPackager:Windows图标变变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MU辅助更新检测的自适应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NS/GNSS组合导航相关研究现状
        1.2.2 辅助更新相关研究现状
        1.2.3 待解决的问题
    1.3 项目内容及成果
        1.3.1 项目内容
        1.3.2 项目成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惯性导航相关技术
        2.1.1 坐标系的定义
        2.1.2 惯性导航更新算法
        2.1.3 惯性导航误差分析
    2.2 卡尔曼滤波相关技术
    2.3 组合导航相关技术
    2.4 系统开发技术选择
        2.4.1 嵌入式端开发语言及工具选择
        2.4.2 服务器端开发语言及技术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MU的辅助更新检测算法研究
    3.1 自适应组合导航系统
    3.2 基于CNN的车辆运动状态检测算法
        3.2.1 特征选择
        3.2.2 卷积自动编码器
        3.2.3 基于CNN的车辆运动状态检测
    3.3 自适应的失准角估计算法
        3.3.1 Nelder-Mead算法
        3.3.2 失准角估计算法
    3.4 算法计算开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需求分析
    4.1 系统角色分析
    4.2 功能性需求分析
        4.2.1 嵌入式端的功能性需求
        4.2.2 服务器端的功能性需求
    4.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3.1 性能需求
        4.3.2 可用性需求
        4.3.3 可移植性需求
        4.3.4 可维护性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概要设计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物理结构设计
        5.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2 嵌入式端功能模块设计
        5.2.1 实时导航模块设计
        5.2.2 数据传输模块
    5.3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设计
        5.3.1 注册登录模块设计
        5.3.2 实时导航监控模块设计
        5.3.3 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5.3.4 模型测试模块设计
        5.3.5 导航结果管理模块设计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4.1 E-R图设计
        5.4.2 数据库表设计
    5.5 系统接口设计
        5.5.1 嵌入式端-服务器端通信接口设计
        5.5.2 MATLAB引擎-服务器端通信接口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6.1 嵌入式端详细设计与实现
        6.1.1 实时导航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6.1.2 数据传输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6.2 服务器端详细设计与实现
        6.2.1 注册登录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6.2.2 实时导航监控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6.2.3 模型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6.2.4 模型测试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6.2.5 导航结果管理模型详细设计与实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测试环境
        7.1.1 传感器参数配置
        7.1.2 测试路段
    7.2 系统功能性测试
    7.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7.3.1 定位性能测试
        7.3.2 非功能性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人机学的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的方案研究与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的来源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课题的国内外调查研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3.3 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1.4 压力加工机床市场调研分析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理论分析
    2.1 压力加工机床基本概念
        2.1.1 压力加工机床定义
        2.1.2 压力加工机床工作原理
        2.1.3 压力加工机床的分类
        2.1.4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的组成模块
    2.2 压力加工机床硬件界面分析
        2.2.1 控制面板位置分析
        2.2.2 控制面板功能布局分析
        2.2.3 移动按钮站分析
    2.3 压力加工机床软件界面分析
        2.3.1 软件界面模块组成
        2.3.2 软件显示界面分析
    2.4 压力加工机床操作方式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人机学分析研究
    3.1 人机系统分析
        3.1.1 人机系统的组成
        3.1.2 人机系统的分类
        3.1.3 人机系统的设计流程
    3.2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中“人”的因素分析
        3.2.1 人体基本尺寸分析
        3.2.2 人手的操作范围分析
        3.2.3 人的视觉特性分析
        3.2.4 人的心理因素分析
    3.3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中“机”的因素分析
    3.4 人机工程建模与仿真分析
        3.4.1 建立人体模型
        3.4.2 人机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力加工机床硬件界面设计研究
    4.1 硬件界面的设计需求分析
    4.2 硬件界面的特征要素分析
        4.2.1 触摸显示器分析
        4.2.2 界面控键分析
        4.2.3 信号指示灯分析
        4.2.4 文字字符分析
        4.2.5 标志与符号分析
    4.3 压力加工机床硬件界面的设计原则
    4.4 硬件界面初步改进设计
        4.4.1 硬件界面布局的改进设计
        4.4.2 界面控键的改进设计
        4.4.3 文字字符的改进设计
        4.4.4 标志与符号的改进设计
        4.4.5 综合改进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力加工机床软件界面设计研究
    5.1 软件界面的基础理论研究
        5.1.1 软件界面的研究内容
        5.1.2 软件界面的设计流程与方法
        5.1.3 软件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5.1.4 软件界面布局分析
    5.2 软件界面的设计元素分析
        5.2.1 导航栏设计分析
        5.2.2 标题栏设计分析
        5.2.3 菜单栏设计分析
        5.2.4 对话框设计分析
    5.3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功能逻辑分析与设计
        5.3.1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设计
        5.3.2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功能逻辑的改进设计
    5.4 软件界面初步改进设计
        5.4.1 图标的设计研究
        5.4.2 导航栏的改进设计
        5.4.3 标题栏的改进设计
        5.4.4 菜单栏的改进设计
        5.4.5 对话框的改进设计
        5.4.6 综合改进设计
    5.5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面板的模拟实验测试
        5.5.1 实验的设计与准备
        5.5.2 实验的步骤与过程
        5.5.3 实验的统计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综合设计实践
    6.1 JH21-125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原型分析
    6.2 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改进方案设计
        6.2.1 移动按钮站设计方案
        6.2.2 控制面板设计方案一
        6.2.3 控制面板设计方案二
        6.2.4 控制面板设计方案三
        6.2.5 软件界面设计方案
    6.3 基于语义差分法的改进效果分析与评价
        6.3.1 语义差分法的概念与使用流程
        6.3.2 感性词对的确定
        6.3.3 语义差异量表的建立
        6.3.4 语义差分法调查结果分析
    6.4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改进效果分析与评价
    6.5 最终设计方案外观效果图和面板尺寸图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压力加工机床市场调查问卷
附录二: SUS可用性打分问卷
附录三: 语义差分法打分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发表的论文
    2. 申请的专利
致谢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以ArcGIS和GoreIDRAW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专题地图制图理论研究现状
        1.2.2 主流地图制图软件的专题制图现状
        1.2.3 地图符号共享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构建
    2.1 当前地图符号共享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2.2 地图符号的可用性
        2.2.1 可用性概念
        2.2.2 地图符号可用性概念
        2.2.3 地图符号可用性内容
    2.3 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构建
        2.3.1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的选择
        2.3.2 专题符号化方法与视觉变量的关联关系
        2.3.3 可用性指标构建原则
        2.3.4 面向共享的地图符号可用性指标的构建
    2.4 地图符号可用性的意义
        2.4.1 地图符号可用性的应用
        2.4.2 为建立顾及可用性的符号数据模型奠定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数据模型
    3.1 顾及可用性的PB符号数据模型扩展
        3.1.1 PB地图符号数据模型简介
        3.1.2 顾及可用性的PB符号数据模型扩展
    3.2 顾及可用性的图表符号数据模型设计
        3.2.1 GIS软件图表符号数据模型分析
        3.2.2 图表符号构造分析
        3.2.3 顾及可用性的图表符号数据模型设计
    3.3 顾及可用性的专题图层符号化接口对象设计
        3.3.1 专题地图图层制作流程
        3.3.2 专题图层符号化接口对象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
    4.1 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过程模型
    4.2 ArcGIS中专题符号化方法实现
    4.3 CorelDRAW中专题符号化方法实现
        4.3.1 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XML开放表达
        4.3.2 CorelDRAW中顾及可用性的地图符号绘制实现
        4.3.3 CorelDRAW专题符号化方法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验验证
    5.1 实验设计
        5.1.1 有效性验证
        5.1.2 效率验证
        5.1.3 满意度验证
    5.2 原型系统实现
        5.2.1 系统开发环境
        5.2.2 系统总体架构
        5.2.3 系统模块设计
    5.3 结果及讨论
        5.3.1 SVG符号映射实验:满意度验证(一致性指标)
        5.3.2 ArcGIS符号映射实验:满意度验证(一致性指标)
        5.3.3 ArcGIS专题符号化实验:有效性验证(基本制图功能指标)
        5.3.4 CorelDRAW专题符号化实验:有效性验证(基本制图功能指标)
        5.3.5 反走样对比实验:满意度验证(反走样指标)
        5.3.6 效率对比实验:效率验证(高效性指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构造样本k近邻数据的多标签分类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ML-KNN算法
3 考虑k近邻样本距离的多标签学习算法
4 实验
5 结论

(6)珠海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告警信号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
第二章 调度监控系统及告警信号存在的问题
    2.1 珠海电网及其调度监控系统
        2.1.1 珠海电网简介
        2.1.2 珠海调度监控系统简介
    2.2 珠海调度监控存在问题
        2.2.1 珠海调度监控班日常工作
        2.2.2 珠海调度监控存在问题
    2.3 干扰信号
        2.3.1 数据采集及处理
        2.3.2 频繁动作复归的信号
        2.3.3 设备检修引起的信号
        2.3.4 频繁超越限值引起的信号
    2.4 信号分类不明显
        2.4.1 紧急程度分类不明显
        2.4.2 信号类型分类不明显
        2.4.3 频繁越限的数据
    2.5 电压合格率关注度不高
    2.6 小结
第三章 珠海电网调度监控信号优化方案设计
    3.1 干扰信号的过滤
        3.1.1 功能简述
        3.1.2 过滤对象
        3.1.3 过滤方式
        3.1.4 统计数据
        3.1.5 提醒功能
        3.1.6 过滤功能及统计的可行性分析
    3.2 对告警信号进行排序显示
        3.2.1 功能简述
        3.2.2 告警信号分类
        3.2.3 增加SOE信号的显示
        3.2.4 排序方式
        3.2.5 排序显示的后续功能展望
        3.2.6 告警信号排序显示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3.3 优化告警窗口
        3.3.1 功能简述
        3.3.2 窗口分类
        3.3.3 更为实用的事故模式窗口
        3.3.4 优化告警窗口的可行性分析
    3.4 提高电压合格率的关注度
        3.4.1 功能简述
        3.4.2 增加电压合格率的实时数据量
        3.4.3 监视电压的刷新情况
        3.4.4 提醒人工调节电压
        3.4.5 功能可行性分析
    3.5 其他措施
        3.5.1 限制不重要的信号上传
        3.5.2 更好地处理非事故信号
        3.5.3 智能告警
    3.6 珠海电网调度监控信号优化效果评估
    3.7 小结
第四章 事故案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1 某变电站主变跳闸事故
        4.1.1 故障前的运行方式
        4.1.2 故障时的告警信号
        4.1.3 事故信息的分析判断过程
    4.2 某变电站 220kV母线跳闸事故
        4.2.1 故障前的运行方式
        4.2.2 故障时的告警信号
        4.2.3 事故信息的分析判断过程
    4.3 某变电站 110k V母线跳闸事故
        4.3.1 故障前的运行方式
        4.3.2 故障时的告警信号
        4.3.3 事故信息的分析判断过程
    4.4 案例分析总结
    4.5 功能应用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大连三道沟供水泵站自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制水工艺流程简介
    1.2 自控系统组成
    1.3 我国自来水厂的自动化现状
    1.4 现代自来水厂自控系统的主要内容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及意义
    1.6 三道沟供水泵站工程建设背景
第二章 供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2.2 GE PAC 3I PLC简介
    2.3 供水泵站核心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和设置
        2.3.1 供水泵站核心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
        2.3.2 PLC系统配置
第三章 供水泵站自控系统软件开发
    3.1 PLC软件开发的准备和程序编写
        3.1.1 PLC软件开发前的准备和配置
        3.1.2 PLC程序编写
    3.2 操作员站监控软件IFIX的开发功能介绍
        3.2.1 IFIX安装
        3.2.2 IFIX系统恢复
        3.2.3 IFIX软件的开发功能介绍
第四章 供水泵站自控系统总线通信的实现
    4.1 以太网通信
    4.2 MODBUS RTU通信
    4.3 DP通信
    4.4 PA通信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手机游戏的UI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第2章 手机游戏与UI设计的相关理论
    2.1 手机游戏概述
        2.1.1 手机游戏发展现状
        2.1.2 手机游戏的特点
    2.2 手机游戏风格类型
        2.2.1 按照游戏造型风格分类
        2.2.2 按照游戏操作玩法分类
    2.3 UI设计概述
        2.3.1 UI设计的涵义
        2.3.2 UI设计的应用
    2.4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UI设计要素分析
        2.4.1 视觉体验要素
        2.4.2 交互体验要素
    2.5 UI设计在手机游戏中的重要性
第3章 基于手机游戏的UI设计方法研究
    3.1 手机游戏UI设计行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1 手机游戏UI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3.1.2 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3.2 影响手机游戏UI设计的因素分析
        3.2.1 手机本体机能对UI设计的影响
        3.2.2 手机游戏题材风格对UI设计的影响
    3.3 基于手机游戏的UI设计原则
        3.3.1 统一性
        3.3.2 实用性
        3.3.3 美观性
    3.4 手机游戏UI设计中的界面设计法则
        3.4.1 界面的构成要素
        3.4.2 界面的层级关系
        3.4.3 界面的制作流程
        3.4.4 界面的判定标准
    3.5 手机游戏UI设计中的图标设计法则
        3.5.1 图标的分类
        3.5.2 图标的绘制技巧
        3.5.3 图标的判定准则
第4章 手机游戏UI设计实践
    4.1 前期策划分析
        4.1.1 交互功能分析
    4.2 中国风商店界面设计
        4.2.1 解读信息需求
        4.2.2 信息交互布局
        4.2.3 线稿创意草图
        4.2.4 配色刻画
    4.3 中国风背包主功能图标设计
        4.3.1 提取素材
        4.3.2 设计造型线稿
        4.3.3 配色
        4.3.4 刻画与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研制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燃气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1.2.1 直接接触式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1.2.2 间接式冷却技术研究现状
        1.2.3 制冷技术优缺点比较
    1.3 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及控制系统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系统设计
    2.1 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概述
    2.2 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系统构成
        2.2.1 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结构设计
        2.2.2 板式换热器
        2.2.3 载冷剂要求
        2.2.4 蒸发器选型
        2.2.5 风冷冷凝器选型
        2.2.6 压缩机选型
        2.2.7 PLC控制单元
    2.3 系统核心设备和制冷工艺设计
        2.3.1 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设定
        2.3.2 工艺流程设计
    2.4 燃气冷却器橇吊装设计
    2.5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控制系统结构
        3.1.1 终端的触摸屏控制单元
        3.1.2 PLC控制单元
        3.1.3 前端数据处理单元
    3.2 控制系统流程设计
    3.3 可编程控制器PLC及扩展模块的选配
    3.4 触摸屏选型
    3.5 检测仪表选型
    3.6 执行器件选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程序设计
    4.1 总体设计
        4.1.1 数据采集及其数据处理单元
        4.1.2 设备控制单元
        4.1.3 工况以及设备选择单元
    4.2 PLC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
    4.3 PLC接线图
    4.4 PLC程序设计
        4.4.1 编程软件STEP 7 MicroWIN SP9概述
        4.4.2 使用STEP 7 MicroWIN SP9编写梯形图的一般步骤
        4.4.3 STEP 7 MicroWIN SP9梯形图编写的各个步骤说明
    4.5 程序编写流程图
    4.6 梯形图程序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机界面设计
    5.1 基于SIMATIC WinCC flexible 2008的人机界面设计
        5.1.1 SIMATIC WinCC flexible 2008
        5.1.2 人机界面设计
    5.2 触摸屏程序下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
    6.1 燃气冷却器橇装机组布局
    6.2 软件功能模块调试
        6.2.1 用户登陆界面测试
        6.2.2 PLC程序及触摸屏界面测试
    6.3 系统联合调试
    6.4 系统调试结果
    6.5 系统调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32吨矿用自卸车动态换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重型车辆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1.2.1 AT的发展概况
        1.2.2 AMT的发展概况
        1.2.3 其它类型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1.3 自动换挡策略发展及研究概况
        1.3.1 自动换挡控制策略的分类与发展方向
        1.3.2 工程车辆自动换挡策略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3.3 重型矿用自卸车自动换挡策略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矿用自卸车传动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
    2.1 M11-C350柴油发动机特性分析及数学建模
        2.1.1 M11-C350柴油发动机稳态特性
        2.1.2 M11-C350柴油发动机动态特性
        2.1.3 M11-C350柴油发动机净特性
    2.2 TC497液力变矩器特性分析及数学建模
        2.2.1 TC497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2.2.2 TC497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分析及数学建模
    2.3 M11-C350柴油发动机与TC497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模型
        2.3.1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输入模型
        2.3.2 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输出模型
    2.4 ZYBX4451液力自动变速器传动原理及数学模型
    2.5 3305F矿用自卸车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2.5.1 驱动力
        2.5.2 行驶阻力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用自卸车动态换挡策略的制定
    3.1 动态换挡策略概述
    3.2 换挡控制参数的选择
        3.2.1 车辆负荷系数的定义
        3.2.2 换挡参数的选择
    3.3 动态换挡策略的求解过程
        3.3.1 用解析法求解最佳换档点
        3.3.2 用图解法求解最佳换档点
    3.4 动态换挡策略对换挡品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用自卸车自动变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4.1 矿用自卸车自动变速仿真系统建模
        4.1.1 自动变速仿真系统的总模型
        4.1.2 驾驶员模型和工况模型
        4.1.3 发动机仿真模型
        4.1.4 液力变矩器仿真模型
        4.1.5 变速器仿真模型
        4.1.6 车辆力学仿真模型
        4.1.7 换挡逻辑判断仿真模型
    4.2 矿用自卸车自动变速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
        4.2.1 仿真参数及仿真工况的设定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研究与试验台改进设计
    5.1 某厂自动变速器试验台简述
    5.2 试验及结果分析
    5.3 试验台改进及自动换挡控制程序设计
        5.3.1 改进试验台简述
        5.3.2 自动换挡控制程序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IconPackager:Windows图标变变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MU辅助更新检测的自适应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龚依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人机学的压力加工机床控制界面的方案研究与应用设计[D]. 叶涛. 扬州大学, 2020(04)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可用性引导的地图符号共享方法研究 ——以ArcGIS和GoreIDRAW为例[D]. 刘青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构造样本k近邻数据的多标签分类算法[J]. 乔亚琴,马盈仓,陈红,杨小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8(06)
  • [6]珠海电网调度监控系统告警信号优化设计[D]. 冯兆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大连三道沟供水泵站自控系统[D]. 张建.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7)
  • [8]基于手机游戏的UI设计方法研究[D]. 安航.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9]燃气冷却器橇装制冷机组研制及控制系统设计[D]. 蔡永桥.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
  • [10]32吨矿用自卸车动态换挡策略研究[D]. 刘建霞. 燕山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IconPackager:Windows 图标更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