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

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

一、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论文文献综述)

付玉琪[1](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李国哲[2](2020)在《关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汉朝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原文是《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其作者袁博是着名的动物小说作家,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作品塑造了一个极具韧性的猕猴主角黑儿,它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克服困难,把不幸的遭遇化为成长的经验。作品原文共6.2余万字,译文共7.4万余字。自然环境变迁相关的自然史动物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新形式的小说形态,此类出版物不多,尤其是朝文出版物较少。项目通过对此作品的翻译实践,能够对此类文体的朝文少年儿童读物领域进行填补,为广大的朝文阅读群体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并将作品中的正能量、主流思想传递给广大读者。同时,以此项目为朝鲜语言文字工作及翻译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实践报告描述了此次汉朝翻译实践的所有过程,包括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结论。译者遵循“信、达、雅”的基本要求,认真阅读理解了原文的内容及精神内涵,灵活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此次翻译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作品的少儿读物及自然史动物小说两种特点。此特点区别于常规的同类作品,确保原文作品作为自然史动物小说所包含的自然界物种、气候、生物习性、生态规律、历史变迁等等诸多专业领域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更是要确保作品作为少年儿童文学所包含的读者群体年龄特点及阅读能力特点。如何有效地结合、突显这些特点,抓好少年儿童文学这一关键要素,确保译文自然饱满、流畅通顺,并做到在内涵和思想上同原文高度契合是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引言的部分介绍了选择此文为翻译实践项目的背景和出发点,说明了本书具有的现实意义,引出进行此翻译项目的原因;第一章翻译项目简介部分进行了对作者和作品的简要介绍,以便于读者对译文背景有更充分的了解;第二章译前准备部分,译者对原文语言、风格及受众群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介绍了包括工具书、相关平台及文献资料参考、起草大纲等相关准备情况。第三章案例分析部分列举了原文中具有代表性难点、疑点、亮点问题的例句进行了案例分析,介绍了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用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解决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大体分为增译法与减译法、分译法与合译法、成分转换与语序变更、翻译现象的对比及处理四个部分。在第四章结语部分,译者叙述了此次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总结了翻译过程中问题解决思路、方法及翻译现象,进一步阐述了作品所包含的人文自然内涵。

李延涵[3](2020)在《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早在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就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但是它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学生自杀年龄的低龄化以及校园暴力频发再次给我们加以警醒,生命教育的实施已经刻不容缓。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要素,这对我们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语文课本中究竟存在着哪些生命教育要素?大陆和台湾的小学语文课本又有着什么不同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依据前人的经验,把生命教育要素分为四个主类目:生命成长教育、生态教育、生死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并把这些主类目细分为各项次类目,根据这些类目进行研究。通过这四个主类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九个次类目,研究者对大陆人教部编版和台湾康轩版在频度、年级分布、主题和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大陆和台湾存在一些共性和差异。如:两岸教科书中蕴含生命教育要素的比例相差不大,部编版为22.1%,康轩版为26.7%。但是在具体的类目分析中发现大陆较为重视生死教育,其次是生命价值教育。而台湾则最为重视生命价值教育,其次是生态教育。并由此给出了以下建议:1.选文应更有系统性,体现更明确的生命教育理论逻辑。编制选文更加系统,比例更加均衡且年级间更有衔接性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2.选文应更有人性关怀。在进行教材选编时,应减少对死亡事实、意义和价值的描述,增加如何面对死亡、调适自己的内容,真正地实现人性关怀;3.选文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应该注意要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及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文章,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闫玉晓[4](2017)在《符号与意象—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电影的底层人物形象建构》文中研究指明莎米拉·马克马巴夫是伊朗为数不多且具国际知名度的女性导演之一,是伊朗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是伊朗久负盛名的第二代导演穆森·马克马巴夫的大女儿。莎米拉从8岁起就参加父亲电影的演出,并在父亲设立的电影学校“马克马巴夫电影之家”接受完整的电影教育,18岁时凭借独立执导的处女作《苹果》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的非竞赛单元,成为迄今为止参加戛纳电影节最年轻的导演。2000年,她导演的第二部个人作品《黑板》再次竞逐戛纳,最终获得评审团特别奖,2003年,莎米拉将目光投向灾难深重的阿富汗土地,并最终为世人呈现出了《下午五点》,再次夺得评审团大奖。莎米拉步入国际影坛以来,一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戛纳某位评委曾说:“莎米拉每次来到戛纳,都在改写世界电影的记录”。作为伊朗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马克马巴夫电影家族中的一员,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叙事风格,对底层人物的持续关注贯穿了莎米拉电影创作的始终。她的电影关注女性生存状况,在于女性是父权制社会下的弱势群体;她追求真实纪录苦难,源于伊朗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在大国霸权统治下,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她的电影关注动物,因为动物相比较人而言,处于食物链的底层,更寓意着她电影里被强权逼进动物世界的人。无论她电影中的形象如何变化,他们的性别身份如何转换,他们是人还是动物,都是莎米拉对底层社会的脚注,她建构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动物意象,来记录伊朗底层社会的苦难,表达对强权的反叛和控诉。本文基于伊朗历史、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伊朗电影整体风格,重点从底层形象的建构这个角度深入解读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的个人风格以及对伊朗电影的传承和突破。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本论题的研究概况与论文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本论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关于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电影研究情况的脉络分析以及论文的创新处、思路和基本内容等。第二章回顾了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的艺术生涯,交代了莎米拉电影创作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马克马巴夫家族记录苦难传统对其创作的影响,并按照时间线对莎米拉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四、五章是对莎米拉底层形象建构的分类论述,共分为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和动物意象三个部分:首先是莎米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分类列举了莎米拉电影中,原旨教义的牺牲品、母亲神话的颠覆者、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等三类重要的女性形象,并从宗教和政治的角度简述了伊朗女性现状,分析其塑造此类形象的创作动机。其次是莎米拉电影中的男性形象分析,以年龄作为划分依据,论述了莎米拉电影中塑造的老中青三类男性形象,宿命般轮回的、无法解脱的底层男性形象是莎米拉对伊朗男权社会的阉割化书写。最后是莎米拉电影中的动物意象分析,论述了莎米拉的动物书写中由动物作为前景到动物寓言,再到动物成为电影主体的流变。

常君[5](2016)在《挪威森林(中篇小说)》文中研究说明一我是一只猫。不过我不是一只普通的喵星人。这可不是自吹自擂,且听我介绍一番。我的祖先栖息在北欧斯堪地半岛的挪威森林内,所以就有了挪威森林这样一个比较浪漫的名字。我们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时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特有的猫种。北欧神话传说中掌管爱与美的女神芙蕾雅所乘的车子,就是由两只我的祖先拉的。怎么样?我的祖上有点背景吧?

史爱芹[6](2016)在《L小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课程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STEM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STEM教育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因为STEM教育所具有的多学科融合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普适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小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质性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考察了L小学STEM校本课程《小主人工程院》的开发、实施现状、实施效果以及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其中实施效果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受和学生课程参与两个方面考察,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从学生的性别、对科学的态度、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成绩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L小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引进—改进—扩展”的渐进过程,也是在学校内自上而下的团队合作的渐进过程。(2)通过对L小学STEM课程中四年级四节系列课“机械战鼠”的课堂观察发现:在“机械战鼠”的系列课程实施中,很好的融合了 STEM理念,培养了“小主人素养”;L小学STEM课程适合作为小学科技校本课程。(3)通过对课程实施效果问卷调查发现,各年级学生对现有的《小主人工程院》课程内容都比较喜欢;三年级学生课程参与情况最好。(4)通过对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可知:各年级对科学的态度、课程设计、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和课程参与情况普遍正相关。三年级的性别对反思扩展有影响,四年级数学成绩与对某些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正相关,英语成绩与情感行动参与和过程快乐正相关,五年级语文、英语成绩与课程内容喜欢程度负相关。五年级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全面下降;三个年级的学生都最喜欢老师学生一起设计。L小学STEM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理念存在差异;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和评价方式尚待开发;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各科知识尚需进一步融合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学校需要:增加校长和老师的交流,为老师提供课程设计的培训,让校长参与到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开发和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加强数学建模、科学原理探索和工程技术优化等。

吴岩[7](2015)在《澳洲黑的自白》文中研究说明一、老主人话音未落,皮带就抽在小主人身上1967年3月初,我出生在农场局孵化场,打钻出蛋壳,除了嘴和脚是金黄色的,其他地方统统是黑绒绒的了,不远的将来就是一只黑公鸡,人们管我叫澳洲黑。同我出自一个孵化箱的兄弟姐妹,祖籍都在遥远的南半球——那个被大海包围的大洋洲。孵化场坐落在北京鼓楼北边紧靠城墙根的那条小胡同的深处,灰墙灰门外排着老长老长的队。这支买鸡的

黄鑫[8](2013)在《黑巷里的灰喜鹊》文中指出一我,是一只鸟,普通的鸟。人类,喊我们,喜鹊。喜鹊的称谓,倒是"喜庆",但也很招"事非",自从被人类"正名"以来,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都会"心安理得"地踩巴着我们这群长尾巴瘦鸟儿,废寝忘食地玩儿"相会"或者说"家庭聚会",那放牛的,还挑着俩娃儿!此种陋习,至今未改。

邹帆[9](2012)在《第43个“地球日”活动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4月22日,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的主题,国土资源部与北京市政府在中华世纪坛联合举办了第43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增强全民资源忧患和节约意识,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主持了本次活动。汪民呼吁,全社会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积极支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张梅[10](2011)在《另一种现代性诉求 ——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文中提出儿童文学在图像时代面临的不仅是“文学终结”的严峻形势,还有“童年的消逝”预示的自身合法性丧失的威胁。因此在当今,图像与儿童文学的相关问题引起了西方儿童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然而对这个问题,国内儿童文学界则没有足够的问题意识。事实上,中国儿童文学在最初萌动时就与图像勾连在一起。晚清出现的第一批儿童读物就是以文图并茂的方式呈现的,随后儿童读物上的图像异彩纷呈,由叙事的点缀到直接介入叙事,从而改变了儿童文学的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图像成为儿童文学发生和现代历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并最终引领着儿童文学汇入到“图像转向”的文化变革中。所以如果不对儿童文学图像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就无法回答图像时代儿童文学“何所来何处去”的重大问题。遗憾的是,前人对图像的研究仅仅围绕着儿童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图画书展开的,而且只聚焦在当代。既缺乏对图像和儿童文学关系的整体观照,又缺乏对图像在儿童文学发生期表现的史学观照。图像研究在儿童文学研究视野中长期被遮蔽。这使得儿童文学现有的某些论断不免带有局限性,需要修正,至少需要重新论证。本研究通过爬梳、占有前人很少涉及的大量具体、生动的图像资料,并为便于考察把少数重要的图像资料254幅附载在论文正文中,发现从晚清到抗战前夕的这段时期是个多声复义、蕴含多种可能性的时代。而图像文本多维度的现代探索和表达构成了儿童文学中最具魅力的一种言说方式。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这些被遗忘在历史链条中的图像文本,来论述图像叙事的发展如何影响儿童文学的面貌,如何影响人们对“童年”的建构,从而揭示儿童文学中“被压抑”的另一种现代性诉求。绪论: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首先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其次在对晚清以降儿童文学图像叙事做知识考古之前要廓清的三个问题: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辨析;二图画故事也是儿童文学;三图像和文字一样需要习得。第一章:对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多元准备来说,我们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对单薄。我们仍然需要大量丰富的历史细节来充实我们的研究对象。这一章正是通过对从晚清以来儿童读物上的封面画、插图、内页装帧、广告画等生动直观、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原始资料考察,来论述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复杂性和多元准备。第二章:儿童文学中的图像从单幅到多幅、从叙事点缀到直接参与叙事的演进,逐渐形成了以多幅图画来讲述一个故事的新文体——图画故事。这种图像叙事实践不仅悄悄地改变着儿童文学的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并且正以多变的姿态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19、20世纪以来西方儿童文学图像叙事迅猛发展在中国儿童文学中所折射出的一个镜像。对这一点,前人显然认识不足。第三章:“童年”概念是儿童文学发生的原点。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儿童文学中文字文本对“童年”的建构,却乏于对图像文本的深入研究。其实从晚清到抗战前夕,图像中的儿童形象就已经在想像西方的基础上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通过儿童文学图像中儿童造型、服饰、玩具和儿童生活场景以及儿童精神气质的变迁建构出来的“童年”,呈现出现代时尚、富足快乐的西方化景观。这种单一、透明的“想像的共同体”的建立深刻影响着成人社会对“童年”的普遍假设,从而对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起到了巨大的催化作用。第四章:目前探讨儿童文学中文图互文的研究总是围绕文图融合展开的,其实文与图作为两种叙事手段必然会造成裂隙,文图之间的裂隙带来的巨大叙事张力则极大开拓了儿童文学的研究空间。论文以具有巨大想像与言说空间的顽童母题为例展开论述,以顽童为主角的图像叙事,通常的模式是在图像上呈现出顽童挑战成人社会所带来的具有先锋色彩的娱乐性,在文字上则进行着对顽童规训、惩戒的意义挖掘。最具讨论价值的是同时受制于时代局限,图像文本竟然呈现出与文字文本不同的另一种现代景观。因为在“童年”还远没有成为一种“思想的方法和资源”的社会现实中,图像在想像西方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童年”也成为一种凌空蹈虚的叙事。所以文与图的背离一方面表现为文字表述的滞后压制和遮蔽了图像叙事的现代诉求;另一方面图像的启蒙现代性本身的先天不足使之为儿童文学带来的积极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第五章:这章通过考察常常被人忽略的近现代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理论和创作的探求,来揭示图像叙事的重要性也是在文人论述的合谋下“生产”出来的。幼年就酷爱美术的鲁迅始终把图像视作摆脱蒙昧、走向现代的启蒙“利器”。鲁迅确立了图像叙事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图像中的娱乐性,并在大力倡导儿童美术的同时,也把视觉技术运用到儿童文学创作中,于是他的作品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和色彩冲击力。虽然周作人秉持着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儿童本位”观与国内儿童文学中印刷技术低劣、文学性缺失的图像文本形成错位,但他批评中彰显的启蒙的先锋性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美术素养极高的郑振铎不只创制了现代图画书的雏形——图画故事,并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和文体试验,为儿童文学图像叙事的逐步展开立下了筚路蓝缕之功。丰子恺作为文学家和漫画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文学和绘画之间的“通似性”。他绘制的“儿童相”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上实现的文图融合。总之,在众多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论述中,图像叙事的意义不断叠加、衍生,使图像叙事最终演变成现代的一种文化选择。余论部分是论述在当下的“读图时代”,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在图像化的过程中如何被删改、被简化。当前视觉文化启蒙的先锋姿态褪尽,其负面作用开始彰显。与此相勾连的“文学终结”和“童年的消逝”等论断提醒我们应该对当前图像叙事的泛滥保持警惕。

二、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关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1.1 项目意义
    1.2 作者简介
    1.3 作品简介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译前分析
    2.2 前期准备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增译法与减译法
    3.2 分译法与合译法
    3.3 成分转换和语序变更
    3.4 翻译现象的对比及处理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3)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命教育的源起与发展
    (二)生命教育的相关概念
        1.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2.生命教育的内涵
        3.生命教育的要素
    (三)海峡两岸语文教科书背后的课程理念
        1.大陆语文教科书的课程理念
        2.台湾语文教科书的课程理念
        3.分析与思考
    (四)大陆生命教育与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
    (五)对于大陆与台湾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要素的讨论
    (六)台湾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研究现状
    (七)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内容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技术路线
    (五)分析类目
        1.分析类目的制定
        2.分析类目的逻辑关系
四、结果分析
    (一)生命成长教育
        1.个体的生命成长
        2.动物的生命成长
        3.植物的生命成长
    (二)生态教育
        1.爱护动植物
        2.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生死教育
        1.生命救助
        2.死亡教育
    (四)生命价值教育
        1.积极的人生态度
        2.生命意义
五、结论
    (一)两岸教科书生命教育要素的异同
        1.生命成长教育
        2.生态教育
        3.生死教育
        4.生命价值教育
    (二)建议
        1.选文应更有系统性,体现更明确的生命教育理论逻辑
        2.选文应更有人性关怀
        3.选文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符号与意象—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电影的底层人物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
第一章 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创作背景
        一、伊朗新电影运动
        二、马克马巴夫电影家族传统
    第二节 作品介绍
第二章 面纱背后的性别隐喻
    第一节 伊朗女性生存现状
    第二节 莎米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一、原旨教义的牺牲品
        二、母亲神话的颠覆
        三、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第三章 女性视角下的父权解构
    第一节 莎米拉电影中的男性形象
        一、家长制的式微
        二、夫权的没落
        三、希望的破灭
    第二节 作者与现实的共谋
第四章 生存之下的动物寓言
    第一节 莎米拉的动物观
    第二节 莎米拉动物书写流变
        一、动物作为背景
        二、动物的寓言性
        三、人的动物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挪威森林(中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6)L小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STEM课程的机遇与挑战
        1.1.2 STEM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1.1.3 STEM课程的发展趋势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STEM课程
        1.2.2 校本课程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对STEM课程的研究
        1.3.2 小学科技校本课程及与STEM课程的关系
        1.3.3 STEM校本课程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综述
        1.3.4 已有的研究述评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1.1 学校简介
        2.1.2 L小学STEM校本课程个案介绍——《小主人工程院》
        2.1.3 施测对象的选取
    2.2 研究问题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
        2.4.1 访谈法
        2.4.2 课堂观察法
        2.4.3 问卷调查法
第3章 L小学STEM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分析
    3.1 课程开发的目的和理念
    3.2 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分析
        3.2.1 课程设计
        3.2.2 课程内容
        3.2.3 教学方式
        3.2.4 评价方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L小学STEM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分析
    4.1 系列课程的教学案例
        4.1.1 第一课: 巧取木板
        4.1.2 第二课: 制作机械战鼠“四肢”
        4.1.3 第三课: 拼装机械战鼠
        4.1.4 第四课: 调试机械战鼠
    4.2 系列课程的教学案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L小学STEM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5.1 课程参与分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项目分析
    5.2 课程参与分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和问卷信效度检验
    5.3 课程实施效果的数据分析
        5.3.1 课程内容喜欢程度的描述分析
        5.3.2 课程参与情况的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L小学STEM校本课程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
    6.1 对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探索
        6.1.1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的探索
        6.1.2 对STEM校本课程本身因素的探索
        6.1.3 对学生语、数、外等国家课程成绩因素的探索
    6.2 影响课程实施效果因素的年级差异分析
        6.2.1 学生对科学的态度的年级差异
        6.2.2 课程设计的年级差异
        6.2.3 教学方式的年级差异
        6.2.4 评价方式的年级差异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L小学STEM校本课程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7.1 STEM课程设计需要减少设计者与实施者之间的理念差异
    7.2 STEM课程内容需要充分关注各科知识的调用与融合
    7.3 STEM课程开发需要创建学生喜欢的教学和评价方式
    7.4 STEM课程教学需要努力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
    7.5 STEM课程实施需要针对性弥补不同年级的男女弱项
第8章 研究结论、反思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课程开发是自上而下的渐进过程
        8.1.2 课程实施通过STEM的融合培养了“小主人素养”
        8.1.3 课程实施效果中的课程参与存在年级差异
        8.1.4 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具有多样性
    8.2 研究反思
        8.2.1 个案研究的借鉴意义
        8.2.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2 L小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访谈提纲
    附录3 《小主人工程院》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三年级)
    附录4 《小主人工程院》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四年级)
    附录5 《小主人工程院》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五年级)
    附录6 影响《小主人工程院》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9)第43个“地球日”活动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徐德明:开源与节流并重
陈刚:北京面临环境资源矛盾
张少农、张德霖宣读有关决定
宣读倡议书
    一、高举旗帜。
    二、遵循规律。
    三、加强支撑。
    四、坚持服务。
    五、弘扬优良传统。

(10)另一种现代性诉求 ——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多元准备——晚清民初儿童读物中的插图研究
    第一节、传统儿童读物中的图像叙事
    第二节、西方视觉文化的强势介入:传教士创办的儿童刊物
        一、图像叙事的先声:《小孩月报》的创办
        二、对图像的惊人倚重
        三、传教士传教姿态的转变
        四、从"图解"到"漫画"叙事
    第三节、时代汇流中的选择:《蒙学报》等报刊的图像叙事
        一、图像既是启蒙的内容又是启蒙的形式
        二、上文下图:《蒙学报》
        三、图像叙事的初步确立
        四、白话加图像:双美齐聚之《启蒙画报》
    第四节、图画是启蒙的"利器":商务、中华书局的儿童读物出版活动
        一、图像在教科书中的沿革
        二、文图并茂:最早的儿童文学读物《童话》
        三、第一份真正的儿童画报:《儿童教育画》
        四、多样探索:民国前后出版的儿童读物
第二章:儿童文学呈现方式的现代转型—民国儿童读物中的图画故事研究
    第一节、新文体的诞生:图画故事
        一、图画故事诞生的先期准备
        二、《儿童世界》上关于图画故事的文体试验
        三、"图画故事也可说是一种儿童文学"
    第二节、异彩纷呈的图像叙事实践
        一、《儿童世界》上的图像叙事实践
        二、《小朋友》上的图像叙事实践
        三、其他儿童读物上的图像叙事实践
    第三节、印刷技术革新为图像叙事发展带来的新局面
        一、印刷技术的革新与"童年"概念的产生
        二、晚清民初印刷技术与童书的关系
        三、"技术引发革命"
第三章:想像西方——图像与"童年"建构
    第一节、从儿童形象的历史变迁看
        一、中西儿童形象的参差对照
        二、西化儿童的诞生
    第二节、从儿童的玩具和生活场景的变幻看
        一、洋娃娃的故事
        二、现代的活动空间的构建
    第三节:从儿童精神气质的变化看
        一、儿童形象的类型
        二、顽童母题的图像叙事
第四章:文图互文——图像与儿童文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文图融合:图像对现代儿童文学诞生的意义
    第二节、文图背离:图像叙事现代探索的得失
        一、被规训的现代性:在"以资观感"与"意义发掘"之间
        二、雅俗共赏:《小朋友》上的图与文
        三、启蒙的困境:基于文图关系的思考
第五章:近现代文人在图像叙事上的现代探求
    第一节:鲁迅和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
        一、美育救国
        二、确立图像叙事的合法性
        三、大力倡导儿童插画并身体力行
        四、鲁迅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视觉性
        五、对视觉文化中娱乐性的认同
    第二节:周作人和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
        一、对儿童插画的批评和建议
        二、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的错位
        三、周作人与丰子恺的纠葛
    第三节:郑振铎和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
        一、郑振铎对儿童文学图像叙事的筚路蓝缕之功
        二、对郑振铎"自编自绘"说的质疑
    第四节:丰子恺的"儿童相":绘画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一、绘画和文学的"通似性"
        二、"发现了一个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
        三、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实现的文图融合
    第五节:其他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研究
        一、"赏鉴美术本是儿童固有的天性"
        二、晚清以来文人对儿童文学图像的论述
余论
注释
附录: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2]关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李国哲. 延边大学, 2020(05)
  • [3]大陆和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生命教育要素的比较研究 ——以部编版和康轩版为例[D]. 李延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符号与意象—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电影的底层人物形象建构[D]. 闫玉晓. 武汉大学, 2017(06)
  • [5]挪威森林(中篇小说)[J]. 常君. 创作与评论, 2016(11)
  • [6]L小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个案研究[D]. 史爱芹.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7]澳洲黑的自白[J]. 吴岩. 章回小说(上旬刊), 2015(02)
  • [8]黑巷里的灰喜鹊[J]. 黄鑫. 参花, 2013(02)
  • [9]第43个“地球日”活动纪实[J]. 邹帆. 地球, 2012(05)
  • [10]另一种现代性诉求 ——1875-1937儿童文学中的图像叙事[D]. 张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我们是地球的小主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