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基础知识简答

扬声器基础知识简答

一、音箱基础知识简答(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丽[1](2021)在《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教育界对本土音乐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红旗渠音乐是国家重要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时所产生的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历史赋予了它强烈、浓郁、质朴的地方特色,具有极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音乐艺术价值。但是当代中学生中对本土音乐的内涵了解和理解的学生少之又少,而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本土音乐较为有利的传承载体,无论对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是传承优秀本土音乐文化都极为重要。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课程思政”为指导思想,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对红旗渠音乐的研究,探讨红旗渠音乐与中学音乐教育的结合,一方面开创了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的先例,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红旗渠音乐文化传承人,以此来推动红旗渠音乐文化持续生态化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林州市五所初中,根据笔者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对红旗渠音乐进行筛选,确立以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为研究内容,通过开发具有红旗渠音乐特色的校本课程、研学基地学习、打造校园文化、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等途径,既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教学计划的需要,也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变革及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这五所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得出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根据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红旗渠音乐发展现状和中学生实际情况,试推出一套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本题研究成果为红旗渠音乐在林州中学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朱芳芳[2](2020)在《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发展的头等大事,是传递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让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全球化战略。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制作是达成教育信息化基本目标之一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学视频的质量和效果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发现,教师作为教学视频中的重要元素,其非言语行为(如手势、头部动作、眼神、站姿等)能够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然而,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节奏性动作,如节拍性手势和点头,以往研究却较少关注其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利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探讨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一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权威MOOC平台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应用现状,包括教师节奏性动作应用比例和时长比例。结果发现: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呈现的比例为94.55%,平均呈现时长比例约为30%,几乎所有动作都是节拍性手势和点头,节拍性手势呈现的时长比例高于点头动作。研究二随机招募了 140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2(节拍性手势vs.无手势)*2(点头vs.无点头)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1)教学视频中教师节拍性手势和点头两种节奏性动作交互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具体表现为,教师使用节拍性手势时,点头或不点头不会显着影响学习者对整体兴趣区的关注,但是点头会增加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并降低学习者对教师形象的关注;教师不使用节拍性手势时,点头能够增加学习者对整体有效区域和教学内容区的关注,但是不会显着影响学习者对教师形象的关注。(2)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视觉搜索效率,相比于节拍性手势和点头以及仅点头,教师仅节拍性手势时学习者的视觉搜索效率最高。(3)教学视频中教师使用节奏性动作与否没有显着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研究三随机招募了 279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4(节拍性手势和点头vs.节拍性手势vs.点头vs.无动作)*2(信息丰富度高vs.信息丰富度低)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信息丰富度在教师节奏性动作和学习者学习效果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信息丰富度低时,教师使用节奏性动作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且同时使用节拍性手势和点头的促进效果最好。综合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节奏性动作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注意,提高其视觉搜索效率。(2)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节奏性动作在视觉画面中信息较少时,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探索了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应用现状,以及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效果和认知负荷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吸引学习者注意、提高学习者视觉搜索效率的积极作用,以及在信息丰富度调节下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拓宽了教师节奏性动作和视频教学的相关研究,丰富了多媒体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在视频学习中的应用。此外,本文还为教学视频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让一线教师和教学设计者更关注节奏性动作的影响,有助于优化在线教学资源制作。

刘超群[3](2016)在《农民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以吉林省农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信息技能培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相关培训资源建设却远远达不到农民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在调查吉林农民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并结合农民的学习特征及学习需求,设计出适合农民学习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进行相关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几个方面介绍当前农民信息素养及相关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分别对农民、信息素养、农民培训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本研究对农民信息素养的定义及标准。第三章是对吉林省农民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吉林省各个地区农民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并统计、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当前吉林省农民信息素养水平的状况。针对调查情况,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造成吉林省农民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并从教育培训及课程设计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第四章是对农民信息素养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文章首先对课程对象进行分析,即对农民的学习特征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农民学习的信息素养课程标准及课程结构,并详细设计了第一章及第三章部分课程内容。第五章是课程的修改及完善。文章从三方面入手获取农民及农村信息技术员对课程内容的看法及意见,期间分别对农民实施了问卷调查,而对农村信息技术员实施访谈,收集、整理、分析获取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即对农民信息素养状况及课程设计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期望在后续研究中能够完善整个课程内容的设计,以便于课程的推广及应用,帮助农民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许阳[4](2016)在《声波及其在信息传递技术中应用的教学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内应试教育虽然已成为众矢之的却仍然大行其道,素质教育虽然千呼万唤却仍然难觅芳踪的今天,国内外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在不断修订,科学教育新课程案例层出不穷,教学活动的开发和实践也大多是多有益处的。但是,面对学习进阶、探究式教学和新建构主义等多种新理论的提出,“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对科学教育的冲击,特别是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科学与工程实践、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核心的三维度理念后,教学对科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声波及其在信息传递技术中应用的科学概念,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案例。在此过程中,开发了多个课时和教学用具,融入了科学探究过程,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并选择了三所学校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收集数据,反馈完善教学活动的开发。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陈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从教育和学习理论、教与学课程标准和教学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第三部分是理论和实践,此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先是结合“声波”相关概念亲历探究,随后开发一个探究式教学方案,经过教学实践后从而呈现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此过程中,“管、弦乐器”科学探究活动模型的开发,评价方法的设计成为关键。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文章的结论见于第4部分。此部分总结了教学活动的几个亮点,一是科学概念模型开发,二是科学与工程实践,三是工程的跨学科概念,四是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究者;此外,提出了科学教育课程设计的一些原则;还阐述了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文章选择“声波”核心领域的概念模型为教学载体,陈述了教育研究者如何基于新科学技术教育理念和器材开发创新型课程——共10个课时的教学活动案例。教师作为教学者,既是研究者,又是探究的示范者。创新型教师进行“教”与“学”的实践,用创新的评价方式在创新型的实验室里创作创新型课程,即进行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体化研究。通过“教”与“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并实施,作为示范各种教学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在科学概念转变研究的设计参考。

李根火[5](2013)在《M公司PLM系统开发管理案例研究》文中提出PLM项目管理系统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针对产品的成本,质量及时间,管理者对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进行监控,审核及决策,以确认开发的新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能符合市场及客人的要求,并达到可观的公司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的发展历史,管理理念及内容,介绍了M公司的具体现况及管理需求,并确立选择实施具有先管理思想的PLM系统是M公司当前必要的选择。其次,对PLM项目在启动中的主要干系人和波及范围进行分析,从时间、成本、资源和其他方面介绍了相应的规划最后总结归纳出项目的管理计划。再次,对整个开发管理过程进行分析,从项目计划的制定,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过程,编码过程,测试过程,以及项目的验收和收尾阶段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分析得到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在哪个环节存在不足。最后,分析了项目的实施及系统的维护、支持和管理过程,重点探讨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到的经典管理方法以及PLM系统的维护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集中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为相关的项目开发提供经验。本文同时也结合项目管理知识以及软件工程理论,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方法,对M公司的PLM项目实施的全部流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项目最初制定了启动规划并对流程进行了优化,中期从软件层面入手,进行了需求分析和软件的设计开发并有目的性地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后期兼顾了项目的实施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PLM项目跟踪了项目的全过程,目的在为以后相关项目的软件系统开发和系统管理提供有用的借鉴和参考。论文最后,针对PLM项目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长处进行了汇总分析,根据PLM开发自身的特征,综合采用了现代比较流行的项目管理方法分别对资源管理和项目组织结构以及项目管理沟通等相关的问题给出了应对措施。另外,也对PLM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

张存静[6](2008)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课程的质量是目前社会及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该文件指明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也做出了指导性说明。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刚刚问世,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特殊性的研究及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践尚未付诸阙如。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目前我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工作做得并不理想:许多学校并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总结性评价,更谈不到评价的科学性;进行总结性评价的学校或地区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过于单一、缺乏代表性,不宜在大范围内使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在内容和形式及评价结果的处理上要具有许多特点和优势。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用于我们的实际。作者选取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进行了个案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信息技术课的一线工作者提供些许借鉴。本论文仅代表作者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理论和实践的些微思考,希望以本文的写作为起点,与广大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开展严谨的实践研究,探索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本文共分六章,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然后对本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如评价、总结性评价、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等。在第二章中,作者分别介绍了英国、美国两个信息技术发展比较早、比较成功的国家在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方面的经验,并指出了两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发展对我国的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相关启示。第三章中,作者尝试使用内容——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对初中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提取内容点,细化并明确了具体的评价内容,建构了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内容体系。第四章论述了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形式和结果处理方式,在测试形式方面,作者借鉴李艺教授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的研究》中对题目类型的分类方法,结合第三章中对内容点的分析,给出了在实践中所用试题的各题型和分值的对应关系。第五章中,在第三章及第四章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兖州市第二十中学初中一年级的评价试题。并于2007年12月27日在该校实施了初测。测试结束后,对试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有问题的题目并进行修改,然后又实施了第二次测试和分析,最终得到一份相对科学的总结性评价试题。在本论文的最后,作者进行了论文理论及实践总结,找出了本论文设计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述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董时平,汪晓东[7](2006)在《关于高中ICT课程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唐道济[8](2000)在《音响基础知识简答(续)》文中认为 270、什么是电视机的水平分辨率 彩色电视机的清晰度,一般是指水平清晰度,即水平方向上的分辨率。电视接收机的水平分辨率,由电视画面能显示出多少条垂直线表示,它是指一行水平线上最多能表示出来的像素。 水平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电视机的通频带宽度,水平分辨率=52.48×3/4×2×BW(式中,3/4为4:3屏幕,若是16:9

唐道济[9](2000)在《音响基础知识简答(续)》文中认为 260、什么是SRS处理器 SRS是声音恢复系统(Sound Retrieval System)的缩写,由美国加州大学IRVINE物理实验室的阿诺德·凯尔曼(Arnold Klayman)开发,休斯(Hughes)飞机公司专利,后转让给SRS实验室(SRS.Labs,Inc.),1992年上市称之为SRS3D Sound的一种用两只音箱即可营造出三维空间(3D)环绕声声场的系统,美国CES(Consumer Electronic Show)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1996年消费电子大展授予“设计和工程荣誉奖”,AEA(American Electronics Association,美国电子协会)

唐道济[10](2000)在《音响基础知识简答(续)》文中指出 240、如何安装音箱脚钉 落地音箱大多配有可调节的锥形脚钉,目的是使音箱在工作时,提供一个稳固的机械基础,脚钉能穿透地毯而直达坚固的地面,避免损坏地毯的绒面,脚钉与地面的有限接触面,能显着减小振动的传递,特别可以防止木质地极因振动而产生的声染。

二、音箱基础知识简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箱基础知识简答(论文提纲范文)

(1)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新课改背景下的时代诉求
        1.1.2 本土音乐资源应用较少
        1.1.3 传承红旗渠精神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标
    1.7 可行性论证
        1.7.1 国家及政府出台的政策依据
        1.7.2 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
        1.7.3 有丰富的新媒体技术支持
        1.7.4 教育理念上的一致认同
    1.8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红旗渠音乐概述
    2.1 红旗渠音乐产生背景
        2.1.1 林州市概况
        2.1.2 红旗渠的诞生
    2.2 在红旗渠精神孕育下的红旗渠音乐
        2.2.1 红旗渠音乐的分类梳理
        2.2.2 红旗渠音乐的内涵特征
        2.2.3 红旗渠音乐的时代价值
第三章 红旗渠音乐案例教学
    3.1 调查方式和调查对象
    3.2 调查内容
    3.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3.3.1 关于教育行政部门对红旗渠音乐教学态度调查情况
        3.3.2 关于学校音乐教师师资力量及教学情况调查
        3.3.3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3.4 调查结果分析
        3.4.1 教师方面
        3.4.2 学生方面
    3.5 《定叫山河换新装》教学案例设计
        3.5.1 学情分析
        3.5.2 教学目标
        3.5.3 教学重难点及创新点
        3.5.4 教学方法
        3.5.5 教学设计理念
        3.5.6 教学过程
    3.6 《推车歌》教学案例设计
        3.6.1 学情分析
        3.6.2 教学目标
        3.6.3 教学重难点及创新点
        3.6.4 教学方法
        3.6.5 教学设计理念
        3.6.6 教学过程
第四章 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4.1 构建完整的行政教育管理体系
        4.1.1 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
        4.1.2 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
    4.2 学校要构建红旗渠音乐开发与利用体系
        4.2.1 建立筛选机制,提升本土化教学意识
        4.2.2 创编校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2.3 加强师资培训,促进音乐素养提高
        4.2.4 健全评价机制,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4.3 完善红旗渠音乐应用保障
        4.3.1 “请进来”邀请本地民间艺人走进中学课堂
        4.3.2 “走出去”组织学生参与红旗渠音乐实践活动
        4.3.3 建立红旗渠音乐数据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谱例1
谱例2

(2)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师节奏性动作
        2.1.2 教师手势
        2.1.3 教师点头
    2.2 研究现状
        2.2.1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相关研究
        2.2.2 眼动追踪技术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4 小结
3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总体设计
4 在线视频课程中教师节奏性动作的应用现状
    4.1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分析
        4.1.1 在线视频课程来源及数量
        4.1.2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呈现的比例
        4.1.3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呈现的时长比例
    4.2 研究一讨论
5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眼动研究
    5.1 目的与假设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教学视频
        5.2.3 测量工具
        5.2.4 环境和设备
        5.2.5 实验流程
        5.2.6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3 结果
        5.3.1 兴趣区眼动指标
        5.3.2 学习效果
        5.3.3 认知负荷
    5.4 研究二讨论
6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信息丰富度的调节效应
    6.1 目的与假设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假设
    6.2 方法
        6.2.1 被试
        6.2.2 教学视频
        6.2.3 测量工具
        6.2.4 环境和设备
        6.2.5 实验流程
    6.3 结果
        6.3.1 学习效果
        6.3.2 认知负荷
    6.4 研究三讨论
7 研究讨论
    7.1 研究讨论
        7.1.1 教学视频中教师普遍应用节奏性动作
        7.1.2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注意分配的影响
        7.1.3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和信息丰富度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7.1.4 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和信息丰富度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影响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7.3 实践启示
    7.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节奏性动作时间表
附录2 教师节奏性动作对比
附录3 先前知识测验
附录4 保持测验
附录5 迁移测验
附录6 认知负荷量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致谢

(3)农民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以吉林省农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相关概念
        2.1.1 三农及“三农”问题
        2.1.2 信息素养
        2.1.3 信息鸿沟
        2.1.4 最后一公里
    2.2 本文对信息素养定义的说明
    2.3 农民信息素养标准的解读
第三章 吉林省农民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3.2 吉林省农民信息素养调查结果与结论分析
        3.2.1 吉林省农民家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
        3.2.2 吉林省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
        3.2.3 吉林省农民对网络的认识
        3.2.4 结论分析
    3.3 吉林省农民信息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3.3.1 访谈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3.3.2 成因分析
    3.4 提升农民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第四章 农民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
    4.1 相关的理论基础
        4.1.1 成人教育
        4.1.2 成人学习理论
        4.1.3 课程理论
        4.1.4 课程设计模式
    4.2 课程对象分析
        4.2.1 农民已有的知识水平分析
        4.2.2 农民的学习需求分析
        4.2.3 农民的学习特征分析
    4.3 课程标准分析
    4.4 课程设计原则
    4.5 课程设计思路及结构
        4.5.1 课程思路设计
        4.5.2 课程结构设计
    4.6 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举例
        4.6.1 第一章内容设计
        4.6.2 第三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 课程的修改及完善
    5.1 修改方案的实施
        5.1.1 网络学习者短信结果统计
        5.1.2 纸质学习者统计结果
        5.1.3 对农村信息技术员的访谈
        5.1.4 调查内容的整理与总结
    5.2 课程的完善
        5.2.1 课程结构的完善
        5.2.2 课程内容的完善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一
    附录2 访谈问卷一
    附录3 调查问卷二
    附录4 课程内容
致谢

(4)声波及其在信息传递技术中应用的教学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问题的来源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一、教育和学习理论研究
    二、教与学课程标准研究
    三、教学活动的文献研究
第3章 理论和实践
    一、亲历探究
    二、对象研究
    三、教学方案研究
        (一) 教学活动设计
        (二) 教学资源开发
        (三) 课堂探究性教学
        (四) 教学评价使用
    四、规划和实施教学
        (一) 教学实施
        (二) 组织进行过程性评价
        (三) 组织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 课堂实录和表现性评价呈现
        (二) 作品展示和总结性评价呈现
        (三) 分析和解释数据
        (四) 修改方案,循环实施
第4章 总结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几个亮点
        (一) 核心概念模型开发的特别思考
        (二) 科学与工程实践理念
        (三) 一个工程项目的跨学科概念
        (四) 教师即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探究者
    二、科学教育课程设计的一些原则
    三、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5章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国内“声波”科学课程《标准》
附录2: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有关“声波”学科核心概念编排(部分)
附录3:调查问卷1
附录4:学习单1
附录5:学习单2
图、表和公式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5)M公司PLM系统开发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管理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
        1.3.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2章 M公司及PLM系统简介
    2.1 M公司的基本情况
        2.1.1 公司背景
        2.1.2 公司的成员单位及组织结构
        2.1.3 公司的产品及市场分布
    2.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简介
        2.2.1 PLM系统的开发理念及与其它系统间的关系
        2.2.2 PLM系统的主要功能
    2.3 M公司PLM项目开发背景介绍
第3章 PLM项目启动规划阶段管理
    3.1 项目整体规划
        3.1.1 PLM项目主要干系人分析
        3.1.2 PLM项目波及范围分析
        3.1.3 PLM项目时间规划
        3.1.4 PLM项目成本规划
        3.1.5 PLM项目资源规划
    3.2 PLM项目其它规划
        3.2.1 PLM项目采购及合同管理
        3.2.2 PLM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3.2.3 PLM项目质量管理规划
        3.2.4 PLM项目沟通管理规划
    3.3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第4章 PLM项目开发执行阶段管理
    4.1 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
        4.1.1 创建工作任务分解
        4.1.2 估算任务持续时间
        4.1.3 制定详细开发计划
    4.2 业务流程再造及需求分析阶段管理
        4.2.1 业务流程再造
        4.2.2 业务需求分析
        4.2.3 变更管理
    4.3 设计过程管理
        4.3.1 设计规范评审
        4.3.2 软件及数据库设计评审
        4.3.3 制定系统软硬件需求
    4.4 测试过程管理
        4.4.1 集成测试
        4.4.2 系统测试
    4.5 项目验收及收尾过程管理
        4.5.1 项目UAT管理
        4.5.2 项目文档管理
第5章 PLM项目实施及支持过程管理
    5.1 项目实施过程管理
        5.1.1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5.1.2 项目实施及监控管理
    5.2 系统维护及支持管理
第6章 PLM项目管理过程分析评价
    6.1 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
    6.2 软件开发项目的特殊性
    6.3 改进措施及建议
    6.4 PLM系统对M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综述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成果
    第二节 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的概念界定
        一、评价
        二、总结性评价
        三、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
第二章 国内外情况调研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现状
        一、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现状
        二、信息技术会考、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与总结性评价
    第二节 英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状况简介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评价
    第三节 美国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状况简介
        一、课程标准
        二、评价目标
    第四节 英美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英美两国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特点
        二、对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 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评价方法的相关理论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介
        二、教育目标分类方法简介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评价内容分析案例
        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
        二、文字处理方法模块
        三、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模块
第四章 中学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形式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形式分析
        一、形式分析
        二、题型分析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处理分析
        一、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处理概述
        二、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处理简介
第五章 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案例实施及质量分析
    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试卷设计及初测
        一、试卷设计
        二、试卷质量分析
        三、试题修改方案
    第二节 试卷的再测试与质量分析
        一、被试
        二、测试目的说明
        三、数据统计
第六章 结束语
    一、本文小结
    二、研究中的不足
    三、后期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现状调查
    附录二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初稿
    附录三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考试试题修改稿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关于高中ICT课程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称谓的比较
二、课程目标的比较
三、课程结构的比较
    (一)课程结构介绍
        1.中国
        2.IGCSE
    (二)结论
四、内容标准的比较
    (一)我国的必修内容与IGCSE内容的比较
    (二)我国五种组合与IGCSE内容的比较
    (三)思考与启示
        1.分析:重视程序和硬件教学的必要性与意义
        2.加强程序教学的方法与建议
        3.加强硬件知识教学的建议
五、评价方式的比较与启示
    (一)评价方式介绍
        1.IGCSE
        2.中国
    (二)启示
    (三)评价方法的建议
        1.确定课程作业考核的分数
        2.确定课程作业考核时间
        3.确定课程作业考核的开展形式
六、总结

四、音箱基础知识简答(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旗渠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初探[D]. 付鹏丽.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教学视频中教师节奏性动作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D]. 朱芳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农民信息素养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以吉林省农民为例[D]. 刘超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4]声波及其在信息传递技术中应用的教学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D]. 许阳.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5]M公司PLM系统开发管理案例研究[D]. 李根火.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2)
  • [6]初中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的内容与形式研究[D]. 张存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9)
  • [7]关于高中ICT课程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比较研究[J]. 董时平,汪晓东. 中小学电教, 2006(06)
  • [8]音响基础知识简答(续)[J]. 唐道济. 实用影音技术, 2000(07)
  • [9]音响基础知识简答(续)[J]. 唐道济. 实用影音技术, 2000(06)
  • [10]音响基础知识简答(续)[J]. 唐道济. 实用影音技术, 2000(05)

标签:;  ;  ;  ;  ;  

扬声器基础知识简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