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

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

一、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闫天笑[1](2021)在《现代汉语“海”族词认知语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汉语“海”族词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来考察“海”族词的语义建构过程,即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点进行探究。采用建立小型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将阐述选题缘由及意义、前人研究及成果、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文语料界定及来源。第二部分:阐述“海”族词的结构类型,将“海”族词分为“海”族复合词和“海”族成语及惯用语进行分别整理。将“海”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分为“海X”“X海”两种类型,发现“X”语素为名语素数量最多。“海”可兼作形语素。结构类型以偏正式为主。将“海”族成语及惯用语的结构类型归为联合结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连谓结构、补充结构六种。联合结构的成语数量最多,结构具有对称性。“海”族词结构类型的判定需要结合语义,为之后的语义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归纳“海”族词的语义类别,首先对“海”的义项进行分析,对“海”的义项进行历史溯源,将其归纳为14个义项,并对各义项的引申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一个义项为转喻产生,其它义项基于本义隐喻而来。其次将“海”族复合词的语义类别分为:与“海”有关的自然物现象或活动、与“海”有关的人工物/现象/社会活动、与“海”的性质/状态相关的事物与活动和其他类4类,通过对其语义进行简要分析发现人类对“海”的认识的变化影响“海”族词汇的构成。“海”族成语及惯用语的语义类别包括:人物评价、客观事物及行为评价、政治环境评价、文学艺术评价、祝福语5类。第四部分:结合概念整合、隐喻、转喻理论对“海”族词的语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选取每一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将其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对“海”族复合词的语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将“海”族复合词的概念整合类型分为一般型概念整合、隐喻型概念整合、转喻型概念整合三类,又将每种概念整合类型分出各个小类分析其语义建构过程。发现“海X”类型中一般型概念整合最多,“X海”类型的词隐喻型概念整合类型最多。“海X”与“X海”类型的词中,“海”的语义具有倾向性。第二小节对“海”族成语及惯用语的语义建构过程进行探讨,根据概念整合的不同层次将所有成语的整合过程分为单次概念整合、两次概念整合、多次概念整合三大类,又将每种整合类型分为各个小类,再在每一种整合类型下选取有代表性的语料详细分析其整合过程,通过整合过程来阐释人们理解这些成语的过程,识解成语及惯用语的语义。第五部分:结语,包括本文的结论、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田苗,王萌,周子航[2](2021)在《脱欧新闻语篇中的概念转喻分析——以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语篇在一定程度上会表征媒体机构隐藏着的意识形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新闻语篇进行转喻研究可进一步揭示新闻语篇的内部机制和作用。本问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以西方主流媒体对英国的脱欧报道为研究样本,对脱欧新闻语篇中的转喻进行定性研究。通过分析整体与部分转喻、构成转喻、范畴与特征等转喻模式在新闻语篇中的使用情况,本研究总结了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动态认知转喻结构,为有效解读西方媒体报道中的观点提供理论支持。

唐婧[3](2021)在《流行语“X式Y”语义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嘴炮式减肥”“自杀式单身”“气球式社交”“留言式聊天”是搜狗输入法发布的2019年度流行语Top100中的4个。在《小鸡词典》APP中检索语料,我们发现2018年~2019年两年间具有流行语“X式Y”结构的短语共67条,语料比较充足。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列数字、画图表、举例子等方式对流行语“X式Y”的67条语料和整体构式做出详细阐释,揭示流行语“X式Y”的语义生成过程和语用特点。第一章围绕着流行语“X式Y”的界定和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概述流行语“X式Y”,认为流行语“X式Y”来源于2012年起广泛流行的“中国式AB(AB只代表字符,因为构式“中国式”的后面经常是两个字符)”。第二章对流行语“X式Y”的语义生成过程做出详细探究,从直接隐喻、间接隐喻、概念整合、构式压制四个方面对流行语“X式Y”进行分类描写和系统解释,将流行语“X式Y”分为“X”投射到“Y”上的直接隐喻和“X”投射到“Y”上的间接隐喻两大类,得出流行语“X式Y”全部都可以通过单域型概念整合解释含义的结论。因为具体流行语“X式Y”的语义不能从它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它具有成为构式的条件。分析语料,我们得到流行语“X式Y”的语义特征:表示一种社会现象;非常规、特异性Y;贬斥的语义色彩。在语义的选择限制上,构式压制自上而下对流行语“X式Y”的语义特征产生影响,词汇压制对于解释流行语“X式Y”的语义生成过程也有帮助。第一层级“式”对“X”压制后,“X”的相关特征被提取出来。第二层级中,“Y”对“X式”压制后,“X式”的某一个或某些个语义特征得到凸显。第三章对流行语“X式Y”的语用特点进行说明,明确流行语“X式Y”是一个专门用于网络语境下的构式,又因为简明新颖等特性其常常用于标题,语用功能上具有委婉讽刺功能和突出焦点功能。第四章系统探究了流行语“X式Y”的流行原因,分为两个层面:语言内层面和语言外层面。语言内层面上我们从模因论、经济原则、内容概括与形式简易三个方面进行探究。语言外层面又进一步分为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社会层面上从网络环境轻松和亚文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探究;心理层面上从模仿与类推的心理、自我表达的需要进行探究。第五章探究流行语“X式Y”具体短语和整体构式的生命力,借助问卷等方式,得出流行语“X式Y”中具体短语生命力大多数不强,但整体构式生成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的结论。总之,通过对流行语“X式Y”语义语用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一构式的语义还是比较显豁的,在流通度和生命力上都有一定的语言土壤。本文试图为此类构式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韦巧洁[4](2020)在《概念合成视角下“X花”词族的语义整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概念合成理论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1],对言语意义的生成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对其他“X花”词族进行了收集,增加语料,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花”的义项的历时研究,分析“X花”词族的整合层级、整合方式、整合过程,挖掘“X花”词族的语义整合机制。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将阐述选题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研究范围等问题。第二部分:包括“花”的历时考察和共时考察。“花”的历时考察包括“花”的语义流变和语法演变。从六朝开始,“花”的语义开始发生流变,直到民国,共引申出11个义项。从六朝到明代,“花”的语法性质是词,明代开始,“花”成为了一个构词语素。从“花”的历时考察发现,“花”满足了“类词缀”语义虚化、语义粘附两个判定条件,再通过语料分析,“花”也满足了单向高搭配、构词定位这两个条件,因此,在“花”指人时我们将其看成是“类词缀语素”,在“X花”词族中作为一个构词语素。“花”的共时考察包括对语料所涉及的“义项”进行整理,然后利用隐喻和转喻相关知识分析各义项之间的引申关系。第三部分:该部分包括三个小节,第一节对“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介绍。第二节根据前人对整合层级的分类标准,结合语料的本义和引申义的使用情况,将整合层级分为三类:低度整合、中度整合、高度整合。低度整合分为专指词和普通词两小类;中度整合分为以“X”为语义中心和以“花”为语义中心两小类;高度整合分为“X隐喻,花隐喻”“X转喻,花隐喻”“双层隐喻”“整体转喻”“整体隐喻”五小类。第三节总结出影响“X花”词族整合程度的两个因素:“X”与“花”的领属关系;“X”与“花”的修饰关系。第四部分:“X花”词族的整合方式分析,共有三种整合方式:简单型整合、增域型整合、混合型整合,再在每一种整合方式下选取有代表性的语料详细分析其整合过程。第五部分:“X花”词族的语义整合机制分析。共有四种整合机制:解缩机制、识解机制、压缩机制、类推机制。第六部分:结语。包括本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

刘睿[5](2020)在《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语言当中,它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是各个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所积累的财富,因此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成语的分类中,含动物名称的成语是数量较多且意义较为丰富的一类,其构成要素中的家畜不仅仅是人们的衣食来源,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最多、最为熟悉的动物,因此研究俄语中含有“家畜”成素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更直接地了解俄罗斯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概念整合作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理论之一,对语言的意义构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对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构建过程进行研究,力求为理解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提供新的思路,帮助俄语学习者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俄语家畜成语,丰富相关的语言国情文化知识。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个章节。绪论阐明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重难点和突破。第一章首先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概述,包括概念整合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思想以及网络模式的分类,为下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俄语家畜成语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俄语家畜成语按照其结构进行了分类,为后文研究做铺垫。第二章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对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构建过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结构类型的俄语家畜成语语义构建的网络模式:单一型网络模式、镜像型网络模式、单域型网络模式和双域型网络模式;然后对俄语家畜成语语义构建过程中的思维模式——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的不同整合模式——进行了探讨。第三章研究了俄语家畜成语在语义构建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和传统观念等五个因素对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俄语家畜成语语义构建过程中的作用。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陈碧泓[6](2020)在《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拟位移最早源于Talmy(1975)的着作中,称为“仿真位移(Virtual Motion)”,Talmy(2000a)最终定义了虚拟位移的概念,是指用句子的字面意义把人们通常认为是静止的所指表述为运动的内容。本研究认为在现代汉语中,视觉感知和心理感知中发生的位移现象都是通过人类认知的作用对非真实运动现象的感知,这些现象中无实际运动发生,都属于虚拟位移。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研究的相关理论与Talmy(2000b)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进行了考察。具体从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定义、分类及依据、构成要素及句法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是对国内外虚拟位移相关的语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认知研究、对比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旨在使研究背景清楚、脉络清晰,进而确定本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对现代汉语中存在的虚拟位移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存在的虚拟位移类型。虚拟位移的产生依赖于真实位移,是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直观感知到,或者通过心理感受到的似动现象的语言表达,但这类运动并未实际发生,依赖于人类认知的主观建构。我们将现代汉语的心理活动及时间相关的“隐喻类”也纳入了虚拟位移的研究范畴,但研究重点仍放在基本类上,即以Talmy提出的六类虚拟位移为核心。通过研究发现,六类虚拟位移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散射型,其次为共同延展路径型,而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模式路径型。按照虚拟位移主体的特征,我们将其分为“想象类”、“现实类”、“格式塔类”及“隐喻类”四大类,对各类位移主体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着重考察了前三类基本类位移主体的语义特征、空间维度特征及组合方式。在与真实位移的关系上,我们认为在基本类虚拟位移中,除散射类以外,其余的五大类虚拟位移中都是事实表征与虚构表征共存的。第三章,按照“移动事件框架”理论中位移运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虚拟位移与真实位移相同,[路径]要素为构成虚拟位移的必要条件,而[方式]及[原因]为副事件,二者只有体现出路径特征时才能够出现在虚拟位移中。汉语虚拟位移中六个构成要素的等级排序为:位移/路径>位移主体>方式>原因>背景,[背景]要素的隐现与表层结构中介词的使用相关。在虚拟位移表达中,语言表层通过主语呈现的可能是位移主体,也可能为位移主体的“始源物”。我们借助Chu的“可动性等级结构表”来对“始源物”进行了界定。当虚拟位移中的实体具有与位移主体相似的语用功能,且可动性等级≥4级时,我们可判定该实体充当的是虚拟位移的“始源物”。经进一步考察“想象类”位移主体的“始源物”仅存在于可动性等级的1、2、4级中。一定有“始源物”存在的虚拟位移是散射型虚拟位移中所有的小类、子类。此外,我们分别对[位移]、[路径]及[方式]要素中动词的特征及编码形式进行了全面考察。第四章,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形式表现进行了考察。从形式上,发现了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特征及限制条件。我们确定了表现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七种基本形式,并且分别对每种表达式的特征及限制条件进行了考察。七种基本的表达式分别为:1、NP1+V+趋向动词+(NP2);2、NP1+VA+NP2;3、NP1+(“把+NP3”)+V+介词+NP2;4、NP1+静态动词+数量结构;5、NP1+介词+NP2+V+(趋向动词);6、NP1+VP1+(NP2)+而+VP2;7、NP1+V+着+NP2。第五章,对虚拟位移表达生成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考察发现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与神经基础、基本认知模式和视觉主体的观察视角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解释了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其中,神经基础为虚拟位移表达产生的物理基础,隐喻为认知基础,视觉主体的观察视角为虚拟位移表达形成的决定性环节,体现了主观性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虚拟位移与真实位移之间的依存关系。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所考察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说明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本文结合现代汉语的空间位置研究理论及Talmy(2000b)的“移动事件框架”理论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基本分类进行了全面考察,此外也提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存在着扩展分类,即“隐喻类”。从微观层面对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构成要素及表层形式进行了考察;宏观上,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类型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现代汉语符合卫星框架语言的特征。

李文儒[7](2020)在《现代汉语隐喻转喻交通词汇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交通与人类的关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交通词汇不再只是单纯的字面意义,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隐喻和转喻产生了新的意义。隐喻和转喻的过程涉及了认知域、激活方式和整合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这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对汉语交通词汇进行了界定,对发生隐喻的交通词汇进行了源域和目标域的考察,找出了源域类别和目标域类别的规律及其对应关系。对于转喻类交通词汇,按照转喻方式的不同,分析了其转喻的主要类别。其次,本文按照交通词汇在发生隐喻和转喻时激活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次激活和叠加激活。其中以单次激活为主,相似性激活为其主要激活方式。叠加激活的数量少,情况复杂。最后,本文从隐喻概念整合、转喻概念整合和涉及隐喻转喻的概念整合三个方面考察了交通词汇的概念整合机制。发现其概念整合以隐喻概念整合为主,而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优先的整合方式都是整体隐喻或转喻。

赵菁[8](2020)在《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汉语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成词库理论、隐喻转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等理论对这类复合词进行认知上的分析,侧重解析内部语义的动态生成过程和特点。本文对这类复合词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考察:一.对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内部语义情况进行了考察,包括语义类型、语义结构、语义关系,偏正式“X+表色语素”的内部语义情况比较复杂。二.考察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隐喻转喻情况,其中隐喻型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明显多于转喻型和隐转喻型。三.分析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生成过程以及语义认知机制。分析时主要根据物性结构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阐述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的一般概念整合、隐喻概念整合、转喻概念整合和隐转喻概念整合的过程,同时结合凸显机制阐释了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同构异义的认知动因。

吴泓[9](2019)在《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由介词“对”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称为“对”字句。本文将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对现代汉语“对”字句中出现的介词“对”的语法功能、各构成成分的准入特征以及各成分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将两种否定性“对”字句、“对”字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进行对比,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其异同展开解释。将从心理扫描方式、识解方式、突显方式、主观性、主观化、概念整合、移情、原型范畴、配价、语义偏移、扩展等角度进行认知、功能的解释与说明。本文还关注“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探寻其形成的理据和条件。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1章是绪论。我们对以往的介词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对于在介词研究方面有影响力的主要着作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并对介词研究的各类情况简单进行了概括。主要介绍了以往学术界对于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情况,并对其作出述评。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符号及其他说明。第2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X+对+Y+Z”的探讨。对“X”“Y”“Z”的句法语义属性展开全面的描写,探索了“X”“Y”的生命度属性和指称化特征以及“Z”的准入条件。分析了介词“对”的语义功能,“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路径,“对”的语法化程度高低与“Z”的动词性强弱的关联性,还有介词“对”在现代汉语中的功能扩展,“对”与“X”“Y”“Z”的关联性等问题。第3章是关于否定性“对”字句的研究。“对”字句有两种否定形式:A式否定句“X+Neg+对+Y+Z”和B式否定句“X+对+Y+Neg+Z”。本章中,我们对这两种否定句的准入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双式允准型”否定内部A式和B式具有不同的心理扫描方式;“单式选择型”否定体现了不同的突显方式。我们建立了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两种否定式之间的序位关联性。最后提出了两种否定句在现实非现实范畴存在的“扭曲关系”。第4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与否定性“对”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比较研究。我们分别考察了肯定性“对”字句与A式否定句、肯定性“对”字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获得了肯定句中“Z”的复杂形式所决定的是否允准A式或B式出现的相关结论,也归纳了只有A式或B式否定句而没有对应的肯定句出现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领域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说明了“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在语法语义结合时呈现出的多样性情况。运用韵律句法的相关理论解释了“对”字句中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的一些问题。第5章是关于“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的研究。分析了“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转喻功能以及隐喻始源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和隐喻目标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说明了隐喻和转喻在“对”字句中的共同作用。并以“对……不客气”为例,进行了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结语部分对全篇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我们尝试从认知-功能视角对现代汉语“对”字句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能为后续的“对”字句研究提供一些例证和参考。此外,还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顾莹[10](2019)在《符号意义中的隐喻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是由符号构成的,每一个符号都存在着意义,意义的存在离不开人的主体参与,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实质上是一个认知交际过程。隐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人类理解世界、表达经验的思维模式。目前除了通过对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的认知思维分析主流之外,非语言符号同样折射出隐喻的认知机制,反应出隐喻的内在运作机制。非语言符号包括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甚至触觉符号,视觉符号作为一种稳定的符号系统有着和语言符号系统一样的机制,尤其是图像符号,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都是意义的承载体。现存的文献总是将意义认为是静态的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而本研究认为,符号意义不仅是一个静态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语境作用下意义处于不断地构建、调整、扩展和缩小的过程中,所以意义研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探究,符号的静态意义是由结构主义提出的,动态意义则需要语境的参与。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围绕包含着语言和图像符号的广告语篇的意义构建与解读来阐述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的构建和解读,探索意义构建和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隐喻机制,旨在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符号系统包含了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即图像符号,两者是如何进行意义的构建和解读的?2.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在意义的构建和解读过程中有何异同?3.符号意义构建过程中存在着隐喻的构建,符号意义的解读过程中也伴随着对隐喻的解读,两者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在此过程中的隐喻机制如何分析?4.图像符号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也反映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认知主体关于图像隐喻的认知模型是什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索符号隐喻的运行机制,运用语义三角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理论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语义三角将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从符号发生学角度静态固定,理想化认知模型说明意义的动态构建过程,隐喻理论分析了意义构建和解读过程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概念整合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主体对隐喻的一种解析机制。关于对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中隐喻机制的研究,使学术界对于符号隐喻的研究得到深化和补充。研究发现:1.意义构建是由“意义”经过隐喻思维,最终到达客观事物的过程,而意义解读则是一个逆向的过程,由客观事物经过隐喻思维,最终到达“意义”的过程。2.图像符号意义构建与解读是单维过程,能指经过像似性直接指向所指,而语言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时会出现三角维度,在概念整合部分再进行“单维意义”建构。3.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的认知共性即通过概念联通去激活认知主体知识框架中的相应概念。4.构建语言符号隐喻与图像符号隐喻运行机制的认知模型:概念整合模型和概念拆分重组模型。文章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交代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符号的定义及其本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的分类。第二章介绍了符号意义构建过程,以“树-生态环境”为例的广告语篇意义构建的过程,指出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在意义构建的过程中的异同,第三章主要探索符号意义的解读过程,以“树-生态环境”广告语篇的意义解读过程为例,探索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的解读过程,第四章主要探索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过程中的隐喻机制,从意义构建的隐喻性出发,对意义的构建过程和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隐喻机制进行分析。第五章介绍了认知主体的解析机制,探索出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过程中所具有的概念整合模型和概念拆分重组模型。最后得出结论,总结论文,指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文章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

二、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海”族词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以及成果
        1.“海”族词的相关研究
        2.概念整合理论用于“X”族词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基础
        1.隐喻、转喻理论
        2.概念整合理论
    (四)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语料来源
二、“海”族词的结构类型
    (一)“海”族复合词的结构类型
    (二)“海”族成语及惯用语的结构类型
    (三)本章小结
三、“海”族词的语义类别
    (一)“海”的义项分析
        1.“海”的义项历史溯源
        2.“海”各义项的关系
    (二)“海”族复合词的语义类别
    (三)“海”族成语及惯用语的语义类别
    (四)本章小结
四、“海”族词的概念整合分析
    (一)“海”族复合词的概念整合分析
        1.“海X”概念整合分析
        2.“X海”概念整合分析
        3.小结
    (二)“海”族成语及惯用语的概念整合分析
        1.单次概念整合
        2.两次概念整合
        3.多次概念整合
        4.小结
    (三)本章小结
五、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2)脱欧新闻语篇中的概念转喻分析——以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喻、概念整合理论和新闻语篇研究的发展回顾
    1. 转喻研究回顾
    2. 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回顾
    3. 新闻语篇研究回顾
二、转喻的概念整合理论框架
三、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四、概念整合理论在英国脱欧新闻中的应用
    1. 整体与部分ICM
        (1)整体—部分ICM
        (2)构造ICM
        (3)范畴—属性ICM
        (4)事件ICM
    2. 整体中不同部分ICM
        (1)行为ICM
        (2)因果ICM
        (3)位置ICM
五、结语

(3)流行语“X式Y”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与可行性论证
    二、流行语“X 式 Y”语义语用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实施方案、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
第一章 流行语“X式Y”概述
    第一节 流行语“X式Y”的界定
    第二节 流行语“X式Y”的来源与发展
        一、“中国式AB”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二、流行语“X式Y”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二章 流行语“X式Y”语义研究
    第一节 “X”投射到“Y”上的直接隐喻
        一、“X”投射到“Y”上的直接隐喻的界定
        二、“X”投射到“Y”上的直接隐喻的表现
    第二节 “X”投射到“Y”上的间接隐喻
        一、“X”投射到“Y”上的间接隐喻的界定
        二、“X”本身发生一次性突显隐喻再投射到“Y”上的间接隐喻的表现
        三、“X”本身发生一次性突显转喻再投射到“Y”上的间接隐喻的表现
        四、“X”本身发生多次突显转喻或隐喻再投射到“Y”上间接隐喻表现
    第三节 概念整合理论对流行语“X式Y”语义特点的解释
        一、概念整合理论
        二、概念整合网络的类型
        三、概念整合方式在流行语“X式Y”语义构建中的应用
    第四节 压制理论对流行语“X式Y”语义特点的解释
        一、流行语“X式Y”是构式
        二、流行语“X式Y”构式的语义特征
        三、压制理论在流行语“X式Y”中的运用
第三章 流行语“X式Y”语用研究
    第一节 网络语境下的流行语“X式Y”
        一、网络语境的特点
        二、网络语境对流行语“X式Y”的影响
        三、小结
    第二节 流行语“X式Y”的语言内部使用环境
        一、流行语“X式Y”用作标题
        二、流行语“X式Y”的语用功能
第四章 流行语“X式Y”流行原因
    第一节 语言内层面
        一、流行语“X式Y”与模因论
        二、语言的经济原则
        三、内容概括与形式简易
    第二节 语言外层面
        一、社会层面
        二、心理层面
第五章 流行语“X式Y”的生命力
    第一节 具体流行语“X式Y”的生命力
        一、流行语生命力的界定
        二、具体流行语“X式Y”的过往生命力
        三、具体流行语“X式Y”的生命力预测
    第二节 流行语“X式Y”构式的生命力
        一、流行语“X式Y”构式的过往生命力
        二、流行语“X式Y”构式的生命力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概念合成视角下“X花”词族的语义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来源、目的、意义
        1.选题来源
        2.选题目的
        3.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关于概念合成理论的研究
        2.关于“花”的义项和语法性质的研究
        3.对“X花”词族的研究
        4.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综合法
        2.数量统计法
        3.历时考察与共时考察相结合
        4.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四)研究范围及特殊说明
        1.研究范围
        2.特殊说明
二、“花”的义项历时考察和共时考察
    (一)“花”的义项的历时考察
        1.“花”的义项的语义流变
        2.“花”的语法演变
    (二)“花”的义项的共时考察
        1.“花”的义项分析
        2.“花”各义项的关系
    (三)小结
三、“X花”词族的整合度分析
    (一)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1.概念整合理论的提出
        2.四空间的运用
        3.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
        4.组合与整合
    (二)整合层级
        1.低度整合
        2.中度整合
        3.高度整合
    (三)影响整合程度的因素
        1.“X”与“花”的领属关系
        2.“X”与“花”的修饰关系
    (四)小结
四、“X花”词族的整合方式分析
    (一)“X花”词族的整合方式
        1.简单型整合
        2.增域型整合
        3.混合型整合
    (二)小结
五、“X花”词族的整合机制分析
    (一)“X花”词族整合机制
        1.解缩机制
        2.识解机制
        3.压缩机制
        4.类推机制
    (二)小结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和突破
第1章 概念整合理论及俄语家畜成语概述
    1.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1.1.1 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1.1.2 概念整合理论的运作机制
        1.1.3 概念整合理论的优化原则
        1.1.4 概念整合的网络类型
    1.2 俄语家畜成语概述
        1.2.1 俄语家畜成语的界定
        1.2.2 俄语家畜成语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2章 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构建机制
    2.1 俄语家畜成语语义构建的网络模式
        2.1.1 单一型网络模式的语义构建
        2.1.2 镜像型网络模式的语义构建
        2.1.3 单域型网络模式的语义构建
        2.1.4 双域型网络模式的语义构建
    2.2 俄语家畜成语语义构建的思维模式
        2.2.1 仅运用隐喻思维的整合模式
        2.2.2 仅运用转喻思维的整合模式
        2.2.3 交替运用隐转喻思维的整合模式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语家畜成语语义构建的影响因素
    3.1 地理位置
    3.2 宗教文化
    3.3 历史事件
    3.4 文学作品
    3.5 传统观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及任务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第二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类型
    2.1 虚拟位移的理论框架
    2.2 虚拟位移的分类
        2.2.1 散射型
        2.2.1.1 方向路径型
        2.2.1.2 辐射路径型
        2.2.1.3 影子路径型
        2.2.1.4 感知路径型
        2.2.2 模式路径型
        2.2.3 相对框架型
        2.2.4 显现路径型
        2.2.5 接近路径型
        2.2.6 共同延展路径型
    2.3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概念要素分析
    3.1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主体要素分析
        3.1.1 虚拟位移主体的分类及组合方式
        3.1.1.1 现实类位移主体
        3.1.1.2 想象类位移主体
        3.1.1.3 格式塔类虚拟位移主体
        3.1.1.4 隐喻类虚拟位移主体
        3.1.2 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3.1.2.1 现实类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3.1.2.2 想象类位移主体的空间维度及语义特征
        3.1.3 位移主体要素小结
    3.2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位移要素分析
        3.2.1 位移要素的基本编码形式
        3.2.2 路径动词的编码形式
        3.2.3 方式动词的编码形式
    3.3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路径要素分析
        3.3.1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路径的概念
        3.3.2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路径要素的编码方式
        3.3.2.1 趋向动词及位移动词表征[路径]要素
        3.3.2.2 静态动词表征[路径]要素
        3.3.2.3 介词表征[路径]要素
    3.4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方式要素分析
        3.4.1 方式的概念
        3.4.2 方式要素的限制性
        3.4.3 方式要素的编码方式
    3.5 小结
第四章 表示现代汉语虚拟位移的句法形式
    4.1 NP_1+V+趋向动词+(NP_2)
        4.1.1 NP_1+路径动词+趋向动词+(NP_2)
        4.1.2 NP_1+方式动词+趋向动词+(NP_2)
    4.2 NP_1+VA+NP
    4.3 NP_1+(“把+NP_3”)+V+介词+NP
        4.3.1 NP_1+‘把+NP_3’+V+介词+NP
        4.3.2 NP_1+V+介词+NP
        4.3.2.1 NP_1+V+终点介词+NP
        4.3.2.2 NP_1+V+方向性介词+NP
    4.4 NP_1+静态动词+数量结构
    4.5 NP_1+介词+NP_2+V+(趋向动词)
        4.5.1 NP_1+介词+NP_2+V+趋向动词
        4.5.1.1 NP_1+方向性介词+NP_2+V+趋向动词
        4.5.1.2 NP_1+起点介词+NP_2+V+趋向动词
        4.5.2 NP_1+介词+NP_2+V
    4.6 NP_1+VP1+(NP_2)+而+VP
        4.6.1 NP_1+VP1+而+VP
        4.6.2 NP_1+VP1+NP_2+而+VP
    4.7 NP_1+V+着+NP
    4.8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的生成机制
    5.1 产生虚拟位移的认知心理机制
    5.2 生成虚拟位移的基本认知模式
        5.2.1 隐喻
        5.2.1.1 时间的空间隐喻
        5.2.1.2 空间隐喻与时间的持续性特征
        5.2.2 转喻
    5.3 观察视角与虚拟位移的建构
        5.3.1 视觉主体在实际空间中建构的虚拟位移
        5.3.1.1 零位移状态下的视线移动
        5.3.1.2 相对位移状态下的视线移动
        5.3.2 视觉主体在虚拟空间中建构的虚拟位移
        5.3.2.1 意向图式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5.3.2.2 格式塔完型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5.3.2.3 概念整合作用下的视觉感知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文章的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隐喻转喻交通词汇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交通词汇的相关研究
        1.2.2 前人研究的不足
    1.3 理论基础
        1.3.1 概念隐喻和转喻
        1.3.2 概念整合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交通词汇的界定和分类
    2.1 交通词汇的界定
    2.2 交通词汇的共时、历时分类
    2.3 交通词汇的隐喻分类
        2.3.1 隐喻类交通词汇的源域类别
        2.3.2 隐喻类交通词汇的目标域类别
    2.4 交通词汇的转喻分类
        2.4.1 以部分转指整体
        2.4.2 以事物的来源转指事物的特征
        2.4.3 以事件的部分转指事件的部分
        2.4.4 以专名转指泛名
        2.4.5 以行为转指行为主体
    2.5 小结
第三章 汉语交通词汇的激活方式
    3.1 单一激活
        3.1.1 相似性激活
        3.1.2 整体-部分联想激活
        3.1.3 “因-果”推理联想激活
    3.2 叠加激活
        3.2.1 两次叠加激活
        3.2.2 多次叠加激活
    3.3 小结
第四章 汉语交通词汇的概念整合机制
    4.1 隐喻概念整合
        4.1.1 单次隐喻概念整合
        4.1.2 双次隐喻概念整合
    4.2 转喻概念整合
        4.2.1 单次转喻概念整合
        4.2.2 双次转喻概念整合
    4.3 隐转喻概念整合
        4.3.1 整体隐喻中包含隐转喻
        4.3.2 整体转喻中包含隐转喻
        4.3.3 N1隐喻N2转喻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的结论
    5.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8)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颜色词的研究
        1.2.2 含表物语素颜色词的相关研究
        1.2.3 前人研究的不足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内部语义考察
    2.1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界定
        2.1.1 表色语素的确定
        2.1.2 名、形语素的界定
        2.1.3 前偏后正“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界定
    2.2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内部语义
        2.2.1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类型
        2.2.2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关系
        2.2.3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结构
        2.2.4 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隐喻转喻
    2.3 小结
第三章 一般型的语义认知
    3.1 一般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3.1.1 范围角色的整合
        3.1.2 量幅角色的整合
        3.1.3 感事角色的整合
    3.2 一般型的语义认知机制
        3.2.1 “程度+性状”类复合词的语义认知机制
        3.2.2 “性状+性状”类复合词的语义认知机制
    3.3 小结
第四章 隐喻型的语义认知
    4.1 隐喻型复合词的隐喻类别
        4.1.1 从结构上
        4.1.2 从内容上
    4.2 隐喻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4.2.1 形式角色的整合
        4.2.2 处置角色的整合
        4.2.3 定位角色的整合
        4.2.4 评价角色的整合
        4.2.5 构成角色的整合
        4.2.6 特殊的隐喻整合
    4.3 涉及隐喻的该结构复合词的语义认知机制
        4.3.1 喻体的凸显
        4.3.2 物性角色的凸显
    4.4 小结
第五章 转喻型和隐转喻型的语义认知
    5.1 转喻型的语义认知
        5.1.1 转喻型的转喻类别
        5.1.2 转喻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5.1.3 转喻类的认知机制
    5.2 隐转喻型的语义认知
        5.2.1 隐转喻型的语义整合过程
        5.2.2 隐转喻型的语义认知机制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结论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9)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有关介词的研究
        1.1.2 有关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5 符号及其他说明
第2章 肯定性“对”字句
    2.1 “X+对+Y+Z”中的“X”和“Y”
        2.1.1 体词性“X”“Y”的生命度属性
        2.1.2 谓词性“X”“Y”的指称化问题
    2.2 “X+对+Y+Z”中的“Z”
        2.2.1 “Z”进入“对”字句的句法条件
        2.2.2 “Z”的语义类型
        2.2.3 “Z”进入“对”字句的限制条件
    2.3 “对”的语义特征、功能演变及其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2.3.1 “对”的语义特征
        2.3.2 “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
        2.3.3 介词“对”的功能演变与“Z”部分的内部关联性
        2.3.4 “对”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否定性“对”字句
    3.1 否定式A和否定式B双式允准型
        3.1.1 双式允准型否定的特征
        3.1.2 否定式A与否定式B的认知心理扫描方式
    3.2 否定式A或否定式B单式选择型
        3.2.1 A式“X+不+对+Y+Z”
        3.2.2 B式“X+对+Y+不+Z”
    3.3 否定式A与否定式B并存原因的历时探讨
    3.4 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否定词之间的序位关联性
    3.5 A式否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语义、语用功能比较
        3.5.1 语义功能建构
        3.5.2 语用功能比较
    3.6 否定性“对”字句中的现实(realis)与非现实(irrealis)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的对称不对称
    4.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4.1.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4.1.2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4.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4.2.1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4.2.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4.3 肯定式与否定式的语法语义结合多样性
    4.4 韵律句法对“对”字句肯否形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研究
    5.1 有关隐喻和转喻的相关研究
        5.1.1 有关隐喻的相关研究
        5.1.2 有关转喻的相关研究
        5.1.3 隐喻与转喻的互通性运用
    5.2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
        5.2.1 “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
        5.2.2 “对...(Neg)VP/AP”的转喻功能
        5.2.3 “对……(Neg)VP/AP”隐喻转喻功能的联合运用
    5.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
        5.3.1 “不客气”的语义内涵和句法功能
        5.3.2 “对...不客气”的转喻功能研究
        5.3.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本质特征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基本结论及创新之处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符号意义中的隐喻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符号及其本质
    一、符号的定义
    二、符号的分类
    三、语言符号的定义和特征
        (一)语言符号的定义
        (二)语言符号的特征
    四、图像符号的定义和特征
        (一)图像符号的定义
        (二)图像符号的特征
第二章 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的构建
    一、符号意义
    二、符号的三角意义理论
        (一)语义三角
        (二)皮尔斯的“符号三角”
    三、语言符号的意义及其构建
    四、图像符号的意义及其构建
    五、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构建的异同
第三章 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的解读
    一、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的视角转化
    二、语言符号意义的解读
    三、图像符号意义的解读
第四章 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中的隐喻机制
    一、隐喻及其本质
    二、隐喻的工作机制
    三、意义的隐喻拓展
    四、语言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中的隐喻机制
        (一)事件域认知模型
        (二)语言符号二度转喻
        (三)语言符号隐喻
    五、图像符号意义构建和解读中的隐喻机制
        (一)图像符号二度转喻
        (二)图像符号隐喻
第五章 认知主体解读机制
    一、概念整合模式
        (一)单域概念整合模型
        (二)多域概念整合模型
    二、概念拆分-重组模式
结论
    一、主要发现
    二、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海”族词认知语义研究[D]. 闫天笑.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脱欧新闻语篇中的概念转喻分析——以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为例[J]. 田苗,王萌,周子航.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3]流行语“X式Y”语义语用研究[D]. 唐婧.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概念合成视角下“X花”词族的语义整合分析[D]. 韦巧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俄语家畜成语的语义构建研究[D]. 刘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6]现代汉语虚拟位移表达研究[D]. 陈碧泓. 吉林大学, 2020(09)
  • [7]现代汉语隐喻转喻交通词汇的认知研究[D]. 李文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8]偏正式“X+表色语素”复合词的语义认知研究[D]. 赵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D]. 吴泓.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符号意义中的隐喻机制分析[D]. 顾莹.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