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隧道应优先选择双孔单线隧道

高铁隧道应优先选择双孔单线隧道

一、高速铁路隧道宜首选双洞单线隧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琦,王雪,杨畅,李敏,朱乔,谢雪怡[1](2021)在《国内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型式及其长度特征,对国内外310座特长山岭铁路隧道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我国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的长度分布现状,并分析亚洲(除中国外)、欧洲国家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的长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国内长度10km<l≤15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18∶1,在建隧道洞线型式基本选用单洞双线型式;2)国内长度15km<l≤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约为1∶1,在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20∶1;3)国内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隧道洞线型式基本选用双洞单线型式,在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5∶2;4)截至2020年底,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总数中,单洞隧道数量增长约30%,双洞隧道数量增长约1%;5)亚洲国家(除中国外)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基本选用单洞双线型式,欧洲国家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基本选用双洞单线型式。

史俊杰[2](2020)在《浅埋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下穿公路变形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扩大与发展速度的提升,多孔隧道工程逐渐增多,尤其是较小净距盾构法隧道与矿山法隧道并行掘进施工的情况不断出现。对于浅埋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下穿公路工程,各隧道的掘进至贯通经历着开挖卸荷、地层损失、围岩土体扰动以及应力应变叠加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济南市轨道交通R3线一期土建工程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下穿龙鼎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三孔小净距隧道开挖全过程引起的公路地表沉降变形,各隧道竖向与水平位移,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矿山法爆破施工等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三孔小净距隧道开挖至贯通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未加固条件下,隧道先后开挖的三个施工阶段过程中,各隧道位移变形以及上部公路地表沉降逐渐产生叠加效应,尤其是净距最小处程度更为明显。在第三阶段,位移变形已超出或临近变形控制允许范围,其中矿山法隧道竖向位移与其上部公路区域地表沉降相对较大,需采取相应加固措施。(2)对矿山法隧道(CD工法)单导洞爆破施工分别建立0.4D、0.6D、0.8D、1D等(D为盾构隧道外径)不同隧道净距三维有限元爆破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净距下各隧道与地表各分量爆破振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未加固条件下,在0.4D与0.6D时公路地表和各隧道峰值振速较大,已超过或临近安全允许标准值;随着净距的增大,各峰值振速逐渐减小。矿山法隧道爆破振速较大值主要集中在拱腰及边墙;盾构隧道振速较大值主要集中在靠近中夹岩柱区域的隧道拱腰处;因此需重点对0.8D以下较小净距处采取减震与加固措施。(3)分别建立注浆加固与隔离桩(钻孔灌注桩)加固下三孔小净距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对比两种加固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方案都能有效地控制隧道位移变形、公路地表沉降以及矿山法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其中,采用隔离桩加固能将隧道及延伸至公路表面的围岩土体隔离成三个近似独立的单孔隧道区域,从而更好的减小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抵抗爆破振动对边墙围岩土体以及盾构隧道影响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中夹岩柱区域几乎不产生叠加效应。结合计算结果可知,隔离桩(钻孔灌注桩)加固方案要优于注浆加固方案。(4)经过现场实测对比分析可知,隧道位移变形和公路地表沉降规律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规律基本吻合。

王博[3](2020)在《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隧道和地下工程得到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正朝着复杂艰险山区、跨江跨海通道和地下深部发展,各种大规模、复杂结构形式和高建造难度隧道及地下工程不断涌现。为了解决在浅埋隧道下穿建筑或软弱破碎地层地段施工时可能发生围岩失稳、地表沉降过大和冒顶等问题,管幕支护技术在大量浅埋隧道和地下工程中被采用。而以工程经验为主的管幕设计参数选取,已无法满足当前隧道和地下工程面临的种种挑战。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手段对影响管幕设计参数选择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了浅埋隧道开挖地层变形规律和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对国内外管幕支护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回填土地层围岩的变形规律、浅埋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和浅埋隧道地表沉降预测公式;研究了衬砌支护下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地层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及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规律;系统论述了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的地层变形、掌子面稳定和管间土稳定理论;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对管幕设计参数有关的研究。(2)研究了管幕支护机理,同时推导了管幕选型的公式。分析了管幕支护下隧道围岩和管幕的受力变形过程;以拱顶管幕支护钢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力学模型,对回填土地区,浅埋隧道管幕的单根钢管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同时,对影响管幕设计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埋深一定的情况下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级别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开挖循环进尺、开挖方法、开挖步距以及管幕支护段长度对管幕变形影响较小;采用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隧道埋深与管幕的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之间的隐式公式;该公式涉及的参数较多,基于遗传算法,利用软件计算出了不同埋深情况下的理论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并拟合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的关系,直观的呈现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的关系。(3)研究了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埋深和断面尺寸对管幕的钢管直径和间距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埋深和不同隧道断面尺寸情况下,不同钢管直径和不同管幕钢管间距共102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拱顶沉降、管幕钢管挠度和路面沉降进一步研究了埋深和断面尺寸等因素对管幕的管径和钢管间距的影响,给出了回填土层下不同埋深和不同跨度条件下合理的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建议值;拟合了埋深和钢管直径、埋深和钢管间距、隧道跨度和钢管直径和钢管间距之间关系;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钢管直径和埋深的关系与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钢管直径和埋深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情况得到的埋深和管幕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趋势基本一致;另外,将隧道埋深和隧道跨度对管幕选型的影响进行了显着性分析,表明,隧道埋深对管幕选型的影响远远大于隧道跨度对管幕选型的影响;隧道扁平率对管幕选型存在一定影响。(4)以猫垭口隧道工程为例,将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控量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原管幕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猫垭口原管幕设计参数不变情况下使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猫垭口隧道沉降,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有限元模拟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同时使用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公式对重庆猫垭口隧道原管幕支护工程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有限元模拟了原管幕设计参数与设计参数优化后的两种工况表明:参数优化后的管幕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得到的管幕设计参数建议值对与本工程接近的工程可以参考,本文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的关系可用于各类工程设计及施工参考。

刘陆拓[4](2020)在《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特长隧道分合修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速度350 km/h铁路日益增加,特长隧道分合修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施工、运营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特长隧道比较,结合西安至十堰高铁秦岭马白山隧道,从防灾救援、运营维修、空气动力学、施工组织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分合修方案进行比较,合修方案对于本隧道更有优势。研究结论:(1)分合修均需要设置不同形式洞内救援,人员疏散时间和通风排烟模式均满足要求(2)运营维护方面,由于在事故工况下分修两管隧道互不影响,具有一定优势;(3)空气动力学方面,由于合修断面大,相比分修对乘客及洞口建筑影响较小,略有优势;(4)施工方面,由于合修场地空间较大,效率较高;(5)分修隧道工程投资较合修方案增加约50%,合修方案优势明显;(6)本研究成果适用于高速铁路特长隧道分合修方案比选。

孙建春[5](2019)在《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出现了大量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铁路隧道,铁路隧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火灾安全问题,特别是川藏线等一批高原地区的铁路线路,隧道里程相对较长,火灾过程中烟气难以快速排出,火灾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极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鉴于当前世界各国已发生的隧道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长大铁路隧道内空间特殊性,目前针对长大铁路隧道火灾安全的研究仍较为缺乏,长大隧道的火灾烟气运动特征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围绕长大隧道区间段发生火灾,以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效果为核心内容,针对隧道内无阻塞火灾、隧道区间段列车阻塞火灾(分列车厢外部起火和车厢内起火)等典型火灾情景,开展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验证。论文的研究为特长铁路隧道内火灾烟气控制、人员疏散和救援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安全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动意义。论文综合采用资料调研、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烟气温度场、烟气蔓延距离以及临界风速等参数量化火灾烟气蔓延特征,对不同火灾场景开展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研究了隧道内不同火源横向位置(隧道中心、隧道一侧)条件下拱顶火灾烟气最高温升与纵向衰减规律,发现了无纵向通风条件下火源处于中心位置处最高温度高于火源处于隧道一侧时,且二者差值随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纵向通风作用下,两种情况下的最高温度基本一致,通过引入风速弗劳德数表征纵向通风对最高温度的影响,建立了耦合纵向通风与火源横向位置的最高烟气温升模型;基于新提出的纵向温度衰减系数与纵向风速弗劳德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纵向通风情况下新的隧道拱顶温度衰减公式。(第3章)研究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及不同列车长度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发现在相同热释放速率、纵向通风速率以及列车长度情况下,列车中部车厢起火时的烟气最高温升与烟气逆流长度均大于列车端部车厢起火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与列车长度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距离与最大温度的影响机制,结合前人经典模型,建立了不同列车车厢起火位置与列车长度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逆流长度、最高温度与热释放速率以及纵向通风风速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第4章)以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情况下火灾烟气蔓延特征为核心,开展了列车车厢内部着火时,不同的列车门窗开启形式等多种工况下的隧道火灾缩尺寸试验。得到了不同火灾规模及纵向通风风速作用下,列车门窗的不同开启形式对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车厢内部火灾情形下不同车厢门窗开启形式情况下隧道火灾最高温升模型,热释放速率和纵向通风风速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式。并对比分析了无阻塞、有列车阻塞及车厢内部火灾等共四种场景下隧道空间内温度分布规律。(第5章)依托实际长大单洞单线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FDS软件建立了全尺寸数值模型,对列车端部火灾和车厢内部火灾两类较为常见的火灾场景进行了全尺寸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隧道火灾烟气蔓延基本规律,并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普速列车研究了列车长度对烟气逆流长度的影响,并与缩尺寸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缩尺寸试验理论模型,同时也为实际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提供了理论指导及数据支持。(第6章)

马志富[6](2019)在《新建铁路特长隧道单洞、双洞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新建双线铁路时,按照规范要求,特长隧道采用单洞还是双洞,亦即采用合修或分修,需要在方案研究和勘察设计阶段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本文通过调研总结我国特长隧道的发展情况和国外特长隧道的相关情况,分析论证单洞、双洞的优缺点,提出特长隧道选用单洞、双洞的建议,并提出比较分析项目的量化评价方法,期望对特长隧道密集项目选择单洞、双洞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研究结论:(1)特长隧道单洞或双洞方案选择时,长度20 km以下的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时以单洞双线为主,采用TBM或盾构施工时宜进行单洞或双洞比选; 20 km以上的特长隧道,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线路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运营与防灾救援工程设置等因素,进行单洞、双洞、单洞加平导、部分双洞等方案比较,合理确定隧道方案;(2)需建立单洞、双洞方案量化比较的标准方法;(3)本研究成果可为控制线路的隧道工程方案决策过程提供参考。

白赟[7](2018)在《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的救援站烟流流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大理至瑞丽铁路高黎贡山特长隧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等研究手段,对着火列车驶向并停靠救援站过程中隧道内流场分布及烟流流动机制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期为解决特长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特性及疏散控烟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特长铁路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实际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流体力学计算理论,探究了列车紧急驶向救援站过程中活塞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列车不同运行阶段隧道内不同位置的活塞效应作用力,并建立了隧道内运动列车火灾-活塞风耦合作用的流体流动控制方程;(2)建立了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的室内缩比例模型试验平台,对特长隧道火灾列车驶向并停靠救援站进行人员疏散撤离过程中,隧道内气流流场、压力场和烟气蔓延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趋势相同,吻合度较好,可以证明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这两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下救援站内烟流流动问题;(3)提出了列车紧急驶向并停靠救援站过程中救援站内活塞风的理论计算公式,以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列车紧急驶向及停靠救援站两个阶段隧道内流场的变化规律,并探明了列车长度和列车速度对隧道内活塞风的影响;(4)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着火列车停靠救援站过程中隧道内的烟气特性,揭示了救援站内的烟气扩散规律,探明了火灾对隧道内活塞风流场的影响,并将研究手段应用于工程实例中,研究了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下实例隧道救援站内烟流的分布规律;(5)基于隧道火灾临界Froude数原理,对着火列车停于救援站后疏散横通道控烟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疏散横通道抑制烟气侵入的临界风速理论计算公式,并以小比例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横通道分散防烟和横通道分散防烟+火灾隧道集中排烟两种模式的控烟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火列车停于救援站后较为合理的控烟策略。

洪开荣[8](2018)在《超长隧道面临的挑战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强国战略规划的提出和全面实施,中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也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根据中国目前的隧道建设水平,本文引入了超长隧道的概念,介绍了修建不同超长隧道需要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展望了一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赵昱萌[9](2014)在《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截止2013年,我国成为在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和在建设规模两方面夺冠的国家。伴随客流的增长,高速铁路逐渐向山区发展。由于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山区高速铁路经常以桥梁和隧道通过。隧道是狭长的建筑,其中如果发生灾害(以火灾为主),考虑到火灾特性,救援难度大,后果不可预见,故隧道火灾应该成为山区高速铁路隧道防灾和救援的重点环节。在隧道的火灾中,横通道的设置间距对救援极为重要,合理的横通道间距可以有效防止隧道内人员受到隧道内有毒高温的烟气的威胁。国内外对于隧道火灾的试验和模拟主要集中在火场的烟气流动规律、临界风速、火灾温度分布规律等方面,对于人员安全疏散和救援的研究较少。仅有的基于安全疏散救援考虑的横通道间距研究也是针对普通旅客列车或者货物列车的,这些结果对于高速铁路的借鉴意义不大。本文通过简化的计算模拟,研究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内火灾对于动车组旅客疏散的最不利情况和不同横通道间距时的必需疏散时间,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考虑经济性、时效性、工程可操作性等因素,对不同横通道间距给予评价,最后给出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横通道的推荐值。同时,分析世界重大隧道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其他防灾救援设施设置和列车乘务人员培训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后期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谭忠盛,王梦恕[10](2013)在《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渤海海峡固定式跨海工程是国家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海通道建成后将取代现有的轮渡运输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的需求,并会进一步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研究渤海海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对桥隧工程方案及隧道线位方案进行了初步比选分析,认为渤海海峡跨海工程宜采用全隧道方案,并且旅顺-蓬莱的隧道连岛线位方案较优,在对该线位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比较后认为采用深埋方案较优。由于公路隧道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以及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因此,把铁路隧道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汽车可通过穿梭列车背负式通过隧道。

二、高速铁路隧道宜首选双洞单线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铁路隧道宜首选双洞单线隧道(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研究
    1.1 已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
    1.2 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
    1.3 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对比
2 国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研究
3 国内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典型案例分析
    3.1 国内已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
        3.1.1 石林隧道(单洞双线)
        3.1.2 中条山隧道(双洞单线)
    3.2 国内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
        3.2.1 昭通隧道(单洞双线)
        3.2.2 榴桐寨隧道(双洞单线)
    3.3 国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
        3.3.1 亚平宁隧道(单洞双线)
        3.3.2 圣哥达基线隧道(双洞单线)
4 结论与建议

(2)浅埋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下穿公路变形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净距隧道施工对围岩扰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
        1.2.2 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研究
        1.2.3 小净距隧道工法及加固措施的研究
        1.2.4 隧道爆破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施工变形机理及岩体爆破理论
    2.1 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
        2.1.1 横向地表沉降规律
        2.1.2 纵向地表沉降规律
    2.2 矿山法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机理
        2.2.1 固结沉降理论
        2.2.2 初始地层应力场重分布
    2.3 盾构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机理
        2.3.1 地层扰动时间效应
        2.3.2 地层扰动空间效应
    2.4 小净距隧道近接影响度分区与并行施工原理
        2.4.1 小净距隧道近接施工影响度划分
        2.4.2 小净距隧道并行施工原理
    2.5 岩体爆破机理及爆破荷载加载方法
        2.5.1 岩体爆破机理
        2.5.2 爆破振动波的分类
        2.5.3 爆破荷载加载形式
        2.5.4 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济南地铁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模拟研究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背景
        3.1.2 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3.1.3 施工方案
    3.2 浅埋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开挖全过程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计算参数及材料模拟方法
        3.2.2 三维模型的建立
        3.2.3 隧道开挖全过程模拟步骤
        3.2.4 矿山法隧道三维爆破动力分析模型
    3.3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开挖全过程位移变形规律分析
        3.3.1 公路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3.3.2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竖向位移分析
        3.3.3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水平位移分析
    3.4 三孔小净距隧道爆破动力影响分析
        3.4.1 小净距隧道净距影响程度判别及爆破安全控制标准
        3.4.2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不同净距下爆破振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浅埋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加固措施研究
    4.1 三孔小净距隧道下穿公路变形控制研究
        4.1.1 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变形控制
        4.1.2 矿山法隧道变形控制
        4.1.3 盾构隧道变形控制
    4.2 三孔小净距隧道加固方案研究
        4.2.1 加固方案
        4.2.2 不同加固措施模型建立
    4.3 不同加固措施下三孔小净距隧道变形对比与分析
        4.3.1 公路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4.3.2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竖向位移分析
        4.3.3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水平位移分析
        4.3.4 不同净距下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爆破振速分析
    4.4 浅埋三孔小净距隧道位移变形现场实测对比分析
        4.4.1 监测点布设与选取
        4.4.2 监测方法及监测控制值
        4.4.3 公路地表沉降分析
        4.4.4 隧道竖向位移分析
        4.4.5 隧道水平位移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浅埋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及管幕工法研究现状
        1.2.1 浅埋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及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管幕工法研究现状
        1.2.3 管幕支护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研究现状
        1.2.4 管幕设计参数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开挖地层变形规律与围岩稳定性研究
    2.1 回填土地层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分析
        2.1.1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2.1.2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预测
        2.1.3 回填土地层隧道围岩变形控制
        2.1.4 回填土地层隧道地表沉降规律
        2.1.5 回填土地层隧道地表沉降预测
    2.2 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规律
        2.2.1 浅埋隧道围岩变形特征
        2.2.2 掌子面前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2.2.3 掌子面后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2.2.4 掌子面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2.2.5 浅埋隧道开挖掌子面稳定性计算
    2.3 管幕支护下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及地层沉降规律
        2.3.1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2.3.2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管间土体稳定性研究
        2.3.3 基于管幕支护下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幕支护机理及管幕选型公式推导研究
    3.1 管幕支护概述
        3.1.1 管幕特点及用途
        3.1.2 管幕支护机理
        3.1.3 管幕施工
    3.2 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3.2.1 围岩级别
        3.2.2 隧道断面尺寸
        3.2.3 埋深
        3.2.4 隧道断面形状
        3.2.5 地下水
        3.2.6 开挖方法
        3.2.7 开挖循环进尺和步距
        3.2.8 下穿隧道段长度
    3.3 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和遗传算法的管幕设计参数研究
        3.3.1 管幕计算理论概述
        3.3.2 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管幕受力计算
        3.3.3 基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的管幕弹性地基梁分析
        3.3.4 浅埋隧道回填土地层管幕弹性地基梁求解
        3.3.5 基于遗传算法的管幕直径计算
        3.3.6 浅埋回填土隧道管幕间距计算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埋深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4.1 隧道埋深对管幕选型影响研究模拟方案
        4.1.1 管幕支护与普通衬砌支护对比研究
        4.1.2 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4.1.3 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4.2 模型建立
        4.2.1 整体模型介绍
        4.2.2 分析对象确定
        4.2.3 材料本构模型
        4.2.4 材料参数选取
        4.2.5 单元选择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管幕支护与普通衬砌支护结果分析
        4.3.2 基于管幕挠度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4.3.3 基于管幕挠度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4.3.4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4.3.5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4.3.6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直径选型的影响
        4.3.7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埋深对管幕间距选型的影响
        4.3.8 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回填土地层浅埋隧道断面尺寸对管幕设计参数的影响研究
    5.1 模型建立
        5.1.1 整体模型介绍
        5.1.2 材料参数选取
        5.1.3 单元选择
    5.2 隧道断面尺寸对管幕选型影响研究模拟方案
        5.2.1 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5.2.2 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钢管挠度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5.3.2 基于钢管挠度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5.3.3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5.3.4 基于地表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5.3.5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直径选型影响
        5.3.6 基于拱顶沉降研究跨度对管幕间距选型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例
    6.1 管幕支护工程概况
        6.1.1 工程概况
        6.1.2 管幕施工参数
        6.1.3 隧道暗挖施工方法
    6.2 猫垭口隧道管幕支护工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6.2.1 猫垭口隧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介绍
        6.2.2 参数选择
        6.2.3 结果分析
    6.3 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现场监测及结果分析
        6.3.1 全自动监测方案
        6.3.2 量测方法及要求
        6.3.3 监测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特长隧道分合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国内外长大隧道分合修技术现状
    2.1 特长隧道分合修情况
    2.2 国内外分合修调研分析
3 工程概况
4 分合修防灾救援影响因素
    4.1 分修隧道救援模式
    4.2 合修隧道救援模式
5 分合修运营影响因素
    5.1 运营行车组织
    5.2 运营维护
    5.3 旅客舒适度
        5.3.1 瞬变压力方面
        5.3.2 微气压波方面
        5.3.3 空气阻力方面
    5.4 小结
6 分合修建设影响因素
    6.1 隧道地质条件
        6.1.1 岩爆
        6.1.2 软岩大变形
        6.1.3 断层
    6.2 施工方案
    6.3 工程投资
7 结论

(5)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铁路隧道发展现状
        1.1.2 铁路隧道交通承载量分析
        1.1.3 长大隧道内火灾的特点、原因及危害
    1.2 研究意义
        1.2.1 铁路隧道火灾典型案例分析
        1.2.2 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隧道火灾试验研究基本现状
        1.3.2 隧道内阻塞效应下火灾研究现状
        1.3.3 列车车厢内火灾研究现状
    1.4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隧道火灾试验系统与试验设计
    2.1 引言
    2.2 相似性分析
    2.3 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2.3.1 隧道火灾模型试验平台
        2.3.2 火源燃烧器
        2.3.3 试验测量系统
        2.3.4 试验列车模型
    2.4 试验参数设计
        2.4.1 纵向通风系统设计
        2.4.2 火灾试验初始环境温度影响分析
        2.4.3 火灾试验功率的设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隧道内不同火源位置下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
        3.2.1 试验测量设计
        3.2.2 试验工况设计
    3.3 横向不同火源位置对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3.3.1 横向不同火源位置下隧道顶部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3.3.2 隧道顶部最高温度(T_(max))演变规律
        3.3.3 纵向通风时隧道顶部纵向烟气温度衰减规律
    3.4 纵向火源不同组合位置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3.4.1 纵向通风时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3.4.2 纵向火源不同位置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3.4.3 纵向火源不同顺序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列车纵向阻塞效应下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
        4.2.1 试验测量设计
        4.2.2 试验工况设计
    4.3 列车端部起火场景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4.3.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4.3.2 不同阻塞长度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4.3.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4.4 列车中部起火场景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4.4.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4.4.2 不同阻塞长度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4.4.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4.5 列车阻塞作用下烟气逆流长度规律
    4.6 列车阻塞作用下烟气最高温度演化规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厢内部火灾下隧道内火灾烟气蔓延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试验模型
        5.2.2 试验测量设计
        5.2.3 工况设计
    5.3 列车车厢门不同组合开门方式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5.3.1 不同纵向风速情况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3.2 列车车厢门不同组合开启情况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3.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4 列车近火源车窗不同开启方式下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分布规律
        5.4.1 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4.2 不同列车门和车窗开启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4.3 不同热释放速率情况下隧道顶部烟气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5 四种不同火灾场景下隧道内烟气温度分布规律对比研究
        5.5.1 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5.2 列车不同着火位置下隧道顶部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5.6 车厢内部不同火灾场景下烟气最高温升演化规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纵向通风下火灾烟气输运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6.1 数值模拟
        6.1.1 火灾数值模拟方法
        6.1.2 FDS软件介绍
    6.2 工程概况
        6.2.1 隧道选取
        6.2.2 隧道断面设计
    6.3 数值模拟设计
        6.3.1 FDS模型设计
        6.3.2 模拟工况设计
        6.3.3 模拟参数测量设计
        6.3.4 FDS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6.4 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规律
        6.4.1 烟气流动及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6.4.2 纵向通风作用下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6.5 列车端部火灾情况下烟气蔓延规律
        6.5.1 烟气流动及纵向温度分布规律
        6.5.2 纵向通风作用下火灾烟气控制效果
        6.5.3 烟气逆流长度演化规律
    6.6 纵向通风排烟的合理控制
    6.7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6)新建铁路特长隧道单洞、双洞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分析
2 国内铁路特长隧道单洞、双洞选择分析
    2.1 经济发展
    2.2 技术进步
    2.3 单洞、双洞隧道案例
        2.3.1 大瑶山隧道 (单洞)
        2.3.2 其他单洞隧道
        2.3.3 秦岭隧道 (双洞)
        2.3.4 乌鞘岭隧道 (双洞)
        2.3.5 太行山隧道 (双洞)
        2.3.6 狮子洋隧道 (双洞)
        2.3.7 其他双洞隧道
    2.4 小结
3 国外铁路特长隧道单洞、双洞选择分析
    3.1 有关标准规范
        3.1.1 联合国多学科专家组
        3.1.2 UIC规程
        3.1.3 德国
        3.1.4 日本
    3.2 国外特长隧道统计
4 单洞、双洞比较
    4.1 分项比较
        4.1.1 线路方案
        4.1.2 机械化施工
        4.1.3 结构功能
        4.1.3. 1 受力
        4.1.3. 2 排水
        4.1.4 投资
        4.1.5 防灾救援
        4.1.6 运营维修
        4.1.7 舒适度
        4.1.8 弃渣
    4.2 量化评价
5 结论

(7)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的救援站烟流流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长大铁路隧道疏散救援的必要性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1.2.2 隧道内活塞风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1.3.1 工程背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考虑活塞效应的运动火源计算模型
    2.1 列车活塞效应综述
    2.2 活塞效应流动模型
    2.3 列车活塞效应作用力
        2.3.1 列车-环腔动力阶段
        2.3.2 列车动力-环腔阻力阶段
        2.3.3 列车-环腔阻力阶段
    2.4 考虑移动火源-活塞风的流动控制方程
        2.4.1 连续性方程
        2.4.2 动量方程
        2.4.3 能量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试验研究
    3.1 试验平台的建立
        3.1.1 流体流动相似理论
        3.1.2 试验平台
        3.1.3 测试仪器及测点布置
        3.1.4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
    3.2 火灾试验研究
        3.2.1 试验概况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3 三维数值模拟
        3.3.1 控制方程
        3.3.2 湍流模型
        3.3.3 燃烧模型
        3.3.4 动网格技术
        3.3.5 计算模型的建立
    3.4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4.1 流速对比
        3.4.2 压力对比
        3.4.3 烟气蔓延情况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列车停靠救援站过程中隧道内流场研究
    4.1 概述
    4.2 活塞风理论计算
        4.2.1 救援站横通道关闭时隧道内活塞风计算
        4.2.2 救援站横通道开启时隧道内活塞风计算
    4.3 无火列车紧急停靠救援站过程中活塞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4.3.1 Fluent软件并行计算简介
        4.3.2 数值模拟模型
        4.3.3 计算工况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流场分布规律
        4.4.2 列车长度对活塞风大小的影响
        4.4.3 列车速度对活塞风大小的影响
    4.5 研究结果验证
        4.5.1 理论计算结果验证
        4.5.2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着火列车停靠救援站过程中烟气特性研究
    5.1 列车运行阶段隧道内烟气特性
        5.1.1 流场分布规律
        5.1.2 烟流温度场分布规律
        5.1.3 烟流扩散规律
    5.2 列车停止后隧道内烟气特性
        5.2.1 流场分布规律
        5.2.2 烟流温度场分布规律
        5.2.3 烟流扩散规律
    5.3 数值分析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5.3.1 工程实例
        5.3.2 流场分布
        5.3.3 烟流扩散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着火列车停靠救援站紧急疏散时的控烟技术研究
    6.1 概述
    6.2 救援站内控烟风速理论研究
        6.2.1 主隧道内抑制烟气逆流的临界风速
        6.2.2 救援站内疏散横通道抑制烟气侵入的临界风速
    6.3 着火列车停靠救援站后烟气控制研究
        6.3.1 横通道分散防烟模式下救援站火灾控烟模型试验研究
        6.3.2 横通道分散防烟+火灾隧道排烟模式下控烟模型试验研究
        6.3.3 控烟方案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奖励

(8)超长隧道面临的挑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超长隧道建设现状
    1.1 中国超长隧道建设现状
    1.2 世界超长隧道建设现状
2 超长山岭隧道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2.1 深部地下空间地质勘探方式亟需突破
    2.2 深埋超长隧道施工方法选择面临考验
    2.3 工程环境保护思路的重大调整
    2.4 健康运营管理与防灾救援的观念革新
    2.5 后寿命周期的隧道健康评估与重置技术
3 超长水下隧道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3.1 超长水下隧道布设方式选择
    3.2 地震状况下水下隧道安全保障技术
    3.3 水下隧道防排水系统
    3.4 离岸结构修建技术
    3.5 高水压下施工装备的适应性
4 结论

(9)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速铁路的优点
        1.1.2 高速铁路的建设特点
        1.1.3 山区高速铁路的特点
        1.1.4 高速铁路隧道事故及其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内容
第2章 中外隧道重大事故与隧道救援方式
    2.1 中外隧道重大事故
        2.1.1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事故及其启示
        2.1.2 勃朗峰公路隧道事故及其启示
        2.1.3 圣哥达公路隧道事故及其启示
    2.2 隧道事故启示
    2.3 我国高铁隧道防灾救援设计基本原则
    2.4 隧道火灾的安全疏散及救援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区高铁隧道救援横通道间距研究
    3.1 隧道火灾安全疏散准则及计算方法
        3.1.1 隧道火灾安全疏散标准
        3.1.2 隧道火灾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计算方法
        3.1.3 隧道火灾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计算
    3.2 火灾时最不利位置及疏散时间研究
    3.3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横通道间距综合评价模型
        3.3.1 采用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
        3.3.2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区高铁隧道救援及配套设施设置
    4.1 与山区高铁隧道救援协作的其他设施
        4.1.1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火灾的探测和报警
        4.1.2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消防措施
        4.1.3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防灾救援设备监控
    4.2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其他救援防灾设施
    4.3 山区高速铁路列车及隧道内设施的特殊处理
    4.4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火灾应急处理和人员行为
        4.4.1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乘务人员准则
        4.4.2 山区高速铁路隧道运营管理和列控人员准则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跨海通道形式初步比选
    2.1 全桥梁方案
    2.2 全隧道方案
    2.3 南桥北隧方案
3 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方案比选
4 铁路隧道线位方案比选
5 隧道纵断面方案比选
6 隧道横断面方案比选
7 隧道施工方法比选
8 渤海海峡隧道可行性分析
9 结语

四、高速铁路隧道宜首选双洞单线隧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长度分布特征研究[J]. 李琦,王雪,杨畅,李敏,朱乔,谢雪怡.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07)
  • [2]浅埋三孔小净距并行隧道下穿公路变形控制研究[D]. 史俊杰. 济南大学, 2020(05)
  • [3]浅埋隧道回填土层变形规律及管幕选型研究[D]. 王博.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西十高铁秦岭马白山特长隧道分合修方案研究[J]. 刘陆拓. 铁道标准设计, 2020(09)
  • [5]考虑列车阻塞效应及火源位置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特性研究[D]. 孙建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6]新建铁路特长隧道单洞、双洞方案研究[J]. 马志富. 铁道工程学报, 2019(04)
  • [7]基于火灾列车运动—活塞风耦合作用的救援站烟流流动机制研究[D]. 白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超长隧道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 洪开荣. 科技导报, 2018(10)
  • [9]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D]. 赵昱萌.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方案研究[J]. 谭忠盛,王梦恕. 中国工程科学, 2013(12)

标签:;  ;  ;  ;  ;  

高铁隧道应优先选择双孔单线隧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