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早籼品种不同播期水稻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

5个早籼品种不同播期水稻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

一、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婷[1](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卞金龙[2](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詹俊辉[3](2019)在《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水稻亲本选育的遗传基础狭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已成为制约我国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丰富种质资源、扩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以源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MAGIC群体为材料,以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抽穗期、分蘖动态、株高、伸长节间数、总叶片数、粒长和粒宽等14个农艺性状为考察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明确水稻MAGIC群体材料在不同农艺性状间的差异表现特征,旨在选出不同农艺性状间差异较大的材料,为全球水稻品种的鉴定及基因组分析提供理论理据,为优质丰产高效品种的选育提供有利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MAGIC群体材料14个农艺性状变异分析:水稻MAGIC群体材料14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变异幅度、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间存在明显差异。每穗瘪粒数变异系数最大(62.52%),且粒长、粒宽、长宽比和总叶片数的变异系数小于10%;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每穗瘪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有效穗数7个农艺性状的级差值均为同一性状最小材料的1倍以上,其中每穗实粒数级差值最大,为50.31;14个农艺性状经筛选后可用于主成分分析。(2)水稻MAGIC群体14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前7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9.49%,第1主成分为结实因子,第2主成分为粒数因子,第3主成分为粒长因子,第4主成分为粒宽因子,第5主成分为株高因子,第6主成分为穗数因子,第7主成分为叶数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欧氏距离为7.5,水稻MAGIC群体可划分为6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材料数量最多,达153。(3)不同类群水稻材料在14个农艺性状上的表现差异:第Ⅰ类群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最多、每穗粒数偏低、分蘖数多,但单株产量偏低,属多穗、少粒、多分蘖型,可作为多穗、多分蘖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株型的改良;第Ⅱ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低、结实率适中;第Ⅲ类群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最少、千粒重最大、植株最高、伸长节间数最多、籽粒宽、抗稻瘟病和纹枯病、抗倒伏,但产量和结实率最低,属少粒、重粒、宽粒、高秆、抗稻瘟病和纹枯病、抗倒伏型,可作为重粒、抗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抗倒伏型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粒重、抗稻瘟病和纹枯病及抗倒伏的改良;第Ⅳ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适中、千粒重最小、有效穗数适中、抗倒伏,属适穗、轻粒、抗倒伏型,可作为抗倒伏种质资源用于水稻品种抗倒伏的改良;第Ⅴ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较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适中、抽穗期短、冠层温度最高,属高冠层温度型;第Ⅵ类群主要表现为单株产量最高、有效穗数最少、每穗粒数最多、结实率最高、抗纹枯病、抗倒伏、抽穗期短、分蘖数最少、植株矮小、总叶片数最少、粒宽最小、冠层温度最低,属少穗、粒多、少蘖、矮秆、窄粒、抗纹枯病、抗倒伏、低冠层温度型,综合性状良好,可作为主要的选育材料之一。(4)抽穗期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对各类群水稻材料14个农艺性状的影响:抽穗期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对各类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冠层温度与植株形态特征中的籽粒粒长、籽粒长宽比、伸长节间数和总叶片数存在相关性,冠气温差与植株产量性状中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以及形态特征中的籽粒粒宽、抽穗期、株高和伸长节间数存在相关性。其中,第Ⅰ和Ⅴ类群冠层温度与水稻籽粒粒长呈负相关;第Ⅰ、Ⅱ和Ⅳ类群水稻材料冠气温差与抽穗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第Ⅰ和Ⅱ类群水稻材料冠气温差与株高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

魏万龙[4](2017)在《秧龄与播期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本研究以迟熟杂交中籼德优4727为材料,于2016年在西南大学农场进行试验,研究20d、25d、30d、35d秧龄对杂交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稻田两季作机插秧适宜秧龄范围,为实现杂交稻的高产高效提供基本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具有显着的影响。随着秧龄延长,德优4727产量显着降低,表现出20d和25d产量最高(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极显着的高于30d和35d秧龄处理。产量依次为591.94kg/667m2、568.32kg/667m2、519.43kg/667m2和479.18kg/667m2。该试验条件下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抽穗-成熟的总光合势以及该期积累的干物质量与实际产量均达到了极显着相关水平,而每穗粒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着。20d和25d秧龄产量最高主要是因为有效穗数显着高于其它秧龄处理,所以,短秧龄是通过提高有效穗数,即提高总颖花数,增加抽穗-成熟光合势来达到产量的提高。因此,只有在保证足够数量穗数的前提之下,再提高其它产量构成要素才能使机插稻获得高产。(2)随着秧龄的延长,机插稻德优4727的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有明显变化。秧龄延长,叶龄、假茎高、茎基宽、最大根长、发根总数、地上部百株干重、百株根干重均显着増加,叶龄由20d秧龄的2.63叶迅速上升到35d秧龄的3.87叶,而单株绿叶数增加缓慢,仅增加了0.41叶。说明秧龄过长,假茎增高、黄叶变多,发根力、根冠比以及糖氮比逐渐下降,秧苗素质变差,不利于水稻的机插和返青成活及大田初期的生长。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的空穴率和伤秧率均显着增加,每穴总茎蘖变异系数升高。20d秧龄的空穴率4.63%、伤秧率5.40%、分蘖盛期茎蘖数变异系数7.83%,而35d秧龄的空穴率快速上升到了22.33%,伤秧率高达31.47%,变异系数也显着增加到了14.52%,但4个秧龄处理间的空穴率和伤秧率20d和25d秧龄之间差异不显着,30d和35d之间差异也不显着。说明秧龄过长,空穴率和伤秧率明显增加,25d为机插质量明显变化的临界时间,25d以前移栽有助于减少空穴率和伤秧率,从而提高机插质量。(3)机插稻德优4727随着秧龄的延长,大田抽穗期推迟,以移栽秧龄天数为x,移栽-抽穗的天数为y,建立回归方程y=0.42x+57.7(r2=0.9692**),说明秧龄每延长1天,大田抽穗期推迟0.42天。随着秧龄的延长,德优4727有效分蘖期和最高分蘖期提前,使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明显降低,成穗率却有增高的趋势。但是,成穗率不仅受秧龄的影响,而且也受基本苗数的影响。辅助试验不同穴苗数不同秧龄的分蘖规律表明,少本栽插的分蘖成穗率要高于多本栽插,表现为1苗/穴>2苗/穴>3苗/穴>4苗/穴>5苗/穴。1、2苗每穴的处理始蘖时间早,终止分蘖时间迟,分蘖节位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主茎3/0、4/0、5/0、6/0、7/0节位,而3、4、5苗每穴的处理始蘖时间迟,停止分蘖早,分蘖节位主要集中在5/0、6/0节位,秧龄推迟使其趋势加强。各节位理论产量也随着穴苗数的增加表现出中、高节位升高而低节位下降的趋势。(4)短秧龄处理(20d和25d)的叶面积指数在最高分蘖、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显着高于长秧龄处理(30d和35d),干物质积累量也显着高于长秧龄处理;特别是抽穗-成熟的总光合势,短秧龄显着高于长秧龄处理,尽管长秧龄处理此期的净同化率较高,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生物产量的比重高,但仍然补偿不了总光合势下降的损失,导致干物质生产总量显着低于短秧龄的2个处理。(5)不同处理各生育时期最上部一片全展叶(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含量的比较,总体表现为随秧龄延长而增加。在高峰苗期、齐穗期和乳熟期长秧龄的spad值均显着高于短秧龄,成熟期spad值也有随着秧龄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秧龄对机插水稻的群体透光率表现为随秧龄延长而显着升高,群体叶面积过小,群体透光率较高,田间光能截获率降低,很难获得足够大的群体结构,从而影响产量的提高,但群体中下部受光良好,为长秧龄净同化率的提高提供了生态生理条件,使长秧龄处理的每穗粒数增加。综上所述,对德优4727生长的各个时期各形态指标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效穗是高产形成的首要因子,通过较高的有效穗和lai相结合,以及生育中后期较大的干物质积累量,是保证机插稻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协调发展,最终夺取高产的有效途径。2.本研究以早熟种天优华占、中熟种川优8377和宜香优2115、迟熟种深两优5814和淮两优527共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于4月5日(一季作播期)和5月5日(二季作最后播期)2个播期播种,就灌浆后期气候生态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早播和迟播处理相比,日照时数、降雨量差异趋势不明显,而各温度要素值差异趋势明显。如平均气温比较,早播和迟播处理相比,齐穗至成熟平均气温分别是22.76-23.82℃和21.5-22.13℃;齐穗21d-成熟,早播处理此段的平均气温22.85-23.44℃,迟播处理19.97-20.27℃,迟播处理低1.41-3.14℃,差异较大。稻米综合品质比较,早播处理极显着高于迟播处理,但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天优华占和中熟川优8377迟播优于早播,适于迟播提高综合品质;而早播中熟宜香优2115、迟熟深两优5814和淮两优527明显优于迟播,适合早播提高综合品质。(2)在保证正常安全齐穗并使灌浆结实在接近最低温度指标正常成熟前提下,齐穗后21d-成熟阶段温度要素值对稻米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优质稻杂交中稻生产中推迟播种时间,降低灌浆结实期平均温度而提高稻米品质方法必须注意适度。

孙建军[5](2017)在《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文中指出试验先后在河南省豫南沿淮稻区罗山县(32.2°N,114.5°E)、豫中稻区新蔡县(33.2°N,115.1°E)和豫北沿黄稻区原阳县(35.2°N,113.7°E)进行,在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耕作制度下,以常规中熟中粳(新丰2号、新稻18号和郑稻18号)、常规迟熟中粳(武运粳27、南粳9108和南粳49)、杂交迟熟中粳(甬优2640、新粳优1号和隆优1875)、常规早熟晚粳(南粳44、武运粳29和镇稻18)和迟熟中籼(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等5种不同生育类型1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通过播期(5月11日、5月16日、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和6月5日)试验,充分发挥各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潜力的密、肥、水等高产高效管理措施,比较研究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以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河南省水稻不同主产区机插水稻适宜品种的生育类型与合理的播期。对豫南稻区,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地区粳稻的发展及机插水稻的合理布局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研究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其全生育期呈极显着缩短趋势,但在品种类型间缩短幅度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在罗山和新蔡点缩短幅度为12.0~17.0d,在原阳点缩短11.0~15.0d;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分别缩短2.4~3.4 d和2.2~3.0d;全生育期缩短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早熟晚粳>常规迟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杂交迟熟中粳。同一播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是随着试点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延长,但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大,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延长天数较多。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全生育期的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拔节期阶段,而抽穗-成熟期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呈极显着减少趋势。同一试点,各生育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表现为晚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和迟熟中籼品种。(2)总体来看,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等3点的平均产量均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各生育类型品种第Ⅰ播期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点的平均实产分别为10.68、10.63和10.40 t/hm2,在第Ⅵ播期分别为7.61、7.56和7.04 t/hm2,减少了 3.07、3.07和3.36 t/hm2;即播期每延迟5 d,平均实产在罗山和新蔡点下降了 0.61 t/hm2,在原阳点下降了 0.67 t/hm2。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罗山和新蔡2点第Ⅱ期最高,与第Ⅰ期差异不显着,从第Ⅱ期开始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在原阳点是第Ⅰ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常规迟熟中粳和迟熟中籼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最高,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趋势。杂交迟熟中粳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期和生育类型品种,且在新蔡和原阳2点第Ⅰ、Ⅱ期差异不显着。早熟晚粳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产量的差异在3个试点均是呈增大趋势。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3个试点的6个播期中的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3)本研究中,播期处理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明显的影响。有效穗数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为极显着;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有效穗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有效穗数最多的是常规迟熟中粳为370.58×104穗h/hm2,最少的是杂交迟熟中粳为235.87×104穗/hm2。每穗颖花数和群体颖花量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着,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下降趋势;即第Ⅰ播期分别较第Ⅱ、Ⅲ、Ⅳ、Ⅴ和Ⅵ播期高1.13%、2.68%、5.56%、9.04%和13.26%;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每穗颖花数最多的是杂交迟熟中粳,最少的是中熟中粳;群体颖花量最高的杂交迟熟中粳,分别较常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杂交迟熟中籼和中熟中粳高11.83%、15.79%、19.47%和20.57%。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着,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着。千粒重在年份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在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均表现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因此,在播期影响下,各生育类型品种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下降引起的;杂交迟熟中粳的单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属大穗型品种,是本生态区首选品种,特别是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尤其突出。在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应注重在穗大粒多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通过合理的播栽期调整籽粒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是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4)本研究播期的影响下,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在3个试点,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在有效叶龄临界期(N-n)、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豫南稻区罗山点,播种-拔节期群体干物质量是播期的推迟呈明显减少趋势,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类型;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量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各品种类型间无显着差异。(5)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逐渐变优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逐渐变劣趋势,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呈变劣趋势;迟熟中籼的外观品质逐渐变优外,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但品种类型间,稻米品种差异较大;播期间,各生育类型品种不同,变化幅度差异不同;试点间,高纬度原阳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明显优于低纬度的罗山点。因此,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逐渐变优,营养品质逐渐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种变劣,营养品质变优。(6)粳稻生产优势方面,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各生育类型粳稻品种的平均产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产量。总体上,粳稻2012和2013年的综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0.94 t/hm2和10.97 t/hm2,分别较籼稻产量高13.49%和15.2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2年的平均产量为11.42 t/hm2和11.40 t/hm2,较迟熟中籼高18.46%和19.75%。相同播期,粳稻的产量显着高于籼稻产量,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平均产量,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3.25%~19.3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7.59%~25.69%。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高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度及千粒重优于籼稻,这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在各个播期均显着或极显着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中熟中粳稍劣于籼稻。“籼改粳”优势形成的生理特征为,一是粳稻的全生育期明显较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逐渐转凉的气候特征,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二是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三是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的茎鞘强度和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了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度;四是粳稻更适宜机械化作业,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品质,综合生产力高。综合分析后,豫南和豫中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主,搭配常规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豫北沿黄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和常规迟熟中粳为主,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杨军[6](2015)在《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人类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上近半数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产量必须要持续增长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然而,水稻生长不断经受着由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峻环境特别是高温逆境的挑战。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很多地方的气温经常超过籽粒结实的临界温度,导致结实率和籽粒产量降低。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稻生殖生长期的极端高温天气将在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得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高温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水稻在生殖生长期对高温十分敏感,而高温下水稻小穗发育转录机制的研究较少。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无机营养元素,氮素与温度互作可影响水稻的实际生产,但关于水稻小穗育性响应高温和氮素分子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乳熟初期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早稻淦鑫203于乳熟初期进行3439℃共6个高温处理强度及16 d的高温持续时间的高温处理,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行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2)以4个不同水稻品种于乳熟初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3)以6个水稻材料于乳熟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研究乳熟期高温对不同品种早稻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进行相关分析。(4)以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分析高温处理下2个水稻品种产量、生理指标的差异及氮素效应。(5)以常规品系中531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研究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6)以中531为材料,设置常氮适温、常氮高温、高氮适温和高氮高温4个处理组合,利用RNA-seq技术对氮素和高温处理下的水稻减数分裂期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氮素和高温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分析,鉴定与结实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隶属函数法定量评价水稻乳熟初期的高温热害,鉴定出7个重度灾害高温处理组合(36℃高温5 d及6 d、37℃高温4 d、38℃高温3 d及4 d和39℃高温3 d及4 d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验证了高温热害的鉴定结果。2.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所有指标进行筛选及定量评价,筛选了13个指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实率、秕谷率、千粒重、单株产量、籽粒充实度、单茎穗重、收获指数、直链淀粉、叶绿素、脯氨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其中单株产量、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叶绿素、脯氨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胁迫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可对水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进行鉴定和预测。3.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早稻淦鑫203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收获指数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和热害指数,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和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高温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POD及C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各早稻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早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对高温的响应存在显着的基因型的差异,杂交稻金优402受高温的影响程度大于淦鑫203,常规稻E143受高温影响比中531敏感。高温对早稻剑叶生理指标的影响与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一致。5.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回复值及崩解值等特征值因品种和温度不同而存在差异。38℃高温处理下稻米淀粉黏滞性曲线始终低于对照,说明高温会导致稻米品质降低,但常规稻中531的RVA谱形态与对照差异不大,说明其耐热性较好。此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各特征值间存在显着相关性。6.同一氮素水平下,穗分化后期高温处理降低了水稻的单株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颖花分化数和收获指数,提高了颖花退化率、单茎叶重和单茎茎鞘重。同一温度处理下,高氮处理增加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经高温高氮处理下水稻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高温下生长抑制类激素ABA与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3和ZR的比值ABA/(IAA+GA3+ZR)高于对照。高温条件下,高氮处理的单株产量降幅低于常氮处理,说明适当高氮可减轻高温的减产作用。7.穗分化后期高温显着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SPA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脯氨酸含量。高氮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温高氮的结实率、单茎产量和单株产量低于高温常氮,说明氮素过高会加重高温的减产作用。8.De novo组装拼接共产生总长52553536的clean reads和72667个Unigene。基于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我们发现常氮水平下,KEGG、GO和NR数据库共注释了149个高温差异表达基因,高氮下为323个,共同表达的有114个。适温下,鉴定了203个氮素差异基因,高温下为185个,同时表达的111个。高温显着降低中531的结实率,高氮下高温更能降低水稻的结实率。与孢粉素生物合成、花粉外壁形成、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等差异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大量与小穗有关的基因如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花粉萌发特别是孢粉素生物合成和花粉外壁形成的基因在高温下均下调表达,而且,高温下,共同表达的5个孢粉素生物合成(Unigene43852、Unigene32623、Unigene23940、Unigene23939和Unigene23941)及7个花粉外壁形成基因(Unigene45103、Unigene32014、Unigene32018、Unigene32017、Unigene42236,Unigene42231和Unigene42234)在常氮处理中的表达水平小于高氮处理,推测这些基因很可能与不同氮素水平下结实率响应高温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采用以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水稻灌浆期热害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指标的定量筛选。本研究还探讨了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本文首次对减数分裂期水稻高温和高氮处理下的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可为结实率相关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王正荣,江枝和,鄢铮,陈躬国,郑英姿[7](2013)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秀珍菇的各类氨基酸效应的主成分分析》文中指出为了比较不同辐射剂量下秀珍菇各类氨基酸含量,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甜味氨基酸含量与支链氨基酸含量、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支链氨基酸含量与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7个各类氨基酸含量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7.96%。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各类氨基酸含量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综合效应因子及硫氨基酸含量效应因子,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通过计算出不同辐射剂量下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得出排序第一为1.25kGy的剂量,所以1.25kGy的剂量为较佳剂量。

孙圳[8](2013)在《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2012年在泰州市姜堰区进行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播期比较试验。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选用当地适宜的品种类型水稻。对不同播期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资源的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进而明确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群体生产力与生态生理特征,为该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的播期科学配套水稻品种类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的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一。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的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着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应该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了初步区划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2)①无论是从单茎还是群体来看,拔节期的干物重随播期的推迟呈上升的趋势,孕穗、抽穗、蜡熟和成熟期干物重则均成下降的趋势。②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均呈上升的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则均呈下降的趋势。③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单茎叶重和单茎鞘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单茎茎重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单茎穗重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单茎叶重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蜡熟期与成熟期呈上升的趋势;单茎茎重与单茎穗重在孕穗期、抽穗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单茎鞘重在孕穗期、抽穗期和蜡熟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成熟期则呈上升的趋势。④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迟,生育后期的叶、茎、鞘、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与单茎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叶与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与单茎叶、穗各部分干物重的变化趋势一致,茎与鞘则有所不同。茎比例在孕穗期、抽穗期呈下降的趋势,在蜡熟期呈上升的趋势,在成熟期又呈下降趋势;鞘比例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呈下降的趋势,在蜡熟期和成熟期呈上升的趋势。⑤随着播期的推迟,叶、茎和鞘的输出量、输出率和输出物质转化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下降趋势。⑥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在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小;在孕穗期、抽穗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下降趋势。播种到拔节期、拔节到成熟期、抽穗到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光合势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下降。⑦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的群体生长率表现为上升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各品种类型水稻的净同化率在播种至拔节期呈上升的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则呈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豫粳6号(MMMJ)呈上升的趋势,武运粳24(LMMJ)、南粳44(EMLJ)和Ⅱ优838(LMMI)则呈下降的趋势。(3)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与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变劣;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变优,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则变劣;迟熟中籼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变劣。稻麦两熟制下,在前茬腾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可以改善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播期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的影响因水稻品种类型的不同而异。

颜振兰[9](2012)在《添加猪粪渣下竹荪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效应的主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对添加不同量猪粪渣竹荪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6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的化学评分与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着正相关;生物价与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着正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6个营养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9.63%。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营养价值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可称为化学评分、生物价和营养指数效应因子及氨基酸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效应因子,建立了主成分方程。并计算出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序第一的为B3处理,所以B3处理为较佳的处理。

胡钧铭,江立庚,徐世宏,韦善清,梁和,董登峰[10](2012)在《不同播期下优质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碳氮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以桂华占、八桂香为材料,不同播期调控下,研究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氮流转与籽粒生长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都与籽粒起始灌浆势呈正相关。籽粒活跃灌浆期、持续灌浆时间与花后茎鞘、叶片干物质运转速度和运转率呈极显着正相关。(2)播种期推迟不利于茎鞘碳同化物向穗部流转,茎鞘碳同化物转运对籽粒的产量和淀粉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淀粉>可溶性糖>蔗糖,茎鞘碳同化物对籽粒产量及淀粉产量的贡献率远高于叶片。可溶性糖转运对籽粒产量和淀粉产量贡献率表现为SD1>SD2>SD3;蔗糖、淀粉对籽粒的产量贡献率表现为SD1>SD2>SD3。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的减少与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增加是同步的,并且,茎叶可溶性糖积累量快速递减期(花后3~12 d)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积累量快速递增期(花后6~12 d)同步。(3)播种期推迟减少茎鞘和叶片总氮的积累,籽粒氮收获指数降低,但是播种期的推迟却增加茎鞘和叶片器官蛋白氮积累,有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二、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2.4 讨论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6.4 讨论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7.4 讨论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2 综合评价结果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9.2 讨论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9.3 创新点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2.6 综合评价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1.3.5 稻米食味品质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籼稻品种的评价与利用
        1.1.1 籼稻的发掘与利用
        1.1.2 常规籼稻的评价与利用
    1.2 豫南稻区水稻研究现状
        1.2.1 豫南稻区生态环境概况
        1.2.2 豫南稻区水稻研究进展
    1.3 MAGIC群体研究现状
        1.3.1 MAGIC群体的起源与构建
        1.3.2 MAGIC群体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1.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评价与利用
        1.4.2 抗病性和抗倒伏性的评价与利用
        1.4.3 其他农艺性状的评价与利用
    1.5 主成分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5.1 主成分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1.5.2 主成分分析在其他作物中的应用
    1.6 聚类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6.1 聚类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
        1.6.2 聚类分析在其他作物中的应用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2 抗病性及倒伏性
        3.2.3 生育期
        3.2.4 叶蘖动态
        3.2.5 植株株型
        3.2.6 籽粒粒型
        3.2.7 冠层温度
    3.3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变异性分析
    4.2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4.3 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4.4 不同类群水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4.5 不同类群水稻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分析
    4.6 不同类群水稻抽穗期和分蘖动态分析
    4.7 不同类群水稻株型相关性状分析
    4.8 不同类群水稻籽粒粒型分析
    4.9 不同类群水稻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分析
    4.10 不同类群水稻抽穗期冠层温度、冠气温差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5.2 不同类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差异
        5.2.1 不同类群材料产量性状的差异
        5.2.2 不同类群材料稳产性的差异
        5.2.3 不同类群材料形态特性的差异
    5.3 冠层温度和冠气温差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4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4)秧龄与播期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不同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前言
        1.1 国内外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概况
        1.1.1 国外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概况
        1.1.2 我国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2 机插秧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
        1.2.1 适宜秧龄对机插水稻的重要性
        1.2.2 国外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进展
        1.2.3 我国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进展
        1.2.4 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品种
        2.2 试验地点及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秧苗素质的考察
        2.4.2 秧苗糖氮含量的测定
        2.4.3 生育期记载
        2.4.4 生育阶段的温光条件
        2.4.5 群体叶龄与分蘖动态
        2.4.6 群体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动态
        2.4.7 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测定
        2.4.8 冠层基部透光率的测定
        2.4.9 产量及其构成
        2.5 数据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秧龄长短对机插稻德优4727秧苗素质的影响
        3.2 秧龄长短对机插稻德优4727机插质量的影响
        3.3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生育期的影响
        3.4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3.4.1 茎蘖动态
        3.4.2 秧龄不同对茎蘖变异系数的影响
        3.4.3 成穗率
        3.5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节位分蘖成穗的影响(辅助试验)
        3.5.1 节位分蘖成穗率
        3.5.2 不同节位分蘖的理论产量
        3.6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群体叶面积及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3.7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8 秧龄对机插稻德优4727光合生产的影响
        3.8.1 叶绿素含量(SPAD值)
        3.8.2 冠层基部透光率
        3.9 秧龄长短对机插稻德优47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10 不同秧龄产量及构成要素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2 讨论
第二章 分期播种对5个机插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
        1.2.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3 光照时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地点及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气象资料的收集
        2.3.2 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
        2.4 构建水稻综合品质评价体系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播期各品种类型播种至成熟各气象要素值的变化
        3.2 不同播期下稻米品质的变化
        3.2.1 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变化
        3.2.2 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
        3.3 不同播期下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
        3.4 不同播期下品质的品种间差异
        3.5 不同播期的综合品质差异性与品种的差异性比较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
    2 水稻生产概况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2.3 河南省水稻生产概况
    3 机插水稻栽培研究进展
        3.1 水稻栽培方式概况
        3.2 机插稻栽培研究进展
        3.3 籼、粳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思路
        5.2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的影响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的影响
        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生育期
        3.2 关于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产量形成
        3.2 关于机插稻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3.3 关于机插稻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阶段单茎和群体干物重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2.3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
        2.4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得比例及其变化
        2.5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叶、茎、鞘干物质量的输出和转化特点
        2.6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生产
        3.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特征
        3.3 不同播期机插稻的光合物质生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品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2.2 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
        3.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RVA谱特征值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播期与品种类型综合研究与利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区域规划
        2.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适宜播期规划
        2.3 籼、粳机插稻综合生产力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机插稻合理播期及适宜品种的区划
        3.2 关于机插粳稻的生产优势
        3.3 关于河南省稻作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势
        3.4 关于机插粳稻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
        3.5 关于“籼改粳”深化发展的探讨
    4 结论
        4.1 品种区划
        4.2 适宜播期
        4.3 粳稻生产优势
        4.4 粳稻生长特征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1.1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类型区划
        1.2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合理播期
        1.3 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1.4 播期影响下机插稻品质特征
        1.5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利用
    2 讨论
        2.1 关于河南地区适宜机插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2.2 关于河南不同生态区品种类型的选择
        2.3 关于河南地区机插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确定
        2.4 关于豫南稻区”籼改粳”
    3 创新点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什么是水稻高温热害
    1.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特点
        1.2.1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温度
        1.2.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区域
        1.2.3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时期
    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孕穗期至开花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3.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1 抽穗和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3 水稻高温热害的生理机制及耐热种质资源
    1.5 高温热害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5.1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1.5.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6 水稻高温热害的定量评价
        1.6.1 以指标筛选评价水稻的高温热害
        1.6.2 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
    1.7 水稻高温热害的遗传基础研究
        1.7.1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QTL定位研究
        1.7.2 水稻高温热害的转录组学研究
        1.7.3 水稻高温热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8 水稻高温热害与其他环境因子的互作
    1.9 减轻水稻高温热害的措施
        1.9.1 培育耐热品种
        1.9.2 改善田间管理
        1.9.3 施用外源物
    1.10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意义
        1.10.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10.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1.1 试验材料
        2.1.1.2 材料种植
        2.1.1.3 高温处理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2.1 干物质重
        2.1.2.2 产量及其构成
        2.1.2.3 直链淀粉
        2.1.2.4 叶绿素含量(SPAD值)
        2.1.2.5 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
        2.1.3 隶属函数法
        2.1.4 数据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收获指数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下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2.4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2.5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的生理指标验证
        2.2.5.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5.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渗透调节物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3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生理指标的定量评价
    2.3 讨论
        2.3.1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的致灾机理分析
        2.3.2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鉴定筛选与定量评价分析
第三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1.1 材料与种植
        3.1.1.2 高温处理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2.1 叶绿素含量(SPAD值)
        3.1.2.2 产量及其构成
        3.1.2.3 渗透调节物含量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稻二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剑叶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1.1 试验材料
        4.1.1.2 高温处理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2.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4.1.2.2 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分析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乳熟初期高温对杂交稻品种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2 乳熟初期高温对常规稻品系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间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4.2.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1.1 试验材料
        5.1.1.2 材料种植
        5.1.1.3 高温处理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2.1 产量及其构成
        5.1.2.2 颖花退化
        5.1.2.3 干物质重
        5.1.2.4 叶绿素(SPAD值)和脯氨酸含量
        5.1.2.5 内源激素含量
        5.1.3 数据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2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颖花分化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3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重、茎鞘重及收获指数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下降率的变化
        5.2.5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6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1 IAA
        5.2.7.2 GA3
        5.2.7.3 ABA
        5.2.7.4 ZR
        5.2.8 穗分化后期高温高氮处理对水稻剑叶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5.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5.2.10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1.1 材料与种植
        6.1.1.2 高温处理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2.1 产量及其构成
        6.1.2.2 干物质量
        6.1.2.3 叶绿素(SPAD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6.1.3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和单茎产量的影响
        6.2.2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6.2.3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6.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6.2.5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6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干物质量和生理特性的方差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试验方法
        7.1.2.1 RNA提取和建库
        7.1.2.2 de novo组装
        7.1.2.3 DGE测序结果统计
        7.1.2.4 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7.1.2.5 Unigene表达量注释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7.1.2.6 结实率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转录组测序
        7.2.1.1 de novo结果与组装
        7.2.1.2 功能注释
        7.2.1.3 功能分类
        7.2.1.4 代谢通路分析
        7.2.2 DGE (Digital gene expression)测序
        7.2.2.1 样品总RNA质量检测
        7.2.2.2 测序评估
        7.2.2.3 基因表达定量
        7.2.2.4 两样品重复性
        7.2.2.5 氮素和高温相关基因的挖掘及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
        7.2.2.6 差异表基因的GO功能注释
        7.2.2.7 差异表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7.2.2.8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7.2.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8.1.1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8.1.2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8.1.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8.1.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8.1.5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8.1.6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8.4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 研究的背景
    1 研究进展
        1.1 播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 播期对生育期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1.3 播期对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1.4 播期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5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2.3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2.4 不同播期适宜品种的选用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播期水稻产量水平问题
        3.2 关于播期和品种类型合理匹配应用的问题
    参考分析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干物质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2.3 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及其变化
        2.4 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比例及其变化
        2.5 叶、茎、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特征
        2.6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2.7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3 讨论
        3.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的影响
        3.3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光合生产的影响
    参考分析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与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播期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3.2 播期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3.3 播期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3.4 播期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1.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1.3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 讨论
        2.1 关于不同播期水稻群体生产力的评价
        2.2 里下河地区播期和品种类型合理匹配应用的问题
    3 本研究创新点
    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不同播期下优质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碳氮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干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的相关性
        2.1.1 对不同播期处理下单株地上干质量收获指数的影响
        2.1.2 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叶茎干物质运转对籽粒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
        2.1.3 不同播期下茎叶干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过程的同步性
        2.1.4 不同播期下花后茎叶干物质转运速度及运转率与籽粒灌浆参数的相关性
    2.2 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植株碳同化物流转与籽粒生长及淀粉积累的相关性
        2.2.1 不同播期下花后叶、茎鞘可溶性糖与籽粒直链淀粉同步性分析
        2.2.2 不同播期下花后叶、茎鞘碳同化物流转积累对籽粒灌浆及淀粉积累的贡献率
    2.3 不同播期下优质稻花后植株氮同化物流转与籽粒生长及蛋白质积累的相关性
        2.3.1 不同播期下花后叶、茎鞘氮同化物转运对籽粒氮素收获指数的影响
        2.3.2 不同播期下茎叶氮物质流转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积累增长的同步性分析
        2.3.3 不同播期下花后不同氮同化物流转对单株籽粒氮素及蛋白质产量的贡献率
    2.4 不同播期条件下花后转运物质碳氮比对籽粒及淀粉与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3 讨论

四、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2]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3]豫南稻区水稻MAGIC群体农艺性状比较研究[D]. 詹俊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秧龄与播期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魏万龙. 西南大学, 2017(02)
  • [5]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D]. 孙建军. 扬州大学, 2017(12)
  • [6]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D]. 杨军.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1)
  • [7]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秀珍菇的各类氨基酸效应的主成分分析[J]. 王正荣,江枝和,鄢铮,陈躬国,郑英姿.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4)
  • [8]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D]. 孙圳. 扬州大学, 2013(04)
  • [9]添加猪粪渣下竹荪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效应的主成分分析[J]. 颜振兰. 食用菌, 2012(05)
  • [10]不同播期下优质稻桂华占、八桂香花后碳氮物质流转与籽粒生长相关性[J]. 胡钧铭,江立庚,徐世宏,韦善清,梁和,董登峰.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6)

标签:;  ;  ;  ;  ;  

5个早籼品种不同播期水稻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