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总目录2002

工程力学总目录2002

一、工程力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贾正大[1](2021)在《基于浯屿岛台站的海洋地震噪声及地震动衰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陆续开展了海底观测网建设工作。中国自“十一五”开始,也启动海底观测网建设方面的研究。借助国家项目的支持以及国产海底地震仪的发展,我国的东海、南海等海底观测台、观测网也相继建立。2018年,在漳州浯屿岛建成了浯屿岛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台站。台站运行期间,记录到了大量的数据,为研究海洋地震以及海底观测网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利用浯屿岛台站记录的数据,通过仪器互相关的方法进行钟差分析,对长期工作于海底的国产OBS时钟进行检测。通过对记录到的噪声进行时域、频域分析,发现噪声记录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利用仪器自噪声分析对出现的异常给予解释。基于噪声处理时对仪器记录数据正常与否的判断,对正常的数据进行地震信号峰值(PGV、PGA)拾取,同时将水平分量进行极化处理。结合福建中小地震动衰减模型,拟合出适用于海洋地震的衰减关系,并将该模型与陆地台站记录到的数据做对比。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将不同仪器的同时段数据进行互相关处理,判断出不同仪器之间的钟差情况。利用海洋台站与陆地台站互相关,判断出仪器的时钟状态,发现各个仪器存在钟差,但不影响地震信号拾取。2.计算并画出噪声均方根曲线,得到噪声随时间变化情况;画出噪声功率谱密度图,对均方根曲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频域分析。基于经典的两通道互相关分析方法计算仪器自噪声,分析自噪声对仪器噪声记录的影响。3.通过波形图判断仪器是否记录到地震信号,绘制傅里叶谱图判断地震信号相较于噪声的强度。利用地震数据计算出震级,对比计算震级与目录震级,判断仪器记录地震信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人工拾取地震峰值信号PGV、PGA。对于E-W、N-S分量的PGV、PGA,通过水平分量旋转方法得到极化后的水平分量。4.利用海洋台站和陆地台站对海洋地震信号的数据记录,计算模型与记录值差值的标准差,判断福建中小地震动衰减模型是否适用。根据拾取得到的峰值速度和峰值加速度,采用两步法拟合模型参数。对比并分析海洋模型对海洋台站数据和陆地台站数据的适用度。

祝达[2](2020)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就高铁安全运营而言,地震是最能对其构成威胁的自然灾害。因此,开展高铁地震预警研究是降低甚至消除天然地震对高铁安全运营造成损害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基于现场模拟的并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场地以及高铁沿线干扰等因素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天然地震波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但其成本较高且耗时费力。因此,本文从室内原型模拟的角度出发,研发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并通过该测试系统模拟、生成、发送地震波以及非地震干扰波以对国内现行的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开展测试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地震预警、高铁地震预警系统以及虚拟仪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适用于高铁地震预警系统模拟测试研究的振动台模拟、板卡模拟以及软件模拟等三种模拟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采用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 VIEW研发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并利用其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功能进行测试的方案。2.介绍测试数据的来源及构成以及天然地震波的选取标准,并提出一种近似呈线性分布的多台站记录选取方法;对地震波、干扰波等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Django开发具备近似呈线性分布的多台站识别、选取功能的地震数据查询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多台站P波预警测试数据的选取效率。3.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 VIEW研发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通过实例对测试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并对原始波形和采集波形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测试系统的幅值精度为0.005±0.002 gal且加速度峰值时刻是无差别的,即本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是精确的、可靠的。进一步地,利用该测试系统对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进行功能验证与测试,确定本文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是可行的、高效的。

赵岑[3](2019)在《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预警是一种新兴的实时地震减灾技术。在地震预警中,对预警目标地点地震动大小的预测是一个关键技术环节。常规的预警算法利用P波记录进行地震定位、估算震级,然后运用地震动衰减关系(GMPE)来估计S波的地震动参数。地震定位的误差、震级估算的误差,再加上GMPE本身的固有不确定性,导致估算出来的S波地震动参数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诸如Pd–PGV模型之类的现地预警模型,利用P波地震动参数和S波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预测,但忽略了震源信息、传播路径、场地条件等关键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在这一环节上,目前的预警算法有待改善。本文针对预警目标场地地震动预测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现地预警模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本文称为S/P谱比模型)。在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P波后,利用P波3秒反应谱的观测值,乘以S/P模型的谱比预测值,对随后到达监测台站的S波的反应谱进行预测。将反应谱预测结果与事先设定好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是否需要发出警报。新的预警模型丰富了地震预警的算法,提高了对预警目标场地S波地震动参数的预测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日本、美国西部、中国西南3个地区的地震记录,研究了S波反应谱与P波前3秒的反应谱的比例关系(本文称为S/P谱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发现:震级、震源距离、场地条件是S/P谱比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频发的中小地震,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级;在需要预警的中短距离范围内,S/P谱比值不依赖于震源距离;场地条件对S/P谱比值存在显着的影响,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模型使用的场地参数(VS30或场地类别SC)容易勘测;在日本俯冲带地区,S/P谱比值基本上不受地震类别的影响,S/P模型避免了使用P波记录确定地震类别的困难;震源机制对S/P谱比值的影响较小,在大部分谱周期上统计不显着,可以不考虑。2.分别建立了适用于日本俯冲带地区的S/P模型、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P模型、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S/P模型。3.在建立模型后,利用S/P模型和P波3秒反应谱的记录值,对S波反应谱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和记录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参考中国高速铁路暂行的地震紧急处置方案,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PGA=40、80、100或120 gal为报警阈值,对S/P模型的预警效果进行了测试,统计了正确报警、误报和漏报的比例。结果表明:S/P模型能够有效地运用于高铁预警中;模型预警效果良好,正确报警的比例比误报和漏报大许多。5.对S/P模型的预测对象进行了扩展,使其除了S波反应谱和PGA之外,也能够对地面运动峰值速度PGV、谱强度SI、日本气象厅地震仪器烈度IJMA进行有效的预测。

冯骏[4](2019)在《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用于分析和评估区域的地震危险和潜在的地震灾害可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为政府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应急方案及区域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在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现在,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GIS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地震信息的管理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开发出一个通用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信息系统,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分析和管理工具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13]3108)和昆明理工大学横向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KK0201421103)“毕节市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依托,根据项目研究需求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数据库及信息系统软件,旨在为研究区域的地震灾害分类响应过程提供高效的、智能的、可视化的辅助决策,以供管理者进行震前灾害预测、震时制定应急救援方案以及震后的重建工作服务。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地震风险损失评估模型研究现状、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与总结。其次针对研究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所涉及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筑物损害及人员财产损失评估、救援路径分析、地震应急分类响应信息发布等方面的需求,选择适合研究区域的地震动衰减模型和建筑物损害矩阵,确定了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个模块的功能;再结合PEOMG地震灾害预案知识模型,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语义知识划分,并形成地震应急分类响应辅助决策内容的形式化表达。本文最后使用ArcSDE加SQL Server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地震应急分类响应数据库;并使用C#编程语言,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接口库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信息系统软件,实现地震风险损失评估和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等相关功能模组并完成测试。本文中的地震灾害风险损失评估模型及其应急分类响应过程等相关研究工作可以为区域级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为区域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刘海涛[5](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张力方[6](2019)在《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鲜水河断裂带及周边为研究示范区,开展强震构造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该断裂带为我国南北地震带的西北分支,地震构造复杂,历史上大震频发,是人口稠密的峡谷型人口聚集带。未来仍将面临强震破坏及诱发型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一直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关注地区,因此在该地区开展针对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尤为必要。由于整个地区贯穿一条由多个分段组成全新世走滑断裂,其地震活动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特征,同时受到较活跃的本底地震和中强地震的影响。故在本文中,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多种地震潜源建模,并采用时间相依的地震复发模型进行未来不同时间窗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为实现该目的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对于活动断裂分段上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尤其是鲜水河断裂带具有典型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故根据特征断层的三维构造参数建立三维断面源,震级频度关系采用特征地震模型;大震复发性描述除了采用常规的泊松分布模型,并采用以离逝时间为条件的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用多种震级-破裂经验关系综合评价特征震级大小与平均复发周期及方差,得到不同时间窗内大地震的发震概率;采用断层距的衰减关系得到近断层区域的地震动分布。采用断层距衰减关系可体现逆冲构造发震时的地震动上下盘效应,并有望解决经典水平面源容易低估近断层地震的问题。在布朗过程时间模型中特征震级大小、复发周期和非周期因子是影响时间相依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因子,在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信息不很完备的情况下,需慎重使用,地震复发模型应采用泊松模型以降低系统不确定性。(2)对于强震构造区的本底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成丛性和条带性,为了体现这种空间不均匀性,采用网格化的点源模型,地震发生率估计采用考虑构造对其影响的椭圆平滑算法;震级频度关系为截断的G-R分布,地震复发采用泊松分布模型表达。最终得到的地震危险性与本底地震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空间相关性,有效解决了经典水平面源模型无法体现本底地震分布不均匀性的问题。(3)对于强震构造区本底地震和特征地震之间的中强地震活动,其发震位置和时间依然与活断层活动性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只是相关性要比特征地震的弱很多,在空间与时间上呈现更多的随机性。所以,采用活动性类似的几条断层的包络区作为其潜在震源区,即经典的水平面源模型,采用等效的平均地震深度。考虑的震级范围为本底地震上限到特征断层的次大震级,地震活动为遵循G-R分布的泊松过程,并借鉴空间分布函数以体现地震在各潜源区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以上三种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得到三类潜源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危险性,最终给出多概率(重现期475年、2475年)多频段(峰值、0.2s和1s)的地震动谱参数评估结果。(4)以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中三维断层面源中特征断层的震源参数,进行基于设定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评估,得到近断层的地震动场模拟结果。该方法具有明确的物理机制,由于放弃了地震要素中最难把握的时间因素,得到确定性的结果可视为鲜水河断裂带最大可信地震动,可作为概率地震危险分析中对小概率水准地震动上限的约束值。根据比较分析,在断层30km缓冲区内50年超越概率2%的结果与该确定性结果基本一致。

黄佩蒂[7](2018)在《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地震是主要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之一,往往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是地震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对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是确定地震响应等级并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对于境外救援则影响到国际救援力量和物资调派等重要安排。总结国内外现有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较为常用的人员死亡经验公式和基于结构损伤程度的人员死亡率模型对于地震人员伤亡各种影响因素的考虑仍然不全面。国内的学者开始采用一些新兴方法对人员伤亡的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探讨和使用,但是模型大多以国内强震震例为数据基础,对于境外地震还没有做充分的研究。同时,国内外的地震基础数据库并没有全面完整地收录人员伤亡的各个影响因子等数据。为此,本文在建立完备的全球地震人员伤亡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考虑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地震人员伤亡情况,探讨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初步评估模型,可为未来地震人员伤亡数量进行快速评估,为境外救援指挥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以收集完整的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各类信息为准则,设计了统一的数据格式,建立了全球尺度下的破坏性地震人员伤亡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收集1900年至2017年全球大于或等于5级的致死性地震的人员伤亡情况及影响因素,包含从地震因素、房屋破坏情况、地区地理经济人口等多方面考虑下的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诸多因子。收集了多个含有人员伤亡数据的地震数据库,根据各个来源数据库的侧重性和可信度,按照优先顺序和规定格式对各影响因子数据进行选取和整理,最终收录2032条致死性震例。2.研究了地震人员伤亡的关键因子,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与人员伤亡数量的相关性,从各影响因子的科学性、震后获取的时效性、相互间的交叉性以及数据收录的完整性出发,选取了震级、震中烈度、震源深度、房屋毁坏数、受灾人口数、发震时间、次生灾害、震中海拔、国家人均GDP共9个影响因子作为人员伤亡初步评估的指标。3.选用1900年至2007年的境外致死性震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初步评估模型。包括确定评估模型的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取各指标权重,建立境外地震人员伤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采用2008年至2017年境外致死性震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较为科学合理,可为境外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刘玉法[8](2018)在《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条断层的强震活动与其所处的断裂系统存在明显的大震响应关系,因此,单条活动断层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不仅要考虑断层本身的活动特点,更应将其放置于断裂系统中从总体上把握。而活动块体边界断裂是大震的主要发震构造,在我国,块体边界断裂控制了全部的8级以上及约80%的7级以上强震,在1973年以前的150多年里,鲜水河-安宁河断裂系统共发生10次7级以上强震,现今随时都有发生强震的可能。南河断裂正是处于川滇块体东边界鲜水河-安宁河断裂系统的一条活动断裂,长期以来由于无强震记录而被忽略,尚未开展系统性研究,那么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如何?晚第四纪活动强度如何?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如何响应?由南河断裂参与的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该如何构建?南河断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如何?未来在强震作用下的最大位错、地质灾害又如何分布?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为南河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资料,对川西地区的灾害防治提供指导,而且有助于理解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系的破裂行为、滑动行为及大震响应模式。鉴于目前地震短临预报存在具体的科学难题,建立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到强震引起的灾害预测关联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确定了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通过对断错微地貌的精细测量与被错断地貌年龄测试,确定了南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滑动速率。通过对断裂的探槽研究,确定了南河断裂的晚全新世古地震序列与最大发震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构建了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并在总结以往震例最大位错和砂土液化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在强震作用下,南河断裂的最大位错分布范围与砂土液化的风险性分布范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查明了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南河断裂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断裂北起于安宁河谷与安宁河断裂相交,总体走向N45°E,穿越冕宁盆地,过芫根地、河里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东方村,向南西延伸,在尔马嘎村一带线性消失,总体长度约70km。断裂结构在北段分为南北两支,北支隐伏通过冕宁县城,南支分布于冕宁盆地南麓。两条分支断层北端与安宁河断裂相交,南端在芫根地一带交汇。继续向南西延伸,过河里乡、卫星发射中心,在东方村一带形成左旋右阶结构,表现为地貌上的线性挤压脊,而探槽揭露断裂在南段形成左旋左阶结构,表明南河断裂为以走滑性质为主,同时存在张剪破裂与压剪破裂样式。2)查明了南河断裂的活动性、滑动速率及古地震序列。南河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断裂,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逆冲性质,本论文共揭露了三次地震事件,分别距今为468a—118a、891a—468a和5690a-6400 a。古地震事件反映了断裂发生过全段破通性事件,断裂活动可能表现为丛集特征。断错地貌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层槽谷、断层垭口、堰塞塘、断错水系与洪积扇体、断尾沟等活动地貌特征。断面擦痕揭露水平与垂直分量约为4:1,断裂晚全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约为2.6±0.2mm/a,垂直约为0.6±0.1mm/a。3)提出了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为级联破裂和大震触发。古地震表明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产生两次级联破裂事件,分别为Event(5690a-6400aBP)和(118a-468aBP),最新一次级联破裂的历史地震可能为1786年康定7?级地震;南河断裂上的事件Event(468a-891aBP)可能是对安宁河断裂紫马垮—野鸡洞段地震事件Event(1030a-1050aBP)的响应,二者最短的时间间隔为39a。同时说明南河断裂即可以与安宁河断裂发生级联破裂,也可以独立成为发震构造。历史记录中的1480年越西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普雄河断裂。4)提出最大同震位错一般位于地表破裂的中后段,地表最大位错的主控因素为断面的构造样式,局部的岩性差异为次要控制因素。倒转逆断层、顺层断面及岩性差异是形成最大同震位错的有利地质条件。5)分析了南河断裂的强震危险性。通过南河断裂所处的构造位置、断层规模及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地表位错值,综合确定认为南河断裂的最大发震能力为7.5级。估算的南河断裂的同震最大水平位错为3.1±0.43m,分布于纸厂河沟—东方村一带的可能性最大。6)构建了南河断裂参与的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南河断裂分解了来自安宁河断裂约2.6mm/a的水平滑动速率,较合理的解释了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的滑动亏损问题,本结论支持GPS反演结果,支持川滇块体东边界的非连续变形模式。7)提出了砂土液化风险性评估的构造地质学方法,能较快速的判定震后砂土液化的分布范围,对防灾、救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利用该方法得到南河断裂设定7.5级地震的液化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冕宁县城一带、惠安乡、大桥水库、河里乡以及林里乡-泸沽镇一带,这些地区可能会发生砾石土液化,尤其是在冕宁县城一带的南河河谷;中等液化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彝海乡、礼州-西昌一带;液化低风险区主要位于Ⅵ度区,如拖乌乡、黄联关镇一带。

王旭辉[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宋洋[10](2017)在《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以华北地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台网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破坏性地震监测预报的效果与能力十分显着。然而,井网的建设与运行中也暴露了监测井监管部门层级复杂,监测井结构与质量参差不齐,观测仪器采样率低、数据缺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地下流体在地震监测预报中作用的充分施展。如何选择监测井的点位,如何确定地震引起的监测井水位变化的影响要素,如何对监测井效能进行评估,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当前的形式下,地下流体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孔弹性理论与应变模型,以完整的典型构造单元的监测井为研究对象,依托井水位同震响应研究成果,首次尝试采用改进的FCE-AHP方法开展监测井效能定量化评价体系研究。可用于对现有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井的筛选与评估,也可为在建及计划建设的地下流体监测井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同类块体构造单元的相似现象分析也具有借鉴作用。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监测井效能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对专家评价法、多目标决策方法(MODM)等7种现阶段主要的综合评价方法的评析与研究,认为改进的FCE-AHP法是最符合监测井效能评价指标特点的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计算组合权重,并引入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关系矩阵,从指标赋权和综合评价隶属度计算两方面对传统法进行了修正,有效地避免了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2)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强调以井-含水层系统为评价主体,分析了同震与前兆对井-含水层系统的作用过程,根据监测井效能评价的基本原则及评价依据,确立了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的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从观测背景、观测仪器与配套设施以及观测数据质量三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监测井效能的影响因子及其评价参考值,共计29项。以此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筛选,选取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可量化指标20项。最终确立了多目标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的步骤,并给出了监测井效能评价指标筛选的流程。(3)典型构造单元井水位同震响应规律研究。以华北地块区为典型区进行实例研究,选取地块区161口地下流体监测井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远场大震为触发条件,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探讨华北地块区域大尺度面状井水位同震响应规律。继而探讨不同规模断裂带附近井的响应规律。由于采用分钟值序列数据,该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华北地块区同震水位变化影响要素分析。利用SPSS中的回归分析法确定井水位变化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采用Matlab对井水位变化进行频谱分析,揭示监测井水位同震响应频段,同时利用Baytap-G程序提取潮汐因子、振幅比与相位差,进而分析地震引起的井-含水层渗透性变化规律,并对地块区不同部位进行响应敏感度空间分析。影响要素分析结果充分体现了同震水位变化的复杂性,利用单一个指标无法真正揭示监测井对应力应变的响应能力。以上研究成果,也为华北地块区监测井效能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5)华北地块区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研究。结合监测井背景资料缺失情况,计算各指标权重,将同震响应率、同震响应幅度、潮汐因子、距活动断裂带的距离、距干扰源的距离、观测井深度、井径及含水层渗透系数8个最能体现监测井效能的参数,作为典型区监测井效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的FCE-AHP法对具有同震响应的74口“十五”观测井进行评价与等级评定。总体来看,华北地块区地震地下流体水位监测井整体效能偏低,优秀井数量偏少,良好、中等井比重较大。因此,以地震监测预报为目标的地下流体监测井网优化与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监测井效能评价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的评价过程中存在背景资料缺失、指标参数计算干扰因素多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二、工程力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力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浯屿岛台站的海洋地震噪声及地震动衰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震动衰减
        1.2.2 海洋地震动衰减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海底观测台站介绍及数据预处理
    2.1 引言
    2.2 国内外海洋观测网发展现状
        2.2.1 国外现状
        2.2.2 国内现状
    2.3 台站与仪器信息
    2.4 数据收集整理及预处理
        2.4.1 建立数据集
        2.4.2 数据预处理
    2.5 钟差判断
    2.6 小结
第三章 台站噪声分析
    3.1 引言
    3.2 噪声均方根分析
    3.3 噪声功率谱密度分析
    3.4 仪器自噪声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数据筛选与地震信号拾取
    4.1 引言
    4.2 数据筛选
        4.2.1 波形图
        4.2.2 傅里叶谱
    4.3 仪器记录地震信号能力分析
    4.4 地震信号拾取
    4.5 水平分量旋转方法极化
    4.6 小结
第五章 海洋地震动衰减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选择
    5.3 海洋地震动衰减模型拟合
        5.3.1 垂直分量模型
        5.3.2 水平分量模型
    5.4 模型对比
        5.4.1 PGV衰减模型对比
        5.4.2 PGA衰减模型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及尚需研究的工作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预警
        1.2.2 高铁地震预警
        1.2.3 高铁地震预警系统
        1.2.4 虚拟仪器技术
    1.3 地震预警系统模拟测试方法研究
        1.3.1 振动台模拟测试
        1.3.2 板卡模拟测试
        1.3.3 软件模拟测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测试数据
    2.1 地震数据
        2.1.1 数据来源及构成
        2.1.2 数据筛选
        2.1.3 数据处理
    2.2 测试数据统计分析
        2.2.1 概述
        2.2.2 中国大陆地震数据
        2.2.3 中国台湾地震数据
        2.2.4 日本地震数据
        2.2.5 美国地震数据
        2.2.6 非地震干扰数据
    2.3 基于Django的地震数据查询系统
        2.3.1 需求分析
        2.3.2 系统设计
        2.3.3 系统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ab VIEW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
    3.1 测试系统可行性分析
    3.2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3.3 测试系统硬件配置
        3.3.1 信号发生器
        3.3.2 分配器
        3.3.3 数据采集器
        3.3.4 监控主机
        3.3.5 前端预警服务器
    3.4 测试系统软件分析
        3.4.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3.4.2 软件操作流程分析
    3.5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3.5.1 前面板设计
        3.5.2 程序框图设计
    3.6 测试系统运行与分析
        3.6.1 测试方案
        3.6.2 测试系统验证实例
        3.6.3 测试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研究展望
附录 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2.1 地震预警的概念
        1.2.2 地震预警的方式
        1.2.3 关于地震预警的几个注重点
    1.3 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3.1 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
        1.3.2 美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3.3 意大利的地震预警系统
        1.3.4 中国的地震预警系统
    1.4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1.4.1 日本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4.2 中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
    1.5 地震预警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5.1 地震预警中的地震定位
        1.5.2 震级估算方法
        1.5.3 预警目标场地的地震动预测
    1.6 研究现状总结与本文研究主题
        1.6.1 研究现状总结
        1.6.2 本文的研究主题
    1.7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建立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的基本方法
    2.1 S/P模型的基本思路
        2.1.1 S波与P波频谱相关性的分析
        2.1.2 实际记录数据中的观察
        2.1.3 反应谱作为预警参数的优越性
    2.2 P波和S波到时的拾取
        2.2.1 P波到时的拾取
        2.2.2 S波到时的拾取
    2.3 建立模型的基本方法
        2.3.1 随机效应回归方法
        2.3.2 残差分析方法
        2.3.3 显着性检验与拟合优度
        2.3.4 回归参数的平滑方法
第3章 基于日本Ki K-net台站数据的S波 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3.1 数据集的建立
        3.1.1 记录的收集、检查与筛选
        3.1.2 地震记录的相关信息
        3.1.3 建立模型使用的样本集
    3.2 模型的建立
        3.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2.2 方程形式
        3.2.3 模型参数
    3.3 残差分析
        3.3.1 模型残差分布
        3.3.2 震源机制影响的分析
        3.3.3 地震类别影响的分析
        3.3.4 场地间残差的分析
    3.4 模型标准差
        3.4.1 模型标准差的大小
        3.4.2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
    3.5 模型预测与报警检验
        3.5.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预测结果
        3.5.2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3.5.3 报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适用于美国西部的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
    4.1 样本集的建立
        4.1.1 记录的检查与筛选
        4.1.2 采用的样本集
    4.2 模型的建立
        4.2.1 S波P波反应谱比值的变化趋势
        4.2.2 方程形式
        4.2.3 模型系数和标准差
        4.2.4 残差分析
        4.2.5 S/P谱比值的预测
    4.3 模型预测与报警结果
        4.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结果
        4.3.2 报警结果
    4.4 模型的局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中国西南地区的谱比模型
    5.1 数据集的建立
        5.1.1 地震记录的来源
        5.1.2 地震资料的收集
        5.1.3 记录的检查、筛选与数据处理
        5.1.4 建立模型所用的数据集
        5.1.5 数据集的构成特点
    5.2 模型的建立
        5.2.1 美国西部模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适用性
        5.2.2 模型建立的步骤
        5.2.3 路径项的回归
        5.2.4 震级项的回归
        5.2.5 模型常数项的确定
        5.2.6 场地效应项的确定
        5.2.7 模型确定
    5.3 模型检验
        5.3.1 S波反应谱的预测
        5.3.2 报警结果
        5.3.3 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比较
        5.3.4 和P_a-PGA现地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
        5.3.5 模型的局限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地震动强度参数的S波P波比值模型
    6.1 对PGV的S/P模型
        6.1.1 对P_d-PGV方法的改进
        6.1.2 模型的建立
        6.1.3 PGV的预测
    6.2 谱强度SI的S/P模型
        6.2.1 谱强度SI在地震预警中的用途
        6.2.2 模型的建立
        6.2.3 谱强度的预测
        6.2.4 基于SI的高铁预警检验
    6.3 仪器烈度IJMA的预测模型
        6.3.1 地震预警中仪器烈度的预测方法
        6.3.2 通过PGV、SI的预测结果换算IJMA
        6.3.3 使用P波烈度IP预测IJMA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风险损失评估模型研究
    2.1 地震风险损失评估内容
    2.2 地震危险性分析
        2.2.1 地震危险性概述
        2.2.2 地震烈度等震线图
        2.2.3 地震动参数衰减模型
    2.3 建筑物地震风险损失评估
        2.3.1 建筑物震害损失评估方法
        2.3.2 建筑类型
        2.3.3 震害等级划分
        2.3.4 建筑物震害矩阵
    2.4 地震风险损失评估计算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预案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决策知识建模
    3.1 知识建模要素分析
        3.1.1 应急预案结构分析
        3.1.2 应急业务规则
    3.2 地震应急决策知识模型研究
        3.2.1 事件相关的本体模型
        3.2.2 应急决策知识模型
        3.2.3 应急业务规则建模
    3.3 应急决策知识建模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开发
    4.1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
        4.1.1 系统设计目标
        4.1.2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需求分析
    4.3 系统总体设计
        4.3.1 系统总体框架
        4.3.2 业务功能设计
        4.3.3 系统模块化设计
    4.4 系统开发环境
    4.5 地震应急响应数据库
    4.6 系统开发实现
        4.6.1 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实现
        4.6.2 地震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4.6.3 地震专题图功能实现
        4.6.4 地震应急响应辅助决策功能实现
        4.6.5 地震峰值加速度计算功能实现
        4.6.6 地震烈度模拟功能实现
        4.6.7 地震分类响应功能实现
    4.7 系统测试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5)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强震构造区面临巨大的地震风险
        1.1.2 经典概率性地震危险性方法的三个基本假设面临的挑战
        1.1.3 地震危险性技术发展的需求
    1.2 国内外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1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美国地震危险性分析发展状况
        1.2.3 我国概率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4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与选题意义
        1.3.1 科学问题
        1.3.2 选题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强震构造区多层异构潜在震源区划分
    2.1 引言
    2.2 研究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概况
    2.3 研究区地震目录资料及预处理
        2.3.1 地震活动概况
        2.3.2 研究区地震目录
    2.4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2.5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研究
        2.5.1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活动特征
        2.5.2 鲜水河断裂带的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研究
        2.5.3 鲜水河断裂带分段上滑动速率研究
        2.5.4 鲜水河断裂带的单段破裂统计
    2.6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的建立
        2.6.1 多层异构潜源模型方法与原则
        2.6.2 鲜水河断裂带的三层异构潜源模型建立
    2.7 衰减关系选取
    2.8 小结
第三章 三维潜在震源模型建立与危险性分析
    3.0 引言
    3.1 三维断层面源的建立
    3.2 三维断层面源上震级-频度分布
    3.3 地震复发概率模型
        3.3.1 时间独立的泊松模型
        3.3.2 时间相依的复发概率模型
    3.4 三维断层面源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3.5 三维断层面源上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3.5.1 利用活断层规模与滑动速率评估活动性参数
        3.5.2 蒙特卡洛模拟古地震进行活动性参数评估
    3.6 三维断层源的不同计算模型结果比较
        3.6.1 相同震级-频度模型下不同概率分布函数(Poisson+BPT)
        3.6.2 计算结果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空间平滑模型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本底地震潜源的空间平滑方法
        4.2.1 背景点源的震级-频度分布关系
        4.2.2 考虑断层导向性的空间平滑方法
        4.2.3 二阶空间平滑方法
    4.3 不同地震目录建立计算模型
    4.4 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方法
    4.5 断层导向性的椭圆空间平滑结果
    4.6 由背景网格点源模型得到的地震危险性结果
    4.7 经典水平面源模型
        4.7.1 利用空间分布函数得到水平面源的活动性参数
        4.7.2 经典水平面源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特征地震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区历史破坏性地震重现模拟
        5.2.1 地震动模拟方法
        5.2.2 康定MW6.0 级地震动模拟与验证
        5.2.3 康定MW6.0 地震动模拟结果
        5.2.4 地震动的衰减特征
    5.3 基于特征断层的区域性地震动场模拟
        5.3.1 特征地震的震源参数确定
        5.3.2 区域地震动场模拟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多模型融合方案
    6.1 不同潜源的全概率综合方法
    6.2 不同潜源模型的全概率综合结果
        6.2.1 时间相依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6.2.2 时间独立的综合危险性结果
    6.3 概率地震危险的逻辑树加权分析
        6.3.1 逻辑树方法介绍
        6.3.2 逻辑树加权结果
    6.4 地震危险性的震级与距离反聚合分析
    6.5 地震危险性的概率与确定性结果比较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期刊论文

(7)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地震基础数据库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
    2.1 引言
    2.2 全球历史地震人员伤亡基础数据库
        2.2.1 数据库收录标准
        2.2.2 数据库内容及格式标准
        2.2.3 数据库的建立
    2.3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2.3.1 地震因素
        2.3.2 房屋抗震能力和房屋毁坏数量
        2.3.3 其他因素
        2.3.4 影响因子初步选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层次分析法与指标体系的确定
        3.2.1 层次分析法(AHP)
        3.2.2 地震人员伤亡评价指标体系
        3.2.3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
    3.3 灰色关联度与指标权重计算
        3.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介绍
        3.3.2 关联分析结果
        3.3.3 权重指标的确定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介绍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初步研究
    4.1 境外地震人员伤亡综合评估模型
    4.2 地震实例验证
    4.3 评估模型优缺点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问题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南河断裂及其断裂系统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强震破裂预测研究现状
        1.2.3 砂土液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2.1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
        2.1.1 松潘—甘孜造山带
        2.1.2 扬子陆块
    2.2 活动块体及其GPS形变场
    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4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2.5 区域主要断裂
        2.5.1 鲜水河断裂带
        2.5.2 安宁河断裂带
        2.5.3 则木河断裂
        2.5.4 大凉山断裂
        2.5.5 南河断裂的基本特征
第3章 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
    3.1 南河断裂的几何展布与活动地貌特征
        3.1.1 南河断裂南支活动地貌特征
        3.1.2 南河断裂北支活动地貌特征
        3.1.3 冕宁县城一带断裂隐伏区断层探测
    3.2 南河断裂的断面擦痕与滑动速率
        3.2.1 断面擦痕
        3.2.2 断层滑动速率
    3.3 断裂的古地震序列
        3.3.1 东方村探槽(TC1)及古地震分析
        3.3.2 河边乡探槽(TC2)及古地震分析
        3.3.3 安家村探槽(TC3)及古地震分析
    3.4 南河断裂古地震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
    4.1 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主要历史强震
    4.2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
        4.2.1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
        4.2.2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级联破裂分析
    4.3 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
    4.4 最新一次古地震的历史记录归属
        4.4.1 1536 年西昌北7?地震分析
        4.4.2 1480 年越西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4.4.3 南河断裂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历史地震记录归属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研究
    5.1 地表破裂峰值分布特征研究
        5.1.1 以往震例地表破裂峰值分布规律研究
        5.1.2 同震地表破裂峰值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5.2 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研究
        5.2.1 强震震级与位置的预测
        5.2.2 南河断裂未来百年最大水平位错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6.1 以往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6.1.1 汶川Mw7.9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
        6.1.2 2013 年芦山Ms7.0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6.1.3 康定Ms6.3 级与九寨沟Ms7.0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6.1.4 砂土液化分布规律
        6.1.5 砂土液化判定的构造地质学方法的实例验证
    6.2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6.2.1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地震动分布预测
        6.2.2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10)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以华北地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井水位同震响应现象研究
        1.2.2 井水位同震响应机制研究
        1.2.3 我国地下流体监测井建设运行现状
        1.2.4 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井效能评价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1.3.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1 基本方法概述
        2.1.1 综合评价的定义
        2.1.2 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2.1.3 综合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模型
        2.2.1 效能评价模型特征
        2.2.2 传统的FCE-AHP综合评价模型
        2.2.3 改进的FCE-AHP综合评价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
    3.1 效能评价原则及评价依据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依据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2.2 监测井效能影响因子分析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3.3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地块区监测井观测背景及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
    4.1 监测井基本条件及选定依据
        4.1.1 井的分布
        4.1.2 自然地理及区域构造条件
        4.1.3 水文地质条件
        4.1.4 井的结构及观测仪器
    4.2 地震目录
        4.2.1 区域大尺度面状井水位研究震例目录
        4.2.2 地块内部小型线状断裂附近井研究震例目录
    4.3 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及规律分析
        4.3.1 井水位同震响应率
        4.3.2 井水位同震响应形态
        4.3.3 井水位同震响应幅度
        4.3.4 典型构造部位井水位同震响应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块区同震水位变化影响要素分析
    5.1 同震水位变幅与震级、震中距的关系
    5.2 高响应率-高变幅监测井观测背景解析
        5.2.1 构造部位
        5.2.2 含水层岩性及地下水类型
        5.2.3 观测井的结构
    5.3 监测井水位变化频谱分析
        5.3.1 分析方法与实现程序
        5.3.2“一震多井”频率-振幅谱分析
        5.3.3“一井多震”频率-振幅谱分析
    5.4 地震引起的井-含水层系统渗透性变化分析
        5.4.1 基本原理
        5.4.2 实例分析
    5.5 同震水位变化响应敏感度的空间分析
        5.5.1 响应敏感度的计算
        5.5.2 响应敏感度空间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地块区监测井效能评价与结果解析
    6.1 效能评价指标的选取
    6.2 效能评价模型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状态等级的界定
        6.2.2 基于AHP法与变异系数法的评价指标赋权
        6.2.3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6.3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结果
    6.4 监测井综合效能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图1 典型井对远场大震响应特征统计对照图
附表1 全球震例基本参数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工程力学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浯屿岛台站的海洋地震噪声及地震动衰减研究[D]. 贾正大.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铁地震预警测试系统研究[D]. 祝达.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地震预警中S波P波反应谱比值模型研究[D]. 赵岑.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基于GIS的地震应急分类响应系统研究与开发[D]. 冯骏.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5]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6]强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潜在震源模型研究[D]. 张力方.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7]境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研究[D]. 黄佩蒂.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4)
  • [8]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D]. 刘玉法.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9]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10]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以华北地块区为例[D]. 宋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7(12)

标签:;  ;  ;  ;  ;  

工程力学总目录200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