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作为一种生活语言

论英语作为一种生活语言

一、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Living Language(论文文献综述)

张秀仿[1](2020)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莎士比亚研究,在四百多年的莎评史上是最辉煌的篇章。对这个在文学批评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人们了解但并不熟悉,甚至还有一些误解。随着莎士比亚研究的深入,艾布拉姆斯和克莱恩等新批评学派创立了四坐标体系,以作者、作品、世界和读者四要素探讨新古典主义莎评思想形成的渊源和批评范式。近年来,一些学者突破了“拥莎派”与“倒莎派”的框架,通过梳理新古典主义批评家着作的前言、后记或者是匿名出版的文章等,探讨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校勘、出版和批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文学批评史的发展来看,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莎士比亚研究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从十七世纪王朝复辟时期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到来之前,英国批评家在莎士比亚戏剧改编、出版与校勘的实践中,确立英国戏剧传统和批评原则,为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的英国诗人违背古典规则进行辩护或者是纠错。因此,对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以及诗人的形象与身份等问题进行探讨,是莎评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论文通过梳理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校勘和出版史,勾勒出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史的发展脉络,探究德莱顿、蒲柏与约翰逊等批评家莎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认识在这一历史时期莎士比亚的身份和形象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和启示如下:首先,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研究经历了奠基期、跃升期与完善期三个阶段。奠基期是从王朝复辟时期开始到十七世纪末。这一时期是英国戏剧诗人改编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时期,亦可称为德莱顿时代。德莱顿与公爵剧团的管理者达文南特合作改编《暴风雨》,改变了伦敦舞台以弗莱彻和博蒙特戏剧为中心的演出风尚,促进了德莱顿的英雄剧创作与莎评思想的形成。虽然德莱顿改编莎士比亚悲剧没有严格遵循英雄剧的韵文传统,但充分体现了“爱”、“荣誉”与“友谊”的英雄剧主题,影响了十八世纪莎士比亚戏剧出版与校勘史发展。跃升期是十七世纪上半叶,从十八世纪尼克拉斯·罗编订第一个八开本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到1733年西奥博尔德编订的版本问世,亦可称为蒲柏时代。在这一时期,蒲柏确立的底本校勘原则,确立了以考证、校勘、批评和鉴赏融为一体的批评体系,超越了出版商雅各布·汤森在版本标准化构建方面产生的影响。尼克拉斯·罗、蒲柏和西奥博尔德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校勘与批评,标志着莎士比亚批评范式从探讨戏剧的寓教于乐与诗学正义,开始向戏剧文本的权威性、可信度和标准化进行转变。完善期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从威廉·沃伯顿编订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到十八世纪末马隆编订的版本结束,是新古典主义时期莎评思想的顶峰,也是浪漫主义的前奏。约翰逊编订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及其《序言》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里程碑式着作。约翰逊与史蒂文斯的合作,促进了十八世纪后期莎士比亚戏剧校勘的发展与马隆的莎士比亚传记学研究。马隆以环球剧场建成作为分水岭,以史蒂文斯整理的书业工会登记信息为参照,根据语言风格变化推定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顺序。这一研究,成为十八世纪之后学者研究莎士比亚创作分期的依据。其次,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寓教于乐原则、自然法则和普遍人性论为基本原则,形成了以德莱顿的莎士比亚人物性格论、蒲柏的莎士比亚戏剧结构论和约翰逊的悲喜场景杂糅体论为核心的批评体系。德莱顿寓教于乐原则的理论基础深厚,是多种诗学思想的融合。他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为基础,结合罗马诗人贺拉斯和卢克莱修的寓教于乐诗学思想,形成了以人物论为核心的莎士比亚戏剧批评体系。自然法则,是蒲柏在日夜研读荷马的基础上发现的、关于文学创作遵循的法则。在蒲柏看来,莎士比亚的独创性超越了荷马,他不是自然的摹仿者,而是自然的代言人。莎士比亚戏剧哥特式结构的美学特征是他的创作方式、日晷时间哲学与民族身份相互作用的结果。约翰逊的普遍人性论不仅是对德莱顿诗学思想的传承,也蕴含了蒲柏的自然法则,契合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人性论的理智、情感与道德三元结构。约翰逊超越了前人,洞察了莎士比亚戏剧是具有无限循环空间而又稳定的人性对话的莫比乌斯带。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喜场景杂糅是由命运无常中自然的得失之情;主从情节并存反映了普通人与命运抗争的艰辛过程是莎士比亚戏剧实现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典型人物是莎士比亚运用人性弱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动力。最后,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的身份与形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兼具偶像化、经典化与大众化三重特征。具体而言,莎士比亚的偶像化是指英国戏剧诗人从德莱顿、尼克拉斯·罗到大卫·加里克的诗人崇拜。德莱顿将莎士比亚尊为“英国戏剧诗人之父”,视其为英国的荷马。他根据“体液性格论”将世界文学史中的诗人分为开拓者与完善着,莎士比亚与荷马、卢克莱修和但丁一样,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多血胆汁质性格。尼克拉斯罗的《莎士比亚传略》是第一个莎士比亚生平,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大卫·加里克,修建莎士比亚神殿、在斯特拉福举行庆典纪念活动,真正推进了莎士比亚偶像化,促进了德国诗人对莎士比亚的崇拜、翻译与演出。莎士比亚的经典化是指十八世纪编者对戏剧的勘误补阙、艺术鉴赏与文化阐释的文本构建过程。在十八世纪《莎士比亚戏剧集》的编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通过比较和推理研究为基础,以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相互融合的校勘体系,使莎士比亚文本呈现三个特征:语言拼写规范化、戏剧幕次场次的划分符合时代的舞台风格、注释和批评相结合。莎士比亚的大众化意指莎士比亚戏剧从舞台观摩到文本阅读的审美嬗变。从舞台观摩到文本阅读,审美范式不再拘泥于舞台时空的制约,审美对象从行动摹仿到人物性格系统分析转变,审美标准从得体原则到自然语言的变迁。综上所述,德莱顿、蒲柏和约翰逊等批评家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的认识和评价,既有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也有他们生活的时代内涵,融合了时代思潮和历史背景,既具有形而上的思考,也具有形而下的实践。由此可见,对于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家使用“保守的”或者是“墨守成规的”标签并不客观,求“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从戏剧诗人、散文家或者是词典编纂家,在求“新”方面采用了双重标准:在创作过程中追随时代的脚步,符合时代的文学要求与审美趣味;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莎士比亚的过程中,依据古典法则结合英国文学传统,逐渐形成了新的批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发展,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成为推动戏剧理论发展的内动力。

黄琰[2](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翻译是一项跨国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领略原文之感性美,而是要将原文内含的信息成功地传递给受众并被他们接受。故新闻翻译必须要从目标受众的角度入手,呈现出符合目标受众阅读习惯的译文,以使信息传递的效率最大化。新闻翻译的这一诉求与目的论存在一种隐形的联系。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的翻译“等值论”,将译文的功能突显出来,提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该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而目标受众对译文的交际需求则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由此看出,新闻翻译与目的论都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将译文的交际功能放在首位,两者的核心要义是共通的。本论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采用韩语国际政治新闻及其汉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分析韩语国际政治新闻如何汉译,并进一步探讨作用于翻译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词汇层面对专有名词、外来词、缩略词的翻译进行重点分析,并探讨词性转换的翻译方法;句法层面的翻译分析包括句式结构、句中时态及语态的翻译;修辞层面首先阐明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的修辞特色,而后提出修辞的翻译方法;语篇层面着眼新闻全局,讨论新闻的全译、摘译和编译。在影响因素的论述部分,从‘文化’和‘读者’两方面探索作用于译文生成的影响因素。经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目的论对于指导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的翻译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并得出以下结论:韩语国际政治新闻翻译中,为使译文满足目标受众的阅读需求,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达到交际目的,针对局部视角下的词汇、句法和修辞可灵活采用包括直译、意译、增译、分译、释译等在内的翻译方法,针对整体视角下的语篇则可选取全译、摘译、编译的处理方法。在决定上述翻译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两国政治文化与新闻文化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同时也不可忽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认知差异的作用。

梁春兰[3](2020)在《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牛津译林版Word Power板块为例》文中提出词汇是高中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词汇记忆难度大、记忆不牢固以及词汇量多的问题一直让学生倍感头疼。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词汇的语言知识及其短语的使用,而忽视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导致运用词汇的效果不理想。针对词汇教学这一问题,结合语境理论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本研究基于语境理论,广泛阅读相关研究,结合高中牛津译林版教材中Word Power板块内容,以湖南长沙县XX学校高中二年级的英语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测试法,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如何结合语境理论与牛津译林版Word Power板块内容来设计词汇教学,二是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有何影响?首先,介绍了系统性原则、关联性原则与文化性原则,并从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结合Word Power板块内容设计词汇教学案例来阐述基于语境的词汇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注意事项。接着以牛津译林版模块五第二单元的Word Power板块为教学内容,融合了语境理论与系统性原则、关联性原则与文化性原则,进行了词汇教学实践。最后通过整理和分析词汇默写成绩、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记录的数据,从词汇教学效果和词汇学习策略分析语境理论应用于牛津译林版教材中的效果。研究表明在设计基于语境的词汇教学时,教师应该提高对Word Power板块的重视,利用语境理论来处理教学素材,并加强作业环节中的词汇语境运用。基于语境的词汇教学效果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词汇学习成绩,改善了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测词义解决生词问题,在情景语境的辅助下建立词汇的系统性,文化语境中学习词汇的文化知识,增强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

兰图[4](2020)在《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研究》文中认为新加坡因近年来发展迅猛被称为“新加坡奇迹”,李显龙总理将“奇迹”归因于双语教育。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众多的双语国家,英语属于外来语言,但新加坡立国之初便确立了英语的行政语言地位,这是当时新加坡面临的内忧外患决定的。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与经济实力的发展,汉语(即华语)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教育部成立母语检讨委员会,其后出版的《何品报告书》进一步对课程标准的修订作出指导,并于2015年发布《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15》,以此来适应新加坡国内华语环境的变化。从华文课程标准存在的理论与现实逻辑来看,其制定依据是其存在的基础,它准确地回答华文课标从何而来、因何而立,同时规定着华文课标的方法与目的。对制定依据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华文课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深刻的影响华文教育的目标与成果。因此,研究将不囿于课程标准本身,而是以课标制定的依据为重点,探析新加坡对于华语及华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价值需求。本研究以新加坡新版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作为取材,对其制定依据作出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新加坡国内华语现状进行阐述及整理,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归纳总结出新加坡华语目前呈现衰微的趋势。为了使论文更好地被理解,在第三章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课程架构、分项目标以及实施建议对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15进行呈现与总结。第四章以泰勒目标课程模式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因素分析法,从社会需求、学生经验、学科内容和功能三方面对新版华文课标制定的依据作出归纳与总结。在第五章中以第四章结论作为前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出新加坡在新时代下修订华语课标的依据的价值取向,从中剖析新加坡对华语持如何态度、对华语功能作如何理解。研究以新加坡为例,对新加坡新版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作出分析,解释了新加坡政府与教育部门对于华文课程及华语的态度与观点,探析新加坡国家对于语言课程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到,新加坡以生存作为国家发展第一需要,教育也服从于这一需要,语言课程的实用性占据第一位置。此观点与做法并不可简单以“可取”或“不可取”而加以判定,而是时代、国家与人民的选择。本研究试图解释新加坡华语教育的困境,阐述语言教育与国家生存的关联,为我国语言课程、教育以及国家生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启示。

稂建中[5](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宋一鸣[6](2018)在《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经济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认可,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财经英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将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在本文试图从财经语言的语言特点、财经英语的经济价值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探析。

张文超[7](2017)在《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专业语言。在全球化从一般领域到高科技领域变迁过程中,教育也从重视一般语言(英语)向重视学科语言转变。数学语言因其自身简洁、概括、准确等特点,在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等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逐渐成为学科语言的核心,数学语言能力也成为学生胜任未来挑战的一种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但相关研究多从数学教学视角,以经验的思辨探讨数学语言能力的内涵、结构与发展策略,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实践探索。基于此,从语言学、心理学与数学教学多重视角出发,系统探讨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理论支撑和实践活力的教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研究成果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思维与情感发展,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地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可能。研究以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形成教学模型为目的,围绕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从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效果怎样四个问题展开,探讨教学模型的认知基础、实践基础、建构过程及实践效能。通过文献梳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数学语言及其能力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共性确立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个性则为教师教学能动性地发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从共性而言,拓展了数学语言的意蕴。研究指出数学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想、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专业语言,具有三种表征形式: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像语言;四大特性:精确性、严谨性、抽象性与简洁性;三种实践样态:知识样态的数学学科语言、学习样态的数学教学语言与生活样态的数学化语言。同时,从语言生成与数学学习经验的双重角度,构建了数学语言能力结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数学语言转译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结合小学数学特点对其具体化。从个性而言,指出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两个限度:年龄限度与教材限度。年龄限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龄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特性,小学生数学语言具有直观大于抽象、文字多于符号图像以及科学赖于非科学三大特性;二是年龄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短板,理解能力局限于“定势”、转译能力依赖于“模仿”、表达能力倾向于“自我”;三是年龄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速度,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速度应结合不同学段的认知规律。教材限度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限定语言的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局限在四大范畴: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尽管部分学生数学语言在内容上会有所超越,但总体在教材规定范围内;二是教材限定语言能力的重点,计算重点在“算理”、图形重点在“公式形成过程”、统计重点在“读图能力”、综合实践重点在“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三是教材限定语言能力的发展形态,教材“螺旋上升”的编排设计形式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一种“螺旋上升”态势。第二,语言特性体现语言能力。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体现在表达数学语言的特性即精确性、严谨性、抽象性和简洁性上。为探明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依据数学语言的特性、结合实践经验,制定了课堂观察量表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进行问诊。通过对重庆、云南城乡6所小学三个学段32节课的课堂观察,精准把握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实图景:数学语言能力总体偏低。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会说,知识理解欠精准;二是不能说,转译技能缺培育;三是不乐说,表达情感少关注。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教学上缺少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地关注。第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偏低的问题需反思发展的宏观路径。研究基于“发展”的内涵考究,认为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存在两种应然路径:体悟式内生倾向路径与训练式外促倾向路径。通过教师现实路径的问卷调查,发现现实中教师多采取体悟式内生倾向路径,存在认知与实践割裂、策略与路径匮乏、结果与目标背离等实然之困。通过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特性分析,数学与思维、语言的关联分析以及教师专业资质分析,发现训练式外促倾向路径存在对象可能、学科可能及主体可能,从而确立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需从体悟式内生倾向向训练式外促倾向转型。第四,针对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训练式外促倾向路径,需要从微观课堂层面进行落地实施即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型。研究基于模型建构方法地分析,提出归纳式模型建构的设想。通过对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教学实践进行归纳,发现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数学“说”的能力上,对“说”的认识则经历了“说是一种思想”、“说是一种教师素养”、“说是一种教学策略”“说是一种教学评价”四个阶段。进一步归纳发现“说是一种思想”指向课堂教学理念,“说是一种教师素养”指向教学目标,“说是一种教学策略”指向教学设计过程、“说是一种教学评价”指向教学反馈,由此提炼出“三说”教学模型,并从教学模型的理论依据、功能目标、实施原则、操作程序、实现条件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三说”教学模型的方法论依据为系统论,心理学依据为社会文化理论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论依据为学习金子塔理论;功能目标为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丰富。实施原则强调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和一课一得;操作程序上注重课前“说点提炼”中的学生“默思训练”、课中“说理训练”中学生的“复述训练”“辨析训练”“概述训练”,课后“说题锻炼”中“讲述训练”;实现条件上注重习惯支撑、情意支撑与技能支撑。第五,“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能力直接反映在数学语言表达质量上,间接体现在数学思维与数学表达情感上,三者互相印证才能显示模型的实际效能。通过单因素分层等组实验发现三条结论:一是“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整体水平,对于学优生层次效果不显着,对于中等生层次效果比较显着,对于学困生层次效果非常显着;二是“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整体水平,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层次效果不显着,对于中等生效果非常显着;三是“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整体上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感,实验对学优生效果不显着,对中等生效果非常显着、对学困生效果比较显着。总之,本研究通过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拓宽了数学语言及其能力的内涵、分析了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机理与路径;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原因,构建了教学模型,并进行了教学实验。这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模型,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和教师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尚[8](2016)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对话正在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代精神和存在状态,而对话教学更是在大量吸收了国外关于对话理论的精髓之上提出的,是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也正适应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话教学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目前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只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从实践层面结合具体的学科进行质的研究。首先,本研究在大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以下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话,对话教学,小学高年级语文对话教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本质要素。其次,本研究基于马丁·布伯的关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等,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无锡市A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对话教学常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无锡市A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从对话环境、对话方式、对话内容、师生对话意识、评价机制这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能够关注到绝大多数的学生,为对话教学的展开创设了有利的环境。但是,这种环境还存在很大的缺憾,导致课堂生态的失衡。2、在课堂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较多的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但是,由于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对话变成“满堂问”,导致学生“讲话中的失语”。3、教师和学生初步具有了对话的意识,但是,由于对“对话教学”理论认识的不足,对话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导致课堂对话效果不是很理想。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对话素养不足,以及学生对话能力的薄弱,对话教学的内容多囿于教材,过于琐碎肤浅,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少深度对话。5、由于课堂评价体系的落后,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评价标准大部分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体验,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最后,根据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空间环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师生的对话素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化;组织小学语文课例研讨。

陈艳君[9](2015)在《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引入我国教学场域以来,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就成为人们聚焦的议题。人们想要追寻他国外语教学法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开展上的兴盛与繁茂,更希冀教学法能在本土的文化环境里开结出适合本国土壤的花果,让外语教学法不只停留在对外来教学法的移植与改造上,而是要形成从培土到浇灌、从开枝到结果的教学法体系。唯有在本土情境下开结出的教学法花果方可真正适应和满足我国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需求。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庄启、周越然、陆殿扬、恽代英、张士一、林语堂、章兼中、王才仁、李筱菊、王初明等教学法专家在不同时期都对外来外语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研究与探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张正东、张思中、马承、包天仁等一批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或从理论出发,或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英语教学法的不同层面做了一定的摸索与探究。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在我国的土壤里得以生发、成长。但是,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外语教育界对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的系统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本土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需求不相吻合。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本土的视角,通过管窥十九世纪末以来我国学人对西方传来的各种外语教学法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和对本土的英语教学法进行的启蒙性探索,揭示融合型国际化背景与中华独特文化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法所做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探索;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探讨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尝试进行综合性建构;进而思索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本土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关概念辨析包括教学法与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本土化与本土英语教学法等。英语教学法在中国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探究和建立本土英语教学法是我国关于英语教学法研究的两条途径和两种任务。本文着重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土英语教学法,就中国来说,即中国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我国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三个特征:本土(中国)生长的;适应本土英语教学实际的;本国人原创的(带有本国特色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随后,文章以本土为视角,对我国英语教学法在各个阶段的零散探索进行串联成珠式的梳理与整合。这主要有以丁韪良、弗赛特等为代表的传教士外语教育家的教学活动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蒙,有以恽代英、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早期一批综合型外语教育家的“自学辅导法”实验、“道尔顿制”实验等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研究而带来的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发,有以张士一、林语堂等为代表的独创型外语教育家的“情境教学理论”和“意念-功能教学理论”探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先声尝试。文章还从历次课程与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运用两个层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文章接着以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四种英语教学法——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本土的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做了系统的阐述与论析。从形成路径来看,四种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各有不同,但都经过了基本相同的发展阶段:反思批判—理性思考—实验探索—理论总结—实践检验。从理论来看,“外语学得”的英语教学本质观、“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主体观、“工具与素养合一”的英语教学目的观、“语文并行、精泛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观和“知行结合”的英语教学过程观是本土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文章还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四种英语教学法在操作模式上的不同做法,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在实施原则、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等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都是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实践化,同样可以体现本土的特征。文章还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法具有如下共性特征:一是本土原创;二是体系完备;三是理论支撑;四是方法多元。进而,文章从理论贡献、实践影响、历史地位三个角度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影响进行了提炼和论证。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开展、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对英语师资的培训等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的英语教学法研究不但可以深化本土情境下的特色外语教学法研究,还可以推动我国英语教学走向更合适、更理性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我国本土教学论的研究,对外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综合全文对基于本土的英语教学法在渊源、基础、形成、体系、特征、影响等上的分析,文章最后从实验研究、理论探索、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对中国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周玲[10](2015)在《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演变》文中指出目前,英语改革成为“重头戏”,引发了对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角色定位的审视与思考。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究竟是为了什么?英语课程改革又会走向何方?英语课程目标问题成为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课程目标的确立是课程编制之前提,是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目标明示课程进展的方向,规定了课程计划的范围,揭示了课程计划的要点。中学英语课程目标是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引领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规定了英语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主要内容。研究中学英语课程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中学英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民国以来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学英语教材以及对中学英语教师的采访,梳理与分析自民国以来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特点和实施情况,分析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发展脉络,总结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发展特点,并对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实施提出建议,以期为当前英语课程目标编制和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提供借鉴,从而促进英语课程基础理论的建设以及我国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展望以及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介绍民国时期英语课程目标设置的背景、特点及实施情况。重点阐述这个时期重视英语课程,忽视国语课程;重基础与生活实用,日渐关注人文性;中学英语课程目标与实际教学存在差距等特点。第三部分:介绍建国初期与文化大革命期间英语课程目标的背景、特点及实施情况。分析在俄语发展迅速,英语发展连番受挫的社会背景下,英语课程目标呈现出要求简化、重视语音词汇等基础知识、忽视听说技能训练、政治色彩浓厚等特点。英语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英语学时减少、学生学习热情较低、语用能力差的现象。第四部分:介绍改革开放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改革背景、特点及实施情况。分析在国际交流扩大、英语人才需求增加的背景下,英语课程目标呈现出从重视阅读、自学和翻译能力向重视语用能力和人文性发展的特点,探讨实施过程中突出的“哑巴英语”问题。第五部分:介绍新课程改革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改革背景、特点及实施情况。重点分析英语课程目标的三维度五要素结构,阐述英语课程目标呈整体性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完善的趋势。第六部分:总结分析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目标发展演变的五个特点,即意识形态与英语课程密切相关、目标始终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地位、跨文化意识目标的地位日益巩固、语言交际能力目标实施长期弱化以及呈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现象”。最后探讨中学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应该注意四个问题,即英语学科、学习者和社会需求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语言与文化关系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问题以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关系问题。

二、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Living Languag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Living Language(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莎评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奠基期:德莱顿时代莎剧演出、改编与批评范式的确立
    第二节 跃升期:蒲柏时代莎剧出版、校勘与鉴赏批评范式的形成
    第三节 完善期:约翰逊时代莎剧校勘、阐释与传记批评范式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寓教于乐原则:德莱顿论莎士比亚戏剧人物性格的准绳
    第二节 自然法则:蒲柏论莎士比亚戏剧结构的标尺
    第三节 普遍人性论:约翰逊论莎士比亚戏剧悲喜杂糅的法则
    小结
第三章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身份与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 偶像化:从德莱顿到加里克的莎士比亚崇拜
    第二节 经典化:十八世纪莎士比亚戏剧的文本校勘过程
    第三节 大众化:莎士比亚戏剧从舞台演出到文本阅读的审美嬗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后记

(2)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二章 目的论和国际政治新闻翻译
    2.1 目的论概述
    2.2 国际政治新闻及其翻译要义
    2.3 目的论于国际政治新闻翻译的适用性
第三章 目的论视角下的国际政治新闻翻译
    3.1 词汇层面的翻译
        3.1.1 专有名词
        3.1.2 外来词
        3.1.3 缩略词
        3.1.4 词性转换
    3.2 句法层面的翻译
        3.2.1 句式结构的翻译
        3.2.2 句中时态的翻译
        3.2.3 句中语态的翻译
    3.3 修辞层面的翻译
        3.3.1 修辞的活用
        3.3.2 修辞的翻译
    3.4 语篇层面的翻译
        3.4.1 全译
        3.4.2 摘译
        3.4.3 编译
第四章 影响国际政治新闻翻译的因素分析
    4.1 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政治文化
        4.1.2 新闻文化
    4.2 读者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期待视野
        4.2.2 认知差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牛津译林版Word Power板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语境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现状
        2.2.2 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第3章 语境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3.1 词汇教学设计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3.1.2 关联性原则
        3.1.3 文化性原则
    3.2 词汇的语境教学设计
        3.2.1 上下文语境设计案例
        3.2.2 情景语境设计案例
        3.2.3 文化语境设计案例
第4章 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及实践效果分析
    4.1 基于语境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
        4.1.1 实践对象
        4.1.2 实践方案
        4.1.3 基于牛津版教材的词汇教学实践
    4.2 实践效果分析
        4.2.1 词汇教学效果分析
        4.2.2 词汇学习策略分析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英语词汇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D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E 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F 基于语境的词汇教学测试卷
致谢

(4)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加坡之谜”的谜底——双语教育
        1.1.2 以何种姿态迎今日之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现实意义
        1.2.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语言生存相关研究
        1.3.1.1 现状与原因
        1.3.1.2 语言存在的理由
        1.3.1.3 不同视角下各类语言的生存与发展
        1.3.1.4 述评
        1.3.2 华语教育相关研究
        1.3.2.1 华语教育政策梳理
        1.3.2.2 研究现状
        1.3.2.3 国家生存与华文教育
        1.3.2.4 述评
        1.3.3 新加坡华文教育相关研究
        1.3.3.1 新加坡华文教育现状
        1.3.3.2 新加坡华语教育政策制定理念及形成与发展
        1.3.3.3 述评
        1.3.4 语言的社会功能相关研究
        1.3.4.1 研究现状
        1.3.4.2 语言社会功能分析
        1.3.4.3 述评
        1.3.5 课程制定相关研究
        1.3.5.1 课程本体论与关系论研究
        1.3.5.2 课程制定依据研究
        1.3.5.3 述评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
        1.4.3.1 方法论
        1.4.3.2 逻辑方法
        1.4.3.3 具体方法
2 新加坡华语生存现状
    2.1 国家层面
        2.1.1 多语言学习政策
        2.1.2 华文学习优惠政策
        2.1.3 对削弱母语比重的反对意见
    2.2 社会层面
        2.2.1 语码夹杂现象严重
        2.2.2 华语使用呈衰落趋势
        2.2.3 “强语弱文”现象
        2.2.4 学校内部问题丛生
        2.2.4.1 华文教育整体性的缺失与教师的缺乏
        2.2.4.2 学习者学习动力不足
        2.2.4.3 华语语言学习难度较大
    2.3 家庭层面
        2.3.1 华人家庭华语认同感降低
        2.3.2 家庭内部年龄分层明显
        2.3.3 家庭影响力不足
    2.4 新世纪的检讨
        2.4.1 《何品报告书》的颁布
        2.4.2 《何品报告书》提出的主要建议
3 2015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概况
    3.1 课程理念
    3.2 课程总目标
    3.3 课程架构
    3.4 分项目标
    3.5 实施建议
    3.6 小结
4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4.1 社会发展的要求
        4.1.1 面向生活,便利沟通
        4.1.1.1 强调华文交流沟通特性
        4.1.1.2 让华语成为生活语言
        4.1.2 培养情感,成为新加坡人
        4.1.2.1 共同情感的缺乏
        4.1.2.2 培育核心价值观
        4.1.2.3 塑造新加坡人
        4.1.3 运用网络,结合科技
    4.2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2.1 乐学善用,提高兴趣
        4.2.1.1 检讨前的准备
        4.2.1.2 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提倡
        4.2.1.3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4.2.2 因材施教、发掘潜能
        4.2.2.1 生生间的差异
        4.2.2.2 灵活与效率的结合
        4.2.2.3 多类型人才的培养
        4.2.3 少教多学,培养自学能力
        4.2.3.1 “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
        4.2.3.2 成为善思考的自主学习者
    4.3 学科内容和功能
        4.3.1 华文课程的内容
        4.3.1.1 识字与读写
        4.3.1.2 听说能力
        4.3.2 华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4.3.2.1 华文课程的性质
        4.3.2.2 华文课程的定位
        4.3.2.3 华文课程的功能
        4.3.3 华文课程培养价值观的特殊功能
5 不平衡的天平——依据的分析
    5.1 灵活性与效率性的追求
    5.2 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忽视
    5.3 从时间的角度探析新加坡的考量
6 结论
    6.1 立足现实,提升语言教育实用性
    6.2 对焦理想,培养语言教育文化性
    6.3 心怀天下,关注弱势语言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话语理论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二、中世纪英语
        三、现代英语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6)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经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
    (一) 专业性
    (二) 关联性
    (三) 简洁性
二、财经英语的经济价值
    (一) 商品交换
    (二) 增值
    (三) 降低经济交往成本
    (四) 促进沟通,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五) 效益原则
三、结束语

(7)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全球化视野下教育的适应与超越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深化课改背景下数学教育的发力与着力
        (三)数学语言能力教学:有效语境下数学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四)数学语言能力研究:兴趣取向下个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数学语言
        (二)数学语言能力
        (三)数学语言能力发展
        (四)教学模型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的总体启示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方法
        (八)研究创新
第一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本体认知
    一、数学语言的概念深析
        (一)数学语言的表征形式
        (二)数学语言的特性
        (三)数学语言的实践样态
    二、数学语言能力的要素重构
        (一)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能力关系剖析
        (二)数学语言能力构成依据
        (三)数学语言能力要素解析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度反思
        (一)年龄限度
        (二)教材限度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探析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考察
        (一)观察目的
        (二)观察方法
        (三)观察工具
        (四)观察实施
        (五)观察结果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不会说:知识理解欠精准
        (二)不能说:转译技能缺培育
        (三)不乐说:表达情感少关注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路径转型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应然之路
        (一)内生路径
        (二)外促路径
        (三)对发展路径的认识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实然之困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考察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之困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转型之径
        (一)小学生思维、语言的特殊性为训练提供了对象可能
        (二)数学与思维、语言的关联性为训练提供了学科可能
        (三)教师资质的专业性为训练提供了主体可能
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构建
    一、教学模型构建的路径
        (一)教学模型构建的两种路径
        (二)本研究的建模路径
    二、教学模型的探索历程
        (一)第一阶段(2010-2011):“说”是一种教学思想
        (二)第二阶段(2011-2012):“说”是一种教师素养
        (三)第三阶段(2012-2013):“说”是一种教学策略
        (四)第四阶段(2013-2014):“说”是一种教学评价
    三、教学模型的提炼
        (一)教学模型的经验提炼
        (二)教学模型的学理论证
第五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解读
    一、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
        (二)社会文化理论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二、功能目标
        (一)小学生是爱“说”的——基于人本能的考察
        (二)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与学习体验是可以“说”的——基于知识的分类辨析
        (三)“说”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发展和成功的体验——基于科学的证据
    三、实施原则
        (一)学生参与原则
        (二)师生互动原则
        (三)一课一得原则
    四、操作程序
        (一)课前的“说点凝炼”
        (二)课中的“说理训练”
        (三)课后的“说题锻炼”
    五、实施条件
        (一)行为支撑:话语习惯的培养
        (二)情意支撑:话语环境的塑造
        (三)技能支撑:话语模式的构建
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实验验证
    一、实验目的
    二、被试选取
    三、实验方法
        (一)实验模式
        (二)测评方法
    四、口试测试题编制
    五、实验实施
        (一)前测
        (二)实施
        (三)后测
    六、实验结果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比较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比较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感比较
    七、讨论
        (一)“三说”教学模型实施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
        (二)“三说”教学模型实施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影响
        (三)“三说”教学模型实施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感的影响
    八、结论
结语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不足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1: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 2: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调查问卷
附录 3:《相交与垂直》设计 1
附录 4:《相交与垂直》设计 2
附录 5:家长对于“说作为一种评价方式”作业实践的认识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8)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话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对话教学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1.1.3 对话教学是语文学科独特性的内在要求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对话和对话教学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关于对话和对话教学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现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对话
        1.4.2 对话教学
        1.4.3 小学高年级语文对话教学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理论
    2.2 巴赫金的“生存本质”对话理论
    2.3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1 建构主义学习观
        2.4.2 建构主义学生观
        2.4.3 建构主义教师观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调查
    3.1 研究设计和说明
        3.1.1 学校的基本情况
        3.1.2 教师情况
        3.1.3 学生情况
        3.1.4 课时情况
    3.2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访谈法
        3.2.3 观察法
    3.3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问卷调查
        3.3.1 对话教学环境的调查
        3.3.2 对话教学方式的调查
        3.3.3 对话教学内容的调查
        3.3.4 学生对话意识的调查
        3.3.5 教师对话意识的调查
        3.3.6 对话教学评价的调查
    3.4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访谈调查
        3.4.1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访谈与分析
        3.4.2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访谈与分析
    3.5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观察与个案分析
        3.5.1 研究准备
        3.5.2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观察结果与分析
        3.5.3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个案分析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实践问题透视
        4.1.1 课堂对话空间的缺憾,导致课堂生态失衡
        4.1.2 师生对话意识的缺失,导致课堂对话效果不理想
        4.1.3 课堂对话的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4.1.4 课堂对话教学流于形式,导致“讲话中的失语”
        4.1.5 课堂对话教学内容的“浅表化”,缺少深度对话
        4.1.6 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缺乏科学的对话教学评价机制
    4.2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问题探源
        4.2.1 对“对话教学”的理论认识不足
        4.2.2 教师自身素养不足,达不到对话教学的实践要求
        4.2.3 学生的对话能力薄弱,主体意识缺乏
        4.2.4 课堂中“应试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矛盾
        4.2.5 教学评价体系的落后
第五章 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策略
    5.1 构建生态课堂: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空间环境
        5.1.1 语文课堂物理空间环境的创设
        5.1.2 语文课堂心理空间环境的创设
    5.2 搭建对话舞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师生的对话素养
        5.2.1 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5.2.2 提高教师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的技巧
        5.2.3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话能力
    5.3 创设活动情境: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方式方法
        5.3.1 进行开放性对话,开展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
        5.3.2 进行深度对话,开展实质性的有意义的“对话”
        5.3.3 进行共生性对话,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5.4 优化评价机制:注重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化
        5.4.1 制定多元化的评价量表
        5.4.2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实施发展性评价
    5.5 组织学术交流:开展小学语文课例研讨活动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三: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现状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四: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现状观察表
附录五: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
        二、关于英语教学法本土化的研究
        三、关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研究
        四、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基于本土视角的英语教学法学理分析
    第一节 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本土理论
        二、语言学理论
        三、心理学理论
        四、教育学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学理辨析
        一、教学法与教学方法
        二、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学法本土化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学法探究历程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 探究历程
        一、传教士外语教育家对英语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二、教学法理论与实验研究中英语教学法的本土化改造
        三、本国外语教育家对英语教学法的具体探索
    第二节 实践基础
        一、历次课程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二、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运用
第三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与体系分析
    第一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分析
        一、反思批判
        二、理性思考
        三、实验探索
        四、理论总结
        五、实践检验
    第二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体系分析
        一、外语学得:英语教学本质观
        二、以人为本:英语教学主体观
        三、工具与素养合一:英语教学目的观
        四、语文并行、精泛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观
        五、知行结合:英语教学过程观
    第三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
        一、实施原则
        二、教学步骤
        三、教学技巧
第四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
    第一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
        一、本土原创
        二、体系完备
        三、理论支撑
        四、方法多元
    第二节 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评价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价值
        二、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影响
        三、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加强实验研究
        一、英语教学法研究中实验开展不够
        二、加强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第二节 重视理论提升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中理论探索匮乏
        二、重视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健全队伍建设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后继乏人
        二、健全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队伍建设
    第四节 营造文化环境
        一、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原生土壤缺失
        二、营造本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10)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英语课程目标”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关于英语课程目标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英语课程目标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历史分析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访谈法
2 民国时期的中学英语课程目标
    2.1 民国初年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11-1921年)
        2.1.1 课程标准颁布,重英轻汉倾向鲜明
        2.1.2 注重语言文字的“通解”与“运用”
        2.1.3 教学资源欠缺,目标实施不均衡
    2.2 新学制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22-1927年)
        2.2.1 引进实用教育思想,倡导生活教育理念
        2.2.2 重日常生活英语,养会话、作文等能力
        2.2.3 目标要求具体化,会话目标无法充分实现
    2.3 国民政府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28-1949年)
        2.3.1 英语学分理性下降,学科质量标准提高
        2.3.2 重“基础”与“实用”,日渐关注人文性
        2.3.3 英语课程目标与实际教学存在差距
3 建国初期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学英语课程目标
    3.1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49-1955年)
        3.1.1 俄语发展迅速,英语发展受挫
        3.1.2 目标要求简化,重视语言知识
        3.1.3 英语教育事业受阻,学习英语的热情降低
    3.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56-1965年)
        3.2.1 英语教育暂时回暖,英语课教学面扩大
        3.2.2 重视语音词汇,忽视听说训练
        3.2.3 英语学时减少,政治色彩浓厚
    3.3 文化大革命爆发,英语教育受重创
4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学英语课程目标
    4.1 拨乱反正、恢复整顿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78-1985年)
        4.1.1 英语教育复苏,英语纳入高考科目
        4.1.2 强调培养阅读与自学能力
        4.1.3 英语课时数增加,学生语用能力较差
    4.2 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86-1992年)
        4.2.1 英语学习热潮兴起,对外交流扩大
        4.2.2 目标设置日趋完善,语用能力提上日程
        4.2.3 听说教学有欠重视,“哑巴英语”问题突出
    4.3 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1993-2000年)
        4.3.1 英语教育全球化,素质教育全面深化
        4.3.2 目标突出人文性,逐渐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
        4.3.3 英语课程地位与日俱增,听说教学仍然薄弱
5 新课程改革时期的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情况(2001-至今)
    5.1 英语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2 力求整体性发展的三维度五要素目标结构形成
    5.3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渐成趋势
6 总结与思考
    6.1 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发展特点
        6.1.1 意识形态与英语课程目标密切相关
        6.1.2 目标始终坚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地位
        6.1.3 语言交际能力目标实施长期弱化
        6.1.4 跨文化意识要求日益突出
        6.1.5 呈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钟摆现象”
    6.2 中学英语课程目标应处理的四个问题
        6.2.1 英语课程目标设置三要素:英语学科、学习者和社会需求
        6.2.2 语言与文化
        6.2.3 工具性与人文性
        6.2.4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四、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Living Language(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 张秀仿. 西南大学, 2020(05)
  • [2]目的论视角下韩语国际政治新闻汉译研究 ——以《东亚日报》语料为例[D]. 黄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0(08)
  • [3]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牛津译林版Word Power板块为例[D]. 梁春兰.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研究[D]. 兰图.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财经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经济价值[J]. 宋一鸣. 经贸实践, 2018(01)
  • [7]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研究[D]. 张文超. 西南大学, 2017(11)
  • [8]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王尚. 江南大学, 2016(02)
  • [9]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D]. 陈艳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10)
  • [10]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演变[D]. 周玲. 杭州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论英语作为一种生活语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