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杨惠玲[1](2021)在《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性研究 ——以方程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影响着数学问题解决,方程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核心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学习结果直接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本文旨在对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方程问题解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在研究结果基础上,基于非智力因素视角,为提高学生方程问题解决能力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以某市城区第三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七个班的38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以及方程问题解决测试卷调查被试非智力因素及方程问题解决的表现情况,进一步探究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方程问题解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如下:(1)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总体水平较高,在非智力因素的3个维度中,态度得分均值最高,动机得分均值次之,最后为情绪情感得分均值。关于非智力因素总体,其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生均值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就非智力因素的3个维度而言,动机与情绪情感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而态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2)初二学生方程问题解决总体水平较高,其中数学题3均值得分最高,数学题2均值得分次之,数学题5均值得分最低。关于方程问题解决总体均值得分,其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就各题而言,除数学题1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余各题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3)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方程问题解决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7,较女生而言,男生非智力因素与方程问题解决之间的相关程度更高。在非智力因素3个维度中,各维度与方程问题解决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其中动机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系数为0.394,情绪情感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系数为0.327,态度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系数为0.378。(4)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总体和方程问题解决之间的线性方程为:方程问题解决=0.114×非智力因素总体+2.322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各维度和方程问题解决之间的线性方程为:方程问题解决=0.184×动机+0.026×情绪情感+0.160×态度+0.31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情感以及态度维度出发,为提高学生方程问题解决能力提出几点教学建议,进而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如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合理运用由远及近的启发式提示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等。

彭宇佳[2](2021)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IN结合理论指出,在外界客观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和智力共同影响学习者的成就。因此,非智力因素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测评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针对测评工具的区域性常模研究还不多见。常模的建立可以帮助被试者对自己的非智力水平有更清晰的认知。研究问题为:(1)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区域性常模是什么?(2)如何根据所构建的常模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各维度不同等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有何特点?(3)如何编制并利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调查问卷使用说明》进行应用案例分析?为研究上述问题,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根据需要和现有理论查阅、分析和整理已有相关文献,研究常模建立方法,确定研究思路。其次,利用调查研究法进行大规模取样,利用SPSS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验证问卷的信度、效度,建立百分等级常模和标准分常模,并划分等级标准。最后,利用个案研究法进行应用案例分析,并为改善小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提供具体可操作建议。研究结论为:(1)以天津市为例,借助《小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利用百分等级常模和标准分常模相结合的方式,刻画了区域性定量标准。建立了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总常模详表;动机、情绪情感、态度、意志、性格五个主维度的常模详表;十一个子维度常模表。(2)将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划分为“优秀”、“中上”、“中等”、“中下”、“差”五个等级,结合操作性定义及小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建立五个主维度的等级评价标准,并明确不同等级学生的特点,便于使用者准确归因。(3)从测评流程、常模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等级学生的改进建议等几个方面编制《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调查问卷使用说明》。在应用其进行案例分析时,需诊断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在不同维度上的短板,或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可行性建议,明确学生在改进数学学习非智力方面的努力方向。教学建议:教师应主动了解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非智力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尽量明确学生在各子维度上的优势和短板,找到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不足的原因,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将数学学习非智力训练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

张少阳[3](2021)在《澳洲班与上海班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学生的学习成果取决于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合力作用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因而想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教师在教育中就要把重视非智力因素放到和智力因素一样重要的位置上。然而非智力因素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如此丰富,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如何确定学生所需培养的非智力因素,最大程度上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其物理学业学习的有益影响?这些问题仍然值得研究。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先依据非智力因素的测评原理并结合调查班级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一份信效度合适的调查问卷,然后借助这一工具分别在国际高中的VCE课程班(简称澳洲班)和上海地区的公办高中(简称上海班)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并分析其与学生的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不同成绩的学生群体的非智力因素水平,确定对学生物理学习起主导作用的非智力因素,以明确班级学生的培养方向,具体调查结果如下:(1)澳洲班和上海班两校学生非智力因素平均得分总体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在学习兴趣、人际关系、自信心、自尊心、注意稳定性、学习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上上海班学生平均得分略高于澳洲班,而在学习毅力、学习动机和独立性这三项上则反之。此外,澳洲班学生在人际关系得分最高,均分达7.30分,在情绪稳定性上得分最低,只有0.95分;上海班学生也在人际关系有8.63的最高均分,在学习动机上只有0.69分。(2)澳洲班和上海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其物理学业成绩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澳洲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人际关系、学习毅力、学习责任心、情绪稳定性、自信心、学习动机、独立性与物理学业成绩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0.316、0.384、0.334、0.363、0.548、0.807、0.753,即澳洲班学生除去自尊心和注意稳定性两项非智力因素外,其他的非智力因素都与物理学业成绩表现出显着或极其显着的相关性。而上海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人际关系、学习毅力、情绪稳定性、学习动机、独立性与物理学业成绩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0.362、0.394、0.368、0.357、0.400,即上海班学生的在以上六项非智力因素上确实与其物理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3)对澳洲班学生物理学业成绩影响较大的非智力因素集中于激励系统维度,而对上海班学生物理学业成绩影响较大的非智力因素则集中于动力系统维度。澳洲班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学生在学习兴趣、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毅力这几个非智力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且基本满足高分组非智力因素得分高,中分组其次,低分组最低的规律,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上海班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毅力这几个非智力因素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且除学习动机以外基本满足高分组非智力因素得分高,中分组其次,低分组最低的规律,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澳洲班和上海班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注意稳定性、学习责任心、独立性这些个性品质系统维度的非智力因素对物理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澳洲班还是上海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其物理学业成绩间多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性,因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影响。此外,我们发现对澳洲班和上海班学生物理学习影响较大的非智力因素有一定差异,对澳洲班学生影响较大的非智力因素属于激励系统维度,而对上海班学生则属于动力系统维度,因而针对各学校的不同情况,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的重心也应有不同。总的来说,对两校学生物理学业成绩影响较大的非智力因素都属于较低维度,个性品质系统维度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越高维度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越稳定、越持久,因而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培养的。

王友楠[4](2021)在《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般认为,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分别发挥认知与制约作用。笔者选取两所学校的初中生与部分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并研究如何各要素、多角度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最后实施培养实验进行实践佐证。论文的行文结构安排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对本次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以及研究创新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章,概述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该章节又分为三个具体方面进行介绍,其一,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进行界定;其二,分析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的关联;其三,在初中生数学学习中,对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组成要素进行划分,并对各要素进行论述。第三章,对初中的数学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教学时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及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得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普遍不高。第四章,论述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有效培养的实施策略及案例。针对非智力因素培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具体论述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有效培养的实施策略,并用具体案例进行阐述。第五章,实施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反思。第六章,结束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对于整个学科的学习来说是极为关键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利用教学内容对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各类有效的办法,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大化发挥该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仍需深入探讨。

杨瑞娟[5](2020)在《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素养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一种重要素养,对于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发展的研究也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据分析作为其中之一,是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素养,同时也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本研究聚焦于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调查,探究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中的285名高三学生和6位一线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测试卷和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法、测试卷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通过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总体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现维度的水平主要处于水平4,理解和处理数据表现维度的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获得和解释结论表现维度的水平主要处于水平2;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文理科类别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即理科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均显着高于文科生,E中学与W中学和X中学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而W中学与X中学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总体水平与平时的数学成绩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对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影响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数据分析知识;数学运算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也是影响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教师性别也是影响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的因素之一;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与父母学历具有相关关系;参加统计调查实践活动和课外辅导对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并结合教师访谈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条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基本策略:一是培养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兴趣:二是完善学生的数据分析知识;三是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四是注重数学教师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五是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实践活动;六是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何楚斌[6](2020)在《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语文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从政策制定、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改革、评价研究等方面逐步推进。整本书及经典阅读对培养阅读兴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相应地,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门设置了“名着导读”板块。本文即着重研究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策略。首先,长篇小说类名着占必读名着与自主阅读推荐名着总数的47%,这显示出了长篇小说类名着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导读,因而探究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策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基于背景梳理、理论分析、现状调查,本文分析并归纳了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探究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第一章对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背景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重要价值。第二章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应遵循的彰显经典性、重视整体性、突出方向性、强化趣味性、凸显多维性等实施原则,而后对系统论、接受美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阅读心理学等理论进行了梳理,从中寻找支撑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依据。第三章通过现状研究,分析当前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所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有有限课时与海量阅读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名着阅读上的沉淀与投入不足、忽视学生的阅读“输出”、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脱节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名着导读的教学环境亟待改善、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没有精准把握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独特性。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从确定导读目标、选择导读内容、推进导读进程、检测导读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策略。综合来看,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需要体现名着的经典性与长篇小说这一类文体所独有的整体性,还需结合学生学情与文本特点突出方向性,强化趣味性以及凸显多维性。教师应在这些原则的指引下,制定正确、有效的导读目标,选择合适、恰当的导读内容,有序、巧妙地推进导读进程,以及高效、适时地检测导读效果。

黄美玲[7](2020)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教科书“数学活动”栏目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促进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尚未建立关于“数学活动”栏目的系统研究。“数学活动”栏目教学的有效与“数学活动”栏目相关研究的匮乏形成了一个矛盾。本研究尝试以南宁市一所市直属公办实验学校为例,探索“数学活动”栏目的有关认识,研究“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问题,为“数学活动”栏目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将“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划分为数学操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大维度,并编制八、九年级“数学活动”栏目测试卷和调查问卷,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和调查结果,初步得出“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问题及内部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八、九年级各两节课堂实录进行解析,进而得出“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问题的外部原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教学建议。综合上述两个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目前存在“总体状况一般,有待提高”的问题。2.从“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考察维度的能力表现上来看,学生数学操作能力维度在八、九年级之间,在特色班和平行班之间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3.从“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考察维度的情感表现上来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在八、九年级之间,在特色班和平行班之间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4.“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问题的内部原因主要有:实物操作维度上,学生操作不规范,过程操作要领不正确;表象操作维度上,学生的概念表象模糊,定理性质记忆不明确;符号操作维度上,学生的符号操作混乱,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学生对“数学活动”栏目的学习过程体验程度低,探究学习兴趣不高,存在一定的学习惰性。5.“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问题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目前,“数学活动”栏目的常态化教学,不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水平;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的“数学活动”栏目教学,学生实物操作能力、表象操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均有一定的发展,但不注重发展学生的符号操作能力。本文提出的建议有:合理设置“数学活动”栏目的内容,满足年级间学生能力的发展需要;根据班别不同与学情分析,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水平。

姚瑶[8](2020)在《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而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则是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以顺利实行的重要策略之一。故而从情感教学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和分析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情况,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对于沟通师生关系、联络师生情感以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紧紧围绕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这一主题展开,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分别论述了研究缘起以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标、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探究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第二章是对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类型以及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第三章考察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特点和原则。第四章重点分析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现状及原因。本论文以江苏省三所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展开调查研究。结合访谈情况与课堂观察了解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现状,分析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问题及对应的原因。其中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有: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启迪了学生的心灵与智慧以及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原因包括四个方面: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具有强烈的课堂感召力、能够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够指引学生对情与知的追求以及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欠缺技巧、缺乏创新、缺失艺术美以及偏离教学目标。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教师的副语言训练不够、教师语言运用模式化、教师艺术美的表达能力不足以及教师语言指向不明确。第五章主要提出了优化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教师应该掌握副语言表达技巧,强化科学实践训练;打破语言模式化局面,创设教师语言风格;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修炼艺术美的境界;明确教学语言指向,矫正课堂教学目标。本文以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的运用为研究焦点,通过揭示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现状与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期盼情感性教学语言能够成为语文教师传递知识的得力助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跳板,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许潇[9](2020)在《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长久以来,物理学科被认为是高中阶段最难懂、难学、难教的学科,学生成绩分化现象普遍存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学科正面临着被弃学、弃选的尴尬境地,导致很多学生在高一阶段就过早地放弃了物理学习,进一步加大了成绩分化现象。在高中这一基础教育学段,物理成绩的过度分化,不仅不利于课标中强调的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落实,不利于教师制定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计划,也不利于学校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对成绩分化现象做出描述,对影响成绩分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抑制成绩分化的有效措施,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界定相关概念后,对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的成绩分化现象展开调查。通过分析油田B校2019年高考各科成绩数据,对比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高考成绩分化程度。收集几所学校三届毕业生的物理高考成绩和高一高二年级连续八次物理考试成绩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同一届不同学校学生,同一学校不同届学生、同校同届男女生的成绩样本进行平均值、标准差、差异系数等数据分析,调查成绩分化的发展趋势,对物理成绩分化现象做出了描述。同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以及家庭关系、学校教育环境等因素展开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均值的方差分析,将结果与访谈相结合,得出了以上几个因素对成绩分化现象的影响。本文对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的物理高考成绩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存在较为严重的分化现象;不同学校同一届学生各阶段成绩分化的程度和分化趋势有所不同,同一学校不同届学生的成绩分化程度和分化趋势不同,但均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和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是成绩分化的两个高峰;男女生成绩分化程度和分化趋势不同,大多数阶段下女生群体的成绩分化程度要高于男生。结合问卷与访谈的调查结果显示: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导致物理成绩分化;家庭关系差异和家长在学习管理上的参与度差异导致成绩分化。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不平等加剧成绩分化,不同学校各因素上的差异影响成绩分化。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笔者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优化家庭关系,加强有效沟通;优化分层教学,提倡多元评价;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

赵立新[10](2020)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调查研究 ——非智力因素视角》文中指出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学生学习数学总给人感觉比较吃力,“数学难学”、“数学太抽象”时常出现在学生的嘴边,“谈数色变”似乎成了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学生的一种常态。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会发现学习数学优秀的学生会有一种强大的学习动机,学习数学非常用心和专注。本课题采用调查问卷和实践的形式进行,选择一所市属初中以及一所农村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从非智力因素视角(选取动机、兴趣和意志三个主要指标)来调查和分析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力(选取理解力、转化力和创新力三个主要指标)情况;非智力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学习影响程度;不同年级、不同学校学生学习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和差异以及它们的相关性;不同年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及策略。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力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本理解力还有提升空间,能力提升理解欠缺;(2)转化力方面目标不够明确,转化手段比较单一;(3)创新力方面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深度比较肤浅;(4)学习力方面存在年龄差异,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初中阶段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增高而有所减弱;(2)学习动机在后期的引导中很有必要;(3)学习兴趣随年级的增高而有所减弱;(4)学习兴趣在后期的引导中同样重要;(5)意志力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强;(6)意志力总体成绩比动机和兴趣优秀;(7)初中学生具有明显的自律性。学习力与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特别是动机对于学习力的影响最大,所以对于学生动机的培养非常重要和有价值。另外,不同学校之间虽然学习力方面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他们的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差距。七年级应注重兴趣的培养:(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2)动手实验,形成兴趣;(3)主动探究,提升兴趣。八年级应注重动机的培养:(1)明确学习目标,深化内在动机;(2)激励方法新颖,强化外在动机;(3)体现多样个性,优化内外结合。九年级应注重意志的培养:(1)从小事做起,培养意志的坚持性;(2)从自我做起,培养意志的自觉性;(3)从现在做起,培养意志的自律性。本文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结果,对了解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现状,从非智力因素视角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性研究 ——以方程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综述
    2.2 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综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问卷的编制
        3.2.2 问卷的评分标准
        3.2.3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3.3 研究过程
        3.3.1 正式调查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结果分析
        4.1.1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总体分析
        4.1.2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各维度分析
        4.1.3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性别差异分析
        4.1.4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班级差异分析
    4.2 初二学生方程问题解决结果分析
        4.2.1 初二学生方程问题解决总体分析
        4.2.2 初二学生方程问题解决各题分析
        4.2.3 初二学生方程问题解决性别差异分析
        4.2.4 初二学生方程问题解决班级差异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
        4.3.1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总体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性分析
        4.3.2 初二学生动机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性分析
        4.3.3 初二学生情绪情感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性分析
        4.3.4 初二学生态度与方程问题解决的相关性分析
    4.4 差异性分析
        4.4.1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总体与方程问题解决的差异性分析
        4.4.2 初二学生动机与方程问题解决的差异性分析
        4.4.3 初二学生情绪情感与方程问题解决的差异性分析
        4.4.4 初二学生态度与方程问题解决的差异性分析
5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方程问题解决的回归分析
    5.1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总体与方程问题解决的一元回归分析
        5.1.1 回归探索
        5.1.2 回归检验
    5.2 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各维度与方程问题解决的多元回归分析
        5.2.1 回归探索
        5.2.2 回归检验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7 研究分析与教学建议
    7.1 动机维度性别、班级差异性分析与教学建议
        7.1.1 动机维度性别、班级差异性分析
        7.1.2 动机维度的教学建议
    7.2 情绪情感维度性别、班级差异性分析与教学建议
        7.2.1 情绪情感维度性别、班级差异性分析
        7.2.2 情绪情感维度的教学建议
    7.3 态度维度性别、班级差异性分析与教学建议
        7.3.1 态度维度性别、班级差异性分析
        7.3.2 态度维度的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数学学习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2)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非智力因素
        1.2.2 常模
        1.2.3 小学高年级学生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关于数学学习非智力的研究现状
        2.1.1 非智力水平的实证研究现状
        2.1.2 非智力因素的测量与评价工具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常用的常模建立方法
        2.1.4 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议
        2.1.5 文献述评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非智力测评工具
        2.2.2 非智力结构模型
第三章 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的研究设计
    3.1 测评工具的选取
    3.2 常模方法的选取
    3.3 数学非智力水平等级划分的设计
    3.4 研究假设
    3.5 研究对象
        3.5.1 选取被试
        3.5.2 取样过程
    3.6 研究流程
第四章 天津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的建立
    4.1 样本分布
    4.2 数据分析
        4.2.1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问卷的信度分析
        4.2.3 问卷的效度分析
    4.3 常模建立
        4.3.1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总体常模
        4.3.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动机常模
        4.3.3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情绪情感常模
        4.3.4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态度常模
        4.3.5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意志常模
        4.3.6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性格常模
    4.4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的研究结果
    4.5 对常模研究结果的合理性的验证
第五章 应用案例
    5.1 班内测评应用案例
        5.1.1 被试班级非智力总体情况分析
        5.1.2 被试班级数学非智力各维度水平分析
    5.2 个体应用案例分析
        5.2.1 被试个体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分析
        5.2.2 被试个体测验结果报告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6.1 讨论
        6.1.1 与以往数学学习非智力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比较
        6.1.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的贡献
        6.1.3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1.4 对应用案例研究的讨论
    6.2 结论
    6.3 建议
        6.3.1 常模应用建议
        6.3.2 数学学习非智力十一个子维度水平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调查问卷使用说明》
致谢

(3)澳洲班与上海班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2.1.2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和功能
    2.2 理论讨论
        2.2.1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
        2.2.2 非智力因素与学科知识教育
        2.2.3 非智力因素与学科核心素养
第3章 问卷设计
    3.1 测评原理和方法
        3.1.1 测评原理
        3.1.2 测评方法
    3.2 问卷编制
        3.2.1 已有问卷的分析
        3.2.2 初测问卷的设计
        3.2.3 正式问卷的形成
    3.3 质量分析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第4章 调查研究
    4.1 调查背景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过程
    4.2 澳洲班调查分析
        4.2.1 非智力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物理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2.3 物理学业成绩高、中、低分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4.3 上海班调查分析
        4.3.1 非智力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物理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4.3.3 物理学业成绩高、中、低分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
    4.4 对比分析
    4.5 教学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4)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
        1.2.2 现实初中教学的需要
        1.2.3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概述
    2.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2.2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关系
        2.2.1 非智力因素能正向推动智力因素
        2.2.2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2.3 具有相对一致性,互相促进发展
    2.3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组成要素
        2.3.1 动机
        2.3.2 兴趣
        2.3.3 情感
        2.3.4 意志
        2.3.5 性格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教师调查
        3.1.1 教师调查
        3.1.2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3.2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学生调查
        3.2.1 学生调查
        3.2.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有效培养的实施策略
    4.1 强化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
        4.1.1 设置数学课堂悬念
        4.1.2 设立课堂竞赛单元
        4.1.3 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4.2 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
        4.2.1 结合教学融入数学史
        4.2.2 生活中注重应用数学
        4.2.3 指导学生体会数学美
    4.3 培植初中生数学学习情感
        4.3.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3.2 教师热情感染学生
        4.3.3 角色扮演培植情感
    4.4 锤炼初中生数学学习意志
        4.4.1 讲述数学名家轶事
        4.4.2 分步制定学习目标
        4.4.3 激励向上树立信心
    4.5 塑造初中生数学学习性格
        4.5.1 养成勤于思考习惯
        4.5.2 培育自主学习习惯
        4.5.3 提倡大胆质疑精神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
    5.1 培养实验
    5.2 实验结果分析与反思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观点
    6.2 创新之处
    6.3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国际标准智商60题测试及评分分析
附录2 数学学习动机调查问卷
附录3 数学学习兴趣水平量化表
附录4 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5)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2.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一)数据分析素养的内涵及价值研究
    (二)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三)数据分析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四)数据分析素养的测评相关研究
        1.评价体系研究
        2.测评框架研究
    (五)小结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数据分析素养总体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1.总体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2.总体水平及分析
        3.数据分析素养与平时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二)数据分析素养不同表现维度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1.不同表现维度水平的调研结果
        2.不同表现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3.不同表现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五、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一)学生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二)教师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三)教材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四)环境因素对数据分析素养的影响分析
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完善学生的数据分析知识
    (三)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注重数学教师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
    (五)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实践活动
    (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七、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1.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水平现状
        2.影响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因素
        3.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素养的基本策略
    (二)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测试卷
附录二 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背景与价值
    第一节 语文课堂实施长篇名着导读的背景
        一、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
        二、名着导读的课程化及部编教材变革
        三、数字时代碎片化阅读的挑战
    第二节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三、锻炼学生的阅读耐力与阅读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章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原则与依据
    第一节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原则
        一、彰显经典性
        二、重视整体性
        三、突出方向性
        四、强化趣味性
        五、凸显多维性
    第二节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理论依据
        一、从系统论看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应注重整体性
        二、从接受美学理论看名着导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
        三、从阅读心理学看初中生阅读长篇小说类名着需要教师导读
        四、从社会学习理论看教师在名着导读中应发挥榜样作用
第三章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现状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调查结果分析
        一、有限的教学课时与海量阅读之间的矛盾
        二、教师在名着阅读上的积淀与投入不足
        三、忽视学生的阅读“输出”
        四、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相脱节
    第三节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问题成因分析
        一、名着导读的教学环境亟待改善
        二、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师没有精准把握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独特性
第四章 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确定导读目标的策略
        一、基于新课标要求与部编教材“名着导读”的板块要求
        二、基于长篇小说类名着的文体特点与题材特点
        三、基于初中生“畏长”“畏难”的阅读学情
    第二节 选择导读内容的策略
        一、提炼小说母题
        二、分析人物形象
        三、分析叙事技巧
        四、指导阅读方法
    第三节 推进导读进程的策略
        一、制定“双阶段”阅读计划,先速读整体,后精读局部
        二、以不同课型实现“由点及面”,借多样资源助力趣味阅读
        三、紧扣小说母题设计专题任务,借合作之力开展多元解读
        四、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演,创新阅读“输出”形式
    第四节 检测导读效果的策略
        一、评价向度: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并重
        二、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
        三、评价工具:巧用阶段性检查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人教版初中“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情况不佳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数学活动”栏目文献综述
        2.1.1 “数学活动”栏目国外文献综述
        2.1.2 “数学活动”栏目国内文献综述
    2.2 教学效果文献综述
        2.2.1 教学效果国外文献综述
        2.2.2 教学效果国内文献综述
    2.3 文献总结
    2.4 理论基础
        2.4.1 布鲁纳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非智力因素理论
    2.5 概念界定
        2.5.1 “数学活动”栏目内涵
        2.5.2 教学效果内涵
        2.5.3 “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内涵
        2.5.4 “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维度的初构
        2.5.5 “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维度的再构
        2.5.6 “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维度的确定与说明
3 人教版初中“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的现状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数学操作能力测试卷的编制
        3.3.2 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问卷的编制
        3.3.3 正式施测
        3.3.4 信效度检验
    3.4 数学操作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3.4.1 各班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
        3.4.2 年级与班别差异分析
        3.4.3 典型错题诊断分析
    3.5 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结果分析
        3.5.1 各班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
        3.5.2 年级与班别差异分析
        3.5.3 各题得分统计分析
    3.6 结论
    3.7 讨论
4 “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案例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八年级《平面镶嵌》同课异构
        4.2.1 “概念引入”教学片断与分析
        4.2.2 “活动探究”教学片断与分析
        4.2.3 “课堂小结”教学片断与分析
    4.3 九年级《测量旗杆的高度》同课异构
        4.3.1 “复习引入”教学片断与分析
        4.3.2 “活动探究”教学片断与分析
        4.3.3 “课堂小结”教学片断与分析
    4.4 结论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八年级“数学活动”栏目测试卷》
附录2 《九年级“数学活动”栏目测试卷》
附录3 《八、九年级“数学活动”栏目调查问卷》
附录4 师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目标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理论依据
        一、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非智力因素理论
    第二节 影响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因素
        一、文本教学内容因素
        二、教师专业素养因素
        三、学生实际需求因素
        四、课堂教学环境因素
第二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类型与功能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类型
        一、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情感
        二、深沉凝重、舒缓真挚的情感
        三、抑扬顿挫、活泼典雅的情感
        四、质朴平和、简约严谨的情感
    第二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功能
        一、具有调节功能
        二、富有感染功能
        三、发挥迁移功能
        四、具备协调功能
第三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特点和原则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特点
        一、生动性
        二、灵活性
        三、多样性
        四、共鸣性
    第二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二、寓教于乐原则
        三、准确适度原则
        四、适时调控原则
第四章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与原因分析
        一、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成效分析
        二、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成效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的问题分析
        二、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提高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策略
    第一节 掌握副语言表达技巧,强化科学实践训练
    第二节 打破语言模式化局面,创设教师语言风格
    第三节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修炼艺术美的境界
    第四节 明确教学语言指向,矫正课堂教学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成绩分化现象
    2.2 成绩分化的原因
    2.3 成绩分化的应对策略
3 理论基础
    3.1 发现学习理论
    3.2 学习兴趣理论
    3.3 学习动机理论
    3.4 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
4 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4.1 物理学科与其他高考学科的高考成绩分化情况比较
    4.2 物理成绩分化的发展趋势
5 大港油田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的影响因素调查
    5.1 问卷调查
    5.2 访谈调查
    5.3 调查结果
6 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的应对策略建议
    6.1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2 优化家庭关系,加强有效沟通
    6.3 优化分层教学,提倡多元评价
    6.4 优化教育生态,提倡教育公平
7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调查研究 ——非智力因素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害怕数学,畏惧数学,数学难学
        1.1.2 喜欢数学,钻研数学,数学易学
        1.1.3 深度学习,终身学习,学习数学
    1.2 研究的具体问题
        1.2.1 数学学习力
        1.2.2 非智力因素
        1.2.3 相关性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学习力
        1.4.2 数学学习力
        1.4.3 非智力因素
    1.5 文献综述
        1.5.1 数学学习力的相关研究
        1.5.2 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1.5.3 非智力因素视角下数学学习力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研究法
        2.1.2 问卷调查法
        2.1.3 方案实践法
    2.2 研究设计
        2.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2.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2.2.3 调查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初中数学学习力
        3.1.1 理解力(基本概念)
        3.1.2 转化力(一题多变)
        3.1.3 创新力(创新题型)
    3.2 非智力因素
        3.2.1 动机
        3.2.2 兴趣
        3.2.3 意志
    3.3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力的的相关性
        3.3.1 相关程度
        3.3.2 不同年级的相关性
    3.4 提升对策
        3.4.1 注重兴趣的培养
        3.4.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4.1.2 培养兴趣的策略
        3.4.2 注重动机的培养
        3.4.2.1 动机是行为的原形
        3.4.2.2 培养动机的策略
        3.4.3 注重意志的培养
        3.4.3.1 有志者事竟成
        3.4.3.2 培养意志的策略
        3.4.4 注重理解力的培养
        3.4.4.1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3.4.4.2 培养理解力的策略
        3.4.5 注重转化力的培养
        3.4.5.1 转化是数学思想的关键
        3.4.5.2 培养转化力的策略
        3.4.6 注重创新力的培养
        3.4.6.1 创新是动力之源
        3.4.6.2 培养创新力的策略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初中数学学习力
        4.1.2 非智力因素
        4.1.3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力的相关性
    4.2 研究不足
    4.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C_(11)) A:七年级学生理解力测试问卷
    附录二 (C_(12)) 八年级学生理解力测试问卷
    附录三 (C_(13)) 九年级学生理解力测试问卷
    附录四 (C_(21)) 七年级学生转化力测试问卷(关于数轴)
    附录五 (C_(22)) 八年级学生转化力测试问卷(一次函数)
    附录六 (C_(23)) 九年级学生转化力测试问卷(圆)
    附录七 (C_(31)) 七年级学生创新力测试问卷(新题型)
    附录八 (C_(32)) 八年级学生创新力测试问卷(新题型)
    附录九 (C_(33)) 九年级学生创新力测试问卷(新题型)
    附录十 (d_1) 初中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査表
    附录十一 (d_2) 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
    附录十二 (d_3) 中生意志力问卷调查表
    附录十三 (e) A、B学校三个年级学生数据采集情况汇总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四、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二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相关性研究 ——以方程问题为例[D]. 杨惠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非智力水平常模研究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以天津市为例[D]. 彭宇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澳洲班与上海班高中生物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D]. 张少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初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研究[D]. 王友楠.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三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以兰州市三所中学为例[D]. 杨瑞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初中语文长篇小说类名着导读策略研究[D]. 何楚斌.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人教版初中“数学活动”栏目教学效果调查研究[D]. 黄美玲.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语文教师情感性教学语言运用研究[D]. 姚瑶. 扬州大学, 2020(02)
  • [9]普通高中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现象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许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10]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调查研究 ——非智力因素视角[D]. 赵立新. 扬州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