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去去》对世俗爱情的解读

《来来去去》对世俗爱情的解读

一、《来来往往》对世俗人生的爱情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周爱勇[1](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魏蓓[2](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柯海[3](2019)在《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文中提出“寻找”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找”也一直如影随行。池莉是着名的当代小说家,在市民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独树一帜,她在自序中曾提到“寻找”对自己创作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可以明确“寻找”对池莉小说创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寻找”与作家个体创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池莉文学史地位的重新评估。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池莉小说对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寻找。《金盏菊与兰花指》《惊世之作》《太阳出世》是池莉在小说中寻找超脱世俗人生之路的代表作。《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第二部分:池莉小说对精神归宿的寻找。《看麦娘》《烦恼人生》《一去永不返》是池莉小说关于精神归宿进行寻找的代表作。《看麦娘》寻找亲情的温暖,《烦恼人生》寻找爱情的归宿,《一去永不返》寻找自我与叛逆。第三部分: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池莉小说对历史“真相”的寻找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第二种类型,《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第三种类型,《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第四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池莉实践着“寻找”的行动,她寻找个人精神的归宿,寻找中意的职业,寻找理想的婚姻,寻找脱贫致富的生存之道......而她所寻找的这一切都和她的“写作”相关。池莉一方面通过写作来实现现实生活中的寻找之物,另一方面又通过“寻找”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写作源泉。欲望、人伦、真理驱动着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寻找”,绝望、挣扎、升华构成了池莉小说主人公们的人生历程,“寻找”既是池莉小说主人公反抗绝望的方式,也是池莉推动小说情节发展,乃至反抗绝望的方式。第五部分:关于池莉小说寻找叙事的意义何在。“寻找”叙事对池莉的市民小说起到了塑性的作用。1977年到1987年是池莉在武汉度过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池莉过的并不顺心,甚至是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反抗绝望,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可以概括池莉在这十年里的生活态度。她把这种生活态度赋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就形成了“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式,主导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促成了小说情节的定型。“寻找”叙事还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导引的作用。池莉1987年推出的《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里面就有池莉自己家庭的影子,池莉在现实生活中的绝望与反抗导致了小说主人公印家厚的绝望与反抗,反抗即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并由此形成了池莉日后的写作模式——在凡庸人生的日常琐事里陷入绝境,在绝境里“寻找”求生的希望。所以,“寻找”叙事对池莉新写实小说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导引作用。在外国的文学作品中,寻找是对人生活状态、生存状态的探寻,池莉小说的“寻找”源于池莉受困于现实生活以及中国当代文坛的“寻找”语境,从一定意义上说,“绝境——寻找——升华”的小说模型也是关于人是如何存在着以及如何存在着更好这一问题的回答。这证实了池莉的“寻找”与外国文学作品的“寻找”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均通过文学的形式将对生活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哲学命题的高度。

刘志珍[4](2019)在《徐则臣小说主题论》文中研究说明自1997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谙熟各种写作技法,善于玩味虚构与想象之能事的徐则臣一直保持着极其旺盛的创作活力,在不断精进创作能力的同时,注重自身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始终以一种平视、介入的写作伦理,严肃的写作姿态和70后作家鲜有的深度和广度告别在场的缺席,把握时代的脉搏,洞察平面和极度透明的世界的死角和盲点,将自我经验和情感体验融入先验性的文学想象,拼接记忆零星的碎片和个体生命经验的痛感,以其独特的期待视域和惯常的沉稳、敦厚的文风,在故乡与他乡的撕扯碰撞中糅合“古典”与“现代”的叙事伦理,聚焦理想与现实罅隙中腾跃与陷落的一个个被忽略,乃至被遗忘的存在,直面现代人惨淡的生存困境和荒芜心灵的精神疑难,并以此建构自己的文学乌托邦,“标示出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旨在介绍本论文选择对徐则臣进行研究的缘由与意义、目前学界对徐则臣研究的大致情况、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以使徐则臣真正得到学界关注和读者青睐的“京漂”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笔下都市异乡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探索人与城、人与世界可能存在的张力。勘探祛除了惯有的亮丽底色的北京叙事,揭开全球化进程中的层层迷雾,直抵理想与现实的撕扯碰撞中个体生命自我体认的焦虑与精神疾患,对精神原乡的回望,以及生命令人难以承受的轻的疼痛。第二章通过徐则臣在记忆与想象的勾连中对日常生活的诗性书写,聚焦花街少年的青春律动和情感蜷缩,探索其成长背后无法抹去的疼痛和潜藏在记忆深处的原罪之殇,以及全球化进程中一代人的精神痼疾和心灵救赎。第三章以徐则臣人物画廊中个性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笔下女性的精神褶皱。探析承受着巨大的身份与精神的双重裂变的都市游离者迷惘的苦痛和无力的挣扎,岁月沉淀和世情累积下女性的情感秘史和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坚守与追寻,以及女性对郁结于心的愁怨与伤痛的突围与反抗。

李悦[5](2019)在《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文中指出王安忆是中国文坛中独特的存在,她视野开阔、能够灵活驾驭多种文学题材,以不凡的丰姿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开拓创新。她用温婉细腻的笔触书写着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精神风韵,细致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女性,体现了作家热切的人文关怀。王安忆站在理性思辨的视角,致力于挖掘上海与女性的深层关系及其赋予的时代意义,具有非凡的文学价值。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部分:概括评论界对于作家王安忆的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阐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将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划分为三个类别——上海原住民形象、外来移民形象以及知青形象。通过将这些女性形象梳理归类,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王安忆笔下鲜活的女性形象,在女性形象生活化的处理方面,在日常生活描写中突显出文学性,提升了小说的审美内涵。第二部分:首先阐明身份认同的概念,然后通过小说文本深入探究女性陷入身份认同危机的缘由,从“文化落差”中的沦落、“弄堂女儿”归属感的缺失以及“外来户”上海梦的幻灭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从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城市空间与自我认同以及上海市民文化与女性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写城市与女性身份认同,通过分析城市与女性之间的关系,阐述女性是如何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里获得对自我的身份认同。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王安忆在多年小说创作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创作理念,她的小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及独特的美学特征,获得了众多批评家和广大读者的认同与接受。

冯璐璐[6](2015)在《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流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池莉以“新写实小说”受到文坛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此时期的小说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对日常生活的“原生态”还原,迥异于当时文坛上流行的技术试验色彩浓厚的“先锋”小说,被称为现实主义的新探索,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引发了一股“池莉热”。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世俗化,“新写实小说”的浪潮逐渐衰微,文学的生存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当代文学的整体氛围趋向世俗化、消费化,一向注重读者的池莉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创作,及时捕捉社会时代的瞬息变化,由对日常生活景观的仿真还原转为对商业大潮下都市生活的传奇化书写,在小说叙事上有了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新的突破,“池莉热”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温度。根据池莉小说创作的实际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普遍将认同她的小说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学步期,1987年至九十年代中期的“新写实”时期和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都市传奇时期,由于其学步期的小说并没有体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本论文将研究视野主要锁定在池莉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两个阶段作品的叙事艺术流变上,从1987年的《烦恼人生》到1995年的《你以为你是谁》为前期阶段,此后至今的作品如《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水与火的缠绵》、《所以》等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时期的叙事面貌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故将这一时期作品归入后期阶段,将这两个阶段放在整个时代大背景和池莉整个创作生涯中以此分析池莉小说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与流变。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池莉小说叙事结构的变化,由以自然时间为序缓缓流淌的生活流转向对故事性的追求,实现了对前期小说平铺直叙的突破。第二章研究小说叙事视角的流变。探讨叙述视角由“新写实”时期以第三人称外视角为主到全知视角与内视角的多元运用,视角的灵活跳转带来的叙述上的自由。第三章是作者叙事情感的转变。作者通过非叙事性话语的运用、女性叙事立场的自觉及对女性人物内心的刻画使叙事情感逐渐由“零度”状态凸显出来。第四章主要论述其小说语言在转型后呈现的新风貌,陌生化点缀期间的语言冲淡了“新写实”时期“汉味”生活化语言的平淡质朴。结语部分则从时代和文化背景、当代文坛氛围以及作家的人生观、生活观与创作心态变化出发对池莉小说叙事艺术演变的原因做了简要概括,对叙事艺术流变的成功与不足做了探讨,希望借此对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有所启示。

陈晖[7](2012)在《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绪论”部分对契诃夫戏剧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重点关注契诃夫戏剧在俄罗斯和中国的研究状况,涉及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契诃夫学”的形成,契诃夫剧作在中国的译介,契诃夫戏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成果,契诃夫研究的历史分期等层面。同时阐明对契诃夫戏剧创作进行再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契诃夫作为小说家的贡献已经得到较充分的肯定,但对其在戏剧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则关注不够,研究契诃夫的戏剧创作对繁荣中国当代戏剧舞台,特别是提升中国当代戏剧的人文关怀意识具有积极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契诃夫戏剧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发展历程。契诃夫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这是腐朽黑暗的农奴制行将瓦解,新社会呼之欲出的社会转型期,多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在博弈,文坛名家辈出,西方现代戏剧也开始崛起,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思想蕴涵、创作方法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他的政治视野、生活经历也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一定限制。契诃夫的戏剧创作可以其存世剧目分为四个阶段:《没有父亲的人》及其它几部“少作”可谓“初试牛刀”,正剧《伊凡诺夫》及几部独幕剧则标志着他的成熟,《海鸥》、《三姐妹》等显示出契诃夫已步入戏剧创作之佳境,惊世绝响《樱桃园》则是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顶峰。第二章论述契诃夫剧作的社会生活蕴涵与精神特质。契诃夫的剧作对当时的社会病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对新生活的脉动有敏锐的感知,他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乡村和城镇广阔的生活图景,空虚无聊的没落贵族,暴富的商人,失势的将军,不学无术却坐享其成的教授,软弱消极的小知识分子,勤劳质朴的农民,单纯幼稚的乡村少女,杰出貌美的女演员,见异思迁的作家等应有尽有,特别关注小人物和社会底层的生活,长于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开掘深刻的主题,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哲理意蕴,富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和美妙的诗意是契诃夫戏剧的精神特质。第三章论述契诃夫戏剧的艺术特点和审美形态。场景的生活化,结构的散文化,情节的复调性和动作的内在性是契诃夫戏剧的主要艺术特点。契诃夫的剧作富有审美形态的多样性,但相当一部分剧作可以归于“喜剧”或“趣剧”的范围,不过,他的“喜剧”却很独特,一是融入了悲剧美,二是赋予了荒诞色彩。契诃夫突破喜剧、悲剧、正剧界限分明的“壁垒”,对传统戏剧审美形态进行改造,她的许多剧作亦庄亦谐,而且富有“忧郁美”。这种审美创造在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第四章论述契诃夫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影响。梳理评析契诃夫戏剧在中国译介以及舞台传播的历程,对《樱桃园》、《三姐妹》等中译版的不同版本(如京剧版,话剧版等演出本)进行比较。考察契诃夫戏剧创作对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的影响,从题材选择、创作方法、审美崇尚、风格追求等几个层面考察契诃夫戏剧创作对曹禺和沈虹光的积极影响。

牛联欢[8](2012)在《池莉小说创作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池莉的小说创作历时30余年,1987年及其后池莉陆续发表小说《烦恼人生》、《太阳出世》和《不谈爱情》,这些作品被评论界冠以“人生三部曲”的称号,这些作品在引起巨大反响的同时也确立了池莉在文坛的地位,池莉本人也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主将而声名鹊起。90年代中后期以来池莉的小说在畅销的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有论者认为池莉的作品是过分迎合市场的媚俗之作,池莉更是一个特别会媚俗的作家,一时间池莉似乎成了“媚俗”的典型而受到众多新锐批评家集体讨伐,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90年代中期后池莉小说创作的转型。本文将她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1987年《烦恼人生》的发表到1995年的《你以为你是谁》为前期阶段,此后至今的作品如《小姐你早》、《来来往往》、《水与火的缠绵》、《所以》等小说与“新写实主义”时期的小说面貌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故将这一时期作品归入后期阶段。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在语言层面论述其小说语言在转型后呈现的新风貌,从语言陌生化和描绘性语言及色彩词汇的使用两个方面实现了质朴到华丽的转身。从语言的诗化和流行词语和言说方式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前期小说中浓烈汉味的突破。探讨了转型后小说中大量使用的内部语言及其情绪宣泄的功能。第二章主要从人物形象层面来分析转型前后人物形象的嬗变。分析工人在市场经济大潮裹胁下的新变,探讨了女性在经济独立后呈现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分析了转型后知识分子形象的新变化,与转型前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对比以并指出池莉的情感倾向。第三章探讨了与语言和人物形象转变相适应小说叙事学上的改变。探讨了叙述视角由单一到多元的改变以及这一改变带来的叙述上的自由,分析了转型后小说中出现的重复叙事以及这种重复结构故事,交代人物关系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分析了转型后非叙事性话语的大量使用以及由此导致的突破客观化叙事的效果。最后,在结语中笔者指出池莉小说的转型和探索是时代和文学情境的变化和作者创作观念变化所致,池莉进行精神探求的努力和迎合市场之作将同时并存。

陈发明[9](2010)在《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人形 ——一九八○年代小说美学形态之一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九八〇年代(具体指一九七〇年代末至一九八〇年代末)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以寻绎新的、能揭示一九八〇年代中国小说创作发展趋势的历史叙述为旨归,以历史的美学的方法,对一九八〇年代中国小说创作作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本部分从中国二十世纪美学与政治的紧密关系分析入手,指出中国一九八〇年代小说是在中国社会历史转型的背景下发生,并且呼应了这一意义巨大的历史转型;在描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基础上,立足批判解构的立场,对一九八〇年代的小说创作予以新的叙述;并从美学形态入手,提出优美形态的小说这一概念,指出所谓优美形态的小说,无论是在小说描写表现的对象,叙述者对于这样的人生与世界的态度,还是小说的文本都表现出与崇高形态的小说不同的一系列特征;进一步分析这一美学形态背后的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内容,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本部分主要过时间、空间、人物、情节等小说形态的结构性要素,对优美形态小说展开分析论述。优美形态小说在时间表达上,解构了线性“宏伟时间”叙事模式,确立了个人化经验时间的表达方式;在空间叙事上,致力于揭示庸常人生自为的世俗化空间;人物的性格不是小说的首要目标,世俗生活中卑微人物不再是批判、启蒙、改造的对象,而是认同与欣赏的“客体化”风景;“自然化”成为情节编排的标准,世俗生活逻辑决定了情节要素的运行准则。第二章:本部分主要从美学与性别冲突的视角考察一九八〇年代优美形态小说的性别意识,结合小说创作情况,分析、探讨崇高美学对性别的扭曲乃至改写情况,重点分析优美形态小说在对生活的观照方式、人物表达、场景描绘等方面呈现的女性化文本特征,揭示其背后的叙事动机。第三章:本部分首先探讨中国二十世纪崇高形态叙事对日常性卑微个体的批判、改造,讨论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内涵;然后分析一九八〇年代日常卑微个体重现的文化思潮背景;最后讨论一九八〇年代文学实践对日常性、世俗化的卑微人生的呈现形式,重点分析讨论刘心武等京味小说、李庆西的《人间笔记》和新写实小说中的个体形象,揭示其精神特征。第四章:本部分主要内容是探讨优美形态小说对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方式,深入分析汪曾祺、林斤澜和池莉的小说是如何冲决崇高形态历史叙事成规,如何对历史与现实展开个性化想象,并进一步揭示这一历史叙事的深层意识形态内容。结语:概括优美形态小说在一九八〇年代的价值、意义,指出汪曾祺、孙犁、林斤澜、阿城等人的创作是相互关联、并体现了新的历史发展趋势的一脉,为一九八〇年代小说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具有学术意义的历史叙述,并试图立足小说艺术的支点,结合崇高与优美的美感互补关系,对日常生活叙事提出自己的见解。

蒙星宇[10](2010)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文中研究说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源头,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梳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发展历程,发掘与研读北美最早的网络原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北美最早的华文网络电子刊物、华文网络纯文学交流群、华文网络论坛,以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代表作家作品等,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三个时期及主要特色。并通过对少君和图雅等文学个案研究,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两个总体特征:精英情结的大众写作,终极关怀的自由涂鸦。第二,从文学与网络互动的角度,归纳与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种典型写作模式:“自足写作”、“开放写作”、“网纸两栖写作”及各写作模式的主要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各模式在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带来的文学范式的种种转变,及其对纸质文学写作方式与文学观念的冲击。第三,从文学精神层面,论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带来的三种新精神的表现及内涵。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诞生与发展的外驱力:“技术精神”;处于双重边际和自由语境之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既深刻又纯粹的内驱力:“游戏精神”;渗透着西方文化精神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独特的“个体精神”,并阐释这三种文学新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先锋意义和重要启示。第四,从文学脉络、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精神等方面论证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总体特点,并从“游戏与使命”、“拿来与拿出”、“创作与批评”等方面对网络时代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二、《来来往往》对世俗人生的爱情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来往往》对世俗人生的爱情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一、“人性”的复归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3)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思路
第一章 寻找世俗人生的超脱之路
    一、《金盏菊与兰花指》:以童真对抗世俗人性、人心
    二、《惊世之作》:以追求刺激打破生活的凡庸
    三、《太阳出世》:以挣扎后的升华实现超脱
第二章 寻找精神的归宿
    一、《看麦娘》:亲情的温暖
    二、《烦恼人生》:爱情的归宿
    三、《一去永不回》:自我与叛逆
第三章 寻找历史的“真相”
    一、《凝眸》、《屈原的罗网》:寻找社会历史的“真相”
    二、《乌鸦之歌》、《预谋杀人》:寻找家庭历史的“真相”
    三、《绝代佳人》《两个人》:寻找个人历史的“真相”
第四章 池莉小说“寻找”机制的发生
    一、寻找:一种写作的根源
        (一) 现实生活迫使池莉寻找
        (二) 个人习性与池莉的写作
        (三) 池莉关于“寻找”的文学观
    二、“寻找”的驱动力:欲望、人伦、真理
        (一) 欲望
        (二) 人伦
        (三) 真理
    三、“绝望—挣扎—升华”的寻找模式
    四、寻找:一种反抗绝望的方式
        (一) 以家庭为背景的寻找叙事
        (二) 针对历史事件的寻找叙事
        (三) 爱恋故事里的寻找叙事
        (四) 凡庸生活里的寻找叙事
余论:“寻找”叙事的意义
    一、寻找叙事对于池莉市民小说、新写实小说的意义
    二、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与中外文学传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读硕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4)徐则臣小说主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异乡人的生存困境
    第一节 个体生命的反叛与突围
    第二节 边缘人身份悬浮的焦虑
    第三节 漂泊者精神原乡的回望
第二章 穿透世相的灵魂书写
    第一节 孤独灵魂的成长隐痛
    第二节 个体记忆的原罪之殇
    第三节 经验痛感的自我救赎
第三章 女性的精神褶皱
    第一节 都市游离者的裂变
    第二节 爱情独舞者的坚守
    第三节 创伤郁结者的反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创作概况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上海原住民形象
        一、第三世界的“他者”
        二、上海城市身份的优越感
        三、日常生活中的“柔韧”
    第二节 外来移民形象
        一、顺利融入上海的女性形象
        二、挣扎在城市边缘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知青形象
        一、重新融入城市的知青形象
        二、被城市放逐的知青形象
第二章 女性身份认同危机
    第一节 “文化落差”中的沦落
        一、女性对第一世界的文化膜拜
        二、第三世界女性自我的迷失
        三、“他者”身份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 “弄堂女儿”归属感的缺失
        一、难以融入上流社会的身份困境
        二、女性家庭身份的错位
        三、阶层坠落与女性的自我否定
    第三节 “外来户”上海梦的幻灭
        一、生存问题诱发的身份自觉“边缘化”
        二、从“同志的后代”到“弄堂的娇娃”
第三章 城市书写与女性身份认同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认同
        一、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与自我确定
        二、日常生活的世故人情与自我重塑
        三、世俗生活中的爱情与自我完善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与自我认同
        一、弄堂空间与阶层意识
        二、闺阁与女性身份
        三、街道与世俗生活
    第三节 上海市民文化与女性身份认同
        一、滑稽戏
        二、海派电影
        三、交谊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平铺直叙到曲折跌宕:叙事结构的平面化与复杂化
    第一节 平铺直叙的日常“生活流”
    第二节 情节结构的曲折跌宕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新变
第二章 从一元到多元:叙事视角的单一化与多样化
    第一节 以第三人称外视角为主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的多元运用
    第三节 多样视角的交互转换
第三章 从“零度情感”到“在场”的写作:叙事情感的淡出与凸显
    第一节 隐含情感的“零度写作”
    第二节 女性叙述立场的自觉
    第三节 叙事者的“在场”性:非叙事性话语的大量运用
第四章 从平易到修饰:叙事语言的平实与艺术化
    第一节 自然质朴的“汉味”本色生活语言
    第二节 语言的诗化
    第三节 语言的陌生化
结语
附录 池莉小说作品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0.1.1 契诃夫戏剧研究在俄罗斯
        0.1.2 契诃夫戏剧研究在中国
    0.2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1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发展历程
    1.1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1.1.1 19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社会
        1.1.2 名家辈出的俄罗斯文坛
        1.1.3 契诃夫所面对的俄罗斯戏剧政策与现状
        1.1.4 西方其他国家现代戏剧的崛起
        1.1.5 契诃夫小说创作对其戏剧创作的影响
    1.2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发展历程
        1.2.1 小试牛刀:《没有父亲的人》及其它“少作”
        1.2.2 走向成熟:《伊凡诺夫》及《蠢货》、《天鹅之歌》等独幕趣剧
        1.2.3 步入佳境:《海鸥》、《万尼亚舅舅》及《三姐妹》
        1.2.4 惊世绝响:《樱桃园》
2 契诃夫剧作的社会生活蕴涵与精神特质
    2.1 契诃夫剧作的社会生活蕴涵
        2.1.1 烛照末世的社会病
        2.1.2 社会底层生活的生动描绘
        2.1.3 感知新生活的脉动
    2.2 契诃夫剧作的精神特质
        2.2.1 “我热爱我的祖国和人民”:契诃夫剧作的爱国情怀
        2.2.2 直面人生:契诃夫剧作的人文意识
        2.2.3 平淡之中见奇崛:契诃夫剧作的哲理蕴涵
        2.2.4 “散文中的普希金”:契诃夫剧作中的诗意
3 契诃夫戏剧的艺术特点与审美形态
    3.1 契诃夫戏剧的艺术特点
        3.1.1 场景的生活化
        3.1.2 结构的散文化
        3.1.3 情节的复调性
        3.1.4 动作的内在性
    3.2 契诃夫戏剧的审美形态
        3.2.1 “契诃夫式喜剧”的审美形态
        3.2.2 契诃夫对传统戏剧审美形态的改造
4 契诃夫戏剧在中国
    4.1 契诃夫戏剧在中国的传播
        4.1.1 翻译传播
        4.1.2 舞台传播
    4.2 契诃夫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
        4.2.1 契诃夫与曹禺等现代戏剧家
        4.2.2 契诃夫与当代戏剧家沈虹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池莉小说创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语言革命”:池莉小说的语言转变
    1.1 质朴到华丽的转身
    1.2 突破“汉味”
    1.3 情绪的宣泄:内部语言
2. 社会转型:新环境下人物形象的嬗变
    2.1 工人形象:市场经济大潮裹挟下的新变
    2.2 女性人物形象:意识的觉醒
    2.3 知识分子形象:社会转型中的新面貌
3. 单一到多元:叙事策略的调整
    3.1 叙述的自由:多变的叙述视角
    3.2 叙事频率的改变和主题的深化:重复叙事
    3.3 突破客观化:非叙事性话语的大量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9)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人形 ——一九八○年代小说美学形态之一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中国二十世纪美学与政治
    第二节 “优美”与小说的审美形态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意义
第一章 优美叙事的美学形态
    第一节 个人性经验的时间状貌
    第二节 自为的世俗空间
    第三节 人物的“客体化”与“庸常化”
    第四节 情节的“自然化”
第二章 优美与性别
    第一节 优美的性别特征
    第二节 被压抑的“女性”
    第三节 优美叙事女性化
    第四节 优美与风景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卑微个体
    第一节 时代的崇高主体
    第二节 “八十年代”的文化思潮与个体反思
    第三节 “八十年代”日常性个体叙事
第四章 历史的想象
    第一节 民间想象:别样的乡村
    第二节 矮凳桥传奇:历史的寓言
    第三节 走向庸俗:“神话”的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论着
致谢

(10)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叙要
第二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
    第一节 寄生期(1988-1992)
    第二节 自生期(1992—1996)
    第三节 延伸期(1997-2008)
    第四节 精英情结与大众写作:少君与《人生自白》
    第五节 终极关怀与自由涂鸦:图雅与《乱砍系列》
第三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三模式及写作范式的新变
    第一节 自足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二节 开放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三节 网纸两栖写作模式及其新变
第四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文学新精神
    第一节 技术精神:技术语境中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 游戏精神:自娱娱人的深刻与纯粹
    第三节 个体精神:个体与欲望的审美张力
第五章 总结与余论
    第一节 源自海外,反哺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自足、开放和两栖——写作模式及影响
    第三节 技术、游戏和个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种新精神
    第四节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站年表
    附录2:北美主要华文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索引(1991-2008)
    附录3:美国华人作家少君访谈:新移民与北美华文网络文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来来往往》对世俗人生的爱情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2]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超越“庸常”之路 ——论池莉小说的“寻找”叙事[D]. 柯海.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徐则臣小说主题论[D]. 刘志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王安忆上海书写中的女性身份认同研究[D]. 李悦.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流变研究[D]. 冯璐璐.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7]论契诃夫的戏剧创作[D]. 陈晖. 武汉大学, 2012(12)
  • [8]池莉小说创作转型研究[D]. 牛联欢.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9]历史洪流中的卑微人形 ——一九八○年代小说美学形态之一脉[D]. 陈发明. 苏州大学, 2010(11)
  • [10]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 蒙星宇. 暨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来来去去》对世俗爱情的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