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一、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型治理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袁和第[1](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杨建辉[2](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汪芳甜[3](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生态脆弱地带,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是近百年来的艰巨任务。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情况、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及退耕还林实施成效等问题成为了区域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为例,进行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影响成因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与结果如下:(1)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视角,构建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基于这一体系,提出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从农户视角提出退耕工程的实施效率与非退耕区农户行为是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在和外在原因。(2)退耕还林通过增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生产、促进景观格局稳定,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变好。退耕实施以来,林草面积净增加205765.7hm2,重点分布于区域0-6°坡度与1300-1600m海拔范围,其中,>15°坡度的耕地及>1600m海拔范围的耕地退耕分别为16.55%与7.45%。退耕实施背景下,退耕还林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36.62%,非退耕区主要包括耕地集约、耕地撂荒与耕地退减三种方式,其土地利用变化合计达到44.40%。在>10。坡度与大于1500m海拔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撂荒为主。相较于上述三种人类活动,退耕还林对景观重构的影响更大,并促使区域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结构更加稳定。(3)退耕实施以来,退耕工程区与研究区域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好转,植被改善的区域均集中于前山地区,退化区域均集中于后山地区,同时,耕地集约“增强”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而耕地撂荒“削弱”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在人类活动与气候综合影响下,退耕工程区NDVI增加的比例(20.18%)远大于NDVI减少的比例(3.13%),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集中于前山地区,减少的区域集中于后山地区。去除气候对NDVI的影响后,退耕工程区与区域整体植被均变好。退耕还林是对区域植被恢复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在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退耕还林对植被恢复的贡献(36.41%)要大于耕地集约(31.53%),而在植被退化区域,退耕还林与耕地撂荒均引起植被退化,且退耕还林的影响(30.33%)大于耕地撂荒的影响(20.73%)。(4)退耕工程区瞄准效率低、农户低管护水平通过影响退耕还林实施分布与后续植被生长,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因。在退耕工程区,农户退耕地块主要以坡耕地为主,同时存在大量平地退耕的现象,平地退耕导致区域退耕瞄准效率低,且前山地区退耕的瞄准效率较后山地区高;农户林草种植选择不当、补种不及时、偷牧、农业灌溉、管护措施缺乏等低管护水平行为导致区域植被成活率低、长势差。在非退耕工程区,退耕工程的低瞄准效率促进了自己自足型农户与外出打工型农户耕地撂荒。农村水利设施条件齐全、耕地质量好与农业劳动力充足促进了农户耕地集约,从而成为“增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同时,耕地质量差与农业劳动力缺乏加剧了耕地撂荒,从而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

方松林[4](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贾亚洲[5](2013)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北生态型桑园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桑树林地资源,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绥德、清涧、吴堡、子洲、米脂、佳县、横山、子长、延川等县,截至2011年底已陆续发展到4.19万hm2。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目的,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养蚕或少养蚕,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生态型桑树生长不良。政府的退耕补贴保障了农户的土地收益,稳住了生态型桑园的面积,但生态桑的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生态桑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总体低下,生态桑的存续利用问题严峻。本研究在了解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和“东桑西移”工程建设及蚕桑波折历史的基础上,从陕北蚕桑生产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环境条件对桑树生存生长的限制和影响,揭示了桑树生境条件与生态效能的关系,总结并提出了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技术推广模式。本研究认为,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是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利好的产物,是“东桑西移”工程助推的结果;陕北丘陵沟壑区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优质蚕茧,但桑树的生长期短,生物产量低,蚕茧生产的总体效益不高;陕北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土壤养分年年流失,水肥条件限制了桑树的生长势和经济效能;生态型桑园间作紫花苜蓿,植被覆盖度高,但桑树与苜蓿争水争肥,土壤干化问题突出。桑树的生态作用是桑树的自然属性,桑树根深叶茂是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陕北生态型桑园的经济利用面积小,生态林政策补偿是退耕地的主要收入来源;生态桑不适用生态林的抚育措施,应当采取经济林管护措施培育树势,向桑树经济林发展。(2)陕北生态桑具有规模种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兴建微型水利设施,有效拦蓄雨水,推广坡面集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保证桑树正常生长。(3)桑草间作桑园应积极实施绿肥压青技术,宜轮作饲草用谷子等禾本科牧草,将有机养料转化为土壤有效养分,发挥培肥土壤的效能。

冯长红[6](2011)在《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冀北接坝山区地处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具有其特有的脆弱性,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地,同时是影响京津地区的主要沙源地和风沙通道。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条件,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和放牧,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严重威胁着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研究该区域土地沙化动态规律、植被类型及演替规律,对生态工程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评价,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其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丰宁县小坝子乡为主要试验区,从2006到2009年,应用恢复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解译与地面判读相结合,点上试验和重点踏查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小坝子沙化土地来源、成因和变化规律,植被类型和演替规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工程措施对该地区生态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探明了小坝子地区风沙运动和沙地形成的因素。即受地质地貌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小坝子和其上部坝上地区产生沙源—狭管地形、气候因子、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洪水加速风沙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阻挡沙流,产生沉积或堆积汇。小坝子土地沙化既有本地沙,同时浑善达克沙地和坝上地区也是小坝子沙地形成的重要因素。(2)小坝子地区沙化土地遥感解译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中从增加耕地面积、广种薄收、毁林开荒、超载过牧的状态转变为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的变化,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人工草地面积增加。沙化面积从迅速扩大到逐步稳定和缩减;沙化程度也由加重到逐步减轻,体现了土地利用方式对沙化的形成和变动的作用。(3)小坝子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和半灌丛、草原4种植被型和15种群系。植物种类丰富,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是典型的森林—草原过渡型植被。(4)生态工程措施可以明显的促进植被的恢复。作为对照的放牧地的植物种数、盖度、生物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均明显的低于实施各项工程措施的地区。而且封育造林短期内对植被恢复的促进效果比沙地封育明显。(5)在小坝子沙化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与土壤水分含量是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以及土壤水分表现出较大的因子负荷量,是该区域植被恢复的主导因子。(6)土壤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与其介质种类、坡向、枯落物盖度相关。生物结皮改变了沙地表面和其下的土壤机械组成、化学组成,减少了雨水向土壤中的入渗,深层土壤含水量降低,但由于生物结皮强大的持水力使表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结皮下土壤温度降低,使其蒸散量低于裸沙。(7)植被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少风蚀。不同下垫面平均气温观测值相差较大,其中裸沙地的温度最高;不同植被的平均温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植被具有明显的降低空气温度的作用,不同植被对降低气温的功能顺序为:人工乔木林>天然灌木林>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地表温度与下垫面类型和植被盖度密切相关。植被具有明显的调节土壤温度的功能,天然灌木林对土壤温度的调节功能明显高于人工乔木林、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三种植被。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存与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含水量与植被的耗水明显相关。林间土壤含水量低于其它植被下的土壤含水量,而放牧地的土壤含水量则始终处于最高值。

孙景波[7](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郭建英[8](2010)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刘硕[9](2009)在《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文中指出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植被物种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运而生,但随着时间的增长,退耕地涌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工造林模式与天然林配置模式差异性问题。若要使此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在人工生态恢复过程中,须根据不同地区植被适应性特点,采取近自然方式设计退耕还林还草地配置和管理技术。根据地带性和退耕模式的不同,本文选择具有比较完整退耕序列的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地区,它们依次代表了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将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过程和态势进行更深层地探讨,为人工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恢复技术模式改进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选取内蒙鄂尔多斯、青海大通、山西吕梁的退耕还林还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地区植被的大量群落学调查,综合TWINSPAN、DCA、CCA、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主要造林树种林木需水量和水环境容量,围绕环境梯度的变化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响应和相互关系,进行了植被分类、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种群生态位、群落多样性、种群空间格局、群落稳定性和植物蒸腾特性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草地植被演替态势:半流动沙地(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沙柳群落+沙打旺群落+沙竹巴锡藜群落随机或均匀分布)→半固定沙地(退耕5~10y)快速正向演替阶段(蓝刺头狗尾草群落+牛心朴子乳浆大戟群落集群分布)→固定沙地(退耕15~25y)趋于逆向植被演替(油蒿羊柴群落和柠条滨藜群落强集群分布)。植被演替的方向和植被群落组织结构水平的变化规律主要有以下4点:①整个群落水平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退化程度的降低,在半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演化过程中,退耕还草地的群落生态特性发展不稳定,退耕还草区的群落结构和组成还未达到顶级群落水平,群落生态特性波动较大。②油蒿种群在固定沙地(退耕25y)阶段已出现优于羊柴种群的生态特征,即羊柴种群开始出现萎蔫和枯死现象,密度下降,种群衰败,种群竞争性减弱。这预示下一个演替阶段油蒿种群将取代羊柴种群。③半固定沙地(退耕15y~20y)阶段是群落变化的敏感期,但退耕地整体群落植被是从沙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变化过程证明了退耕还草地整体朝正向演替发展的态势。④以沙柳、油蒿、小叶锦鸡儿、羊柴为代表的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研究反映出,就目前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退耕还草地水分条件而言,无法实现所选造林树种的最低保证需水量,这导致该地带的退耕还草地种群生长受到水分条件胁迫,群落植被变化易趋于逆向演替。(2)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垂穗披碱草群系呈集群型(退耕0~18y)快速正向演替→银露梅群落和匍匐栒子群落呈强集群型(退耕18y~27y)缓慢逆向演替→华北落叶松群落、中国沙棘灌木群落和青海云杉+白桦林群系呈均匀型或集群型(退耕27y~55y)平稳正向演替。以青海云杉群落及其与白桦、沙棘混交林群落为优势种群。退耕0~27y阶段,群落物种的数量和种数有较大波动,退耕45年后群落稳定。目前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区退耕还林地的水环境容量可以满足主要造林树种的耗水需求量,即该地区植被生长不受水环境条件制约,植被演替朝正向发展。(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态势:退耕5y缓慢正向演替阶段→退耕10y快速正向演替(伴有逆向演替特征)。演替特征在不同坡向变化明显:阳坡地由刺槐群落→油松丁香群落,半阳坡地由沙棘群落和虎榛子连翘群落→三裂绣线菊群落和黄刺玫群落,半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沙棘群落→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阴坡地由黄刺玫群落和油松丁香群落→虎榛子连翘群落。以油松刺槐群落、黄刺玫群落和铁杆蒿羊胡子群落为优势种群,且各种群均以集群方式分布。其中,阳坡多样性变化最剧烈,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相近。演替发生最明显的坡位是坡度15°~30°的地段。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植被群落生态特征不稳定,不同坡向的退耕林地中的群落分布集中,优势种群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致使种间竞争加大,灌木和草本层对资源利用率高使人工林树种油松和刺槐大面积枯死衰败,造成群落稳定性差。同时封山育林的造林成分过于单一,物种多样性较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退耕还林地林木生长条件受到水分亏缺的制约,减缓了植被生长速度,降低了植被群落正向演替的速度。(4)从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的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植被演替过程看,北方主要退耕地植被演替态势有共性亦有异性,但总体发展趋势是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交错进行。相同点有两点,一是退耕初期即从物种有无到有的过程里,植被生态特征均称规模态势发展、物种多样性增长幅度大,也就是发生了正向演替。二是水环境容量不满足造林树种的林木需水量时,退耕地植被演替初期植被进行正向演替的速度慢、时间长。不同点有两点:①演替中期。退耕地植被演替发展过程并不都是延续前期发展态势,如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由于种间密度过大、土壤养分和水分竞争剧烈,导致种群衰退,造成了植被群落的暂时性逆向演替。②水环境容量与林木需水量适应性影响未来植被演替整体态势。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呈稳定正向发展,而另外两个地带的植被趋向逆向演替。根据3个地带主要退耕还林还草树种的耗水特性和当地水环境容量适应性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水环境容量与优势种需水量匹配,另外两个地带呈现不足状态。由此可知,当种群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种问水资源竞争加剧,导致蒸腾耗水量大、耐寒性相对弱的物种枯死,形成暂时性地表裸露,造成演替序列逆向进行,该现象是水资源量与人工选择的造林树种或密度不匹配造成的。

郭雨华[10](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二、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型治理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型治理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1.4.1 径流调控理论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3 系统科学理论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1.8.1 “两山”理论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取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3.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3 研究方法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3.4 数据收集说明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3.5 技术路线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6.4 本章小结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7.1 样地概况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2.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
    2.2 生态效应评价
    2.3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作用机理
    2.4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
    2.5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3.1 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况
    3.2 乌兰察布市概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章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4.2 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 退耕还林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4 退耕还林的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第五章 基于植被覆盖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5.2 研究区2000-2014年植被NDVI变化
    5.3 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5.4 人类活动作用下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第六章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6.2 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效率分析
    6.3 非退耕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与生态建设概况
    2.1 陕北自然环境概况
    2.2 陕北退耕还林(草)工程及退耕地栽桑概况
    2.3 陕北地区“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概况
第三章 桑树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桑的发展态势
    3.1 桑树的生态功能与应用前景
    3.2 生态桑的发展态势
        3.2.1 桑树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3.2.2 在经济树种中桑树的生态效益最大
        3.2.3 在生态树种中桑树的经济效益最高
        3.2.4 陕北生态型桑园的发展面积
第四章 陕北生态桑的生境条件
    4.1 桑树的适应性与抗逆性
        4.1.1 桑树对地势与土壤的适应性
        4.1.2 桑树对水分的需求及抗旱性
        4.1.3 桑树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4.2 陕北生态桑的自然环境条件
        4.2.1 陕北蚕桑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4.2.2 蚕桑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3 陕北生态桑的经济支撑条件
        4.3.1 以蚕桑产业为基础,发展形势严峻
        4.3.2 生态桑发展的机遇好,土地收益有保障
        4.3.3 陕北生态桑的规模大,集中连片,资源优势明显
    4.4 陕北生态桑的技术支撑条件
        4.4.1 有 30 余年的栽桑经验和技术研发成果
        4.4.2 有涵盖技术传播的产业化运营机制和正在恢复重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第五章 陕北生态型桑园的水肥利用模式
    5.1 陕北生态桑的水肥资源特征
        5.1.1 水资源紧缺,雨水是坡耕地的唯一水源
        5.1.2 土壤养分年年流失,土壤肥力严重衰减
        5.1.3 雨热同季,降雨集中在桑树旺盛生长期
        5.1.4 桑草间作,苜蓿既作饲草又作绿肥
    5.2 生态型桑园的蓄水保墒增产增收经营模式
        5.2.1 以抗旱耐瘠品种改良实生桑为特征的增产方式
        5.2.2 以水土保持与经济利用为特征的栽植型式
        5.2.3 以生态养成和少耕免耕为特征的间作套种模式
        5.2.4 以生态养护并采养结合为特征的收获方式
    5.3 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新途径
        5.3.1 兴建微型水利工程,提高雨水利用率
        5.3.2 广辟肥源,提高桑园的肥培水平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陕北生态桑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奠定了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基础
        6.1.2 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陕北生态桑更适合培育成桑树经济林
        6.1.3 陕北生态型桑园蚕茧生产的效益低,退耕地桑树后续产业亟待开发
        6.1.4 生态型桑园土壤水分亏缺严重,需配套建设集雨灌溉设施
        6.1.5 生态型桑园桑草争水争肥,桑园宜套种禾本科牧草
    6.2 讨论
        6.2.1 生态型桑园的土地流转问题
        6.2.2 生态型桑园的技术配套问题
        6.2.3 陕北桑园的土层干化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1.3.2 风沙运动规律和防治研究
        1.3.3 沙漠化土地水分动态研究
        1.3.4 沙地植被演替研究
        1.3.5 生态恢复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土壤
    2.4 植被
    2.5 气候
    2.6 水文
    2.7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资料收集
        3.3.2 植被和植物群落调查
        3.3.3 土壤调查
        3.3.4 卫星遥感图像处理
        3.3.5 土壤风蚀研究方法
        3.3.6 小气候观测
        3.3.7 分析方法
4 土地利用和沙化动态研究
    4.1 土地利用和沙化土地分类
    4.2 遥感数据的解译
        4.2.1 卫星遥感信息源的选择
        4.2.2 解译标志的建立
        4.2.3 解译标志区的建立
    4.3 小坝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格局和沙化动态
    4.4 小坝子沙化成因分析
        4.4.1 小坝子沙地的分布
        4.4.2 沙子的来源分析
        4.4.3 沙地成因分析
    4.5 小结
5 植被恢复与演替规律研究
    5.1 植物类型和分布特征
        5.1.1 植物资源与植物分布特征
        5.1.2 主要植被类型
        5.1.3 主要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5.2 植被演替过程分析
        5.2.1 小坝子地区植被演替过程
        5.2.2 小坝子沙地植被种群变化
        5.2.3 不同工程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5.3 植物多样性驱动因子分析
        5.3.1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
        5.3.2 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关系
        5.3.3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6 沙地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与利用技术研究
    6.1 土壤结皮
    6.2 小坝子地区土壤生物结皮的分布规律
    6.3 土壤生物结皮理化性状研究
    6.4 生物结皮固沙技术
    6.5 小结
7 生态工程治理模式与技术
    7.1 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7.1.1 沙区防风固沙技术模式
        7.1.2 积沙坡地和流动沙丘治理模式
        7.1.3 坡地治理模式
        7.1.4 自然恢复治理模式
        7.1.5 草牛奶气生态养殖模式
        7.1.6 经济作物防风固沙模式
    7.2 植被恢复技术
        7.2.1 沙化区造林绿化技术措施
        7.2.2 活动沙地沙障固沙造林绿化技术
        7.2.3 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7.2.4 围栏封育促进植被恢复技术
        7.2.5 沙地微环境调控技术
    7.3 结论
8 生态工程效益研究
    8.1 植被对风速和风蚀的影响
        8.1.1 不同植被特征对风速轮廓线的影响
        8.1.2 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土壤风蚀强度的影响
    8.2 不同植被类型对小气候的影响
        8.2.1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温度变化
        8.2.2 不同植被类型的气温变化
        8.2.3 不同植被类型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8.3 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3.1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变化
        8.3.2 不同植被下根系在剖面的分布特征
        8.3.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
        8.3.4 不同植被的土壤径流
    8.4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图

(7)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2.1 地貌
        2.1.1 山区
        2.1.2 平原
    2.2 气候
    2.3 土壤
    2.4 植被特征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4.2.1 工程规划
        4.2.2 建设成效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3.1 工程建设进展
        4.3.2 工程建设成效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4.5.1 发展历程
        4.5.2 建设成就
        4.5.3 教训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6.1 工程规划
        4.6.2 工程进展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4.7.1 工程规划
        4.7.2 工程效果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4.8.1 工程规划
        4.8.2 工程进展
        4.8.3 工程效果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6.2 森林公园建设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8.1 总体指导思想
    8.2 战略指导方针
    8.3 基本原则
    8.4 战略目标
    8.5 战略重点
    8.6 主要任务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8.8 技术途径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5.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5.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论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态区位
        2.1.4 地质地貌
        2.1.5 气候
        2.1.6 水文
        2.1.7 土壤
        2.1.8 植被及动物资源
        2.1.9 矿产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社会经济结构
        2.2.4 历史文化
    2.3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2.4 退耕还林概况
        2.4.1 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及成效
        2.4.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3 研究方法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 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调查
    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3.3.1 环境条件调查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3.3.3 生物量调查
    3.4 土壤调查
        3.4.1 土壤剖面调查
        3.4.2 样地设置及取样
        3.4.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5 林地水文调查
        3.5.1 冠层截留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6 遥感监测方法
    3.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7.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7.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4.1.1 影像资料
        4.1.2 影像预处理
        4.1.3 影像裁剪
        4.1.4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4.1.5 波段选取
    4.2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2.1 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4.2.2 解译标志的确定
    4.3 遥感图像分类
    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4.4.1 误差源分析
        4.4.2 样本容量的确定
        4.4.3 采样设计
        4.4.4 Kappa一致性检验
    4.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分析
        4.5.1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4.5.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4.6 吴起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
        4.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4.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4.8 小结
5 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5.1.1 数据处理
        5.1.2 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5.1.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物种的α多样性分析
        5.1.4 不同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研究
    5.2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5.2.1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5.2.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均匀性分析
        5.2.3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5.3 小结
6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6.1 退耕还林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
        6.1.1 退耕还林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6.1.2 退耕还林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6.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6.2 退耕还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2.1 土壤有机质变化
        6.2.2 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化
        6.2.3 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
    6.3 退耕还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6.4 封育措施对土壤恢复效果的研究
        6.4.1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水分状况得变化
        6.4.2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变化
        6.4.3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养分变化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草)地水文效应研究
    7.1 冠层截留量
        7.1.1 不同退耕还林地冠层的截留量
        7.1.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截留量对比
        7.1.3 不同层次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7.1.4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7.2 土壤渗透性
        7.2.1 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渗透性
    7.3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8.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8.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8.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8.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8.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8.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8.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8.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8.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8.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8.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8.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8.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8.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8.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8.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8.4.3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8.5 改善小气候价值
        8.5.1 气候变化现状
        8.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8.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8.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8.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8.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8.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8.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8.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8.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8.9 小结
9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9.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9.1.1 直接经济效益
        9.1.2 间接经济效益
    9.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9.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9.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9.2.3 生态意识转变与能源结构调整
        9.2.4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9.3 小结
10.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10.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10.1.1 AHP判断分析的数学模型
    1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10.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0.2.2 构造判断矩阵
        10.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10.2.4 层次总排序
        10.2.5 一致性检验
    10.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10.3.1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构模型
        10.3.2 构造矩阵的标度
        10.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11 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孙保平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提出以及背景
    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理论基础
        1.2.1 植被演替研究背景及状况
        1.2.2 生态恢复研究内容
        1.2.3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概述
    2.2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2.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
        2.2.4 水文
        2.2.5 土壤
        2.2.6 植被
        2.2.7 社会经济状况
        2.2.8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2.3.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3.2 地质地貌
        2.3.3 气候
        2.3.4 水文
        2.3.5 土壤
        2.3.6 植被
        2.3.7 社会经济状况
        2.3.8 土地利用现状
        2.3.9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4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2.4.1 地理位置及行政归属
        2.4.2 地形和地质
        2.4.3 气候
        2.4.4 土壤
        2.4.5 植被
        2.4.6 社会经济状况
        2.4.7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样地、样方调查
    3.2 土壤调查
    3.3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1 重要值计算方法
        3.3.2 物种多样性指数
    3.4 相似性系数的测定
    3.5 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3.6 生态位计算方法
        3.6.1 生态位宽度
        3.6.2 生态位重叠计算方法
    3.7 植被分类方法
    3.8 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
        3.8.1 植物频度法
        3.8.2 群落变异性
    3.9 主要造林树种生态需水供求关系
    3.10 试验地布设
        3.10.1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区
        3.10.2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3.10.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4 黄土高原向沙漠(地)过渡带退耕还牧区植被演替
    4.1 沙区地类划分
        4.1.1 划分依据
        4.1.2 沙区划分结果与分析
    4.2 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关系
        4.2.1 植被组成
        4.2.2 植被分类排序
        4.2.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沙区退耕地植被演替序列
        4.3.1 物种消长及优势度分析
        4.3.2 群落层次和生活型结构变化规律
        4.3.3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变化
        4.3.4 相似性和相异性系数
        4.3.5 退耕过程中主要种群格局的变化
        4.3.6 退耕地演化过程中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变化
    4.4 群落稳定性
        4.4.1 植物频度法
        4.4.2 群落变异性
    4.5 沙区退耕地主要灌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4.5.1 鄂尔多斯试验地林分情况
        4.5.2 沙区降水资源状况
        4.5.3 沙区主要灌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4.5.4 沙区灌木水环境容量
    4.6 小结
5 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5.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5.1.1 植被组成
        5.1.2 植被分类排序
        5.1.3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 物种多样性分析
        5.2.1 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2 不同土地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5.2.3 不同退耕年限青海云杉群落多样性
    5.3 退耕林地种群空间格局
    5.4 生态位分析
        5.4.1 资源梯度的划分
        5.4.2 物种生态位宽度
        5.4.3 种群生态位重叠
    5.5 群落稳定性
        5.5.1 群落植被频度分析
        5.5.2 群落变异性
    5.6 高寒半湿润区造林树种生态需水适应性
        5.6.1 大通试验地林分情况
        5.6.2 高寒退耕还林区降水资源状况
        5.6.3 高寒退耕地林木蒸腾特性和林木需水量
        5.6.4 高寒退耕还林区林木水分环境容量
    5.7 小结
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带退耕还林地植被演替
    6.1 植被群落演替序列及环境因子关系
        6.1.1 植被组成
        6.1.2 植被分类排序
        6.1.3 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2 植被演替10年中群落变化
        6.2.1
        6.2.2 群落多样性
        6.2.3 种群空间格局变化
        6.2.4 物种生态位分析
        6.2.5 群落稳定性
    6.3 丘陵沟壑退耕还林区林木生态需水适应性
        6.3.1 方山试验地林分情况
        6.3.2 研究地区的降水资源状况
        6.3.3 干旱丘陵沟壑区林木蒸腾量与生态需水量
        6.3.4 干旱丘陵沟壑区水分环境容量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型治理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D]. 汪芳甜.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5]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D]. 贾亚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6]冀北接坝山区沙化土地动态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D]. 冯长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7]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8]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9]北方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演替态势研究[D]. 刘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沙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