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曲库铵对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不同剂量阿曲库铵对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一、麻醉诱导期间不同速度静注阿曲库铵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培[1](2021)在《麻黄碱预处理在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临床对照试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麻黄碱预处理在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后低血压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接受择期全麻手术的ASAⅡ-Ⅲ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诱导前静注100μg/kg麻黄碱(B组)或等体积生理盐水(A组)。记录T0(入室后安静10min)、T1(诱导后1min)、T2(2min)、T3(3min)、T4(4min)、T5(插管时)、T6(插管后2min)、T7(手术开始时)动脉血压、心率和术中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次数。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SBP、DBP和HR在T0时无显着差异,而在T1~T7时组间有显着差异。两组处理方式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B组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相对于A组更低。两组麻醉诱导后SBP和DBP均明显下降。A组HR明显下降,而B组HR明显上升。结论麻黄碱预处理可能减少高血压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由于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邓昌辉[2](2020)在《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老年胃癌手术应激反应及苏醒期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及目的:由于老年患者存在各器官系统功能减退,其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相对降低,麻醉及手术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不利于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故而选择合理的镇痛策略对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性镇痛是使患者取得相对完善、长时间、覆盖整个围术期镇痛的理念。目前为止,预防性镇痛药物有很多,然而,常规的麻醉镇痛药物常常存在苏醒期延长、镇静程度较深、影响苏醒质量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用于预防性镇痛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纳布啡是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能与μ和κ相关的受体结合,同时还可以激活脊髓水平的κ受体,从而发挥一定镇痛效果,其已被证实在小儿、妇科、产科等患者中取得一定的镇痛效果,且并发症较少,然而其在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预防性镇痛中的效果不清楚的,且相关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纳布啡在老年胃癌根治术预防性镇痛的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对患者苏醒期血液动力学、镇静、镇痛等情况影响,结合应激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纳布啡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确诊胃癌且需行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四组,即对照组(C组)、纳布啡低剂量组(L组)、纳布啡中剂量组(M组)及纳布啡高剂量组(H组),每组25例。纳布啡L/M/H三组分别于全麻诱导前5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1、0.15 mg·kg-1、0.2 mg·kg-1静脉推注;对照组同一时间采用等容量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四组患者麻醉诱导药物均为:咪达唑仑(0.05-0.10 mg·kg-1)、舒芬太尼(0.3-0.5μg·kg-1)、依托咪酯(0.1-0.2mg·kg-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0.2mg·kg-1);麻醉维持:全凭静脉麻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起始血浆浓度分别为4μg·ml-1和4ng·ml-1(术中根据BIS值调控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浓度),连续性泵入1.5μg·kg-1·min-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四组患者术中均进行BIS监测,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记录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麻醉诱导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及拔管后3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T0、T1、T2及T3时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四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后5 min及30min镇静评分(Ramsay)、5 min及30min镇痛(VAS)评分、苏醒期躁动评级;记录四组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呼吸抑制、体温变化、寒战、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等。结果:(1)四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诱导前(T0),四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T1)、拔管后5min(T2)及拔管后30 min(T3)纳布啡L/M/H三组患者MAP、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C组(P<0.05),且纳布啡L/M/H三组患者MAP、HR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麻醉诱导前(T0),四组患者的血浆Cor、NE、E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及拔管后30 min(T3)纳布啡L/M/H三组患者血清Cor、NE、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C组(P<0.05),且纳布啡L/M/H三组患者血清Cor、NE、E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4)四组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纳布啡L/M/H三组患者拔管后5min及30min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组;5min及30min 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组(P<0.05),其中纳布啡M组5min及30min VAS评分最低,5min及30min Ramsay镇静评分最高(P<0.05)。(5)纳布啡L/M/H三组0级躁动发生例数均高于对照组C组(P<0.05),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C组(P<0.05);其中纳布啡M组0级躁动最高及躁动发生率最低(P<0.05)。(6)纳布啡L/M/H组患者拔管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C组(P<0.05),且纳布啡M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术前给予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同时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静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其中0.15 mg·kg-1纳布啡效果最为明显,并发症最少。

张雪,刘溪,吴启超,吴歆,孙志荣[3](2020)在《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顺阿曲库铵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顺阿曲库铵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肌松时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择期腹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A组)和非老年组(18岁<年龄<65岁,N组),各组再随机分为顺阿曲库铵2倍95%有效剂量(ED95)组(A2、N2)、3倍ED95组(A3、N3)和4倍ED95组(A4、N4),每组20例,诱导时分别单次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0、0.15、0.20 mg·kg-1,其他麻醉方法相同。记录肌松药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时间,给药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老年和非老年患者相同剂量顺阿曲库铵组间比较,肌松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无显着差异(P> 0.05)。与A2组相比,A3组诱导剂量维持时间延长(P <0.05),A4组肌松起效时间缩短、诱导剂量维持时间延长,差异均有显着意义(P <0.05)。各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 0.05),均无皮肤潮红、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气促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不同诱导剂量顺阿曲库铵可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安全使用,高诱导剂量可缩短肌松起效时间,但延长作用时间。

尹磊[4](2020)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深度和肌松效应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肌松效应和血药浓度的影响,评价含有麻醉药成分的自体血回输对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骨科手术40例,ASA分级ⅠⅡ级,预计术中出血量≥600ml,年龄在6575岁,体重5580kg。无贫血及患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无低蛋白血症,排除免疫性及重症肌无力、精神异常等疾病。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A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在麻醉诱导平稳后行目标Hct28%30%,经桡动脉采血,同时从右颈内静脉输入相同容量的6%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130/0.4,采血量=EBV×2×(Hct实际-Hct目标)/(Hct实际+Hct目标),EBV为预计体内血容量,男性为体重(kg)×70ml/kg,女性为体重(kg)×60ml/kg。B组为对照组,术前不进行血液稀释,即术中常规输注液体,输入量见试验方法。如手术失血量大,给予异体血补充血容量和失血量。麻醉诱导前(T0)、ANH开始前(T1)、ANH后(T2)、术毕即刻回输自体血(T3)、自体血回输10min(T4)、20min(T5)、30min(T6)、40min(T7)、50min后(T8)、自体血回输结束60min(T9)观察以下指标,T3T9时间点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四个成串刺激(TOF),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T3T9时间点两组患者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的血浆药物浓度;T1、T2、T3、T6、T9时间点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MAP、HR、SVV、CCO的变化;测定两组患者T0和T9时间点血气和电解质,记录PaO2、PaCO2,、pH值、乳酸值参数;同时记录两组T3时间点到患者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根据Aldrete评分表,评估两组在T9时间点患者苏醒情况。结果:(1)A组BIS值在T8、T9时间点明显低于B组(p<0.05),T3T7时间点A组与B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OF值在T9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4T8时间点A组与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的T3时间点丙泊酚的血药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T4T9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3-T9时间点顺式阿曲库铵的血药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中液体输注量比较,A组输注量显着高于B组(p<0.05);(4)T2时间点,MAP值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每搏变异度(SVV)在T2、T3、T6、T9时间点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PaCO2、Lac在T9时间点组内比较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两组患者pH值,在T9时间点组内比较明显低于T0时间点(p<0.05);A组在T9时间点Lac值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在T9时间点PaO2值低于B组(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A组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Aldrete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中等程度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术毕自体血回输后没有明显改变患者血浆中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的药物浓度,但可增加术后病人的麻醉深度和肌松效应,使老年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和拔管时间延迟。

刘槟语[5](2020)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肥胖患儿全身麻醉时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肥胖患儿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果,验证“封顶效应”是否存在,并探讨肥胖患儿适宜的麻醉诱导剂量,从而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下更好地实施精准麻醉,为肥胖患儿肌松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的肥胖患儿(依据儿童的BMI参照标准)45例,ASAI-Ⅱ级,年龄介于3~10岁,男女不限。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麻醉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0mg/kg,B组麻醉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C组麻醉诱导时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20mg/kg,三组患者的其他麻醉诱导用药及给药顺序均相同。术中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Cooper’s评分)并对拇内收肌的肌松情况进行监测,记录的肌松监测指标包括:(1)起效时间(给药至T1达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2)临床作用时间(给药至T1恢复到25%的时间);(3)恢复指数(T1从25%升至75%的时间)。结果: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三组患者在性别、BMI、年龄、ASA分级等一般资料之间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的比较三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三组患者在T1达最大抑制程度时心率、平均动脉压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肌松监测指标的比较与A组相比较,B组、C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与B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较,B组、C组的临床作用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与B组比较临床作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儿按理想体重应用顺式阿曲库铵,其诱导时的肌松效应存在“封顶效应”,封顶剂量为0.2mg/kg即4倍的ED95;肥胖患儿按理想体重应用顺式阿曲库铵的诱导合理剂量为0.15mg/kg即3倍的ED95。

路璐[6](2017)在《顺式阿曲库铵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肌松效应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患者肌松药的选择,探索顺式阿曲库铵用于此类患者的合理性及临床效应。方法选择拟行阻塞性黄疸手术ASA分级Ⅰ-Ⅲ级的60例全麻患者。依据Child-Pugh分级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纳入30例,Ⅰ组:Child-Pugh A级患者,Ⅱ组为Child-Pugh B级患者;选择相同例数的肝功能正常的拟行腹部择期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完善监护后行全麻诱导,诱导时给予3×ED95(0.15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术中采用丙泊酚(46mg/kg.h-1)及瑞芬太尼(0.10.2 ug/kg.h-1)静脉持续泵注维持麻醉。术中采用TOF-watch监测仪对入选患者的前臂尺神经行4个成串(TOF)刺激来评估神经-肌肉阻滞程度。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后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恢复指数,并评估插管条件及观察术中患者心率、血压、气道压和全身皮肤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Ⅰ、Ⅱ组)血总胆红素(TBIL)及丙氨酸转移酶(ALT)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Ⅱ组ALT及TBIL水平显着高于Ⅰ组(P<0.05),实验组(Ⅰ、Ⅱ组)白蛋白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显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两组间各指标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患者均未出现组胺释放的不良反应。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术中应用顺式阿曲库铵安全可靠,同时术中加强肌松监测。

杨丽[7](2013)在《顺式阿曲库铵间断给药与持续输注对于不同时长手术的临床时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时长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顺式阿曲库铵间断静脉注射和持续静脉输注两种给药方式的肌松效应及停药后的肌松恢复情况。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妇科手术患者48例,ASA Ⅰ或Ⅱ级,根据手术时长分为A组(手术时间在2小时以内)和B组(手术时间3小时以上)。根据输注方式不同,A和B组再随机分别分为A1组和A2组(n=12),B1组和B2组(n=12)。麻醉诱导:四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0.1u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打开TOF-GUARD肌松监测仪,用AUTO1模式进行定标,待TOF(四个成串刺激)稳定在100%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3倍ED95),待T1达到最大抑制时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吸入氧流量1L/min,维持PETCO235-45mmHg,以TCI方式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定在2.0-4.0ug/ml范围,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0-5.0ng/ml范围,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术前基础值±15%左右。当术中T1>5%时,A1组和B1组静脉追加注射0.05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A2组和B2组采用微量输注泵开始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3ug/kg/min,T1肖失后调整输注速度至1.5ug/kg/min,维持T1≤5%。关腹膜时,A2组和B2组停止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手术结束时停止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所有患者均不给予肌松拮抗药,待其自然恢复。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气管导管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0min (T4)、插管后1h(T5)、气管导管拔管前5min (T6)、拔管后即刻(T7)、拔管后5min (T8)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各组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条件评分;记录最后一次给药或停止输注至T1恢复至25%和75%、恢复指数(RI)、 TOF恢复至75%的时间(TOFrO.75)及患者拔管时间,记录各组的手术时长及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的用药量;记录四组病人的输液总量、出血量及尿量;记录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中出入量情况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在同一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比较诱导后即刻(T2)的MAP、HR明显小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患者术中出现皮肤潮红、皮疹、支气管痉挛等组胺释放反应。A1组和A2组比较,肌松起效时间和恢复指数无明显差异,A1组T1恢复至25%和75%、TOFr0.75的时间略长于A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顺式阿曲库铵的平均用药量亦无明显差异。Bl组和B2组比较,肌松起效时间和恢复指数亦无明显差异,B2组T1恢复至25%和75%、TOFr0.75的时间短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组顺式阿曲库铵的平均用药量明显小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手术医师对术中的肌松满意度较高。结论:(1)顺式阿曲库铵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去极化肌松药,既可以按间断静注的方式给药也可以持续输注,两种方式均可满足手术需要。(2)在短小手术中(<2h)间断静注与持续输注比较,停药后肌松的恢复时间、平均用药量无明显差异。(3)在长时程手术中(>3h)持续输注组在停药后肌松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平均用药量也减少。提示长时程手术持续输注更占优势。

许婷[8](2012)在《利多卡因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期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维持及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BMI:18-25kg/m2,男/女比为43/37。各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并采用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TOF)监测肌松起效时间、维持和恢复时相。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即静注生理盐水组(C组,N=20);静注利多卡因组(L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N=20);利多卡因复合瑞芬太尼组(LR组,N=20)。C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0.075ml/kg生理盐水,3min后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Model of Mash)进行麻醉诱导,设定目标血浆靶浓度为4μg/ml,复合静注芬太尼3μg/kg进行麻醉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 L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1.5ml/kg利多卡因,余同C组;R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0.075ml/kg生理盐水,异丙酚输注同C组,同时瑞芬太尼进行血浆靶控输注(模式:Model of Minto),设定目标血浆靶浓度为4.5ng/ml,意识消失后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 LR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注1.5ml/kg利多卡因,余同R组。观察指标:记录第四个肌颤搐(T4)消除的时间和第一个肌颤搐(T1)消失的时间,TOF比值(TOFratio=T4/T1)恢复至5%、25%、75%的时间(TOF5,TOF25,TOF75);记录气管插管条件评分(W.Puchner评级方法);记录各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各组的不良反应及PACU的记忆评分。结果:1、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血红蛋白值、血PH值、鼻咽温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四组患者各时点生命体征:C组、L组与R组、LR组比较,其插管时心率和收缩压均高于R组、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点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5)3、四组患者TOF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4、TOF监测中第四个肌颤搐消除的时间(T4)和第一个肌颤搐消除的时间(T1)的比较。见表(6)L组与R组、C组比较,L组T4、T1值均显着小于R组与C组(P<0.05);LR组与R组、C组比较,LR组T4、T1值均显着小于R组与C组(P<0.05);L组与LR组比较,T4、T1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与C组比较,R组T4、T1值略小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6、肌松维持时间:注药完毕到TOF比值恢复到5%的时间(TOF5),四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肌松恢复时相,TOF比值恢复到25%、75%时间比较,四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结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mg/kg)能显着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而不影响其恢复时相。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基本无影响,但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mg/kg)时能明显的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而不影响其恢复时相。

李国锋[9](2012)在《肥胖患者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无节制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导致我国肥胖人群日益增多。形成肥胖的各种原因很多:如遗传因素,多因子遗传,例如肥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当今社会,食物类型繁多,受各式各样美食引诱,再加上暴饮暴食,享受夜生活,这也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心理的因素,为了解除情绪上的烦恼、心态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通过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因为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于脂肪消耗,日常生活之中,随着工作的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发达,家务量减少等,使得人体热量消耗的机会更少,长期日常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因为机体摄取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继发于病理的肥胖原因有柯兴综合征、脑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低下、药源性等。肥胖不仅影响了形体美,而且影响健康,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肥胖人群常伴随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和循环、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改变并多存在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胆石症和肿瘤等相关疾病,此外还有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症状。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脂肪层过厚与明显超重,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机体代谢的改变或食物摄入过多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生理、病理或潜在改变。与正常体重病人相比,肥胖病人的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都增多,而脂肪组织增多大于肌肉组织。肥胖病人体重的增加将直接引起血容量的增多,导致心排出血量也增高,使血运丰富的器官得到很好的灌注。肥胖病人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还有身体结构的组成、血浆蛋白结合率、局部血流等。因此肥胖病人对静脉和挥发性吸入麻醉药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肥胖病人在全麻诱导期容易出现面罩通气困难、气管插管,整个手术过程中易出现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拔管后易出现舌后坠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另肥胖病人在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的发生率也高于正常体重病人。所以肥胖患者麻醉风险较大。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病人享受舒适化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舒适、安全、有效的就医环境成为病人在医院期间的要求。全身麻醉因其无记忆、痛苦小,越来越成为外科病人在手术时主要选择的麻醉方式。完善的静脉全身麻醉主要涉及三大类药物:静脉全麻药、骨骼肌松弛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是全身麻醉中重要的辅助药,肌松药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N2受体,阻断神经冲动向骨骼肌传递从而导致肌肉松弛,当用于肥胖患者尤易涉及到术后肌松残余、呼吸恢复等问题时,肥胖患者如何有效调整肌松药剂量尤为重要。顺苯磺酸阿曲库铵(Cis)是阿曲库铵的同分异构体,临床用于手术和其他操作以及一些重症监护治疗。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或者作为在重症监护病房起镇静作用药物,它可以松弛骨骼肌,使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易于进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是非去极化的、中效的、具异喹啉苄酯结构的骨骼肌松弛剂。通过临床实践及有关研究表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与剂量依赖的组胺释放无关,甚至于在剂量高达ED95的8倍时亦是如此。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运动终板上与胆碱能受体结合,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而产生竞争性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这种作用很容易被抗胆碱酶药物如:新斯的明或腾喜龙拮抗。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其活性比阿曲库钱强,心血管反应小,在临床剂量内不引起组胺释放。许多相关性文献均报导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恢复指数与初始剂量大小无关,提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恢复可预测性好,这与该药特有的代谢方式Hofmann消除有关。近年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虽广泛在临床中应用,但关于肥胖患者使用该药的观察报道较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肥胖患者应用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为肥胖患者临床麻醉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需行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男性患者60例,按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平均分为三组:Ⅰ组(n=20)为正常体重组(BMI18.5~23.9kg/m2);Ⅱ组(n=20)和Ⅲ组(n=20)均为肥胖组(BMI28.0~39.9kg/m2)。所有病人术中连续监测HR、SpO2、ECG、SBP、 DBP、pETCO2,均采用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TIVA)。Ⅰ组和Ⅱ组按照实际体重(RBW),Ⅲ组按照理想体重(IBW),均给予0.15mg/kg(3ED95)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进行拇内收肌肌松监测,当单刺激肌松监测T1/Tc<5%时进行气管插管。记录肌松起效时间(从肌松药注毕至T1消失的时间)、肌松作用时间(注药结束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到75%的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评价。统计学方法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方差分析进行推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选取0.05为检验水准。结果3组患者年龄、身高、及ASA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体重和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较,起效时间Ⅱ组缩短,Ⅲ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较,作用时间Ⅱ组延长,Ⅲ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采用0.15mg/kg (3ED95)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即能为肥胖患者提供满意插管的肌松条件。肥胖患者按实际体重给药,起效时间缩短,肌松作用时间延长。肥胖患者按理想体重给药,起效时间延长,肌松作用时间缩短。

杨洁[10](2012)在《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的麻黄碱对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之间。排除预期有困难气道,病态肥胖,患有心血管疾病及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等疾病,术前服用影响神经肌肉功能药物的患者。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E组)预注麻黄碱70ug·kg-1,对照组(S组)预注与E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每组20人。所有患者均未使用麻醉前用药。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置入20G套管针)调整输液速度为10ml·kg-1·h-1,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连接肌松监测仪。预注实验用药后进行麻醉诱导,诱导用药为:咪达唑仑0.05㎎·kg-1,芬太尼2ug·kg-1,依托咪酯0.3㎎·kg-1同时行面罩通气供氧,患者入睡后进行肌松监测定标。两组患者均在预处理后4分钟内静注顺式阿曲库胺0.15㎎·kg-1(注药速度≤10s)。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TOF-Watch SX,Organon)进行神经肌肉功能监测,刺激方式选择四个成串刺激(TOF),设定频率2HZ,刺激脉冲波宽200us,刺激重复时间设置为12s,记录肌松起效时间。由一名气管插管熟练的麻醉医生(5年以上)实行气管插管术,要求时间≤20S.同时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估。比较各组入室安静后(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3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及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1min E组HR明显快于S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气管插管后3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起效时间为131.9±7.3S明显短于S组156.6±7.5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条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小剂量麻黄碱(70ug·kg-1)能够有效缩短顺式阿曲库胺的起效时间而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从而为顺阿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但该方法并不能显着改善顺式阿曲库胺的气管插管条件。

二、麻醉诱导期间不同速度静注阿曲库铵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醉诱导期间不同速度静注阿曲库铵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麻黄碱预处理在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临床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全麻诱导药物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老年胃癌手术应激反应及苏醒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排除标准
    2 仪器与药品
        2.1 仪器
        2.2 药品
        2.3 麻醉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
    1 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四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
    3 四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应激指标比较
    4 四组患者苏醒时间、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比较
    5 四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6 四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第四章 讨论
    1 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全麻苏醒期镇痛的影响
    2 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3 纳布啡预防性镇痛的对苏醒期镇静效果的影响
    4 纳布啡预防性镇痛的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5 安全性评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顺阿曲库铵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和分组
    麻醉和肌松方法
观察指标
    1血流动力学指标
    2肌松时效指标
    3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般资料
    肌松时效指标
    安全性
讨论

(4)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深度和肌松效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资料
        2.1 药物与试剂
        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2.3 主要试剂
    3.研究方法
        3.1 病例的选择
        3.2 分组和液体管理
        3.3 麻醉方法
        3.4 采血参照公式
        3.5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和术中液体出入量比较
        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两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的比较
    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3.两组患者麻醉深度(BIS)和肌松效应(TOF)的比较
    4.丙泊酚以及顺式阿曲库铵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验证及考察结果
    5.两组患者术后丙泊酚药物浓度和顺式阿曲库铵药物浓度的比较
    6.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7.两组患者术后苏醒程度指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肥胖患儿全身麻醉时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肥胖患儿应用顺式阿曲库铵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顺式阿曲库铵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肌松效应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综述
    1 阻塞性黄疸的病理生理
        1.1 肝脏有效循环不足
        1.2 肝细胞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1.3 胆盐和胆汁酸损伤肝细胞线粒体
        1.4 NO对肝细胞能量影响
        1.5 内毒素血症和肝细胞能量
    2 顺式阿曲库铵的特点
        2.1 理化性质
        2.2 药代动力学特征
        2.3 药理学特征
        2.4 药物相互作用
        2.5 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6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3 顺式阿曲库铵对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药效学研究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设备及耗材
        1.2 实验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麻醉及监测
        2.3 肌松的监测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及肝功指标的比较
        3.2 插管条件比较
        3.3 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3.4 麻醉时效的比较
        3.5 气道压力变化的比较
        3.6 患者全身皮肤情况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顺式阿曲库铵间断给药与持续输注对于不同时长手术的临床时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对照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选择
        2.1.2 麻醉药品及仪器
    2.2 方法
        2.2.1 输液
        2.2.2 监测
        2.2.3 麻醉方法及管理
        2.2.4 观察指标和记录
    2.3 统计分析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术中补液、输血量、尿量、麻醉手术时间比较
    3.3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情况
        3.3.1 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的比较
        3.3.2 术中各时间点心率(HR)的比较(见表3-4)
    3.4 各组患者肌松作用比较
        3.4.1 肌松药起效时间及插管条件的比较
        3.4.2 肌松恢复情况比较
    3.5 手术中麻醉药物使用量的比较
    3.6 术后随访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利多卡因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注释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肥胖患者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中文对照缩略语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理化性质
    1.2 药代动力学
        1.2.1 代谢途径
        1.2.2 年龄影响
    1.3 药效动力学
        1.3.1 量效关系
        1.3.2 时效关系
        1.3.3 组胺释放与心血管反应及对自主神经的影响
    1.4 临床应用
        1.4.1 气管插管
        1.4.2 用于老年患者
        1.4.3 用于小儿
        1.4.4 用于心血管手
        1.4.5 用于肝功异常患者
        1.4.6 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参考文献
第2章 引言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
        3.1.1 病例的选择
        3.1.2 排除标准
        3.1.3 分组情况
    3.2 麻醉监测
        3.2.1 术前用药
        3.2.2 常规检测
        3.2.3 特殊监测
    3.3 麻醉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的比较
    4.2 肌松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比较
    4.3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麻醉诱导期间不同速度静注阿曲库铵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黄碱预处理在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临床对照试验[D]. 张馨培.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纳布啡预防性镇痛对老年胃癌手术应激反应及苏醒期影响[D]. 邓昌辉.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3]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顺阿曲库铵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张雪,刘溪,吴启超,吴歆,孙志荣.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0(05)
  • [4]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老年骨科患者麻醉深度和肌松效应影响的研究[D]. 尹磊.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5]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肥胖患儿全身麻醉时的效果观察[D]. 刘槟语.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6]顺式阿曲库铵用于阻塞性黄疸患者肌松效应及安全性研究[D]. 路璐. 河北大学, 2017(01)
  • [7]顺式阿曲库铵间断给药与持续输注对于不同时长手术的临床时效比较[D]. 杨丽. 中南大学, 2013(05)
  • [8]利多卡因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药效学的影响[D]. 许婷. 泸州医学院, 2012(07)
  • [9]肥胖患者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观察[D]. 李国锋. 郑州大学, 2012(01)
  • [10]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的影响[D]. 杨洁. 吉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不同剂量阿曲库铵对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