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在线教育的质量?

能否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在线教育的质量?

一、网络教育质量能否“另”眼相看(论文文献综述)

李方一,裴昌胜,夏艳珺,向浩,胡茂丰[1](2021)在《新时代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定位》文中指出站在新时代的关键节点,成人高校如何适应新形势,办人民满意的成人高等教育,回顾、审视和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历史观、多元观、发展观和系统观四个维度梳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过程并展现其丰富内涵:历史观代表质量观发展的过程和轨迹,多元观代表质量观呈现的状态,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发展观是驱动质量观转变的根本动力,系统观则反映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运行状况,其主体、过程和结果随着其他维度质量观的发展而发展;从尊重客观规律、立足自身条件、满足现实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四方面提出新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定位基本原则;以主体、过程和结果作为着力点,从指标体系和体制机制两个方面构建了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思考。

熊典典[2](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履职研究 ——以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指导政策,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承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载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地方政府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掌舵人,要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指导、规划和协调,势必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政府履职问题相对较少,需要加强对这一区域的研究。本文以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关于实施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和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等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研究,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联系,获取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转型发展的相关数据和政策文件,收集准确详实的数据材料。结合公共产品理论、职业教育等理论,综合分析出地方政府在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履职所产生的新问题。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阐述本文研究的主体,分析国内外目前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履职,并介绍本文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获取研究主体相关资料及政策文件,并将获取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以前期整理的文献资料作为依据,分析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及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现况。结合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学校的发展困境。第四部分是解析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履职的成功案例,通过对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现状及地方政府履职现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过程中,履职存在统筹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协调不到位和教师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是从地方政府职能研究的角度,从统筹规划、协调组织、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四方面,提出促进地方政府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履职的思路与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希望通过对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的研究,能够提高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视程度,为促进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周自波,蒋立兵,廖水明[3](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网络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教育在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我国网络教育运行实际,首先分析了教育新常态下网络教育的新特征;同时指出,网络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教育供给制度设计落后于新时代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品牌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优质资源供给满足不了学习者需求,网络学习新生态环境尚未构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该文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树立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的学习需求;重塑网络教育品牌形象,提升网络教育的含金量;改革网络教育供给制度,增强教育供给质量和效能;开发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重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提高学习支助服务品质。

胡文特斯塔[4](2019)在《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竞争从过去的物质的竞争、资本的竞争转向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可持续且健康发展之路关键看是否具备核心人才,所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随之也越来越高。那么,员工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等也越来越大,工作压力也越来越严重。据研究数据表明,在国内每年有60余万的员工会因为工作压力导致各种人身意外的发生,有近六成的人员因受工作压力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病。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十分普遍,因此,目前学术界学者们都比较关注企业员工压力问题的研究。但是从目前学术研究来看,学者们关注的压力问题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行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对医药行业的员工压力的研究关注不够。实际上,医改新政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医药市场的良性发展,提高营销的合规性,对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在从业内容、资格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代表着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升,要想在众多的医药企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需要重视人才,而关注他们的工作压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亟待重要。HA医药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随着医药改革“两票制”的出台,有更多的经销商将被市场淘汰,只有不断顺应新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才能屹立不倒。HA医药公司面对新形势,不仅要改革要创新,内部员工也要引进与发展,员工不仅要适应大环境,还要达到企业的高要求,双重“激励”下,员工产生了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生理上,长期的高压状态下,内分泌系统会错乱,导致一些急慢性疾病的产生如肾结石、高血压、腰间盘突出等。心理上,思想的变化带来消极的心情,出现易怒、易躁等情绪波动。对企业来说,高压状态会导致员工个人角色模糊、员工之间人际关系不稳定、员工满意度及归属感降低、离职潮的涌现等,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滑,对企业长期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加强医药行业的员工压力管理势在必行。本篇文章围绕HA医药公司员工的压力问题在实证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整理压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根据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对HA医药公司的压力现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现阶段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问题,来自组织因素的主要表现为任务冲突、任务模糊及任务不适等方面;来自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社会支持少、氛围紧张等;来自个人方面的因素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紧张、个人能力有限等。第三部分,根据原因,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公司实情和对策的可操作性从环境、组织、个人三个方面给出具体的压力管理策略,如:落实工作目标,保持适度的工作压力;量身定制基层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任务和角色,开设EAP援助计划;组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提倡合理有序的竞争模式,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提高企业及行业间的社会支持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扭转工作固有观念,加强服务意识;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纠正对压力的认知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HA医药公司提供针对具体不同工作压力的解决对策。通过压力管理对策的实施,将有利于降低或消除基层员工的工作压力,提升企业人才的竞争力,让企业健康、稳步、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期望为同类医药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陈耿冰[5](2019)在《“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要考虑“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新模式。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与踊跃性,以实现人与组织的双赢,所以中职学校推行“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发展和实行教育理论的重要要求。本文从“以生为本”的理论渊源和教育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搜集查阅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基础和背景进行分析与阐释,力求把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本质。其次,编制当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情况的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访谈,梳理出当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有学校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以生为本”程度低;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师生关系由紧张趋于和谐;学生独立自主性不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家长参与方式不妥,教育观念片面。再次,针对其问题,笔者结合本人在广州市D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经验中提出实施的策略,以保证“以生为本”理念的顺利贯彻实行,例如学校方面要营造浓厚的“以生为本”管理环境,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考评机制;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方面要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爱心和责任心,提高科任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能力,开展相关班级活动;学生方面要正确的认识自我,管理主体身份的确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家长方面要发挥家长的力量,校内校外联合,从而管理好学校,惠及整个社会。并在实践中反思与总结,并提出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和“互联网+教育”、“工匠精神”背景下的“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新趋势。

卫晓媛[6](2018)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评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小学阶段为例》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失衡、教育质量悬殊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不均问题更加突出。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理论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有关政策,解决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仅可拓展相关教育理论也可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评价。进而促进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化。本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作为研究区域,以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三个层面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建立涵盖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产出三个领域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关理论构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对10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经整理分析发现,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仍存在政策制定与落实存在偏差、资源配置缺乏长远规划、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犹存、农民工及子女观念落后等问题。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与区域教育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政府加强教育政策保障与资源合理配置、拓展入学渠道、优化社会环境;农民工转变并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子女教育问题。

余曼曼[7](2018)在《中学德育中的物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以南充市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促使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今社会各个方面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中学德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物化现象,使得中学德育工作格外引人注目,这也给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以南充市某中学为例,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客观地搜集了该校中学生德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中学德育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我国中学德育中的物化现象研究的背景,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学德育的研究理论以及关于物化的研究理论。第二部分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笔者对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了物化的概念及特征、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概念及特征、德育物化的概念与特征,另外对关于物化与“人”的理论进行分析,其中有马克思的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卢卡奇的物化与人的总体性理论、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与“单向度的人”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人的总体性特征,揭示中学德育教育走出物化现象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是中学德育中的物化现象。中学德育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物化现象。本文采用问卷形式对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学德育主要存在以下现象:德育评价数字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德育内容过度偏向科技知识;德育方式机械化,以灌输教育为主;中学生的生活趋向物化,沉浸在物质享乐和网络虚拟中。第四部分主要是中学德育物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学校管理偏向升学率和经济利益;教学过程中人文的匮乏;社会日益市场化、科技化,人才竞争激烈;家庭德育教育不力。第五部分主要是克服中学德育物化现象的途径。分别从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全过程、全员育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弘扬人文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家庭教育的良性作用这几个方面来克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哲学角度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中学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从哲学视角来揭示学校德育教育物化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分析,获取一手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方面,把中学德育教育和物化现象二者结合的相关研究较少,可借鉴的资料较少;另一方面,受本人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的限制,也不能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分析透彻。

陈丽,沈欣忆,万芳怡,郑勤华[8](2018)在《“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定位》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给远程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远程教育该何去何从成为该领域内的热题。该文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融合和协同的特征以及终身学习体系的发展趋势的分析,逐渐明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同一性质量观是远程教育的发展出路。该文阐释要实现同一性质量观,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必要条件,质量保证体系从上位到下位分为四层,分别是质量观、学分体系、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组织实施模式。文章进一步阐述质量保证的组织实施是由政府、继续教育机构、第三方质量监测中心协同完成的,三者同为质量保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三者协同作用促进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研究基于"互联网+"时代剖析了远程教育质量观定位和质量保证体系,以期能够为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相关人员带来一些思考。

崔阳洋[9](2018)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 ——以小学高年级英语学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使得诸多本应是个性化的活动被强制标准化了,而信息社会将逐渐还以它们个性。我们所处的教育时代,学习者的主体价值被高度推崇,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等理念正逐渐取代近代以来所提倡的“高效传授”式的教学,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然而教学实践的变革并不会无往不利,由于教育本身兼有超越性与保守性双重特征,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工业社会中遗留的人才培养要求束缚。在微观层面的教学过程中,暂不提“拥挤”的课堂教学,就连家庭作业这一“宽松”的课后学习,至今亦尚未彻底从工业社会对人才齐整化的培养要求中挣脱出来。考虑当今时代的整体背景与典型特征,研究者认为:既然个性化的人才目标乃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那么个性化教学的落实理应离不开信息化元素的推动,互联网技术作为当前信息社会的“模范代表”,它在解决个性化作业问题上也义不容辞。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根据个性化家庭作业的要求与互联网等技术的特点初步提出“互联网+个性化家庭作业”的构想。为让此美好构想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本研究分别从实证与思辨两条路径去寻求可能。首先,为深入认识构建“互联网+个性化家庭作业”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了解当前个性化家庭作业的实施情况,研究者深入一线教学领域进行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兼顾调查范围的广度与资料信息的深度,调查分为两种方式: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一种是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小学高年段学生的个性的差异性以及家庭作业的适应性程度。另一种是针对学科教师的访谈调查,旨在了解教师们在其立场上是如何认识个性化家庭作业的价值、实施程度与相关影响因素等。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之后,所得结论基本反映了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差异显着,且家庭作业实施中个性化明显缺失,但其主要原因并非全部来源于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意识的缺失,而是更多地是来自应试、评价、工作时间、能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另一条研究路径属于思辨层面,在前期实证研究数据分析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大量有关个性化发展与个性化教学的理论,本文从古今中外、众多学科的视点去寻找个性化家庭作业实施的必要性及其缺失的深层原因。经研究发现,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对个性化教学的追求不谋而合,遗憾的是其实施条件却长期不具备,相比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乃更易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时段,即个性化家庭作业实施的可行性明显大于个性化课堂教学。尽管如此,个性化家庭作业的实施也面临着三个主要障碍:教师有限的工作时间、教师有限的知识与能力、家长和学生心理期待的偏差。而这些障碍均是当前非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无法逾越的。在充分考虑来自实证与思辨两方面的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本研究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个性化家庭作业实施问题的解决思路中,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在解决此家庭作业个性化程度问题上的优势,分别有:让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不复杂、让个性化作业的评价更容易、让个性化作业的实施被理解等。为了更具体阐明互联网在个性化家庭作业中的运用,本研究在最后以小学高年级段的英语学科为例,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系统设计的实施策略,包括个性化作业系统设计的原则、总体设计等。希望能够以此为例具体说明互联网实际操作的形式,且更希望以此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期待更成功的个性化家庭作业系统的出现。

陈桂香[10](2017)在《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大数据正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且成为未来的"新石油"、"新金矿"、"新资源"和创新的"新引擎"。自2012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陆续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酝酿,我国2015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政府必须和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结盟,全民动员和广泛参与,才能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高校必将是这次大数据浪潮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尽管我国教育大数据领域也存在"乔布斯之间"的困惑,但在研究高校大数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育管理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的前景广阔。管理也是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管理比其它要素更重要。大数据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一切过去皆为序曲,通过大数据预测规律,通过大数据发现价值,大数据使高校采用更加智慧的方式来激发和生产新的智慧。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大数据与商业领域中的大数据运用有着根本的区别:高校大数据以相关关系为切入,最终寻找特殊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办学要素的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是高校提高办学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由增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目前,学术界在大数据与高校教育管理结合的系统研究成果不多,深度和广度不够,也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本论文从科技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视角,综合分析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价值和潜在的风险,在调研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创新的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大数据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尽可能达到科学认识。分析大数据产生的科技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尤其深入分析了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及运用的关系,厘清大数据、信息化与智慧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度剖析了大数据的本质特征。从大数据所引发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改革、政治改革、思维变革、商业变革、教育变革和管理变革等方面,揭示大数据对人类思维、科技、经济、文化、学科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巨大价值,同时对大数据潜在的思维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及伦理道德风险等进行系统研究。二是系统研究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分析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本质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人文不足、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及反馈不足等弊端,这与现代化高校教育管理要求相悖。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具有个性化、及时性、科学性、差异性、互动性、整合性及权变性等特点,从而具备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无法比拟的优势。大数据将对我国高校的数据采集、管理决策、治理模式、教育教学、科研服务、评估评价等方面变革带来机遇。同时,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面临着隐私与自由平衡问题、数据霸权问题、数据垃圾问题、数据标准问题以及数据安全等诸多挑战,并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三是研究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运用专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研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高校CIO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教育管理成效初显等。但是,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也存在着缺乏顶层设计、缺乏资金保障、数据人才缺乏、法律法规等支持体系不完善及共享机制缺失等问题。四是思考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对策。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围绕智慧化、人性化教育管理的目标,针对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对策。高校要树立大数据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扬长避短、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制度规约,构建协同机制、分享机制和评价机制,打造数据师资等运维体系建设,从而实现"规避风险、发挥优势"的大数据发展目标。

二、网络教育质量能否“另”眼相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教育质量能否“另”眼相看(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四个维度
    (一)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观
        1.建国初期阶段(1949-1965年)。
        2.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
        3.改革开放初期阶段(1977-2001年)。
        4.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2-2019年)。
    (二)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多元观
        1.同一性质量观。
        2.差异性质量观。
        3.目标性质量观。
        4.过程性质量观。
        5.增值性质量观。
    (三)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观
        1.现实需求导向。
        2.未来价值引领。
    (四)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系统观
        1.主体论。
        2.过程论。
        3.结果论。
三、新时代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定位
    1.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多元和同一的统一。
    2.立足自身条件,坚持质量和特色的统一。
    3.满足现实需求,坚持标准和个性的统一。
    4.面向未来发展,坚持自主和融合的统一。
四、新时代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主体质量。
        2.过程质量。
        3.结果质量。
    (二)建立相应的体制与机制

(2)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履职研究 ——以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调研法
        1.3.3 访谈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中等职业学校
        2.1.2 地方政府
        2.1.3 政府职能
        2.1.4 地方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职业教育理论
        2.2.3 政府职能理论
第3章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现况
    3.1 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现状
    3.2 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现状
        3.2.1 华蓥市概况
        3.2.2 学校总体概况
        3.2.3 学校发展困境
第4章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履职现状
    4.1 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履职案例
        4.1.1 案例一
        4.1.2 案例二
        4.1.3 案例三
        4.1.4 案例启示
    4.2 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履职现状
        4.2.1 贯彻落实相关政策
        4.2.2 投入发展建设资金
        4.2.3 协调企业联合办学
        4.2.4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
        4.2.5 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
    4.3 地方政府推动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过程中履职存在问题
        4.3.1 地方政府统筹不到位
        4.3.2 对中职财政投入不足
        4.3.3 校企合作协调不到位
        4.3.4 师资保障制度不健全
    4.4 地方政府推动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过程中履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存在交叉
        4.4.2 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重视不足
        4.4.3 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均衡
        4.4.4 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滞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地方政府职能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做好统筹规划
        5.1.1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5.1.2 与本地经济同步规划
    5.2 增加财政扶持
        5.2.1 增加经费投入
        5.2.2 实行专款专项
    5.3 协调校企合作
        5.3.1 引导协调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5.3.2 建立校企合作中介服务组织
        5.3.3 完善校企合作监督激励机制
    5.4 完善教师保障制度
        5.4.1 完善中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5.4.2 完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网络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网络教育的新特征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及其机理
    (二)新常态下网络教育发展的新特征
        1. 教育对象:主体意识更强烈,学习需求更迫切
        2. 教育环境:学习资源更丰富,支持服务更到位
        3. 价值取向:教育理念更先进,价值追求更科学
二、供给侧改革下的网络教育发展困境
    (一)供给制度设计落后于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二)网络教育品牌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三)优质资源供给满足不了学习者需求
    (四)新时代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尚未构建
三、供给侧改革下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
    (一)树立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的学习需求
    (二)重塑网络教育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的含金量
    (三)改革网络教育供给制度,增强教育供给质量和效能
    (四)开发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五)重构网络学习生态环境,提高学习支助服务品质

(4)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员工压力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工作压力概念的的研究
        2.关于工作压力源的研究
        3.关于工作压力影响的研究
        4.关于工作压力管理概念及对策的研究
        5.关于基层员工工作压力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框架
        1.研究内容和思路
        2.论文研究框架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模型分析法
        3.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二、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基层人员的定义
    (二)工作压力的测量
    (三)工作压力理论模型
        1.Robbins(1997)的压力模型
        2. Karasek (1979)工作要求-控制(Job Demand-control )模型
        3. Lazarus(1996)认知交互模型
        4.Cooper 和 Williams(2002)提出的四源模型
三、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现状调查
    (一)HA医药公司基本概况
    (二)HA医药公司人力资源情况
    (三)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问卷设计和样本特征
        1.问卷设计
        2.问卷样本特征分析与调查
    (四)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调查结果统计性分析
    (五)关于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访谈结果分析
四、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分析
    (一)HA医药公司基层人员工作压力源分析
        1.组织内部因素
        2.外部环境因素
        3.员工个人因素
    (二)HA医药公司工作压力的反应分析
        1.生理方面
        2.心理方面
        3.行为方面
五、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策略
    (一)组织层面的管理策略
        1.落实工作目标,保持适度工作压力
        2.了解员工需求,量身定制基层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
        3.明确任务和角色,开设EAP援助计划
        4.组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5.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不利影响
    (二)外部环境层面的管理策略
        1.提倡合理有序的竞争模式,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2.提高企业及行业间的社会支持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
    (三)个人层面对策建议
        1.缓解家庭紧张关系,合理安排时间
        2.扭转工作固有观念,加强服务意识
        3.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纠正对压力的认知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中职学校“以生为本”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校管理的“以生为本”程度低
    第二节 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
    第三节 学生独立自主性不强
    第四节 家长参与度不高
第四章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第一节 学校的管理策略
    第二节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管理策略
    第三节 学生自我管理策略
    第四节 家长参与管理策略
第五章 “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结论、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实践指导
    第二节 反思总结
    第三节 “以生为本”理念下中职班级管理的趋势
    第四节 “以生为本”理念下中职班级管理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6)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评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小学阶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体系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理论体系
第3章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解析
    3.1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3.2 现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分析
第4章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当前主要评价方式分析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 指标体系构成分析
    4.4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4.5 指标体系的评价
第5章 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教育政策评价实证分析
    5.1 调查区域概况
    5.2 实证调查过程
    5.3 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教育政策现状分析
第6章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评价问题分析
    6.1 政策落实度评价:落实不到位
    6.2 政策执行评价:资源配置缺乏长远规划
    6.3 政策实施评价: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仍未消除
    6.4 目标群体评价:农民工及子女观念落后
    6.5 政策环境评价:社会环境仍未有效改善
第7章 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对策
    7.1 政策保障:继续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7.2 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发展需要
    7.3 渠道拓展:扩大农民工子女入学渠道
    7.4 观念转变:更新教育观念
    7.5 环境优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学德育中的物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以南充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选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
    四、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一、物化的概念及特征
        (一)物化的概念
        (二)物化的特征
    二、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概念
        (一)德育的概念
        (二)中学德育的概念
    三、德育物化的概念及特征
        (一)德育物化的概念
        (二)德育物化的特征
    四、关于物化与“人”的理论
        (一)马克思: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卢卡奇:物化与人的总体性
        (三)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与“单向度的人”
第三章 中学德育中的物化现象
    一、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二、中学德育取得的成绩
        (一)中学德育的教材不断创新
        (二)中学德育的手段日渐丰富
        (三)中学生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三、中学德育中物化现象的表现
        (一)德育评价的数字化:过度重视考试成绩
        (二)德育内容的科技崇拜:过度偏向科技知识
        (三)引导方式的机械化: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
        (四)中学生的生活物化趋向:物质享乐和虚拟生活
第四章 中学德育物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学校管理偏重升学率和经济效益
        (一)学校德育目标偏离,注重升学率
        (二)师资队伍不足,教师工作量大
        (三)职业再教育不力,教师发展受限
    二、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匮乏
        (一)思政课教学:不受重视、知识教育为主
        (二)其他课程教学:未形成德育合力
        (三)校内德育实践:行政化、惩罚化
    三、社会日益市场化、科技化,人才竞争激烈
        (一)社会市场化:评价标准的经济利益化
        (二)社会科技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人才竞争激烈,应试教育盛行
    四、家庭德育不力
        (一)家长的德育观念滞后
        (二)缺乏合理的德育方法
第五章 克服中学德育物化现象的途径
    一、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的落实
        (一)更新德育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二)加强人才引进,提高教师待遇
        (三)完善职业再教育,提高教师知识水平
    二、全过程、全员育人,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
        (一)全过程育人:德育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二)转变教学方式,注重主动式教学
        (三)全员育人:关怀每一位学生
    三、弘扬人文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高度重视人文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人文教育的地位
        (三)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环境
    四、发挥家庭教育的良性作用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健全人格
        (二)正确实施家庭德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8)“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远程教育质量内涵和质量观
    (一) 质量内涵
    (二) 质量观
        1. 增值性质量观
        2. 目标性质量观
        3. 市场化质量观
        4. 标准性质量观
        5. 分立性质量观
        6. 同一性质量观
三、“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定位
    (一) 融合、协同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二) 资历框架的建立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基础
    (三) 坚持同一性质量观是远程教育的发展出路
四、基于同一性质量观的中国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五、结束语

(9)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 ——以小学高年级英语学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对实践中家庭作业存在问题的反思
        (二) 用互联网技术设计个性化家庭作业的可能与优势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
        (二) 关于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
        (三) 关于互联网+家庭作业的研究
        (四) 关于个性化家庭作业的研究
    四、概念界定
        (一) 作业、课后作业、家庭作业
        (二) 个性化与个别化
        (三) 个性化家庭作业
        (四) 互联网、互联网+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实教学中个性化家庭作业的现状调查
    一、对学生个性化家庭作业的问卷调查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三) 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二、对教师个性化作业布置的访谈调查
        (一) 作业环节乃教师繁杂工作之一
        (二) 作业环节与课堂教学共存相依
        (三) 作业批改为教师机械简单劳动
        (四) 互联网平台已得到初步运用
第三章 个性化家庭作业的重要性与实施困境
    一、个性化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一) 个性化是教学的内在要求
        (二) 课堂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现实阻碍
        (三) 课后环节是个性化教学的最佳时段
    二、个性化家庭作业的实施困境
        (一) 个性化家庭作业与教师工作时间的冲突
        (二) 个性化家庭作业与教师知识、能力的矛盾
        (三) 个性化家庭作业与家长、学生心理期待的偏差
第四章 互联网技术助个性化家庭作业走出困境
    一、 互联网技术让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不复杂
    二、 互联网技术使个性化作业的完成更轻松
    三、 互联网技术助个性化作业的评价更容易
    四、 互联网技术保个性化作业的实施被理解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 多样性原则
        (二) 趣味性原则
        (三) 情境性原则
        (四) 适应性原则
        (五) 整体性原则
        (六) 减负性原则
    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系统的总体设计
        (一) 作业系统的四种功能模块的设计
        (二) 作业系统的三大界面与窗口的设计
        (三)作业系统的两类数据库的建设
    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的过程设计
        (一) 作业生成立体化
        (二) 作业过程游戏化
        (三) 作业评价智能化
结语
附录A 家庭作业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调查提纲
附录C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案例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研究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课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研究概况
        (二) 大数据相关问题研究
        (三) 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相关问题研究
    四、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数据的一般性研究
    一、大数据概念、特点与本质分析
        (一) 大数据相关概念厘定
        (二) 大数据的特点
        (三) 大数据的本质
    二、大数据产生的技术背景
        (一) 大数据存储技术
        (二) 大数据生产技术
        (三) 数据挖掘技术
        (四) 物联网技术
        (五) 云计算技术
        (六) 人工智能技术
    三、大数据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事物的数据化存在
        (二) 大数据预测未来
        (三) 数据有限控制力
    四、大数据的价值
        (一) 大数据重塑生产关系
        (二) 大数据促进思维变革
        (三) 大数据推动社会变革
    五、大数据的风险
        (一) 技术应用风险
        (二) 经济社会风险
        (三) 数据独裁风险
        (四) 人之异化风险
第二章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及发展趋势
        (一) 高校教育管理的本质
        (二) 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弊端
        (三)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趋势
    二、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一般性分析
        (一) 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的类型
        (二) 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特点
    三、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一)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双重影响之深层分析
第三章 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状
    一、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背景
        (一) 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得以确立
        (二) 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明显改善
        (三) 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四) 教育信息化投资规模不断增长
        (五) 大数据研究机构层出不穷
        (六) 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开始实施推进
        (七) 教育产品全生态发展局面基本形成
    二、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 高校CIO制度初步建立
        (二) 高校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
        (三) 高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四) 高校教育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三、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系统规划
        (二) 缺乏资金保障
        (三) 缺乏法规体系
        (四) 缺乏专业支撑
        (五) 缺乏共享机制
        (六) 缺乏协同创新
        (七) 缺乏有效激励
第四章 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一、树立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理念
        (一) 树立分享理念
        (二)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导向
    二、坚持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扬长避短原则
        (三) 疏堵结合原则
    三、加强大数据教育管理顶层设计
        (一) 制订战略规划
        (二) 加强组织领导
        (三) 明晰发展架构
    四、完善大数据教育管理制度规约
        (一) 建立完善大数据制度体系
        (二) 解决大数据建设有关争议
        (三) 加快制定大数据相关标准
    五、促进大数据教育管理协同发展
        (一) 政府宏观引导
        (二) 社会积极参与
        (三) 开展国际合作
    六、创新大数据教育管理分享机制
        (一) 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
        (二) 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七、构建大数据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一) 建立完善评价体系
        (二) 建立完善评价方式
    八、强化大数据教育管理师资培养
        (一) 改革培训体系
        (二) 创新培训方式
        (三) 协同多元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和教学奖励
后记

四、网络教育质量能否“另”眼相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定位[J]. 李方一,裴昌胜,夏艳珺,向浩,胡茂丰. 开放教育研究, 2021(06)
  • [2]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地方政府履职研究 ——以四川省华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熊典典. 西南大学, 2020(01)
  • [3]供给侧改革视阈下网络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 周自波,蒋立兵,廖水明. 中国电化教育, 2019(12)
  • [4]HA医药公司基层员工工作压力研究[D]. 胡文特斯塔.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5]“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D]. 陈耿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6]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评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小学阶段为例[D]. 卫晓媛.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7]中学德育中的物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以南充市某中学为例[D]. 余曼曼.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8]“互联网+”时代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定位[J]. 陈丽,沈欣忆,万芳怡,郑勤华.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1)
  • [9]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家庭作业设计 ——以小学高年级英语学科为例[D]. 崔阳洋.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陈桂香. 武汉大学, 2017(08)

标签:;  ;  ;  ;  

能否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在线教育的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