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欢欢[1](2021)在《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基于江苏省高校的调查》文中提出通过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SCS),对江苏省内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单亲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幸福体验""人际和谐"和"情绪调控"等3个方面显着低于非单亲组大学生。单亲组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人际和谐"和"勇于挑战"两个方面呈现极显着的性别差异,在"幸福体验"和"勇于挑战"两个方面有显着的地域差异,在"积极乐学"和"目标追求"两个方面也出现显着性学校类型差异。因此,对单亲家庭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性别、生源地以及学校类型设置不同的心理健康目标和内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裴学进,佘超[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历程与启示——基于对国家颁发若干重要文件文本分析的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梳理了从文件来观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历程:认可、接纳、定位和获得新提升。在此基础上,揭示其对新时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启示:深化新时代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变化的基本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使之更加契合新时代新阶段的要求;始终保持对分析文件文本之研究方法的自觉意识。

石伟华[3](2021)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心理健康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就业、个人发展、家庭生活等因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自去年疫情复学以来,媒体报道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已高达30余起,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1]。

张溧[4](2021)在《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文中提出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具有高科技、交互性和多样性特点的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此同时,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多样化,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基于此,本文以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负效应,进而提出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新媒体的具体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吴莹莹[5](2021)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邓晶艳[6](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周琳[7](2021)在《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的研究》文中提出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目前备受大众关注的问题,而学业拖延则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主要原因。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更严重。据研究,反刍思维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维度,会分别影响个体的学业拖延行为和心理资本水平;而心理资本水平不同,个体的学业拖延行为也有所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的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三者间的关系;后期通过开展积极反刍干预训练,来探究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反刍和积极反刍思维、心理资本以及学业拖延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通过使用《大学生反刍思维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学业拖延量表》对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二通过自编团体干预方案,对10名大学生进行6次积极反刍思维干预训练,另外10名大学生则组成对照组。旨在探索能减少大学生的消极反刍思维、促进积极反刍思维和心理资本发展、并改善学业拖延的新方法。本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的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均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学业拖延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方面均差异显着;学业拖延在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着;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在专业、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反刍思维在所有人口学变量上均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的积极反刍思维与心理资本显着正相关,且正向预测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显着负相关,且负向预测学业拖延。消极反刍思维与心理资本显着负相关,且负向预测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显着正相关,且正向预测学业拖延。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显着负相关,且负向预测学业拖延。4.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实施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大学生消极反刍思维、提升积极反刍思维和心理资本水平,并促进学业拖延的改善。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反刍思维和心理资本发展、控制学业拖延行为的教育建议。

廉吉忠[8](2021)在《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

陈美[9](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知识结构和前沿领域,为实证研究提供依据。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流行后海南省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等心理压力状况、社会支持水平及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及特点,分析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期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改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词频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信息可视化技术(Cite Space5.6)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状况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压力源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症状群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海南省8所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检验、方差分析及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大学生在我国疫情暴发流行后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是否存在差异并应用相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多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文献计量学分析;经筛选共获得有效文献959篇(中文521篇,英文438篇)。外文文献中美国排名第一,占全部发文量的19.63%;其次是中国,占全部发文量的15.53%;在论文中心度上,排名第一的是美国(0.43),其次是英格兰(0.28)、以色列(0.24)和中国(0.14);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外文文献中发文量排名第一,在中心度上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一;在发文量与中心度排名靠前的机构中,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的高等院校。在中文文献中,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医学生、实习护士生、医学研究生、毕业生、抑郁、心理应激、焦虑、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认知、应对方式。在外文文献中,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焦虑、抑郁、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心理弹性、心理障碍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程度,而运动状况、在线教育以及应对策略是该领域最新拓展的研究点。2.现场调查;本次研究共调查3237名大学生,结果显示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就业、学业是其主要的压力源;焦虑情绪发生率为25.24%、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1.41%、社会支持得分为(59.14±13.81)。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0.264与-0.234。经分析发现性别、专业类型、年级、学习成绩、父亲文化程度、“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帮助很大”的符合程度、疫情期间在家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社会支持等是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学习成绩、父亲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帮助很大”的符合程度、疫情期间在家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社会支持等是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不认为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帮助很大的学生与“符合、一般”两个等级相比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性较高;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对居家学习效果表示不满意与“较以前满意和以前一样”两个等级相比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性较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呈爆发式增长,总体逐年缓慢增加。全球研究国家以美洲与亚洲国家为主,其中美国在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在科研产出量上与美国差距较小,但缺乏高质量的研究;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集中于“焦虑”、“抑郁”、“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认知”及“影响因素”;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很多学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仅限于疫情暴发初期,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流行后期监测的研究较少。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流行期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水平略有升高、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学业、就业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而“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帮助很大”的符合程度与疫情在家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是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示高校密切监测大学生疫情后期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至恢复正常水平。此外,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提升大学生的支持与认可程度,增强其心理应对能力。

齐卫彦[10](2021)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乐观开朗的良好心态,整体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环境适应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人际关系不佳、情感控制能力不足、抗挫折能力较差、就业压力大等心理问题,极少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主观原因、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影响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该文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实际,通过咨询专家和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找出了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建设卓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完善的学校心理咨询体系、提高相关从业人员整体专业度、建设校内外互动教学机制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基于江苏省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2.调查问卷
    3.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特点
    2.不同群体大学生单亲和非单亲组的差异
        (1)单亲组和非单亲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比较
        (2)单亲组和非单亲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地域(生源地)差异比较
        (3)单亲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类型差异比较
四、结论与讨论
五、建议
    1.完善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2.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2)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历程与启示——基于对国家颁发若干重要文件文本分析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文件文本内容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可能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四个阶段
    (一)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199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
    (二)1994—200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接纳
    (三)2001—2011年: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地位
    (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获得新提升
三、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启示
    (一)深化新时代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变化的基本问题研究
    (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使之更加契合新时代新阶段的要求
    (三)始终保持对文本分析之研究方法的自觉意识

(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二、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不足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不足
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学方式
    (三)规范心理健康教学的考核
    (四)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
五、结束语

(4)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新媒体的概述
二、新媒体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一)促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背景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思想观念受到侵蚀
    (二)学生价值观念受到影响
    (三)学生情感发展受到影响
四、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借助新媒体,创新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二)借助新媒体,建立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三)联系生活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提高教师素质,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借助新媒体,构建良好校园环境
总结语

(6)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析
    第三节 逻辑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大数据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一、线性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一、普适教育
        二、个性化培育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一、认知培育
        二、实践养成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一、需求侧适应
        二、供给侧发力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守正创新原则
        三、趋利避害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一、数据画像
        二、精准资助
        三、异常告警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学业拖延
        2.1.1 学业拖延的概念
        2.1.2 学业拖延的理论
        2.1.3 学业拖延的测量
        2.1.4 学业拖延的研究现状
    2.2 反刍思维
        2.2.1 反刍思维的概念
        2.2.2 反刍思维的理论
        2.2.3 反刍思维的测量
        2.2.4 反刍思维的干预研究
        2.2.5 反刍思维的研究现状
    2.3 心理资本
        2.3.1 心理资本的概念
        2.3.2 心理资本的理论
        2.3.3 心理资本的测量
        2.3.4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2.4 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2.4.1 反刍思维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2.4.2 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2.4.3 反刍思维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2.5 问题提出
3 研究思路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设计
    3.3 研究创新
4 研究一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的现状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被试
    4.4 研究工具
    4.5 研究结果
        4.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结果
        4.5.2 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4.5.3 各研究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中的差异性分析
        4.5.4 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之间的相关分析
        4.5.5 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4.6 讨论
        4.6.1 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的现状分析
        4.6.2 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性分析
        4.6.3 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和学业拖延的关系分析
        4.6.4 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反刍思维与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4.7 结论
5 研究二以积极反刍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干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被试
    5.4 研究方案设计
    5.5 研究结果
        5.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性比较
        5.5.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差异性比较
        5.5.3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性比较
        5.5.4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性比较
        5.5.5 干预研究整体效应检验
        5.5.6 干预研究反馈效果分析
    5.6 讨论
    5.7 结论
6 总讨论
7 总结论
8 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文献计量分析
        1.3.3 现场调查
    1.4 质量控制
    1.5 技术路线
二、研究结果
    2.1 文献计量学结果
        2.1.1 时空分布特征的可视化分析
        2.1.2 研究领域知识主体的可视化分析
        2.1.3 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特征
    2.2 现场调查结果
        2.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2 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
        2.2.3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2.2.4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2.2.5 新冠肺炎疫情期下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
        2.2.6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2.2.7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讨论
    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3.2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略有升高
    3.3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3.4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
    3.5 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是改善其心理健康的关键
四、总结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建议
    4.3 研究的创新点
    4.4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现状
    1.1 总体现状
    1.2 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 环境适应能力不足
        1.2.2 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1.2.3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1.2.4 情感控制能力不足
        1.2.5 个人人格发展不完善
        1.2.6 就业压力较大
        1.2.7 贫困生心理问题
    1.3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3.1 主观原因
        1.3.2 社会环境
        1.3.3 家庭环境
        1.3.4 学校环境
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现状
3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水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水平途径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1)须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
    (2)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研究,继续加强专兼职工作队伍的相关专业能力提升建设
    (3)加快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步伐
    (4)充分发挥心理普测的作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5)要在增强在校大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的相关工作上积极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
    (6)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教育联动机制
5 结论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基于江苏省高校的调查[J]. 李欢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2]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跃升的历程与启示——基于对国家颁发若干重要文件文本分析的方法[J]. 裴学进,佘超. 青年发展论坛, 2021(04)
  • [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J]. 石伟华. 山西青年, 2021(14)
  • [4]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 张溧. 才智, 2021(20)
  • [5]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研究[D]. 吴莹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6]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7]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资本与学业拖延的研究[D]. 周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8]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廉吉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美. 海南医学院, 2021
  • [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 齐卫彦.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1(05)

标签:;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