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调查分析

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调查分析

一、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霍圣录[1](2021)在《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行体育彩票是我国基于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1994至今,中国体育彩票已历经了27年。据统计,我国体育彩票销售量总计达到了2.15万亿元,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超过5600亿元,为公益事业、养老事业、民政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有效地促进了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建设。随着体育彩票公益金募集大幅增长、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提升、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以及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存在乱象等新形势,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迫在眉睫。因此,进行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就显得尤为必要。开展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可以促进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体育彩票公益金更好地规范管理,促进体育事业更好地健康发展。相关研究有利于丰富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建立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理论意义,有利于强化绩效的理念,有利于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率等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绩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梳理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运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从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体系、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成效评析等五个方面进行一一分析。自1994年体育彩票发行以来,主要贡献体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育事业发展、助推公益事业发展等三个方面。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范围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全民健身全面化、公共服务体系化、赛事活动多元化、体育扶贫常态化。(2)规划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围绕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构建的指导原则、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体系、方法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及其结果应用分析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遵循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可比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目标的含义、重要性、目标管理的意义进行目标的设置,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分为四个层级,界定了主客体、工作范围及工作程序,通过建立标准体系,选择了德尔菲法、文本分析法、系统综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机器学习法进行本文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构建。(3)构建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政策、报告和文献的分析,归纳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预评价指标表。在此框架基础上,根据指标相关绩效评价理论、评估目的与原则,通过两轮专家咨询评议,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层次模型并计算了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影响指标);17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4)确定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研究发现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四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较为均衡,其中,产出指标的权重系数最高(0.2611),过程指标和投入指标次之,分别为0.2512和0.2497,影响指标最低,为0.2380。为此,在针对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的实际评估中,需更加重视产出方面的几个因素及相应的评估结果。(5)评估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建立的体育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全国和江浙沪皖的体育事业年鉴的公开统计数据,对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进行的实证评价研究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可行的,指标数据采集方式是合理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推广性。首先,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14-2017年四年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绩效评价。其次,对数据较为全面的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四个省市2018年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进行了全指标体系的绩效评价,排名依次为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6)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科学评价延展性。运用机器学习中的经典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探索分析。首先,使用了非监督学习情形下的k均值聚类算法模型,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14-2017四年使用情况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分类结果。其次,监督学习下的经典回归分析模型运用了线性岭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决策树回归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各模型的20018年预测结果。其中,随机森林算法回归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该模型预测的结果与2018年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全指标评价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完全一致,验证了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研究提出了五个对策与建议:一是政策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法制体系。在国家层面立法:健全宏观层面顶层法律法规。在部级层面立规:订立中观层面部局管理规定。在省级层面立制:建立微观层面省级实操制度。二是意识认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认识。在社会层面:建立社会公益的意识。在管理层面:树立绩效管理的意识。三是资金管理层面:明确责权分工、形成科学机制。工作机制上: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预算管理上:实施预算管理制度。过程管理上: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审计管理上:开展事后经费审计。四是资金分配层面:合理使用资金、科学分配方式。在领域分配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项目分配要优化分配、引入竞争。平衡分配要注重绩效、奖罚分明。五是绩效评价层面: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指标体系。系统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公益金绩效评价报告、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寻求智力支持数据支撑。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杨秋梅[3](2020)在《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的局域性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逾70余万条全民健身路径,主要分布在城市休闲区、城市社区、高校、农村等区域,给人民带健身锻炼带来了极大方便。可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重建轻管”现象,甚至一些健身路径建成后涌现出“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残”局面,有些组件利用率极低,长期闲置,有些组件破损后无人问津,使其社会公益服务效应大打折扣。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路径建设的不同区域,其构成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局域性特征,掌握这些不同的表现,便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使用、维护,进而充分发挥健身路径的社会功能。本文以全民健身路径组件运行的局域性特征表现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黑龙江省各地市农村、高校、城市公共休闲区、居民社区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田野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重点以组件使用率、健身者锻炼周频度、时间段、年龄、锻炼目的等指标反应组件使用的局域性特征;以组件损坏率、修理人员情况、后期维护手段与措施、保障制度、维护经费投入等指标反应组件维护与管理的局域性特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组件使用率存在明显差异:高校范围力量、柔韧功能类组件使用率较高,城区公共休闲区、居民社区以动作舒缓、康复功能类组件应用率高,农村范围内耐力性、与游乐性组件利用率较高;(2)练习时间段与生活环境与习惯密切相关:高校练习密集时间段在15:00-17:00,城市公共休闲区密集时间段19:00-21:00,居民社区密集时间段5:00-7:00,农村密集时间段17:00-19:00;(3)练习频数有显着差异:高校范围内练习频数居民社区、公共休闲区范围内练习频数多在3-5次/每周,农村范围内不确定与练习频数3次以下/每周居多;(4)组件损坏种类有一定区别:高校范围大多数出现在器械连接处缺少轴承类的部件,居民社区、公共休闲区大部分是动作舒缓的康复类组件,农村的组件大部分是固定部分出现问题;(5)局域性差别不大的指标体现:各局域年龄表现都是老年居多、其次为儿童,少年与中青年锻炼人数最少,各局域在路径组件安装后,更新、维护经费投入等后续管理都呈现极少问津状态,各局域没有直接对接的组织与部门,更没有相关的实用制度、条例,各局域同时缺少健身指导环节。

陶成武[4](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王新栋[5](2019)在《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依赖于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管理,是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平台,同时也表现出了群众对全民健身路径的需求。本文以兰州新区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对国内学者研究全民健身路径的文献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又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对兰州新区全民建设路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以及居民对健身路径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论:(1)不同乡镇健身路径建设数量分布不均很衡,而且质量也达不到使用者的需求,地面多以水泥地为主,且被占用的情况严重。(2)居民使用的意识比较淡薄,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缺乏了解,大多数使用者没有进行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在盲目的使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3)器材的维修和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的履行职责,器材的维修与更新不及时。(4)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满意度比较低,居民认为器材的种类比较单一,器材在购买上没有严格把关,(5)全民健身路径缺乏对残疾人的关怀。(6)加强全民健身路径的宣传工作,提高使用者的素质,加强对器材的管理管理,引进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议:(1)增加各乡镇的器材的数量,同时在器材的安装上要选择地质松软的地面解决单一的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模式。(2)为达到使用效果,采用不同的器械进行使用,过度的使用某种器械会造成负面影响,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让社会体育指导员带动居民进行宣传并且增加居民的使用知识,鼓励使用者的动机,增加居民的的使用频率。(3)制定管理制度,培养自己的维修团队,把器械的维修纳入议事日程,制定规范的管理条例。(4)器材在购买的期间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器材的质量,同时要与厂家签订相关合同,在器材颜色的选择上要引起青少年使用的积极性。(5)器材的选址要科学,器材的摆放要按照身体部位摆放,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增加维修的专项经费。(6)增加各乡镇的健身器材,让其得到均衡化发展,宣传的手段要多元化,如发放宣传册、制作手折扇,提高使用者的素质修养,保护和爱护我们的公益设施。

朱焱[6](2019)在《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体育资源是大众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基础保障。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效率低等矛盾问题依然凸显。因此,分析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状况、改进资源配置策略、提升资源供给水平,对促进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满足大众体育健身需求、解决新时期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为问题导向,以公共产品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的论证基础,从公共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资源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19项的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2016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实际发展情况数据为实证依据,通过运用熵权综合评价、基尼系数分解、数据包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其地理位置所属的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与西北等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综合配置水平、均衡配置水平、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求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的现实状况、发展规律、问题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改进策略。(1)从综合配置水平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依然明显。其中,综合配置水平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再次是华北地区,其余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依次为东北、华中、西北与西南等地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低配置水平省份占比较高,若按当前资源配置模式,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长期处在低配置水平和中低水平之间。(2)从均衡配置水平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相对较低,区域非均衡发展特征明显,全国资源均衡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4914。其中,处于最优均衡配置的是华中地区;处于比较均衡配置的是东北地区;处于相对均衡配置的是西南、华北与西北地区;处于非均衡发展的是华南与华东地区。区域及省域间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差距是导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非均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3)从资源配置效率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处于逐年下降状态,年均下降率为7.6%。其中,华东、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资源配置处于有效状态(≥1);东北、西北与西南等地区资源配置处于无效状态(<1)。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过低是导致区域公共体育资源无效配置的最主要原因。(4)从优化配置情况看,除华中与华北地区外,其余地区均处于较低优化配置状态。其中,东北、西南与西北区域,处于均衡低效率配置状态;华东与华南区域处于非均衡高效率配置状态。中西部地区资源综合水平偏低,多元化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不足;东部地区资源非均衡发展明显,资源存量及增量速度差距较大;西北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区域资源配置方式不尽合理;东西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较差,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效率不兼顾是导致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较低的重要成因。根据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状况提出:(1)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制与机制改革,提升公共体育资源整体供给水平;(2)调节政府与市场公共体育资源协同供给关系,促进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等策略。具体实施方案为:1)转变政府区域公共体育服务职能;2)完善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体系;3)优化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式;4)增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供给;5)强化政府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宏观调控;6)发挥市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经济效能;7)深化政府市场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互补合作;8)健全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补偿发展的保障机制。

吕闻君[7](2019)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研究 ——基于典型个案的调研》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力量培育,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而言尤为重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也是“放管服”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社会力量培育状况究竟如何,仍缺少深度研究。为此,借助文献资料、文本分析、案例调研、专家访谈、实地考察和对比等主要研究方法,文章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问题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上起国家,下至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等不同层面的政策文本,对社会力量的培育都起到了积极的规范和推动作用。但遗憾的是:1、公共体育服务招标环节中政府部门选择余地仍然不足,体育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实力尚且薄弱;2、政府部门在合作过程中暴露出官僚主义作风,未能认识到社会力量培育的重要性;3、政府部门在合同管理、效益评估工作方面缺乏经验,尚不具备成熟的社会力量培育条件;4、项目验收工作缺乏流程体系,未能为社会力量的创造培育平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问题,涉及信息不对称性、更涉及利益相关者问题,借助共生理论分析发现,上述主要现状的存在恰恰与如下几个主要影响要素密切相关:社会力量共生条件、共生关系的确立、共生机制的建立、共生环境的营造以及社团协会发展理念。为此,本文从共生、培育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1)互利共赢:树立合作观念,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加强对社会力量的扶持工作,促成共生关系;2)创造条件:加强采购制度顶层设计、扫除采购实践中的盲点,建立共生机制;3)强化把关:从编制评估经费到引入第三方监管,从优化评价指标再到推进绩效反馈,多措并举营造共生环境;4)扬长避短:对于合作关系、社团发展理念等双刃影响因素,保持客观理性,发挥其对于社会力量培育的积极作用。

苗青斌[8](2019)在《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了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近年来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数量不断增加,现已实现全民健身路径的城区街道全覆盖,但各街道健身路径人均占有量差距较大;全民健身路径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和公园广场,场地类型和器械配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2.南阳市城区形成河南省体育局、南阳市体育局、卧龙区(宛城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和街道办事处四级管理体系,但基层部门的工作效率仍需提高;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投资主要是政府行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不断增加,但技术等级比例失衡,业务指导水平有待提高。3.南阳市城区健身路径使用者普遍具备较强的锻炼意识;健身路径使用者锻炼动机清晰明确,但不同年龄、性别使用者人群的锻炼动机存在差异;健身路径使用者主要以49岁以上人群为主,其中男性数量稍高于女性;健身路径使用者通常一周参加三至五次锻炼,早上和晚上是锻炼高峰期;健身路径使用者因锻炼动机的不同,对器械的偏爱程度存在差异;健身路径使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掌握锻炼方法,大多数健身路径使用者对锻炼效果表示满意。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1.在全民健身路径的规划工作中,应及时与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合作,了解各街道未来建设的总体规划、人口结构等基本信息,对体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2.在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工作中,要开展群众调研活动;在场地类型的选择时,应确保安全性和提升器材使用寿命,尽量选择塑胶地;在配置器械数量时,应将单条健身路径控制在1020件器械范围内;在配置器械功能时,应保证器械功能的全面性、器械种类的多样性、灵活确定器械比例;在建设完毕后,应对群众进行满意度调查。3.完善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制度的相关细则,建立监督、维护、奖惩制度,设立维修专项资金和群众意见箱;搭建网络管理平台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实时网络监管。4.鼓励大型企业、知名厂商和房地产公司等社会力量出资捐助健身器械;引导各街道进行自助创收。5.在各县(区)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点,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邀请专家对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授课与培训;与高校开展对口协作,加大高校体育社会指导员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吸纳专业技术人才。6.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平面媒体和新兴媒体,汇集体育锻炼方法信息资源,丰富群众科学锻炼知识。

梁品[9](2014)在《对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健身路径使用效益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美满、成为人们全新生活追求的目标。随着人们健身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健身意识增强。人们对健身场地器材的选择上,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昆明市体育局也在各城区、社区、公园,江河湖畔的空地上安装了一定数量的健身路径,目前健身路径已基本遍布昆明市的体育场(馆)周围、公园广场绿化带边缘、城市居民小区等处。自从健身路径建设以来有很多学者对国内部分省份的健身路径使用情况作过调查分析。但是,对健身路径的使用效果、广泛使用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有待于深入调查和研究。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对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健身路径器材资源使用效益调查,通过对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的认识、使用方法、使用效率、接受使用健身路径的指导情况、使用后的效果,以及昆明市社区体育管理部门管理者的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用社会学、体育学、管理学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市的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维护资金不足;昆明市社区管理者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盗窃以及器械损坏无人修理的情况发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本身不能坚持长久的进行锻炼,昆明市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宣传以及推广程度不足,导致了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对路径的锻炼方法了解不够,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锻炼影响了健身锻炼的效果,同时也导致了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宣传的短板也造成了昆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健身路径使用者的指导严重不足。

李钊军,张晓红[10](2012)在《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997~2011年间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全民健身路径方面的研究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还存在较大研究空间;全民健身路径方面研究的科研层次还有待提高;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视角较为集中,利用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章比较少。

二、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研究
        2.1.1 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
        2.1.2 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2.2 关于绩效评价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2.2.1 关于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2.2.2 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2.3 关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3.1 关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研究
        2.3.2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研究
    2.4 关于彩票公益金的研究
        2.4.1 关于彩票公益金管理的研究
        2.4.2 关于彩票公益金制度的研究
        2.4.3 关于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研究
        2.4.4 关于彩票公益金审计的研究
        2.4.5 关于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一般分析
        3.1.2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一般分析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2 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理论
        3.2.3 “5E”理论
        3.2.4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3.2.5 程序理论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4.1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体系
        4.1.1 管理政策
        4.1.2 管理体制
    4.2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筹集情况
        4.2.1 销售情况
        4.2.2 筹集情况
    4.3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分配情况
        4.3.1 分配政策
        4.3.2 中央分配
        4.3.3 地方分配
    4.4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
        4.4.1 中央集中使用
        4.4.2 体育总局使用
        4.4.3 地方部门使用
    4.5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成效评析
        4.5.1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贡献
        4.5.2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特点
        4.5.3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
    5.1 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结构
        5.1.1 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分析
        5.1.2 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5.2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5.3 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
        5.3.1 目标的含义
        5.3.2 目标的重要性
        5.3.3 目标管理的意义
    5.4 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5.5 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体系
        5.5.1 绩效评价的法律规范
        5.5.2 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5.6 绩效评价体系的组织体系
        5.6.1 绩效评价的主客体界定
        5.6.2 绩效评价的工作范围
        5.6.3 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
    5.7 绩效评价体系的标准体系
        5.7.1 评价标准分类
        5.7.2 评价等级划分
    5.8 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体系
        5.8.1 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5.8.2 德尔菲法
        5.8.3 文本分析法
        5.8.4 系统综述法
        5.8.5 模糊综合评价法
        5.8.6 机器学习法
    5.9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5.10 本章小结
6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 预选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6.1.1 文本的纳入
        6.1.2 文本分析步骤
        6.1.3 结果分析
    6.2 第一轮专家调研
        6.2.1 调查问卷形成
        6.2.2 专家团队选择
        6.2.3 专家咨询结果
        6.2.4 专家意见汇总
    6.3 第二轮专家调研
        6.3.1 调查问卷修改
        6.3.2 专家咨询结果
        6.3.3 专家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
    6.4 指标权重确认
    6.5 本章小结
7 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7.1 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7.2 长三角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7.3 本章小结
8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实证分析
    8.1 机器学习概述及使用意义
    8.2 实证数据概览
    8.3 非监督学习下的聚类算法及实证分析
    8.4 监督学习下相关回归模型与实证分析
        8.4.1 线性岭回归模型
        8.4.2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8.4.3 决策树回归及树相关的模型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论文主要结论
        9.1.1 梳理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与使用现状
        9.1.2 规划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的系统构建
        9.1.3 构建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9.1.4 确定了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
        9.1.5 评估了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
        9.1.6 探索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科学评价延展性
    9.2 对策与建议
        9.2.1 政策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法制体系
        9.2.2 意识认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认识
        9.2.3 资金管理层面:明确责权分工、形成科学机制
        9.2.4 资金分配层面:合理使用资金、科学分配方式
        9.2.5 绩效评价层面:健全评价体系、完善指标体系
10 创新、局限与展望
    10.1 创新之处
        10.1.1 研究选题与视角的创新
        10.1.2 框架系统和指标体系的创新
        10.1.3 发展预测的创新
    10.2 研究的局限性
        10.2.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性
        10.2.2 绩效评价数据获取的全面性
    10.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一轮)
附件2:专家咨询评议表(第二轮)
附件3: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4:机器学习与建模相关代码
附件5:学习经历与科研经历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二元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选取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7.2 实证分析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7.4 讨论与启示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1.1 指标选取
        8.1.2 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8.2 实证分析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8.4 讨论与启示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的局域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及健身路径组件种类
        2.1.1 概念解析
        2.1.2 健身路径组件种类
    2.2 关于高校健身路径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城市休闲健身路径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城市社区健身路径的相关研究
    2.5 关于农村健身路径的相关研究
    2.6 国外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田野调查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
        4.1.1 高校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现状
        4.1.2 高校全民健身路径维护现状
        4.1.3 高校全民健身路径组件运行的应对策略
    4.2 城市公共休闲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
        4.2.1 城市休闲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现状
        4.2.2 城市休闲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维护现状
        4.2.3 城市休闲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运行的应对策略
    4.3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
        4.3.1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现状
        4.3.2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维护现状
        4.3.3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组件运行的应对策略
    4.4 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
        4.4.1 农村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现状
        4.4.2 全民健身路径维护现状
        4.4.3 全民健身路径组件运行的应对策略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不同组件使用率存在明显差异
        5.1.2 练习时间段与生活环境与习惯密切相关
        5.1.3 练习频数有显着差异
        5.1.4 组件损坏种类有一定区别
        5.1.5 局域间无差别状况
    5.2 建议
        5.2.1 健身路径周边设立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栏
        5.2.2 有条件的健身路径周边设立专项公示牌
        5.2.3 不同局域按使用率安装组件种类与数量
        5.2.4 加大宣传力度
        5.2.5 设置专职检查维修人员
        5.2.6 开发新的路径组件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1.2.1 视角聚焦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2.2.1 广场舞的内容
        2.2.2 广场舞的分类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2.4 小结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3.4 小结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4.5 小结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5.4 小结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6.4 小结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后续展望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1.致谢

(5)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全民健身路径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健身路径的概念
        2.1.2 全民健身路径的概念
    2.2 全民健身路径相关的研究
        2.2.1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现状的研究
        2.2.2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相关研究
        2.2.3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的相关研究
        2.2.4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的相关研究
        2.2.5 甘肃省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基本情况
        4.1.1 全民健身路径地面建设的情况
        4.1.2 全民健身路径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4.1.3 各乡镇不同功能健身路径数量情况
        4.1.4 各乡镇全民健身路径的损坏情况
        4.1.5 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经费来源情况
    4.2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调查情况
        4.2.1 使用者性别及年龄结构调查情况
        4.2.2 使用者文化程度及政策方针的了解程度
        4.2.3 使用者文化程度及健身路径掌握程度调查情况
        4.2.4 使用者使用动机调查情况
        4.2.5 使用者使用后的效果与使用的年限及使用频率的调查情况
    4.3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情况
        4.3.1 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机构
        4.3.2 全民健身路径基层管理情况
        4.3.3 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情况
        4.3.4 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与维修的经费来源情况
    4.4 兰州新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满意度调查
        4.4.1 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满意度调查情况
        4.4.2 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效果满意度调查情况
        4.4.3 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满意度调查情况
    4.5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
        4.5.1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存在的问题
        4.5.2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使用存在的问题
        4.5.3 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存在的问题
    4.6 未来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管理对策
        4.6.1 继续增加全民健身路径数量,促进各乡镇健身路径均衡化发展
        4.6.2 努力拓宽全民健身路径建设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建设投入体系
        4.6.3 加强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宣传工作
        4.6.4 提高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的素质修养
        4.6.5 完善全民健身管理组织,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致谢

(6)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公共体育资源相关概念及分类标准
        1.2.2 公共体育资源开发管理及配置方式
        1.2.3 公共体育资源水平评价及评估方法
        1.2.4 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问题
        1.2.5 国内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区域
        2.1.2 公共体育资源
        2.1.3 公共体育资源配置
        2.1.4 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资源配置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
    3.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的思想与原则
        3.1.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构建思想
        3.1.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3.2.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的科学选取
        3.2.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3.3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经验预选
        3.3.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专家筛选
        3.3.3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客观赋权
    3.4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指标具体释义
        3.4.1 公共体育人力资源评价指标
        3.4.2 公共体育物力资源评价指标
        3.4.3 公共体育财力资源评价指标
        3.4.4 公共体育组织资源评价指标
4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分析
    4.1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分析
        4.1.1 公共体育人力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4.1.2 公共体育物力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4.1.3 公共体育财力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4.1.4 公共体育组织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4.2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演进特征
        4.2.1 我国整体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演进特征
        4.2.2 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演进特征
        4.2.3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未来发展趋势
    4.3 本章小结
5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分析
    5.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分析
        5.1.1 区域公共体育人力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5.1.2 区域公共体育物力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5.1.3 区域公共体育财力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5.1.4 区域公共体育组织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5.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差异
        5.2.1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整体差异
        5.2.2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区内差距
        5.2.3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区间差距
        5.2.4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差距成因
    5.3 本章小结
6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6.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分析
        6.1.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指标选取
        6.1.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投入产出情况分析
        6.1.3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分析
        6.1.4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发展趋势
    6.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
        6.2.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2.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指标数据
        6.2.3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6.2.4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策略改进
    7.1 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制与机制改革以提高资源供给水平
        7.1.1 转变政府区域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7.1.2 完善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体系
        7.1.3 优化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7.1.4 增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供给
    7.2 调节政府与市场资源协同供给关系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7.2.1 强化政府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宏观调控
        7.2.2 发挥市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经济效能
        7.2.3 深化政府市场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互补合作
        7.2.4 健全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补偿发展的保障机制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研究创新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B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研究 ——基于典型个案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政策文本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共生理论
    2.3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文本分析
3 购买-执行-评估:公共体育服务购买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现状——基于典型个案的调研
    3.1 科研团队承接公共体育服务调研类项目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培育现状
    3.2 高校体育学院承接全民健身活动项目过程中社会力量培育的现状
    3.3 体育社团协会承接赛事组织类服务项目过程中社会力量培育的现状
4 公共体育服务购买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主要影响要素剖析
    4.1 社会力量共生条件
    4.2 共生关系的确立
    4.3 共生机制的建立
    4.4 共生环境的营造
    4.5 社团协会发展理念
5 共生理论视域下社会力量培育重要启示
    5.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表现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互利共生的关系
    5.2 作为“宿主”,政府部门需要为“共生体”提供良好培育环境
    5.3 保障共生关系的关键在于“共生机制”的建立
    5.4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奖励”和“惩罚”控制以维系共生关系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附录
    7.1 附录一: 政策文件目录清单
    7.2 附录二: 访谈提纲
    7.3 附录三: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相关资料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状况
    3.2 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状况
    3.3 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状况
    3.4 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
    3.5 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发展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对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健身路径使用效益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
        1.2.1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时代背景和由来
        1.2.2 健身路径工程的综合效益
        1.2.3 我国实施路径工程的基本现状
    1.3 选题依据
        1.3.1 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不高是促进我国健身路径发展的因素
        1.3.2 全民健身路径是群众开展健身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
        1.3.3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昆明市社区居民开展健身锻炼的基本物质保障
        1.3.4 社区体育活动发展是促进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提高的推动剂
        1.3.5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相关研究
        1.5.2 国外相关研究
        1.5.3 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昆明市健身路径现状的调查
        3.1.1 昆明市健身路径的数量现状
        3.1.2 昆明市健身路径器械资金投入现状
        3.1.3 昆明市健身路径器械的管理现状
    3.2 昆明市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器械认知状况的调查
        3.2.1 昆明市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认识的调查
        3.2.2 昆明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锻炼者获取健身路径器械使用方法的途径调查分析表
        3.2.3 昆明市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健身意识分析
        3.2.4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器械目的调查分析
    3.3 昆明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使用状况与分析
        3.3.1 对昆明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使者基本状调查分析
        3.3.2 昆明市健身路径锻炼者学历、职业分布
        3.3.3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器械频率的调查分析
        3.3.4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器械时间段的调查分析
        3.3.5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顺序的调查分析
        3.3.6 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的方式的调查分析
    3.4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锻炼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分析
        3.4.1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睡眠质量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2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对自身饮食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3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精神状态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4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肌肉力量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5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心肺功能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6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柔韧机能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7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平衡机能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4.8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后对自身关节灵活性状况改善效果的自我评定调查
    3.5 昆明市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满意度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3.5.1 昆明市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对健身路径器材数量状况的满意程度与分析
        3.5.2 昆明市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对健身路径器材品种质量状况的满意程度与分析
        3.5.3 昆明市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对健身路径场地布局状况的满意程度与分析
        3.5.4 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安全满意程度与分析
        3.5.5 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维护满意程度与分析
    3.6 昆明市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功效的调查分析
        3.6.1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力量类健身路径器械后对自身肌肉锻炼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3.6.2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柔韧类健身路径器械后对自身柔韧锻炼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3.6.3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有氧耐力类健身路径器械后对自身心肺功能锻炼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3.6.4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平衡类健身路径器械后对自身平衡机能锻炼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3.6.5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康复类健身路径器械后对自身关节锻炼功效的调查与分析
    3.7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健身路径指导情况的调查分析
        3.7.1 社会体育指导员“称谓”了解程度查分析
        3.7.2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居民使用健身路径指导情况
        3.7.3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过程中的需求情况调查
        3.7.4 全民健身路径使用者对对体育指导员满意程度与分析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昆明市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的认识程度不高,锻炼意识与锻炼行动不一致
        4.1.2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的目的呈现多样化
        4.1.3 昆明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的人群、职业分散
        4.1.4 昆明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部分器械使用效率、管理维满意度不高
        4.1.5 昆明市部分健身路器械锻炼功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4.1.6 昆明市健身路径缺乏体育指导员的指导
    4.2 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健身路径的认识程度
        4.2.2 注重健身路径器械功能的开发和质量的提高
        4.2.3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
        4.2.4 建设布局合理化提高使用率
        4.2.5 完善健身器械的设计,注重器械的维护及保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份全民健身路径研究文献分布状况
    2.2 1997-2011年全民健身路径研究论文刊载情况分析
    2.3 全民健身路径相关论文研究视角的分析
    2.4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具体研究内容分析
        2.4.1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区域现状及对策方面的研究
        2.4.2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宏观理论方面的研究
        2.4.3 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及影响方面的研究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四、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评价研究[D]. 霍圣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组件应用与维护的局域性特征研究[D]. 杨秋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兰州新区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与管理研究[D]. 王新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D]. 朱焱.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的社会力量培育研究 ——基于典型个案的调研[D]. 吕闻君. 厦门大学, 2019(08)
  • [8]南阳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苗青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2)
  • [9]对昆明市主城区社区健身路径使用效益的调查研究[D]. 梁品.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10]我国全民健身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J]. 李钊军,张晓红. 福建体育科技, 2012(02)

标签:;  ;  ;  ;  ;  

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