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调整和分集结合的相关瑞利信道容量研究

速率调整和分集结合的相关瑞利信道容量研究

一、相关瑞利信道在速率调整与分集合并下的容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峰[1](2011)在《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无线通信的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对抗无线信道衰落特性,研究者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技术,但它的实现需要在终端安装多天线。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终端受尺寸、功率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配置多天线,从而限制了MIMO的实用化。为了克服MIMO的这一缺点,协作通信的概念被提出并且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相邻节点间彼此相互转发信息,形成一个虚拟的MIMO系统,通过分布式的方式获得MIMO增益,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主要对协作通信中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本文对协作通信的研究现状做了概要的阐述。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中继技术的研究进展、协作通信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研究做了简单介绍。其次,介绍了协作通信的相关技术。其中包括常见的分集技术和合并方式,协作分集和协作转发协议,并对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 AF)和译码转发(Decoded-and-Forward, DF)协议的性能进行了简单的仿真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接着,针对放大转发系统,结合最优中继选择分析了基于门限的中继选择,分析了M-PSK和M-QAM调制下系统的误符号率和带宽效率。仿真结果表明,门限较低时,系统的性能接近最优中继选择的性能。在不同的信噪比和中继节点数下,可以适当调整门限来获得较好的系统误符号率性能或带宽效率。最后,在系统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分析了AF和DF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并对不同的分配方案进行了仿真。针对AF系统,首先分析了最小化误符号率和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功率分配方案,然后分析了综合考虑误符号率和系统容量的联合分配方案。对DF系统,分析了最大化系统容量和最小化误符号率的功率分配方案。结合功率分配问题,论文还分析了中继节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葛永明[2](2007)在《室内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改善》文中指出随着多媒体移动通信等新业务的发展,频谱资源日益紧张。人们持续增长的需求与有限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成为研究高频谱利用率技术的动力和挑战。众多新技术中,基于多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结构已显示出无尽的潜力,成为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必然途径。它可以不需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大幅度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容量和传输速率,从而提供远高于传统单天线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室内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即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如使用无指向性天线作为基站天线,由于存在大量墙壁散射,送信电力损失比较大。本文提出应用指向性天线作为室内MIMO系统的基站天线,从而改善系统的信道容量。通过EEM-RTM软件仿真与Matlab软件计算信道容量,接收端采用最小均方差算法,即MMSE(Minimum MeanSquare Error)算法,与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即MLD(Maximum LikelihoodDetection)算法,进行信号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指向性天线作为基站天线时,较之无指向性天线相比,系统信道容量能够得到很大提高,从而系统的性能得到改善。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通过合理地配置基站天线系数,改善系统的信道容量。仿真与计算结果表明在从四根终端天线中选择两根作为接收器的情况下,基站天线参数设置为波瓣角度差φB∶90°,方向系数φHP=60°时,系统信道容量最佳。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通信性能,降低系统的成本,本文探讨了MIMO系统终端天线的选择方式,仿真结果表明依据最大信道容量选择接收天线时,使用多根终端天线并从中选择两根作为接收天线是最有效的。

王选宏[3](2006)在《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文中指出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传输以其能极大增加系统容量与改善无线链路质量的优点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在以往的多天线传输研究中,一般假定MIMO信道是独立同分布的,但在实际的无线传输环境中,由于收发信机尺寸的限制或者信道中散射体不够丰富等原因,MIMO信道往往是空间相关的。为此,本文对多天线传输中空间相关性对系统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天线选择作为减小相关性对信道容量影响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构成了本文的另外一个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从信息论角度研究了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和仿真了几种典型系统(SISO、MISO、SIMO、MIMO)的平均信道容量,比较了这几种系统之间容量的差异以及采用不同功率分配方案时信道容量的关系。其次,重点研究了信道相关性对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衰落相关性对信道容量和误码率的影响作用相同,即相关系数较小时对二者性能的影响小,而相关系数较大时对二者的性能影响较为显着,并且随着发射/接收天线数增多,系统会对相关性的强弱更敏感。最后,重点研究了天线选择对亏秩信道容量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参数设置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对亏秩信道进行发端天线选择不但可以减小相关性带来的系统容量损失,而且可以增加信道容量,对收端进行天线选择可以在较小的性能损失下使系统的复杂度大大降低,这对MIMO系统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程型清,耿国桐,李道本[4](2004)在《相关瑞利信道在速率调整与分集合并下的容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最大比合并与速率调整相结合情况下的香农容量,得出了在相关瑞利衰落信道下容量的封闭表达式,并研究了在两天线情况下相关系数对容量的影响,并与高斯信道下的容量进行了比较。

二、相关瑞利信道在速率调整与分集合并下的容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关瑞利信道在速率调整与分集合并下的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协作通信的研究现状
        1.2.1 协作通信概述
        1.2.2 中继技术的研究进展
        1.2.3 中继选择研究
        1.2.4 功率分配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第二章 协作通信的相关技术
    2.1 无线信道及其特性
    2.2 分集技术与合并方式
        2.2.1 分集技术
        2.2.2 分集合并方式
    2.3 协作分集技术
        2.3.1 协作分集的原理
        2.3.2 协作转发协议
        2.3.3 协作通信的应用及特点
    2.4 典型的中继网络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放大转发方式中基于门限的中继选择算法
    3.1 系统模型
    3.2 基于门限的中继选择算法
    3.3 系统性能分析
        3.3.1 系统误符号率分析
        3.3.2 系统带宽效率分析
    3.4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放大转发方式中的功率分配
    4.1 系统模型
    4.2 AF系统功率分配方案
        4.2.1 基于最小化SER的功率分配
        4.2.2 基于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功率分配
        4.2.3 基于SER和系统容量的联合功率分配
        4.2.4 仿真结果分析
    4.3 中继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译码转发方式中的功率分配
    5.1 基于最大化系统容量的功率分配
    5.2 基于最小化SER的功率分配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中继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完成的论文

(2)室内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MIMO技术及其优点
        1.2.1 MIMO技术简介
        1.2.2 MIMO技术的工作原理
        1.2.3 MIMO技术的优点
    1.3 无线MIMO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1.3.1 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MIMO技术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MIMO无线信道特征
    2.1 SISO衰落信道的基本特征
        2.1.1 SISO信道的相关函数
        2.1.2 时延扩展及相干带宽(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2.1.3 多普勒扩展及相干时间(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
        2.1.4 小尺度衰落的类型
    2.2 MIMO信道模型及其主要特性
        2.2.1 MIMO系统信号模型
        2.2.2 MIMO信道的主要特性
    2.3 MIMO衰落信道的相关模型
        2.3.1 LOS MIMO信道的相关模型
        2.3.2 瑞利衰落信道MIMO相关模型
        2.3.3 赖斯MIMO信道的相关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3.1 引言
    3.2 平均分配发射功率下的系统信道容量分析
        3.2.1 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的容量
        3.2.2 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的容量
        3.2.3 单输入多输出(SIMO)信道的容量
        3.2.4 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容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IMO系统模型构造解析
    4.1 OMNI天线介绍
    4.2 指向性天线元模型解析
    4.3 传播模型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改善
    5.1 基站放置于室内角落时指向性天线对系统信道容量的改善
        5.1.1 仿真条件
        5.1.2 信道容量的计算
        5.1.3 MMSE-MIMO的通信特性
        5.1.4 MLD-MIMO的通信特性
    5.2 基站放置于墙壁中央时指向性天线对系统信道容量的改善效果
        5.2.1 仿真条件与信道容量的计算
        5.2.2 MMSE-MIMO的通信特性
        5.2.3 MLD-MIMO的通信特性
    5.3 基站天线系数对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
    5.4 终端天线选择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5.4.1 MIMO系统终端天线选择的提案
        5.4.2 提案中天线元对信道容量的影响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附件

(3)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MIMO技术及其优点
        1.2.1 MIMO技术简介
        1.2.2 MIMO技术的工作原理
        1.2.3 MIMO技术的优点
    1.3 无线MIMO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1.3.1 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MIM0技术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4 MIMO传输中的相关衰落与天线选择
        1.4.1 相关衰落的影响
        1.4.2 空时传输中的天线选择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2 MIMO无线信道特征
    2.1 SISO衰落信道的基本特征
        2.1.1 SISO信道的相关函数
        2.1.2 时延扩展及相干带宽(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2.1.3 多普勒扩展及相干时间(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
        2.1.4 小尺度衰落的类型
    2.2 MIMO信道模型及其主要特性
        2.2.1 MIMO系统信号模型
        2.2.2 MIMO信道的主要特性
    2.3 MIMO衰落信道的相关模型
        2.3.1 LOS MIMO信道的相关模型
        2.3.2 瑞利衰落信道MIMO相关模型
        2.3.3 赖斯MIMO信道的相关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3.1 引言
    3.2 平均分配发射功率的MIMO信道容量分析与仿真
        3.2.1 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的容量
        3.2.2 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的容量
        3.2.3 单输入多输出(SIMO)信道的容量
        3.2.4 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容量
        3.2.5 SISO,MISO,SIMO和MIMO信道容量的综合分析比较
    3.3 MIMO信道容量的极限分析
    3.4 自适应分配发射功率的MIMO信道容量分析与仿真
        3.4.1 奇异值和特征值分析法
        3.4.2 信道容量的特征值表示与分析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天线的相关性对MIMO信道容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相关信道容量的分析及仿真
        4.2.1 相关信道容量分析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相关衰落信道下STBC-MIMO系统的误码性能分析及仿真
        4.3.1 系统的误码性能分析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天线选择对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
    5.1 引言
    5.2 信道模型
    5.3 系统的容量及天线选择分析
        5.3.1 系统容量分析
        5.3.2 天线选择分析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相关瑞利信道在速率调整与分集合并下的容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技术研究[D]. 杨晓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2]室内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改善[D]. 葛永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07(11)
  • [3]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D]. 王选宏. 西安科技大学, 2006(02)
  • [4]相关瑞利信道在速率调整与分集合并下的容量研究[J]. 程型清,耿国桐,李道本.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速率调整和分集结合的相关瑞利信道容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