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偶氮苯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新型偶氮苯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一、新型偶氮苯类树状液晶的合成及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思[1](2019)在《卤键驱动的光响应超分子体系的构筑》文中认为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多个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形成组装结构的复合物。目前,通过分子的功能化自组装形成有序的超分子结构已经成为了发展新材料和新器件的重要手段。卤键作为一种与氢键类似的非共价键作用,是构筑超分子材料的有效工具。卤键的方向性、可调性、疏水性、大原子尺寸等优点,有助于拓宽超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另外,光具有远程控制、快速响应和精确定位的特点,在众多光响应基团中,偶氮苯的应用最为广泛,其衍生物可以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构型改变会带来分子组装方式改变,进而调控超分子体系的性能。本文主要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长烷基链取代的偶氮吡啶分子Azopy-C10。该分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偶氮吡啶具有偶氮基团光响应性的特点;第二,吡啶N原子可与其它分子的卤原子形成卤键;第三,长烷基链还可促进凝胶和液晶等超分子体系的形成。研究结果如下:1将Azopy-C10与1,4-二碘四氟苯(TFDIB)置于乙腈、乙醇等溶剂中,制备了一种由卤键驱动的光响应型Azopy-C10·TFDIB超分子凝胶。Azopy-C10·TFDIB凝胶具有可逆的热响应性,单向的光响应性。研究了紫外光照与其微观形貌变化的关系。紫外光照射时,宏观上凝胶坍塌,而其微观形貌由初始的长片状变成类绒球状,最终变成类牡丹花状。2通过POM证实Azopy-C10分别与TFDIB和1,4-二溴四氟苯(TFDBB)形成的卤键复合物是近晶A相。其中Azopy-C10·TFDIB液晶在紫外光照下可以实现近晶相到各向同性相的转变。而Azopy-C10·TFDBB液晶则无该光响应性。

陈随昌[2](2018)在《新型苝酰亚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苝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质、热稳定性和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其在染料、液晶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苝酸亚胺结构的功能化及其光电性质研究是近年来有机材料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3,4,9,10-苝四酸二酐为初始反应物,在苝酰亚胺位的N原子上引入多烷基链没食子酸单元或十二胺烷基链改善其溶解性后,在对其湾位进行功能化修饰,引入偶氮苯、胆固醇、荧光素等功能性单元,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苝酰亚胺液晶。主要内容如下:一、设计并合成了湾位含偶氮苯单元的苝酸亚胺液晶,研究发现含偶氮苯单元的苝酰亚胺液晶也具有光致异构性能。二、设计并合成了湾位含胆固醇单元的苝酰亚胺液晶,研究表明湾位胆固醇取代基的共轭程度影响着苝酰亚胺液晶的性能。三、设计并合成了含氢键的苝酰亚胺液晶,研究表明氢键的位置影响着苝酰亚胺液晶的性能。四、设计并合成了湾位含荧光素单元的苝酰亚胺液晶,研究发现含荧光素单元的苝酰亚胺液晶也具有共振荧光能量转移性能。

甘健[3](2015)在《新型偶氮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通过分子设计,首先得到一系列含有具有光响应性的偶氮苯基单体,通过适当的反应得到了新型偶氮功能化聚合物。实验合成了具有端羟基的偶氮苯基反应基本单元,4,4’-二羟基偶氮苯(ABP),4,4’-6-羟基己氧基偶氮苯(ABDH6)和4-羟基己氧基偶氮苯(H6AAB)。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法(1H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单体的结构、热性能和光致响应性。基于所制备的端羟基偶氮苯基反应单元进一步制备具有二双烯键的交联型单体,4,4’-二-(丙烯酸酯基)偶氮苯(ABME),4-丙烯酸酯基己烷氧基偶氮苯(A6AAB)和4,4’-二-[(丙烯酸-n-酯基)-n-烷氧基]偶氮苯(ABDMEn)。通过红外、1HNMR、DSC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单体的结构、热性能及光致响应性,并讨论了紫外光致异构动力学。将单体ABME,A6AAB和ABDME6与苯乙烯单体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偶氮苯单体或不同含量偶氮苯单体的交联型偶氮功能化聚合物O-PS,OA6-PS和OD6-PS。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DSC和TGA研究显示,所得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随着聚合物中偶氮苯基团含量的升高,Tg呈逐渐上升趋势;初始分解温度亦会随着聚合物中偶氮苯单元的增加而提高。紫外吸收谱研究显示所得聚合物可发生光致异构现象。由ABP和HAB分别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单体制备得到4,4’-二缩水甘油醚偶氮苯(ABDE)和4-苯基偶氮苯基缩水甘油醚(ABE),进而与甲氧基聚乙二醇胺(Mn2000,5000)反应得到偶氮苯功能化PEGA,PEGD。利用ABDE与三甲基乙二胺反应得到偶氮苯基氨基化合物(ABDEA),进而与锌离子进行配位制得偶氮苯基锌离子配合物(ABDEZ),最后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法得到包覆ABDEZ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单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于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合成的偶氮聚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光致异构现象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PEGA和PEGD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且由于偶氮苯基团的存在,其水溶液保持良好的光致异构性。本实验所得到的包覆ABDEZ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发光性能良好。其中PEGA,PEGD,ABDEA,ABDEZ和本实验所得的荧光微球未见文献报道。

余亚文[4](2015)在《偶氮苯聚酰胺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偶氮苯类聚合物由于本身既具有偶氮基团的光致变色特性,又具有高分子材料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其在光分子开关、光数据存储、电光调制、非线性光学材料、液晶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偶氮苯聚合物在光数据存储和光分子开关领域的应用,设计、合成了线型偶氮聚酰胺(LAPE)和超支化偶氮聚酰胺(HBAPE)两种不同类型结构的偶氮苯聚合物,系统探讨了合成反应工艺、结构与性能。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设计、合成出不同比例结构的LAPE和HBAPE,通过红外光谱(FI-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别进行结构表征、确认。LAPE的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4,4’-二氨基偶氮苯(AZDA)浓度0.45mol/L,反应温度80oC,反应时间4h,Li Cl用量0.06g/m L,丁二酰氯(SUNC)与AZDA的摩尔比1.2:1。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LAPE的最大重均分子量Mw及分子量分布指数D为4.0×104和1.60。HBAPE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ZDA浓度0.25mol/L,反应时间12h,Li Cl用量0.35mol/L,均苯三甲酰氯(BTC)与AZDA的摩尔比1:1。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HBAPE的Mw和D为4250和1.70。(2)LAPE和HBAPE相对于单体4,4’-二氨基偶氮苯(AZDA)而言,其溶解性大大降低,但HBAPE的溶解性远优于LAPE,充分证明了超支化聚合物高溶解性的特性;由热失重分析(TGA)得出LAPE和HBAPE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在365nm紫外光照下,AZDA、LAPE和HBAPE都能发生从反式到顺式的异构化转变;避光加热和可见光照下又发生了顺式到反式的异构化转变。AZDA、LAPE1和LAPE4在相同条件下,分子中氨基含量较少的LAPE4的光致反顺异构化速率最大并随溶剂极性的增大逐渐减小,热回复及光回复异构化速率最小,.室温暗回复时,经过72h,恢复到起始状态。AZDA、HBAPE2和HBAPE5在相同条件下,超支化聚合物高度支化的结构使偶氮基团含量较高的HBAPE2的光致反顺异构化速率最大,热回复及光回复异构化速率最小,升高温度,热回复异构化加快,室温暗回复约48h能恢复到起始状态。同时与合成的LAPE2相比较,HBAPE2的光致反顺异构化速率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与线型偶氮聚合物相比,合成出的超支化偶氮聚合物具有更好光响应性能,有望作为光存储的新材料。(4)LAPE4和HBAPE2在THF溶液中的可重复性好,能量损耗低,都具有很好抗疲劳性,同时进行阴离子识别可得出LAPE4和HBAPE2对OH-1都具有识别能力,显示出较好的选择性。(5)在365nm紫外光照下,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单体AZDA的荧光发射谱图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合成出的LAPE和HBAPE整体都呈上升趋势,进一步证明了分子内氢键的存在对LAPE和HBAPE顺式异构体的稳定作用。顺式异构体的稳定性增加,刚性增强,使荧光强度增加,荧光量子产率增大。

甘健,赵雄燕,孙占英,王鑫,路亚楠[5](2015)在《偶氮功能化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结合一些研究结果,综述了近年来偶氮功能化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近况和合成技术进展,重点讨论了主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侧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树枝状偶氮液晶高分子以及香蕉型偶氮液晶高分子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工艺方法和主要性能。同时对偶氮功能化液晶高分子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王非非[6](2014)在《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树枝状液晶大分子在可逆光信息存储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铁电液晶材料及电光显示材料等功能材料方面显示出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并分别将两种偶氮液晶小分子接枝到其末端,合成两种新型的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目前,目标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还未见有相关报道。本论文采用扩散法,首次以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为起始核,乙二胺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酰胺化缩合和Michael加成重复反应合成了系列新型(0.5G,1.0G,1.5G和2.0G)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分子。主要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摩尔比等因素对各代产物产率的影响。0.5G产品的合成条件为:在室温下,n(EDTA):n(乙二胺)=1:24,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反应24h,0.5G产品产率为98.1%。1.0G产品合成中,n(CEDTA-05G-PAMAM):n(MMA)=1:16,40℃恒温搅拌反应24h,产物产率为85.7%。1.5G产品的合成条件为:n(CEDTA-1.0G-PAMAM):n(乙二胺)=1:40,25℃反应24h。2.0G产品的合成条件为:n(CRFTA-1.5G-PAMAM):n(MMA)=1:32,40℃反应24h。在2.0G产品中可获得16个末端酯基的PAMAM.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胺、对硝基苯胺为重氮化组分,分别与苯胺进行偶合反应,成功制备两种偶氮液晶小分子(对氨基偶氮苯LC1和对硝基偶氮苯胺LC2)。FT-IR证实了LC1和LC2分子的结构;TG表明LC1和LC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UV表明LC1和LC2在230-600nm范围内对紫外可见光有良好的响应;LC1和LC2对365nm的单色激发光具有较好的光致异构性能;在DMF溶剂中,LC1和LC2的光致异构响应时间tR分别为190s和34s,说明LC1和LC2比较适宜做光致异构材料。用上述合成的具有-NH2基团的偶氮苯液晶小分子(LC1和LC2)对开始合成的2.0GPAMAM进行封端反应,制备岀两种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2.0G PAMAM-LC1和2.0G PAMAM-LC2。FT-IR证实2.0G PAMAM-LC1和2.0G PAMAM-LC2官能团结构;TG表明2.0G PAMAM-LC1和2.0G PAMAM-LC2最低分解温度均在100℃以上,具有一般的热稳定性:POM和XRD证明了2.0G PAMAM-LC1和2.0G PAMAM-LC2为热致性向列型液晶大分子。

高凤亮[7](2013)在《偶氮席夫碱与偶氮联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有机变色材料由于其变色效率高、响应快、色彩鲜明等特点,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如光信息存储、非线性光学材料、军事伪装、光防护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含席夫碱基的偶氮化合物,在光诱导作用下不仅偶氮结构可以发生顺反异构变化,而且席夫碱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席夫碱结构也具有热致变色的性能,是一类即具有光致变色性能,又有热致变色性能的变色化合物。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医学,催化以及分析化学等,偶氮苯类席夫碱类物质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含有π-π共轭体系的化合物具有热致性能和光电性能。联苯类化合物作为此类物质的代表,具有广泛的应用。将-N=N-引入到联苯结构中,则化合物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发生顺反异构变化,使其具有光致变色性能,而当化合物受热时,由于联苯结构单元晶体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化合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种既有光致变色性能,又有热致变色性能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性能。光致变色化合物除在光信息存储方面的应用以外,利用其对紫外光的敏感性,还可用在光防护方面。偶氮席夫碱是一类重要的光敏感化合物,可以吸收紫外线并通过顺反异构化或质子转移将其转变为无损害能量并释放,因此,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同时可以用作日晒牢度增进剂。本实验第一部分以苯胺衍生物与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六种偶氮席夫碱化合物,讨论了化合物的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用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化合物的热致变色性能。实验第二部分通过酰化、酯化反应得到联苯二酚骨架,再经重氮化偶合反应将偶氮基引入到联苯二酚骨架中,合成了一种具有变色性能的目标化合物GR1,并采用TLC、红外及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确定及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以及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及热致变色性能,实验第三部分将合成的两种偶氮席夫碱化合物用作紫外线吸收剂整理到织物上。通过测定整理织物前后紫外透射比与紫外防护系数,研究了其抗紫外吸收能力。测定整理织物前后日晒牢度的变化,研究了提高活性染料日晒牢度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此两种偶氮席夫碱化合物可以用作紫外防护剂及日晒牢度提升剂。

周光强[8](2012)在《含偶氮苯基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含偶氮苯基的侧链液晶高分子作为功能材料在液晶显示、记录存储介质和光电转换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设计合成新型的液晶化合物,了解结构与液晶性能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王新久和Warner(W-W)理论设计了含偶氮苯基的聚硅氧烷液晶模型,通过改变基元结构中的柔性部分、刚性部分及端基部分制得了一系列含不同侧链的偶氮液晶高分子:产物1~6,其中产物2比产物1多出一段柔性部分-CH2CH2CH2O-;产物3比产物2多出一个刚性苯环Ar;产物4,产物5和产物6含有不同的末端尾基,分别为:SO3H、NO2、COOH,上述六种化合物在分子设计上有递进关系,以便研究液晶分子结构变化对液晶性能的影响。该系列化合物结构经红外(FT-IR)表征均正确;然后在偏光显微镜(POM)下获取其织构信息,表明六种化合物均为近晶型液晶,但织构各异;再经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得出其相变区间(熔点Tm~清亮点Ti),产物1:148.34~210.66℃;产物2:140.51~192.67℃;产物3:176.14~230.09℃;产物4:191.04~274.95℃;产物5:155.558~226.381℃;产物6:164.68~251.61℃,最后对比分析得出分子结构与其液晶性能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在分子结构框架类似的条件下,改变细微结构不会影响液晶化合物的晶型,只会影响其织构信息。(2)柔性链的嵌入会降低液晶化合物的熔点及清亮点,相变区间相应减小。(3)增加介晶基元的刚度会提高液晶化合物的熔点及清亮点,相变区间变化不大。(4)端基极性不同会影响其相转变温度,其影响是端基极性,氢键,空间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俞琳娟[9](2012)在《偶氮苯类离子液晶及其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基于离子液晶和液晶离聚物的最新进展,通过分子设计原理,合成了系列偶氮苯类离子液晶、液晶离聚物以及离子液晶自组装超分子材料,对其化学结构、液晶行为和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预先合成含双羟基的偶氮苯液晶单体与碘代烷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系列热致型离子液晶。结果发现:离子液晶的清亮点随烷基链碳数增加而降低,熔点升高;当烷基链碳数增加至4时,离子液晶的熔点和清亮点降至最低,此后随着碳链增加,相变温度基本不变;随烷基链碳数增加,液晶的取向有序性降低,离子液晶从近晶相转变成向列相结构。2.通过偶氮苯离子液晶与聚乙烯基磺酸钠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合成了热致型液晶离聚物。研究发现:液晶离聚物在偏振光下呈扇形焦锥织构,属于近晶相;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液晶基元流动,使得离聚物由液晶态直接过冷至玻璃态;而升温至分解温度时,未观察到液晶态向各向同性态的转变;液晶基元中烷基链长度对离聚物液晶性无明显影响。3.通过离子液晶AzoCl与苝四羧酸二酐钾盐PTAS进行离子交换,合成了含共轭离子化合物PTAS-AzoCl。结果发现:PTAS-AzoCl通过分子间π-π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成平均长约40μm,宽约12μm,厚为70~150nm的多层片状超分子结构。这种大尺寸的、光响应性的自组装超分子材料在有机半导体、光存储和光学器件等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静丽霞[10](2012)在《含席夫碱基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有机变色材料由于其变色效率高、响应快、色彩鲜明等特点,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如光信息存储、非线性光学材料、军事伪装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其中含席夫碱基的偶氮染料是一类具有良好变色性能的化合物,在光诱导作用下不仅偶氮结构可以发生顺反异构变化,而且席夫碱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席夫碱结构也具有热致变色的性能。但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吸收波长较短,席夫碱热致变色材料的稳定性差等缺点,基于此,本课题合成了一种吸收波长较长,热变色稳定性高,且能与金属化合物络合的含席夫碱基的偶氮类变色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变色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偶氮苯化合物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吸收峰的位置具有一定影响,无论是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当它与共轭体系相连,都会导致体系中大π键电子云流动性增大,分子中π→π*跃迁的能级差减小,电子容易受光的激发,使吸收波长向长波的方向移动。而含有邻羟基的席夫碱基在光诱导或加热的作用下,会发生烯醇式向顺酮式的结构转变,化合物由原来的非平面性变为平面性,由于吸电子或供电子基团也会对席夫碱基的结构转变产生影响,故席夫碱基的可逆热致变色性也会不同。本文以不同取代基的苯胺与水杨醛反应合成的偶氮染料为母体,与不同的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一系列含席夫碱结构的偶氮化合物,与偶氮苯形成分子共轭,使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席夫碱结构中的邻羟基基团使化合物具有热致变色性能,并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了金属离子锌形成络合物,讨论了热致变色的温度和稳定性。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含席夫碱基偶氮染料与金属络合前后的结构变化,用紫外可见光光谱表征了络合前后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变化、摩尔消光系数变化以及光回复等光变性能,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表征了络合前后化合物的熔点及变色现象,用荧光光度仪表征了络合前后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变化。通过实验表征可以看出,含席夫碱基的偶氮染料在与金属络合前后都有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性,且经过金属络合后的化合物与未络合的相比,络合后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热稳定性提高,熔点和变色温度也都提高,荧光强度也增强。这说明金属离子的引入,对提高含席夫碱基偶氮化合物的光致变色与热致变色性有重要影响。

二、新型偶氮苯类树状液晶的合成及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偶氮苯类树状液晶的合成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卤键驱动的光响应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超分子凝胶
    1.3 超分子液晶
    1.4 光响应材料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
2 卤键驱动的光响应超分子凝胶的构筑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部分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总结
3 卤键驱动的光响应型液晶的构筑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总结
4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结构表征图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新型苝酰亚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0.1 液晶及盘状液晶
    0.2 苝酰亚胺
        0.2.1 苝酰亚胺简介
        0.2.2 茈酰亚胺衍生化
        0.2.3 苝酰亚胺液晶
    0.3 没食子酸
        0.3.1 没食子酸概述
        0.3.2 没食子酸液晶
    0.4 偶氮苯简介
    0.5 胆固醇简介
    0.6 荧光素简介
    0.7 本论文选题思路
第一章 具有光致异构性能的苝酰亚胺液晶合成与性能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仪器
        1.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2.4 目标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1.3 结果与讨论
        1.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1.3.2 目标化合物液晶性能的研究
        1.3.3 目标化合物光物理性能的研究
    1.4 总结
第二章 桥连不同刚性程度胆固醇单元的苝酰亚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4 目标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2.3.2 目标化合物液晶性能的研究
        2.3.3 目标化合物光物理性能的研究
    2.4 总结
第三章 含氢键的苝酰亚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3.2 目标化合物氢键的表征
        3.3.3 目标化合物液晶性能的研究
        3.3.4 目标化合物光物理性能的研究
    3.4 总结
第四章 具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性能的苝酰亚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2.4 目标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3.2 目标化合物液晶性能的研究
        4.3.3 目标化合物光物理性能的研究
    4.4 总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型偶氮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偶氮苯化合物
    1.2 偶氮苯基化合物的异构机理
    1.3 功能化偶聚光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掺杂型功能化偶氮光电材料
        1.3.2 侧链型功能化偶氮光电材料
        1.3.3 主链型偶氮功能化聚合物
        1.3.4 交联型偶氮功能化聚合物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含偶氮苯基团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测试方法
    2.3 单体的合成
        2.3.1 4 ,4’-二羟基偶氮苯的制备
        2.3.2 4 ,4′-二-n-羟基-n-烷氧基偶氮苯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工艺的确定
        2.4.2 化合物结构表征
        2.4.3 化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2.4.4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4.5 Trans-Cis构型对单体性质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偶氮苯功能化PS的制备及表征
    3.1 原料和试剂
    3.2 测试方法
    3.3 合成路线
    3.4 单体及聚合物的合成工艺
        3.4.1 含偶氮苯基双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
        3.4.2 含偶氮苯光响应聚合物的制备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反应工艺的确定
        3.5.2 含偶氮苯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3.5.3 含偶氮苯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光响应分析
        3.5.4 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3.5.5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
        3.5.6 偶氮功能化聚合物的光响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偶氮苯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合成与表征
    4.1 原料和试剂
    4.2 测试方法
    4.3 合成路线
    4.4 合成工艺
        4.4.1 环氧基偶氮苯单体的合成
        4.4.2 偶氮苯基锌离子配合物的合成
        4.4.3 偶氮苯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合成制备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单体工艺选择
        4.5.2 偶氮苯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合成工艺选择
        4.5.3 偶氮苯单体的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4.5.4 偶氮苯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表面形态和荧光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偶氮苯基功能化PEG的合成及表征
    5.1 原料和试剂
    5.2 测试方法
    5.3 合成路线
    5.4 合成工艺
        5.4.1 环氧基偶氮苯单体的合成
        5.4.2 偶氮苯基PEG的合成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偶氮苯单体的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5.5.2 偶氮苯功能化PEG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5.5.3 偶氮苯功能化PEG的光响应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偶氮苯聚酰胺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致变色
        1.1.1 光致变色发展历史
        1.1.2 光致变色定义
        1.1.3 光致变色机理
        1.1.4 光致变色应用
    1.2 偶氮苯化合物的结构及光致异构机理
    1.3 偶氮苯类聚合物的光学性质与应用
        1.3.1 光致双折射和双色性
        1.3.2 光致表面起伏光栅
        1.3.3 非线性光学性能
        1.3.4 光机械效应
    1.4 偶氮苯类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4.1 线型偶氮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4.2 超支化偶氮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丁二酰氯的合成
        2.2.4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合成
        2.2.5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丁二酰氯的结构表征
        2.3.2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结构表征
        2.3.3 聚合反应工艺
        2.3.4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溶解性
        2.3.5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热稳定性
        2.3.6 线型偶氮聚酰胺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谱
        2.3.7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光致反顺异构化
        2.3.8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热回复异构化及光回复异构化
        2.3.9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抗疲劳性
        2.3.10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离子识别性能
        2.3.11 线型偶氮聚酰胺的荧光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均苯三甲酰氯的合成
        3.2.4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合成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均苯三甲酰氯的结构表征
        3.3.2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反应工艺
        3.3.4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溶解性
        3.3.5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热稳定性
        3.3.6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光致反顺异构化
        3.3.7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热回复异构化及光回复异构化
        3.3.8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抗疲劳性
        3.3.9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阴离子识别性能
        3.3.10 超支化偶氮聚酰胺的荧光性能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偶氮功能化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主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
2侧链型偶氮液晶高分子
3树枝状偶氮液晶高分子
4香蕉型偶氮液晶高分子
5发展与展望

(6)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树枝状大分子的发展历程
    1.2 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
    1.3 制备树枝状大分子的方式
        1.3.1 发散法
        1.3.2 收敛法
        1.3.3 固相合成技术
    1.4 偶氮液晶的简介
        1.4.1 液晶的概念
        1.4.2 偶氮型液晶的光致异构机理
        1.4.3 偶氮液晶大分子的分类
        1.4.4 液晶性能的表征
    1.5 树枝状液晶大分子
        1.5.1 树枝状液晶大分子的概述
        1.5.2 树枝状液晶大分子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2 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2.1 PAMAM的合成原理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各代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的制备
        2.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AMAM合成路线的选择
        2.3.2 半代PAMAM合成条件的优化
        2.3.3 整代PAMAM合成条件的优化
        2.3.4 红外表征
        2.3.5 核磁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偶氮苯液晶小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2 偶氮苯液晶小分子的制备
        3.1.3 LC_1与LC_2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结构表征
        3.2.2 热稳定性分析
        3.2.3 光致异构性分析
        3.2.4 偏光显微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2 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的制备
        4.1.3 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结构表征
        4.2.2 热稳定性分析
        4.2.3 偏光显微镜分析
        4.2.4 X射线衍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偶氮席夫碱与偶氮联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1.2.1 光致变色材料的意义
        1.2.2 光致变色材料用于光信息存储的特点
        1.2.3 光致变色材料用于光信息存储的条件
        1.2.4 几类重要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
    1.3 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
        1.3.1 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3.2 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变色机理
        1.3.3 影响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变色性能的因素
    1.4 含席夫碱基偶氮苯类化合物
        1.4.1 席夫碱类光致变色化合物
        1.4.2 席夫碱基偶氮苯类化合物的变色性能
    1.5 热致变色化合物
        1.5.1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化合物的变色机理
        1.5.2 分子间化学反应
        1.5.3 分子的互变异构
        1.5.4 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1.6 本课题立体思想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1 2-(2-羟基-5-磺酸苯基)-苯亚氨基-4-苯二氮烯基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2.2.2 N~1,N~3-双[2-羟基-4-(4-乙烯砜基苯二氮烯基)]-苯亚甲基-1,3-二胺苯的合成
        2.2.3 4-(4-乙烯砜基)-苯二氮烯基- N~1,N~3-双-(2-羟基)-苯二氮烯基-1,3-二胺苯的合成
        2.2.4 2-羟基-5-[2-(4-硝基)二氮烯基]-苯甲酸-[1,1'-联苯]-4,4'-酯的合成
    2.3 整理剂D与F对织物的处理
        2.3.1 整理剂D对纯棉织物的整理
        2.3.2 整理剂F对纯棉织物的整理
        2.3.3 整理剂D分别与KNB和活性红111对纯棉织物的整理
        2.3.4 整理剂F分别与KNB和活性红111对纯棉织物的整理
    2.4 表征方法与仪器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合成过程分析与表征
        3.1.1 2-(2-羟基-5-磺酸苯基)-苯亚氨基-4-苯二氮烯基苯酚及其衍生物
        3.1.2 N~1,N~3-双[2-羟基-4-(4-乙烯砚基苯二氮烯基)]-苯亚甲基-1,3-二胺苯
        3.1.3 4-(4-乙烯砜基)-苯二氮烯基-N~1,N~3-双-(2-羟基)-苯二氮烯基-1,3-二胺苯
        3.1.4 2-羟基-5-[2-(4-硝基)二氮烯基]-苯甲酸-[1,1'-联苯]-4,4'-酯
    3.2 目标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3.3 目标化合物的热致变色性能研究
    3.4 整理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及日晒牢度
        3.4.1 整理剂D与F对纯棉织物抗紫外性能的影响
        3.4.2 耐光色牢度结果评定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含偶氮苯基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液晶分类
        1.1.1 按分子排列的形式
        1.1.2 按照液晶的形成条件不同
    1.2 高分子液晶
    1.3 侧链高分子液晶
    1.4 偶氮类液晶
    1.5 含偶氮基团的侧链液晶高分子
    1.6 含偶氮基团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1.6.1 聚氨酯型
        1.6.2 聚苯乙烯型
        1.6.3 聚酰胺型
        1.6.4 聚(甲基)丙烯酸酯型
        1.6.5 聚硅氧烷型
    1.7 侧链高分子液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
        1.7.1 柔性间隔基的影响
        1.7.2 介晶基元刚性核的影响
        1.7.3 末端尾基的影响
        1.7.4 中心桥键的影响
        1.7.5 侧基的影响
    1.8 偶氮类液晶高分子的应用前景
        1.8.1 在光致变色材料方面的应用
        1.8.2 在用于光调制偏振片的应用
        1.8.3 在光调制光子晶体中的应用
        1.8.4 在光调制微透镜中的应用
        1.8.5 偶氮液晶在色谱中的应用
        1.8.6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1.9 液晶的表征
        1.9.1 热台偏光显微镜(POM)
        1.9.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 含偶氮苯基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分子设计
3 含不同柔性链段、刚性核的偶氮类侧链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
    3.2 合成路线
    3.3 合成部分
        3.3.1 液晶产物 1 的合成
        3.3.2 液晶产物 2 的合成
        3.3.3 液晶产物 3 的合成
    3.4 含不同柔性链段、刚性核的偶氮类侧链液晶的偏光分析
        3.4.1 液晶基元 1 偏光分析
        3.4.2 液晶产物 1 偏光分析
        3.4.3 液晶基元 2 偏光分析
        3.4.4 液晶产物 2 偏光分析
        3.4.5 液晶基元 3 偏光分析
        3.4.6 液晶产物 3 偏光分析
    3.5 含不同柔性链段、刚性核的偶氮类侧链液晶 DSC 分析
        3.5.1 液晶产物 1 的 DSC 分析
        3.5.2 液晶产物 2 的 DSC 分析
        3.5.3 液晶产物 3 的 DSC 分析
    3.6 柔性链段、刚性核与液晶性能的关系研究
4 含不同端基的偶氮类侧链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
    4.2 合成路线
    4.3 合成部分
        4.3.1 端基为磺酸基的偶氮类聚硅氧烷液晶(产物 4)的合成
        4.3.2 端基为硝基的偶氮类聚硅氧烷液晶(产物 5)的合成
        4.3.3 端基为羧基的偶氮类聚硅氧烷液晶(产物 6)的合成
    4.4 含不同端基的偶氮类侧链液晶的偏光分析
        4.4.1 液晶产物 4 的偏光分析
        4.4.2 液晶产物 5 的偏光分析
        4.4.3 液晶产物 6 的偏光分析
    4.5 含不同端基的偶氮侧链液晶的 DSC 分析
        4.5.1 液晶产物 4 的 DSC 分析
        4.5.2 液晶产物 5 的 DSC 分析
        4.5.3 液晶产物 6 的 DSC 分析
    4.6 端基与液晶性能的关系研究
5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偶氮苯类离子液晶及其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离子液晶
        1.1.1 非金属类离子液晶
        1.1.2 含金属类离子液晶
    1.2 液晶离聚物
        1.2.1 主链型液晶离聚物
        1.2.2 侧链型液晶离聚物
        1.2.3 树状液晶离聚物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1.3.1 论文选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偶氮苯类离子液晶的合成及其液晶性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设备
        2.2.2 原料及试剂
        2.2.3 偶氮苯液晶单体(AzoM)的合成
        2.2.4 偶氮苯离子液晶(AzoCn)的合成
        2.2.5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离子液晶的合成
        2.3.2 DSC热行为分析
        2.3.3 液晶织构分析
        2.3.4 XRD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偶氮苯类液晶离聚物的合成及其液晶性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设备
        3.2.2 原料及试剂
        3.2.3 液晶离聚物的合成(AzoCmP)
        3.2.4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结构表征
        3.3.2 液晶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液晶自组装超分子材料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设备
        4.2.2 原料及试剂
        4.2.3 偶氮苯类花四羧酸二酐衍生物的合成(PTAS-AzoC1)
        4.2.4 测试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与化学结构
        4.3.2 自组装超分子材料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10)含席夫碱基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有机变色材料的分类
        2.1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
        2.2 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3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种类及研究情况
        3.1 螺吡喃类
        3.2 螺恶嗪类
        3.3 俘精酸酐和二芳基乙烯类
        3.4 偶氮苯类
        3.5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的技术改进
    4 含席夫碱基的热致变色材料
        4.1 含席夫碱基化合物的应用
        4.2 偶氮苯席夫碱化合物的变色性能
    5 本课题立题思想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化学试剂
    2.2 实验步骤
        2.2.1 偶氮染料母体合成
        2.2.2 醛胺缩合反应
        2.2.3 与金属络合反应
    2.3 化合物表征方法和仪器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偶氮染料母体的反应
    3.2 醛胺缩合反应及表征
        3.2.1 与乙二胺反应
        3.2.2 与间苯二胺的反应
    3.3 与金属络合反应
    3.4 核磁谱图分析
第四章 化合物变色性能的研究
    4.1 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能表征
        4.1.1 紫外可见光回复光谱测试
        4.1.2 化合物摩尔吸光系数变化
    4.2 化合物光致变色动力学研究
    4.3 化合物热致变色性的表征
        4.3.1 化合物熔点及变色温度变化
        4.3.2 化合物颜色变化
    4.4 化合物的荧光性能测试
第五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新型偶氮苯类树状液晶的合成及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卤键驱动的光响应超分子体系的构筑[D]. 胡海思.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新型苝酰亚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随昌.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新型偶氮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合成[D]. 甘健.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3)
  • [4]偶氮苯聚酰胺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D]. 余亚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5]偶氮功能化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J]. 甘健,赵雄燕,孙占英,王鑫,路亚楠. 塑料, 2015(01)
  • [6]树枝状偶氮液晶大分子的制备及表征[D]. 王非非.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7]偶氮席夫碱与偶氮联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高凤亮. 东华大学, 2013(03)
  • [8]含偶氮苯基的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周光强. 中北大学, 2012(08)
  • [9]偶氮苯类离子液晶及其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性质[D]. 俞琳娟. 湖北大学, 2012(07)
  • [10]含席夫碱基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静丽霞. 东华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新型偶氮苯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