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斯变换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拉普拉斯变换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一、拉普拉斯变换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海玲,王刚,梁建钦,王志萍[1](2021)在《智慧树翻转课堂结合BOPPPS设计在药物动力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以药物动力学线上理论教学为例,将智慧树翻转课堂与BOPPPS教学设计结合应用于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的线上钉钉直播课程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BOPPPS教学设计,结合翻转课堂,能更好开展学生自主和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刘京川[2](2021)在《经皮吸收数学模型构建与计算机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经皮给药,即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体循环中,以发挥治疗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剂型,这种给药方式具有对患者的适应性好,无首过效应,可长时间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掌握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有效安全的皮肤给药系统优化。通过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对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进行合理的描述,可以细致量化经皮给药的过程。本文以费克传质扩散模型作为基础,并考虑药物在皮肤中的结合和代谢等过程,通过多种方法求解药物在皮肤中的传质数学过程,并且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进行药物皮肤输送过程的模拟计算,得到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合理模拟结果。这样既可以对经皮/跨黏膜给药进行评价,优化处方和工艺,预测药物的经皮吸收,也可以对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总结经皮吸收过程的规律,将其抽象成物质的跨膜传质扩散模型,且扩散过程符合费克扩散定律。使用费克扩散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并代入经皮吸收通用的初始条件,依此构建出经皮吸收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由偏微分方程构成,为预测药物给药规律,因此需要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针对不同的经皮给药情况,不断细化完善数学模型,构建不同的偏微分方程组并以此求解。然后,在求解偏微分方程组的过程中,发现解析解在求解复杂偏微分方程组中的局限性,然后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构建的偏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使用MATLAB软件应用有限差分法编写计算程序,根据多种药物渗透扩散进入皮肤的情况,编写不同的计算程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和体外实验验证计算程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其次使用有限元法运用COMSOL软件求解经皮吸收数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组。通过长效给药贴剂的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有限元法数值验证的可行性,探究分析了体外实验的可能存在问题和方法的局限,通过模拟实验,在证明模拟规程合理性的前提下,设计优化处方,减少了处方设计中的试错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同时,针对药物透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与酶或蛋白质反应等可能情况,单独建立模型,并用体外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最后,将经皮吸收多层膜扩散模型与药物的房室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构建了经皮给药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与有限元法求解推导出的常微分方程组,并结合临床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模型与数值模拟的适用性与准确性。

杨曦洁[3](2021)在《基于图度量与图滤波的臆想症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臆想症患者通常被认为是其大脑功能连接网络出现异常导致的。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指标及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分析臆想症患者的功能连接网络。通过对功能网络连接强度的计算及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研究臆想症患者大脑网络异于正常人的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异常连接,试图从图信号处理方面揭示臆想症患者的病理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基于复杂网络指标分析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本文将大脑网络划分为32个实现具体功能的子网络,采用图度量计算脑网络局部以及全局特性,从连接多样性与连接强度两方面,分析具有较大差异子网络的连接特性。实验表明臆想症患者具有更高的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和聚类系数,更小的中间中心性、平均路径长度和小世界性,而且臆想症患者有更多的连接多样性和更强的连接强度。2.基于GSP分析功能网络连接,本文将大脑网络进一步细分为132个脑区域,利用图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观察脑信号的总变化,以及利用图低通与图高通滤波器观察图谱及图滤波后的脑信号。利用经预处理后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得到加权邻接矩阵,随后设置三组连接密度阈值得到二值化邻接矩阵。在图拉普拉斯矩阵特征向量总变化上,这三种情况在低中高频均存在不同。在图滤波中,这三种情况都是在经图低通滤波后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低频信号更容易区分两类人群。

杨琳[4](2021)在《二维准地转方程和时滞格点系统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正则性与稳定性》文中研究说明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是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型.近年来,关于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的研究不多.本文研究了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在Banach空间中全局吸引子和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在Hilbert空间中全局吸引子和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与正则性。本文的另外一个方面,给出了无穷维自治与非自治时滞动力系统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的一般性理论结果.建立了具有离散和分布变时滞的非自治递归神经网络无穷格点模型拉回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分别证明了具有时滞和小时滞的二维非局部扩散格点系统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与稳定性.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了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时滞动力系统指数吸引子的研究进展.阐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回顾了一些定义以及着名的理论结果.第三章分析了色噪声驱动下具有阻尼的二维修正随机准地转方程的渐近行为.实际上,在W2α,p(R2)中建立了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其中α∈(1,1],α-严格小于α且接近α,并且p满足2α-2/p>1.特别地,还证明了具有阻尼的自治二维准地转方程在W2α-,p(R2)中全局紧吸引子的存在性,这里对非线性项不做任何修正.第四章研究了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在H2α+s(T2)中全局吸引子和指数吸引子的正则性,其中α>1/2并且s>1.证明了(H2α-+s(T2),H2α+s(T2))-全局吸引子A的存在性,也就是说,A在H2α+s(T2)中是紧的,并且在H2α+s(T2)的范数下吸引H2-+s(T2)中的所有有界子集.利用对非线性项的交换子估计,解的谱分解和高阶导数的新的估计,建立了H2α+s(T2)中解的渐近紧性.进一步,证明了 H2α+s(T2)中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即在H2α+s(T2)的拓扑下,指数吸引子具有紧性,分形维数的有界性以及对H2α-+s(T2)中有界子集的指数吸引性.第五章首先给出了无穷维非自治时滞动力系统拉回指数吸引子的存在和构造的充分条件.然后利用此抽象结果建立了具有离散和分布变时滞非自治递归神经网络无穷格点模型的拉回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第六章研究了二维非局部扩散时滞格点系统解的长时间动力学行为.首先给出了无穷维时滞自治动力系统指数吸引子存在的充分条件.然后,利用解的尾部估计的新方法,克服了非局部扩散算子和多维性带来的困难,建立了二维非局部扩散时滞格点系统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第七章首先给出了小时滞摄动的无穷维自治时滞动力系统鲁棒指数吸引子簇构造的充分条件.作为应用,我们研究了具有小时滞的二维非局部扩散时滞格点系统一簇鲁棒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第八章是论文工作总结和对以后科研方向的展望.

曹鸿昊[5](2020)在《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动态定量软件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胃癌是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特殊病灶位置导致诊断困难,手术复杂且术后存活率低。目前针对胃癌的研究方案主要是从早期检测和个性化治疗两个方面出发。基于内镜的胃癌诊断方法是依据肿瘤形态学变化进行诊断,而早期的胃癌形态难以分辨,很难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分子功能的改变早于形态学变化,因此,研发可识别胃癌肿瘤细胞分子水平变化的成像技术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结合新兴的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可以实现细胞分子水平的胃癌特异性功能成像。然而,已有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信号采集效率过低,导致其无法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另一方面,癌症的发生通常会导致细胞表面受体的不正常表达,因此精确量化细胞表面受体的可用性对癌症的精确诊断、个性化治疗、抗肿瘤药物研发及药效评估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与受体特异结合的分子探针具有特殊复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使得在体定量细胞表面受体仍是难题。因此,基于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开展胃癌早期精确诊断和治疗面临两大问题,包括已有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荧光信号采集效率过低、已有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未能实现肿瘤受体的在体定量。围绕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的这两个问题,本文主要开展如下两方面研究:第一,针对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荧光信号采集效率过低问题,本文从硬件系统层面对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系统结构进行优化,以此降低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对契伦科夫荧光信号的损耗。首先,分析已有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结构,总结出影响其信号收集效率的因素,包括内窥镜光纤成像束的单丝直径、光纤成像束探头视场角、以及光纤成像束的材料等。其次,通过对比不同内窥镜转接装置、光纤成像束单丝直径、光纤成像束探头视场角、以及光纤成像束材料情况下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成像效果,确定系统结构的最优参数。最后,按照这些最优参数配备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进行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测试,包括白光和荧光空间分辨率、离体和在体灵敏度。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常用闪烁体对契伦科夫荧光信号的增强效果,以此作为内窥镜临床使用的参考。第二,针对胃癌细胞表面受体在体精确定量需求,本文探究了基于动态内窥契伦科夫镜荧光成像技术的受体定量方法,并将其开发成肿瘤受体定量软件平台。本文的软件平台主要包括了动态光学图像的处理功能、感兴趣区域的圈取功能、时间活度曲线的提取功能、以及房室模型的求解等功能。首先,对采集到的序列动态荧光图像进行批处理,包括内窥图像畸变矫正、高能射线噪声去噪、去除背景等。其次,对批处理后的序列动态荧光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圈取,并计算感兴趣区域的荧光信号均值,提取时间活度曲线,进行放射性光源核素衰减校正,数据管理和展示。最后,针对提取的时间活度曲线选择房室模型进行求解,可选择的房室模型主要包括Logan图表参考组织区域模型(Logan Graphical Analysis With The Reference Tissue Model,GARTM),简化参考组织区域模型(Simplified Reference Tissue Model,SRTM)和Gurfikel指数模型(Gurfikel Exponential Model,GEXPM)。软件平台的整体框架和大部分功能采用Qt和C++实现,其中模型计算部分采用C/C++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

陈宇航[6](2020)在《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多移动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视觉监视系统是近些年来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场景下所得到的一系列图像检测和跟踪特定目标。视觉监视系统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交通监视系统,社区楼宇安保系统,军事目标监测系统,医疗监护系统等。传统的视觉监视系统主要是通过在场景中布置多个摄像头来执行监视任务。为了实现实时响应,常常需要一些工作人员被动地值守在显示器前,观察目标区域的情况。这种做法的缺陷是值守人员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随着值守时间的增长而下降,而且人类很容易会忽略掉一些细节,尤其是在同时监视多个区域的时候。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就是利用装备有摄像头的机器人来代替人类从而自动化地完成监视任务。我们首先针对不同机器人在目标监视区域视野的差异性,对每个图像提取了特征点并构建相应的特征描述子。考虑到多机器人系统任务的实时性要求,我们对几个典型的特征点提取算法做了精度和效率的对比并最终选用了 ORB算法。为了提高匹配算法的准确性,我们基于K近邻算法改进了 ORB算法,在保证算法鲁棒性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基于ORB算法的匹配结果,我们参考分布式多自主体系统的一致性算法,设计得到了每个机器人的控制协议,本文中主要考虑的是系统拓扑动态变化的情况。为了实现多机器人系统自动视觉监视的目的,我们提出了视觉一致性的概念,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控制率,使每个机器人能够自动地调整姿态,实时跟踪目标。为了防止目标在跟踪过程中丢失,我们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细化了控制策略。借助图论和稳定性理论,我们简要地分析了所提出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并做了相应的仿真验证。此外,我们利用Virtual Robot Experimentation Platform(V-REP)仿真平台和 Pioneer-3DX 机器人平台论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章的最后我们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做了总结,指出研究工作中的创新点,以及一些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做了一些展望。

徐倩倩[7](2019)在《印刷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刷装备是一种具有高精密度的高速集成机械设备,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印刷行业生产制造水平。滚动轴承作为此类旋转装备的重要支撑部件,其准确特征提取与故障识别是实现印刷装备智能化监测诊断的关键问题。研究针对印刷供料系统轴承部件的频域分布特性、时域非平稳特性及时域非高斯振动特性,分别展开了故障损伤特征提取新方法研究,以实现各类轴承故障状态的准确表征,从而为印刷装备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开展轴承损伤信号的分布特性研究,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全面分析了印刷机轴承的低频、非平稳和非高斯特性:探究了印刷装备中轴承振动信号产生机理,分析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在频域上的低频微弱特性,指出常规频谱识别中存在的频率分辨率问题;通过Hilbert-Huang算法理论,分析模拟信号与轴承实测信号的时间-频率-幅值变化,验证其参数时变特性,并指出了轴承非平稳统计特征的冗余问题;通过信号概率密度拖尾厚度对比,分析了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分数低阶Alpha分布特性,指出了常规特征提取存在的性能退化问题;上述问题的提出为印刷装备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2)针对轴承的低频故障特征能量聚集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重故障特征频谱细化熵的轴承特征提取新算法:研究提出多重ZFFT算法对低频振动信号进行多重目标频段的频谱细化处理,有效提高了振动信号频谱分辨率,解决了高采样频率下低频故障特征密集难以区分问题,实现了故障频谱成分的准确识别;针对不同类型故障轴承,采用熵值特征度量其多重细化窄频段的时序复杂性,包括样本熵、近似熵、模糊熵、多尺度样本熵、多尺度模糊熵等,研究通过变量去相关完成了故障特征的敏感性描述,依据多类样本点的空间分布实现了故障轴承样本的聚类识别;上述研究形成了基于特征频谱细化熵的印刷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体系;(3)针对轴承振动非平稳随机性及特征冗余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均值分解与流形映射的非平稳统计特征提取算法:通过局部均值分解对非平稳振动信号进行平稳化分解,构建了 PF分量、瞬时频率、瞬时幅值的非平稳高维特征集;引用图论概念将信号高维特征集视为无向图的矩阵表示,通过拉普拉斯特征映射进行矩阵内部流形结构的非线性挖掘,以获得敏感、稳定的轴承振动特征参数,实现了轴承非平稳特征集的维数约减;通过信号约减特征可视化三维散点图观察轴承样本的空间聚类,结合支持向量机完成了样本识别;上述内容实现了基于LMD-LE的印刷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多组故障轴承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对非平稳特征的可靠识别能力;(4)针对轴承振动分数低阶Alpha分布特性,提出了基于分数低阶统计的轴承特征描述新算法:在自适应分析基础之上,从信号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拖尾及分布模型参数方面探究了信号PF分量的时域分布特性,研究发现局部均值算法LMD对分数低阶Alpha噪声抑制性能较弱,由此提出了基于分数低阶统计原理的PF分量特征提取改进新算法;算法分别提出了新的特征统计量-最优分数低阶统计量和共变低维映射矩,并构建分数低阶统计特征集,有效实现对Alpha稳态分布噪声干扰的抑制,解决了传统信号特征提取方法中方差假设不成立所导致的印刷机轴承故障状态描述不准确问题;新算法兼顾了信号非平稳与非高斯特性,轴承振动状态描述准确度得到有力提升。本文围绕印刷装备中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三大振动特性,深入开展了故障信号解析、故障特征表征研究,分别提出了频谱细化表征、自适应特征流形学习、非高斯分数低阶特征提取新算法,构建了完整的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解析、表征及识别体系,新算法进行了通用轴承与印刷机轴承的故障实验,样本空间聚类效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新方法的有效性,主要成果对于提升印刷装备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相关理论丰富了已有滚动轴承故障研究体系,为复杂装备中滚动轴承的振动状态描述提供了有效理论支撑。

张素琴[8](2017)在《拉普拉斯变换在开放量子系统力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多体开放量子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是量子信息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一个开放量子系统的环境是由无穷多个自由度组成的热库,要精确求解这个系统的动力学就需要解决含有无穷变量的动力学方程。如果我们将量子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看成一个大的闭合系统,采用薛定谔方程解析其动力学,这种方法理论上似乎可行。但是多体开放量子系统薛定谔方程的求解在现有计算能力下几乎是办不到的。因此对于开放量子系统而言,仅有薛定谔方程本身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开放量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会与周围环境自由度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量子系统的一部分信息和能量流向环境。在最初的研究中,人们考虑环境自由度非常大,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耦合非常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玻恩-马尔可夫近似,系统动力学展现出马尔可夫特性。但是当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耦合非常强时,开放量子系统的动力学是非马尔可夫性的。它流入环境的信息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重新对系统造成影响。本论文在处理马尔可夫与非马尔可夫这两种动力学时,介绍了量子马尔可夫主方程和非马尔可夫量子态扩散方程。由于环境自由度的影响,必然导致量子系统的退相干,这给操控相干量子态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已有多种方法抑制退相干效应,本论文介绍动力学解耦调控法,即通过引入脉冲使得系统与环境部分解耦。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模型在数学处理和物理实现上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数值计算或近似技术实现对不相关变量的约化,进而在约化态空间形成简单的描述。一般而言,精确解是探究物理模型的基础,物理模型一旦被精确地解析,它被应用到实验以及其他科研领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因此我们更希望得到系统动力学的精确解而不是近似解,此时就要求我们精确求解系统动力学的积分微分方程。数学上主要用拉普拉斯变换的方法来求解积分微分方程,本论文主要采用拉普拉斯变换精确求解四个常用开放量子系统模型的动力学方程:(1)与两个环境相互作用的三能级原子模型;(2)耗散的JC模型;(3)囚禁在耗散腔里的两量子比特模型;(4)N量子比特与零温热库相互作用模型。这四个物理模型的精确求解表明了拉普拉斯变换法在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将来处理更复杂的动力学方程提供理论依据和近似求解的基础。

张浩[9](2013)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建模及其分析》文中认为房室模型分析最初起源于对放射性示踪剂在生物系统内的吸收、分布等情况的研究,后来慢慢发展到如今广泛应用于药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上,特别是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比如利用房室模型可以给出最佳预测的给药方案[1]。传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主要以常微分方程的形式出现,来简单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或消除等等过程。而随着科技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不少药物和生物系统的代谢动力学过程是基于反常扩散,无法准确的用传统模型来描述,实验数据拟合效果不好。而分数阶微积分的特性使其可以较好的刻画具有记忆和遗传性质的复杂生物系统和表现出反常扩散动力学和幂律分布现象的药物过程,模型中可以通过调节参数来实现精确拟合。故本文主要是利用分数阶微积分建立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展开分析研究。第一,介绍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药物体内过程和常见的三种给药方式(静脉注射,静脉恒速滴注,口服给药)下,关于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的传统常微分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第二,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的相关基础知识、当前应用和引入分数阶微积分建立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的原因,建模具体操作和模型效果,并给出了一室分数阶模型和二室分数阶模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最后,简要介绍了其他两种药动学新模型:分形药动学和随机药动学,并进行了三种模型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梁健钦[10](2010)在《浅谈药物动力学教学的几点体会》文中提出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即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学科[1]。药物动力学系统地介绍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合理用药与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其广泛应用在药物治疗、临床药理、分子药理、生物化学、生物药剂、分析化学、药剂、药理及毒

二、拉普拉斯变换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普拉斯变换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树翻转课堂结合BOPPPS设计在药物动力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动力学》智慧树在线翻转课堂建设
    1.1 《药物动力学》线上公开课程资源
    1.2 BOPPPS教学设计在智慧树翻转课堂的应用
2 在线面对面课堂教学实践
    2.1 “智慧树翻转课堂+钉钉直播”在线课程方案设计
    2.2 “诚信”思政元素融入到线上课程教学
    2.3 形成性评价用于线上课程教学成绩的评估
3 结 语

(2)经皮吸收数学模型构建与计算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经皮给药系统
        1.1.1 皮肤生理结构及功能
        1.1.2 药物经皮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1.1.3 不同物种皮肤结构与皮肤完整性的物理测定方法
        1.1.4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方法
    1.2 经皮吸收的数学模型
        1.2.1 经皮吸收房室动力学模型
        1.2.2 QSAR模型
        1.2.3 费克扩散模型
    1.3 经皮吸收数值求解方法
        1.3.1 解析解
        1.3.2 有限差分法
        1.3.3 有限元法
    1.4 立题依据
2 经皮给药系统数学模型构建与推导
    2.1 经皮吸收单层膜模型构建与推导
        2.1.1 控制方程
        2.1.2 方程推导
    2.2 经皮吸收双层膜模型构建与推导
        2.2.1 控制方程
        2.2.2 方程推导
        2.2.3 考虑药物代谢情况
        2.2.4 考虑药物结合
        2.2.5 考虑药物结合与药物代谢
    2.3 经皮吸收三层膜模型
        2.3.1 控制方程
        2.3.2 方程推导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层膜传质扩散模型
        2.4.2 双层膜传质扩散模型
        2.4.3 三层膜传质扩散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有限差分法经皮吸收数值模拟
    3.1 单层膜经皮吸收数值模拟
        3.1.1 数值计算方法
        3.1.2 差分格式的解的存在唯一性、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
        3.1.3 数值实验算例
    3.2 双层膜传质数值模拟
        3.2.1 数值计算方法
        3.2.2 考虑药物代谢
        3.2.3 考虑药物结合
        3.2.4 考虑药物结合与代谢
        3.2.5 数值实验算例
    3.3 三层膜传质数值模拟
        3.3.1 数值计算方法
        3.3.2 数值实验算例
    3.4 模型验证
        3.4.1 实验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单层膜传质数值模拟
        3.5.2 双层膜传质数值模拟
        3.5.3 三层膜传质数值模拟
    3.6 本章小结
4 有限元法经皮吸收数值模拟
    4.1 经皮吸收数学模型
        4.1.1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4.1.2 求解方法与网格划分
    4.2 模型验证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VS药物释放实验
        4.3.2 RVS经皮吸收数值模拟
        4.3.3 RVS中控释膜浓度影响
        4.3.4 接收液对经皮吸收影响
        4.3.5 酶代谢与蛋白质结合对经皮吸收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经皮给药的药物动力学模拟
    5.1 经皮给药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构建
        5.1.1 单室模型
        5.1.2 双室模型
    5.2 经皮给药药动学模型的数值计算
        5.2.1 四阶龙格库塔法
        5.2.2 有限元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四阶龙格库塔法数值模拟
        5.3.2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图度量与图滤波的臆想症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基础知识
    2.1 fMRI成像技术
    2.2 图信号处理基础知识
        2.2.1 图傅里叶变换
        2.2.2 图滤波及图谱分析
        2.2.3 图度量介绍
    2.3 CONN工具箱基础知识
    2.4 ROI到ROI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图度量的臆想症患者脑功能网络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图度量的脑功能网络分析
        3.2.1 局部网络图度量
        3.2.2 全局网络图度量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图滤波的臆想症患者脑功能网络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图滤波的脑功能网络分析
        4.2.1 脑图信号图谱分析
        4.2.2 脑图信号图滤波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详细摘要

(4)二维准地转方程和时滞格点系统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正则性与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数耗散二维准地转方程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1.2 时滞动力系统指数吸引子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准备知识
    2.1 自治动力系统
    2.2 非自治动力系统
    2.3 随机动力系统
第三章 具有色噪声以及无噪声项的二维准地转方程在W~(2α~-,p)(R~2)中的吸引子
    3.1 色噪声驱动的修正二维准地转方程的吸引子
        3.1.1 解的一致估计
        3.1.2 球外估计
        3.1.3 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
    3.2 确定性二维准地转方程的吸引子
第四章 分数耗散的二维准地转方程全局吸引子和指数吸引子的正则性
    4.1 分数拉普拉斯(-Δ)~s算子
    4.2 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
    4.3 解的一致估计
    4.4 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和正则性
    4.5 指数吸引子
第五章 具有离散和分布变时滞的非自治递归神经网络的拉回指数吸引子
    5.1 无穷维时滞系统拉回指数吸引子的构造
    5.2 解的存在唯一性与一致估计
        5.2.1 解的一致估计
    5.3 拉回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
第六章 二维非局部扩散时滞格点系统的指数吸引子
    6.1 无穷维时滞系统的指数吸引子
    6.2 解的存在唯一性和一致估计以及全局吸引子
        6.2.1 解的一致估计
        6.2.2 全局吸引子
    6.3 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
第七章 具有小时滞的无穷维动力系统指数吸引子的鲁棒性及其在二维非局部扩散时滞格点系统中的应用
    7.1 具有小时滞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的鲁棒指数吸引子
    7.2 二维非局部扩散时滞格点系统中的应用
        7.2.1 解的存在唯一性与一致估计
        7.2.2 鲁棒指数吸引子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动态定量软件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肿瘤受体密度定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动态荧光成像技术在肿瘤受体定量方面应用现状
    1.5 本文论文内容
第二章 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系统性能优化
    2.1 契伦科夫荧光及其内窥成像技术
    2.2 契伦科夫荧光内窥镜的系统性能优化
        2.2.1 转接装置
        2.2.2 光纤传像束探头视场角
        2.2.3 光纤传像束单丝直径
        2.2.4 光纤传像束光纤材质
        2.2.5 光纤探头与放射源距离
        2.2.6 空间分辨率测试
        2.2.7 系统检测灵敏度测试
        2.2.8 闪烁晶体优化方案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转接转置
        2.3.2 光纤传像束探头视场角
        2.3.3 光纤传像束单丝直径
        2.3.4 光纤传像束光纤材质
        2.3.5 光纤探头与放射源距离
        2.3.6 空间分辨率测试
        2.3.7 系统检测灵敏度测试
        2.3.8 闪烁晶体优化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动态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的肿瘤受体定量方法
    3.1 引言
    3.2 动态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序列图像处理
        3.2.1 内窥图像畸变矫正
        3.2.2 高能射线噪声去除
        3.2.3 核素衰变校正
        3.2.4 ROI圈取方法
    3.3 求解基于动态内窥契伦科夫成像技术的肿瘤受体定量数学模型
        3.3.1 两组织可逆房室模型及其求解的数学模型
        3.3.2 两组织不可逆房室模型及其求解的数学模型
        3.3.3 一组织房室模型及其求解的数学模型
    3.4 算法有效性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动态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的肿瘤受体定量软件平台
    4.1 引言
    4.2 软件平台开发工具
        4.2.1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工具:Qt5
        4.2.2 程序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4.2.3 图形图像处理类库:Visualization Toolkit
        4.2.4 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 CV
        4.2.5 矩阵实验室:MATLAB
    4.3 软件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4.3.1 光学图像处理模块
        4.3.2 房室模型计算模块
    4.4 软件平台的功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多移动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2.1 多机器人系统发展概述
        1.2.2 机器视觉关键技术发展概述
        1.2.3 多机器人监视系统研究概述
    1.3 课题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本文组织架构
第2章 图像匹配算法研究
    2.1 图像匹配概述
        2.1.1 图像匹配的要素
        2.1.2 图像匹配算法的分类
    2.2 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
        2.2.1 特征点概述
        2.2.2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算法步骤
        2.2.3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2.2.4 SIFT算法
        2.2.5 SURF算法
        2.2.6 ORB算法
    2.3 特征匹配算法性能的评判
        2.3.1 特征匹配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2.3.2 特征匹配结果的评判指标
        2.3.3 SIFT,SURF,ORB算法匹配效果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自主体系统一致性基本理论
    3.1 数学理论
        3.1.1 图论基础知识
        3.1.2 矩阵理论知识
    3.2 稳定性理论
        3.2.1 收敛性指标
        3.2.2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3.2.3 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
        3.2.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3.3 一致性算法
        3.3.1 一阶系统一致性算法
        3.3.2 二阶系统一致性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算法
    4.1 视觉一致性问题
    4.2 基于K近邻算法改进特征匹配算法
    4.3 基于ORB的图像匹配算法
    4.4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
        4.4.1 两轮差分驱动机器人
        4.4.2 四旋翼飞行器
    4.5 基于匹配结果的分布式IBVS控制算法
    4.6 移动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策略
        4.6.1 针孔相机模型
        4.6.2 双目相机模型
        4.6.3 坐标变换及其表示
        4.6.4 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收敛性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收敛性分析
    5.2 V-REP仿真平台介绍
    5.3 V-REP平台实验结果分析
    5.4 Pioneer-3DX实验平台介绍
        5.4.1 ROS国内外发展现况
        5.4.2 ROS的特点及系统架构
        5.4.3 先锋机器人实验平台
    5.5 Pioneer-3DX实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7)印刷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轴承振动信号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1.2.3 基于振动信号处理印刷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总体框架
2 印刷机轴承振动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轴承振动响应
        2.2.1 轴承损伤振动表现
        2.2.2 损伤特征频率
    2.3 低频密集频谱特性
        2.3.1 振动频谱分布
        2.3.2 频谱分辨率
    2.4 非平稳振动特性
        2.4.1 时序信号平稳性与非平稳性
        2.4.2 轴承振动非平稳性
    2.5 分数低阶Alpha分布特性
        2.5.1 分数低阶Alpha分布
        2.5.2 轴承振动Alpha分布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频谱细化熵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频谱细化熵的故障轴承定位与聚类识别方法
        3.2.1 多重频谱细化分析
        3.2.2 频谱细化熵
        3.2.3 特征去相关
    3.3 通用轴承细化熵特征提取
        3.3.1 SKF6205型轴承低频故障频率识别与分类
        3.3.2 UER 204型轴承低频故障频率识别与分类
    3.4 印刷机轴承故障检测与应用
        3.4.1 振动信号采集
        3.4.2 故障特征频率识别
        3.4.3 细化熵特征提取与空间聚类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LMD和LE的轴承非平稳特征提取与约减算法
    4.1 引言
    4.2 基于改进LMD轴承振动信号分析
        4.2.1 振动信号平稳化
        4.2.2 特征低维流形映射
    4.3 通用轴承特征对比
        4.3.1 SKF6205轴承特征提取
        4.3.2 MB ER-16K轴承特征提取
    4.4 印刷机转子-轴承故障检测
        4.4.1 振动信号采集
        4.4.2 振动信号特征可视化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数低阶Alpha分布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5.1 引言
    5.2 平稳化信号分量的非高斯特性分析
        5.2.1 SKF6205型轴承
        5.2.2 MFPT轴承
    5.3 基于分数低阶特征的轴承状态特性描述
        5.3.1 最优分数低阶统计
        5.3.2 共变低维流形映射
    5.4 通用轴承特征提取
        5.4.1 SKF6205-2RS型轴承特征对比
        5.4.2 MFPT轴承特征对比分析
    5.5 印刷机墨辊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5.5.1 振动信号采集
        5.5.2 轴承PF分量分布特性分析
        5.5.3 分数低阶特征集构建
    5.6 算法复杂度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拉普拉斯变换在开放量子系统力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开放量子系统力学
    2.1 综述
    2.2 从封闭量子系统到开放量子系统
        2.2.1 Liouville-von Neumann方程
        2.2.2 量子化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哈密顿量
        2.2.3 JC模型动力学的多种解法
        2.2.4 耦合到双模环境的两个相同二能级原子模型的动力学
    2.3 开放量子系统动力学
        2.3.1 量子马尔可夫主方程
        2.3.2 量子非马尔可夫过程
    2.4 量子退相干
        2.4.1 量子退相干的描述
        2.4.2 量子退相干的测量
        2.4.3 量子退相干的抑制
        2.4.4 量子纠缠的描述和度量
        2.4.5 量子纠缠的突然死亡
    2.5 小结
第3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开放量子系统力学中的应用
    3.1 综述
        3.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3.1.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3.2 与两个环境相互作用的三能级原子模型
    3.3 耗散的JC模模型
        3.3.1 模型哈密顿量以及基本方程
        3.3.2 纠缠动力学
    3.4 囚禁在耗散腔里的两量子比特模型
        3.4.1 模型哈密顿量
        3.4.2 系统的时间演化以及纠缠动力学
    3.5 N量子比特与零温热库相互作用的模型
        3.5.1 模型哈密顿量的介绍
        3.5.2 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以及相干动力学
第4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单单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光场相互作用哈密顿量
    附录B 耦耦合到双模环境的两个二能级原子的时间演化算符
    附录C 常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表
致谢

(9)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建模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药动学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药物的体内过程
    2.3 基本药动学参数
    2.4 房室模型
    2.5 传统的药动学模型
3 分数阶微积分相关介绍
    3.1 分数阶微积分背景及定义
    3.2 分数阶微积分常用公式
    3.3 Mittag-Leffler 函数
    3.4 分数阶微积分的拉普拉斯变换
    3.5 分数阶微积分当前应用
4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药动学模型
    4.1 一室分数阶模型
    4.2 二室分数阶模型
5 分形药动学、分数阶药动学、随机药动学模型介绍与对比
    5.1 相关模型的基本介绍
    5.2 三种模型的优缺点对比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10)浅谈药物动力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课的教学体会
    1.1 好教材是基础
    1.2 数学公式推导是关键
    1.3 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验课的教学体会
    2.1 及时修正讲义
    2.2 增设实验项目
        2.2.1 增设药动学计算软件的应用
        2.2.2 增设药物动力学单隔室模型体外模拟实验[4]

四、拉普拉斯变换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树翻转课堂结合BOPPPS设计在药物动力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唐海玲,王刚,梁建钦,王志萍. 广州化工, 2021(15)
  • [2]经皮吸收数学模型构建与计算机模拟[D]. 刘京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图度量与图滤波的臆想症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D]. 杨曦洁.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4]二维准地转方程和时滞格点系统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正则性与稳定性[D]. 杨琳. 兰州大学, 2021(09)
  • [5]内窥契伦科夫荧光成像系统及其动态定量软件研发[D]. 曹鸿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多移动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方法研究[D]. 陈宇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印刷机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 徐倩倩.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8]拉普拉斯变换在开放量子系统力学中的应用[D]. 张素琴. 吉林大学, 2017(01)
  • [9]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建模及其分析[D]. 张浩.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10]浅谈药物动力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 梁健钦.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3)

标签:;  ;  ;  ;  ;  

拉普拉斯变换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