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起点安排——外地来沪家庭教育投资计划

新移民起点安排——外地来沪家庭教育投资计划

一、新移民的起点安排——一户外地来沪家庭的教育投资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刘彩云[1](2019)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学术界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流动人口就业的研究大多在宏观层面,对体制性分割进行探讨、验证分割形态及分析流动人口的就业现状,缺乏对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流动人口就业关系的深入分析和内在机理探讨。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广阔,区域劳动力市场之间差异明显,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市场化竞争程度、市场分割状况与中小城市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以上海为例,探讨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和内在机理更具特殊性、典型性和理论意义。流动人口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的本质是公平性问题,即流动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是否面临隐性壁垒,就业后是否获得了公平的收入,职业方面是否可自由流动。这种关系一方面是隐性的、不易观测和衡量的准入和职业流动分割,一方面是显性的、易于观测和衡量的收入分割。本文聚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流动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分割机理,不仅体现了改善流动人口就业处境、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能力和就业收入的价值取向,而且对完善上海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改善上海劳动力结构,推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以上海2017年的就业登记和参保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按照户籍来源地随机抽取5%,形成40多万劳动者个体样本数据作为主要研究数据,辅之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发展报告》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等宏观研究数据。论文聚焦流动人口是否受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流动人口受到分割的因素有哪些,形态如何?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内在机理是什么?据此论文采用了库兹涅兹指数、二阶聚类分析、工资差异模型、均衡工资理论、博弈论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目标、方法和内容框架进行交代,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对流动人口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脉络和分割要素进行梳理。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重点对流动人口、就业、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界定,理论则聚焦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博弈论。前两章主要为后文的逻辑架构、测度模型变量筛选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为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分析。对流动人口就业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感性分析。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测度与验证。采用二阶聚类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就业所处的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分割及呈现的分割形态进行验证。第五章为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分析。对城乡因素、本外因素、行业因素、所有制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深入分析,初步展现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各类分割要素影响的形态,探寻与流动人口关系密切的分割要素特征和初步原因。第六章是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机理分析。在博弈论框架下对流动人口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内在根源和机理进行分析。第七章为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优化路径。针对制度性障碍、人力资本水平、法律法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进行问题分析和提出优化对策。最后一章为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核心章节和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研究方向。论文通过分析论证,主要发现如下:1.流动人口地缘效应、就业空间与行业集聚属性明显。上海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安徽、江苏和河南等省份,人口流动的地缘效应明显。流动人口的就业空间呈现近郊区化集聚特征。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业高度集中于建筑、批发和零售、制造、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2.流动人口受到劳动力市场多元交叉分割因素的影响。与全国和其他区域劳动力市场相比,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态具有较强特殊性,既不是单一的城乡分割也不是单一的本外分割,而是多元分割,受教育程度、户籍、城乡、所有制和行业都是分割“多元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各分割要素相互叠加共同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态,使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机理更加复杂。3.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成为加剧“本外”、“城乡”和“行业”分割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劳动力市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流动人口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劣势是其受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深层次原因。流动人口目前所受到分割的机理部分可解释为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社会性、制度性和市场性因素加剧了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分割程度。4.不同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受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和维度存在差异。低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同时面临劳动力市场准入、就业机会和收入方面的多重分割。高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口具备相当竞争优势,打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准入分割,但收入低于同等受教育程度、同一行业和同一企业性质的户籍劳动者,说明其仍然无法摆脱社会资本缺乏和社会关系弱化的劣势,对就业机会和职位晋升产生分割影响。5.流动人口所受到的分割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间行为博弈的结果。地方政府缺乏向流动人口提供就业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向中央政府讨价还价后提供部分基本公共服务。政府的就业补贴政策改变了企业招聘偏好,减少或挤压了部分低人力资本流动人口的就业机会从而形成准入分割。企业用业务外包替代劳务派遣,不愿意与低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企业预期流动人口工作稳定性低,会降低企业对员工培训投资意愿,或者在支付的工资中扣除部分成本,支付的工资低于流动人口期望,又导致流动人口频繁流动,陷入“囚徒困境”,加剧了流动人口就业的不稳定性和收入上的弱势。

董素芳[2](2014)在《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制定及对我国启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0—3岁早期教养受到普遍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视0-3岁早期婴幼儿教育”。我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制定迫在眉睫。笔者浏览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制定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有关文献,发现美国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制定对我国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本研究基于社会正义和教育平等的立场和视角。笔者认为美国的社会运行机制是高竞争、低福利,贫富分化严重,而我国的社会运行机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维护社会基本稳定,通过早期教育减少社会不公,消除人群贫困等方面美国与我国具有可比之处。本研究梳理了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对“早期提前开端计划”和“日托中心”这两类机构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规范进行了文本分析,归纳了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制定的原则,即“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及“穷人靠政府、富人靠市场”。本研究分析了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中入职标准和培训要求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互换性和灵活性,对教育资质要求普遍不高,早期提前开端计划的婴儿/学步儿儿童发展助理证书培训注重文化多样性,重视实践能力及婴幼儿父母的参与等。本研究还指出了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发展趋势:建立全州童年早期系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一体化标准,重视为弱势群体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提供优质从业人员,重视婴幼儿家庭支援项目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制定等。所有这些,对于我国制定早期教养教养人员从业资格都具有参考价值。由于国家标准的缺失以及多个部门的条块化管理,我国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要求不很清晰,影响了0-3岁早期教养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分两部分提出了美国相关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对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制定,应加强背景审核,应严把入门关;不以学历一刀切,应注重能力培训;应重视少数民族语言背景,应尊重多元文化;应建立资格更新制度,形成终身学习激励机制。(2)对相关外围政策的制定,应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应向弱势群体倾斜而不是实行普惠制;应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应为0-3岁早期教养人员提供专业发展支持。

刘维佳[3](2013)在《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畜牧业作为畜牧业的新型业态,国内、外均有多种不同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路径。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历经12年,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可供借鉴的雁门关模式。本文以生态脆弱地区为研究背景,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为研究线索,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从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困局入手,对雁门关区域的生态条件及产业特征进行历史性剖析,梳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思路、扶持政策、科技支撑、工程布局、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用样板评估的视角,概括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先草、再灌、后林生态恢复建设的规律。围绕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这个重点,提出畜禽种质资源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盘点了区内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及开发潜力。强调畜禽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的重要性,肯定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大范围推广的积极作用。主张通过务实改良和渐进变革,来推进草食畜乃至畜牧经济生产方式转变,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激进“革命”。把雁门关模式定位为生态恶化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生态畜牧业,并给出此模式的产业、政策、利益3大支撑点。研究认为,雁门关模式可以作为黄土高原治理的样板,黄土高原治理应当走雁门关之路,因为它能够给生态畜牧业拓展广阔的空间,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全局意义。

王应政[4](2012)在《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开发风生水起,成就辉煌,先后修建了86000多座工程性水库,在供水、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同时也因此产生了2000多万工程性移民,并且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水工程的大规模建设,还将不断产生大量的移民。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相当多的水工程移民长期面临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挑战,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特殊社会群体。水工程移民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不仅严重制约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水工程移民是一项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历来被称为世界性难题。化解这个难题的根本方法在于以人为本,满足移民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保障移民长远生计。本文在深入、系统分析和总结我国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现状,以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从多角度深入研究了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影响因素,揭示了水利水电工程开发理念、移民安置补偿政策、移民安置方式、移民的文化素质和安置地经济文化融合等诸多因素对移民生存与发展的综合作用机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论文将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系统划分为生活恢复子系统、生产恢复子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分析了系统要素之间的因果关联关系,建立了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系统流图、动力学方程及其仿真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移民生产水平指数及移民生活水平指数与安置投资的关系,为实现移民稳妥安置提供了科学方法。基于现代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和元胞自动机模型,论文以移民家庭为单元,分析了移民群体的自组织发展机制、演化模式和生态模式,建立了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仿真试验,深入揭示了移民迁移、安置、发展、稳定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最后,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移民安置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典型案例分析,从移民安置理念、安置补偿政策、安置规划设计、安置途径与方式、移民后期扶持以及移民区物流发展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解决移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张洁[5](2010)在《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日益凸显。随着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政策的实施,公办中小学面临着如何应对本地人口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构成的多样性学生群体的教育新问题。如何使得我国流动人口从“有学上”到关注“上好学”;从入学机会上的公平到学习过程中的公平,已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如果说对于“有学上”问题的解决,因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制定的政策层面,所以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努力方能解决。而对于如何“上好学”的问题,更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层面的努力来改善提高。进入公办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相比,由于学习基础、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学习状况、交往状况、个性发展、家庭教育和总体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公办学校不仅仅要把这些孩子接纳进来,还要积极探索措施,对于学生群体日益多样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使流动人口子女在入学及学习过程方面,都享受到真正的“同城待遇”。我们把这样的一种教育称之为“基于生源多样性的教育”。它以流动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学后,公办学校生源的差异性增强的现实为出发点,以教育理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探索在现实条件下实现这一目的的可能途径。由于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生源多样化状况尤为突出,因此我们把研究问题进一步聚焦为“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生源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本论文以上海市郊区县的公办中小学为例,对其中的201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教师、班主任和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再以嘉定区为例分析和探讨了生源多样性教育的问题,同时从他人的研究和笔者自己实践研究经验出发,总结出了解决生源多样性教育问题的策略。本研究的结论:流动人口子女与上海本地生源相比较,在学习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体验、自我意识方面不存在显着的差距。在家庭教育状况和学生心理等许多细小方面,流动人口子女与上海本地生源存在细小非本质的差异。造成不同生源学生之间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来自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环境。相比较与上海本地的学生流动人口子女一般都比较学习刻苦,思想成熟,独立自律,表现良好。出生于上海外地学生,从小在上海接受教育,不存在适应的问题;中途转入的学生,就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年龄越小,年级越低,越不容易产生地域差别意识;临近毕业是学生感受到地域差异最明显和强烈的时期。流动人口子女最关注的是学习问题,存在问题最多的也是学习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和交往过程中时常会表现出规避评价和避免社交的心理问题。教师或者学校领导对不同生源地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关于对流动人口子女如何编班以解决流动性问题,尚在考虑中。毕业考试的户籍限制需要政府部门尽快考虑解决的办法,以尽早减少在上海就读的优秀毕业生生源的流失。对于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应该设置海选的机制。学校层面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规划和教育的实施。学校需要开展家长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家校互动,及时反馈家长的疑问与需要,了解家长的信息,引导家长热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这样一个崭新的话题在教育领域内展开课题研究研讨,以理论促实践。

胡春娟[6](2010)在《中国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市场经济发展使得工业部门迅速扩张,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国的传统农民内部出现了收入的分化,并发生了迅速和持久的职业分化。从原来单一的农业劳动者中分化出来的非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还有一亿多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以工资收入作为生活主要来源。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中国传统农民中不断分化出工人、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主等群体。但他们在向其他社会阶层转变的同时,还保留着农民身份,还保持着和土地、农业的联系。这种不彻底性是目前中国农民分化的本质特征。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道路都产生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数以亿计的进城农民在城乡之间流动,而非永久的人口迁移,数字上的城市化率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鸿沟。进城农民就业与定居的分离造成人口大量涌入大城市,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压力,并且加剧了农民进城定居的困难。本研究试图抓住目前中国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探讨其基本表现,探寻其内在原因,并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道路两方面对农民分化如何影响城市化进程进行讨论。最后指出应该通过强有力的措施科学引导农民分化过程,打破“两栖式”的状态,推进城市化进程,为最终实现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包括一二两章。内容包括研究综述、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对农民分化的相关研究、中国农民分化的相关研究和农民分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三个专题进行了述评,并对农民、农民分化和城市化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运用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等关于农民分化的相关理论,从农民分化的基本形式、原因和最终趋势三个方面概括农民分化的模式,然后分别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农民分化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机制,为整个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进行农民分化的特征描述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道路两个方面来论述目前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第三章的内容是研究目前中国农民分化的现状和原因。我国的农民分化应该是从近代传统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之时开始。新中国建国后,国家通过计划体制进行自上而下的工业化。通过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伴的一系列规定,将整个农民阶层强制约束为一个具有单一身份性的群体,有意识地抑制了农民的分化。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带来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然后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制造业发展繁荣。非农部门的兴盛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原来堆积在农业上的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至此,农民的分化在规模和深度上才得到足够的注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分化程度不断加深,主要表现在:非农化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职业分化程度加深;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生活方式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尽管如此,从传统农民中分化出来的各阶层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稳定、比较成熟的程度,表现出分化的不彻底性。文章从三个方面进一步说明这种分化的不彻底性。然后在第二节中,探寻了农民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农民分化表现出不彻底性的原因。中国的农民分化过程既服从于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分化的一般规律,也受到中国所处具体历史阶段和具体国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农民分化的程度和农民流动在规模和范围上扩大的过程是与整体经济改革的程度相适应的。第四章论述了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存在高工业化和低城市化并存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为迅速的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城市化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68%。在6.07亿城镇人口中,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业者等刚刚从传统农民中分化出来,他们的大多数人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农村和城市之间仍然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第一节论述了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途径。一是分化中的农民生存状态“两栖化”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二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状态直接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实现。这一作用途径又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城市针对进城农民的制度设置、农村和农业发展状况和分化农民的阶层意识。第二节的内容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在第三节中得出结论,即目前我国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统计数字上的城市化率处在不稳定的状态。第五章论述了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影响。进城农民工就业和定居目的的分离、“两栖化”生存状态使得不同规模的城市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些城市具有不同的职能特征。他们的进入和流动受到城市原有职能特征的影响,继而又改变了这些城市的职能特征,最终对整个城市职能结构产生影响。农民工跨区域的流动改变了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我国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由此对城市化道路,包括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进城农民就业与定居的分离造成大城市流动人口过多;“两栖化”生存状态导致小城镇难以健康发展,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这一过程又受到不同规模城市针对进城农民选择性的制度设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第二节对这两个因素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论述。第三节为结论部分,由于发展的阶段性和制度性因素,农民分化表现出不彻底性,劳动力不能在产业间、地区间实现彻底转换,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均衡下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规模结构形成,城市地区现代产业的集聚效应得不到有效发挥。第三部分为第六章,分为三节,首先得出结论是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阻碍了城市化的顺利推进,然后论述应该引导农民的进一步分化,结束两栖化状态,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节提出引导农民分化推进城市化的思路,一方面积极促进农民职业的彻底分化,渐进有序接纳城市的新移民;另一方面,建立农村人口退出机制,培育现代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这两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推动,在实践上应将重点放在城市方面的拉力,同时辅以农村方面的推力。第三节是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平等受教育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围绕公共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六个方面。最后第四部分是第七章结语,简单论述我国农民分化的发展趋势,并特别提出了几个问题。在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传统农民必然要发生分化,逐步向工人、经理、业主、社会管理者、现代农场主等其他社会阶层转变,这是他们的历史归宿。这是传统农民的消失,又是现代产业工人、工商业者等现代生产者的出现。这是传统农民的终结,又是现代农民的重生。

姚昉[7](2009)在《外白渡桥》文中指出楔子"总是这样:半辈子当女儿,半辈子当妈妈,永远没个完……什么时候才能无忧无虑呢?大概不会有。"这是一部电影里女主人公的心灵独白。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人生真谛》。

华平生[8](2006)在《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案例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笔者在上海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直关注着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并付之于行动,致力于策划、投资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了解到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最前沿的信息,于是就有了写农民工的初衷。笔者原本只想谈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危机及解决途径,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有关论述已经够多了,但是笔者选取的是再城市化的角度,加上了“再城市化”的概念后,使论文的高度上升到政府宏观前瞻角度,挑战性明显增强。本论文题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本文主要是想把“再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农民工子女教育这个热门话题有机联系起来,因为,再城市化不只是物的城市化、形的城市化,更是人的城市化、精神层面的城市化。已经今天的农民工由于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密不可分,农民工及其子女留在上海的可能性逐渐增加,今天是作为不确定的居民,明天,尤其是其子女,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确定的永久的城市市民。把农民工子女教育和上海未来人口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对未来城市人口质量的担忧。因此,不能忽视对其尤其是其子女的教育,今天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明天的上海居民素质的预先对策!“再”的核心之一是人的素质,就是今天占一定比例的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然而,事实上,今天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确实是马虎的、完全是对付性质的,政府为了维持现状,没有一套前瞻性的政策与措施!笔者为此作了大量的实证性调查。 如上所述,论文第一章内容主要阐明了笔者的写作动机与选题背景,重点论述了“再城市化”与“人”及教育的关系,通过在图书馆、书城和互联网的文献研究、实践中的“参与性观察”、一些个案剖析、以及与校长、官员的讨论,把握了这样一些概念:“农民工”、“城市化”、“再城市化”、“教育关怀”、“产业工人”、“流动人口”等。也是我的问卷和访谈提纲中问题的来源。 本论文第二章到第六章将是我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第二章中,主要是实证性调查,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教师、校长、教育专家级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小型会议座谈、个别访谈,尤其是笔者与农民工进行了直接接触,也经常用到谈心、聊天的形式。用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若干市、区级领导及专家进行政策咨询,了解到农民工子弟学校现实存在的令人担忧的问题。整个的调查、访问,主要为了发现问题,其实这种调查在其他章节中均有体现,本章只是作一个总的阐述。 在论文第三章中,主要想分析农民工子女“上不好学或没法上学”的问题原因何在。笔者想从宏观上先探讨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与户籍管理制度的障碍,以及财政对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投入的限制、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再在调查与访问的基础上,在微观上对农民工子女“上不好学或没法上学”的直接困难进行原因分析。在论文第四章中,本文想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农民工孩子是未来

陆芳萍[9](2005)在《上海市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外来女性劳动力移民比重不断增加,成为上海外来人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女性劳动力移民在文中特指移民到上海的农村女性,“女性”加“劳动力”加“移民”构成了她们特殊的身份。她们是移民,来自农村的移民,和所有城市的外来者一样,不享有城市人能享有的体制内的资源与机会;她们是劳动力,是社会底层的劳力承担者,与城市户口的劳动力相区别,成为劳动力等级地位的一个符号;她们是女性,她们的很多问题还经受着源远流长的父权制的影响。 本文采用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对有着这样特殊身份的女性劳动力移民群体的城市适应过程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本文的女性主义视角的意义在于她们都主张从女性日常的经验出发,尊重当事者的经验和主体性,即站在这些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立场上,了解她们的生活,把握她们的思想脉络。 由于移民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往往跟他们迁移的动机力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女性劳动力移民的个人经历和迁移动机。研究认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女性劳动力移民的外出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经济原因已经不足以解释女性外出的动机,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她们作为女性的社会性别原因。 接着根据本文对社会适应过程的界定,笔者将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中的特定生活情景操作化为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定的场域,即选取家庭与社区关系、城市职业与经济成就、文化异同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个案来分析女性劳动力移民在三个层面的城市适应过程的特性,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考察女性劳动力移民独特的社会适应过程。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女性劳动力移民的城市适应过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低期待值下的生存适应。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地区比较利益的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移民对获得较高收入和较好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同时对二元结构下农村户口的约束性质和职业的

杨上广[10](2005)在《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大城市作为中国开发开放的极化开发区,由于人口大迁移、大流动和快速城市化,形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辐合流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等城市社会极化现象,这种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更为严重。在大城市中,以不同收入水平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分层现象非常明显,贫富差距已成为影响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因素之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分层的加剧,市民居住区位分化越来越明显。在经历了20年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后,我国大城市原有的阶层高度混杂的共生居住区逐渐消失,在住宅商品化过程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等过滤作用,在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上形成了明显的分化。不同阶层的人口,开始有规律地居住在城市中不同区位。市民的居住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反映出其社会阶层状况。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是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也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在城市空间上的反馈。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与分异正形成居住分异、居住隔离等类似西方城市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空间资源的公平分配,并对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将步入城市时代。因此,如何解决大城市社会极化及空间响应所产生的城市社会问题,“以人为本”地统筹城市不同阶层之间的发展,构建一个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城市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结合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对影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的人口、收入、房地产、城市规划等社会经济要素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宏观(上海全市)、中观(浦东新区)和微观(三林镇及各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分异度等定量研究手段,深入剖析当代上海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与分异的状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的特征、演变趋势、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国内外比较、主要城市社会问题及对策协调等问题。现将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开放、社会经济转型、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等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变迁事件,使得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格局、人均收入分配差异格局正在逐步凸显,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日益形成社会结构阶层化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迁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在成为劳动力、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辐合流场”的同时,社会极化、居住分异与隔离等许多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在城市空间上高度集聚。 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当代中国大城市的

二、新移民的起点安排——一户外地来沪家庭的教育投资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移民的起点安排——一户外地来沪家庭的教育投资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缘起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移民劳动者就业的研究
        1.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渊源与研究进展
        1.2.3 劳动力市场分割要素的研究
    1.3 国内研究综述
        1.3.1 流动人口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脉络
        1.3.2 关于流动人口就业的研究
        1.3.3 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的研究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1 已有研究的贡献
        1.4.2 已有研究的不足
    1.5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1.5.4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流动人口
        2.1.2 就业
        2.1.3 劳动力市场
        2.1.4 劳动力市场分割
    2.2 理论基础
        2.2.1 流动人口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核心:博弈论
        2.2.2 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理论
        2.2.3 流动人口就业的现实困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流动人口就业现状
    3.1 流动人口的就业空间分布
        3.1.1 “来源地—就业地”空间分布
        3.1.2 流动人口就业的空间分布
        3.1.3 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业空间差异
    3.2 流动人口的群体与就业特征
        3.2.1 性别和年龄结构
        3.2.2 行业与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
        3.2.3 流动人口就业的产业、企业性质
    3.3 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差异
        3.3.1 不同年龄段与平均收入差异
        3.3.2 受教育程度与各年龄段的收入差异
    3.4 流动人口与行业收入差异分解
        3.4.1 流动人口与行业平均收入差异比较
        3.4.2 库兹涅兹指数
        3.4.3 行业收入差异分解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测度和验证
    4.1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测度方法
        4.1.1 聚类分析模型
        4.1.2 两步聚类分析
    4.2 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4.2.1 劳动力市场分割要素
        4.2.2 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指标
        4.2.3 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变量处理
    4.3 二阶聚类结果分析
        4.3.1 分割要素的相关性检验
        4.3.2 二阶聚类分析效果判别
        4.3.3 劳动力市场分割测度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分析
    5.1 分割因素
        5.1.1 分割因素分布
        5.1.2 各分割因素间的逻辑关系
    5.2 城乡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5.2.1 城乡二元化体制差异
        5.2.2 二元体制下的人力资源教育存量指数城乡差异
        5.2.3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资源投入差异
    5.3 本外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5.3.1 地方政府就业政策的本外差异
        5.3.2 社保待遇享受的本外差异
        5.3.3 户籍差异下的其它公共服务本外差异
    5.4 行业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5.4.1 行政垄断与行业收入差距
        5.4.2 区域发展战略与行业收入差距
        5.4.3 筛选假设理论与流动人口就业行业准入
    5.5 所有制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5.5.1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差异
        5.5.2 国有企业中流动人口的年轻化特征
        5.5.3 所有制分割与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
    5.6 人力资本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5.6.1 人力资本三要素与劳动者就业
        5.6.2 劳动者工资差异模型和变量选取
        5.6.3 测算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动人口就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机理分析
    6.1 博弈参与人与利益冲突分析
        6.1.1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6.1.2 博弈参与主体
        6.1.3 主体间利益冲突分析
    6.2 公共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供给博弈
        6.2.1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央地博弈”
        6.2.2 流动人口就业扶持政策供给中的“政居博弈”
    6.3 政策法规执行中的“政企博弈”
        6.3.1 法律法规政策中的“央地博弈”
        6.3.2 社保法实施后的“政企”博弈
        6.3.3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的博弈策略
    6.4 企业工资支付、培训投资与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博弈
        6.4.1 企业与流动人口博弈情境分析
        6.4.2 工资支付与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6.4.3 均衡工资理论下的企业培训投资与工资支付决策过程
        6.4.4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流动人口的博弈模型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流动人口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优化路径
    7.1 存在的问题分析
        7.1.1 流动人口的就业仍面临制度性障碍
        7.1.2 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低导致就业竞争力弱
        7.1.3 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流动人口就业存在负面影响
        7.1.4 针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不够充分
    7.2 对策建议
        7.2.1 通过政策和服务优化打破阻碍流动人口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7.2.2 提高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增强流动人口就业能力
        7.2.3 进一步降低法律法规对流动人口就业的负面影响
        7.2.4 强化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流动人口的地缘效应、就业空间和行业集聚属性明显
        8.1.2 流动人口就业受到劳动力市场多元交叉分割因素的影响
        8.1.3 人力资本成为加剧“本外”、“城乡”和“行业”分割的重要因素
        8.1.4 不同人力资本水平的流动人口受分割的程度和维度存在差异
        8.1.5 流动人口就业所受到的分割部分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间的博弈结果
    8.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8.2.1 主要创新点
        8.2.2 本文的局限性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制定及对我国启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录
表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与婴幼儿发展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与0-3岁早期教养人员入职标准相关的研究
    第三节 与0-3岁早期教养人员培训相关的研究
    第四节 与0-3岁早期教养人员工作条件和人口学特征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对于已有研究的评论
第三章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发展的历史、现实背景述评
    第一节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发展历史背景述评
    第二节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发展现实背景述评
    第三节 美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项目及管理
第四章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规范述评
    第一节 早期提前开端计划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规范
    第二节 日托中心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规范
    第三节 对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制定的原则解析
    第四节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入职要求特点分析
    第五节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培训要求特点分析
第五章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制定的未来趋势述评
    第一节 建立全州童年早期系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一体化标准
    第二节 重视为弱势群体婴幼儿早教服务提供优质师资
    第三节 重视0-3岁婴幼儿家庭支援项目从业人员的资格制定
第六章 我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现状述评——以上海为例
    第一节 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要求
    第三节 对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现状的分析
第七章 美国0-3岁早期教养从业人员资格的制定对我国的启示
附录一 婴儿/学步儿CDA能力目标Ⅱ发展身体与认知能力
附录二 三类早期教养机构师幼比、幼儿小组规模比较
附录三 新墨西哥州早期教养及家庭支持证书及执照的职业网格
参考文献
后记

(3)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产业发展理论与生态产业
        1.2.2 国内外生态畜牧产业政策
        1.2.3 由生态学派生和延伸的生态农业理论
        1.2.4 生态畜牧业案例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1.3.1 研究的指导思想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思路脉络
    1.5 本研究可能被视为创新的一些内容
        1.5.1 提出了生态友好型畜牧业概念和农林草牧耦合理论
        1.5.2 提炼了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雁门关模式
        1.5.3 揭示了黄土高原治理的产业方向
        1.5.4 盘清了雁门关区特有畜禽种质资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成因与现实困局
    2.1 黄土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2.1.1 关于黄土成因说
        2.1.2 我国专家多旋回理论的突破
        2.1.3 “新风成说”的贡献
    2.2 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
        2.2.1 黄土塬—面积较大的黄土台地
        2.2.2 黄土墚—长条状延伸的墚状地形
        2.2.3 黄土峁—顶部浑圆呈穹隆状
        2.2.4 黄土沟谷和黄土潜蚀地貌
    2.3 水土严重流失的高原
        2.3.1 面积最大、堆积最深、流失最广
        2.3.2 流失的是熟土,入河的是泥沙
        2.3.3 切割高密度、强深度、危害大
    2.4 黄土高原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2.4.1 地理位置特殊植被破坏严重
        2.4.2 生态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4.3 治理成功的范例罕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土高原上的雁门关区
    3.1 雁门关区域及涵盖范围
        3.1.1 地理位置和土地面积
        3.1.2 涵盖的行政区域范围
        3.1.3 “天下九关,雁门为首”
        3.1.4 文化地理和军事地理的标志物
        3.1.5 生态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分界点
    3.2 历史上3次大规模屯垦的重灾区
        3.2.1 第一次滥伐滥垦发生在两汉时期
        3.2.2 第二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明朝
        3.2.3 第三次滥伐滥垦发生在清代
    3.3 我国中西部牧农交错区和过渡带
        3.3.1 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发展地区
        3.3.2 以牧为主到以耕为主的过渡
        3.3.3 雁门关区以耕为主是历史性错误
        3.3.4 生态变化规律决定产业发展规律
    3.4 袭击京津风沙的通道与源头
        3.4.1 来自西北部的风沙通道
        3.4.2 居高临下的风沙源头
        3.4.3 土地“三化”不断为风沙提供“弹药”
        3.4.4 区内各市县深受风沙之害
    3.5 煤炭资源富集的重点开采基地
        3.5.1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
        3.5.2 无限制的挖煤使生态雪上加霜
        3.5.3 资源依赖演变成“资源诅咒”
    3.6 集中连片长期无法脱贫的贫困地区
        3.6.1 黄土高原贫困带的重点区
        3.6.2 “穷根”扎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上
        3.6.3 多年的扶贫效果不理想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雁门关区建设构想和工程项目安排
    4.1 大灾后的反思,贫困中的突围
        4.1.1 生态环境阈值到了极限
        4.1.2 晋西北连续3年大旱最终压倒了“骆驼”
        4.1.3 生态危机因“外部性”而爆发激化
    4.2 抢抓机遇应运而生的生态畜牧经济区
        4.2.1 中部地区的“典型西部”
        4.2.2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雁门关区的不二选择
        4.2.3 政府主导,统筹布局,强势启动
    4.3 三位一体的目标设计
        4.3.1 设法恢复植被,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4.3.2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草食畜
        4.3.3 增加农民畜牧业收入,靠产业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4.3.4 设计目标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4 把握关键,推进转变
        4.4.1 准确把握生态和畜牧的融入点
        4.4.2 夯实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4.5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10年建设规划
        4.5.1 紧锣密鼓节奏感很强的“3步棋”
        4.5.2 雁门关区10年规划的样板价值
        4.5.3 规划理念和方向路径
        4.5.4 规划执行到位
    4.6 政府充分运用4大杠杆要素
        4.6.1 第1杠杆——科技进步
        4.6.2 第2杠杆—资源配置
        4.6.3 第3杠杆——产业化经营
        4.6.4 第4杠杆——市场导向
    4.7 环环相扣功能互补的工程建设
        4.7.1 国家生态建设工程
        4.7.2 省级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4.7.3 雁门关区专项工程
        4.7.4 区内各市县的工程项目
    4.8 “各炒各的菜,共做一桌席”
        4.8.1 项目打捆,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4.8.2 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瑕不掩瑜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生态优先战略和草业先行路径
    5.1 我国草地资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5.1.1 草地资源分布、数量、质量的特殊性
        5.1.2 草地资源“家底”的统计背景及其复杂性
        5.1.3 山西省及雁门关区草地资源的特点
    5.2 大面积草地减少和退化严重
        5.2.1 “大跃进”拿草地开刀
        5.2.2 世纪之交北方草地面积锐减
        5.2.3 草地资源迅速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5.3 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5.3.1 国内对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不够
        5.3.2 牧草草种资源“出口转内销”问题突出
        5.3.3 国内自主育成的草种数量很少
    5.4 具有战略眼光的正确决策
        5.4.1 生态修复治理优先为3大任务之首
        5.4.2 草业发展先行的路径选择
        5.4.3 种草植灌造林步步为营
    5.5 先草、再灌、后林,恢复生态的科学依据
        5.5.1 黄土高原亟需草灌植被
        5.5.2 选择草灌是理性和明智的
        5.5.3 草灌结合“1+6”种植法
    5.6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5.6.1 大规模、立体式、草灌林相结合的生态建设
        5.6.2 大平台、多渠道、多元化的生态建设
        5.6.3 雁门关区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雁门关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
    6.1 世界畜禽种质资源状况
        6.1.1 畜禽种质资源是稀缺资源、战略资源
        6.1.2 全球畜禽种质资源濒临危机
        6.1.3 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6.2 雁门关区独特而宝贵的畜禽种质资源
        6.2.1 留存下来的“土种”
        6.2.2 经过改良的“良种”
        6.2.3 与引进品种杂交的“新种”
    6.3 雁门关区省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品种
        6.3.1 马身猪
        6.3.2 广灵驴
        6.3.3 临县驴
        6.3.4 广灵大尾羊
        6.3.5 吕梁黑山羊
        6.3.6 灵丘青背羊
        6.3.7 右玉边鸡
        6.3.8 晋岚绒山羊
    6.4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
        6.4.1 珍稀畜禽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6.4.2 地方品种濒危或灭绝的原因及危害
        6.4.3 杂交改良品种“喧宾夺主”
        6.4.4 引发种质资源问题的复杂背景
        6.4.5 畜禽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
    6.5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6.5.1 畜禽种质资源调查
        6.5.2 抢救性留种保种
        6.5.3 处理对外引种与对内保种的关系
        6.5.4 提纯复壮与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良种推广和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化重建
    7.1 网破线断人散的推广及防疫体系
        7.1.1 走了一段不短的弯路
        7.1.2 “三缺”问题非常突出
        7.1.3 网络化重建势在必行
    7.2 项目资金不多但用在了“刀刃”上
        7.2.1 克服“撒胡椒面”的思维惯性
        7.2.2 在良种推广和防疫手段的硬件上务实投入
        7.2.3 好钢用到“刀刃”上,钱少投到关键处
    7.3 重新布局150个畜牧兽医中心站
        7.3.1 区域化、专业化布局
        7.3.2 摆脱行政区划的限制
        7.3.3 服务与防疫一体化
        7.3.4 畜牧产业技术与防疫网络衔接配套
    7.4 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得到大范围推广
        7.4.1 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7.4.2 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技术
        7.4.3 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和动力效应
    7.5 市县乡村4级防疫网络全覆盖
        7.5.1 构建体系健全统筹互动的防疫网络
        7.5.2 加大投入抓好增量,盘活资源放开存量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草食畜生产方式的改良和渐进变革
    8.1 突出的矛盾及其平衡点的选择
        8.1.1 绕不过去的两大矛盾
        8.1.2 寻找缓解突出矛盾的平衡点
    8.2 从漫山遍野放养到舍饲半舍饲
        8.2.1 原始落后的放养习惯
        8.2.2 先易后难的路线图
        8.2.3 建立利益吸引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8.3 从随意放牧到封山禁牧
        8.3.1 牛羊无限制放养对生态造成破坏
        8.3.2 封山禁牧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8.3.3 分区域分阶段实行封山禁牧
    8.4 从分户少量散养到规模集约养殖
        8.4.1 养殖大户向专业合作方向发展
        8.4.2 规模养殖场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8.4.3 养殖小区建设向标准化规模化
    8.5 养殖、加工、销售、品牌一体化推进
        8.5.1 以养殖生产为基础夯实畜牧产业
        8.5.2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拉长产业链
        8.5.3 畅通销售渠道,主打北京市场
        8.5.4 “雁门关牌”畜禽产品渐成气候
    8.6 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技术
        8.6.1 到澳大利亚进行业务培训
        8.6.2 日本养殖技术合作项目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生态畜牧业比较分析与雁门关模式
    9.1 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
        9.1.1 畜牧业发展模式要素构成
        9.1.2 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9.1.3 各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模式
    9.2 我国生态畜牧业的主要类型
        9.2.1 生态较好地区的“绿色生态畜产品开发型”
        9.2.2 农牧业主产区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整治跟进型”
        9.2.3 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与农牧业结构调整型”
    9.3 “综合治理与农林草牧耦合型”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模式
        9.3.1 修复林草植被是战略突破口
        9.3.2 治理水土流失贯穿全过程
        9.3.3 种植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畜牧业服务
        9.3.4 宜草还草种草、宜灌种柠条沙棘、宜乔种适宜树种
        9.3.5 突出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4大品种
    9.4 雁门关模式的3大支撑点
        9.4.1 产业支撑点——坚定不移发展生态畜牧业
        9.4.2 政策支撑点——通过实施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建设
        9.4.3 利益支撑点——确保生态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9.5 雁门关模式的4项重大举措
        9.5.1 生态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9.5.2 移民并村、扶贫开发、产业集聚的相辅相成
        9.5.3 从农耕胁迫畜牧到种植促进养殖
        9.5.4 整合各方面资金和各层级项目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黄土高原治理应走雁门关之路
    10.1 黄土高原治理的重大意义
        10.1.1 黄土高原治理能够给生态畜牧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10.1.2 黄土高原治理有利于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环境恶化的态势
        10.1.3 黄土高原治理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10.1.4 雁门关是黄土高原的雁门关
    10.2 确立科学务实统筹的治理目标
        10.2.1 治理目标要形成体系
        10.2.2 要以生态建设目标为首
        10.2.3 要以产业发展目标为重
        10.2.4 要以农民增收目标为落脚点
    10.3 有效治理黄土高原的科学性和工程性措施
        10.3.1 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10.3.2 水土保持控制工程
        10.3.3 农林草牧耦合工程
        10.3.4 生态健康规模养殖工程
    10.4 可以用于黄土高原的治理政策
        10.4.1 重点突出的农林草牧补贴政策
        10.4.2 整合项目资金的集中投入政策
        10.4.3 扶持治理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产业化政策
        10.4.4 有区别并分步实施的封山禁牧政策
    参考文献
Abstract
结束语

(4)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水工程移民的定义
        1.2.2 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系统工程理论
        1.4.2 人口迁移理论
        1.4.3 人地关系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5 社会保障风险理论
        1.4.6 物流管理理论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2.1 水工程开发现状与移民
        2.1.1 水工程开发现状
        2.1.2 移民规模与分布
    2.2 水工程移民的性质和特点
    2.3 全国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4 贵州省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4.1 水工程建设与移民规模
        2.4.2 水工程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情况
        2.4.3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物流发展现状
        2.4.4 移民安置总体评价
        2.4.5 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发展理念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2 移民政策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2.1 移民政策的历史演变
        3.2.2 移民政策的主要内容
        3.2.3 移民政策对移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影响
    3.3 安置方式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4 文化素质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4.1 水工程移民的文化素质状况分析
        3.4.2 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4.3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5 安置地经济文化融合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6 物流发展水平对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3.7 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3.7.1 基本情况
        3.7.2 移民安置情况
        3.7.3 存在的遗留问题
        3.7.4 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与动态特性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4.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4.2 复杂系统理论
        4.2.1 复杂性科学的概念
        4.2.2 复杂系统的一般性特征
    4.3 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系统组成
        4.3.1 确定系统边界
        4.3.2 系统组成分析的基本原则
        4.3.3 系统组成因素的确定
    4.4 移民生存与发展系统的因果关系
    4.5 移民生存与发展系统的流图构建
        4.5.1 变量与参数
        4.5.2 构建流图和方程式
    4.6 系统的仿真模型
        4.6.1 系统的仿真平台
        4.6.2 系统模型的参数
        4.6.3 仿真模型流程框图
    4.7 系统动态特性的仿真试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自组织性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
    5.1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5.1.1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含义
        5.1.2 移民家庭群系统的自组织性
        5.1.3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他组织性
    5.2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演化模式与生态模式
        5.2.1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演化模式
        5.2.2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生态模式
    5.3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元胞自动机行为控制模型
        5.3.1 元胞自动机
        5.3.2 移民家庭群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5.4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系统的家庭行为试验研究
        5.4.1 水工程移民家庭群体生存系统CA模型的相关参数与边界条件
        5.4.2 水工程移民CA的模拟试验与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工程移民搬迁安置中的物流模型
    6.1 水工程移民搬迁中的物流问题分析
    6.2 基于运输问题的多阶段水工程移民搬迁物流模型
    6.3 基于随机过程的资源预留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解决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7.1 完善移民安置补偿政策
    7.2 深化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7.3 规范移民安置规划实施
    7.4 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7.5 发展移民安置区现代物流
    7.6 建立移民安置监测评估体系
    7.7 做好移民社会保障工作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一、论文
    二、专着
    三、参与研究课题
    四、获奖成果

(5)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主题词内涵界定
        二、“流动人口”及相关概念
        三、原初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四、我国基础教育新问题:基于生源多样性的教育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一、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文结构与主要研究任务
        一、文章结构
        二、具体任务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一般回顾
        二、公办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
        一、国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一般情况
        二、国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有关研究的简单评析
        一、研究重心正在发生转换,但滞后于国外
        二、研究焦点尚且散乱,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问题链”
        三、研究方法较为滞后,相关研究结果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生源多样性教育的理解框架
        一、各理论内涵对于生源多样性教育问题分析过程中的贡献与地位
        二、本研究中关于生源多样性教育问题的理解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论与具体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
        二、研究方式
        三、具体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第四章 生源多样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化资本:解释生源所谓的“多样性”的社会学基础
        一、文化资本理论的来源
        二、文化资本理论的内容
        三、文化理论对于生源多样性的启示
    第二节 全纳教育: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总纲
        一、全纳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二、全纳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三、全纳教育思潮对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多元文化: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文化学基础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观点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启示
    第四节 差异教学: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一、差异教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差异教学的主要观点
        三、差异教学对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启示
第五章 生源多样性教育的多国经验研究
    第一节 美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一、美国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的背景
        二、美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及措施
    第二节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及原因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演变历程
        三、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英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一、英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背景及原因
        二、演变历程
        三、主要措施
    第四节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
        一、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背景
        二、澳大利亚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第五节 以色列移民教育
        一、以色列移民及其子女教育的背景
        二、以色列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及措施
    第六节 各国流动人口教育对基于生源多样性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 生源多样性教育的调查研究1:问卷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简介
        二、调查方法说明
        三、对象分布范围
    第二节 调查过程
        一、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过程概况
        二、数据分析与统计的过程概况
    第三节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一、上海市郊公办学校生源多样性的基本情况
        二、不同生源学生的基本状况
        三、流动人口子女各调查因素的相关程度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生源多样性教育的调查研究2:访谈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的对象范围
        二、调查的内容设计
        三、调查过程与对象
    第二节 访谈结果与材料汇总
        一、流动人口子女访谈结果与材料汇总
        二、教师访谈与结果整理
    第三节 结论总结
        一、学生访谈的结论
        二、教师访谈的结论
第八章 生源多样性教育的案例研究——以嘉定区为例
    第一节 宏观背景——区级统筹下的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实践概况
        一、统筹协调,努力提高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入学比例
        二、平等对待,积极搭建农民工同住子女成长的舞台
        三、想方设法,切实关爱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健康成长
        四、家校互动,努力提高农民工同住子女家庭教育的实效
        五、课题引领,积极探索农民工同住子女健康成长的途径
        六、校际牵手,全力扶持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规范发展
    第二节 中观场景——嘉定区Z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实践
        一、努力打造温馨校园,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二、结合流动人口子女特点,开设新颖的德育特色活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身心健康
        四、制定评比机制,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规养成
        五、开展温馨教学,提高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
        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
    第三节 微观情景——学校生源多样性教育特色化实践活动
        一、基于生源多样性德育行动研究——"真新娃娃中国行"
        二、基于生源多样性教学行动研究——刘老师的教学改革探究
        三、基于生源多样性家庭教育行动研究
    第四节 本章结语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中国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农民分化相关研究评述
        一、对农民分化的研究
        二、对中国农民分化的研究
        三、农民分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第三节 核心概念
        一、农民的定义
        二、农民分化的内涵
        三、城市化的内涵
    第四节 研究目标、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基本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民分化的模式
        一、农民分化的基本形式
        二、农民分化的内在原因
        三、农民分化的最终趋势
    第二节 农民分化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机制
        一、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分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二、农民分化从城市化的水平和道路两方面对城市化进程产生影响
第三章 我国农民分化的现状及原因
    第一节 我国农民分化的现状
        一、农民分化程度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加深
        二、农民分化仍表现出不彻底性
    第二节 目前我国农民分化的原因
        一、工业化是目前我国农民分化的根本原因
        二、制度性因素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农民的分化
        三、个人自获性因素对我国农民分化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强
    第三节 我国农民分化不彻底的原因
        一、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
        二、制度改革的阶段性和不完善
第四章 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第一节 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途径
        一、分化中的农民生存状态"两栖化"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状态直接阻碍农民"市民化"的实现
    第二节 影响农民进城意愿的因素
        一、城市针对进城农民的制度设置
        二、农村和农业发展状况
        三、分化农民的阶层意识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城市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以减少"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二、应该促进农村土地的自由、合理流转以促进农民职业的彻底分化
第五章 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影响
    第一节 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影响城市化道路的途径
        一、就业与定居的分离造成大城市流动人口过多
        二、"两栖化"生存状态使得县级市和小城镇难以健康发展
    第二节 影响农民进入不同类型城市的因素
        一、不同规模城市对进城农民选择性的制度设置
        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东部地区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发育不充分
        二、以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便利
        三、分类推进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第六章 积极引导农民分化,推进城市化
    第一节 总结与评析
        一、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阻碍了城市化的顺利推进
        二、引导农民的进一步分化,促进城市化进程
    第二节 引导农民分化、推进城市化的思路
        一、引导农民职业的彻底分化,渐进有序接纳城市的新移民
        二、建立农村人口退出机制,培育现代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三、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四、构建平等受教育制度
        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六、围绕公共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第七章 结语
    一、我国农民分化的发展趋势及对全文的总结
    二、特别提出的几个问题
        (一) 分化的农民彻底退出农业和农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 以家庭内部分工形式存在的兼业农户将长期存在
        (三) 政府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发挥重要的政策支持作用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案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再城市化、人的素质、教育
    一、立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1、拟定题目的过程及问题的提出
        2、“再城市化”与“人”及教育的关系
        3、对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陈述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及目标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与上海“再城市化”
    一、从城市化到“再城市化”
        1、关于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2、再城市化,关键还是重视人的要素
        3、再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市民的教育问题
    二、农民工及其子女流入城市的趋势分析
        1、社会经济因素
        2、情感因素
        3、法律依据
    三、农民工子女现状调查与城市发展压力
        (一) 所欲揭示的问题与问卷设计
        (二) 问卷调查、访谈中的具体问题与分析
        1、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与“可能就读”学校的数量不成比例
        2、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条件令人担忧
        3、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薄弱
        4、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第三章 农民工子女“上不好学或没法上学”问题剖析
    一、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与户籍管理制度的障碍
    二、财政的限制
    三、政府在义务教育中失职
    四、农民工子女就学的直接困难
        1、费用太高是首要因素
        2、流动性大
        3、部分办学者不懂教育
        4、语言及文化传统原因
第四章 农民工孩子是未来上海主要的产业工人群体
    一、农民工及其子女会“留”在上海
        1、农民工参与了城市建设,也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
        2、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
        1、农民工与“外来流动人口”
        2、“产业工人”概念的发展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与上海未来教育
        1、外来人口总量与分布情况
        2、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分布情况
        3、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上海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 再城市化:今日农民工子女教育之对策
    一、国外(或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启示
    二、政府应积极履行其主体责任与义务
        1、政府应转变观念
        2、完善管理体制
        3、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4、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三、政府应该统筹安排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
        1、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的利益如何平衡
        2、采取“三个一点”政策,加大对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3、发挥公办中小学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渠道作用
        4、发挥社会力量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补缺作用
    四、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的流向分析及对策
        1、扩大上海市公立高中招生数量的可能性
        2、民办高中可成为解决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五、实现该教育理想的必要条件分析
        1、是否应当追究政府违法的责任?
        2、具体实施条件(师资和校舍)
附件一:关于上海闵行区农民工子女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的问卷
附件二:访谈提纲(农民工、部分教育人士及专家)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后记

(9)上海市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几个主要概念的说明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女性劳动力移民的个人经历和迁移动机
    (一) 迁移动机与城市适应
    (二) 女性劳动力移民迁移动机的社会性别因素
三 家庭与社区关系
    (一) 与原居地的分离或维持
    (二) 流入地家庭结构变化与适应
    (三) 社区关系的改变与适应
四 城市职业与经济成就
    (一) 女性劳动力移民职业转变及其意义
    (二) 女性劳动力移民职业区隔与职业调适
    (三) 解构女性劳动力移民经济成就——一个典型个案的分析
五 文化异同
    (一) 城市移民的一般文化适应过程
    (二) 女性劳动力移民的文化适应过程
    (三) 自我建构的文化认同与适应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2.1 社会极化
        1.2.2 分异与隔离
        1.2.3 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相关研究述评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1.3 国内相关研究评析
    2.2 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
        2.2.1 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内涵
        2.2.2 城市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运用
    2.3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2.3.1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表征
        2.3.2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度量
        2.3.3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
    2.4 城市空间治理理论
        2.4.1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2.4.2 勒·柯布西埃的光明城市
        2.4.3 邻里单位理论
        2.4.4 生态城市理论
        2.4.5 可持续城市理论
        2.4.6 城市管治理论
        2.4.7 新城市主义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异格局
    3.1 社会经济变迁
        3.1.1 开发开放
        3.1.2 社会经济转型
        3.1.3 经济全球化
        3.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2 中国区域发展差异格局
        3.2.1 人均GDP的空间差异
        3.2.2 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
        3.2.3 城镇化的空间差异
        3.2.4 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空间差异
        3.2.5 人力资本的空间差异
        3.2.6 生产要素流动的空间差异
    3.3 中国收入分配差异格局
        3.3.1 人均收入的地区差异
        3.3.2 人均收入的城乡差异
        3.3.3 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3.3.4 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3.3.5 不同职业和所有制收入差距
        3.3.6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收入差异比较
    3.4 社会经济变迁表征
        3.4.1 资源配置力重构
        3.4.2 阶层利益重组
        3.4.3 社会阶层分化
        3.4.4 城市社会开放
        3.4.5 城市分工重塑
        3.4.6 城市产业转型
        3.4.7 政府权利让渡
        3.4.8 贸易磨擦突出
        3.4.9 城市竞争加剧
        3.4.10 社会问题集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城市社会阶层变迁与社会极化
    4.1 大城市社会阶层变迁
        4.1.1 阶层划分的传统理论
        4.1.2 中国城市社会分层的基本状况
        4.1.3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结构
    4.2 中国大城市社会极化概况
        4.2.1 高收入群体概况
        4.2.2 低收入群体概况
    4.3 上海市社会极化状况
        4.3.1 上海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4.3.2 上海居民家庭的总体分异特征
        4.3.3 上海中高收入阶层状况
        4.3.4 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阶层状况
        4.3.5 上海城市贫困人口生活满意度状况
    4.4 大城市社会极化的动力机制
        4.4.1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4.4.2 企业制度改革
        4.4.3 经济全球化影响
        4.4.4 流动人口影响
        4.4.5 非法/非正常收入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宏观分析
    5.1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格局
        5.1.1 自然景观和绿化空间格局
        5.1.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5.1.3 产业和城镇空间格局
        5.1.4 旧城和城市景观带改造
        5.1.5 轨道交通发展格局
        5.1.6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格局
    5.2 上海住宅房地产发展态势
        5.2.1 住宅房地产建设状况
        5.2.2 住宅房地产销售状况
        5.2.3 不同面积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格局
        5.2.4 不同价位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格局
    5.3 上海不同类型住宅空间分布
        5.3.1 花园洋房的空间分布
        5.3.2 公寓的空间分布
        5.3.3 职工住宅的空间分布
        5.3.4 传统街坊的空间分布
        5.3.5 简屋及其他类型的空间分布
    5.4 上海居住区域分化的历史演变
    5.5 当代上海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宏观表征
        5.5.1 境外人士—国际社区
        5.5.2 精英阶层(项级高收入阶层)—豪宅区
        5.5.3 中产阶层(中高收入阶层)—高档住宅区
        5.5.4 普通工薪阶层(中等收入阶层)-中档商品房
        5.5.5 底层阶层(低收入、贫困阶层)-三圈环带分布
        5.5.6 外来人口(第三元群体)-多元化侵入
    5.6 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微观剖析
    6.1 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
        6.1.1 极化开发
        6.1.2 经济迅速发展
    6.2 浦东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变迁
        6.2.1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6.2.2 产业布局演变
        6.2.3 浦江沿岸动拆迁与世博会工程
    6.3 浦东新区住宅发展格局
        6.3.1 住宅发展概况
        6.3.2 房地产发展空间态势
        6.3.3 居住空间规划
        6.3.4 市民择居意向
    6.4 浦东新区的社会极化
        6.4.1 社会极化状况
        6.4.2 社会极化动力机制
    6.5 浦东新区居住分异格局
        6.5.1 居住分异总体状况
        6.5.2 居住分异宏观格局
        6.5.3 居住分异微观剖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及中外比较
    7.1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特征
        7.1.1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化
        7.1.2 城市社会空间两极化
        7.1.3 城乡结合部居住形态多元化
        7.1.4 城市社会结构重构化
        7.1.5 城市“双城”现象凸显化
        7.1.6 弱势群体居住空间边缘化
        7.1.7 城乡二元结构空间显现化
        7.1.8 城市部分社区老龄化
    7.2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空间过程
        7.2.1 社会分异与空间分异互动
        7.2.2 社会流动与居住迁移互动
        7.2.3 个人生态位势与空间生态位势互动
        7.2.4 城市空间生态演替与政府调控
        7.2.5 家庭生命周期与城市居住空间变迁
    7.3大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7.3.1 国家意识形态影响
        7.3.2 个体居住选择
        7.3.3 开发商市场行为
        7.3.4 城市社区贫富分化的经济学分析
        7.3.5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与分异综合动力模式
    7.4 中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对比
        7.4.1 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对比
        7.4.2 中外城市社会空间发展差异比较
        7.4.3 中外城市生活质量空间比较
        7.4.4 中外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机制比较
        7.4.5 中外城市贫困与剥夺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大城市主要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
    8.1 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
        8.1.1 大城市社会极化的负礼会效应
        8.1.2 大城市社会极化相关问题的思考
        8.1.3 大城市社会极化的对策协调
    8.2 大城市居住问题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
        8.2.1 当前大城市住宅房地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世界主要国家的住房制度评析
        8.2.3 大城市居住问题的对策协调
    8.3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理性思辨与对策协调
        8.3.1 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的主要问题评析
        8.3.2 国外关于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观点评析
        8.3.3 大城市空间治理与协调对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附表
附图
参与文献
后记

四、新移民的起点安排——一户外地来沪家庭的教育投资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上海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研究[D]. 刘彩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
  • [2]美国0-3岁早期教养人员从业资格的制定及对我国启示的研究[D]. 董素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3]黄土高原生态畜牧业雁门关模式研究[D]. 刘维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2)
  • [4]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D]. 王应政.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5]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张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7)
  • [6]中国农民分化的不彻底性及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 胡春娟. 武汉大学, 2010(05)
  • [7]外白渡桥[J]. 姚昉. 西部, 2009(05)
  • [8]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案例调查[D]. 华平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9]上海市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个案研究[D]. 陆芳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杨上广.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新移民起点安排——外地来沪家庭教育投资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