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通缩货币政策

关于反通缩货币政策

一、关于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楠[1](2020)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动和推进,我国也开始借鉴和采用了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学术界和政府职能部门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非常关注。但是,对如何评价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试图从货币政策理论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个角度来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首先,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是从对货币的起源、本质及作用开始探讨的。对经济思想史上有关货币起源及本质问题上的两大对立观点“货币金属论”和“货币名目论”、以及货币作用问题上的两大对立观点“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非中性论”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乃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也即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的观点,为货币政策有效性找到了理论基础;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实施历程,并总结了各自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就意味着一定的条件性,进而从两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中总结出货币政策有效性所需的一般条件以及中美两国的差别条件;最后,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面对的国内外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总结了这一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完善“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条件。即保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多种政策配合解决众多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内外部均衡等措施;第二,改善“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条件。即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能力、深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等措施。总之,所有这些宏微观条件改善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

李甜田[2](2017)在《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机构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媒介,对货币政策效果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有着传导器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金融改革的加深,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从仅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机构,发展到众多的商业银行参与竞争的局面,银行业结构越来越趋于竞争。作为银行业的主体,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会受到银行业竞争的影响。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最终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研究了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首先综述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包括分析我国的银行业发展概况与结构变迁,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概况与主要传导渠道以及银行集中度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搜集查找相关的数据并处理,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2000-2015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先是利用VAR模型做货币冲击下的累计脉冲响应函数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然后考察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采用我国14家银行2000-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的最小二乘法来估计该模型,考察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有以下研究结论:一、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不断降低,银行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现处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结构中。二、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我国银行信贷传导渠道是有效的。脉冲响应函数显示货币政策冲击对GDP、Loan、M2有消极的影响,对CPI有积极影响,即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时,利率提高会使得GDP、Loan、M2下降,使得CPI上升,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并且面板数据实证中△MPt和△MPt-1的系数在统计上都显着,表明货币政策变化对信贷增速影响显着。从而反映了政府主管部门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三、银行业集中度的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产生影响。当银行集中度大于38.48%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之间成正向关系;而当银行集中度小于38.48%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之间成反向关系。随着我国银行业结构日益深化的竞争,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将会越来越有效。四、相比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型银行的信贷增速更容易受到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最后本文从政府宏观层面、银行产业中观层面和银行企业微观层面三个方面,从促进商业银行间有效竞争的角度,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效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周继燕[3](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郭宁[4](2013)在《非线性利率规则与中国经济波动》文中指出本文在一个包括中央银行非对称偏好和非线性总供给曲线的一般模型中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非线性特征。经验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中央银行更偏好于产出扩张,当产出收缩时,货币政策的反应要大于产出扩张时货币政策的反应。与反通货膨胀相比,中国中央银行更是一个反通货紧缩者,表现出对通货紧缩比对通货膨胀更大的厌恶。中国的总供给曲线是凸的,当产出扩张时,通货膨胀以更快速度上升,从而使得中央银行面对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被迫采取更多措施。这些特征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一个扩张和收缩交替不断的怪圈,造成了经济的人为波动。

路伟[5](2012)在《我国货币政策时滞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时滞效应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重要因素。系统地研究币政策时滞问题,不但对理论界研究货币政策的效应,而且对我国中央银行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宏观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货币政策有效的前提下分析货币政策的时滞,包括时滞理论发展以及现实意义。接着根据我国经济现状自身的特点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状况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吴金友[6](2011)在《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从经济周期波动角度,分析归纳了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和成效;其次,再对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和物价水平衡量)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张健华,宣昌能,纪敏,袁鹰,伍超明,马志扬,王月[7](2010)在《我国物价波动风险和对策》文中研究指明

谭旭东[8](2008)在《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陈涛[9](2006)在《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基于信贷渠道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在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前提下,理论上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具有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如果定量的来对比两种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那么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却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衰退阶段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小于经济过热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减速作用,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1993~1997年应对通货膨胀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取得了实际效果,而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通货紧缩,央行采取了一连串扩张性质的货币政策,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那么中国1993年和1998年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背后是否意味着在中国的确存在一种产生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机制?这种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约束条件的变化会对这种机制产生如何的影响?正是在这些疑问的驱动下,本文对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大体上按照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中国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的逻辑解释-进一步的思考这样一个思路展开分析。本文具体分为四章,分别为: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回顾与实证研究;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思考。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论文的第一章首先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理论作了一个研究综述,在追溯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的历史沿革以后,具体归纳了目前为止西方学者归纳出的产生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四个主要原因,即信贷约束效应、预期效应、价格调整的非对称效应、存款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双重约束效应。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实证研究之上,本章紧接着对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西方对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已经分化出很多

贾庆军[10](2005)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主线,从思想史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本课题的研究注重了对理论和文献的挖掘,涉及了一百多位学者的文章和着作。既评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思想观点,也整理了当时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随着改革的进展,一些观点已被尘封,许多分歧也已化解于无形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的思想火花推动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进步。在研究中本课题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显示了制度变迁对中国货币政策理论日臻成熟的重要影响。 为了使整个课题更具系统性,在研究中将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分成了八个专题,前三个专题分别研究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第四个专题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为后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第五和第六个专题分别介绍和评述了通货膨胀理论和通货紧缩理论,揭示了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经验积累的历程。第七个专题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及相关理论。第八个专题探讨了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总结了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机制与相互关系。

二、关于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
        1.2.1 研究目的
        1.2.2 论文结构
    1.3 概念界定和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分析
    2.1 货币本质的理论分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1.1 货币金属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1.2 货币名目论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1.3 货币本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2.2 货币作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2.2.1 货币中性论对货币作用的理解
        2.2.2 货币非中性论对货币作用的理解
        2.2.3 货币作用的理论分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2.3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分歧的理论依据
        2.3.1 货币政策无效性的理论依据
        2.3.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2.3.3 货币政策无效性与有效性理论分歧之评价
    2.4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基础分析的总结
第3章 美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3.1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实践
        3.1.1 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3.1.2 罗斯福新政的应急金融措施
        3.1.3 罗斯福新政时期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3.2 20世纪60-70年代“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实践
        3.2.1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历史背景
        3.2.2 美国经济“滞胀”时期的货币政策
        3.2.3 美国滞胀时期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3.3 2007年“次贷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实践
        3.3.1 “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影响
        3.3.2 美国为期六年的四次量化宽松
        3.3.3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评价
    3.4 对美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3.4.1 凯恩斯对货币政策条件性的阐述
        3.4.2 凯恩斯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整特色
        3.4.3 美国货币政策实践中的其他政策配合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历程及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4.1 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的货币政策实践
        4.1.1 1984年-1996年从频繁调整到反通胀为主的货币政策
        4.1.2 1997年-2002年以反通缩为主的货币政策
        4.1.3 2003年-2007年为稳定经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4.2 2 007年“次贷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实践
        4.2.1 2008年-2010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货币政策
        4.2.2 2011年以后消化前期影响的稳健货币政策
        4.2.3 次贷危机后我国货币供给量与GDP、CPI相关性验证
    4.3 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综合评价及条件性分析
第5章 “新时期”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性分析
    5.1 我国“新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5.1.1 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5.1.2 经济结构矛盾日渐突出
        5.1.3 国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5.2 “新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5.2.1 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
        5.2.2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下降
        5.2.3 金融创新增加货币政策传导的不确定性
        5.2.4 货币政策的自身局限性更加凸显
    5.3 完善“新时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宏观条件
        5.3.1 货币政策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完成总量目标
        5.3.2 多种政策相配合,共同解决结构性问题
        5.3.3 解决内外部问题,保证均衡发展
    5.4 改善“新时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条件
        5.4.1 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能力
        5.4.2 深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5.4.3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5.4.4 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
        5.4.5 推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
参考文献
    引文文献
    阅读型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银行业及货币政策概况
    2.1 我国银行业发展及结构变迁
        2.1.1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效率
        2.1.2 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发展变迁
        2.1.3 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度量
        2.1.4 我国银行业结构变迁的原因分析
    2.2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概况及传导渠道
        2.2.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演变
        2.2.2 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2.2.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小结
第3章 银行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影响的理论观点
    3.1 观点一:银行集中度的提高阻碍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
        3.1.1 银行容易产生“惜贷行为”
        3.1.2 银行贷款利率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降低
        3.1.3 阻碍金融创新
    3.2 观点二:银行集中度的提高促进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
        3.2.1 中央银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能力提高
        3.2.2 商业银行调节信贷供给的能力提高
        3.2.3 银行信贷规模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提高
    小结
第4章 银行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4.1.1 货币冲击下的累计脉冲响应函数
        4.1.2 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4.2 面板数据分析
        4.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2.2 实证分析及结果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5.2.2 银行产业中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5.2.3 银行企业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2.1.2 供需失衡论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2 文献述评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4.2.3 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分析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5.1.1 大萧条的经过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6.3.1 行政体制改革
        6.3.2 要素价格改革
        6.3.3 财税体制改革
        6.3.4 金融体制改革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非线性利率规则与中国经济波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模型
    (一)中央银行的目标函数
    (二)经济结构
    (三)非线性利率规则
三、经验估计
    (一)数据
    (二)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检验
    (三)中国利率规则的估计
    (四)稳健性检验
四、结论

(6)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演变历程
    (一) 1978年至1984年:货币政策的信贷计划职能
    (二) 1985年至1988年: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初步尝试
    (三) 1989年至1992年: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摸索时期
    (四) 1993年至2007年: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发展阶段
        1、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 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
        (2) 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3) 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2、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1) 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
        (2) 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3) 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二、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模型简介
    (一) 协整关系
    (二) 误差修正模型 (ECM)
三、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处理和说明
        1、变量的选择和甄别。
        2、样本范围。
        3、数据来源和处理。
    (二) 数据序列协整关系检验
        1、数据序列平稳性检验。
        2、数据序列间的因果关系检验。
        3、数据系列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三) 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检验结果
        1、货币政策应对国内生产总值波动的实证结果。
        (1) 协整方程。
        (2) 误差修正模型。
        (3) 模型分析和含义。
        2、货币政策应对就业水平波动的实证结果。
        (1) 协整方程。
        (2) 误差修正模型。
        (3) 模型分析和含义。
        3、货币政策应对物价水平波动的实证结果。
        (1) 协整方程。
        (2) 误差修正模型。
        (3) 模型分析和含义。
四、结论

(8)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理论模型
    (一)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视角
    (二) 新凯恩斯主义视角
三、 中国不同阶段的货币政策规则
    (一) 改革开放之前
    (二)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3年
    (三) 1994年到2002年
    (四) 2003年以来
四、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析
    (一) 1984年至1993年的货币政策
        第一, 中央银行存在通胀倾向。
        第二, 政策出台的突然性。
        第三, 调控政策的剧烈性。
    (二) 1994年到2002年的货币政策
        1.1994年至1997年的反通货膨胀
        第一, 消除了中央银行的通胀倾向。
        第二, 注重政策的透明化。
        第三, 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2.1998年到2002年的反通货紧缩
    (三) 2003年以来的货币政策
        第一, 注重调控信号的发布, 避免政策出台的突然性。
        第二, 注重市场性手段的运用, 避免行政性手段的剧烈性。
        第三, 注重调控政策的连贯性, 避免调控的反复性。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9)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基于信贷渠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产生原因的理论综述
        二、国外实证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回顾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效果回顾与比较
        一、1993-1997 年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二、1998 年反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货币冲击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处理
        二、实证分析和结论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一、西方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分析
    第二节 信贷渠道主导下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
        一、不同约束条件下银行行为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二、不同约束条件下企业行为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第三节 预期效应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时期预期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强化作用
        二、通货紧缩时期预期对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弱化作用
第四章 政策启示与进一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和选题依据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二、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改革开放早期对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
        二、1984~1992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三、1993~1996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特点
        四、1997~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新高潮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二、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四节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及评述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一、1977~1983年的货币政策目标
        二、1984年的宏观失控到1987年的双紧方针
        三、1988~1992年货币政策目标逐步成熟
        四、1993~1996年适度从紧的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五、1997~2002年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优先论的评述
        一、经济增长优先的理论依据
        二、对经济增长优先观点的评述
    第三节 对双重目标论的评述
        一、1996年以前双重目标论的主要观点
        二、1996年以后的双重目标理论
        三、对双重目标论的探讨
    第四节 稳定币值优先观点的成熟
        一、稳定币值优先的代表性观点
        二、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的成熟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和理论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一、中介目标的定义
        二、改革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
    第二节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探讨
        一、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探讨
        二、反对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声音
        三、对信贷规模的讨论
        四、对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讨论
        五、对现金作为中介目标的批判
    第三节 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和实践的评价
        一、对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评价
        二、对M_1和M_2的评价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
        一、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二、中国的再贴现政策
        三、中国的再贷款政策
        四、公开市场操作
        五、政策性金融债
        六、中央银行债券
        七、利率管理
        八、综合信贷计划
    第二节 郑先炳的货币政策工具理论
        一、郑先炳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
        二、郑先炳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探讨
        三、郑先炳对再贷款的研究
        四、对郑先炳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 刘光第对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
        一、刘光第对再贴现政策的研究
        二、刘光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研究
        三、刘光第对公开市场业务的研究
        四、刘光第对中央银行再贷款和贷款限额的评价
        五、对刘光第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的评价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与探讨
    第一节 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与探讨
        一、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对中国货币层次划分的一些探讨
        三、对王素珍、谢平、程建胜货币层次划分的商榷
    第二节 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
        一、关于中国基础货币的构造与计量
        二、关于中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与软约束问题
        三、外汇储备变化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
        四、对基础货币管理的探讨
    第三节 货币乘数的演变和研究
        一、货币乘数的表达式
        二、对货币乘数中各变量的分析
        三、货币乘数的内生性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之谜
        一、周策群和郑先炳的货币供给超前增长规律论
        二、易纲的货币化假说
        三、夏德仁货币广泛化与货币深化说
        四、刘明志对中国M_2/GDP上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解释
        五、戴金平、阮君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
        六、对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解释的评述
第六章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联系研究
    第一节 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信用膨胀问题的提出
        二、信用膨胀的定义与判断
        三、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二、财政赤字未必导致通货膨胀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的争论
        一、杨晓达的“适度通货膨胀”论
        二、王松奇的适度通货膨胀理论及其局限性
        三、朱苏臻对杨晓达的商榷
        四、丁鹄的通货膨胀“促退论”
        五、陈观烈对通货膨胀危害性的分析
    第四节 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一、粘性预期理论的提出
        二、粘性预期理论的假设条件
        三、粘性预期理论的特点
        四、粘性预期与通货膨胀
第七章 通货紧缩理论
    第一节 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
        一、通货紧缩定义之争的背景
        二、国内学者关于通货紧缩的三种定义
        三、对通货紧缩定义的评判
    第二节 中国通货紧缩的特点
        一、中国通货紧缩的基本情况
        二、通货紧缩下的高失业问题
        三、胡鞍钢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一、宏观成因论
        二、微观成因论
        三、消费滞后和生产能力过剩引发通货紧缩论
        四、北大宏观组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模型
        五、关于通货紧缩原因的总结
    第四节 中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
        一、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二、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实行扩大内需的供给政策
        三、黄泰岩的收入政策建议
        四、增加货币供应,推动经济增长
        五、对反通货紧缩政策主张的评价
第八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历史沿革
        一、货币政策严重压制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作用释放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货币政策逐步深化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四、货币政策进入间接调控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狭窄
        二、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
        三、经济运行环境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第三节 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一、利率非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二、王召对投资的利率弹性分析
        三、魏革军对实际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研究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
        一、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主张
        二、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和改革步骤
        三、赵海宽的利率市场化过渡模式
第九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第一节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
        一、认为货币政策有效的理论依据
        二、货币政策无效论的主要观点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案例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倒逼机制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二、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三、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特征
        四、银行信贷的内生性特征分析
        五、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几点结论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时滞和有效性
        一、宋海林和刘澄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演变的研究
        二、刘军善、王松奇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特点的研究
        三、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的实证研究
        四、针对中国货币政策时滞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 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一、曾康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
        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分析
        三、关于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四、关于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条件性分析[D]. 赵楠.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2]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D]. 李甜田. 山东财经大学, 2017(05)
  •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4]非线性利率规则与中国经济波动[J]. 郭宁. 经济评论, 2013(05)
  • [5]我国货币政策时滞效应的研究[J]. 路伟. 商, 2012(19)
  • [6]中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分析[J]. 吴金友. 上海金融, 2011(04)
  • [7]我国物价波动风险和对策[J]. 张健华,宣昌能,纪敏,袁鹰,伍超明,马志扬,王月. 经济研究参考, 2010(08)
  • [8]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基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分析[J]. 谭旭东. 经济研究, 2008(09)
  • [9]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基于信贷渠道的分析[D]. 陈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2)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 贾庆军. 复旦大学, 2005(07)

标签:;  ;  ;  ;  ;  

关于反通缩货币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