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贯通式”培养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贯通式”培养

一、华南理工:“贯通式”培养研究生(论文文献综述)

李公法,周兴林,王涛[1](2022)在《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3+1+2+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地方院校特色和当地行业需求,对机械类专业"3+1+2+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将科研任务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培养目标进行整体性与阶段性划分,依据"目标+各类项目"设计培养环节,加强师资力量、设立奖学金、优化学制管理等方式保障人才培养。该模式在学院多年探索建设下,从人才输出、制度建设、社会认可度等多个方面均取得显着成效。

黄生俊,宋国鹏,王锐,姜江,杨克巍,老松杨[2](2021)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多元考核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与传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在一体化设计、破除壁垒、减少重复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已逐渐成为一流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在前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质量保证机制为目标,首先对中美两国贯通式人才培养考核方式方法进行概述和分析,然后结合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陈夏莹[3](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廖清云[4](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周群[5](2020)在《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士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资格考试作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博士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E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效果。从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认识来看,师生普遍认为:资格考试有其实施必要性,考试作用在于监管督促而非分流淘汰。分流淘汰虽获得普遍认同,但不同入学方式的博士生对此也存在态度上的差异。从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执行落实情况来看,考试形式呈现多样化与学科偏好;考试内容关注专业知识与研究能力;考试过程中院系重视程度不足;考试结果反馈上缺少针对性建议。从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效果评价来看,一是资格考试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作用不显着,不同学科类别和入学方式的博士生在考试收获上有显着差异;二是博士生对考试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评价不高,不同入学方式的博士生对考试的广度评价有显着差异。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还存在一些偏差现象,执行过程偏差主要表现在象征性执行、替代式执行和选择性执行三个方面。此外,还存在缺少专业和个体差异、评价满意度低的实施效果偏差。本研究借用史密斯模型理论进行归因,从资格考试制度本身来看,主要的原因在于目标制定清晰度不足以及缺少本土性和完善性;在资格考试的执行主体方面,主要是院系认同度不够和导师个人利益的干扰;在资格考试作用对象方面,主要是受到博士生消极应对的心态和个人利益的影响;在资格考试的实施环境方面,主要是注重“人情”“面子”的社会环境以及博士生培养模式、教育环境的中外差异。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本研究从史密斯模型理论的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四点优化建议。一是加强资格考试的顶层设计;二是提高院系层面的执行力;三是博士生需要加强对资格考试的正确认知;四是逐步完善资格考试的实施环境。

陈达,王慧,仲建峰,李枫[6](2019)在《基于流程再造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是近年来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本文在引入流程再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培养目标重塑、关键培养环节再设计、关键培养环节再分配以及配套措施落实等举措,优化了"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郭振海[7](2019)在《插入式RCS组合节点静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teel beam composite structure),简称RCS组合结构,其梁柱采用不同材料,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受压性能好和钢材强度高的优点,在选材上具有合理性和经济性,RCS组合结构是今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发展的趋势。RCS组合节点是组合结构的关键传力部件,我国目前对RCS组合节点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对其工作性能还缺少足够认识,且没有出台专门的规范,因此开展对RCS组合节点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插入式RCS组合节点的静力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参照“梅州世界客商中心”工程中的插入式RCS组合节点,设计了一个带端板的节点,通过试验研究其静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梁锚固良好,未发生拔出破坏,节点破坏始于外伸段钢梁翼缘受压屈服,柱钢筋在加载过程中未屈服,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要求;节点破坏属于延性破坏,转角延性系数大于4,高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另外,根据欧洲Eurocode3规范判定节点为半刚性节点。(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弯矩-转角曲线,以及构件的屈服顺序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本文采用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模拟RCS组合节点的受力情况,可采用该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此类问题。(3)采用经过验证的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影响RCS组合节点性能的6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比,钢梁插入长度,梁柱截面宽度之比和混凝土等级能够提高RCS组合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但端板厚度对节点性能影响不大,并给出了各参数的最佳取值。扩展端板、加竖向钢柱、加U形锚筋和加焊栓钉等4种构造措施,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节点强度和刚度,其中加焊栓钉构造效果最好。(4)根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采用各参数的最佳取值,确定了一种受力性能好、构造简单且便于施工的RCS组合节点。该节点采用扩展端板和加焊栓钉构造,钢梁插入长度取柱截面宽度的3/4,梁柱截面宽度之比取7/20,其屈服强度较基本节点提高44.1%,无量纲弯矩-转角曲线的初始斜率较基本节点提升了48.8%。

刘艳红,王庆林[8](2019)在《本-硕-博贯通国际联合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在梳理我国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现实挑战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北京理工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之间的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双学位合作项目,设计了本-硕-博贯通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并以该项目为例,介绍了本-硕-博贯通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其实施要点。

闫标[9](2018)在《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框架节点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节点作为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深入研究其受力性能非常必要。本文对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2个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短柱和4个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进行了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在对比各试件破坏模式、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钢管应力曲线等,分析了节点形式、节点梁数目等因素对节点轴压承载力的影响,为理论分析提供了试验依据。(2)根据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了不同工况下混凝土有效约束应力的计算方法,结合Mander模型中的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给出了适用于有限元模型的混凝土等效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了边界条件、钢管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摩擦等因素对构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模型中相关参数的取值建议。通过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针对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和钢管箍式节点梁端联结面的直接受剪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模型、规程及规范的计算规定,建议了梁端界面直剪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依据计算公式给出了联结面的设计建议。针对三种节点钢管在节点区开洞后局部削弱的问题,分别建立了对应的轴压简化分析模型。根据简化模型的有限元及理论分析结果,采用对比不同区域混凝土有效约束应力的方法,给出了节点区补强的理论依据及设计方法。(4)对11个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其中包括1个节点区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节点试件、4个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试件(A类)、2个环筋式节点试件(B类)和4个钢管箍式节点试件(C类)。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各类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全过程受力状态及最终破坏模式,研究了各参数对节点极限承载力、耗能、刚度等的影响。对各试件的柱端位移进行了变形组成分析,对梁纵筋、节点区钢管及环筋进行了应力分析,探讨了节点区的受力机理,为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5)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模型对节点的滞回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节点的受力机理,明确了各参数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节点核心区受剪的约束斜压杆模型,并依据模型给出了混凝土斜压杆所提供的节点区受剪承载力、核心区钢管所提供的节点区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限元及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修正,分别给出了各类节点的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物理意义明确,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较强的适用性。

王彩霞[10](2017)在《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X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彰显着我国教育实力的增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发展历史较为短暂,规模的不断扩张势必带来诸多问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改革的关键。“直博生”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博士生培养模式,它打通了硕士生和博士生两个培养阶段,这种培养模式为高校保留优质生源、提高培养效率、培养科研创新人才贡献了力量。在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直博生”培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以及发达国家“直博生”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以X大学为案例开展访谈调查研究。X大学是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是早期开展“直博生”培养的高校之一。对X大学“直博生”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小见大”的深入分析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管理人员、“直博生”导师和“直博生”的深度访谈,发现“直博生”培养模式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直博生”招生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直博生”课程体系建设不够系统,重视科学实验而忽视课程培养;“直博生”淘汰制度不够严格与规范,在实际运行中面临重重障碍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论文提出改进直博生的若干建议,包括:完善“直博生”各培养单位的招生管理制度,增强招生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完善“直博生”培养中的课程体系,统筹考虑“直博生”培养的课程建设,针对“直博生”开设专门高级课程;确立严格的“直博生”淘汰制度,明确“直博生”中期考核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关注“直博生”的中途退学的成因分析,完善“直博生”的中途退出机制等来建立健全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的制度体系。

二、华南理工:“贯通式”培养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理工:“贯通式”培养研究生(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3+1+2+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现状
三、机械类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
    (二)一体化培养环节
        1.课程内容整体化
        2.项目实践教学环节
        3.项目交流国际化
    (三)健全保障措施
        1.打造高水平导师队伍
        2.设立专项奖学金
        3.实行弹性学制
四、地方院校机械类“3+1+2+X”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成效
五、结语

(2)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多元考核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贯通式人才培养考核方式概述
    (一)选拔考核
        1.高考招生
        2.校内选拔
        3.高考招生和校内选拔相结合
    (二)阶段考核
        1.课程考核
        2.科研考核
    (三)学位考核
        1.开题
        2.评审与答辩
三、美国研究生培养考核方式概述
    (一)选拔考核
    (二)阶段考核
        1.课程考核
        2.科研考核
        3.实践考核
    (三)学位考核
        1.资格考试
        2.评审与答辩
四、启示与建议
    (一)选拔考核
    (二)阶段考核
    (三)学位考核
五、结语

(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二)人才培养成效
    二、理论基础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二)系统论
        (三)因材施教理论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五)研究假设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校企联合培养
        (三)拔尖创新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论基础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一、置校入企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二、校企共建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三、引企入校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三、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5)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博士学位候选人
        (二)博士生资格考试
        (三)博士生分流淘汰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评述
    四、理论基础
        (一)史密斯模型理论的内涵
        (二)史密斯模型理论的适用性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伦理
第二章 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制度分析
    一、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产生及发展
        (一)我国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原因
        (二)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文本分析
        (一)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总体分析
        (二)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内容分析
        (三)本节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现状
    一、研究过程与对象
        (一)研究过程
        (二)研究对象
    二、研究分析与发现
        (一)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认识现状分析
        (二)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执行落实分析
        (三)对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效果评价分析
第四章 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实施偏差及归因
    一、资格考试的执行过程偏差
        (一)资格考试的象征性执行
        (二)资格考试的替代式执行
        (三)资格考试的选择式执行
    二、资格考试的实施效果偏差
        (一)缺少专业和个体差异
        (二)资格考试效果满意度低
    三、资格考试的实施偏差归因
        (一)资格考试制度本身
        (二)资格考试执行主体
        (三)资格考试作用对象
        (四)资格考试实施环境
第五章 总结
    一、现状与归因
        (一)资格考试的实施现状
        (二)资格考试的实施偏差
        (三)资格考试的偏差归因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资格考试的顶层设计
        (二)提高院系层面的执行力
        (三)加强博士生的正确认知
        (四)逐步完善资格考试执行环境
    三、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博士生资格考试实施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博士生资格考试各利益相关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伦理审查的说明
后记

(6)基于流程再造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的现状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流程再造的缘起及内涵
三、基于流程再造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的优化
    (一)明确培养目标
    (二)关键培养环节再设计
    (三)关键培养环节再分配
    (四)配备保障措施

(7)插入式RCS组合节点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RCS组合结构的特点
    1.3 RCS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
        1.3.1 RCS组合结构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RCS组合结构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梁柱节点连接的分类
        1.4.1 美国AISC容许应力设计规范
        1.4.2 美国AISC荷载抗力系数设计规范
        1.4.3 Bjorhovde提出的分类方法
        1.4.4 欧洲Eurocode3 规范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RCS组合节点试验设计
    2.1 背景工程概况
    2.2 试验目的
    2.3 试件设计与制作
        2.3.1 模型选择
        2.3.2 钢梁设计
        2.3.3 钢筋混凝土柱设计
        2.3.4 RCS组合节点设计
        2.3.5 试件制作
    2.4 材料性能
        2.4.1 钢材
        2.4.2 混凝土
        2.4.3 应变片
    2.5 加载方案
        2.5.1 加载装置
        2.5.2 加载制度
    2.6 量测内容与测点布置
        2.6.1 荷载
        2.6.2 应变
        2.6.3 位移
        2.6.4 梁柱相对转角
        2.6.5 裂缝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现象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理论值计算
        3.3.2 试验结果与理论值对比
        3.3.3 钢梁位移分析
        3.3.4 应变分析
        3.3.5 节点刚度类型分析
        3.3.6 节点延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元模拟可靠性验证
    4.1 引言
    4.2 材料本构关系
        4.2.1 混凝土
        4.2.2 钢材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4.3.2 单元选取
        4.3.3 相互作用
        4.3.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4.3.5 网格划分
    4.4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4.1 荷载-位移曲线
        4.4.2 弯矩-转角曲线
        4.4.3 应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CS组合节点静力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5.1 引言
    5.2 轴压比
    5.3 钢梁插入长度
    5.4 端板厚度
    5.5 梁柱截面宽度比
    5.6 混凝土等级
    5.7 节点构造
        5.7.1 扩展端板
        5.7.2 竖向钢柱
        5.7.3 U形锚筋
        5.7.4 栓钉
    5.8 优化后的RCS组合节点
        5.8.1 节点参数
        5.8.2 荷载-位移曲线
        5.8.3 弯矩-转角曲线
        5.8.4 Mise应力
    5.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本-硕-博贯通国际联合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内涵与现实挑战
    (一) 内涵
    (二) 现实挑战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三、本-硕-博贯通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一) 本-硕-博贯通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设计
        1. 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
        2. 国际联合培养模式设计
    (二) 本-硕-博贯通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

(9)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框架节点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2.1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
        1.2.2 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节点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方案
        2.2.1 试件设计
        2.2.2 材料性能
        2.2.3 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案
    2.3 试验过程及破坏模式
        2.3.1 短柱
        2.3.2 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
        2.3.3 环筋式节点
    2.4 钢管应力分析
        2.4.1 短柱试件钢管应力
        2.4.2 节点试件钢管应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节点轴压设计理论及方法
    3.1 概述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3.2.2 单元及边界条件
        3.2.3 各部件间相互作用
        3.2.4 模型验证
    3.3 设计理论及方法
        3.3.1 梁端界面的直剪承载力
        3.3.2 节点的轴压力学模型
        3.3.3 节点轴压工况下的设计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方案
        4.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4.2.2 钢材的材料性能
        4.2.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4.2.4 量测内容及测量方案
    4.3 试验过程及破坏模式
        4.3.1 钢筋混凝土节点
        4.3.2 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
        4.3.3 环筋式节点
        4.3.4 钢管箍式节点
    4.4 滞回曲线分析
        4.4.1 骨架曲线
        4.4.2 强度退化
        4.4.3 刚度退化
        4.4.4 耗能能力
    4.5 变形分析
        4.5.1 节点区剪切变形
        4.5.2 变形组成分析
    4.6 柱纵筋应力分析
    4.7 梁纵筋应力分析
    4.8 节点区钢管(箍筋、环筋)应力分析
        4.8.1 钢筋混凝土节点
        4.8.2 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
        4.8.3 环筋式节点
        4.8.4 钢管箍式节点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节点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5.1 概述
    5.2 有限元模型简介
    5.3 有限元参数分析
        5.3.1 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
        5.3.2 环筋式节点
        5.3.3 钢管箍式节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节点的受剪承载力
    6.1 概述
    6.2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受剪模型
    6.3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受力机理
    6.4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核心区受剪模型
        6.4.1 约束斜压杆模型
        6.4.2 受剪承载力分析
    6.5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6.5.1 钢管部分贯通式节点
        6.5.2 环筋式节点
        6.5.3 钢管箍式节点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我国“分段式”与“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比较——以“直博生”培养模式为中心
    第三节 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
第三章 西方发达国家“直博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德国、美国为例
    第一节 德国“直博生”培养模式分析
    第二节 美国“直博生”培养模式分析
第四章 X大学“直博生”培养现状的访谈调查分析
    第一节 X大学“直博生”培养概况
    第二节 访谈调查的设计与过程
    第三节 访谈内容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健全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的对策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华南理工:“贯通式”培养研究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院校机械类专业“3+1+2+X”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李公法,周兴林,王涛. 高教论坛, 2022
  • [2]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多元考核机制研究[J]. 黄生俊,宋国鹏,王锐,姜江,杨克巍,老松杨.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1(04)
  • [3]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我国高校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施效果研究[D]. 周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流程再造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探索[J]. 陈达,王慧,仲建峰,李枫. 现代教育科学, 2019(12)
  • [7]插入式RCS组合节点静力性能研究[D]. 郭振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本-硕-博贯通国际联合培养模式设计与实践[J]. 刘艳红,王庆林. 世界教育信息, 2019(03)
  • [9]圆钢管约束RC柱-RC梁框架节点静力与抗震性能研究[D]. 闫标. 兰州大学, 2018(11)
  • [10]我国高校“直博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X大学为例[D]. 王彩霞. 厦门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贯通式”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