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

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

一、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尚遇,魏建兵,何志豪,董爽,石新竹[1](2022)在《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矿业城市作为我国资源供应的重点区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在明确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意义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从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主题、研究内容、评价理论框架和具体研究方法展开评述,分析了矿业城市生态风险热点关键词时区演化趋势、矿业城市生态风险基本研究内容、评价尺度和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从矿业与城市综合考量、评价方法与表征的明确性、风险规避三个方面提出了展望。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推进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和促进矿业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金山,陈家勇,陈宇,吴庆,杨丁[2](2021)在《李家沱长江复线桥BIM正向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重庆李家沱长江复线桥主桥采用路轨同层非对称布置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形式,其跨径布置为(68.4+150.8+454+161.3+102.2+50)m。该项目为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的关键控制性桥梁工程,具有涉及专业广、结构构造复杂、施工工序繁多等特点,为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亟需采用正向设计手段。为保证BIM模型高质高效建立以及在不同软件间模型信息的有效传递,采用"R+GH+R"软件体系开展全过程正向设计。本文阐述了设计阶段全过程正向设计分析与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数智运维,借助自主研发的桥梁方案智能适配系统、BIM模型管理系统以及数智运维云平台,根据定制化的二次开发实现场地模型快速生成、计算信息模型交互、云计算、施工仿真、720、VR、3D打印等技术,大幅提升方案创作和正向设计效率,拓展BIM技术的产品服务链。利用正向设计手段,提升桥梁设计品质,为同类型桥梁正向设计的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刘昭[3](2021)在《深惠城际铁路(前保至坪地)BIM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深惠一体化、同城化、深莞惠都市圈的发展,特别是习主席在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会议中提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背景下,深惠城际铁路的建设倍受期待。根据深圳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BIM正向设计要求,以及项目自身的协同设计需要,依托BIM标准体系,建立BIM+GIS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及元件库,完成各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基于设计成果进行深度应用,提升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方案。项目以效率为核心,研究了参数化设计,智能化设计。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了BIM+GIS多源数据融合,并解决了GIS数据融合中深圳地方独立坐标系与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的投影转换问题,基于EBS编码标准,实现数据与BIM模型的分离,在云端实现工程算量,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

王翼飞[4](2021)在《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基因研究》文中提出乡村聚落空间承载着地域性自然、经济、历史与文化特征,是乡村生活与生产的物质载体与宝贵的乡土景观风貌资源。乡村聚落空间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相对独特与稳定的“自然—人—空间”形态基因,蕴含乡村约定俗成的空间营造“法式”与“规律”,以及在农耕生产与乡村生活中凝结的“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的乡村空间营造智慧,是原真与生动的“山—水—田—居”乡村空间风貌景观的衍生代码。“法式”、“规律”与“智慧”在乡村聚落空间衍生、撤村并村建设与新村建设中得以充分借鉴、改良与进化,使乡村性与本土性的形态基因得以传承与延续。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乡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加速了乡村的建设、发展与更新进度。与此同时,盲目与过度地追赶城市发展水平,将乡村建设引入误区,乡村空间风貌的乡土性、原真性与独特性特征逐渐丧失,“城乡一貌”与“千村一面”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自然—人—空间”的协调关系失衡,乡村空间与自然环境、乡村生活、乡村居民之间的有机联系开始减弱,长久共生法则在乡村空间产生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随之瓦解。黑龙江省在乡村空间风貌保护与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发展缓慢,“重发展、轻传承”是当下黑龙江省乡村发展的主要基调。面对盲目发展建设、乡村特色空间风貌破坏、乡土特色景观流失等问题,采取客观与深入的乡村空间形态与空间风貌认知方法、获取准确与全面的乡村空间风貌信息,制定合理可行的乡村空间风貌应对措施,是黑龙江省乡村聚落空间风貌保护、优化与更新的重要诉求。论文以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作为认知乡村空间风貌与空间形态的出发点,以乡村形态基因条目识别与提取,以形态基因相关信息挖掘为具体方法,以形态基因信息图谱与形态基因信息平台为具体应用技术手段,为乡村空间风貌规划、保护与更新,以及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等领域探索新的视角、思路与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乡村聚落体系与乡村空间形态体系的要素构成与层次构成,结合形态基因理论将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体系分解为形态基因条目、形态基因片段、形态基因序列与形态基因地图等层次,建立乡村聚落形态基因识别、提取与挖掘的信息框架。(2)根据自然环境差异性、文化习俗多样性、生产景观典型性与空间覆盖均衡性等原则,在黑龙江省域范围内选取270个乡村聚落研究样本,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构建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基因研究的数据平台,为形态基因条目的识别与提取奠定数据资源基础。通过对黑龙江省大量乡村实地调研与收集所获取的空间形态与空间风貌数据资料进行综合梳理分析,总结黑龙江省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形态差异性决定因素。(3)运用质性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对海量的乡村聚落形态数据与资料(遥感图像、实地拍摄影音与图像文件、调研数据与面板数据、乡村访谈记录等)进行综合分析处理。通过多次编码与归类形成形态因子与形态表征两类节点,并根据节点之间的表意关联关系识别能够表达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基因单位—形态基因条目。(4)结合空间形态量化方法、聚类统计方法、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与空间分析方法,从形态基因量化基础数据中挖掘形态基因片段信息、形态基因序列信息与形态基因地图信息。(5)汇总乡村聚落形态基因量化信息与质性数据建立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的矩阵框架,形成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图谱。(6)结合数据库、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将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图谱架构为信息平台的具体应用工具,实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与空间风貌信息的存档、关联与高效调用功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与方法层面上对形态基因在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上进行深入,包括完善乡村聚落形态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形态基因信息挖掘路径、形态基因图谱构建方式等。在应用与实践层面上为乡村聚落空间风貌的规划、保护与更新提供“精准化”信息参考与技术工具,对于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乡村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与实践思路。

向卫国[5](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周士园[6](2020)在《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景观演化对城市整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有着重要影响。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个共性环境问题即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造成大量自然湿地的丧失,另一方面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大量采煤沉陷湿地的形成,致使湿地的构成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威胁着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并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优化湿地生态规划的视角出发,针对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问题,在融合景观生态学、湿地学和生态规划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模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预警反馈”的研究框架,并以淮北市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首先利用1988年、200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湿地景观演化监测数据库,模拟了淮北从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综合经济、社会、自然、区位和政策的空间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30年间湿地景观演化的驱动机理。进而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预测了2034年湿地景观格局在趋势发展情景、快速城镇化情景、农田恢复情景和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不同时期淮北湿地的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最后,研究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景观演化过程具有显着的动态性和阶段性差异。整体上,30年间淮北湿地的面积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中1988年至2002年增长最快。研究采用了强度分析模型和叠加分析法分析了湿地与其他地类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湿地的转化强度为活跃状态,与农用地、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规模最大,主要集中于矿区范围内。研究采用了质心函数模型、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结果发现淮北湿地的质心呈先向东北方向迁移,后向西南方向折回的摆动式变化,与资源开发的过程一致;同时自1988年至2018年湿地空间分布的聚集性特征更为明显;此外,湿地在区域景观中的优势度不断增加,但斑块的稳定性不断下降,破碎化程度加剧。第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下,至2034年淮北湿地面积仍将保持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发展情景中湿地的景观格局有显着的差异。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了30年间影响淮北湿地景观演化的主导驱动因子。经济-社会因素中地下资源开发、城镇化和农业复垦为关键驱动力,政策因素发挥了重要的限制性作用,自然因素中高程是重要的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A-Markov模型对淮北湿地景观格局在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中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湿地生态保护情景中湿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湿地率达到7.71%,高于趋势发展情景。在快速城镇化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规模较大,因此湿地率小于趋势发展情景。第三,除快速城镇化情景外,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呈持续改善的趋势。综合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特征,研究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个方面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从而计算了淮北不同时期的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ESI),结果表明:2018年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较2002年有所改善;趋势发展情景中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水平将继续提高,但仍处于Ⅲ级预警等级;在湿地生态保护情景和农田恢复情景中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提高至Ⅱ级较安全等级,然而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中则呈恶化的趋势。局部地区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变化在各情景中有所不同,因此在湿地生态规划中应进行差异化管理。第四,构建了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变革的背景,研究提出了预警机制构建的目的、准则和主要作用。进而从预警触发、警情分析和预警反馈三个方面建立了预警机制的运作框架。预警反馈方面,研究从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两个层面提出了整体调控策略;同时从斑块、节点和廊道三个层次提出了具体调控措施,包括湿地公园保护模式、小微湿地保护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对湿地景观演化的模拟预测和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为完善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湿地生态规划分析技术和规划体系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同时,在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成果对于推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该论文有图88幅,表29个,参考文献222篇。

王思成[7](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天乐[8](2020)在《地质景观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发展,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载体,既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也有美学教育的价值,因此长期以来地质学家通过各种手段来记录地质景观现象,包括野外素描、拍照、录像等等。但是,地质景观本身是一种复杂的三维实景,具有多样性、多尺度性和不规则性的特点,传统的记录方式难以真实的反演三维地质实景,地学家们需要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式来记录野外的地质景观。随着计算机视觉及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融合发展,出现了运动恢复结构多视图立体(Structure From Motion Multi View Stereo,SFM-MVS)三维重建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利用多视角采集的图像实现三维空间的快速真实重建。相比于价格昂贵的激光扫描雷达,SFM技术仅利用数字图像就能实现物体的三维重建,数字图像的采集使用常见的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就能完成,极大的降低了三维数据的采集成本。此外,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建模高精度的优点,是目前摄影测量领域的最新进展,也是遥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利用SFM技术对地质景观进行三维重建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很少有学者对其展开研究。本文基于SFM技术对地质景观三维重建展开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1)从成像机理出发,归纳了SFM三维重建原理,对其相关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2)从地学应用的角度考虑,研究了SFM技术在野外地质环境下的建模流程;(3)对SF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遥感平台、相机传感器、处理软件等;(4)对SFM技术获取的三维点云与地面激光lidar点云作比较,对点云精度进行了评价。(5)以工程地质测绘为例,阐述了SFM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6)对基于Web3D的三维重建技术展开了研究,展望了SFM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前景。以SFM三维重建技术为基础,本文取得了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以周口店典型地质剖面为例,研究了一套快速三维重建方案,适用于无尺度约束的野外地学场景。(2)以周口店太平山滑坡及湖北恩施崖壁危岩为例,研究了SFM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解决了传统地质测绘难以对高陡边坡近距离观测的问题。(3)对SFM获取的密集点云与lidar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点云空间位置距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面向地质景观三维重建,在Web3d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云端三维重建系统,该系统可对图像进行快速三维重建,同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已部署在云服务平台,满足野外地质数据采集同步数据传输实时三维重建的需要。

李发明[9](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吕希奎[10](2008)在《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2万多公里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经行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密布,并且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均较复杂,选线设计更注重环境选线、景观选线和地质选线。传统的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选线需求。将遥感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地质技术综合相集成,建立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地质选线和环境选线要求的三维可视化选线地理模型,让工程师在一个逼真显示的三维可视化地理环境中进行选线方案设计与决策,不仅是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现代铁路设计的需求。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以“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三维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和应用”为主题,对其中的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建模方法和算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方法并予以实现。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铁路选线带状大范围地形的特点,以航测、卫星遥感为数据源,以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为工具,采用于数字地形分幅采集方法,以获取铁路强带状地形特点的地形数据,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构建三维地形时的数据冗余。对采集的地形数据,提出基于改进坡度RMSE与三维可视化联合的粗差检测与剔除方法,实现了对DEM粗差有效的检测与剔除,保证三维地理环境的建模精度。2.提出矢栅一体化的选线系统三维地质环境建模方法。首次将地质对象遥感解译影像应用于铁路选线系统。根据选线系统地理环境特点,提出地质对象文化特征概念,以地质对象的名称和ID标识号作为其文化特征,将文化特征作为地质对象特殊的矢量数据,按照准确地理位置叠加到地质对象的矢量三维目标上,实现地质对象在三维地理环境中的定位和计算机内部的有效识别。基于TIN模型、约束TIN模型实现地质对象的遥感解译影像在三维空间的准确定位,以遥感解译影像直接表达地质信息。为地质对象建立矢量、栅格影像同时存在的表达和描述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直观的三维地质环境。3.提出基于超地图模型的选线系统信息管理和组织方法。基于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影像环境,首次将超地图概念引入到铁路选线系统,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地质、水文信息、地质知识的选线超地图模型。实现基于超目录结构模型对这些信息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为选线工程师提供图文并茂的地质、地理和地质知识环境。4.提出基于多子库铁路工程地质信息库建模方法。根据选线设计涉及的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将不同类型地质对象进行分类和标引,在地质知识表示方法上,提出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用户外部知识表示方法。针对选线地质知识涉及的不同地理环境,构建了河谷、冻土、风沙地区等各类三维地理环境,并在该环境中表达知识,实现知识的三维可视化表示。为选线工程师提供三维可视的铁路工程地质知识环境。针对选线设计的复杂性,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应用方法。5.探索了基于逼真显示的三维地理环境的地质选线技术。采用三维目标与信息数据库相连接技术,解决在三维环境中直接进行选线设计的技术问题,包括在逼真显示的三维地理环境中线路局部走向选择,基于遥感地质影像环境的不良地质区域选线方法等。根据线路穿越的不良地质对象的类型和位置,实现系统自动从知识库中提取选线地质知识,并给出选线建议,以指导选线工程师在不良地质区域的选线设计。根据山区等地形地质复杂地区的选线设计特点,从地质选线角度,提出直接根据方案的设计信息获取方案评价指标值的思想,建立了基于三维地理环境的复杂地质区域线路方案评价模型,解决线路多方案的比选问题。6.综合应用三维空间观察原理、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以OpenGL图形库和VC++6.0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线路三维场景的实时动态显示。并与正射和透视两种模式设计相结合,使得三维可视化技术不仅用于设计成果的直观表达,而且融入整个设计过程中,从而实现本文提出的三维虚拟环境下的选线设计思想。7.基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研制了一个选线地理环境建模平台。该平台实现本文提出的基于航测和卫星信息的三维可视化选线地理环境模和应用技术。并用实例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和应用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建立的原型系统,可较容易的开发实用的集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地质技术、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的三维可视化选线系统。本文的研究虽然是针对铁路选线设计问题进行的,其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公路路线系统的设计研究。

二、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发展趋势与关键词分析
    1. 1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发展趋势
    1.2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关键词时区演化趋势分析
        1.2.1 国外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关键词时区演化趋势分析
        1.2.2 国内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关键词时区演化趋势分析
2 矿业城市类别与生态风险作用机理
    2. 1 矿业城市类别
    2. 2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作用机理
        2.2.1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源
        2.2.2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受体
        2.2.3 矿业城市生态终点
3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3.1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即DPSIR框架)
    3. 2 适应性三维循环框架
    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框架(即ESRISK框架)
4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4. 1 单因子生态风险评价法
    4. 2 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法
    4. 3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法
5 结论与展望
    5. 1 结论
        (1)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发展趋势。
        (2)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机理。
        (3) 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5. 2 展望
        (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2) 丰富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体系。
        (3) 提高生态风险评价实际应用性。

(2)李家沱长江复线桥BIM正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1.2 项目特点
2 BIM技术应用概况
    2.1 BIM应用目标
    2.2 R+GH+R协同设计平台
    2.3 硬件环境
3 BIM正向设计与分析
    3.1 BIM正向设计流程
    3.2 BIM模型构建
    3.3 BIM设计应用
4 BIM创新应用
    4.1 智慧设计
    4.2 虚拟建造
    4.3 数智运维
5 结论

(3)深惠城际铁路(前保至坪地)BIM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项目介绍
2 技术路线
3 BIM准备工作
    3.1 建立BIM标准体系
    3.2 搭建协同设计平台
    3.3 构建BIM元件库
4 BIM设计
    4.1 创建三维数字工程环境
    4.2 站前工程BIM设计
    4.3 房建工程BIM设计
    4.4 四电工程BIM设计
    4.5 BIM模型总装
5 BIM应用
    5.1 线站位比选
    5.2 管线迁改模拟
    5.3 换乘仿真
    5.4 客流模拟
    5.5 景观分析
    5.6 可视化汇报
    5.7 设计接口检查
    5.8 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
6 技术创新
    6.1 基于Bentley的参数化设计
        (1)地质专业
        (2)隧道专业
        (3)轨道专业
        (4)接触网专业
    6.2 基于Revit的参数化设计
    6.3 基于BIM+GIS的多源数据融合
    6.4 基于Revit的算量工具开发
        (1)BIM模型规范化研究
        (2)编码标准统一化研究
        (3)BIM模型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自动化匹配研究
7 结论
    7.1 设计质量效率
        (1)区间建模辅助工具
        (2)车站快速建模辅助工具
        (3)模型审核辅助工具
        (4)出图辅助工具
        (5)设计校核
        (6)数字化交付
    7.2 综合管理效益
        (1)线站位方案比选
        (2)车站建筑方案比选
        (3)换乘仿真
        (4)客流模拟

(4)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聚落
        1.3.2 形态基因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2.1.1 理论基础
        2.1.2 技术支撑
    2.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体系构成
        2.2.1 乡村聚落系统与空间形态
        2.2.2 乡村聚落形态层级
        2.2.3 乡村聚落形态要素
        2.2.4 乡村聚落形态表征
    2.3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研究框架
        2.3.1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认知框架
        2.3.2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框架
        2.3.3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应用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乡村聚落调查与数据收集
        3.1.1 乡村聚落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3.1.2 乡村田野调查
        3.1.3 数据查询与处理
    3.2 黑龙江省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3.2.1 边界形态要素分析
        3.2.2 街道形态要素分析
        3.2.3 建筑群形态要素分析
        3.2.4 开放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3.2.5 庭院形态要素分析
    3.3 黑龙江省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表征分析
        3.3.1 形态表征相似性分析
        3.3.2 形态表征多样性分析
        3.3.3 形态表征非线性分析
        3.3.4 形态表征变异性分析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差异成因分析
        3.4.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3.4.2 产业类型因素分析
        3.4.3 民族文化因素分析
        3.4.4 城乡关系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识别与信息挖掘
    4.1 形态基因条目识别
        4.1.1 形态基因条目识别原则与方法
        4.1.2 形态因子与形态表征节点挖掘
        4.1.3 基于节点关联的形态基因条目识别
    4.2 形态基因条目提取
        4.2.1 形态基因条目遴选
        4.2.2 形态基因条目提炼
        4.2.3 形态基因条目汇总
    4.3 形态基因条目量化表达
        4.3.1 形态基因条目量化方法
        4.3.2 形态基因条目量化结果
        4.3.3 形态基因条目数据可视化
    4.4 形态基因信息挖掘
        4.4.1 形态基因片段信息挖掘
        4.4.2 形态基因序列信息挖掘
        4.4.3 形态基因地图信息挖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图谱建立
    5.1 形态基因信息图谱组构框架
        5.1.1 图谱体系内容
        5.1.2 图谱体系关联
        5.1.3 扩展信息关联
    5.2 形态基因片段图谱构建与解析
        5.2.1 形态基因片段图谱构建
        5.2.2 “界”基因片段图谱解析
        5.2.3 “架”基因片段图谱解析
        5.2.4 “图”基因片段图谱解析
        5.2.5 “底”基因片段图谱解析
        5.2.6 “点”基因片段图谱解析
    5.3 形态基因序列图谱构建与解析
        5.3.1 形态基因序列图谱构建
        5.3.2 自然环境类型图谱解析
        5.3.3 乡村产业类型图谱解析
        5.3.4 城乡关系类型图谱解析
    5.4 形态基因地图图谱构建与解析
        5.4.1 形态基因地图图谱构建
        5.4.2 地形地貌分区图谱解析
        5.4.3 产业类型分区图谱解析
        5.4.4 民族文化分区图谱解析
        5.4.5 城乡关系分区图谱解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
    6.1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平台构建
        6.1.1 信息层构成
        6.1.2 前端层构成
        6.1.3 功能层构成
    6.2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平台应用领域
        6.2.1 乡村聚落空间风貌资源整合
        6.2.2 乡村聚落空间风貌特质识别
        6.2.3 乡村聚落空间风貌传承导引
    6.3 乡村聚落形态基因信息平台应用实证
        6.3.1 乡村聚落空间风貌传承与优化导引
        6.3.2 乡村聚落传统空间风貌传承与保护
        6.3.3 乡村聚落健康人居空间环境优化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黑龙江省乡村空间与人居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B 形态因子与形态表征共现关联系数测算结果
附录C 乡村聚落样本形态基因条目量化测算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集群项目管理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1.2.3 BIM技术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基本概念
        2.1.1 集群项目
        2.1.2 项目管理
    2.2 集成相关理论
        2.2.1 集成的内涵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2.3 BIM及相关技术
        2.3.1 BIM技术及特点
        2.3.2 GIS技术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3.2.3 组织集成
        3.2.4 过程集成
        3.2.5 信息集成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4.3.1 模型坐标变换
        4.3.2 GIS模型处理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4.4.2 实例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5.1.1 业务需求分析
        5.1.2 解决思路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特征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资源概况
    2.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的特征
    2.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演化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淮北湿地景观时空动态演化过程
    3.1 淮北市概况
    3.2 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
    3.3 湿地时空动态转化过程
    3.4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演化过程
    3.5 本章小结
4 淮北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分析
    4.1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 影响其他地类演化的驱动因子
    4.3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4.4 湿地景观演化驱动力Logistic回归结果与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多情境下湿地景观演化的空间模拟
    5.1 CA-Markov模型的原理
    5.2 趋势发展情景模拟
    5.3 快速城镇化情景模拟
    5.4 农田恢复情景模拟
    5.5 湿地生态保护情景模拟
    5.6 本章小结
6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6.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6.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6.4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变化
    6.5 淮北湿地景观生态安全的地区差异
    6.6 本章小结
7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
    7.1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内涵
    7.2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预警机制构建
    7.3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策略
    7.4 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调控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地质景观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运动结构遥感摄影三维重建原理
    2.1 引言
    2.2 成像理论基础
        2.2.1 相机模型
        2.2.2 镜头畸变
    2.3 特征点提取匹配及过滤
        2.3.1 特征点提取
        2.3.2 特征点匹配
    2.4 运动恢复结构
        2.4.1 对极几何
        2.4.2 三角量测
        2.4.3 PnP
        2.4.4 Bundle Adjustment(光束法平差)
    2.5 比例约束和地理定位
    2.6 稠密点云重建
        2.6.1 密集点云方法
        2.6.2 PMVS重建
    2.7 网格与纹理映射
        2.7.1 模型网格化
        2.7.2 纹理映射
第三章 SFM近地遥感技术实践
    3.1 引言
    3.2 近地遥感平台
        3.2.1 地面遥感平台
        3.2.2 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
    3.3 相机传感器
        3.3.1 CMOS尺寸
        3.3.2 图像分辨率
        3.3.3 像素准确度
        3.3.4 相机质量与多目相机
        3.3.5 镜头畸变与检校
    3.4 图像获取
        3.4.1 地面数据采集
        3.4.2 无人机数据采集
    3.5 三维重建软件
        3.5.1 商业软件
        3.5.2 开源(库)软件
    3.6 典型地质剖面快速三维重建
        3.6.1 研究区概况
        3.6.2 数据采集
        3.6.3 快速三维重建
第四章 高精度三维重建与精度评价
    4.1 前言
    4.2 比例约束和地理定位
        4.2.1 相机约束关系
        4.2.2 相机与场景约束
        4.2.3 场景约束和地理定位
    4.3 地质景观高精度三维重建与应用
        4.3.1 滑坡体三维模型构建
        4.3.2 危岩体三维模型构建
    4.4 三维模型精度评价
        4.4.1 三维模型精度评价方法
        4.4.2 点云精度评价
第五章 近地遥感三维应用集成系统
    5.1 前言
    5.2 系统功能和实现
        5.2.1 近地遥感三维重建系统设计
        5.2.2 ODM三维重建引擎
        5.2.3 Cesium数字地球
    5.3 软件使用
        5.3.1 功能模块
        5.3.2 大数据集群处理
        5.3.3 软件界面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软件着作权
致谢
参考文献

(9)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10)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背景
    1.4 计算机辅助线路设计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4.1 国外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1.4.2 国内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概况
        1.4.3 铁路选线CAD的发展趋势
    1.5 航测遥感技术在选线中的研究、发展与应用概况
        1.5.1 航测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5.2 铁路航测遥感技术发展和应用概况
        1.5.3 国外航测遥感技术在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1.5.4 国内航测遥感技术在选线设计的应用
        1.5.5 航测遥感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1.5.6 基于航测遥感技术的铁路选线系统研究概况
    1.6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与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1.6.1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概况
        1.6.2 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航测、卫星遥感的选线地理信息获取
    2.1 选线系统地形环境信息获取
        2.1.1 数据获取方法
        2.1.2 数据预处理—DEM的粗差剔除
    2.2 数字化地质信息获取与建模
        2.2.1 遥感影像数据源与影像处理方法
        2.2.2 矢量化遥感地质信息获取
        2.2.3 栅格遥感解译影像的获取
        2.2.4 数字化非遥感地质信息获取
        2.2.5 数字地质对象建模方法
    2.3 虚拟环境选线系统的数字地质技术
        2.3.1 数字地质技术概念
        2.3.2 数字地质技术主要内容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选线系统三维地理环境建模
    3.1 引言
    3.2 三维地形环境建模
        3.2.1 数字地形模型
        3.2.2 建模算法分析
        3.2.3 建模算法描述
        3.2.4 模型数据组织与管理算法
        3.2.5 模型场景管理
    3.3 三维地质环境建模
        3.3.1 建模基本思路
        3.3.2 矢量化建模方法
        3.3.3 栅格化建模方法
    3.4 三维地理环境超地图模型
        3.4.1 超地图概念
        3.4.2 三维选线环境超地图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遥感地质信息系统与地质知识库建模
    4.1 遥感地质信息系统建模
        4.1.1 建立遥感地质信息系统的意义和必要性
        4.1.2 系统功能与系统结构
        4.1.3 系统管理内容和数据组织
    4.2 基于LM神经网络的工程地质综合评价预测模型
        4.2.1 BP神经网络概述
        4.2.2 改进BP算法-LM算法
        4.2.3 LM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4.2.4 评价结果的三维可视化
    4.3 地质知识库建模
        4.3.1 概述
        4.3.2 知识库设计
        4.3.3 地质知识获取
        4.3.4 地质知识表示方法
        4.3.5 知识库推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地质体建模与可视化
    5.1 引言
    5.2 建模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5.2.1 工程地质三维数据模型概述
        5.2.2 数据结构分析
        5.2.3 广义三棱柱数据模型
        5.2.4 数据的预处理
        5.2.5 数据结构
    5.3 三维地质体建模
        5.3.1 地形表面建模
        5.3.2 地下三维地质体建模
        5.3.3 地质剖面图的生成
        5.3.4 三维插值算法
        5.3.5 GTP体元加密算法
    5.4 基于虚拟钻孔的误差修正技术
        5.4.1 建模误差分析
        5.4.2 基于虚拟钻孔的误差修正
    5.5 基于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的分析及可视化技术
        5.5.1 钻孔、钻孔间的剖面查询
        5.5.2 虚拟钻探取芯
        5.5.3 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表达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线路三维环境动态仿真实现技术
    6.1 概述
    6.2 三维线路模型
        6.2.1 设计线的三维自动化建模
        6.2.2 三维线路曲面模型
    6.3 三维空间观察原理
        6.3.1 观察坐标系
        6.3.2 三维几何变换
        6.3.3 三维对象投影变换
        6.3.4 基于OpenGL实现动态三维漫游
    6.4 线路真实感图形绘制理论与算法
        6.4.1 消隐处理
        6.4.2 光照模型
        6.4.3 插值明暗处理技术
        6.4.4 纹理映射
        6.4.5 基于OpenGL实现真实感图形绘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虚拟环境遥感选线方法研究
    7.1 虚拟环境遥感选线方法概述
    7.2 基于三维环境线路局部走向选择方法
        7.2.1 三维设计环境中的三维交互技术
        7.2.2 基于三维地面模型初步估计线路通道
        7.2.3 控制点的选定
        7.2.4 三维线路空间平面位置的确定
        7.2.5 走向方案合理性初查
        7.2.6 平面方案的自动生成
        7.2.7 横断面方案的自动生成
    7.3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遥感选线技术
        7.3.1 概述
        7.3.2 选线模型
        7.3.3 选线模式
        7.3.4 基于超地图模型的地质环境识别与选线应用技术
    7.4 基于遥感影像叠加的不良地质区域选线方法
        7.4.1 选线方法概述
        7.4.2 崩塌地段选线
        7.4.3 泥石流地段选线
        7.4.4 滑坡地段选线
    7.5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复杂地质区域线路方案评价模型
        7.5.1 引言
        7.5.2 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
        7.5.3 评价模型的指标分析和属性值量化
        7.5.4 评价模型的实现
    7.6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方法的实现及验证
    8.1 系统主要构成和功能
        8.1.1 主要特点
        8.1.2 运行环境
        8.1.3 软件编制依据
        8.1.4 系统结构
        8.1.5 系统主要功能
    8.2 实验验证
        8.2.1 实验地区概况
        8.2.2 三维地理环境建模的实验
        8.2.3 实验区遥感地质解译成果
        8.2.4 选线设计实验
    8.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工作

四、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业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吴尚遇,魏建兵,何志豪,董爽,石新竹.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2(01)
  • [2]李家沱长江复线桥BIM正向设计[A]. 金山,陈家勇,陈宇,吴庆,杨丁. 2021第十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获奖工程应用文集, 2021
  • [3]深惠城际铁路(前保至坪地)BIM设计与应用研究[A]. 刘昭. 2021第十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获奖工程应用文集, 2021
  • [4]黑龙江省乡村聚落形态基因研究[D]. 王翼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基于情景模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D]. 周士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8]地质景观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 王天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9]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基于遥感信息的选线系统地理环境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D]. 吕希奎.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