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

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

一、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莹[1](2021)在《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文中认为

卢家保[2](2021)在《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路径与逻辑研究 ——基于湖州市吴兴区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社区协商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民主协商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对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社区协商治理过程中的多方主体博弈,公民协商意识淡薄,协商民主机制缺失等制约了协商民主所要实现的治理成效。近年来,政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民主协商来破解社区协商治理困境。社会组织嵌入基层协商民主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助推效果呢?如果能,社会组织是如何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其背后的实践路径和逻辑是什么?本文基于湖州市吴兴区的实证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座谈、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协商治理进行研究分析,在分析前没有预先做出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材料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抽象出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再从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理论。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社区协商治理中扮演了协商议题的拟定者、会议的主持者、讨论的促参者、关系的维护者、共识的引导者角色,践行着平台搭建、氛围营造、技术嵌入、思路传导的实践路径,促进了社区协商治理的高效化、民主化和常态化。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实现背后的内在逻辑是打造了价值倡导、组织引导、规范认同、共识达成“四个机制”,这四个机制对培育公民协商意识、增进公民理性对话、加强公民互信合作、提升公民协商能力起到了助推作用。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作用的凸显,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组织内部所具有的人才储备、社区对其协商开展的支持和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本文结合助推理论架构了助推分析框架,指出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是当前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一种创新形式,弥补现有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分析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具体路径的不足,为丰富协商民主理论和协商治理实践提供些许参考价值和实证依据。

袁书华[3](2021)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工潮的伴生群体,最初是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出现的,研究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结构健全的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确实处于不利境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其各项权益的实现和保护是他们自身及其家庭无法单独面对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支持。因此,对于外出务工家庭将儿童留守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儿童福利政策的角度进行回应和解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儿童福利进行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已有的关于福利和儿童福利的研究多侧重客观福利制度和状况,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整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数。二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研究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数量较少。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儿童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现状,尤其是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同时揭示主观福利提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在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质性研究则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获取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主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福利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山东省LY县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获取了调查样本,通过滚雪球抽样获取了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以往研究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关于客观福利、主观福利及两者关系的五个假设,通过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在主观福利方面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内容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教育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方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资金福利和保护性服务福利方面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照顾性服务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获取的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从国家、社区和志愿组织获取的福利在两个群体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最终发现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通过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对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的福利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本研究对各福利供给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家庭面临“物质在场、亲情缺失”的福利供给困境,扩展家庭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供给困境;农村社区面临空心化和村委公共事务庞杂无暇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志愿组织面临整体力量薄弱和个体志愿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困境;国家则主要面临福利转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晰及难整合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转型期农村家庭的非农化生产模式和现行的城市公共服务政策的二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单个农民工家庭所能解决的范畴;国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重现金补贴、轻服务保障使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村两委“重行政、轻服务”的现状使农村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发挥平台作用,农村公共文化衰落使社区缺乏互助精神和凝聚力;社会组织处于与政府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对政府部门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和行政依赖影响其福利递送效果。针对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困境及原因,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进行了政策思考:首先,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要以需要满足为导向、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其次,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根据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取向,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保障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再次,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要落实好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和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农村社区儿童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和学校儿童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和民众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最后,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助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本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采用广义福利概念,除了借鉴以往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研究内容外,同时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揭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和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现状及困境进行探讨,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探讨多元主体的福利供给机制。

康雯嘉[4](2021)在《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我国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剧烈变迁。城市基层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以及基层善治何以可能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改革以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国家在改革调适传统自上而下的纵向“条线”式管理体系的同时,逐渐实现重心下移,向以“街居体系”为中轴,多元主体纵横嵌入的“重层性”治理格局演化。在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命题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弥合国家与社会间结构性张力,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实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理论旨归。本研究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对C市N区多个街道展开持续深度的田野调查,结合社会学理论话语与实证资料,将伴随新时期街道改革和社区建设而生成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界定为“嵌合式治理”。质言之,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是指在街道主导下,以社区为平台,在“街居复合性主体”(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两委)与“多元社会力量”(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志愿者、居民等)之间,通过彼此持续密切的嵌入和互动,生成的一种立体交叉、相互形塑的关系构型和协同合作的治理模式。它突破了国家单统的“条线”式治理传统,其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以“公+共”为特质的本土新公共性营造。研究发现,将研究视野限囿于社区微观场域,难以解释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的真实运作逻辑。实际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演展受到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的深刻形塑,因而本文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视域转向对街居复合结构的整体观照。本文以“嵌合式治理”为研究框架,重点研讨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命题,并以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丰富“嵌合式治理”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维度。本文将“嵌合式治理”的研究置于我国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换与街道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实证方法对嵌合式治理,及其所内含的嵌合关系的建立、嵌合结构与运行机制、嵌合内蕴动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展开整体性研究。其一,嵌合关系的建立研究。从嵌合关系的建立机制上看,街居主体与多元社会力量嵌合关系的构建需要满足多种基本条件,即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研究发现嵌合关系的建立依循不同路径展开,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街道搭建嵌合平台构成了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可见,嵌合关系的建立主要由基层治理行政体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所主导,但此并非力图构造国家对社会的吸纳、收编和控制关系,而是以政社互嵌与合作为价值导向的。其实质是在由国家主导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实现基层社会活力的“复兴”与“再造”。其二,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研究。嵌合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与社会在治理体系中结构关系搭建和行动关系运转的一种机制提炼。本文依托“结构——行动”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理论资源,对嵌合治理的场域关系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展开研讨。广泛嵌入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社会力量,与街居主体嵌合而成的治理结构与实践形态存在极其复杂的面向,需要我们针对性辨析。本研究发现,展开于城市基层社会领域的嵌合式治理在结构与行动上是相互形塑、耦合、协变的,政社的关系结构影响国家与社会的行动选择与进展,政社治理行动不断突破既有限域,拓展出政社嵌合的新式结构。一言以蔽之,嵌合式治理既更新、构建了社会,也更新、构建了国家。其三,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研究。以行政权威和资源作为动力机制构造基层治理嵌合结构并展开治理行动,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政党维度带入嵌合治理动力结构中加以分析。党组织在中国社会系统中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中枢性作用,它能够将基层区域内多元主体和资源激活调动起来,使之参与到服务群众的结构体系当中。在街道改革的背景下,以街道党工委协同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城市基层党组织系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构型与运行机制,政党的组织嵌入、体制吸纳、政治资源、价值引领成为嵌合治理的不可或缺亦不可替代的内蕴动力。其四,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研究。常态的嵌合式治理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危机时,难以“一键切换”至新式形态并对问题予以妥善破解,因而探寻应急状态下的非常态嵌合治理逻辑及其行动是嵌合治理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新冠疫情爆发与基层抗疫展开的非常时期,街居主体采取应急动员的方式将大量居民吸纳进疫情防控体系,构筑起应急状态下的嵌合治理机制。非常态的嵌合治理不是在原本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生长和镶嵌其中的机制创新。我们需要努力建构起常态与非常态嵌合治理机制间的关联性和转换方式,形成顺应基层社会运行逻辑的新常态化嵌合治理机制。文章认为,与行政吸纳、依附合作等表征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概念不同,以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模式为旨归的嵌合式治理的重要价值在于,国家与社会在持续互嵌、协动、形塑的过程中“磨合”出更加有助于治理行动开展的政社关系结构,而此结构又将进一步促进治理行动的发展和升级。特别是街居与多元社会力量在彼此嵌入的基础上,耦合而成了一个全新的“治理嵌合体”,其超越了嵌入主体治理权力、资源、功能的简单相加与复合,生产出新的治理和服务功能。质言之,嵌合式治理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向。但我们仍需注意,嵌合式治理仅是开其端绪,仍处于复杂的调适过程,并呈现出一些局限,如外部社会主体的嵌入,可能造成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街道主导嵌合关系的建立并深度调控嵌合行动,会挤压社会自主运作空间,并造成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商业性变量的引入存在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的风险;常态性与非常态性嵌合治理机制面临衔接和转换的复杂难题,等。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营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公共性”,并赋予嵌合治理新意涵、演展其新形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宋晓娟[5](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冯加付[6](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吉书红[7](2021)在《网络治理视角下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我国开启了社会治理的全新篇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政府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十四五”规划启动之初,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构成细胞,在疫情防控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疫情带来的的严峻形势对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因此需要有新的治理理论来引导我国的社区治理发展,网络化治理理论作为现代社会治理领域的新模式,倡导多元化治理的价值理念与我国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发展原则不谋而合。在网络化治理的视角下探讨社区参与防疫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埃格斯提出的网络化治理这一新型治理理论中探寻解决之道,首先选取对于社区多元建设工作开展良好且发生过疫情的大连市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进行个案分析,通过文献分析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社区疫情期间的治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社区参与防疫期间获得的治理成效和面临的现实困境,根据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框架的四重维度分析社区参与防疫治理的困境成因,来源于治理过程中社区合作网络体系构建不完善、治理网络缺乏信任连接、参与主体缺乏协调能力和责任机制不健全几方面因素,针对以上引发问题的根源,借鉴国外社区网络化防疫治理先进经验和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实现机构构建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机制,通过完善社区多元合作机制、构建社会治理信任机制、发挥主体互动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共担机制,形成多元参与主体拥有共同价值目标、信息沟通顺畅、资源配置合理且权力责任明晰的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机制,为保障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发展,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熊子薇[8](2021)在《后单位时代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南昌市经开区为例》文中认为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是促进社区生活共同体形成的良机。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要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社区公共产品作为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纽带,对形成居民共识、重塑共同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昌市经开区老旧社区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结合社区座谈会访谈提纲、社区发展调查问卷、社区观察问卷和社区居民调查问卷四种评估工具,从物理空间、制度空间和文化空间多维度地剖析老旧社区公共产品的供需现状、居民对改造政策的态度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公共产品供需失衡、供给主体协调不足和居民共同体意识薄弱。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从历史的维度进一步分析了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最后,本文以形成社区共同体为目标,探讨如何通过完善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来增强居民参与意愿,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健全供给制度,明晰供给主体责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解决老旧社区的土地产权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构建供给联动机制,建立政企社协调机制,激励居民社区参与,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三是重建共同体精神,强调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应遵循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推动多元主体共同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徐特[9](2021)在《我国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困境及消解对策 ——基于南宁市新竹社区的样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生活在相同区域的人们乐于交谈,彼此熟知,互信互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换与契约关系的盛行以及住宅的商品化,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居住空间。现代社区中居民呈现出原子式的个人主体性,人际关系的冷漠,在社区中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不热心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等现象给社区的治理带来了挑战,这既不利于社区的建设,同时也影响民族社会凝聚力的发展。社区共同体是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守望相助,热心公益,休憩与共的美好精神家园。它不是单纯的复刻传统意义上的熟人社会,更多的是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信任,增加社会资本,培养居民的社区公共意识,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建设美好社区生活。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而社区作为我国社会有机体最小的单元,是社会治理的基石,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就是在社区构建社区共同体。因此迫切的进行社区共同体的构建不仅是积极的响应国家的顶层设计,同时也是现代社区建设的关键路径。本文选取南宁市新竹社区为样本,认真查阅关于社区共同体等相关文献,首先分析文章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弄清社区与社区共同体的概念。其次分析我国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四个必要性: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需要;增强民族或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消除社会冷漠症的需要;有效应对风险社会的需要。然后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新竹社区共同体的构建现状,分析其在促进社区守望相助,提高归属感和认同感、培育公共精神和推动共商共治共享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其存在社区关系网络松散,社区参与不足,居民公共精神缺失、居民缺乏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困境。运用共同体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公共性理论对困境存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其中的原因有居民缺乏沟通,社区行政化、缺乏产生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参与机制的短缺。最后针对原因提出消解社区共同体困境的对策建议:引入社会组织,培育社会资本;构建社区的公共空间,包括生活公共空间、政治公共空间和情感公共空间;发掘社区参与动力,兼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完善社区的协商合作机制,坚持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和社区居民自治;最后通过培育社区公共精神,提高社区意识,增强社区文化。

彭蕊[10](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研究 ——以蚌埠市T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有着重要的固本作用。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要求,而基层又是社会治理较为薄弱的环节,农村社区的治理改革要继续向纵深推进。农村回迁社区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种过渡型社区类型,虽拥有现代化城市社区的外观,但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村民就业能力、村民自治等方面发展较为滞后,在与城市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有着诸多不和谐,矛盾冲突较为复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解决乡村系列发展问题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城郊农村回迁社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社区形式,其良好治理必然会更加丰富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治理有效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度、形成良好互动的城乡关系,并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进而提升回迁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村回迁社区的持久健康发展。本研究将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置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中,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蚌埠市T社区为调查样本,对其治理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结合理论分析,探究T社区现存治理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已有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提出可能的创新点和文章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及理论依据。核心概念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回迁社区和社区治理;理论依据有协同治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及城乡融合理论。第三部分为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概论,主要阐述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特点,总结农村回迁社区现有的主要治理模式,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回迁社区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以蚌埠市T社区为案例,系统介绍T社区的治理现状,采用观察、个别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回迁村民对T社区治理的满意度。第五部分是关于T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根据调研结果,T社区目前存在村级党组织领导力不强、回迁村民自治参与率低、物业管理与回迁村民需求矛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几方面的问题。以上问题的产生,与党建工作未能适应乡村治理变化、回迁社区物质和精神资源匮乏、基层政府权责定位模糊、多元主体协商机制不畅以及相关制度保障力度不足有密切关系。第六部分是将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中,为实现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有效”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涉及到加强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提升回迁社区物业服务质量、畅通回迁社区协商治理机制、健全回迁社区治理制度及监督保障体系等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之下,“治理有效”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对蚌埠市T社区治理情况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农村回迁社区这一特殊社区类型的发展现状,总结更多关于农村回迁社区的治理经验,或可对同类型的社区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路径与逻辑研究 ——基于湖州市吴兴区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协商民主与治理理论研究
        1.3.2 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研究
        1.3.3 国外社会组织协商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协商治理与助推分析框架
    2.1 协商治理的演进
        2.1.1 “政府主导型”的协商动员
        2.1.2 公民自治空间内的协商失灵
    2.2 分析框架:基于助推理论的协商助推
        2.2.1 价值倡导
        2.2.2 组织引导
        2.2.3 规范认同
        2.2.4 共识达成
第三章 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缘由、路径与成效
    3.1 选取对象概况
        3.1.1 B社区和L社会组织概况
        3.1.2 Y社区和R社会组织概况
    3.2 社区协商治理困境剖析
        3.2.1 多元利益主体博弈,协商意识淡薄
        3.2.2 公民知识水平有限,协商能力不足
        3.2.3 社区公共理性缺失,协商共识不一
        3.2.4 协商民主机制缺失,协商效率低下
    3.3 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路径
        3.3.1 聚焦社区问题,拟定协商议题
        3.3.2 联结多方主体,主持协商议事
        3.3.3 运用协商技术,制定协商规则
        3.3.4 提供解决方案,引导协商共识
    3.4 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成效
        3.4.1 高效化:化解了社区矛盾
        3.4.2 民主化:促进了民主决策
        3.4.3 常态化:构建了协商机制
第四章 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机制与作用
    4.1 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机制解析
        4.1.1 价值倡导机制:重塑认知,激发协商意识
        4.1.2 组织引导机制:拓宽思维,协助协商开展
        4.1.3 规范认同机制:导向行为,完善协商程序
        4.1.4 共识达成机制:塑造愿景,保障协商输出
    4.2 社会组织在社区协商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4.2.1 整合社区资源
        4.2.2 维护秩序稳定
        4.2.3 促进公民自治
第五章 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反思
    5.1 制约社会组织协商作用发挥的现实因素
        5.1.1 协商人才
        5.1.2 社区认同
        5.1.3 制度体系
    5.2 优化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路径思考
        5.2.1 加强组织培育,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5.2.2 加强多元交互,打造多元共治格局
        5.2.3 健全激励机制,激活协商内在动力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二) 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三)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 内容创新
        (二) 方法创新
        (三) 视角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农村留守儿童
        (二) 福利
        (三) 社会福利
        (四) 儿童福利
    二、理论基础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 福利治理理论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
    一、本研究所采用的儿童福利指标
        (一) 福利的一般测量
        (二) 儿童福利的测量
        (三) 儿童福利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研究假设与资料收集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假设
        (二)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假设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假设
        (四) 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结果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量化结果的讨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的特点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特点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获取与供给的质性研究
    一、访谈方法及对象
        (一) 访谈方法
        (二) 访谈对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一) 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二) 农村留守儿童从国家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 农村留守儿童从社区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四) 农村留守儿童从志愿组织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不同主体的供给困境分析
        (一) 家庭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二) 国家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三) 社区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四) 志愿组织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提升的政策分析
    一、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
        (一) 以需要满足为导向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 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
        (一)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二)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实践取向
        (三) 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
    三、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
        (一) 强化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
        (二) 落实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
        (三) 强化农村社区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
        (四) 发挥学校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
        (五) 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
    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
        (一) 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儿童福利助力
        (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二) 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
        (三)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困境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原因
    二、未来研究展望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展开异质性研究
        (二)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有新思维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部分举例)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人员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1.1 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的宏观转向
        1.1.2 论域及框架锚定
        1.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 文献述评
        1.2.1 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研究
        1.2.2 街道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1.2.3 嵌入与互嵌的相关问题研究
        1.2.4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其理论视角
        1.3.1 “嵌合”概念和理论的追索
        1.3.2 “嵌合式治理”的界定
        1.3.3 理论比较视野中的“嵌合式治理”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制度变迁
    2.1 单位制时期:主辅并行的条线式治理结构
        2.1.1 主线:国家——单位——个人
        2.1.2 辅线:国家——街居——个人
        2.1.3 主辅并行式条线结构的制度后果
    2.2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末:街居治理条线核心化
        2.2.1 “主线”的弱化
        2.2.2 “辅线”的核心化
        2.2.3 城市基层治理“辅线核心化”的实质与限度
    2.3 新时期街道改革主要模式与分析
        2.3.1 撤销街道办的初步尝试及其评价
        2.3.2 治理重心下移与街道服务管理多重改革探索
        2.3.3 治理视域下街道改革的总体趋向
    2.4 C市N区的街道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2.4.1 C市N区街道改革的地域性变量及其制约
        2.4.2 嵌合式治理:C市N区街道改革主导面向
第3章 基层治理嵌合关系的建立
    3.1 嵌合关系建立的条件
        3.1.1 国家主动让渡社会空间与主导链接
        3.1.2 社会主体治理与服务的专业性
        3.1.3 嵌入性主体的自带资源与社会资本
        3.1.4 非对等关系中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主动依附
    3.2 嵌合关系建立的主要路径
        3.2.1 街道自主购买社会服务
        3.2.2 上级政府资源链接与指派
        3.2.3 街道搭建嵌合平台
    3.3 嵌合关系建立的实证分析
        3.3.1 嵌合关系的载体铺设
        3.3.2 委托枢纽型组织联结嵌合关系
        3.3.3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运作中的嵌合关系
        3.3.4 建立“治理嵌合体”争取上级政府资源
    3.4 嵌合关系建立的逻辑及其限制
        3.4.1 面向“治理共同体”的嵌合结构功能
        3.4.2 嵌合关系建立的社区“被动化”及其吊诡
        3.4.3 非竞争性购买关系的建立及其变异
第4章 嵌合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4.1 嵌合治理的“结构——行动”范式
        4.1.1 “结构——行动”理论分析视角
        4.1.2 “结构——行动”范式的嵌合治理研究适用性
    4.2 治理嵌合体构塑及其行动的实证展开
        4.2.1 案例呈现与治理嵌合体的构塑
        4.2.2 社区服务的三重空间嵌合
        4.2.3 常态服务与项目制叠加的嵌合行动
        4.2.4 疫情防控与线上服务转移
    4.3 嵌合治理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讨论
        4.3.1 治理结构与行动的相互形塑与良性互构
        4.3.2 作为在地性组织的街居主体空心化
        4.3.3 商业营利取向遮蔽服务公益性
        4.3.4 街道主导下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双向排斥
第5章 嵌合治理的内蕴动力
    5.1 嵌合治理的动力结构分析
        5.1.1 国家——社会的复合动力结构及其局限
        5.1.2 以“政党维度”分析嵌合治理动力结构
    5.2 以政党力量为内核的嵌合治理动力
        5.2.1 典型单位制转型与社区衰败
        5.2.2 街道行政主导的旧城改造及其限度
        5.2.3 以政党资源为内蕴动力的嵌合治理
    5.3 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思索
        5.3.1 街居党组织促动嵌合治理的何以可能
        5.3.2 以街道作为嵌合治理运作单位的恰切性
        5.3.3 党建引领嵌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问题
第6章 应急状态下的动员式嵌合与联动
    6.1 社会动员的理论谱系与中国动员传统
        6.1.1 社会动员理论回溯及其界定
        6.1.2 我国社会动员传统与应急动员
    6.2 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基层动员式嵌合机制
        6.2.1 社区网格化治理逻辑与局限
        6.2.2 社区网格的非常态治理与联动
        6.2.3 应急动员式嵌合治理的实质与超越
    6.3 街道主导性应急动员的限度与进路
        6.3.1 应急动员倒逼行政力强化
        6.3.2 基层“政绩竞赛”与嵌合悬浮化
        6.3.3 超越网格联动机制的全能化迷思
        6.3.4 应急动员的嵌合治理向常态化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7.1 嵌合式治理与基层社会“新公共性”营造
    7.2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的嵌合式治理及其评价
        7.2.1 嵌合式治理的多维性与联通性
        7.2.2 基层社会治理的街道定位与功能再探讨
        7.2.3 对嵌合式治理双向性与非均衡性的体认
    7.3 城市基层社会走向“善治”的路径探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论
        1.5.2 具体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1.6.1 研究内容创新
        1.6.2 研究视角创新
2 研究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核心概念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2.2.2 协同
        2.2.3 治理
        2.2.4 治理机制
        2.2.5 理论模型
3 理论基础
    3.1 协同治理理论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2 协同优势理论
        3.2.3 资源依赖理论
        3.2.4 委托代理理论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6.1.1 方法选择
        6.1.2 样本选取
        6.1.3 分析工具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6.2.1 产生研究问题
        6.2.2 资料收集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6.2.5 理论应用
    6.3 理论模型阐释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7.1 案例研究设计
        7.1.1 案例验证思路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7.2 验证案例介绍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7.3.1 办赛环境
        7.3.2 办赛主体
        7.3.3 参与动因
        7.3.4 协同引擎
        7.3.5 互动行为
        7.3.6 协同结果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附录3:调研照片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网络治理视角下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3.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区治理
        2.社区防疫治理
        3.社区网络化治理机制
    (二)网络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1.新公共服务理论
        2.资源依赖理论
        3.网络治理理论
    (三)网络治理理论分析框架
        1.设计合作网络
        2.建立连接的纽带
        3.网络治理的能力建设
        4.网络治理的责任框架
三、G社区参与防疫治理的现状
    (一)G社区参与防疫治理的基本情况
    (二)G社区参与防疫治理的成效
        1.实现防控措施精准执行
        2.降低社区疫情传播风险
        3.加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G社区参与防疫治理中的现存困境
        1.防疫治理专业应急能力不足
        2.防疫治理智能化应用不足
        3.防疫治理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
        4.防疫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度低
四、社区参与防疫治理现存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社区防疫多元主体网络参与不足
        1.合作理念淡薄
        2.合作能力不足
    (二)社区防疫治理网络缺乏信任连接
        1.防疫缺乏信息沟通
        2.防疫合作关系不稳定
    (三)社区防疫过程中缺乏协调能力
        1.欠缺主体利益协调渠道
        2.缺乏主体互动协商平台
    (四)社区防疫治理中责任体系缺失
        1.风险共担意识薄弱
        2.监督激励体系不完备
五、国外社区网络化防疫治理机制构建与经验借鉴
    (一)新加坡3P社区防疫治理机制构建及经验
        1.新加坡社区防疫治理机制构建
        2.新加坡社区防疫治理经验借鉴
    (二)澳大利亚PPRR社区防疫治理机制构建及经验
        1.澳大利亚社区防疫治理经验借鉴
        2.澳大利亚社区防疫治理经验借鉴
六、网络治理视角下完善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机制
    (一)完善社区防疫多元合作机制
        1.增强社区多元主体合作观念
        2.培养社会力量参与防疫治理
    (二)构建社会防疫主体信任机制
        1.搭建社区疫情信息共享平台
        2.建立科学的社区供需评估体系
    (三)发挥社区防疫互动协调机制
        1.建立主体跨界协调平台
        2.搭建主体间互动协商桥梁
    (四)明确社区防疫权责共担机制
        1.提升风险共担的责任意识
        2.完善防疫治理的监督平台
        3.拓宽防疫治理的双向激励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大连市 G 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情况访谈提纲
致谢

(8)后单位时代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南昌市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现状
        1.3.2 社区公共产品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时空演进
    2.1 单位制供给期:1954—1978 年
    2.2 市场化转型期:1978—2000 年
    2.3 社区制基本建立期:2000 年至今
第3章 老旧社区特征及公共产品供需困境
    3.1 调查概况
        3.1.1 问卷设计与收集
        3.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3.2 老旧社区基本特征
        3.2.1 楼房步入生命周期末端,设施年久失修
        3.2.2 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服务需求高
        3.2.3 物业管理市场化程度低,居民搭便车意识强
    3.3 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困境
        3.3.1 物理空间:社区公共产品供需失衡
        3.3.2 制度空间:供给主体间协调不足
        3.3.3 文化空间:居民共同体意识薄弱
第4章 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成因
    4.1 行政化供给导向模式
        4.1.1 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4.1.2 供给筹资渠道单一
    4.2 供给合作机制不健全
        4.2.1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4.2.2 沟通反馈渠道不畅
        4.2.3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4.3 老旧社区公共性匮乏
        4.3.1 单位惯习隐形在场
        4.3.2 社区居民弱权状态
        4.3.3 利益联结程度低
第5章 基于治理的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路径
    5.1 共建:加快健全供给制度
        5.1.1 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5.1.2 明晰多元主体职责
    5.2 共治:构建供给联动机制
        5.2.1 建立政企社协调机制
        5.2.2 激励社区居民参与
    5.3 共享:重建共同体精神
        5.3.1 供给成果共享
        5.3.2 供给责任共担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与城市社区治理
    6.2 进一步讨论:建立社区生活共同体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我国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困境及消解对策 ——基于南宁市新竹社区的样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结构框架设计与研究方法
        1.研究结构框架设计
        2.研究方法
    (四)文本的创新之处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1.社区
        2.共同体
        3.社区共同体
    (二)我国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
        1.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需要
        2.消除社会冷漠症的需要
        3.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需要
        4.应对风险社会的需要
    (三)研究理论基础
        1.共同体理论
        2.社会资本理论
        3.公共性理论
三、我国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探索:以南宁市新竹社区为例
    (一)南宁市新竹社区的概况
    (二)新竹社区的实践探索
        1.推进社区邻里互惠互助建设
        2.推进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
        3.推动社区公共精神培育建设
        4.推进社区共商共治和利益共享建设
四、南宁新竹社区共同体构建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面临的困境
        1.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网络松散
        2.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3.居民公共精神缺失
        4.社区居民参与不足
    (二)导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居民缺乏沟通
        2.社区行政化较为严重
        3.缺乏产生公共性的公共空间
        4.参与机制薄弱
五、突破社区共同体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引入社会组织,培育社会资本
        1.认识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作用
        2.拓宽社区社会组织的形态
        3.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
    (二)构建社区公共空间
        1.营造社区生活公共空间
        2.营造社区的政治公共空间
        3.营造社区情感公共空间
    (三)兼顾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1.贯彻社区公共权责利的公开原则
        2.加强权益主体之间的对话沟通
    (四)完善社区协商合作机制
        1.坚持社区居民主体地位
        2.坚持社区居民自治
    (五)培育社区公共精神
        1.提高社区共同体意识
        2.增强社区文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研究 ——以蚌埠市T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合评述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二、文章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阐释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概念阐释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农村回迁社区
        三、社区治理
    第二节 理论来源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三、城乡融合理论
        四、社区社会资本理论
第三章 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概论
    第一节 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特点
        一、治理主体方面
        二、治理内容方面
        三、治理对象方面
        四、治理制度方面
    第二节 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
        一、“撤村建居”模式
        二、“镇管社区”模式
        三、“物业+村治”模式
    第三节 乡村振兴与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是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的重要战略背景
        二、农村回迁社区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三、良性互动:优化治理,建设和谐基层社会
第四章 蚌埠市T社区治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T社区概况
        一、T社区的形成机制
        二、T社区的主要特点
        三、T社区的治理效果
    第二节 T社区治理村民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问卷及访谈设计
        二、T社区治理村民满意度分析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蚌埠市T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蚌埠市T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村级党组织领导力不强
        二、回迁村民自治参与率低
        三、物业服务与村民需求存在矛盾
        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第二节 蚌埠市T社区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党建工作未能适应乡村治理变化
        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不畅
        三、回迁社区治理资源支撑不足
        四、基层政府权责定位模糊
        五、回迁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力度不足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纾困途径
    第一节 加强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
        一、以政治引领坚定乡村振兴正确方向
        二、以服务理念提升回迁社区治理能力
    第二节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多渠道增强回迁村民公共意识
        二、健全基层政府政策执行机制
        三、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四、壮大回迁社区治理人才队伍
    第三节 提升农村回迁社区物业服务质量
        一、转变工作理念,改善工作方法
        二、加强信息公开,拓宽意见反馈渠道
    第四节 畅通农村回迁社区协同治理机制
        一、理顺农村回迁社区治理主体关系
        二、规范农村回迁社区协同治理程序
    第五节 健全农村回迁社区治理制度及监督保障体系
        一、精细化农村回迁社区治理制度
        二、健全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监督保障体系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T社区治理村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四、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D]. 赵莹莹.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社会组织助推社区协商治理的路径与逻辑研究 ——基于湖州市吴兴区的实证调查[D]. 卢家保.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D]. 袁书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4]城市基层社会“嵌合式治理”研究 ——以C市N区街道改革为中心[D]. 康雯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5]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6]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7]网络治理视角下社区参与防疫治理机制研究[D]. 吉书红.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后单位时代老旧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南昌市经开区为例[D]. 熊子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9]我国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困境及消解对策 ——基于南宁市新竹社区的样本分析[D]. 徐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回迁社区治理研究 ——以蚌埠市T社区为例[D]. 彭蕊.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上海社区建设面临困境:居民参与不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